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體”有先天與後天之別。先天之性,生於天地之先,浩劫常存,不壞不滅,虛無自然,清靜無為。後天之性體,生於天地開辟之後,或感氣而成,或示應而化。有受形、受色、受識之性體;有魂之陽性,有魄之陰性;有積功修證、精氣妙化之性體;有血食之性,有英烈之性,等等。性體又有陰陽、正邪之分。凡感陰氣之正而成者,為陰性體;凡感陽氣之正而成者,為陽性體。邪性者,乃感駁雜之氣而成;正性者,皆感中和之炁而成。英烈之性,乃古今大忠大孝之人,英靈不散,積而成性。
天有天性,人有人性,物有物性。人人具有佛性,個個天賦道根。天賦人一個圓陀陀、光灼灼的真性靈光,可惜皆被人的七情六欲“層層包裹,日日損耗”,故不能長生久視。若能修心養性,不損傷原靈,使本性保持圓通,即可恢複本來麵目,返本歸源,得聖成真。能知人之性,才能理解人。能知物之性,才會利用物。人和物都是一理,這就是率性。
古人所謂之“鬼神”,實則是陰陽二氣物質能量的生克變化而已。《易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變化不測之謂神”。比如雷電風雨之所為,冰雹霜雪之所作,無非是陰陽二氣之聚散辟闔之機,陰陽升降屈伸之理,皆是得其一之妙。至今難被人類理解的自然界許多“神乎其神”的現象,其靈其神,其玄其妙,並非世人所言之“封建迷信”,也不是人杜撰出來的虛無,皆是得大道“真一”之炁的變化顯現,都是物質能量演變的物理現象,是實實在在的客體變化規律。
神性即天理,未有天地即有此理,既有天地之後,此理貫通天地萬物之中。未有人身即有此性,既有此身之後,此靈性主宰著人身這個小天地。性稟天理,存乎人身謂之“理性良知”,具足一切圓滿功德。行之外曰“理性良能”,具足一切莊嚴慈悲,故曰“率性之謂道”。
修道者能抱元守一,即為率性之理,即可明白“神得一以靈”,即是超脫生死的原由。釋迦以見性而成佛,老子以見性而成道,孔子以率性而成聖,皆是以明心見性、存心養性、修心煉性,而達到歸一、守一、得一之目的。道家以離中之真陰為性,以坎中之真陽為命,坎離相合,變為乾天之一,歸根複命,複命合天,此即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達聖境。
聖域者,即無極之天,此天純於理,而不雜於氣,故為理性天。太極以前,氣具於理,太極之後,理具於氣。理者氣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生,理氣非物象不顯。理、氣、象、數乃道心、人心、血心之由來。愚人執相,賢人通氣,聖人明理。故儒曰“窮神知化”,道曰“穀神不死”,佛曰“正法眼藏,涅盤妙心”。言雖不一,其一相通。
修道者應在森羅萬象之象天中體悟理天之內涵,在喜怒哀樂一氣的收放中,體悟理天之中和一氣,如此則身在塵而不染塵,心天一理流行,自然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不離半步到理天。
【穀得一以盈,】
“穀得一以盈”,“穀”即虛空之意。有天地之穀,有山川之穀,有人物之穀等。不但神得一而靈,萬物之穀不得其一,其氣亦不能盈,其質性也不能成。空穀者,即“虛其中,存其神”之意,即蓄存真一之炁之謂。“穀”者,並非專指山穀或穀物而言,它是泛指大道虛中的體性。人有人之穀,人之穀即心性,心地虛空才能容物,才能與道合真。
物有物之穀,萬物皆有心,稻穀無其虛穀之心,便不能吸取陽光空氣;蓮藕若無空虛之孔,便不能在汙泥濁水中吸聚營養;天若沒有虛空之穀,陰陽消長之機便不能運化;地若無其虛空之穀,便不能承載萬物;山川若無此穀,吐故納新之氣機不能充盈;百流若無此穀,便不能流暢匯入江海;樹木森林若無此穀,便不能茁壯成長;動物飛禽若無此穀,便不能棲身養命;人若無此穀,性命之根便不能固存。是故天以此穀而盈虛消長,地以此穀升降陰陽,人以此穀凝聚神氣,物以此穀複命歸根,山以此穀發泄地藏,大海以此穀容納萬流,植物以此穀攝取天地之精華而養育群生。
大道之妙,就妙在“穀”之虛中而得一;“盈”之妙,就妙在得一而盈滿不絕。穀得其一,則可與大道同體,與宇宙核心溝通,得到源源不斷的真一之炁。如此,則穀神不死;穀神既不死,則一必充盈,玄牝之門必開,天地之根永固。故曰“穀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者,凡天下飛植動潛,青黃碧綠,有情無情,或善或惡,或邪或正,或醜或美,或巨或細,或柔或剛,或大或小,一切有形有色者,皆謂之“萬物”。
萬物得一以生,是說不但穀得一氣而能充盈,即使天下萬類萬物,若不得此一的精華物質,也不能成活生長,也便沒有其生命價值。凡天下富有生命活力的一切物體生命,都是道一之炁的作用力。飛禽沒有一氣不能在空中自由飛翔;汽車、飛機無氣,油不能燃燒,機器便不能開動;稻麥蔬菜是人類的養命食物,在天地靈氣的貫注下,才能發育成熟,為人體生命提供能源。這些植物犧牲了自己的小生命,將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人類,它們承天之惠,聚地之靈,集眾微命精一之氣,成就人類之大命,無私地奉獻了自己。
在萬物萬象中,有雨露風雷可變其形氣,或寒暑晝夜而化其性情;有耐炎暑者,有傲霜雪者;有出秀競芳者,有噴香吐麝者;有形殼變化者,有卵濕而生者……物物各具其性,種種各有生生之理,皆是生於一而成於一。生於一者,一機之出;成於一者,一機之入。萬物生生不息,千變萬化,都不是有心而自成,皆是得一炁之妙用。故曰“萬物得一以生。”
在萬物萬象中,植物花樹得天地精一之氣,故能開花結果,種子成熟。種子孕化的幼苗,一定和母體相同,這是因其所得一氣中所含的基本遺傳基因元素所決定的,即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人之修道,猶如改良品種,使種子在任何季節氣候中,都能適應生長,穩定於暴風雨中而不倒,度過重重難關而不迷,以最好的狀態去吸取天一之光炁,開道花,結聖胎,得佛果,也就是使自己原來那顆殘缺不全的輪回種子,改變成為“聖胎”、“道果”、“舍利子”。如此,這顆種子堅剛不壞,也不再萌芽,這就是脫離因果,永保獨立“人”格,此即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不生不滅之涅盤。
【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此“貞”字,河上公以“正”置之。貞與正,其義相同。
“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是說候王處萬民萬物之上,若得於一,天下就會貞靜。“一”即是正心。“貞”者事之主幹。“為天下貞”,是說應該成為天下萬民之榜樣。“一”就是大德。
本章前後所言的“得一”、“抱一”、“混為一”、“道生一”,都是專指這個“德”字。德是道之外形顯露,“一”是德的內在表現,一與德的含義,就是正心、正氣、正行、正命。候王若不知致一之道,不懂天道之理,則與庶民無異,何以能為人君?故太上對一國之主的候王一再強調:“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其意在於使其得一之道。候王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萬民之存在;若無萬民之賤下,何有候王之高貴?故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高低貴賤本是一體,這就是候王之所以應“得一”之理。
庶人非賤,候王非貴。候王若能心處無為,不自知其貴,自處賤下,與人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才能為天下貞。一個處於人上的領導者,無論其位有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真能做到正心律己,誠意待民,公心處物以德化民,就是明白了太極貞一之理。以此理用之於天下,就是天德仁澤之流行。候王之心正,萬物之心無不正;候王之心貞一,萬民之心無不貞一。天下自然平正,萬民自然無為,何患天下之不貞靜?故曰“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一也:
【“其致一也”,“致”者,真誠致用,致而合一之意。也就是盡天理,行道德,專心致誌,貞一不二,止於至極的意思。此句是承上文“天之清”、“地之寧”、“神之靈”、“穀之盈”、“萬物之生”、“候王之貞”等,取喻雖然不一,其理皆出一源。人若能盡天理之當然,致於至極之“一”,則殊途未嚐不能同歸,異類未嚐不能同一,使天地間的自然萬物歸於一道,故曰“其致一也”。意在勉勵人們盡心盡力而歸於大道。】
天地萬物,皆是“有生於無”,天地雖清寧,但皆是無心而運,無為而成;神不知其靈,穀不知其盈,寂而虛也;萬物不知其生,自然也;候王不知其高貴,賤下也。這些都是得無為之道的自然狀態,是“致一”的必然結果。人若能盡天理之當然,致誌於至極之一,何愁不能得一而萬事畢?
