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軍中調人,不僅可以迅速補充人手,解決無人可用的窘境。”
“也可以向朝廷表明,我們是出於公心,之前表麵上讓別人說不出什麽來。”
“最好是,從三營中各調一些人手。這樣既可以減少上邊的懷疑,也可以避免這些人不好控製。”
允寧慎重說道:“該怎麽做,你比我要清楚。”
“先去探探邊軍士兵底細,要做到完全掌控他們。否則,寧願一個不用!”
陶富安說道:“奴才明白,這方麵奴才還是有些經驗的!”
允寧將所有事情交代完畢,這才說道:“去把肖大人請過來吧!”
陶富安躬身退了出去,正遇上路劍鳴帶著周家兄弟和曲雲前來。
三人看到陶富安後,拱手行禮笑道:“末將等,見過陶長史。”
陶富安笑著還禮說道:“幾位將軍,陶某不過一個小小長史。”
“官小位卑,怎敢受你們的禮,以後可不能這樣了。”
三人陪笑說道:“末將等,謹記陶長史教誨。”
陶富安十分受用,笑容就沒下過臉,說道:“三位,王爺王妃,在書房等著呢!”
“咱們日後再敘,快些進去吧!不要誤了王爺的大事!”
三連連稱是,等陶富安走後,這才依次走進書房。
大聲說道:“末將,見過王爺,見過王妃…”
允寧麵色凝重,說道:“這幾日,你們各營兵員補充的如何了?”
曲雲率先說道:“回稟王爺,兵員基本補充到位,正在加緊訓練。”
周傲,周靜上前說道:“我們兩營和曲將軍那差不多。”
“雖然,拉出去剿過幾次匪,卻也沒有形成戰力!”
允寧肅然說道:“本王收到消息,東夏大軍想趁著南洲空虛,伺機北上拿下南洲。你等可有什麽好計策?”
三人皆是一副毫不意外,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的樣子。
周臨說道:“王爺,邊軍新兵雖未構成戰力,卻已滿編。”
“我們以逸待勞,又有萬數老兵,東夏想要拿下南洲,隻怕也沒有那麽容易。”
曲雲滿臉的愁雲慘淡,說道:“王爺,末將並不覺得樂觀。”
“目前邊軍確有三萬多人,可隻有一萬老兵有戰力。”
“南洲軍糧,又早已被張鳳羽倒賣。城中百姓手中更是沒什麽糧食。”
“一旦圍城,咱們是既打不過,又守不住…”
允寧自然知道眼前困境,見周傲不說話,主動問道:“周傲,你有什麽意見!”
周傲謹慎說道:“以末將看,最為穩妥的是向聖上上折子。”
“請求調建州,青州官兵支援,此其一也。”
“加固南洲城牆,緊急從其他地方購買糧草,此其二也!”
“久聞安平公主和路大俠關係匪淺,有勞路大俠溝通轉圜,此其三也!”
允寧何嚐不知調兵之事,隻是自己也不過,是聽地獄司閻君隨口一說,又無真憑實據。
聖上會不會相信,調兵前來,是一回事。
若是東夏見建州軍前來支援,放棄攻打南洲,自己又會落下心懷不軌的罪名…
如果等到東夏大軍圍城,再想調兵,那就來不及了,真可謂是進退兩難…
曲雲見允寧不說話,問道:“王爺,您從何得到的消息,東夏想要襲取南洲。”
允寧也不隱瞞,說道:“從一個既是敵人,又是朋友的人手中,得到的消息。”
“兵者,國之大事,本王實在不敢不謹慎呀!”
周臨說道:“自平定,齊虎臣,楊廷和後。”
“末將等,就防著東夏偷襲,一直都有派的探子,以做監視之用。”
“東夏雖蠢蠢欲動,卻也沒有實質的動作,此刻就下結論,是不是為時尚早。”
周傲附和說道:“王爺,周臨說的不錯。”
“咱們和東夏,一直都有盟約在,料想他們,應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允寧見他們也沒個主意,還心存幻想。
當即說道:“周傲,留下一千新募邊軍,維持考場秩序。其餘邊軍,全部駐守城牆。”
“周臨你從旁協助。此外,再派人外出購買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曲雲見沒有給自己安排差事,急忙問道:“王爺,那末將做什麽?”
允寧說道:“不用著急,曲將軍你這,本王自有安排,稍後你我單獨再談”
周家兄弟對視一眼,這才發現,真到了關鍵時刻,曲雲才是自己呀!
兩人眼中略帶失望,允寧將一切看在眼裏。
接著說道:“周傲,把周述調回來,節製行園人馬,做後備,以便隨時支援”
周傲頓時大喜,這麽一來,可就沒有遠近親疏了。
急忙說道:“末將回去,就把周述派過來。”
允寧臉色一凜,說道:“周傲,你也不用高興的太早。”
“事關南洲生死存亡,周述若還是向之前那樣,可別怪本王軍法從事。”
周傲保證說道:“王爺放心,若那小子還不開竅,用不著王爺動手,末將親自處罰。”
周傲話音剛落,肖重玄就走了進來,說道:“下官,見過王爺…”
允寧又將剛才東夏之事,複述了一遍。
肖重玄沉吟片刻,堅定說道:“下官雖是文臣,不懂行軍布陣之道。”
“不過,依下官看來,東夏的人馬絕打不進南洲…”
周傲三人都是行伍出身,尚沒有辦法,不知他肖重玄有什麽把握,竟敢誇下如此海口…
允寧也懷疑問道:“肖大人,是否有什麽良策,不妨說出來!”
