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生成變化,都是由“三”數起,由高到低的多層次演化而成。成物始於心,源於一,其數有三,皆是在道的範疇之中。故第一章中的“道,可道”,第一個“道”字可名為“真道”;但另一個“道”字尚無法準確命名,暫名為“混沌道”。


    “混沌道”就是生道一的“不可明狀”的虛空自然。所謂“道法自然”,是說道以自然為母,從自然中獲能而存在,以自然為母,實現“我道法自然”,即可進入第四層次返先天的修證。自然就是道之本源核心。道法於心,萬物萬象都由本源核心所生。自然之道能化生萬物,故萬物以自然為母親。正如《列子·天瑞篇》所言:“一者,形變之始也。”萬物眾生皆源出於此一、此心、此核,皆含有此一、此心、此核的全息基因。由核心至萬象,象數理氣皆包容於一體。修真者以此理逆而返修,返至一心,即是回歸自然真境,即是回到母親懷抱。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歿(mo)身不殆。】


    此五句是說:既知道生萬物,則得其母;既知萬物由道而生,則知其子。萬物從道生出,則萬物皆含有道的遺傳基因,故萬物即不異於道,不離於道。子由母生,子必攜帶著父母祖係的遺傳密碼,故子亦不異於母,不離於母。物與道本同一體,豈能棄道而求物,棄本而逐末。子既與母同一,豈可舍母而求子,棄根而逐枝。既為其子,則應守其母;子不離母,母不離子;子母同居,全其始終之理。得其本源之道,複歸於母腹之中,複歸於先天自然之道,終無喪身之害。此即“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歿身不殆”之義。“歿”音沒,即死亡。


    古之修行人,常以母子同心,子母同居之道,抱元守一而修持不怠。所以神氣安和,水火既濟,心身康寧,故有九還七返之妙,得歸根複命之理,聚宇宙萬物之精華,而成性命雙修之功。倘若舍真逐妄,舍道尋物,迷失本宗,猶如子之離母。失去母親的撫養,離開母親的懷抱,必然是浪跡天涯的遊子,失去母性的慈愛。母子本連心。母失其子,必然悲泣欲絕,痛苦不堪;子離其母,猶如小雞離開母雞的翅膀嗬護,焉有不危險之理。人之離道,如子離母,其理同然。


    所謂“金丹大道”,隻是先天一元真炁,古人喻為真鉛、金花、白雪、白虎初弦之氣等,種種喻名,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後,乾父一陽落入坤宮,坤母得此乾陽真金之性,遂而變成為坎。故丹曰“金丹”,是指從乾宮落下來的,在人身謂之陽精。此精雖在水府,卻是先天元炁,可為煉丹之母。


    修真煉藥臨爐,必從水府求其丹母。故曰:“一身血液總為陰,一身陽精人不識。”這個陽精,在內不在外,不入六根門頭,不在六塵隊裏,隱在形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又生生不息,是人身的真種子、大根本。


    人之陰精,若不能以先天陽精為母,則陰精易散,便不能凝結為丹。陰精陽氣,經過爐鼎烹煉,先天真一之炁與至陰之精,從虛極靜篤、恍惚杳冥中,便生發出上丹之母,即母炁也。此炁上升至泥丸,與久積之陰精混合融化,降於上齶,化為甘露,此露即陰精,又稱為“子氣”。此氣下降重樓,傾在神房,以溫火養之,使先天真炁與至陰真精,母戀子,子戀母,子母和諧,相育相合,陰陽反複以同歸,雖沒身而不殆也。這就是修真者內煉的“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之義。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此三句正是言守母之妙義。“兌”,音隊。《易說卦》曰:“兌為口”,比喻人之口,泛指孔竅。“門”,比喻人之耳目,泛指精神之門。“塞”者,關閉、堵住之意,即沉默自守,不尚言談。“閉”者,即神不外遊,心不外用。清心寡欲,閉目塞口,內養有餘,恬淡精神,積精累氣,固根抱本,真炁充盈,而外用自足。


