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觀意識、精神或思想,稱為“識神”,它是從顯態後天世界中獲得。此心被物欲所染,被七情六欲所困。人之元性,乃先天獲得,“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清靜經》雲:“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七情六欲就是人身的“盜賊”,是損德敗道的毒藥,也是世人陷入苦海的根源。修德就是去七情,斷六欲,治身賊,是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寶,是治身之“福”。


    世人以為修德與大道沒有內在聯係,此乃無知也。要想真正進入大道而修,非修德不能進門。修德就是要斷七情、除六賊,使靈台清淨,陰賊治伏。識心清淨則真性易現,主觀意識和潛意識才能和諧統一。


    識神與元神是一對矛盾,又同處一個太極模式中。識神為陰,元神為陽。此種陰陽中間隔著太極弦這堵牆。前輩雲:“欲見真性化陰陽,需憑德器拆此牆。”修真層次的提高,關鍵在於修德上。當修者進入無為的下意識先天狀態後,即可出現顯隱合一、以無馭有等微妙情況。


    積德越厚,心靈就越易淨化,性體就越活躍,顯意識與潛意識的溝通就越暢通,太極弦就會暢開。識神與性體之間,就會由後天顯意識為主宰的凡人模式,逐漸演變為潛意識與顯意識和合並用,終而後天意識退位,轉為以先天意識為主宰,以顯意識為仆從的純先天模式。此時即可自由穿越太極弦,出有入無,以無為進入正覺境地,明心見性,靈光圓明,真性成就。即可入世於顯態和光同塵,為社會、為人類、為眾生做好事,廣行方便,廣種福田。又可自由往來於隱態高維空間,為宇宙自然生態平衡作出奉獻。


    出世與入世兩種“楷式”同行於一身,相輔相成;出世與入世互為一體,與大道自然合真。此即經中“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之義。


    這幾句經文最不容易理解,往往被人誤解,也是諸注解本中各執一辭的分歧點。故重點申述之。願讀經者細細體悟。


    江海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百”,喻數量之多。“穀”,即溪穀,山穀間的溪流。“王”,即首領。此句是以江海能容納百川,能匯聚天下萬流的自然之理,來比喻治國治身之道。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江海皆處於低下之位,故天下溪流皆歸聚之。江海好似百流之王一樣,統馭著天下的大江小河,百流細涓(細小的水流)皆往而歸之。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是因為它具有卑下包容之德,能自卑處下,能容納百川大江之水,所以堪稱為眾流之王。假若江海處於百穀之上,百流雖有歸往之勢,奈何自身位高而無容納之量,何以能為王?


    天下之事,不曲則不全,不枉則不直,不窪則不盈,不弊則不新,不下則不上。此皆是萬事萬物的陰陽辯證之理。聖人之所以為“聖”,是因為聖人明此理,所以不伐善,不施勞,不自尊,不自大,不自私,不爭勝於人。能以謙卑就下而自處,沒有愩(gong自高)高我慢之心。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之王者,是因為江海地勢低下,以卑下自安,所以天下眾穀之流無不歸之。因其有寬宏的容納之量,故而能成為江海。這既是江海自己處下的激引,也有水性善下的美德。水性的去高就下之德,是天下善德的最好體現,所以才自然形成了這種朝宗歸性、滔滔歸海之勢。此三句蓋是此義。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此四句正是闡述上與下、前與後的辯證之理。在於告誡天下處在上位的治國者,應當效法水性處下不爭的謙卑善德。治國者要引導天下萬民,應當像江河順歸大海那樣,以先人後己、身先士卒的公心做出榜樣。


    聖人的虛心處下、先民後己之德,猶如江河善下之道。聖人道隆德厚,自有德化眾生、為天下百姓造福之心,但聖人不以此為高,從不自誇自傲。聖人普惠天下眾生,但從不自居其功。人之所不知,聖人不敢視為己所知;己之所知,不敢視為民之所不知。言語愈謙下,而心愈虛;心愈虛靜,而言辭愈謙。聖人深明此理,欲上人必以先言下,愈下而人愈上。欲先人必以身後之,處處讓人以先,自處其後;愈後而人愈先,愈下而人愈上。