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萬物,皆為大道元始一炁所生,自玉清境以下,上清境為始炁,太清境為中炁,再降至人境,則為本源之餘炁。三界之中,上界仙佛聖真直得大道本源,所以光炁最厚。中界星體氣天,乃是承上界之炁而變通,光氣已較薄。至於人類萬物,則是承日月星辰地海諸氣,以為生命的活源頭,其氣已淺薄不純。人類雖得元始之餘氣而成身,但其半陰半陽之體,靈性能接通先天光炁,以成就萬德萬行,而可反身作天。反之,也可以將人身所得的一點靈光元炁,沉溺於物欲而消耗殆盡,以致使性光泯滅,沉墜(zhui)於黑暗世界。
現今世道淺薄,人心不古,人類已進入“物化”世界,道德日益淡薄,靈性能量日漸減弱,導致了人身所得的混元先天靈炁損耗過多。當今科技發達,物質生活豐厚,但人性卻下沉不修道德,靈光失散,流浪生死,回天無日。天心慈悲,仍在指引回歸之路,望浪子“致一”而返歸故鄉,會見娘親。今雖有不少求道之士,但尚未徹明“致一”之理,往往好高鶩遠,不踏實地,不究道本,隻在皮毛上作文章,雖有誌於道,仍是口吃益皮,不食內仁,修嘴皮子道,未在修心修德、觀心得道這個根本上下功夫,所以總是難以“致一”,難入深層高境。
【天下眾生,同呼吸一氣,氣斷則身亡,故言“眾生皆一炁所化”。修真者若能慎終追遠,認母歸根徹悟大道一理,絕相修心,借假修真,待到五炁朝元,三花聚頂,功德圓滿,達到致一之境,即可返回本源。一旦性命雙了,幻軀脫去,飛升大羅,即可認祖歸宗。】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
此七句是反複申述上文之意,是從反麵著重強調道一的作用力,在於警醒天下後世之將來。
“天無以清,將恐裂”,是說天若不能得清一之炁,若天無厚德,天體將會崩裂,星球將會離軌,星係將會混亂碰撞,宇宙也會毀滅。“一”者,一心、一德、一炁也。一為天地之本。天若不得其一,三景不明,星辰不順,五行錯亂,四序失和,天災不斷,此是天之不清。“將恐裂”,“裂”者,如移星換鬥,天體紊亂,天分裂即是不祥之兆。造物主將各星係排列得十分科學,各循其軌,井然有序。星球的共轉、自轉,皆是由其核心引力所產生的強大磁場所牽引,磁場發出電波,保持著各星球的正常運轉,而不會發生磨擦和碰撞,此皆是得道之“一”的妙用。天若不得此一,必然是“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地若不具厚載之德,不得天一之清炁,地球母親將會失去能源供應,導致營養不良,陰陽不和不得安寧,就會發生山移河竭,旱澇不時,風雨失調,萬物不能生成,萬民不得生養,此即是地之“無以寧”。地不寧則發,“發”者,就像人發脾氣一樣,地球就會地動山搖,土崩海嘯,火山爆發,江河泛濫,瘟疫流行,蟲害施虐等,皆是地球身不寧之發作。人類為了私欲,瘋狂破壞地球母親的身軀,甚至挖心掏肺,貪婪地吸取地母血液骨髓;戰爭這個惡魔,無時不用坦克、飛機、槍彈,血染大地,殺戮(lu)地母的肢體;人類嚴重汙染環境,無情地糟踏地母的聖潔。如此,地何以能寧乎?故地球災害頻生,並非地母之過,而是人類的自作自受。
神若不得一,則必不靈;不靈則不能行聚散闔辟之機,不能行升降屈伸之理;正不壓邪,陽不勝陰;叩之不應,感之不恪。“神足不思眠”,是神氣充足的表現,而神“歇”則是神氣耗散不足的驗證。故曰“神無以靈,將恐歇”。
穀若不得一,則穀不能盈,不盈即不能消長運化,不能吐納盛泄。穀不得一,則無虛中之體,不能充盈先天真一之炁,不能運化陰陽,不能容物,無傳聲之妙,其生命能源必將枯竭。故曰“穀無以盈,恐將竭。”
萬物將賴真一之炁而生長,若不得此一,則萬物必不能生存,動植飛潛,不能實其質,青黃碧綠不能辨其色,胎卵濕化不能成其形。假若萬物失去天一之炁的滋養,便是喪失了在天地間生存的基本條件,萬物將會種滅形亡。故曰“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候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蹶”,即跌倒不起之意。此句是說,候王若不能得一,不具備厚德,便不能屈己下人,不能施無為而治;不能行德化人間,不能顯其高貴之威,便不能具備一國之主的資格。候王不能以厚德載道,自貴而賤民,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則民心不服。政令若不合道,百姓必心離身亂,天下即不安穩。此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轂(gu),此以賤為本耶?非乎!】
此五句是言候王雖有高貴之位,而應當把自己置於低賤之中。有國必有君,有君必有臣民,君上臣下,此乃名分不易之道。猶如天之高,地之下,亦是不易之理。沒有天下萬民,君王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礎;沒有萬民之賤下,哪有君王之高貴?貴與賤,高與下,本是一個整體的兩端,是相比較而言的辯證。道在低處,不在高處,高處有險,低處安全。人若能以貴就賤,以高就低,才是真貴;常做愚人,才是賢人。修真者若能在日常待人接物中,處處自謙,事事卑下,道德便伸手可得,毫不費力。身向下一矮便是貴,往上一攀準不足;往下一縮就厚實,往大一攤就淺薄。生活中處處都是道,全在正心識不識、行不行而已。
貴者以賤為本,不自以為貴,這才是明理知一的表現。候王雖貴極九五之尊,位高萬民之上,高者易傾,貴者易奢,故當常以謙下自處,時時克己自省,心常如太虛,猶如天之能容物,地之能載物,聖人之能愛物。虛空其體者能容物,虛其氣者能愛物,虛其心者,候王之德才能配天地,候王之道才能合聖人,才能配當萬民之主。厚德待人,虛心處下,不自以為貴,此乃高居領導地位者的德心之妙。人有謙德,天必助之,人必順之,這是“貴以賤為本”的真義。若能謙恭處下,必能德量無限。比如天之能容物,地之能養物,聖人之能愛物。虛其體者能容物,虛其氣者能愛物,虛其心者,候王之德才能配天地,候王之道才能合聖人。虛心處下,不自以為尊貴,皆是以賤為本的德心之妙。能虛其心,天必與之,人必順之。故曰“貴以賤為本”。
候王雖功高天下,心中不自以為高,即是功成不居。與民同心,與物同性,與天下同理,所以得其心,得其性,得其道,而不恃其高,故天下人無不服,貴高自然可以長久。故曰“高以下為基。”
候王能自賤自下,方能為天下貞,這是得一之所致。所以候王常自稱“孤、寡、不轂”。“孤”者,孤陋也。“寡”者,寡德也。“不轂”者,不善也。此皆是候王虛心謙下之辭,亦是“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之義。
貴與賤相反,在道一未分陰陽之初,本無貴賤可言。積眾下而為高,在分數之初,本無高下可言。若無萬民之在下為基,何有候王之高貴在上?無民即無候王,無我則無物,無我無物,便無高無下,無貴無賤。如此則高與下為“一”,貴與賤為一,無往而不無,無往而不一。
【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故致數輿無輿”,是用造車比喻有與無的道理。聖君不肯自有高貴之名,猶如工匠造車一般,車未造成之前,其零部件個個都是獨立存在著,各自為體,為輻、為輪、為轂、為軸、為衡等,其數眾多,各自分立,各有其名,還沒有“車”的名稱。至車造成以後,各種零件組合在一起,才成為一個車的形體,才能共負運載的功能。
車體已成,車名既有,其零部件的長短與大小,功用的貴與賤,等等個性的差異與分別,全部融化於車的整體“一”之中。車零件把自身小我化於整體大我之中,舍去其體,不圖其名,不爭高低貴賤,服從整體需要,這種精神正是不肯自有貴高之義。
大道之妙不盡於此。譬如仁義禮智,合而為一道,仁義禮智可名,而道不可名。又如賞罰刑政,合而為治,賞罰可名,而治卻不可名。文中“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二句,正是取喻不以貴賤之名而自有之義。“玉”者,石中至貴之寶;“石”者,山中至賤之物。人都是貴玉而賤石,其不知石雖賤卻能生玉,玉雖貴卻不能自生;無石之賤,即無玉之貴;賤石為貴玉之母,貴玉為賤石之子,玉與石本為母子一體,本無貴賤之分。人若能不貴其玉,不賤其石,貴賤雙忘,混而為一,既無貴賤之名,又無貴賤之跡,即是“致一”之妙。此例是太上在教示世人:即使你是一個達官顯貴,有權勢、有財富、有名譽之人,若能知子守母,子歸母體,不自有高貴之心,即可得致一之大道,立天下之大本。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乃太上指出“得一”之大本,示世人以立本為要義。文中之天地、穀神、萬物、王候等,皆是引喻之言。
“一”者,道之子,道生一。天理之始,謂之一;數之元,謂之一;道之德,謂之一;人之心,謂之一,等等,天下無處不是一,無處不是一生之萬。《莊子·天地》篇中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宇宙萬物的生成變化皆源於一,根於心,始於核。所以說,一是大道之本體,至理之實際。立天地之玄宗者是一,立萬物之本始者亦是一,範圍天地,生成萬物者,莫非此一。一理具而無所不具,可盡陰陽之變化,可盡人事之吉凶,一數立而無所不立。萬物能得此一,歸於本源,形性合一,則清、寧、靈、盈、生、貞之象生發自然,宇宙升平,世界大同。
人若能得此一,虛靜恬淡,不偏不倚,道即是我身,我身即是道,不見有為之跡,用之無往而不宜。萬物皆含有此一、此心、此核的全息基因,隻是被後天包裹,有此而不識此,有此而未調動它的全質全能。故一之意義至大矣,讀經者不可不知。
此章經義重在教人求致一之大道,立做人之大本,忘乎貴賤、得失、是非、人我而得一。修行者也有大本,比如性之在我,即吾身之天;命之在我,即吾身之地。虛靈不昧,即是吾之性體;竅竅相通,即是吾身之穀。四肢百骸,五髒六腑,眼耳鼻舌,須眉鬢發,涕唾血液,身中種種所在,即是吾身之萬物。心中之神,身中之氣,即是吾身之候王。若能性命歸根,神氣合一,常清常靜,諸念不生,無欲無為,一塵不染,身心自然泰定,性命自是真常。此便是“天清地寧”之妙。更能含光默默,神氣充盈,道氣溶溶,穀神獨立於虛中,此便是神靈穀盈之妙處。又能產靈苗,結聖胎,脫凡骨,無處不見生生之理,無時不得生生之機,此便是生萬物之妙。又能性明神融,心清意定,保性命之真常,守無為之至道,這便是我身中之天下貞靜之妙處。到此境界,無人無我,無天無地,一法不立,萬法皆空,高官加我不以為貴,天下人鄙我不以為賤,名利不有,榮辱不生,便是一個得一之人。能得此一,則萬事畢矣!