    人之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極容易被外境外物所牽,逐物而轉。因而便將體內的神光真炁,散失體外,造成內耗。人若能做到“塞其兌,閉其門”,隨物處物,不逐外物,而不被物性牽轉所累。如此因事致宜,不勞而事自就,不為而功自成。


    “終身不勤”,即自然無為之意。能終身抱守母氣,確守規中,一靈內蘊,務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緘口不言,六門緊閉,綿綿密密,專一不二,勿助勿忘,有作無作,有無相間,執兩用中,若勤不勤。如此守之終身,金丹可就,大道可成。修真者若能緊閉六門,保守神氣,靜心定性,心不妄動,神不外馳,身中自是真佛淨土,大道不有而自有,陰陽不煉而自煉,一通而百通,一得而永得,自然與道合真。此即是“塞兌”、“閉門”、“不勤”之妙義。若是貪圖外求,必然自喪內寶。所謂“開口神氣散,意亂火功寒”,即是此義。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此三句正與上三句相反,是說失其守母之道的害處。


    “開其兌”,人若大開其門,放縱眼耳鼻舌身意,妄視妄聽,妄言妄動,勞神於名利之中,用心於巧智之內,猶如開門揖盜,引狼入室。


    “濟其事”,終日圍著外物而轉,以為不如此,就不能濟成於事,不能達到私欲目的,因而枉作枉為。豈不知經常如此,必然鑿喪自己性中之真善,汙染純淨之真心。心總向外求,真氣未有不失者;神馳於外,根本自壞。這好比失去母親的嬰兒一般,豈不可憐?


    “終身不救”,是說失去養身之根本,斷絕生命之本源,即使百年參天大樹,性命也難長久。這就是隻知其子,不守其母;隻求於外,不求於內所造成的惡果。故曰“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古人認為:開其兌,重眼識,則民多知見;貪物欲,濟其事,則法令滋彰。天下因此而亂,終身不能治也。人若明白“塞兌閉門”之理,忘於目,不妄視,返光內視,神光不泄,則光溢無極。如此,則神氣相抱,水火相濟,神清心靜,自是一派先天境界。若肯塞其耳,不妄聽,則心識不亂,腎氣不漏,返田內養,炁化為光,水常濟火,神炁合一,身中之子母自然打成一片。如此自能心神不亂,對世間之事物,自能顧本而窮源,我之性命,不求救而自救,何有危殆之事可慮?如果輕內重外,六門大開,命寶既失,命根動搖,故終身難救也。


    人能塞兌閉門,固精護氣,母氣、子氣相抱相合,凝聚為丹。古雲:“元始天王,懸一黍(shu)珠於空中,似有非有,似虛非虛,惟默識心融者,乃能見之”。是說唯有子母合一、神炁相抱的先天狀態下,才能采摘懸於空中的那一黍救命金珠,方可長生久視也。


    【見小曰明,守弱曰強。】


    “見小曰明”,是說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而著,逐步發展壯大的。隻有從事物的至微之處,去捕捉事物的發展規律,這才是正確的途徑。人身之所以“終身不救”,皆是因為昏昧無明之故,不慎其小,積小成大,見大不見小,因小而失大,這是世人常犯的通病,故而常致禍辱來侵。