    聖人為天下之楷模,若不處下為言,而民必效仿攀躋(ji),聖人豈能如江海之納百穀?聖人能參天讚地,知大道之理,自然能以公心行之於前,盡己之天職,為萬民之楷模。但其心虛空,不自居功,不爭名利,身居在後。正因為聖人能“言語謙下”、“身自處後”。身愈後,愈能以眾人為師;心愈虛,愈覺自己不足,故能使天下人敬服。此即“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後之”之義。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聖人雖處在上位治國,但不以尊貴而自恃,不以高傲而驕人,自卑虛下,敬民如父母,故民心悅誠服,真心擁戴。百姓心情舒暢,心理沒有任何壓力,安樂太平。聖人雖在前為民引路,但不以自身的光明蔽遮百姓。不讓人民歌功頌德,故民無威懼,尊聖人為良師益友,親如家人,沒有欲害之心。


    “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這二句是說:聖人與萬民上下相忘,上不知其上,下不知其下,上下如一心,不知有高下之別,沒有貴賤先後之分。聖人首出庶物,德冠群倫,此即聖人之“處上”。聖人厚德齊天,民無重壓之感,但卻畏其德威而不敢犯,遵其令而不敢違。聖人德處上而身處後,位處上而心處下,所以與民共處於無為。百姓隻見其可親可敬之德,而忘其臨我之感;親親乎如家人父子,所以百姓悅樂而謳歌父母恩。此乃萬民感恩載德之真情,毫無心口不一的虛假。聖人為天下之表率,處處德行於前,德被於人民大眾,民受益而無害。故曰“民不重,民無害”。


    與此相反,假若治國者的言行稍有偏差,出一令稍有不利民者,皆是民之害也。聖人處前,以德與下民共化於無為,隻見其利民,不見其害民。上下熙熙然如一家一身,樂同樂,憂同憂,此乃不害民之驗證。聖人處民之上,上下相忘;處民之前,前後相忘。民不重,民不害,是因為人民被德化之後,無心無欲,沒有上下你我分別之心,不知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知有前後之別,渾渾然相忘於大道之中。這便是“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之義。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聖人對萬民恩深愛厚,視民如赤子,故天下人樂意推以為主。天下人不厭棄聖人,是由於聖人不與民爭先後,不與民爭利益。天下百姓不可盡量,但主事惟在一人。聖人一人的德行表率作用,卻影響著天下人。在上者言正行正,在下者必效仿其正。倘若天下之主言不謙遜,則謙讓之風不行;假若為主者身不處後,則民之德必不純。


    聖人口代天言,身代天事,上應天意,下合民心。天意既合,民心既順,天下之心與聖人之心,萬心合為一心。天下之身與聖人之身,萬身即為一身。聖人恩宏如天,德厚如地,天下萬民仰之如和風甘雨,慕之如瑞日祥雲。澤被草野,聲聞中外,所以萬民喜樂而不厭。故文中言“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說聖人德化天下到此等地位,若非虛心忘己,焉能如此?以此觀之,百姓“樂推而不厭”,並非聖人有心讓民“樂推”之,也不是聖人有心讓民“不厭”之。聖人能成就天下大業,但不自有其大;能成就眾生大利,但不占有為私。不以自是為是,不以自知為知,所以言必謙下,身必處後,如江海之善下,這些都是聖人與民不爭之妙。


    聖人以不爭之道,為無為之“為”;以無為之道,事無事之“事”。天下之民有感於聖人無為之為,其為之心如堅冰遇日,無人不化。天下人沐浴在聖人的無事之事中,其有事之爭猶如頑金見火,應時而銷。家國天下,同是此心,同是此性,謙遜之風必盛行,爭奪之風必自息。因為聖人有此無爭之心,即使有好爭之人,也不能與其爭。文中言“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蓋是此義。