此章總旨,還在於說明,萬事萬物皆有對立的兩麵,兩麵的平衡、合和與統一,即是中和之道。如若偏執一端,彼此分裂,陰陽不交,就不能收得一之效。世間之理,皆是有分有合,分則為萬,合則為一。“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積眾賤而成貴,積眾下而成高,合眾件而成車。人若能無分別之心,自會高下如一,貴賤如一,人我為一,玉石亦一,無往而不無,無往而不一。故“有我”與“無我”之間,乃是“得一”與“不得一”的關鍵所在。願同修者共參之!
反複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
大道有動靜之機,正反相向。靜極生動,動極生靜;動極而反於靜,靜極而反於動,大道之理,天下萬物,皆是物極必反。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相反方向轉化,這是大道的基本特性,也是宇宙的普遍規律,故言“反者道之動”。
天地之道,不反複,則陰陽不能消長。比如十月乃純陰之象,反至“坤”卦;冬至一陽乃生,反於“複”卦;四月純陽,反於“乾”卦;夏至一陰乃生,反至“姤”卦。不但天地造化之理有此反複,人之心身變化亦不例外。
人的七情六欲之起,皆屬於動,若不以虛靜反之,則動念愈甚,乃至成邪,舉心是妄,必導致禍患。若能明白反之理,以智慧覺照之力,去邪反正,攝妄歸真,反情歸性,稍有一毫念慮之妄,便能一照即回。切不可在心動時放任自流,以致動中再動,那樣無異是火上澆油,助陰火焚毀性真;又是業中再造業,助紂為虐,害己天德。若能反動為靜,攝妄製陰,反情歸性,行修日久,我之真性,自然如深潭印月;我之真心,自然如止水無波。真能到此天地,一切歸於自然而然,反之力不須再用。
“反者道之動”,就是用弱之道。萬物生於氣,氣生於道,氣有形而道無形,此“有”與“無”相反。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這些都是用反之理。“反者道之動”,即後天返先天之道,就是用陰五行去返還陽五行,從而達到複歸先天真一之炁的變化機製和過程,其關鍵是製馭陰五行。“反”之道首先要返於“信”。“信”是先天來複之信。有此之“信”,其它四德必隨信而生,隨信而長,隨信而成。陰中返陽,返本還原至初生本來麵目。在儒則謂“明善複初”;在釋則為“摩訶般若波羅密”(大智慧登彼岸)。此皆是還元返本之義。
三教聖人皆不外此“反之動”的逆運妙理。金丹之道全在於逆運,逆返先天,逆煉成真,故天元神修丹法皆有“七返還”、“金液大還丹”等修證過程。逆返之法,皆是循“洛書”之理,由後天逆返先天。這便是“反者道之動”在修煉中的應用。
“反”就是逆,一正一反,一順一逆,一柔一剛,一強一弱等對待概念,都是大道的體與用的不同表現形式。前輩雲:“順生人,逆生仙,隻在中間顛倒顛”,說的就是逆用陰陽修真的道理。修道者應用“反者道之動”之理,逆修心性,逆來順受,逆常人之所不受,忍常人之所難忍,在逆境中經受磨煉與考驗。
逆來的是德行。世人愛貪便宜。修道者講吃虧,即使受辱挨罵,心甘情願去忍受,受過了算還賬,還要感激他。若沒有他當老師來逆考,業何時消,債何時了?這是從反麵助道。嶽飛是秦檜助成的,關公是曹操促成的,薑子牙是申公豹磨成的,都是以反助正的明例。
天加福亦是逆來的,人難以知曉;人加福是順來的,人能知道。世人都有福,就是不會享,別人從反麵送福來了,反而害怕,不願接受,把福丟了。這便是用順用逆、用正用反之不同。
道是在逆境中修成的,天下沒有在舒適的安樂窩裏修成大道的,大道都是在逆境中磨出來的。想要成道,必要擔怨,受怨無悔,才有厚德。受辱便生氣發火,這便是德倒了。不明理的人,愛和愚人生氣。修真者以吃虧忍辱為德,此正與世人相反。孔子在陳絕糧,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佛祖被歌利王割截肢體,皆是甘受其辱,反中求正,終而成道之實例。
【弱者道之用,】
柔弱者,法於大道虛無之體,又為道之應用。道常用柔弱,故能長久。
“弱者道之用”,正是太上明示大道妙動之義。道之動生於靜,有生於無,人隻能見道動之有,不能見道靜之無,所以人所見相反者,乃是道之動;人所見道之弱者,乃是道之用。天地穀神萬物之體,都是生於無。無與有、動與靜、強與弱皆相反,故修真者悟道、體道、修道應與世俗循有者相反。
人類長期生存在有的環境中,習慣於以耳聞目睹之有,來判斷分辨事物,以長期形成的思維意識認識大道,故往往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難免把道之動靜、有無看偏了,乃至以反為正,以正為反,所以難知大道之妙。
大道之理,循有者好強,體無者能弱,不能體悟道之無,雖欲守弱亦不能。故有我與無我,得一與不得一,是能否用弱用柔之根本。道之動機,不違於時,不失於氣。能順萬物之情,不逆情之用;能從萬物之性,委曲周遍,可謂之弱。弱之用,入水火而無間,透金石而無痕,體萬物而不遺,施萬物而不匱。易曰“見群龍無首吉”。故用柔不用剛,即是大道之應用。比如春夏溫和,能生長萬物;秋冬凜冽,則肅殺萬物。溫和為柔,凜冽為剛。不但天地有此柔弱之用,人之處世應物,亦應以用弱為上。比如語言平和謙恭,人皆愛聽,聽者易於接受;行事寬容,禮讓不爭,則事易成。故知用弱之理,乃是守虛靜之道,無事無物無不宜。世人多是用強不用弱,用剛不用柔,故背道而行也。
修道人學道不成,病多在好高惡下、好強厭弱上。不知高處有險,低處安然;強則易折,柔弱則綿且長。譬如掘井,越低越有水;又如嬰兒之柔弱,純是先天之體。人處世做事也應該如此,別人不做的我去做,別人厭惡的我不嫌。像水的善德一般,能包容利益萬物,不求人知,不揚己長,不言己功,不與人爭,處下守弱,眾人都會佩服你,那就是道。人心總是好高鶩強,卻不知事情往往壞在好強上。
道不在高強之處,道就在低下柔弱之中。可惜人正眼不開,往往把道看反了。學道先學低,先學柔弱,學吃苦,學受罪,學忍辱,修改稟性中爭勝好強、好高惡弱的毛病,不可著相。久而行之,性靈不昧,那才是真德。
【天下萬物生於有,】
“天下萬物生於有”,宇宙本源乃是混元祖炁,是自然大道一炁的宗主,又稱為先天老祖,無極老母。大道本無形,虛空曰大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萬物。萬物皆從天地生,天地有形有位,故言萬物生於有。
天地有陰陽,陰陽運化生萬物。陰陽互動,有理有氣;動而生有,動而氣行,氣行則順生萬物。物生於氣,氣生於道,氣有形而道無形。所以“有”與“無”相反相生,有以無為用,無以用為體。有此理即有此氣,有此氣即有此物,此乃天命流行而不已,萬物生生而不息。
“無”就是無形無象、無聲無色之混元大道。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天下萬物之有,皆生於無,無為萬物之母,而萬物卻不知其生。道生萬物皆是無心而運,無為而成,不自知其生,此乃道之自然。
“有生於無”之義,以性言之,“無”是性中不壞之元神;以大道言之,“無”是太極真靜真無之本體,是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蒂。天地神明,動植飛潛,一石一木,皆從道生。道雖然無形,卻可以生萬有之形。所以,妙有之理,妙有之氣,妙有之動,妙有之用,皆從無中發出。由此可知,“無”乃是萬有之本源,天地萬物之父母。
天有五老天,居於三十三天外,古稱為東方東華帝君(木公),主木氣。西方為西華帝君(金母),主金氣。南方為南華帝君(火精子),主火氣。北方為北華帝君(水精子),主水氣。中央為中華帝君(黃老),主土氣。五老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始祖,其正氣化生人類,其偏氣化生動植飛潛。宇宙萬類萬物各具五行之氣,故稱為五老。五老有五德,東方仁愛,西方義氣,南方禮節,北方智慧,中央信心,化為人類則為仁義禮智信五德。天賦人以性命,也賜予萬物以生機。
