【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這兩句是太上說:我所說之道,本來易知易懂,但天下人日用卻不知;我所言之理,易明易行,但天下人卻不能行。是人們的智慧不足嗎?非也!
太上之言甚為平易,但世人多是求於奇;太上之言甚平直,而世人卻反求於曲。所以人們對太上所言的平常事理,卻視不能見,察不能知。本性之明被世塵所蒙,追逐物欲,陷入迷境,這便是世人對太上之言不能知、不能行的根本原因。
太上所言本易明易行,但人們卻往往做不到。是人的力量難以做到嗎?完全不是!太上所示的至明至簡之路,世人不去行,反而步趨於曲徑小道,甚至於陷入至陰至暗之境。本來是至明之事,人們卻反求於至暗之中;當為可為之事,卻不以為然,不願意去為。此即是“莫能行”也。
大道貴弱柔,世人好剛強。大道貴不爭,世人甚好爭。大道貴卑下,世人好高貴。故世人聞太上之言而如無聞。大道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它並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人們的身邊,就在每個人的心裏。但世人卻離道很遠,這並不是道之遠人,而是人自遠之。人心自己與道遠隔,所以見道之理似不見,見道之行而不行。並非道德難為人,而是人自己難自己。故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言有宗”,即有本始、有根柢(di)、有道理之言。天理在人本性中,人人本具有,是後天不學而所有的天良之知,謂之“言有宗”。
“宗”就是大道之根,是自然宇宙的本源核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說話要有根據,處世要合道理”。惟言有宗,才能近取諸身,日用萬事,處世應物,其言未有不善者,未有不合道性者。
“事有君”,君者,主宰事物之理也。即萬事之主,萬法之尊。在人則為心,為不學而所能之良能,謂之“君”。事若有君,則能窺見其隱微之機,行其當行,其事皆善。太上之言,言無瑕疵,言通天地之至理,達古今之道,簡易平實,有本有物,故言之所以有宗。太上所行之事,無有執跡,考諸上古而不悖,反觀當今而不疑。坦然直行,為法為則,是天下萬物萬事之君主。文中“言有宗,事有君”,其義蓋如此。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此二句是追述無知之情由,歸結無知之病根。其意在於寄望天下後世,都能明理知道。
“夫唯無知”,對於大道而言,世人皆遠離已久,無明無知,昏昏茫茫。這種無知之病,是因為世人長期處於後天狀態,隻相信耳目見聞為實,耳目所見之外皆為虛。所以對耳目不可見、不可聞的外部事物,對於宇宙間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皆不能知、不能見,故而采取不承認主義。這正是世人的偏知之處。
世人長期執於耳目之偏,以後天智識之曲,以被貪欲蒙蔽汙染了的人心,去認知天下人事物,故而往往離道甚遠。因為長期喪失了真性本靈之明,丟失了先天智慧之聰,故所知者皆是人欲之私,皆是詐巧之術。而對於宇宙大真理,對於自然大道的規律,對於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卻是茫然無知,這才是真正的無知。
“是以不我知”,是說人類對自然大道不可知、不能知。因為世人對大道的頑鈍,對聖人之教不誠信,所以不能知。聖人行不言之教,行無為之道,無欲無私,無事無爭,昏昏悶悶。愚鈍若頑,不顯山露水,不彰揚誇耀,所以不被常人所理解。常人難明聖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故曰“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希”,即稀少。“則”者,就是效法。能知我所言,能行我言之理。此兩句是說,世間能知我之言,能行我之道的人太少了。若能知我所言的真諦,能行我所傳之大道,能修德證道者,這類人才是天下之最寶貴者。人與天地同為“三才”,本具道根佛性,隻可惜被塵欲蒙蔽太深,難以覺醒。尤其在當今物化社會裏,能醒悟誠修道德,造就佛根道器之人,確是難能可貴,可稱為“天之驕子”。此即“則我者貴”之真義。
上句所說的“不我知”,就是我之可知者,而世人卻不能知。能知我之所言者,能行我所講的道理者,則是知我之心,與我同心,此類人少之又少,希之又希。可謂之天地之珍,是難得之器了。我本與世人同宗於一道,同根於一德,為何人們不能同心?我之所言通俗易懂,何嚐世人難知難明,乃至知我者如此之稀少?若非是我獨異於人,獨高於人,使天下人莫能攀躋,莫能追逐。我所言之理甚易知,竟為天下人莫能知;我所事之道甚易行,竟為天下人視為甚難行。所以,能知我之心,能行我之道,能修我之德者,我將尊為天下最貴者。“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兩句,即是此義。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被”通“披”。“褐”音鶴,即古人所穿的粗布衣。“懷玉”者,即懷藏寶玉。比喻胸懷道德,深藏若虛,不炫玉賣弄。
“被褐懷玉”,是說有道之人,身披粗陋之衣於外,胸懷潔白之玉於內。懷寶匿藏,密而不露,不炫耀於人。太上之道雖然至尊,太上之德雖然至貴,但在太上的心裏,卻從不以自己有道而自高,不以自己有德而自大。此處借喻“被褐懷玉”,比喻聖人虛懷若穀,藏而不露的善德。
聖人總是全於內而忘於外,重其本而輕其末。道德無名,光而不耀。聖人與世人同其飲食,同其寢眠,並無大異於人,如披褐之樸素無華,並無奇麗之美。聖人之心身,道德蘊於其中,仁義含於其內,皎然自潔。磨之不可損,湼(niè)之不可淄,精瑩透徹,氳蓄無窮,天下人豈可知、豈可見?聖人之道德雖不炫於外,而德之光輝自不可掩;雖獨得於中,而其“中”之“真”,卻深不可測。
學道之人若能深悟此妙,不逐於外,以披褐自闇;儉樸於外,積美於內,以懷玉自養,則我安得不貴乎?“知我”安得不希乎?我以有道之言,有德之事,感天下人都能同知同行,天下人自能知,自能行。可見太上教人之心的急迫,救人之心的真切,故諄諄教誨不倦。範應元曰:“聖人內有真貴,外不華飾,不求人知,與道同也”。
【本章說解】
太上見天下人心失正,多以見聞之偏,沉溺於人欲之私,不能知聖人之知,不能行聖人之行,而深有感歎地發出:“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聖人之性同於天,聖人之心同於道,所以動靜如一,能得道心之本源。世人以私欲害己心性,焉能知聖人之心乎?心之本源,即是無極大道。世人生心作意,豈能行之乎?太上文中所說的“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正是此義。
魏源在《老子本義》中說:“老子教人,柔弱謙下而己,其言至簡至易,初無難行,而世降俗下,天下莫有知其可貴而行之者,夫何故?……蓋因世人不知吾之宗主,而但見其外,所言不過柔弱謙下之事,是以視為卑卑,無甚高論,而莫之貴耳,故深歎之也。”道情與世情不同,德性與物性相反,所以世人對道的至尊至貴,愚而不知。
太上歎其言不為世人所知所行,也因為聖人行“不言之教”,行“無為之為”。其言多是“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動”。世人長期處於顯態常道,習慣於常道之理之行,對於大道之理,往往呆讀泥解,所以對聖人之言不能知、不能行。
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五千言,是站在高維空間,觀察萬事萬物,構築了一個宏大而嚴密的宇宙萬象的結構模式、運行規律與哲學體係。從“常道”到“非常道”,特別是對“非常道”——道學係統,從人到宇宙,從物質到精神,在無數個層次範圍內的顯隱物質,無論看得見看不見,它都一概包括其中,而且層次井然有序。
“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家的哲學觀,是“隱顯同觀”、“陰陽共論”的整體學說。現代哲學所論的物質,其實也是分陰分陽。一般物質為陰,精神物質為陽,精神與物質兩種陰陽的特性,既對立又統一地存在於萬物萬事中。
世人隻相信眼見為實,隻能知見陽態顯形物質,而難知難見不被肉眼所見的隱態精神物質。精神是實際存在於高維空間的微觀質元類物質,而且是一種現代科學暫不能展示其特性的高級隱態物質。此種物質即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所說的“暗物質”與“測不準定律”。近代物理學家的有些看法,和我國傳統理論的太極論與陰陽二元學說頗有相似之處。
今之世人有的批評太上《道德經》是“為沒落階級唱挽歌”,是“被曆史拋棄了”的“曆史大倒退”。這正是隻知其陽,不知其陰;隻知其顯,不知其隱;隻知有物質,不知有精神的無知偏見,是坐井觀天之論!毛澤東主席的《矛盾論》、《實踐論》等哲學觀,都是對先祖們整體哲學觀的繼承。被今人視為封建迷信的“八卦六爻圖”,其二進位製原理,被德國人開發運用,變成當代最先進的計算機科學。近代一些西方科學家瞄準中華傳統文化,全力進行探索和挖掘,形成了“今人反向古人求”、“西方反向東方求”的局麵,這難道是“曆史的大倒退”嗎?非也。這正說明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無窮之寶,也充分說明真正的大智慧是不怕被否定的。一些癡人之謬,隻不過是一種“否定之否定”現象而已。我們堅信: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道德經》,在二十一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中,在人類步向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前程中,道德之光必將更為燦爛輝煌!