    柔弱處下,是道之妙用,柔可製剛,如水之穿石。故能守弱用柔之人,才是最強有力者,這是大道之理。世人多是以柔用強,不藏用於柔,必至利害來攻,自找麻煩。唯有君子能以慧觀、微觀,見其萬物未成形之先;能藏其柔弱之用。事未至,能明其理;事方至,能察其機。其所知所察,真實不虛,無論小大,明若懸鏡。這種“明”與“強”,雖不顯於有為,而其為卻力不可擋。雖不示於外,而其外用,卻也事必有成。這種“守柔”之用,看似無力,其力可謂真強。故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詳觀天下事物,視之不可見者謂之“小”,能見此不可見者,是曰“明”。凡能小中見大者,則為“明”;凡是隻見其大不見其小者,則為“昧”。守之而無可守者,是曰“柔”,能守此無可守者,是曰“強”。能藏其強而用其柔者,則為“得”;用其強而藏其柔者,則為“失”。這一小一大、一明一昧、一柔一強之用,皆是一機之轉動。假若事來不見機微,此便是入於機;若是心入其機,心隨物轉,此便是出於機。出機者,心隨物動,不能守柔入靜,不能以靜製動,不能靜觀其變,完全陷入陽動一端,失卻隱微一麵。雖知陽動表象,不知陰側微機,必然心暗不明,隨妄而動,終至於喪命害身,此皆是於機微處不謹不慎的過錯。這便是修真者重視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念上透機,顯隱同觀,執兩用中的根本所在。由此可知,小中藏玄機,隱中含明理,機微雖小,其明卻大。小與大、弱與強、暗與明的辯證之理,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


    上句“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是說藏明於內,不用於外。此段“用其光,複歸其明”兩句,則是光明的應用。


    “明”者,即心德之內照。“光”者,即心德之外應。“用其光,複歸其明”,正是言體用相兼之義。光之體曰“明”,明之用曰“光”。用之於“用”,是言以體之光而用之;體之於“體”,是言所用之明以光為體。此便是“體用相兼”,光明藏用之妙。故曰“用其光,複歸其明”。


    “光”是充滿宇宙生命體的一種全息生命能量物質,根於宇宙本源。人身小宇宙也有此光,傳統稱為“一點靈光”。此光在常人體內處於彌散狀態,布於體內各個組織係統中。因六門的耗散與七情六欲的損傷,其光日漸減損,直至一點靈光耗盡,油幹燈滅而命亡。唯有“塞兌閉門”,精神內守,節約光能,並守母逆修,方可從宇宙光源中得到補充。通過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不斷升華,即可再造人體內環境的光明,而重返先天。


    修真者所用之光,其小無內,小中見真;其大無外,天上地下,身內形外,無所不照,無有遺漏。“柔”是道性的特征,隻有常處於柔和的狀態中,光才能生明,才能顯示強大的生命力。


    “用其光”,就是將體內的生物質元光,用於性命雙修,以光驅除陰霾(mái),清陰增陽,使性命複歸於光的本源而見明淨,直至圓道光明之境,使人身這個小宇宙,常清常靜,常光常明。


    人的雙眼為日月,如能返光內照,即是用我之日月,朗照我的內天地。常人終日以眼視外物必使光散明泄,不識利用己之光源回光內照,因而內天地長期失卻光明,沒有光合作用,以至於體內陰氣重重,陰剝於陽,陰盛陽衰,百病叢生。因其內無光照,體內各類三元無法生長發育,性命隻能順常道耗損,終而油幹光滅,抱憾而亡。


    以自身的日月常照內境,這是修真的重要法門,高度重視這一內照,科學地內照,是修證者應當深刻體會、深入實踐的基本方法之一。修真者常入於真靜之中,真陽生發,炁化為光,神光即生。體內三光常明,內天地晴空朗朗,陰霾(mái)漸消,周身酥綿如春,此乃至明至柔之境也。能守此至和至明,不參一意,不加一念,久之自有浩氣騰騰,蒸然而升;金光熠熠(yi鮮明),散發內外。故曰“用其光,複歸其明”。神光下照氣海,繼則火蒸水沸,金精煥發,如潮如火,如霧如煙。此時當收視返聽,護持其明,送歸土釜,小則可卻病延年,大則金丹到手,性命複明,身有何遺殃可言?