    世間人所爭者,皆是有欲有為之事。所爭者或利或名,或榮或辱,或先或後,或有或無,或上或下。終朝以利欲侵蝕,日日以無明遮障,日久日迷,愈趨愈下。若無聖人無為之德化,終不能正其本心,亦不能複其本性矣。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以江海納百川,取喻聖人虛心忘己、自卑謙下,以下為上,以後為前的不爭之理。


    天下之理,自以為高於人上者,必不可長於天下;自以為是而黜(chu)人者,必不能成天下。一個人的智慧再大,總不如合天下之智慧更為廣博。一個人的能力雖很大,怎能如共天下之能更為廣大。不自恃者知識廣博,不自以為比別人聰智,便不會與天下爭智。不自以為有能,不炫耀顯露,就是不與天下爭能。


    人如果沒有高於人上的傲心,眾人都會尊敬而效仿之。沒有與人爭奪之心,眾人皆會愛戴而謙讓之。治國有德之人,若能自處於萬民之下,不敢為天下先,就會影響天下人都樂於處下,自安於後。如此,天下皆無為而為,無事而事,則天下歸道也。


    由此可知,大德之人,不僅能修之於己,還能以德化人。其德能場性的感化作用,無形與有形的影響力,就能有如此之廣大!修道人的表率作用,必有喚醒天下尊崇自然大道的巨大影響力,此並非虛言。


    本章所論“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從哲學觀、方法論而言,是言事物陰陽互根互化之理。就其修德修心而言,是取其與常道有形有象的萬物相反之理。萬物順常道而生長,以私利為快,以爭上為能,以虛華為表,昭昭察察,自明於外。大道之反,在於寂靜若虛,以實為本,以華為表,終而複命歸根。


    修道之人,遵“反者道之動”之理而行,不以後天之智為法式。內心自然,含其光,韜其明,無為無事,無欲無妄。外行“和光同塵”,不逆於理,不背於道,外圓內方。內修玄德,自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德合自然無為之道體,心如水之善下謙卑,行以處下後身之德,此乃德之善也。


    《周易·謙卦》辭雲:“謙亨,君子有終。象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盈虧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由此而知,無論天地人神鬼之道,皆宜謙恭卑下,方合大道之理,方可永久亨通,方能光明成功。天下之理,以謙下為德。德雖居下,但任何事物卻不能超越它;江河雖低下,天下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萬流歸向它。聖人得天下人尊崇,而其位在上者,是因其謙恭自卑,虛心處物;聖人能處人前者,是因為心“不敢為天先”,故能永處於先。


    天之“下”乃為“大”。天之所以能成其大者,是由於天能虛而下,故能無所不容。天下之最大者道也。而道卻常隱於萬物中不顯其大,是故大則不小,小則不大。江海之大,若無百川之小,豈有江海之大?王者之道若小於一物,何以能為天下之王?其理不言自明了。


    上章所言德性與物性相反,物情貴智。有德者雖反於物之情,卻順於物之理,智之所順道者小,而德之所順道者大。聖人之德與世俗不同,所以稱大。雖從兩麵而言,但其意一也。一是從道之順生而言,一是從道之逆返而言。


    德性之在上,是由下而修之才有;有德者不與眾人爭利,故以身後之。自下者德高,自後者人先。德處下者而位自上,心處後者則身先。有高下者,是以位而言,故先下於人,方能上於人;有先後者,是以其序而言,欲先於人者,必先後於人。有德之人,居上位是迫不得已而後動,感而後應;身處先是不得已而後起,皆是身的不得已而為。如是,則處上而人擁戴之,居前而人歸從之。我之所取,非民之所爭。無為而為,天下人不見其為。無事之事,天下人不見其事,誰能與之相爭呢?此即本章處下不爭之本意。