知病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
“知不知,上”。這句話分而解之,第一個“知”是真知;第二個不“知”,是說有真知之人,皆是藏知於內,真知不露,大智若愚。在外人看來好象是無知之人。“上”者,即上德。全句統連起來,意思是說,真正有知識者,都是謙遜自守,深沉持重,不在人麵前賣弄,不膚淺自誇,這才是有真知之人。前人雲:“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這是對“知不知上”的最好說明。
“道不言全,天不言高,地不言厚。”有大智慧之人,性體普照圓明,明鏡無塵,止水無波,物來畢照,無不通透;能知人之所不知,天地萬物,洞徹朗明,自然而知,無所不知,能通曉並運用自然規律,此謂之“真知”。真知者,是指知天知地知陰陽,能知天下萬事萬物的所以,也能知其所以然。是以謂之“上知”。
聖人皆是不顯山露水,不自誇聰明,不炫耀機智,渾渾然大智若愚,樸樸然大巧若拙,慧智藏於內,德光明於外。聖人對天下事無所不知,所知皆是宇觀、宏觀、微觀相結合,慧智同觀、顯隱同探,陰陽共運的事物本質。而非世人隻以肉眼所見,以後天主觀意識判斷的表象之知。
聖人所知雖然廣博深邃(sui),但卻從不言自知。這種“知若不知”,才是真正的“上知”,故曰“知不上知”。聖人與道體相融相合,故能知大道之本體,能知世人所不知的陰陽變化之妙。世人隻知大道運化所生的萬物表象枝華,而不知大道之本質,亦不知大道運化的自然規律。故聖祖認為:知之而不自以為知者,是謂上德之人;不知而自以為知者,是為“有病”之人。
【不知知病。】
“不知知病”,此句是說:不知者卻言知,不懂裝懂,以揣摩以為知這是一種心理病態。前輩雲:“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
凡人智不能燭理,明不能照物,往往妄議事物之真偽。此等揣摩之知,往往與理差之甚遠,害了強不知以為知之病。世人對天道之理知之甚少,知識本未周遍,不明陰陽變化之理,五德也不完全。處世應物,尚不能內方外圓,遇到矛盾,亦不能執兩用中。種種做人的道理尚且知行不全,卻以為自己知之甚多,強辭奪理,恃小才小技傲人,不可一世。此類人即謂之“不知知病”。
不知而強裝知者謂之“病”。此種病是心病,是世人常犯的通病。人總是以一知半解而以為知,坐井觀天,管中窺豹,以偏概全。“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稍有一點小知,便以螢火之光而誇耀於人,以表現自己的賢智先於別人,以高明自詡(xu),自以為是。稍有些微小技,便口若懸河,惟恐別人不知;誇誇其談,以為自己無所不知,其實這是患了“不知知病”。
天不言之高,地不言之厚,聖人不言自有知。大道之玄妙,宇宙之浩翰,天地之寬廣,萬物運化之規律,今人能知多少?盡管現代科學昌盛,人類在以顯態智觀科學手段認識自然規律方麵,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距離真知自然大道,尚差得很遠很遠。科學尚且如此,一個人僅以耳目所見的表象,以後天主觀識心所知的塵識,更是微不足道。人們通常總以自己的知識為“真知灼見”,並常以此顯示於人,不僅暗己,而且昧人。這種不知而自以為知之病,病在心之愚。故曰“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夫唯病病”,前一個“病”字是動詞,意即醫治、克製、批評、憂慮等意。後一個“病”字是名詞,意即缺點、毛病、瑕疵。明白了“強不知以為知”是心理病態,就應當力戒“不知強以為知”的虛榮心,拔掉“不懂裝懂”的病根,虛心謙下,求證大道之理,將濁識假知置換為真知。不斷恪除自己的“病”態,使後天的智識轉化為先天真知,使我之所不知轉換為虛心求知,不再以“不知為知”而自欺欺人,安能有病乎?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對“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最好注解。
天有多層,理有無窮。偌大宇宙,變化無盡。人在浩蕩的宇宙真理麵前,是何等之渺小?豈敢以為自己全知。所謂“知”者,即知理也。所謂“理”者,即無極也、神也。太極者,氣也、數也。理、神為經,氣、數為緯。經者為體,常而不變;緯者為用,常而有變。常者不疾而速,不行而止,無為而成。變者有名可稱,有跡可尋,往來代謝。此兩者同充塞於宇宙太空,同貫穿於萬類萬物,同在不睹不聞之天地,而有可道可名、不可道不可名之分。
可道可名者,即人所稟受的氣質之性不同,才有人的識心差異,智愚賢否,萬有不齊。不可道不可名者,是人所稟受的天然之性,天賦之命,性善之性,亦即道心佛性。氣質之性,乃杞柳之性,湍水之性,是可善、可惡、可變之性,也就是人心。此兩種性一顯一隱。顯而易知,流而為欲,故危殆不安。隱則難知,返之為理,故微妙難見。人之不知而自以為知者,皆是受氣質之性中陰性雜質左右的狂病。惟有以理勝狂,方可醫其病,使之為善。若以狂勝理,則為之惡。
人之天性,自無極而太極,是為天命之性。由先天變後天,自天而人,即河圖之順行相生,乃原始之所自來也。自太極返無極,是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後天返先天,超凡入聖,即洛書之逆行相克,其終回歸本源也。狂聖之分,人禽之判,人鬼夢覺,全在一念之間。理中之神,元神也。氣中之神,識神也。元神為先天,持之則日進於高明;識神為後天,縱之則日流於塵濁。兩者雜於方寸,唯在人之是否覺悟,是否能持正而修了。
修道人既修內又修外,若能徹底恪去蔽障心中良知之物,照見五蘊皆空,良知自然昭顯。修子因累世積習已深,難免舊病複發,克製不住妄念、惡習的暴露,故省己改過是斷除無知之病的利刃。心中常懷謙遜卑下之德,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就會無病。人在放眼別人時,多是找尋缺點;著眼自己時,則又抑惡揚善。此種一知半解,淺嚐輒(zhé)止之病,世上比比皆是。這種自以為知者,儒曰“似是而非”,道曰“自明而實暗”,佛說“不究竟”。聖人淳淳(chun)教誨,皆是為此等而說。所以,為人不可輕忽自己,更不敢患了未證言證的毛病。孟子曰:“五穀不熟,不如荑稗(bài稻田裏的一種雜草)。”故人應時躬親反省,窮知“究竟義”,才能免入“強不知為知”的病圈。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此二句又重申不病之義。“強不知以為知”者,都是“病”;不強以“不知以為知”者,即是“不病”。
“聖人不病”,是說聖人都是大智慧者,洞曉天地人萬物,能知天下一切事。聖人虛懷若穀,不固執己見,一切唯道是從,順天理而行,毫無個人主觀意識之弊,純是先天用事,絕無“不知以為知”之病。
“以其病病”,是說強不知以為知的人,其勞心苦慮,自作聰明,不僅犯了無知之病(第一個病),而且還自耗神氣,久之必使身體患病(第二個病)。於是病其所病,病已甚矣。此即“以其病病”之義。
聖人自己沒有不知強為知之病,但卻常能憫苦眾人有此病。聖人不自恃其知,心地光明,能與萬物萬事之理共通,能取天下之知為用。聖人慈悲為心,胸懷通達之知,而教化天下的無知者,欲使天下人除去“不知以為知”之病,使其質樸純淨,各守其正,複歸本性之明。
“是以不病”,是說聖人明燭事機,智周物理。自有先覺之明,絕無揣摩之臆,所以沒有不知為知之病。聖人義理無窮,光明透徹,猶恐自己不能盡獲天下之知,安有“知不知”之病。小人不知道義,妄行強知,自顯自誇,鑿喪精神,損其性命,減壽消年,而不自醒。凡自恃其知,自強其知者,即是“自病”。自有病者,豈能除人之“病”?