    【是謂襲常。】


    “是謂襲常”一句,是總結上文之義。上文所謂“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是說以“守母”之道,而歸之於道。“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是以守母之道,歸之於身。“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守母之道的反征之義,即世間常人不能持守母之道,必然難救己之性命。“見小守弱”者,即守母之道,藏之於用也。


    “用其光,複歸其明”,乃是以守母之道,應之於事也。既能母子相守,回光返照,複歸光明,歸於道,歸於身,藏於用,照於內,則動靜不離於母,體用不離於母。守之於內,應之於外,隨機應物,隨用得妙,內光外明,方可謂之習真常的大道之人。故曰“是謂襲常”。


    “襲常”就是修習真常之道,使生命恢複光明。人不愛道,即不愛身。不愛道愛身,就是自遺身殃,終必後悔無及。能習真常,不違其道,日積月累,必能作生命的真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在常中習真常,修心養德,性命再造,生命必能升華,命運即能改變,長生之道可得,聖仙之位可證。長生之丹既得,由“我命在天”的必然王國,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由王國境界。乃至於神妙無方,變化莫測,與大道合其真。語雲:“有恒為作聖之基,虛心是載道之器”,人何不習真常?何不自免乎?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前後文脈,全重“守母”二字,其要義在於教人“知子守母”。此與前章之“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等句相映成趣,相互照應,其意皆在於返本複靜,示人不可徇物而忘本,不可舍本而逐末。


    此章是聖祖見世人迷宗失本,重子棄母,逐浪隨波,不求大道本根,自取終身殃咎。故以道明示天下,使天下人返其本而藏其用,方可保身固命,而不至於損性害命。道為萬物之母,萬物皆是道之子。既知為子,即當子依母歸,與道混合而無間,保母氣而不失,全母命而不違。既知道德乃虛靜之體,人們所習以為常的有作有為,皆屬於多事之舉,皆是庸人自擾。唯有安靜自然,以道德為本,才是盡道子之職,行道子之為。


    奈何世人多是“開兌濟事”者,皆是隨耳目之門尋物轉物,隨著妄想習氣而轉。好似牆頭草,東風吹來向西歪,西風吹來向東倒,終日悠悠忽忽,常在喜怒哀樂、是非煩惱中轉圈子。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知法,六根對六塵,無有覺照返歸。隨著外界的青黃赤白,老少男女,亂轉念頭,常起妄想,心中無一分鍾安閑。惟有聖賢能轉萬物,而不被物轉。常人因被妄想所障,所以被萬物牽著鼻子轉,失其母氣,被物所奪。若能轉物,即是複歸於母,返歸於道,才能做自己性命的真主人。


    修真者應知:聞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今我既得道之母,知天下之物皆由我心所出,所以緊閉六門,謹防六賊。常靜心,不逐物;常守母,不失德,久而習之,則真常可得。心動於內,謂之開“兌”,開兌,則心外出交物。人心是一身的大門,是諸門的總開關。心門常開,則物入於內而擾其心;心門常閉,則物不入而心不出。萬物雖紛紜於門前,而不知不亂。惟守其母,寂然不動,回光返照,才能常見其心動之微,是謂“明”。見微常守之,以無形之至柔勝物之欲。能如此,則物即不能勝我,故曰“強”。既能以內光常照於心動之微,照之又照,觀之又觀,直至無一塵之微,則性體複歸全明,以返大道,則終身何殃之有?


    大道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使”者,是虛擬之辭。“介”是大的意思,又有“忽然”之意。《說文》解為“哲知也。”


    “使我介然有知”,是太上見他當時所處的春秋時代,自然大道漸去,王不行大道,而施行偽道;世人不行大道,而陷入偏邪小徑。胸懷自然大道的聖人,太上見此情景況,有不得已之意,故而感歎而發。


    太上以“使我介然有知”,無限感慨行大道之難。同時也表示,雖天下大道難行,我仍要“行於大道”,決心躬以無為化天下,堅信大道必然會行於天下。


    大道平坦易行,為何又言“惟施是畏”?“施”者,即施為也。“施”有“無為”與“無為”之別。無為行道,符合自然道性,沒有後患之憂;有為施道,必然偏離自然,招致禍患。


    “惟施是畏”,是在告誡天下:宏揚大道,施德天下,乃是天地大業,不可輕忽,千萬要小心。施為最怕的是失卻道義。“欲施常善,恐偽善生;欲施忠信,恐詐忠起”。大道本端直,最畏怕的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經”。自己偏了,又施於人,必誘人入邪徑,誤人行偽道。如此以歪引歪,以邪致邪,以偽傳偽,天下如何能行大道。所以行大道事關重大,來不得半點偏偽,不敢有施行轍跡。否則造下道業,為害天下,罪莫大矣。