    三寶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肖”,相似之意,如惟妙惟肖。“不肖”,是指後代不像前輩那樣賢能忠孝。“似不肖”之義,泛指不懂大道之理,不賢無德。


    “天下皆謂我道大”,太上說:天下人都說我的道行極大,而我卻佯愚“似不肖”,若遺若鄙,若屈若拙,若愚若癡。在世人的眼目中,有道之人乍看起來,好象都是一些不精不明的人,好象都是癡愚之人,一副不引人注目的平常模樣。這是世人以常人之心看待非常態之道,所以總用人心的後天意識,去觀察有道之人,同樣是一張嘴巴兩隻眼,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似乎不像道那麽大。這就是“似不肖”。


    道大無邊際,大無不包,細無不入。若以大名之,則“浩然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若以小言之,則“無名之璞,至隱至微”,藏於萬物的內核中。其在於人,得之則生,失之則死。其要在於自無而有,由微而著。微者是其原,大者是其委。與其言大以明道,不如言小以顯道。所以太上言“天下皆謂我大”。


    “天下皆謂我大”之“我”,即道也。道本無方無體,今以大相稱,是說道有方體可以比擬,但又似又不肖,說像又不像。大道無法用形名色象來比喻,不像世間某個具體物象。正因為它廣大無邊,所以無法用語言形容。若用形象比擬,就成為某個具體事物,那就不是道了。故曰“似不肖”。


    道本是無極而太極。無大無小,非大非小,即大即小。所以用言語能描述的,都不是大道的本體。天下人妄自形容大道,強為猜度大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皆自以為自己最知“道”,故而誇誇其談,強辭奪理,唇槍舌戰,爭個你是我非,無非是要表現出“我有道”、“我道大”。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偽道、嘴皮子道。


    太上在此告訴世人,“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意思是說:道之大,是不能用有形有象去言說的。任你百般聰明,任你巧舌如簧,即使千比萬喻,也隻能喻其理,很難把大道說準確。大道無名無象,無聲無色,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天地萬物,無不是道。故大道在不言中,隻能意會,不能言說。


    【夫唯大,故似不肖。】


    “夫唯大”,道若不大,若有邊際可求,有方所可指,那樣雖然可以形容比擬,但已不是大道的本質。正因為道大無邊,所以難以用天下任何物象、任何語言去形容,故“肖”之非易事。


    大道上極於天,下極於地,天下莫能載,無有形象可比擬,所以無法用天下的文字語言去形容,也無法用圖解去描繪。即使再先進的科學手段,也難以破解大道的真諦,而隻能認識大道所生物性的某些外相,及其所表現出的物理、事理或象數。而難知大道本源核心的真相,及其由無極而太極,再由太極返無極的玄妙變化過程。故用任何比擬大道,都是“似不肖”,皆不能概全其貌。因為道太大太大了,毫無邊際,無窮無盡,正因其大無外,包容天地萬物,人怎麽能準確比喻呢?


    太上在此反複申明大道“似不肖”,其意在於擔心世人對大道的誤擬誤喻,反而使大道難以明曉於天下。若指某個具體事物就是大道,必然會誤導人們曲解大道,甚至步入偏邪,那便是對道的最大不敬!大道在人心,唯心是道,故太上有“觀心得道”之訓。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此二句是再三申明“不肖”之義。“肖”者,像也。如果發一言,便以所言像乎道,那樣無疑是以言語誤人見道。喻一物,便以某物像乎道,那無疑是執象而為道。立一行,便以其行以為道,則是以此行誤人行正道。此言、此物、此行,雖見其“肖”,但實際上卻都是是似而非,並非真道。以為大道耳可以聽,目可以視,口可以言,比擬可得似,此皆是道之皮毛而已。