修道之人,果能明理知法,獲得真知,超乎世俗之上,也應當虛心自謹,不以不知為知,自然心德無病,而且還能以其德行醫治他人之病。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是太上指出世人普遍存在的以“不知以為知”,自作聰明,強以為知的毛病。並重辭複語,教誡諄諄(zhun),其目的在於幫助世人拔除心上的病根,以喚醒其昏昧的心性。
人之病有兩大類,一是身病,一是心病。身病易治,心病難醫。故改造世界觀是不易之事,要活到老,改造到老。空淨師曰:“道家學說就是一座綜合醫院,既治人身之病,又治人心之病。”這正是修真理法學之精粹所在。
大道無物不在,其理無不周備其中。人之知識,本難遍及。即使廣知天下,也不該自恃自傲,而應當常以不知自處,這樣才不致於陷入“不知”之病。奈何世人多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虛榮愛麵子,故多恥於不知,總怕別人說自己無知,所以常以不知而強裝知。這種自欺欺人之病,不僅害了自己的心德,而且也會誤害他人,故其所知皆不可信。修真人應知,這種“不知強作知”就是打狂言,說妄語,犯口過,造口業,損心德。“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才是做人的老實態度。蔡尚思說:“知而若不知,上智之人,聰明睿智,守之以愚,故曰上。不知而以為知,下愚之人,耳目聾瞽(gu),自謂有所見聞,故曰病。”
聖人之智慧,有如太陽高懸當空,普照萬物,上下四方無不透徹。但聖人卻大智若愚,恬淡自養,不露聰明,不顯機智,好似無知一般,這才是“上知”。常人則相反,一點小聰明如螢火於暗室,隻照一角,而卻自以為光亮無比。以小知自見自是,耀人眼耳,以顯其能。本來無知,而自以為有知,故謂之“不知知病”。人貴有自知之明,能將“強不知以為知”當作心之病,常省常察,克之製之,日久則此病自愈。
此章全文講的都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不知並不可恥,不懂裝懂,不學不問才是可恥。世人常將一知半解當作自負自傲的資本,強辭奪理,自欺欺人,這是一大德病。
修道並非修“麵子”,而是要不斷嚴於解剖自己,不斷否定自我,自己向自己盡忠誠之責。當今修子,常犯未證言證的毛病。若聞此經後,能虛心自悔,腳踏實地,向大道的核心去求證,時刻檢點自己的心病。心不妄思,口不妄言,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下不欺地。即使已有聰明睿智,道德隆重,也應當知之若愚,守之以謙。
知識是分層次的。天下之理,有先天與後天之分,有隱知與顯知之別,更有智觀與慧觀,宏觀與微觀,高維與低維之異。常人受所處低維空間等多種條件的限製,其認知必然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太上在前章中所示的“絕聖棄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至理,並不是反對人們求真知,而是站在大道的高層空間,從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型、全息性地闡釋大道之理,所以往往難以被世人所理解。就其本質而言,太上所言的“聖”與“智”,乃是“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之意。他並非反對一切知識,而是反對情欲文飾、俗見俗聞、詭偽詐巧等類的偏知邪見。
太上要人所知者,就是柔弱處下,謙和做人,明白平常事物中所含的道理,即“知常曰明”,“自知者明”,使天下人皆能“介然有知,行於大道。”
本章是對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繼續評論,對“知不知”的有真道者,稱之為“上德”,尊而為貴;對“言者不知”,即本章中的“不知知”的假知者,稱之為“病”。“不知而言知”之人,皆是爭名好勝者,皆是自損心德之病,“其於道也,曰餘食贅(zhui)行”(二十四章),就像殘餿之食和毒瘤一樣。不知言知者,皆是妄心妄言。妄言出於心,治妄須以清心為要。
妄言和綺語,以有才智者多見。妄言者以假為真,是中取非,執迷一端,複誑於他人,終身邪匿,罔(wǎng)知醒悟。明之於心,自以為非,反複洗滌濁心,即可心清性明,“不知以為知”之病,即可根治。
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威”者,含有威嚴、畏懼之義。“大威”者,是指大自然的威力。這裏是對那些不遵從道德,不信自然因果規律所導致的各類疾病、災禍、死亡等惡果的隱語。
天下最大之威,就是自然界的因果規律。佛祖說他講經四十九年,其實隻講了兩個字:“因果”。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皆有其因,風雨失時,暴風驟雨,旱澇蟲害、地動山崩等一切自然災害,都是因為人類自己造孽,導致天地陰陽失和所致。
古之善人敬畏天地,每逢大風雨、大雷電、大災害,必整衣端坐,反思自身有否過錯?天地之怒,猶如父母發怒,孝子哪敢不敬畏?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根,如影隨形。世人常為其貪生之厚,姿情縱欲,無所不為,不知人的“大小過惡,各有所歸”。
人的福善禍災,皆是自作自受,亦是因果之報,天地所施之威。天道無情,天道至威。人若能明知天之大威,則舉心動念,皆不敢違於理;行為舉止,皆不敢背於義。畏天之德,就是約束克製自己的心身。人若不畏天道好善罰惡之威,私欲橫於內,背叛施於外,傷生害物,多行不義;訶(hē同“嗬”)風罵雨,對北唾溺,背天逆地,怨天尤人,作惡不至。如此,則必招禍咎。
天道之理,自作需自受,感應之機,疾如風火;報應之速,如影隨形。久積惡而不可掩,罪極大而不可解,必致殺身之禍臨頭。“民不畏威,則大威至”,蓋是此義。
道有道威,天有天威,聖有聖威,師有尊威,父有慈威。惟道德是威,惟有全息自然因果規律是天下最大之威。在大威麵前,無論聖凡,一律平等,沒有厚此薄彼之分。人若不遵從自然規律,背逆天地,虧心欺天,胡作非為,未有不受大威之製裁者,豈可不畏?