    大道本是無為之妙,天下日用而不知,本無可施,本不可為。為君者治理天下,若以有為之令,有為之行,有為之政,必然會埋下“得則失,治則亂”的伏機,出現“進又退、安又危”之隱患。此皆是有為施政之弊端。


    以大知行大道本不難,而可“畏”者,是在有為中產生。古聖治世,行無為之治,民無異俗,國無異政,上下相安於無事,君臣共樂於清平,這便是行無為大道之驗證。至於三代以後,或以名利相爭,或以強弱相勝,造成國亂民危,上下不能相安,此皆是不能行無為大道之害。所以太上傷今思古,有感而發曰:“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介然有知”,即忽然而知,不假思索,念上所透之機。修道有素者,往往在虛靜中,從不知中忽然迸發有所知,此是潛意識中閃現出的真知。此等良知之動,眼前即是,當下而知,轉瞬即去。若是夾雜後天,則會欲起情生,不知不覺,流於後天有為知識之私。若以此而施,便是可畏。惟眼有智珠,胸有慧劍,識破邪魔,斬斷情絲,自采藥以至還丹,俱是良知生良能,一路平坦。此即身中內煉之平坦大道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夷”,平而易之意。“徑”,捷徑小路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此二句直指無為之大道,力破天下有為之害。無為大道平平坦坦,正而且直,寬闊而朗然,但世人多是放著大路不走,卻好走羊腸小道,喜歡尋斜徑。大道順天應人,隨宜處順,沒有造作,自然而然,平安無患。此道在天地,為天地無為之妙;在事物,為事物無為之妙;在人心,為人心無為之妙。


    無為猶如大路,甚易行走。自古至今,凡成就聖道者,皆是順此道而行,終以成聖。賢人之所以為賢者,亦是得此道而賢。但世人性迷神昏,執情縱欲,顛倒正邪,心念錯亂,不行平坦大道,卻偏要去攀崎險傍邪之小徑。不是趨名競利而行險僥幸,就是背理徇私而施巧貪求。或染入邪旁異端而不顧性命,或執於神迷小乘而偏昏不醒,終必陷入歧途險路。故無論做人,無論修道,若不循正路而行,而入於邪徑歪道,則必然愈行愈遠,愈滑愈下,寫下今生旅途之悲劇,豈不可惜!


    修真者應知,大道本平常,平常心就是道。假若急欲躁進,貪圖有功,往往偏離康莊大道,走入旁蹊小徑,陷入迷圈,反自以為得道,甚至終身不悟,豈不可惜!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朝甚除”,“朝”即朝廷、王宮。“除”是王宮建築的台階。宮殿以石築高台,順台階而下謂之“除”。


    “朝甚除”之意,是聖祖見當時朝廷大興土木,宮殿林立,巍然峻極,台榭高築,奢侈豪華,故以“朝甚除”比喻朝廷之腐敗。


    “田甚蕪”,是說百姓都被調去興建王宮,以致田地無人耕作,莊稼荒蕪。由此可見為政者的昏庸無道,人民跟著遭殃。


    “倉甚虛”,“虛”者,空也。是說人民不能耕作,田地撂(liào)荒,百姓無糧可食,國家倉庫豈不空虛?