一粒稻米,自生時變化為百粒稻穀,以養育人類生命。一粒稻穀死了,它卻脫殼寄生到人的生命體上,名則死,實則生,雖無實有。又如人衰老而死,其靈性離體飄流到遙遠的異方,重新投入新的軀殼,其在世的子孫遺傳著他的基因,所以其生命並未消失。天下萬物的生命,都是依據全息因果律,循環往複,生滅不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永不停歇。
【本章說明】
本章經旨,要在論述有無相生,揭示大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辯證關係,明示天下萬物,皆是向相反方向變化,而又返複於本的規律。天地陰陽消長之道,不翕聚,不能施化;不施化,不能翕聚”。“翕”音西,同“吸”字,即收斂之意。翕聚者,氣之靜;施化者,道之動。靜者,道體可以立;動者,道用可以行。據此兩者反複之力,則陰陽進退通暢,萬物生化不息。由此可見,反複之力,就是大道動靜之先機。宇宙間,無不有複反之理,反之而複命立基,反之而乾坤合體,反之而陰陽受符於北元,反之而鬥柄回寅於太簇。反複順生逆克之妙,難以盡言。
聖人深知逆克之微機,故不溺於人欲之私,逆世俗常人之欲念識心而動。“反”者,以陽克陰,去妄存誠;“複”者,複命歸根,合於大道本體之“一”,複於陰陽之交,匯於混沌氤氳(yinyun),盡事物之變。反複之道,乃是正己正人,修身治國,無所不得其用也。人能以此陰陽動靜反複之理而修,即可以出有入無,以無馭有,執兩用中,即可與大道同其功用。
天地造物,雖有動靜體用之分,但惟重一個“反”字。“反”者,具有反複順逆之機,生克顛倒之理,有回風混合之妙。陰陽之道,動則順生,因而天地萬物生生不已;靜則逆反,天地萬物返本複命歸根。古有“順生人,逆成仙,隻在中間顛倒顛”之訓,即是“反之動”之義。
“道者反之動”,動源於靜,靜極生動而為物通。“反”就是用弱,與千動萬用相反;道體虛靜本無,生動後與靜相反。萬物之體生於無,物生於氣,氣生於道,形氣為有,而道體則無,此有與無相反。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亦是相反。庶人非賤,候王非貴,在上者不自恃為高貴,賤下與高貴相反。積眾賤為貴,聚眾下成高,無貴賤高下可言,則返其本,歸其道一也。
有無反複之理,其義深奧。世人隻知可見可聞者為有,視不可見、不可聞者為無。認其有,是執於形色之表象為有;認其無,以為“無”是絕對沒有,陷入頑空之無。卻不知有形有色之中,隱藏著妙無;在無形無色中,又實存著元炁、元精、元信等微觀高能精華物質,此皆是能生萬物而不被肉眼所能見之真有。人若能知顯隱共存、有無互生、動靜互反、反則歸道之理,則性不迷,氣自合,精自固,則性命可全,金丹可就。
修真之人,貴其道母,當知反克之理,與世人貪欲執有、好強厭弱相反,逆修大道,以陽製陰,以正反邪。以甲陽木反克己土之妄意,以陽壬水反克心之陰火邪思,止貪大圖強之心,學處柔用弱之道。言語謙和,不與人爭;遇事退讓,不與人取勝,心即合道。倘若不悟動靜體用之微,不知逆反用弱之道,隻求外表莊嚴堂皇,不修性命實理,則性迷情妄,難得真常之道。若能明逆反之理,心中無物無我,則高下、貴賤、人我、有無、動靜、體用,皆返歸道之虛靜本體中,無往而不無,無往而不一。故“有我”與“無我”,是“得一”與“不得一”的關鍵所在。
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世間人對待大道的認知態度,大略有三等之別。即上士、中士、下士。
“上士”者,即上根之人。上士因累世積修,先天慧根深厚,功德圓滿,萬善俱足,其性命飽含著大道本源的佛光道炁,與大道結下不解之緣,故能與道相親相近。因其天性圓滿無損,故能與道合真,親見無極理天領域,心會太虛,圓融無礙,永覺不昧,緣起性空,同體大悲,隨緣了願。其誌心願力宏大,負命德化人間,同助天地大業,廣度有緣眾生,化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故聞道之後,即能勤修苦練,精心苦行,絕妄節欲,純是一片天然本性,毫無後天汙染。
“勤而行之”,上根之人,由於累世積修,德根深厚,天性純真,未被後天機智情欲鑿喪,業力纏擾較少,不被顯見之物欲所迷,識見超群,誌向博大,一聞大道好似強磁吸鐵,信奉至誠,心身力行,苦修苦證,不敢怠惰。其心堅固,遇風不搖,遇事不迷,名利不貪。誌心堅如盤石,譬如登山路險,不達頂峰誓不罷休;又如涉水行舟,遇逆流深淵必過。從初聞道即堅持不懈,正修正悟,聞至無所不聞之地,行至無所不行之處。無見而無不見,無聞而無不聞,無知而無不知,內外光明,達彼無間,能參宇宙,能遊無盡之境域。上士之人,以人體這個小宇宙,進行生命再造,求證宇宙大真理,直至得證悟道,性命雙了,道果已得,蓮台已坐。此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之妙義。
以河圖分析上德之人,其五行在性命各個方麵,都是一種“合一”的先天狀態,其先天祖炁未被損傷,或者已經補足。內環境的性命兩大係統本是一家,若已經修成為一家,就不需要返還之類功法的修證。隻需以天然真火進行溫補,使內環境的先天狀態不被後天所傷,待到神全炁足,誠則能明,由中達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壞,曆劫長存。此種大成,道家稱之為“身外有身”;佛家稱之為“跳出輪回”;儒家稱之為“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即中根之人,由於曆世曾修習過大道,有一定的佛道遺傳基因,但因德性不足,元性中尚有陰性所蔽障,所以聞道後表現出“若存若亡”的兩麵性。
“若存”,是說中根之人的本性中帶有先天道性元素,所以聞道後仍有愛慕之心,入道初期也能勤修苦行。
“若亡”,是說中根性之人,因性不圓明,根基未深,天理人心中尚有許多雜質,還有積功累德,消業了緣等許多課目尚未完成,需要在今世繼續修證。經過性命雙修,完成性命再造工程,達到萬善俱足,功成果滿,回歸本源。
中士雖往世與佛道結過緣,但成就未果,故天道賜此生再修大道的機緣。但因其本性未純,並有業力牽纏,容易陷入後天凡欲之中。對大道若明若暗,道心若存若亡。誌心不堅定,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似修行如俗事,我行我素隨心欲。究其原因,隻因天理人欲,混雜於方寸之間,見理不真,見性不明。由於信力不足,故忽明忽暗,有時相信,有時懷疑,遇有風浪就搖擺。雖對道有愛慕之心,隻是行而不穩。順境時,信誓旦旦,亦能苦修苦煉;逆境來,便心灰意懶。尤其是當遇到業力釋放時,或在種種魔考中,往往被表象所迷,心動意搖,疑心生起,鑽進去出不來,被困難所嚇倒,而陷入困境。
此類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易被外力所擾,往往陷入執著。或鑽入神怪迷圈。或落入文字,而忽視觀心得道的實踐。或將經典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或執著死煉,枯坐頑空。或入於夜郎自大的愩高病中。或經不起魔考而退心轉誌。或迷於世俗物欲而不能自拔……。凡此種種,皆是中等根性之人的“若亡”表現。
中根性之人,因具有正性“若存”的有利因素,雖有處在十字路口上徘徊的可能性,但隻要不斷加強道心道誌,抓住修心為綱,三修合一,堅持正心、正修、正悟,以“若存”去戰勝“若忘”,何愁功德不立,道果不圓?隻要一顆真心常存,德誌常立,培補道根,必會感恪天地。即使根性不足,也會給你置換一個根深葉荗的靈根樹!