人應時時謹言慎獨,切勿以為自己所言所行,詭密無縫,無人知曉。古人雲:“頭頂三尺有神明。”常人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地間未有不被人知之事。雁過留聲,事過留痕,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那怕是一個惡念在心,也難逃天眼記錄。敬畏者從善,不敬畏者致惡,絲毫不爽!無論你信與不信,皆毫不例外。詩雲:“成仙作佛本由人,犯過受罰亦由心;天淵之別在何處?遵規守戒修煉真。”
【無狹其所居,】
“無狹其所居”,“狹”者,窄隘也。此處用作動詞。“居”,指心之居所。全句是說,心是神的居所,中醫有“心藏神”之說。人要心胸寬闊,以浩氣臨事,以寬容納物,心神才能安居其所,主宰人體生命。大道無邊無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天地萬物,無所不包。天之道以寬廣而覆,地之道以樸厚而載。人與天地同為三才,故人的心應當與天地一樣廣大。心為神之所,應當寬而柔,大而廣,才能像天地一樣包容萬物,才能與天地共長久。
人的本性之體,本與天地等同,天之理德,本來圓明無缺。隻因累世習氣之所熏,酒色財氣之染汙,欲心妄念充斥其間。本來光明的心地,被雲遮霧蔽;本來寬廣的心胸,被物欲凡情占據,種種欲心妄念潛藏其間。本來是清淨之地,但已不見純潔厚樸的道德全體。
人隻要有了私心,心中神性的居所必然狹窄。處世隻見其小,而不見其大;應事隻知其近,而不知其遠。隻見自家私利,而不顧他人、集體、社會的利益。沉迷於安樂,而不察於禍危。見私利斤斤計較,與人交往奸鑽苛薄,心胸如針尖般大小……。這就是人心性中的“狹其居”。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之間,清濁升降。人若不能省心恪物,致知轉智,化識為慧,則往往隨波逐流,自我放縱,愈染愈黑。人心在得意之時,也是最容易忘形墜(zhui)落之時,所以克己除私的功夫最為重要。在靈性尚未達到完美,尚未恢複原來寬廣光明的境界之前,一切陰邪六賊,隨時都在等待時機爆發。若不能處處防賊拒盜,止欲生悔,待到身中魔軍猖狂肆虐之時,難免一不小心又掉進囚圈。“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若能時時克己,不斷清掃靈台上的塵垢,擴展心性中的正性天地,則心神的居所必然日益寬闊,天理必然日益深厚,本性之光則無不明,外用圓通而無不宜。此即“無狹其居”之意。
神秀有詩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如此而行,便能達到本覺清明,天真獨露,心如宇宙,良知朗然,哪會有“狹居”之危呢?
【無厭其所生,】
“無厭其所生”,“厭”為“饜”的假借字,意即飽食。人之所以生者,是因為有精氣神這三寶。精神喜悅,清虛寧靜,方能神清氣爽。假若飲食不節,邪念滿腹,就會傷害本性,壅(yong)蔽性靈。
“厭”者,棄也,“厭棄所生”,也就是厭世思想,不珍重自己的性命。人的本性為人身中之天理,命為生存之源,人若不明生命本來之理,必然厭其所生之源。凡立身不謹,製行不慎,輕言不忍,放蕩不羈,縱欲肆妄,多行作惡,皆是不自愛其身的“厭生”行為,皆是糟踏生命的自我作踐。
今人多不珍惜生命,終日被七情六欲所害,沉迷於鶯歌燕舞之中。美酒佳肴,引人垂涎欲滴,猜拳行令之聲,此起彼落。美女在側,左擁右抱。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在這種醉生夢死的迷境中,於不知不覺中,腐蝕汙染了自己的靈性,斷滅了自己根性中的道心佛性,最終被埋沒於享樂欲望的濁流中。
人若能真愛其性命,以道德自養,自尊自慎,內不以私欲害其心,外不以偏邪行其事。不違天道仁善生生之理,不傷害一切生命,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愛養自然萬物性命,必會得到天地萬物之助;外空間大環境的生生之機,自然會源源不絕地流入體內。當真心顯露之時,自可入於“思之自然無邪,誘之自然無妄”的真境。除去障蔽“良知”之物,即可照見“五蘊皆空”,良知良能自能昭然而顯。此即“無厭其所生”的真義。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夫唯”二字,是承上啟下以接上句之義。文中兩個“不厭”,前一個“不厭”作“饜飽”解,後一個“不厭”作“厭惡”解。全句意思是說:淡泊無欲,則精足神清。世間唯有不厭棄道德精神的人,能洗心濯(zhuo)垢,恬淡無欲,心地清靜,其精才能穩居於人身之所,其神才能不離棄於心。
兩個“厭”字,還有另一層含義。第一個“厭”字,是上不厭於天;第二個“厭”字,是下不厭於己。上不厭天,是自心能明天道之理而不枉費人生,順天之道,修養道德,不敢背理徇私,以免遭受天譴。下不厭己,就是珍惜寶貴的人生,做人處世,處處符合倫理道德;做事應物,時時順應萬事之理。無所不周,無所不宜,不陷入私利狹窄之地。如此,方可不枉來人世一遭。
人有良知,常行正道,才能不厭天理,不滋生紙醉金迷、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混世之想。人若不能以道德自處,不戒心製行,不循天理,不合仁義,就是安於自暴自棄,履入喪身敗道之途,難免被天人所共棄。人若能積善重德,自修天真,淡泊名利,看穿塵世。不因貪得無厭而損其心,不因私欲妄念而造惡業。敬天敬地敬爹娘,畏天道自然規律之威。遵守自然法則,可得天人相助,可免天道刑罰,可享健康長壽。這才是不輕拋生命的正路。故經言“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是以”是總結歸納上幾句經文之意。“聖人自知”,是說聖人上知天道真理,下知眾生萬物之心;更有自知之明,知己之得失。“不自見”,是說聖人德充天地,但卻從不炫耀自己,從不自顯其德,而是德美藏之於內。
本章所言的“畏威”、“無狹”、“無厭”,三者皆是自知自愛之義。常人多是見物不見理,眼隻見物之色,心不明其理。聖人深知德之內涵,所以自知而不自現。聖人內照圓明,雖無炫耀之心,但其心德之光卻自然彌散天下,無遠不致,無處不照。聖人之知連通天地萬物,故其知無所不至,無窮無盡;所知無所不真,無所不應。故天下之知,皆為聖人所知也。
一個有真知之人,必定有自知之明,故其知皆蘊藏於內,而不顯露於外;虛心於己,而不炫耀於人。聖人之德雖內潛,但其德光卻常明,像燦爛的陽光,噴薄而射;雖光芒四射,亦是自然之現,非有意自現也。故經言“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自愛不自貴”,“自愛”者,即自愛心身,洗心養性,涵養道德。求理性良知,行理智良能,明心而見性。又愛身命,性命雙修,以性領命,神氣合一,心息相依;運化陰陽,再造性命,歸根而複命,複命合天。直至性命雙了,性命合一,形神俱妙,合道歸真,這才是真正的“自愛”。
所謂“不自貴”,是說聖人雖自愛性命,自尊自重,但卻不自以為貴,心與道德同體,身與眾生萬物同塵,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同時終日涵性養命,愛佑其身。審機察勢,隨遇而安,皆是為了愛護其身。愛之無不周,護之無不切,皆是自重其身也。
一個真正潔身自愛之人,雖視身為重,而更貴謙德自處,以再造性命為要,以卑下待人為心。聖人雖道德高厚,亦不會輕忽身命受損。“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人的性命,乃是天地之寶,有道人珍惜生命,就是珍重道器,珍惜道德之貴,而不是高貴於人的輕傲,更不是世俗貪生怕死的假貴。
“去彼取此”之“彼”,是指“自見自貴”;“此”是指“自知自愛”。全意是說:要棄去“自見”、“自貴”之偏,而取其“自知”、“自愛”之正。能除其“彼”者,則不以聰明炫於外,不以矜高傲於人。能取其“此”,則能無物不格,無妄不除。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這兩句是太上說:我所說之道,本來易知易懂,但天下人日用卻不知;我所言之理,易明易行,但天下人卻不能行。是人們的智慧不足嗎?非也!