    此三句經文是說,因為君不行大道,貪圖享樂,朝中不行國政,百姓荒廢耕作,國庫蕩然無存,無道亂世已到了極點。百姓去興建王朝宮殿,妨害了農事;君王崇尚台榭之高,不惜勞民傷財。民力在朝,莊稼必廢,田地怎能不荒蕪?田既荒,百姓無力交公糧,國庫怎能不空虛?國庫既空,怎能國富民安?國既不富,雖有宮殿之外觀虛華,也不過是外華而內虛的假象。此等所為,皆是炫於外而虛其內,棄其本而興其末,不行無為大道,貪圖享受的有為之害。所以國不能治,家不能齊,身不能修,民之不正,皆在於為治者的舍本求末,失其大道也。


    對於修道者而言,朝即是身。修士必須常使心君行正道,存誠懷樸,不尚虛華,不欲修飾,積善蓄德,心明性淨,天理完全,靈光煥發,心田何能荒蕪?精神充盈,倉廩何至空虛?此乃身之國得治矣。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


    “服文彩”,“文”即花紋。“彩”即彩色。“服文彩”,就是華麗錦繡的服裝。此句是說,君王廢道求末、追求浮華之事,不僅表現在大興宮殿上,而且講究衣著的錦繡文彩,祟尚華麗虛偽,以眩天下之目。


    “帶利劍”,當時的王朝君臣,均以佩帶利劍為榮,借以顯示威風。其意也在於以武示眾,嚇唬老百姓。可見當時為政者的內心空虛。


    “厭飲食”,是說宮中的王族百官,常以百味充口,花天酒地,腸肥脂滿,嘴角流油,已經到了厭食的程度。可見其窮極欲,揮霍到何種程度?


    “財貨有餘”,在朝為官者,哪個不是“一朝為臣事,十萬雪花銀”。個個都是百寶滿箱,但仍貪心不足,搜刮民財,囤積貨財,愈累愈多。自古為官廉潔者少,以權謀私,貪汙受賄,無奇不有。


    以上種種,皆是言統治者失道喪德,朝政腐敗的種種表現。上行則下效。為政者不行大道,百姓貪欲之心必起。為君者為了耳目之欲,以享身軀之樂,輕忽天下國家大事,重為細小之享受。豈不知文采之服,無非一身之樂;利刃之劍,無非威眾之具;飲食之美,無非口味一時之受;財貨之積,無非身外之物。此皆是舍本求末,有欲有為之事。


    有道之君,不以文采為尚,而以大道為尚;不以利劍威眾,而以仁義服眾;不以飲食為美,而以德潤為美;不以財貨為貴,而以知足為富。天下國家,同於一道,上下各盡大道本分,共由大道而行,相忘於大化之中,共樂於無為之治。有道之君,萬民稱頌,何必以有為去求末而忘本呢?


    【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是謂盜誇”,“盜”者,即非自己勞動所得,而以不正當的手段攫(jué)為己用者,謂之“盜”。“誇”,就是誇耀炫露自己的財富名貴。“盜誇”之義,是說盜竊別人的名利,誇為己之富有。就是俗話所說的“盜魁”、“強盜頭子”。


    “盜誇”也有矜誇自大之意。大道之學,最忌誇張。謙謙處下者,大道也,其甚平易,而人不肯行;皇皇誇張者,小徑也,與道相反,而人卻好行之。君王外雖炫飾,而內則昏暗;朝廷雖甚美,而倉廩卻空虛。諸如宮殿豪華以顯威,彩服劍佩以為飾,飲食侈饜以自享,多積無用之貨等,無非是誇外表之富強,滿足虛榮之心。此種假偽現象,猶如盜賊自誇其富有,遠非正路大道,而是舍道從徑、亡本徇末之險途。


    此二句是總結上文之義。上文言朝廷君王有宮殿衣食之美,財貨厚積之富,苦民力以自樂,取民賦以自用。其樂以自享,據財為私有,實際上都是征斂百姓的血汗錢,供朝廷少數王公貴族揮霍享用。對這種利用權勢,不勞而獲,揮霍浪費,腐化墮(duo)落,不僅是失道喪德,舍本求末;而且是社會的寄生蟲,是天下最大的盜竊者。有此大盜,小盜必然隨之而起,社會風氣豈能不亂?