以洛書分析中根之人,有的或被本身的氣質所局限,有的因被不良積習所累困。先天破損,殘缺不全,因而隻能後天用事。性命分為兩處,如果不用有為之法,已經丟失的先天道性物質必然難以還原。雖然世間也有不少誌士誠心修道,但如果不遵守自然法則而修,絕無成功之望。
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曆史上就出現了“河出圖,洛出書”之良機,聖人以圖示修大道之理,留傳世間,使後人深玩其義,從而依理循法,各了性命,直達彼岸。
天有天性,人有人性,物有物性。人人具有佛性,個個天賦道根。天賦人一個圓陀陀、光灼灼的真性靈光,可惜皆被人的七情六欲“層層包裹,日日損耗”,故不能長生久視。若能修心養性,不損傷原靈,使本性保持圓通,即可恢複本來麵目,返本歸源,得聖成真。能知人之性,才能理解人。能知物之性,才會利用物。人和物都是一理,這就是率性。
古人所謂之“鬼神”,實則是陰陽二氣物質能量的生克變化而已。《易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變化不測之謂神”。比如雷電風雨之所為,冰雹霜雪之所作,無非是陰陽二氣之聚散辟闔之機,陰陽升降屈伸之理,皆是得其一之妙。至今難被人類理解的自然界許多“神乎其神”的現象,其靈其神,其玄其妙,並非世人所言之“封建迷信”,也不是人杜撰出來的虛無,皆是得大道“真一”之炁的變化顯現,都是物質能量演變的物理現象,是實實在在的客體變化規律。
神性即天理,未有天地即有此理,既有天地之後,此理貫通天地萬物之中。未有人身即有此性,既有此身之後,此靈性主宰著人身這個小天地。性稟天理,存乎人身謂之“理性良知”,具足一切圓滿功德。行之外曰“理性良能”,具足一切莊嚴慈悲,故曰“率性之謂道”。
修道者能抱元守一,即為率性之理,即可明白“神得一以靈”,即是超脫生死的原由。釋迦以見性而成佛,老子以見性而成道,孔子以率性而成聖,皆是以明心見性、存心養性、修心煉性,而達到歸一、守一、得一之目的。道家以離中之真陰為性,以坎中之真陽為命,坎離相合,變為乾天之一,歸根複命,複命合天,此即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達聖境。
聖域者,即無極之天,此天純於理,而不雜於氣,故為理性天。太極以前,氣具於理,太極之後,理具於氣。理者氣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生,理氣非物象不顯。理、氣、象、數乃道心、人心、血心之由來。愚人執相,賢人通氣,聖人明理。故儒曰“窮神知化”,道曰“穀神不死”,佛曰“正法眼藏,涅盤妙心”。言雖不一,其一相通。
修道者應在森羅萬象之象天中體悟理天之內涵,在喜怒哀樂一氣的收放中,體悟理天之中和一氣,如此則身在塵而不染塵,心天一理流行,自然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不離半步到理天。
【穀得一以盈,】
“穀得一以盈”,“穀”即虛空之意。有天地之穀,有山川之穀,有人物之穀等。不但神得一而靈,萬物之穀不得其一,其氣亦不能盈,其質性也不能成。空穀者,即“虛其中,存其神”之意,即蓄存真一之炁之謂。“穀”者,並非專指山穀或穀物而言,它是泛指大道虛中的體性。人有人之穀,人之穀即心性,心地虛空才能容物,才能與道合真。
物有物之穀,萬物皆有心,稻穀無其虛穀之心,便不能吸取陽光空氣;蓮藕若無空虛之孔,便不能在汙泥濁水中吸聚營養;天若沒有虛空之穀,陰陽消長之機便不能運化;地若無其虛空之穀,便不能承載萬物;山川若無此穀,吐故納新之氣機不能充盈;百流若無此穀,便不能流暢匯入江海;樹木森林若無此穀,便不能茁壯成長;動物飛禽若無此穀,便不能棲身養命;人若無此穀,性命之根便不能固存。是故天以此穀而盈虛消長,地以此穀升降陰陽,人以此穀凝聚神氣,物以此穀複命歸根,山以此穀發泄地藏,大海以此穀容納萬流,植物以此穀攝取天地之精華而養育群生。
大道之妙,就妙在“穀”之虛中而得一;“盈”之妙,就妙在得一而盈滿不絕。穀得其一,則可與大道同體,與宇宙核心溝通,得到源源不斷的真一之炁。如此,則穀神不死;穀神既不死,則一必充盈,玄牝之門必開,天地之根永固。故曰“穀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者,凡天下飛植動潛,青黃碧綠,有情無情,或善或惡,或邪或正,或醜或美,或巨或細,或柔或剛,或大或小,一切有形有色者,皆謂之“萬物”。
萬物得一以生,是說不但穀得一氣而能充盈,即使天下萬類萬物,若不得此一的精華物質,也不能成活生長,也便沒有其生命價值。凡天下富有生命活力的一切物體生命,都是道一之炁的作用力。飛禽沒有一氣不能在空中自由飛翔;汽車、飛機無氣,油不能燃燒,機器便不能開動;稻麥蔬菜是人類的養命食物,在天地靈氣的貫注下,才能發育成熟,為人體生命提供能源。這些植物犧牲了自己的小生命,將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人類,它們承天之惠,聚地之靈,集眾微命精一之氣,成就人類之大命,無私地奉獻了自己。
在萬物萬象中,有雨露風雷可變其形氣,或寒暑晝夜而化其性情;有耐炎暑者,有傲霜雪者;有出秀競芳者,有噴香吐麝者;有形殼變化者,有卵濕而生者……物物各具其性,種種各有生生之理,皆是生於一而成於一。生於一者,一機之出;成於一者,一機之入。萬物生生不息,千變萬化,都不是有心而自成,皆是得一炁之妙用。故曰“萬物得一以生。”
在萬物萬象中,植物花樹得天地精一之氣,故能開花結果,種子成熟。種子孕化的幼苗,一定和母體相同,這是因其所得一氣中所含的基本遺傳基因元素所決定的,即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人之修道,猶如改良品種,使種子在任何季節氣候中,都能適應生長,穩定於暴風雨中而不倒,度過重重難關而不迷,以最好的狀態去吸取天一之光炁,開道花,結聖胎,得佛果,也就是使自己原來那顆殘缺不全的輪回種子,改變成為“聖胎”、“道果”、“舍利子”。如此,這顆種子堅剛不壞,也不再萌芽,這就是脫離因果,永保獨立“人”格,此即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不生不滅之涅盤。
【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此“貞”字,河上公以“正”置之。貞與正,其義相同。
“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是說候王處萬民萬物之上,若得於一,天下就會貞靜。“一”即是正心。“貞”者事之主幹。“為天下貞”,是說應該成為天下萬民之榜樣。“一”就是大德。
本章前後所言的“得一”、“抱一”、“混為一”、“道生一”,都是專指這個“德”字。德是道之外形顯露,“一”是德的內在表現,一與德的含義,就是正心、正氣、正行、正命。候王若不知致一之道,不懂天道之理,則與庶民無異,何以能為人君?故太上對一國之主的候王一再強調:“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其意在於使其得一之道。候王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萬民之存在;若無萬民之賤下,何有候王之高貴?故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高低貴賤本是一體,這就是候王之所以應“得一”之理。
庶人非賤,候王非貴。候王若能心處無為,不自知其貴,自處賤下,與人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才能為天下貞。一個處於人上的領導者,無論其位有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真能做到正心律己,誠意待民,公心處物以德化民,就是明白了太極貞一之理。以此理用之於天下,就是天德仁澤之流行。候王之心正,萬物之心無不正;候王之心貞一,萬民之心無不貞一。天下自然平正,萬民自然無為,何患天下之不貞靜?故曰“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一也:
【“其致一也”,“致”者,真誠致用,致而合一之意。也就是盡天理,行道德,專心致誌,貞一不二,止於至極的意思。此句是承上文“天之清”、“地之寧”、“神之靈”、“穀之盈”、“萬物之生”、“候王之貞”等,取喻雖然不一,其理皆出一源。人若能盡天理之當然,致於至極之“一”,則殊途未嚐不能同歸,異類未嚐不能同一,使天地間的自然萬物歸於一道,故曰“其致一也”。意在勉勵人們盡心盡力而歸於大道。】
天地萬物,皆是“有生於無”,天地雖清寧,但皆是無心而運,無為而成;神不知其靈,穀不知其盈,寂而虛也;萬物不知其生,自然也;候王不知其高貴,賤下也。這些都是得無為之道的自然狀態,是“致一”的必然結果。人若能盡天理之當然,致誌於至極之一,何愁不能得一而萬事畢?