太上之言甚為平易,但世人多是求於奇;太上之言甚平直,而世人卻反求於曲。所以人們對太上所言的平常事理,卻視不能見,察不能知。本性之明被世塵所蒙,追逐物欲,陷入迷境,這便是世人對太上之言不能知、不能行的根本原因。
太上所言本易明易行,但人們卻往往做不到。是人的力量難以做到嗎?完全不是!太上所示的至明至簡之路,世人不去行,反而步趨於曲徑小道,甚至於陷入至陰至暗之境。本來是至明之事,人們卻反求於至暗之中;當為可為之事,卻不以為然,不願意去為。此即是“莫能行”也。
大道貴弱柔,世人好剛強。大道貴不爭,世人甚好爭。大道貴卑下,世人好高貴。故世人聞太上之言而如無聞。大道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它並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人們的身邊,就在每個人的心裏。但世人卻離道很遠,這並不是道之遠人,而是人自遠之。人心自己與道遠隔,所以見道之理似不見,見道之行而不行。並非道德難為人,而是人自己難自己。故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言有宗”,即有本始、有根柢(di)、有道理之言。天理在人本性中,人人本具有,是後天不學而所有的天良之知,謂之“言有宗”。
“宗”就是大道之根,是自然宇宙的本源核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說話要有根據,處世要合道理”。惟言有宗,才能近取諸身,日用萬事,處世應物,其言未有不善者,未有不合道性者。
“事有君”,君者,主宰事物之理也。即萬事之主,萬法之尊。在人則為心,為不學而所能之良能,謂之“君”。事若有君,則能窺見其隱微之機,行其當行,其事皆善。太上之言,言無瑕疵,言通天地之至理,達古今之道,簡易平實,有本有物,故言之所以有宗。太上所行之事,無有執跡,考諸上古而不悖,反觀當今而不疑。坦然直行,為法為則,是天下萬物萬事之君主。文中“言有宗,事有君”,其義蓋如此。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此二句是追述無知之情由,歸結無知之病根。其意在於寄望天下後世,都能明理知道。
“夫唯無知”,對於大道而言,世人皆遠離已久,無明無知,昏昏茫茫。這種無知之病,是因為世人長期處於後天狀態,隻相信耳目見聞為實,耳目所見之外皆為虛。所以對耳目不可見、不可聞的外部事物,對於宇宙間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皆不能知、不能見,故而采取不承認主義。這正是世人的偏知之處。
世人長期執於耳目之偏,以後天智識之曲,以被貪欲蒙蔽汙染了的人心,去認知天下人事物,故而往往離道甚遠。因為長期喪失了真性本靈之明,丟失了先天智慧之聰,故所知者皆是人欲之私,皆是詐巧之術。而對於宇宙大真理,對於自然大道的規律,對於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卻是茫然無知,這才是真正的無知。
“是以不我知”,是說人類對自然大道不可知、不能知。因為世人對大道的頑鈍,對聖人之教不誠信,所以不能知。聖人行不言之教,行無為之道,無欲無私,無事無爭,昏昏悶悶。愚鈍若頑,不顯山露水,不彰揚誇耀,所以不被常人所理解。常人難明聖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故曰“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希”,即稀少。“則”者,就是效法。能知我所言,能行我言之理。此兩句是說,世間能知我之言,能行我之道的人太少了。若能知我所言的真諦,能行我所傳之大道,能修德證道者,這類人才是天下之最寶貴者。人與天地同為“三才”,本具道根佛性,隻可惜被塵欲蒙蔽太深,難以覺醒。尤其在當今物化社會裏,能醒悟誠修道德,造就佛根道器之人,確是難能可貴,可稱為“天之驕子”。此即“則我者貴”之真義。
上句所說的“不我知”,就是我之可知者,而世人卻不能知。能知我之所言者,能行我所講的道理者,則是知我之心,與我同心,此類人少之又少,希之又希。可謂之天地之珍,是難得之器了。我本與世人同宗於一道,同根於一德,為何人們不能同心?我之所言通俗易懂,何嚐世人難知難明,乃至知我者如此之稀少?若非是我獨異於人,獨高於人,使天下人莫能攀躋,莫能追逐。我所言之理甚易知,竟為天下人莫能知;我所事之道甚易行,竟為天下人視為甚難行。所以,能知我之心,能行我之道,能修我之德者,我將尊為天下最貴者。“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兩句,即是此義。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被”通“披”。“褐”音鶴,即古人所穿的粗布衣。“懷玉”者,即懷藏寶玉。比喻胸懷道德,深藏若虛,不炫玉賣弄。
“被褐懷玉”,是說有道之人,身披粗陋之衣於外,胸懷潔白之玉於內。懷寶匿藏,密而不露,不炫耀於人。太上之道雖然至尊,太上之德雖然至貴,但在太上的心裏,卻從不以自己有道而自高,不以自己有德而自大。此處借喻“被褐懷玉”,比喻聖人虛懷若穀,藏而不露的善德。
聖人總是全於內而忘於外,重其本而輕其末。道德無名,光而不耀。聖人與世人同其飲食,同其寢眠,並無大異於人,如披褐之樸素無華,並無奇麗之美。聖人之心身,道德蘊於其中,仁義含於其內,皎然自潔。磨之不可損,湼(niè)之不可淄,精瑩透徹,氳蓄無窮,天下人豈可知、豈可見?聖人之道德雖不炫於外,而德之光輝自不可掩;雖獨得於中,而其“中”之“真”,卻深不可測。
學道之人若能深悟此妙,不逐於外,以披褐自闇;儉樸於外,積美於內,以懷玉自養,則我安得不貴乎?“知我”安得不希乎?我以有道之言,有德之事,感天下人都能同知同行,天下人自能知,自能行。可見太上教人之心的急迫,救人之心的真切,故諄諄教誨不倦。範應元曰:“聖人內有真貴,外不華飾,不求人知,與道同也”。
【本章說解】
太上見天下人心失正,多以見聞之偏,沉溺於人欲之私,不能知聖人之知,不能行聖人之行,而深有感歎地發出:“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聖人之性同於天,聖人之心同於道,所以動靜如一,能得道心之本源。世人以私欲害己心性,焉能知聖人之心乎?心之本源,即是無極大道。世人生心作意,豈能行之乎?太上文中所說的“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正是此義。
魏源在《老子本義》中說:“老子教人,柔弱謙下而己,其言至簡至易,初無難行,而世降俗下,天下莫有知其可貴而行之者,夫何故?……蓋因世人不知吾之宗主,而但見其外,所言不過柔弱謙下之事,是以視為卑卑,無甚高論,而莫之貴耳,故深歎之也。”道情與世情不同,德性與物性相反,所以世人對道的至尊至貴,愚而不知。
太上歎其言不為世人所知所行,也因為聖人行“不言之教”,行“無為之為”。其言多是“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動”。世人長期處於顯態常道,習慣於常道之理之行,對於大道之理,往往呆讀泥解,所以對聖人之言不能知、不能行。
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五千言,是站在高維空間,觀察萬事萬物,構築了一個宏大而嚴密的宇宙萬象的結構模式、運行規律與哲學體係。從“常道”到“非常道”,特別是對“非常道”——道學係統,從人到宇宙,從物質到精神,在無數個層次範圍內的顯隱物質,無論看得見看不見,它都一概包括其中,而且層次井然有序。
“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家的哲學觀,是“隱顯同觀”、“陰陽共論”的整體學說。現代哲學所論的物質,其實也是分陰分陽。一般物質為陰,精神物質為陽,精神與物質兩種陰陽的特性,既對立又統一地存在於萬物萬事中。
世人隻相信眼見為實,隻能知見陽態顯形物質,而難知難見不被肉眼所見的隱態精神物質。精神是實際存在於高維空間的微觀質元類物質,而且是一種現代科學暫不能展示其特性的高級隱態物質。此種物質即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所說的“暗物質”與“測不準定律”。近代物理學家的有些看法,和我國傳統理論的太極論與陰陽二元學說頗有相似之處。
今之世人有的批評太上《道德經》是“為沒落階級唱挽歌”,是“被曆史拋棄了”的“曆史大倒退”。這正是隻知其陽,不知其陰;隻知其顯,不知其隱;隻知有物質,不知有精神的無知偏見,是坐井觀天之論!毛澤東主席的《矛盾論》、《實踐論》等哲學觀,都是對先祖們整體哲學觀的繼承。被今人視為封建迷信的“八卦六爻圖”,其二進位製原理,被德國人開發運用,變成當代最先進的計算機科學。近代一些西方科學家瞄準中華傳統文化,全力進行探索和挖掘,形成了“今人反向古人求”、“西方反向東方求”的局麵,這難道是“曆史的大倒退”嗎?非也。這正說明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無窮之寶,也充分說明真正的大智慧是不怕被否定的。一些癡人之謬,隻不過是一種“否定之否定”現象而已。我們堅信: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道德經》,在二十一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中,在人類步向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前程中,道德之光必將更為燦爛輝煌!