    “若久肖者”,是說如果長期執於有言、有象、有音、有形,必然將無邊無際的大道,視為有邊有際。將無色、無象、無聲的大道,視為有形、有色、有聲的後天之物。將大道之無方無所,視為有方有所。如此,大道豈能充塞於六虛?焉能遍滿於法界?如此理解,則大道隻能成於一物,而不能成於萬物;隻能成於一事,而不能全萬事。


    若將大道局限於某事某物,局限於某個細小範疇,必然會誤導世人曲解大道。天下人總是以細小之物而“肖”大道。這樣隻在萬物的表象上言道、尋道,則離道的本體則失之遠矣!大道就在宇宙核心中,就在天地萬物的內核中,就在人的本性自心中。大道隻能在心中去體悟,在德中去求證,在性命雙修中去實踐,這才是修道的真諦。文中所謂“若肖久矣,其細也夫”,蓋即此義。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此四句,是言“不肖”之妙用,是對上句“其細也夫”的深入發揮。大道無形無象,無音無色,無論以任何言語去形容比喻,都無法準確地描述大道的本質。所以道不能測其肖,隻能在心中悟,靠心領神會,方可知其奧妙。大道生育天地萬物,而又蘊含在天地萬物之中,天下萬物須臾不可離,故大道為天下之至尊至貴。


    道有“常道”與“非常道”。從人到宇宙,從物質到精神,在無數個層次範圍內的物質,不論其看得見或看不見,它都一概包容其中。道高於天地人,統攝天地人,貫穿於天地人。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包容一切自然有無與無形的精華物質。


    古人將宇宙分為“三界”,道是這三個巨係統、層次的主宰。在中、下界,任何事物均存在著陰陽變化,任何物質皆以兩種方式存在於下三界。這就是有形狀態和無形(質)態兩大類,互相依存,互為因果,貫穿於物質變化的始終。


    萬物有三元(源),人體有三寶。隱態物質存在形式,由三元構成,即物元、質元、體元。顯態物質存在形式,由“三源”構成,即物源、質源、體源。“精、氣、神”是人體的“三寶”,這三大基本物質的內核,皆出於玄源隱態的先天精華:元精、元炁、元神。這“三元一炁”,都是道性物質,是構成天地人萬物的三寶。


    人的精神思想領域也有“三寶”,即“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慈”即仁善之德,無慈善之心,不能度己;無上善之德,不能度世。故“慈”為“三寶”之首。


    “儉”者,即儉樸、勤奮、節儉,亦即收斂節製之意。大道樸實無華,至簡至易。人能以儉立身,不圖虛華,敦厚篤實,勤以持身,儉以養心,精神內守,不被外物所擾。久而行之,則儉德可備。故“儉”德為第二寶。


    “不敢為天下”,是說不自以為是,不自以為高貴,凡事謙讓處下,不與人爭是非,不爭名奪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舍己為人,一心為公,無有私利,隻知奉獻,不知索取。“以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之憂為憂”。赤誠為眾生,此即“不敢為天下先”之義。


    太上慈悲,視天下為一家,視萬民如一身。若天下還有人未立道心,必以其德心推其立之,以助其立。若天下還有人未達德,必以廣大的願力,助其立德。如此,天下人共入於大道之內,萬物皆受惠於德育之澤,此乃“慈悲”心之無量。


    太上所說之“儉”,意在使天下之有為,節而為無為,以無欲之德,而化有欲之心。對於天下有欲之事,作於細而不求其大,故能成其大;本於賤而不本於貴,故能保其貴。天下若能人人持儉,則奢侈之風不行;性情常歸於儉,則六賊不生其亂。人若能常常止欲生悔,節儉心身,則大道可成。