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萬物,皆為大道元始一炁所生,自玉清境以下,上清境為始炁,太清境為中炁,再降至人境,則為本源之餘炁。三界之中,上界仙佛聖真直得大道本源,所以光炁最厚。中界星體氣天,乃是承上界之炁而變通,光氣已較薄。至於人類萬物,則是承日月星辰地海諸氣,以為生命的活源頭,其氣已淺薄不純。人類雖得元始之餘氣而成身,但其半陰半陽之體,靈性能接通先天光炁,以成就萬德萬行,而可反身作天。反之,也可以將人身所得的一點靈光元炁,沉溺於物欲而消耗殆盡,以致使性光泯滅,沉墜(zhui)於黑暗世界。
現今世道淺薄,人心不古,人類已進入“物化”世界,道德日益淡薄,靈性能量日漸減弱,導致了人身所得的混元先天靈炁損耗過多。當今科技發達,物質生活豐厚,但人性卻下沉不修道德,靈光失散,流浪生死,回天無日。天心慈悲,仍在指引回歸之路,望浪子“致一”而返歸故鄉,會見娘親。今雖有不少求道之士,但尚未徹明“致一”之理,往往好高鶩遠,不踏實地,不究道本,隻在皮毛上作文章,雖有誌於道,仍是口吃益皮,不食內仁,修嘴皮子道,未在修心修德、觀心得道這個根本上下功夫,所以總是難以“致一”,難入深層高境。
【天下眾生,同呼吸一氣,氣斷則身亡,故言“眾生皆一炁所化”。修真者若能慎終追遠,認母歸根徹悟大道一理,絕相修心,借假修真,待到五炁朝元,三花聚頂,功德圓滿,達到致一之境,即可返回本源。一旦性命雙了,幻軀脫去,飛升大羅,即可認祖歸宗。】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
此七句是反複申述上文之意,是從反麵著重強調道一的作用力,在於警醒天下後世之將來。
“天無以清,將恐裂”,是說天若不能得清一之炁,若天無厚德,天體將會崩裂,星球將會離軌,星係將會混亂碰撞,宇宙也會毀滅。“一”者,一心、一德、一炁也。一為天地之本。天若不得其一,三景不明,星辰不順,五行錯亂,四序失和,天災不斷,此是天之不清。“將恐裂”,“裂”者,如移星換鬥,天體紊亂,天分裂即是不祥之兆。造物主將各星係排列得十分科學,各循其軌,井然有序。星球的共轉、自轉,皆是由其核心引力所產生的強大磁場所牽引,磁場發出電波,保持著各星球的正常運轉,而不會發生磨擦和碰撞,此皆是得道之“一”的妙用。天若不得此一,必然是“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地若不具厚載之德,不得天一之清炁,地球母親將會失去能源供應,導致營養不良,陰陽不和不得安寧,就會發生山移河竭,旱澇不時,風雨失調,萬物不能生成,萬民不得生養,此即是地之“無以寧”。地不寧則發,“發”者,就像人發脾氣一樣,地球就會地動山搖,土崩海嘯,火山爆發,江河泛濫,瘟疫流行,蟲害施虐等,皆是地球身不寧之發作。人類為了私欲,瘋狂破壞地球母親的身軀,甚至挖心掏肺,貪婪地吸取地母血液骨髓;戰爭這個惡魔,無時不用坦克、飛機、槍彈,血染大地,殺戮(lu)地母的肢體;人類嚴重汙染環境,無情地糟踏地母的聖潔。如此,地何以能寧乎?故地球災害頻生,並非地母之過,而是人類的自作自受。
神若不得一,則必不靈;不靈則不能行聚散闔辟之機,不能行升降屈伸之理;正不壓邪,陽不勝陰;叩之不應,感之不恪。“神足不思眠”,是神氣充足的表現,而神“歇”則是神氣耗散不足的驗證。故曰“神無以靈,將恐歇”。
穀若不得一,則穀不能盈,不盈即不能消長運化,不能吐納盛泄。穀不得一,則無虛中之體,不能充盈先天真一之炁,不能運化陰陽,不能容物,無傳聲之妙,其生命能源必將枯竭。故曰“穀無以盈,恐將竭。”
萬物將賴真一之炁而生長,若不得此一,則萬物必不能生存,動植飛潛,不能實其質,青黃碧綠不能辨其色,胎卵濕化不能成其形。假若萬物失去天一之炁的滋養,便是喪失了在天地間生存的基本條件,萬物將會種滅形亡。故曰“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候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蹶”,即跌倒不起之意。此句是說,候王若不能得一,不具備厚德,便不能屈己下人,不能施無為而治;不能行德化人間,不能顯其高貴之威,便不能具備一國之主的資格。候王不能以厚德載道,自貴而賤民,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則民心不服。政令若不合道,百姓必心離身亂,天下即不安穩。此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轂(gu),此以賤為本耶?非乎!】
此五句是言候王雖有高貴之位,而應當把自己置於低賤之中。有國必有君,有君必有臣民,君上臣下,此乃名分不易之道。猶如天之高,地之下,亦是不易之理。沒有天下萬民,君王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礎;沒有萬民之賤下,哪有君王之高貴?貴與賤,高與下,本是一個整體的兩端,是相比較而言的辯證。道在低處,不在高處,高處有險,低處安全。人若能以貴就賤,以高就低,才是真貴;常做愚人,才是賢人。修真者若能在日常待人接物中,處處自謙,事事卑下,道德便伸手可得,毫不費力。身向下一矮便是貴,往上一攀準不足;往下一縮就厚實,往大一攤就淺薄。生活中處處都是道,全在正心識不識、行不行而已。
貴者以賤為本,不自以為貴,這才是明理知一的表現。候王雖貴極九五之尊,位高萬民之上,高者易傾,貴者易奢,故當常以謙下自處,時時克己自省,心常如太虛,猶如天之能容物,地之能載物,聖人之能愛物。虛空其體者能容物,虛其氣者能愛物,虛其心者,候王之德才能配天地,候王之道才能合聖人,才能配當萬民之主。厚德待人,虛心處下,不自以為貴,此乃高居領導地位者的德心之妙。人有謙德,天必助之,人必順之,這是“貴以賤為本”的真義。若能謙恭處下,必能德量無限。比如天之能容物,地之能養物,聖人之能愛物。虛其體者能容物,虛其氣者能愛物,虛其心者,候王之德才能配天地,候王之道才能合聖人。虛心處下,不自以為尊貴,皆是以賤為本的德心之妙。能虛其心,天必與之,人必順之。故曰“貴以賤為本”。
候王雖功高天下,心中不自以為高,即是功成不居。與民同心,與物同性,與天下同理,所以得其心,得其性,得其道,而不恃其高,故天下人無不服,貴高自然可以長久。故曰“高以下為基。”
候王能自賤自下,方能為天下貞,這是得一之所致。所以候王常自稱“孤、寡、不轂”。“孤”者,孤陋也。“寡”者,寡德也。“不轂”者,不善也。此皆是候王虛心謙下之辭,亦是“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之義。
貴與賤相反,在道一未分陰陽之初,本無貴賤可言。積眾下而為高,在分數之初,本無高下可言。若無萬民之在下為基,何有候王之高貴在上?無民即無候王,無我則無物,無我無物,便無高無下,無貴無賤。如此則高與下為“一”,貴與賤為一,無往而不無,無往而不一。
【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故致數輿無輿”,是用造車比喻有與無的道理。聖君不肯自有高貴之名,猶如工匠造車一般,車未造成之前,其零部件個個都是獨立存在著,各自為體,為輻、為輪、為轂、為軸、為衡等,其數眾多,各自分立,各有其名,還沒有“車”的名稱。至車造成以後,各種零件組合在一起,才成為一個車的形體,才能共負運載的功能。
車體已成,車名既有,其零部件的長短與大小,功用的貴與賤,等等個性的差異與分別,全部融化於車的整體“一”之中。車零件把自身小我化於整體大我之中,舍去其體,不圖其名,不爭高低貴賤,服從整體需要,這種精神正是不肯自有貴高之義。
大道之妙不盡於此。譬如仁義禮智,合而為一道,仁義禮智可名,而道不可名。又如賞罰刑政,合而為治,賞罰可名,而治卻不可名。文中“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二句,正是取喻不以貴賤之名而自有之義。“玉”者,石中至貴之寶;“石”者,山中至賤之物。人都是貴玉而賤石,其不知石雖賤卻能生玉,玉雖貴卻不能自生;無石之賤,即無玉之貴;賤石為貴玉之母,貴玉為賤石之子,玉與石本為母子一體,本無貴賤之分。人若能不貴其玉,不賤其石,貴賤雙忘,混而為一,既無貴賤之名,又無貴賤之跡,即是“致一”之妙。此例是太上在教示世人:即使你是一個達官顯貴,有權勢、有財富、有名譽之人,若能知子守母,子歸母體,不自有高貴之心,即可得致一之大道,立天下之大本。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乃太上指出“得一”之大本,示世人以立本為要義。文中之天地、穀神、萬物、王候等,皆是引喻之言。
“一”者,道之子,道生一。天理之始,謂之一;數之元,謂之一;道之德,謂之一;人之心,謂之一,等等,天下無處不是一,無處不是一生之萬。《莊子·天地》篇中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宇宙萬物的生成變化皆源於一,根於心,始於核。所以說,一是大道之本體,至理之實際。立天地之玄宗者是一,立萬物之本始者亦是一,範圍天地,生成萬物者,莫非此一。一理具而無所不具,可盡陰陽之變化,可盡人事之吉凶,一數立而無所不立。萬物能得此一,歸於本源,形性合一,則清、寧、靈、盈、生、貞之象生發自然,宇宙升平,世界大同。
人若能得此一,虛靜恬淡,不偏不倚,道即是我身,我身即是道,不見有為之跡,用之無往而不宜。萬物皆含有此一、此心、此核的全息基因,隻是被後天包裹,有此而不識此,有此而未調動它的全質全能。故一之意義至大矣,讀經者不可不知。
此章經義重在教人求致一之大道,立做人之大本,忘乎貴賤、得失、是非、人我而得一。修行者也有大本,比如性之在我,即吾身之天;命之在我,即吾身之地。虛靈不昧,即是吾之性體;竅竅相通,即是吾身之穀。四肢百骸,五髒六腑,眼耳鼻舌,須眉鬢發,涕唾血液,身中種種所在,即是吾身之萬物。心中之神,身中之氣,即是吾身之候王。若能性命歸根,神氣合一,常清常靜,諸念不生,無欲無為,一塵不染,身心自然泰定,性命自是真常。此便是“天清地寧”之妙。更能含光默默,神氣充盈,道氣溶溶,穀神獨立於虛中,此便是神靈穀盈之妙處。又能產靈苗,結聖胎,脫凡骨,無處不見生生之理,無時不得生生之機,此便是生萬物之妙。又能性明神融,心清意定,保性命之真常,守無為之至道,這便是我身中之天下貞靜之妙處。到此境界,無人無我,無天無地,一法不立,萬法皆空,高官加我不以為貴,天下人鄙我不以為賤,名利不有,榮辱不生,便是一個得一之人。能得此一,則萬事畢矣!