知病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
“知不知,上”。這句話分而解之,第一個“知”是真知;第二個不“知”,是說有真知之人,皆是藏知於內,真知不露,大智若愚。在外人看來好象是無知之人。“上”者,即上德。全句統連起來,意思是說,真正有知識者,都是謙遜自守,深沉持重,不在人麵前賣弄,不膚淺自誇,這才是有真知之人。前人雲:“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這是對“知不知上”的最好說明。
“道不言全,天不言高,地不言厚。”有大智慧之人,性體普照圓明,明鏡無塵,止水無波,物來畢照,無不通透;能知人之所不知,天地萬物,洞徹朗明,自然而知,無所不知,能通曉並運用自然規律,此謂之“真知”。真知者,是指知天知地知陰陽,能知天下萬事萬物的所以,也能知其所以然。是以謂之“上知”。
聖人皆是不顯山露水,不自誇聰明,不炫耀機智,渾渾然大智若愚,樸樸然大巧若拙,慧智藏於內,德光明於外。聖人對天下事無所不知,所知皆是宇觀、宏觀、微觀相結合,慧智同觀、顯隱同探,陰陽共運的事物本質。而非世人隻以肉眼所見,以後天主觀意識判斷的表象之知。
聖人所知雖然廣博深邃(sui),但卻從不言自知。這種“知若不知”,才是真正的“上知”,故曰“知不上知”。聖人與道體相融相合,故能知大道之本體,能知世人所不知的陰陽變化之妙。世人隻知大道運化所生的萬物表象枝華,而不知大道之本質,亦不知大道運化的自然規律。故聖祖認為:知之而不自以為知者,是謂上德之人;不知而自以為知者,是為“有病”之人。
【不知知病。】
“不知知病”,此句是說:不知者卻言知,不懂裝懂,以揣摩以為知這是一種心理病態。前輩雲:“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
凡人智不能燭理,明不能照物,往往妄議事物之真偽。此等揣摩之知,往往與理差之甚遠,害了強不知以為知之病。世人對天道之理知之甚少,知識本未周遍,不明陰陽變化之理,五德也不完全。處世應物,尚不能內方外圓,遇到矛盾,亦不能執兩用中。種種做人的道理尚且知行不全,卻以為自己知之甚多,強辭奪理,恃小才小技傲人,不可一世。此類人即謂之“不知知病”。
不知而強裝知者謂之“病”。此種病是心病,是世人常犯的通病。人總是以一知半解而以為知,坐井觀天,管中窺豹,以偏概全。“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稍有一點小知,便以螢火之光而誇耀於人,以表現自己的賢智先於別人,以高明自詡(xu),自以為是。稍有些微小技,便口若懸河,惟恐別人不知;誇誇其談,以為自己無所不知,其實這是患了“不知知病”。
天不言之高,地不言之厚,聖人不言自有知。大道之玄妙,宇宙之浩翰,天地之寬廣,萬物運化之規律,今人能知多少?盡管現代科學昌盛,人類在以顯態智觀科學手段認識自然規律方麵,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距離真知自然大道,尚差得很遠很遠。科學尚且如此,一個人僅以耳目所見的表象,以後天主觀識心所知的塵識,更是微不足道。人們通常總以自己的知識為“真知灼見”,並常以此顯示於人,不僅暗己,而且昧人。這種不知而自以為知之病,病在心之愚。故曰“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夫唯病病”,前一個“病”字是動詞,意即醫治、克製、批評、憂慮等意。後一個“病”字是名詞,意即缺點、毛病、瑕疵。明白了“強不知以為知”是心理病態,就應當力戒“不知強以為知”的虛榮心,拔掉“不懂裝懂”的病根,虛心謙下,求證大道之理,將濁識假知置換為真知。不斷恪除自己的“病”態,使後天的智識轉化為先天真知,使我之所不知轉換為虛心求知,不再以“不知為知”而自欺欺人,安能有病乎?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對“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最好注解。
天有多層,理有無窮。偌大宇宙,變化無盡。人在浩蕩的宇宙真理麵前,是何等之渺小?豈敢以為自己全知。所謂“知”者,即知理也。所謂“理”者,即無極也、神也。太極者,氣也、數也。理、神為經,氣、數為緯。經者為體,常而不變;緯者為用,常而有變。常者不疾而速,不行而止,無為而成。變者有名可稱,有跡可尋,往來代謝。此兩者同充塞於宇宙太空,同貫穿於萬類萬物,同在不睹不聞之天地,而有可道可名、不可道不可名之分。
可道可名者,即人所稟受的氣質之性不同,才有人的識心差異,智愚賢否,萬有不齊。不可道不可名者,是人所稟受的天然之性,天賦之命,性善之性,亦即道心佛性。氣質之性,乃杞柳之性,湍水之性,是可善、可惡、可變之性,也就是人心。此兩種性一顯一隱。顯而易知,流而為欲,故危殆不安。隱則難知,返之為理,故微妙難見。人之不知而自以為知者,皆是受氣質之性中陰性雜質左右的狂病。惟有以理勝狂,方可醫其病,使之為善。若以狂勝理,則為之惡。
人之天性,自無極而太極,是為天命之性。由先天變後天,自天而人,即河圖之順行相生,乃原始之所自來也。自太極返無極,是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後天返先天,超凡入聖,即洛書之逆行相克,其終回歸本源也。狂聖之分,人禽之判,人鬼夢覺,全在一念之間。理中之神,元神也。氣中之神,識神也。元神為先天,持之則日進於高明;識神為後天,縱之則日流於塵濁。兩者雜於方寸,唯在人之是否覺悟,是否能持正而修了。
修道人既修內又修外,若能徹底恪去蔽障心中良知之物,照見五蘊皆空,良知自然昭顯。修子因累世積習已深,難免舊病複發,克製不住妄念、惡習的暴露,故省己改過是斷除無知之病的利刃。心中常懷謙遜卑下之德,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就會無病。人在放眼別人時,多是找尋缺點;著眼自己時,則又抑惡揚善。此種一知半解,淺嚐輒(zhé)止之病,世上比比皆是。這種自以為知者,儒曰“似是而非”,道曰“自明而實暗”,佛說“不究竟”。聖人淳淳(chun)教誨,皆是為此等而說。所以,為人不可輕忽自己,更不敢患了未證言證的毛病。孟子曰:“五穀不熟,不如荑稗(bài稻田裏的一種雜草)。”故人應時躬親反省,窮知“究竟義”,才能免入“強不知為知”的病圈。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此二句又重申不病之義。“強不知以為知”者,都是“病”;不強以“不知以為知”者,即是“不病”。
“聖人不病”,是說聖人都是大智慧者,洞曉天地人萬物,能知天下一切事。聖人虛懷若穀,不固執己見,一切唯道是從,順天理而行,毫無個人主觀意識之弊,純是先天用事,絕無“不知以為知”之病。
“以其病病”,是說強不知以為知的人,其勞心苦慮,自作聰明,不僅犯了無知之病(第一個病),而且還自耗神氣,久之必使身體患病(第二個病)。於是病其所病,病已甚矣。此即“以其病病”之義。
聖人自己沒有不知強為知之病,但卻常能憫苦眾人有此病。聖人不自恃其知,心地光明,能與萬物萬事之理共通,能取天下之知為用。聖人慈悲為心,胸懷通達之知,而教化天下的無知者,欲使天下人除去“不知以為知”之病,使其質樸純淨,各守其正,複歸本性之明。
“是以不病”,是說聖人明燭事機,智周物理。自有先覺之明,絕無揣摩之臆,所以沒有不知為知之病。聖人義理無窮,光明透徹,猶恐自己不能盡獲天下之知,安有“知不知”之病。小人不知道義,妄行強知,自顯自誇,鑿喪精神,損其性命,減壽消年,而不自醒。凡自恃其知,自強其知者,即是“自病”。自有病者,豈能除人之“病”?