    “不敢為天下先”者,就是先人後己的謙讓之德。天下之事,有先必有後,有後必有先,先後皆有其自然之序,不能用人心去追求。倘若見名利便以私心去爭搶其先;或視己為高貴,視人為卑下。故而事事要爭先,處處要強勝,則爭先必妄進,爭強必有損。不僅喪失其德,且必至於顛躓而不可救。故太上以此“三寶”告誡世人,應“持而保之”,不可不慎!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慈故能勇”之“勇”,並非世俗輕生喪命,狂暴粗莽之勇,也不是死而不顧的亡命徒。大道之“勇”,是從慈憫仁善中生發出來的慈憫之勇,勇於無為,而不勇於魯莽;勇於無形,而不勇於有形。有形武力隻能破有形之勇,而不能破無形之勇;有為的後天智謀,隻能敵有為之勇,而不能敵無為之勇。隻有無為之勇,才能無所不救,無所不度。所救所度,皆非肉身軀體之能,而是無形法身之力。“法大無邊”,此等法力之勇,無力可擋,故稱之為“大勇”。所謂“慈故能勇”即此義。


    “儉故能廣”,儉為求仁之方,乃修道之要。學道者既想修仁慈之德,應當反求於己,篤守於心,尤當先養儉德,守儉施博,赤子舍己,得一而萬事畢,才可以與道同歸。“廣”者,並不是務外求多,亦非過為虛聲。大道之廣,是從儉樸中行將出去的。儉為道之本,本立而道自生;道生自能廣大無邊,故以“廣”言之。儉中之廣,譬如人心中無私無欲,無物無貪,以儉致廣,心中儉樸之德,自能與天地相合相應。以天下之目為己之目,故能未視而無所不視。以天下之耳為己之耳,故能未聽而無所不聽。以天下之口為己之口,故能不言而無所不言。以天下之心為己心,故能無所不正。心地無私天地寬。“儉故能廣”,蓋是此義。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器”,就是大道生成的天下萬物萬象,乃至世間人們的日用器物器具,皆為之“器”。“長”,是說萬物造化於無形,成長於天地之間。天地萬物皆是在無為儉約中,根據自身所稟氣質之不同,在自然中各隨其性而成長,各隨自身所具之器能,而為道所用。


    大道廣大悉備,無所不有,無所不能,“無名之樸”雖不能當器用,但天下萬器莫不由“樸”而出。故大道之“儉”,在於藏我之智,而用天下之智;以天下之智,為我之智。斂己之能,而法人之能,則天下之能,皆是己之能。不敢先於人,要將自己融於天下眾生之中,才能造就成為天下大器,才能為天下所用。以不敢先為長,故才能成就天下之長。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死矣。】


    此四句是言今昔世道之不同。


    “今舍其慈且勇”,是說今之世人,舍其仁慈之心,隻講勇武,不講仁善,所為者必然是不慈之勇,是魯莽之勇,武夫之勇,也就是“強梁”之勇。此等勇雖有舍身之力,雖也為國為民,但因以後天識心用事,有建功之心念。其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有得有失,不能收無為之果。這就是“舍慈且勇”之義。


    “舍其儉且廣”,是說丟掉了儉仆,講求奢華,鋪張浪費,貪圖享受,那就是失去儉德,所想所見所得,隻能是眼前的物利,看不見宇宙大真理,也不知人生命運的真諦。此種世人稱為“鼠目寸光”,也就是太上所說的“不儉之廣”。不儉之廣,謂之虛假之廣,舍其儉樸,失去儉德,追求享受,乃至貪汙盜竊,腐敗墮(duo)落,此皆是失去儉德的惡果。


    “舍其後且先,死矣”,即舍其後己,必為人先;爭於人先,必失其先。人都喜歡追逐名利,在物質利益麵前,往往爭先恐後,不肯處於人後。其結果往往是得點眼前蠅頭小利,丟失了謙虛美德。而且所得是暫時的,所失卻是長遠的。爭名奪利之人,多是以自高自大為先,凡事要強於人,恃才傲人,逞能顯露。此種人不肯處下,總想先於人,其結果必遭人厭惡,終不能成其先。