此章總旨,還在於說明,萬事萬物皆有對立的兩麵,兩麵的平衡、合和與統一,即是中和之道。如若偏執一端,彼此分裂,陰陽不交,就不能收得一之效。世間之理,皆是有分有合,分則為萬,合則為一。“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積眾賤而成貴,積眾下而成高,合眾件而成車。人若能無分別之心,自會高下如一,貴賤如一,人我為一,玉石亦一,無往而不無,無往而不一。故“有我”與“無我”之間,乃是“得一”與“不得一”的關鍵所在。願同修者共參之!
反複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
大道有動靜之機,正反相向。靜極生動,動極生靜;動極而反於靜,靜極而反於動,大道之理,天下萬物,皆是物極必反。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相反方向轉化,這是大道的基本特性,也是宇宙的普遍規律,故言“反者道之動”。
天地之道,不反複,則陰陽不能消長。比如十月乃純陰之象,反至“坤”卦;冬至一陽乃生,反於“複”卦;四月純陽,反於“乾”卦;夏至一陰乃生,反至“姤”卦。不但天地造化之理有此反複,人之心身變化亦不例外。
人的七情六欲之起,皆屬於動,若不以虛靜反之,則動念愈甚,乃至成邪,舉心是妄,必導致禍患。若能明白反之理,以智慧覺照之力,去邪反正,攝妄歸真,反情歸性,稍有一毫念慮之妄,便能一照即回。切不可在心動時放任自流,以致動中再動,那樣無異是火上澆油,助陰火焚毀性真;又是業中再造業,助紂為虐,害己天德。若能反動為靜,攝妄製陰,反情歸性,行修日久,我之真性,自然如深潭印月;我之真心,自然如止水無波。真能到此天地,一切歸於自然而然,反之力不須再用。
“反者道之動”,就是用弱之道。萬物生於氣,氣生於道,氣有形而道無形,此“有”與“無”相反。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這些都是用反之理。“反者道之動”,即後天返先天之道,就是用陰五行去返還陽五行,從而達到複歸先天真一之炁的變化機製和過程,其關鍵是製馭陰五行。“反”之道首先要返於“信”。“信”是先天來複之信。有此之“信”,其它四德必隨信而生,隨信而長,隨信而成。陰中返陽,返本還原至初生本來麵目。在儒則謂“明善複初”;在釋則為“摩訶般若波羅密”(大智慧登彼岸)。此皆是還元返本之義。
三教聖人皆不外此“反之動”的逆運妙理。金丹之道全在於逆運,逆返先天,逆煉成真,故天元神修丹法皆有“七返還”、“金液大還丹”等修證過程。逆返之法,皆是循“洛書”之理,由後天逆返先天。這便是“反者道之動”在修煉中的應用。
“反”就是逆,一正一反,一順一逆,一柔一剛,一強一弱等對待概念,都是大道的體與用的不同表現形式。前輩雲:“順生人,逆生仙,隻在中間顛倒顛”,說的就是逆用陰陽修真的道理。修道者應用“反者道之動”之理,逆修心性,逆來順受,逆常人之所不受,忍常人之所難忍,在逆境中經受磨煉與考驗。
逆來的是德行。世人愛貪便宜。修道者講吃虧,即使受辱挨罵,心甘情願去忍受,受過了算還賬,還要感激他。若沒有他當老師來逆考,業何時消,債何時了?這是從反麵助道。嶽飛是秦檜助成的,關公是曹操促成的,薑子牙是申公豹磨成的,都是以反助正的明例。
天加福亦是逆來的,人難以知曉;人加福是順來的,人能知道。世人都有福,就是不會享,別人從反麵送福來了,反而害怕,不願接受,把福丟了。這便是用順用逆、用正用反之不同。
道是在逆境中修成的,天下沒有在舒適的安樂窩裏修成大道的,大道都是在逆境中磨出來的。想要成道,必要擔怨,受怨無悔,才有厚德。受辱便生氣發火,這便是德倒了。不明理的人,愛和愚人生氣。修真者以吃虧忍辱為德,此正與世人相反。孔子在陳絕糧,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佛祖被歌利王割截肢體,皆是甘受其辱,反中求正,終而成道之實例。
【弱者道之用,】
柔弱者,法於大道虛無之體,又為道之應用。道常用柔弱,故能長久。
“弱者道之用”,正是太上明示大道妙動之義。道之動生於靜,有生於無,人隻能見道動之有,不能見道靜之無,所以人所見相反者,乃是道之動;人所見道之弱者,乃是道之用。天地穀神萬物之體,都是生於無。無與有、動與靜、強與弱皆相反,故修真者悟道、體道、修道應與世俗循有者相反。
人類長期生存在有的環境中,習慣於以耳聞目睹之有,來判斷分辨事物,以長期形成的思維意識認識大道,故往往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難免把道之動靜、有無看偏了,乃至以反為正,以正為反,所以難知大道之妙。
大道之理,循有者好強,體無者能弱,不能體悟道之無,雖欲守弱亦不能。故有我與無我,得一與不得一,是能否用弱用柔之根本。道之動機,不違於時,不失於氣。能順萬物之情,不逆情之用;能從萬物之性,委曲周遍,可謂之弱。弱之用,入水火而無間,透金石而無痕,體萬物而不遺,施萬物而不匱。易曰“見群龍無首吉”。故用柔不用剛,即是大道之應用。比如春夏溫和,能生長萬物;秋冬凜冽,則肅殺萬物。溫和為柔,凜冽為剛。不但天地有此柔弱之用,人之處世應物,亦應以用弱為上。比如語言平和謙恭,人皆愛聽,聽者易於接受;行事寬容,禮讓不爭,則事易成。故知用弱之理,乃是守虛靜之道,無事無物無不宜。世人多是用強不用弱,用剛不用柔,故背道而行也。
修道人學道不成,病多在好高惡下、好強厭弱上。不知高處有險,低處安然;強則易折,柔弱則綿且長。譬如掘井,越低越有水;又如嬰兒之柔弱,純是先天之體。人處世做事也應該如此,別人不做的我去做,別人厭惡的我不嫌。像水的善德一般,能包容利益萬物,不求人知,不揚己長,不言己功,不與人爭,處下守弱,眾人都會佩服你,那就是道。人心總是好高鶩強,卻不知事情往往壞在好強上。
道不在高強之處,道就在低下柔弱之中。可惜人正眼不開,往往把道看反了。學道先學低,先學柔弱,學吃苦,學受罪,學忍辱,修改稟性中爭勝好強、好高惡弱的毛病,不可著相。久而行之,性靈不昧,那才是真德。
【天下萬物生於有,】
“天下萬物生於有”,宇宙本源乃是混元祖炁,是自然大道一炁的宗主,又稱為先天老祖,無極老母。大道本無形,虛空曰大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萬物。萬物皆從天地生,天地有形有位,故言萬物生於有。
天地有陰陽,陰陽運化生萬物。陰陽互動,有理有氣;動而生有,動而氣行,氣行則順生萬物。物生於氣,氣生於道,氣有形而道無形。所以“有”與“無”相反相生,有以無為用,無以用為體。有此理即有此氣,有此氣即有此物,此乃天命流行而不已,萬物生生而不息。
“無”就是無形無象、無聲無色之混元大道。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天下萬物之有,皆生於無,無為萬物之母,而萬物卻不知其生。道生萬物皆是無心而運,無為而成,不自知其生,此乃道之自然。
“有生於無”之義,以性言之,“無”是性中不壞之元神;以大道言之,“無”是太極真靜真無之本體,是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蒂。天地神明,動植飛潛,一石一木,皆從道生。道雖然無形,卻可以生萬有之形。所以,妙有之理,妙有之氣,妙有之動,妙有之用,皆從無中發出。由此可知,“無”乃是萬有之本源,天地萬物之父母。
天有五老天,居於三十三天外,古稱為東方東華帝君(木公),主木氣。西方為西華帝君(金母),主金氣。南方為南華帝君(火精子),主火氣。北方為北華帝君(水精子),主水氣。中央為中華帝君(黃老),主土氣。五老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始祖,其正氣化生人類,其偏氣化生動植飛潛。宇宙萬類萬物各具五行之氣,故稱為五老。五老有五德,東方仁愛,西方義氣,南方禮節,北方智慧,中央信心,化為人類則為仁義禮智信五德。天賦人以性命,也賜予萬物以生機。