修道之人,果能明理知法,獲得真知,超乎世俗之上,也應當虛心自謹,不以不知為知,自然心德無病,而且還能以其德行醫治他人之病。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是太上指出世人普遍存在的以“不知以為知”,自作聰明,強以為知的毛病。並重辭複語,教誡諄諄(zhun),其目的在於幫助世人拔除心上的病根,以喚醒其昏昧的心性。
人之病有兩大類,一是身病,一是心病。身病易治,心病難醫。故改造世界觀是不易之事,要活到老,改造到老。空淨師曰:“道家學說就是一座綜合醫院,既治人身之病,又治人心之病。”這正是修真理法學之精粹所在。
大道無物不在,其理無不周備其中。人之知識,本難遍及。即使廣知天下,也不該自恃自傲,而應當常以不知自處,這樣才不致於陷入“不知”之病。奈何世人多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虛榮愛麵子,故多恥於不知,總怕別人說自己無知,所以常以不知而強裝知。這種自欺欺人之病,不僅害了自己的心德,而且也會誤害他人,故其所知皆不可信。修真人應知,這種“不知強作知”就是打狂言,說妄語,犯口過,造口業,損心德。“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才是做人的老實態度。蔡尚思說:“知而若不知,上智之人,聰明睿智,守之以愚,故曰上。不知而以為知,下愚之人,耳目聾瞽(gu),自謂有所見聞,故曰病。”
聖人之智慧,有如太陽高懸當空,普照萬物,上下四方無不透徹。但聖人卻大智若愚,恬淡自養,不露聰明,不顯機智,好似無知一般,這才是“上知”。常人則相反,一點小聰明如螢火於暗室,隻照一角,而卻自以為光亮無比。以小知自見自是,耀人眼耳,以顯其能。本來無知,而自以為有知,故謂之“不知知病”。人貴有自知之明,能將“強不知以為知”當作心之病,常省常察,克之製之,日久則此病自愈。
此章全文講的都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不知並不可恥,不懂裝懂,不學不問才是可恥。世人常將一知半解當作自負自傲的資本,強辭奪理,自欺欺人,這是一大德病。
修道並非修“麵子”,而是要不斷嚴於解剖自己,不斷否定自我,自己向自己盡忠誠之責。當今修子,常犯未證言證的毛病。若聞此經後,能虛心自悔,腳踏實地,向大道的核心去求證,時刻檢點自己的心病。心不妄思,口不妄言,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下不欺地。即使已有聰明睿智,道德隆重,也應當知之若愚,守之以謙。
知識是分層次的。天下之理,有先天與後天之分,有隱知與顯知之別,更有智觀與慧觀,宏觀與微觀,高維與低維之異。常人受所處低維空間等多種條件的限製,其認知必然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太上在前章中所示的“絕聖棄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至理,並不是反對人們求真知,而是站在大道的高層空間,從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型、全息性地闡釋大道之理,所以往往難以被世人所理解。就其本質而言,太上所言的“聖”與“智”,乃是“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之意。他並非反對一切知識,而是反對情欲文飾、俗見俗聞、詭偽詐巧等類的偏知邪見。
太上要人所知者,就是柔弱處下,謙和做人,明白平常事物中所含的道理,即“知常曰明”,“自知者明”,使天下人皆能“介然有知,行於大道。”
本章是對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繼續評論,對“知不知”的有真道者,稱之為“上德”,尊而為貴;對“言者不知”,即本章中的“不知知”的假知者,稱之為“病”。“不知而言知”之人,皆是爭名好勝者,皆是自損心德之病,“其於道也,曰餘食贅(zhui)行”(二十四章),就像殘餿之食和毒瘤一樣。不知言知者,皆是妄心妄言。妄言出於心,治妄須以清心為要。
妄言和綺語,以有才智者多見。妄言者以假為真,是中取非,執迷一端,複誑於他人,終身邪匿,罔(wǎng)知醒悟。明之於心,自以為非,反複洗滌濁心,即可心清性明,“不知以為知”之病,即可根治。
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威”者,含有威嚴、畏懼之義。“大威”者,是指大自然的威力。這裏是對那些不遵從道德,不信自然因果規律所導致的各類疾病、災禍、死亡等惡果的隱語。
天下最大之威,就是自然界的因果規律。佛祖說他講經四十九年,其實隻講了兩個字:“因果”。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皆有其因,風雨失時,暴風驟雨,旱澇蟲害、地動山崩等一切自然災害,都是因為人類自己造孽,導致天地陰陽失和所致。
古之善人敬畏天地,每逢大風雨、大雷電、大災害,必整衣端坐,反思自身有否過錯?天地之怒,猶如父母發怒,孝子哪敢不敬畏?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根,如影隨形。世人常為其貪生之厚,姿情縱欲,無所不為,不知人的“大小過惡,各有所歸”。
人的福善禍災,皆是自作自受,亦是因果之報,天地所施之威。天道無情,天道至威。人若能明知天之大威,則舉心動念,皆不敢違於理;行為舉止,皆不敢背於義。畏天之德,就是約束克製自己的心身。人若不畏天道好善罰惡之威,私欲橫於內,背叛施於外,傷生害物,多行不義;訶(hē同“嗬”)風罵雨,對北唾溺,背天逆地,怨天尤人,作惡不至。如此,則必招禍咎。
天道之理,自作需自受,感應之機,疾如風火;報應之速,如影隨形。久積惡而不可掩,罪極大而不可解,必致殺身之禍臨頭。“民不畏威,則大威至”,蓋是此義。
道有道威,天有天威,聖有聖威,師有尊威,父有慈威。惟道德是威,惟有全息自然因果規律是天下最大之威。在大威麵前,無論聖凡,一律平等,沒有厚此薄彼之分。人若不遵從自然規律,背逆天地,虧心欺天,胡作非為,未有不受大威之製裁者,豈可不畏?