    無為之道,才是治天下的法寶。天地無為則萬物生,聖人無為則天下治。聖人以無為之治,而化天下有為之民。上既無為,下亦必無為,上下同行無為,好邪徑之風必然自息,財不積而自然有餘,劍不帶而自然有威,田地自然不致荒蕪,倉庫自然不致空虛。天下百姓心中之美,勝過宮室彩服百寶之美,此乃治天下行大道之美也。


    “盜”與“道”同音不同義。私欲乃盜之源,禍患之根,故戒“盜”為修真者紀律之一,終生奉行,使之盜心不起,盜行不為。無論名利財貨,絕不妄取,哪怕一針一線,蠅頭小利,非自己所有,絕不妄求,其要在於除私根。


    修真者遵行大道,講求真誠無妄,不求虛華。修真是以盜取天地靈陽之氣,以補先天不足,巧用機關,凝煉成丹。此“盜”是借用之辭,即逆運反奪之意。因其為修道所用,同類相親,能得道之助,故不為過也。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獨重“大道甚夷”一句。


    道在天地,無天人之別,無物我之分,本不難行,隻因不能體悟無為之妙,所以身中有道不識道,身邊有道不行道,所以離道日遠。人若不行大道走小徑,便是顛倒了人生旅途,錯亂了來到世間的初衷,枉費了天地大道的片片苦心!


    大道至簡至易,但不信自然無以明。大道並不神秘,就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大道並非高不可攀,它就在人心正邪一念之瞬間。盡管它終日伴你同行,而人卻盲然不知;盡管它就隱藏在人與萬物之性中,人心之欲魔卻將它埋向深淵。當自性還未覺悟作主人時,大道母親般的慈悲呼喚從未間斷。雖然我等子孫不敬不肖,而大道仍以無心之心、無為之為,默默地關愛、嗬護著我們,不息地育養著天下萬物。


    天地以無為大道生育萬物,聖人以無為大道治國安民。大道沒有轍跡,看似不可尋,實則處處、事事、物物、時時無不顯現。大道不立藩籬,施宏大無私之德,以有形或無形,感於人心之正理,自然而然,無絲毫私情私意;無為而為,隨時應勢,並非執於有心。


    古之聖人以無為之道善治天下,不亂其國之風紀,不因王事而妨礙百姓,故國泰民安。倘若在上者一有妄為,在下者莫不效仿之,自此有為妄為之風必起,有為之事日多,有為之心無所不至,有為之害便無處不生。以道治國與以道治心身,其理相通。大道甚平易,而人不肯行,卻去追逐皇皇“盜誇”者之小徑。


    本章自“朝甚除”句以下,皆言“誇”類之事。謙謙者為大道,炫耀者皆非道。大道之學最忌誇張。今人不行大道,棄本而逐末,華飾其外,汙濁其內,恣衣食而侈財貨,爭小徑而自害心,心勞日拙,性命日損。豈不知追求外飾豪華,則自家心田必日甚荒蕪。


    豔裝濃抹雖然可以炫於外,可以滿足一時之虛榮,但卻難以掩蓋心靈上久積的塵垢,難以抹去麵龐日漸增添的衰老皺斑。人心皆是崇外、崇相、崇高、崇強、崇虛華,而惟獨不崇敬大道,好趨旁蹊小徑,這是人最難克之頑心,是修道者之大忌!


    今之人,日趨邪徑,一身塵垢,除不勝除。而且妄作招凶,元陽盡失,心田荒蕪已極,關竅皆已閉塞,力倦神疲。隻圖外觀鮮耀,服飾華麗時尚,貪怪味而厭飲食,好財貨而輕品德,性命已被天地萬物所反奪。《易》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正是此之謂也。


    學道者若不探本源,隻圖粉飾,不求真跡,而徒務虛名,期求立竿見影,那無異是得其似而不得其真。須知遏欲存誠,去濁留清,層層皆有陰氣消除,陽氣潛長。即使有些功進,有點神通,亦不可信以為真得道,謹防迷入邪徑旁門,而可惜了一生精力。太上在此章教人要從根本處體認大道,其意在於指點迷津,破除迷幻。


    今之學人,仍有求外不求內,求物不求心者。豈知外役心勞,必使自家良田荒蕪,寶倉空曠,先天精氣被所傷,何能結正果?果能三寶內聚,內財既足,外財何須遠求?真境美景不勝收,何須求外華虛幻?