一粒稻米,自生時變化為百粒稻穀,以養育人類生命。一粒稻穀死了,它卻脫殼寄生到人的生命體上,名則死,實則生,雖無實有。又如人衰老而死,其靈性離體飄流到遙遠的異方,重新投入新的軀殼,其在世的子孫遺傳著他的基因,所以其生命並未消失。天下萬物的生命,都是依據全息因果律,循環往複,生滅不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永不停歇。
【本章說明】
本章經旨,要在論述有無相生,揭示大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辯證關係,明示天下萬物,皆是向相反方向變化,而又返複於本的規律。天地陰陽消長之道,不翕聚,不能施化;不施化,不能翕聚”。“翕”音西,同“吸”字,即收斂之意。翕聚者,氣之靜;施化者,道之動。靜者,道體可以立;動者,道用可以行。據此兩者反複之力,則陰陽進退通暢,萬物生化不息。由此可見,反複之力,就是大道動靜之先機。宇宙間,無不有複反之理,反之而複命立基,反之而乾坤合體,反之而陰陽受符於北元,反之而鬥柄回寅於太簇。反複順生逆克之妙,難以盡言。
聖人深知逆克之微機,故不溺於人欲之私,逆世俗常人之欲念識心而動。“反”者,以陽克陰,去妄存誠;“複”者,複命歸根,合於大道本體之“一”,複於陰陽之交,匯於混沌氤氳(yinyun),盡事物之變。反複之道,乃是正己正人,修身治國,無所不得其用也。人能以此陰陽動靜反複之理而修,即可以出有入無,以無馭有,執兩用中,即可與大道同其功用。
天地造物,雖有動靜體用之分,但惟重一個“反”字。“反”者,具有反複順逆之機,生克顛倒之理,有回風混合之妙。陰陽之道,動則順生,因而天地萬物生生不已;靜則逆反,天地萬物返本複命歸根。古有“順生人,逆成仙,隻在中間顛倒顛”之訓,即是“反之動”之義。
“道者反之動”,動源於靜,靜極生動而為物通。“反”就是用弱,與千動萬用相反;道體虛靜本無,生動後與靜相反。萬物之體生於無,物生於氣,氣生於道,形氣為有,而道體則無,此有與無相反。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亦是相反。庶人非賤,候王非貴,在上者不自恃為高貴,賤下與高貴相反。積眾賤為貴,聚眾下成高,無貴賤高下可言,則返其本,歸其道一也。
有無反複之理,其義深奧。世人隻知可見可聞者為有,視不可見、不可聞者為無。認其有,是執於形色之表象為有;認其無,以為“無”是絕對沒有,陷入頑空之無。卻不知有形有色之中,隱藏著妙無;在無形無色中,又實存著元炁、元精、元信等微觀高能精華物質,此皆是能生萬物而不被肉眼所能見之真有。人若能知顯隱共存、有無互生、動靜互反、反則歸道之理,則性不迷,氣自合,精自固,則性命可全,金丹可就。
修真之人,貴其道母,當知反克之理,與世人貪欲執有、好強厭弱相反,逆修大道,以陽製陰,以正反邪。以甲陽木反克己土之妄意,以陽壬水反克心之陰火邪思,止貪大圖強之心,學處柔用弱之道。言語謙和,不與人爭;遇事退讓,不與人取勝,心即合道。倘若不悟動靜體用之微,不知逆反用弱之道,隻求外表莊嚴堂皇,不修性命實理,則性迷情妄,難得真常之道。若能明逆反之理,心中無物無我,則高下、貴賤、人我、有無、動靜、體用,皆返歸道之虛靜本體中,無往而不無,無往而不一。故“有我”與“無我”,是“得一”與“不得一”的關鍵所在。
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世間人對待大道的認知態度,大略有三等之別。即上士、中士、下士。
“上士”者,即上根之人。上士因累世積修,先天慧根深厚,功德圓滿,萬善俱足,其性命飽含著大道本源的佛光道炁,與大道結下不解之緣,故能與道相親相近。因其天性圓滿無損,故能與道合真,親見無極理天領域,心會太虛,圓融無礙,永覺不昧,緣起性空,同體大悲,隨緣了願。其誌心願力宏大,負命德化人間,同助天地大業,廣度有緣眾生,化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故聞道之後,即能勤修苦練,精心苦行,絕妄節欲,純是一片天然本性,毫無後天汙染。
“勤而行之”,上根之人,由於累世積修,德根深厚,天性純真,未被後天機智情欲鑿喪,業力纏擾較少,不被顯見之物欲所迷,識見超群,誌向博大,一聞大道好似強磁吸鐵,信奉至誠,心身力行,苦修苦證,不敢怠惰。其心堅固,遇風不搖,遇事不迷,名利不貪。誌心堅如盤石,譬如登山路險,不達頂峰誓不罷休;又如涉水行舟,遇逆流深淵必過。從初聞道即堅持不懈,正修正悟,聞至無所不聞之地,行至無所不行之處。無見而無不見,無聞而無不聞,無知而無不知,內外光明,達彼無間,能參宇宙,能遊無盡之境域。上士之人,以人體這個小宇宙,進行生命再造,求證宇宙大真理,直至得證悟道,性命雙了,道果已得,蓮台已坐。此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之妙義。
以河圖分析上德之人,其五行在性命各個方麵,都是一種“合一”的先天狀態,其先天祖炁未被損傷,或者已經補足。內環境的性命兩大係統本是一家,若已經修成為一家,就不需要返還之類功法的修證。隻需以天然真火進行溫補,使內環境的先天狀態不被後天所傷,待到神全炁足,誠則能明,由中達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壞,曆劫長存。此種大成,道家稱之為“身外有身”;佛家稱之為“跳出輪回”;儒家稱之為“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即中根之人,由於曆世曾修習過大道,有一定的佛道遺傳基因,但因德性不足,元性中尚有陰性所蔽障,所以聞道後表現出“若存若亡”的兩麵性。
“若存”,是說中根之人的本性中帶有先天道性元素,所以聞道後仍有愛慕之心,入道初期也能勤修苦行。
“若亡”,是說中根性之人,因性不圓明,根基未深,天理人心中尚有許多雜質,還有積功累德,消業了緣等許多課目尚未完成,需要在今世繼續修證。經過性命雙修,完成性命再造工程,達到萬善俱足,功成果滿,回歸本源。
中士雖往世與佛道結過緣,但成就未果,故天道賜此生再修大道的機緣。但因其本性未純,並有業力牽纏,容易陷入後天凡欲之中。對大道若明若暗,道心若存若亡。誌心不堅定,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似修行如俗事,我行我素隨心欲。究其原因,隻因天理人欲,混雜於方寸之間,見理不真,見性不明。由於信力不足,故忽明忽暗,有時相信,有時懷疑,遇有風浪就搖擺。雖對道有愛慕之心,隻是行而不穩。順境時,信誓旦旦,亦能苦修苦煉;逆境來,便心灰意懶。尤其是當遇到業力釋放時,或在種種魔考中,往往被表象所迷,心動意搖,疑心生起,鑽進去出不來,被困難所嚇倒,而陷入困境。
此類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易被外力所擾,往往陷入執著。或鑽入神怪迷圈。或落入文字,而忽視觀心得道的實踐。或將經典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或執著死煉,枯坐頑空。或入於夜郎自大的愩高病中。或經不起魔考而退心轉誌。或迷於世俗物欲而不能自拔……。凡此種種,皆是中等根性之人的“若亡”表現。
中根性之人,因具有正性“若存”的有利因素,雖有處在十字路口上徘徊的可能性,但隻要不斷加強道心道誌,抓住修心為綱,三修合一,堅持正心、正修、正悟,以“若存”去戰勝“若忘”,何愁功德不立,道果不圓?隻要一顆真心常存,德誌常立,培補道根,必會感恪天地。即使根性不足,也會給你置換一個根深葉荗的靈根樹!
以洛書分析中根之人,有的或被本身的氣質所局限,有的因被不良積習所累困。先天破損,殘缺不全,因而隻能後天用事。性命分為兩處,如果不用有為之法,已經丟失的先天道性物質必然難以還原。雖然世間也有不少誌士誠心修道,但如果不遵守自然法則而修,絕無成功之望。
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曆史上就出現了“河出圖,洛出書”之良機,聖人以圖示修大道之理,留傳世間,使後人深玩其義,從而依理循法,各了性命,直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