人應時時謹言慎獨,切勿以為自己所言所行,詭密無縫,無人知曉。古人雲:“頭頂三尺有神明。”常人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地間未有不被人知之事。雁過留聲,事過留痕,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那怕是一個惡念在心,也難逃天眼記錄。敬畏者從善,不敬畏者致惡,絲毫不爽!無論你信與不信,皆毫不例外。詩雲:“成仙作佛本由人,犯過受罰亦由心;天淵之別在何處?遵規守戒修煉真。”
【無狹其所居,】
“無狹其所居”,“狹”者,窄隘也。此處用作動詞。“居”,指心之居所。全句是說,心是神的居所,中醫有“心藏神”之說。人要心胸寬闊,以浩氣臨事,以寬容納物,心神才能安居其所,主宰人體生命。大道無邊無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天地萬物,無所不包。天之道以寬廣而覆,地之道以樸厚而載。人與天地同為三才,故人的心應當與天地一樣廣大。心為神之所,應當寬而柔,大而廣,才能像天地一樣包容萬物,才能與天地共長久。
人的本性之體,本與天地等同,天之理德,本來圓明無缺。隻因累世習氣之所熏,酒色財氣之染汙,欲心妄念充斥其間。本來光明的心地,被雲遮霧蔽;本來寬廣的心胸,被物欲凡情占據,種種欲心妄念潛藏其間。本來是清淨之地,但已不見純潔厚樸的道德全體。
人隻要有了私心,心中神性的居所必然狹窄。處世隻見其小,而不見其大;應事隻知其近,而不知其遠。隻見自家私利,而不顧他人、集體、社會的利益。沉迷於安樂,而不察於禍危。見私利斤斤計較,與人交往奸鑽苛薄,心胸如針尖般大小……。這就是人心性中的“狹其居”。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之間,清濁升降。人若不能省心恪物,致知轉智,化識為慧,則往往隨波逐流,自我放縱,愈染愈黑。人心在得意之時,也是最容易忘形墜(zhui)落之時,所以克己除私的功夫最為重要。在靈性尚未達到完美,尚未恢複原來寬廣光明的境界之前,一切陰邪六賊,隨時都在等待時機爆發。若不能處處防賊拒盜,止欲生悔,待到身中魔軍猖狂肆虐之時,難免一不小心又掉進囚圈。“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若能時時克己,不斷清掃靈台上的塵垢,擴展心性中的正性天地,則心神的居所必然日益寬闊,天理必然日益深厚,本性之光則無不明,外用圓通而無不宜。此即“無狹其居”之意。
神秀有詩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如此而行,便能達到本覺清明,天真獨露,心如宇宙,良知朗然,哪會有“狹居”之危呢?
【無厭其所生,】
“無厭其所生”,“厭”為“饜”的假借字,意即飽食。人之所以生者,是因為有精氣神這三寶。精神喜悅,清虛寧靜,方能神清氣爽。假若飲食不節,邪念滿腹,就會傷害本性,壅(yong)蔽性靈。
“厭”者,棄也,“厭棄所生”,也就是厭世思想,不珍重自己的性命。人的本性為人身中之天理,命為生存之源,人若不明生命本來之理,必然厭其所生之源。凡立身不謹,製行不慎,輕言不忍,放蕩不羈,縱欲肆妄,多行作惡,皆是不自愛其身的“厭生”行為,皆是糟踏生命的自我作踐。
今人多不珍惜生命,終日被七情六欲所害,沉迷於鶯歌燕舞之中。美酒佳肴,引人垂涎欲滴,猜拳行令之聲,此起彼落。美女在側,左擁右抱。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在這種醉生夢死的迷境中,於不知不覺中,腐蝕汙染了自己的靈性,斷滅了自己根性中的道心佛性,最終被埋沒於享樂欲望的濁流中。
人若能真愛其性命,以道德自養,自尊自慎,內不以私欲害其心,外不以偏邪行其事。不違天道仁善生生之理,不傷害一切生命,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愛養自然萬物性命,必會得到天地萬物之助;外空間大環境的生生之機,自然會源源不絕地流入體內。當真心顯露之時,自可入於“思之自然無邪,誘之自然無妄”的真境。除去障蔽“良知”之物,即可照見“五蘊皆空”,良知良能自能昭然而顯。此即“無厭其所生”的真義。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夫唯”二字,是承上啟下以接上句之義。文中兩個“不厭”,前一個“不厭”作“饜飽”解,後一個“不厭”作“厭惡”解。全句意思是說:淡泊無欲,則精足神清。世間唯有不厭棄道德精神的人,能洗心濯(zhuo)垢,恬淡無欲,心地清靜,其精才能穩居於人身之所,其神才能不離棄於心。
兩個“厭”字,還有另一層含義。第一個“厭”字,是上不厭於天;第二個“厭”字,是下不厭於己。上不厭天,是自心能明天道之理而不枉費人生,順天之道,修養道德,不敢背理徇私,以免遭受天譴。下不厭己,就是珍惜寶貴的人生,做人處世,處處符合倫理道德;做事應物,時時順應萬事之理。無所不周,無所不宜,不陷入私利狹窄之地。如此,方可不枉來人世一遭。
人有良知,常行正道,才能不厭天理,不滋生紙醉金迷、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混世之想。人若不能以道德自處,不戒心製行,不循天理,不合仁義,就是安於自暴自棄,履入喪身敗道之途,難免被天人所共棄。人若能積善重德,自修天真,淡泊名利,看穿塵世。不因貪得無厭而損其心,不因私欲妄念而造惡業。敬天敬地敬爹娘,畏天道自然規律之威。遵守自然法則,可得天人相助,可免天道刑罰,可享健康長壽。這才是不輕拋生命的正路。故經言“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是以”是總結歸納上幾句經文之意。“聖人自知”,是說聖人上知天道真理,下知眾生萬物之心;更有自知之明,知己之得失。“不自見”,是說聖人德充天地,但卻從不炫耀自己,從不自顯其德,而是德美藏之於內。
本章所言的“畏威”、“無狹”、“無厭”,三者皆是自知自愛之義。常人多是見物不見理,眼隻見物之色,心不明其理。聖人深知德之內涵,所以自知而不自現。聖人內照圓明,雖無炫耀之心,但其心德之光卻自然彌散天下,無遠不致,無處不照。聖人之知連通天地萬物,故其知無所不至,無窮無盡;所知無所不真,無所不應。故天下之知,皆為聖人所知也。
一個有真知之人,必定有自知之明,故其知皆蘊藏於內,而不顯露於外;虛心於己,而不炫耀於人。聖人之德雖內潛,但其德光卻常明,像燦爛的陽光,噴薄而射;雖光芒四射,亦是自然之現,非有意自現也。故經言“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自愛不自貴”,“自愛”者,即自愛心身,洗心養性,涵養道德。求理性良知,行理智良能,明心而見性。又愛身命,性命雙修,以性領命,神氣合一,心息相依;運化陰陽,再造性命,歸根而複命,複命合天。直至性命雙了,性命合一,形神俱妙,合道歸真,這才是真正的“自愛”。
所謂“不自貴”,是說聖人雖自愛性命,自尊自重,但卻不自以為貴,心與道德同體,身與眾生萬物同塵,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同時終日涵性養命,愛佑其身。審機察勢,隨遇而安,皆是為了愛護其身。愛之無不周,護之無不切,皆是自重其身也。
一個真正潔身自愛之人,雖視身為重,而更貴謙德自處,以再造性命為要,以卑下待人為心。聖人雖道德高厚,亦不會輕忽身命受損。“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人的性命,乃是天地之寶,有道人珍惜生命,就是珍重道器,珍惜道德之貴,而不是高貴於人的輕傲,更不是世俗貪生怕死的假貴。
“去彼取此”之“彼”,是指“自見自貴”;“此”是指“自知自愛”。全意是說:要棄去“自見”、“自貴”之偏,而取其“自知”、“自愛”之正。能除其“彼”者,則不以聰明炫於外,不以矜高傲於人。能取其“此”,則能無物不格,無妄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