    善觀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善”者,是言最會、善於、善長之意。“建”者,立也。“拔”者去掉也。


    “善建者不拔”,此句是說,善以立身、立國者,身心應當深植於道德中,就不會輕易被搖動。好似百年參天大樹,根係深紮於土石中,任狂風驟雨,隻能搖晃它的枝葉,而難以撼動它的根本,所以不會輕易被引拔。人若能不離根本,立於道德之中,則天地不能改,鬼神不能移,陰陽不能易。其心身持正,天下無有能侵壞者;根深基厚,性命必至堅至固,至常至久。身心性命與大道同其體,與天地同其壽,雖曆萬劫,永恒的生命之體,終不能被拔而去。故曰“善建者不拔。”


    天地賦人之氣以立命,賦之天理以成性。理氣原本為一,性命兩不分離。人體生命之“善建不拔”,其要在於清空一氣,來往天地,盈虛消息,純乎自然。人類雖有智愚不齊,造物縱然萬有不等,而此氣、此理卻同一。


    人若居中建極,中行而不殆,雖沉浮升降,萬有不同,而此理此氣,皆流行於一身之中,充塞於性命、陰陽兩大係統之內,絕無稍頓停息。此理明通積厚,則性體圓成;此氣純清充盈,則命體永固,這就是“善建者不拔”。世間有形有質之物,即使巍巍高山,堅若盤石,亦有崩頹之患。有形者雖堅固於有時,而終難以久長;惟大道無形之理氣,不隨物變,不為數遷,曆萬古而常新,經千劫而不壞。人能與理氣合一,才是永生不拔之體。


    【善抱者不脫,】


    日夜不忘,心身合一,神入炁中,分秒不離,神炁相抱,含元為一,此謂之“抱”。先得後失,不能長久,來而又去,未能抓住,心神馳外,耗精散氣,此謂之“脫”。以大道至善之理修心煉己,應事立業,不但建基穩固,牢不可拔;而且能守其終始,慎其進退,保固中心,而無有疏忽,任重而致遠,片刻而不違。道同天地之廣大,德如日月之昭明,其功可立於天下,其恩澤可流於萬世,雖日久不能泯(min)滅,雖時易而不能變遷,此即謂之“善抱者不脫。”


    大道立於己心,化諸於人,自然深仁潤澤,厚德惠人,則人人愛戴如親,融會於心,身心性命,與道緊密相連,一息也不能脫離,永世也不能分開,絕無外力可以隔斷。世間不脫之物雖多,譬如膠漆雖相粘,可謂之堅;水乳之交融,可謂之和。雖可以一時相抱相合,但終難脫陰陽之化,故而萬物皆是聚散無常,隨著時空的變遷而變遷。


    惟有道氣長存永固,道心善德,永合人心,來之不息,去之不散。猶如子弟之依父兄,手足勞作之隨心,無有隔膜,緊密相連。人之生,神與氣和;人之死,神與氣離。人能常使性命會合相抱,神氣融合,抱元守一,即可我命由我不由天,何脫之有?


    【子孫祭祀不輟。】


    “子孫祭祀不輟”,是說人若能立道抱德,不僅是自身不拔不脫,與天地共長久,而且可以造福於天下,流傳萬世。百姓尚且不忘,何況其子孫後代?子孫皆心存崇敬,不忘其德,香火供養,祭祀不輟,以承其德。


    古禮祭祀祖宗的儀式,皆在仲月上旬前,擇一吉日,預先齋戒,並設蔬果茶酒等供品,誠敬感恪,以盡子孫孝心,年年歲歲,祭祀相續,此乃道德之報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講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淨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淨師並收藏道德經講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