    所謂“死矣”,是失去的意思。爭名爭利、爭前爭勝,都不符合道德,愈爭愈失,多爭多失,久之則損德害性,其性命能長久乎?故曰“舍其後且先,死矣。”


    “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此三者與“三寶”相反,與大道相背,都是失卻先天美德的表現。若以此“三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行皆是後天私欲之為。順著這條損德之路下滑,必然是輕生取死之道。是故太上特以“死”而戒之。正如前輩所雲:“勇、廣、先三者,人之所共疾。為眾所疾,故常近於死。以慈衛物,則物愛之如父母,雖為之效死而不辭,故可以戰,可以守。天之將救斯人也,則開其心誌,無所不慈;無所不慈,則物皆為之衛矣。”(《老子本義》引)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夫慈,以戰則勝”,此四句是總結聖人之慈。聖人的慈德廣大無邊,能與天地合一,能與百姓親附,能與萬物合意,故戰則能勝,守則能固。細想天地以五行運禦,以乾坤生育,造化之機,可成就萬物之妙,此皆是天地仁慈之心的化生。觀天地之仁心,未嚐不是一個“慈”字而已。


    聖人以五德五常統馭人倫,發明修善成性之理,這便是聖人的仁德。聖人的仁善之心,歸結仍是一“慈”而已。聖人之慈與天地之慈本同一理,與天地合其慈。聖人之慈,上可以感之於天,下可以動之於地,中可以感應於人和萬物。所以聖人仁慈之德,不怒而威,不戰而勝,不爭而先,不為而成,這些都是聖人無所不慈的驗證。


    所謂“戰”,聖人本不以戰為心。但為了衛護天下眾生的利益,有時也有不得已而應之戰。世人之戰,都是動以武力;世人之守,皆是守之以兵器。聖人之“戰”,戰之以慈;聖人之“守”,守之以慈。故不求勝而自勝。世人以強暴外力而戰而守,終不能勝聖人的慈力。慈德不僅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黃,而且它是實實在在的強大物質力量。以慈勇之“力”,不但能勝人心,而且能勝物力。這便是聖人不以兵勝,而以德勝之戰。


    世人隻知外力可以勝人,而不知道德的無窮偉力。天下一切物力,皆是道之所能;天下所有物器,都是道所成。道德既能生物,也能製物;既能造器,也能毀器。無論多麽強大的武器,即使現代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在道的力量麵前,也實是微不足道。文中言“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即是此義。


    所謂“天將救之,以慈衛之”,“救”者,拯救也。“衛”者,護衛也。聖人用事,無論戰與守,皆為不得已而用。天道無親,惟與善人。天有好生之心,故不以殺命害生之戰為戰,而是以不戰為戰,以德而救治天下。


    聖人與天地同心,故能得天地之助,輔天好生之德,以慈護衛天下萬民。無論戰與守,隻要出以慈善之心,必得天之救助,必得聖人之慈衛。可見大道貴仁慈,貴儉樸,貴無為,貴謙退,唯保持三寶者能如此。故知能慈愛者,所以必能勇;能節儉者,其寶用之不盡;不敢為天下先者,所以能成就萬物之長。反之,若舍慈而勇,棄節儉而競奢侈,拋謙退而強爭先,則大不合道。其結果必然是取死之道,是背道逆理的自取滅亡。可見“三寶”是立性之本,立命之根,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太上施教世人以“三寶”,意在濟世度人,欲使天下後世保此三寶,不致於墮(duo)入死地。太上慈悲之心,昭然若揭於字裏行間。


    道之本體,始生於一,至簡至約,故不可言大。道之妙用,散之萬有,無窮無盡,彌之於宇宙,故不可言小。故道小而無內,人不能見其小;道大而無外,人不能知其大。小而非小者,比如一滴水中藏宇宙,黍米玄珠中可開明三界,化生三界二十八天。大而非大者,因為大能化小,比如月中有山海之影,鏡中見天地之形。此等小大變化之妙,形象有異,無窮無盡。文中所謂“不肖”者,正是此義。


    “肖”者,相像相似也。“不肖”者,即不相像、不相似也。天下之人,千人千相;萬物之中,萬象萬征。即使天下所有的樹葉,也難找到完全相同的葉片。萬物雖皆由道所生,但因各稟氣質的量有不同,故其內質與外形而各異,此即“不肖”之因。但萬物皆源出自然大道,同根同本,其根同一,皆是道母所生,此又是“肖”。


    大道是天下萬物之母,其一炁含三的精華物質,可生天地萬物。但道的本體卻貫穿於萬物之中,它是客觀事物現象的本質核心,不能用語言描述形容,隻能將這種混成之物“強名曰道”,“強名曰大”。蘇轍在《道德真經注》中曰:“夫道曠然無形,頹然無史,充遍萬物,而與物無一相似,此其所以為大也。若似於物,則亦一物耳,而何足大哉?”由此而知,道以“不似”某物為大,其運用而為德,雖悶悶然,以鈍為利,以退為進,不與世俗相似。此即“道者反之動”。


    今之世人貴爭強,尚廣大,誇進銳。而大道卻以“三寶”為貴,以慈善、儉約、謙退為德。此三者皆是世人所不重。大道的原則精神,隻有慈善,才能勇敢;隻有儉樸,才能廣大;隻有謙退,才能前進。世人以銳進為能,知進不知退。以“不敢先”為恥,不知過於爭勝銳進必違天理,必作罪於人。


    聖人“不敢身先”者,是深知先與後的辯證之理,故凡事將利樂讓於人,舍己奉獻,故終成器之長。而世人之所為,卻往往與道相反,故趨於死路。


    慈乃善之首,能明慈善之用,則“儉”與“不敢先”皆含其中。故太上特別強調“慈”字。人若能以慈善為本,得道必多助。天道無親,惟德是輔。有善慈心之人,必得天地萬物之護助,並為其開心誌,使之無所不慈。


    天下萬事萬物,雖以“不肖”言之,但大道惟以“不肖”而“肖”之,而不以“肖”而肖之。假若“無”不能以物象表現其“有”,顯態物象若不能虛無,“有”與“無”便不能相入相伴,顯隱便不能互為體用。小大各執一端,便不能變化;萬物聚散生成之妙,便不能立。所以“不肖”中所含之實“肖”處,即是大道精微物質的微妙變化,故人不能知、不能見。所以太上從“不肖”中,指出“三寶”便是道之“肖”的妙義。以顯喻隱,以理言德,意在教人持寶而識道。


    修道之人,果能以仁慈愛其身,此身即能不死不壞。果能以儉樸持身儉用,其家財必富。儉心養性,人事塵勞自然簡從。果能以謙德退處於後,不爭勝好強,不與人爭名利,麵對物欲,心止如水,則道德可全備,真道可大成。


    本章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如“慈”與“勇”,“儉”與“廣”,“後”與“先”,皆是矛盾著的兩個對立麵,相反而相成。亦是“弱者道之用”法則的再次運用。


    不爭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善為士者不武”,“善”字,在此處意為“善於”、“最會”的意思。“士”者,即將士。古代文武皆稱為士,如甲士、力士、材士等。“武”者,是言尚武。“不武”,就是不崇尚武力,不炫耀武力,此即三十章所言的“不以兵強天下”。即使用兵,也是在入侵大兵壓境,不得已而用之。


    “善為士者不武”,是言兵雖強而不欺侮人,貴道德而不好爭鬥。為士者身任統兵重職,為三軍所視效。若仗強兵耀武揚威,以兵器實力顯露於外,則敵人即可窺我深淺,等於授人以柄,未有不取敗的。如此,那就是“不善為士”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講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淨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淨師並收藏道德經講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