肖重玄說道:“王爺,此南洲非是之前的南洲。”
“羅鬆仁,張鳳羽在時,百姓饑寒交迫,對官員恨之入骨。邊軍任人唯親,毫無戰鬥力。”
“現在王爺主政南洲,邊軍煥然一新,民心已然歸附。”
“南洲並非隻有三萬邊軍,還有十幾萬南洲百姓。”
“隻要東夏敢來,下官願率所有南洲百姓共保家園。”
周傲三人有些側目,允寧猛然拍桌,站起來說道:“好,本王相信區區幾萬東夏人馬,絕拿不下南洲。”
“有肖大人在,足頂百萬雄獅。”
肖重玄急忙說道:“王爺過獎了,下官不敢當…”
允寧下定決心,東夏如若敢來,必定誓死一戰。
對著曲雲三人說道:“你們三人門外留一下。”
“稍後帶著陶富安,去各自營中挑選三十人,讓陶富安帶走…!”
三人雖有疑惑,三十人也做不成什麽,便痛快答應了下來。
待三人出去之後,允寧很輕鬆的就從肖重玄手中,拿到了行商與釀酒的手續。這讓允寧也十分費解。
直到說出由陶富安負責賦稅時,肖重玄想都未想,直接一口否定。
說道:“王爺,您剛才所說行商,釀酒之事,目的為何,下官心知肚明。”
“您身為王爺,不貪不拿,想要以這種渠道賺些銀子,無可厚非。”
“下官是提出過,設置專門的管理賦稅的官職。”
“可聖上未批,貿然行事,牽扯甚廣,下官實在不敢答應…”
允寧也不爭辯,拿出秘旨,交給肖重玄說道:“你自己看吧!”
“也可以向朝廷表明,我們是出於公心,之前表麵上讓別人說不出什麽來。”
“最好是,從三營中各調一些人手。這樣既可以減少上邊的懷疑,也可以避免這些人不好控製。”
允寧慎重說道:“該怎麽做,你比我要清楚。”
“先去探探邊軍士兵底細,要做到完全掌控他們。否則,寧願一個不用!”
陶富安說道:“奴才明白,這方麵奴才還是有些經驗的!”
允寧將所有事情交代完畢,這才說道:“去把肖大人請過來吧!”
陶富安躬身退了出去,正遇上路劍鳴帶著周家兄弟和曲雲前來。
三人看到陶富安後,拱手行禮笑道:“末將等,見過陶長史。”
陶富安笑著還禮說道:“幾位將軍,陶某不過一個小小長史。”
“官小位卑,怎敢受你們的禮,以後可不能這樣了。”
三人陪笑說道:“末將等,謹記陶長史教誨。”
陶富安十分受用,笑容就沒下過臉,說道:“三位,王爺王妃,在書房等著呢!”
“咱們日後再敘,快些進去吧!不要誤了王爺的大事!”
三連連稱是,等陶富安走後,這才依次走進書房。
大聲說道:“末將,見過王爺,見過王妃…”
允寧麵色凝重,說道:“這幾日,你們各營兵員補充的如何了?”
曲雲率先說道:“回稟王爺,兵員基本補充到位,正在加緊訓練。”
周傲,周靜上前說道:“我們兩營和曲將軍那差不多。”
“雖然,拉出去剿過幾次匪,卻也沒有形成戰力!”
允寧肅然說道:“本王收到消息,東夏大軍想趁著南洲空虛,伺機北上拿下南洲。你等可有什麽好計策?”
三人皆是一副毫不意外,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的樣子。
周臨說道:“王爺,邊軍新兵雖未構成戰力,卻已滿編。”
“我們以逸待勞,又有萬數老兵,東夏想要拿下南洲,隻怕也沒有那麽容易。”
曲雲滿臉的愁雲慘淡,說道:“王爺,末將並不覺得樂觀。”
“目前邊軍確有三萬多人,可隻有一萬老兵有戰力。”
“南洲軍糧,又早已被張鳳羽倒賣。城中百姓手中更是沒什麽糧食。”
“一旦圍城,咱們是既打不過,又守不住…”
允寧自然知道眼前困境,見周傲不說話,主動問道:“周傲,你有什麽意見!”
周傲謹慎說道:“以末將看,最為穩妥的是向聖上上折子。”
“請求調建州,青州官兵支援,此其一也。”
“加固南洲城牆,緊急從其他地方購買糧草,此其二也!”
“久聞安平公主和路大俠關係匪淺,有勞路大俠溝通轉圜,此其三也!”
允寧何嚐不知調兵之事,隻是自己也不過,是聽地獄司閻君隨口一說,又無真憑實據。
聖上會不會相信,調兵前來,是一回事。
若是東夏見建州軍前來支援,放棄攻打南洲,自己又會落下心懷不軌的罪名…
如果等到東夏大軍圍城,再想調兵,那就來不及了,真可謂是進退兩難…
曲雲見允寧不說話,問道:“王爺,您從何得到的消息,東夏想要襲取南洲。”
允寧也不隱瞞,說道:“從一個既是敵人,又是朋友的人手中,得到的消息。”
“兵者,國之大事,本王實在不敢不謹慎呀!”
周臨說道:“自平定,齊虎臣,楊廷和後。”
“末將等,就防著東夏偷襲,一直都有派的探子,以做監視之用。”
“東夏雖蠢蠢欲動,卻也沒有實質的動作,此刻就下結論,是不是為時尚早。”
周傲附和說道:“王爺,周臨說的不錯。”
“咱們和東夏,一直都有盟約在,料想他們,應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允寧見他們也沒個主意,還心存幻想。
當即說道:“周傲,留下一千新募邊軍,維持考場秩序。其餘邊軍,全部駐守城牆。”
“周臨你從旁協助。此外,再派人外出購買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曲雲見沒有給自己安排差事,急忙問道:“王爺,那末將做什麽?”
允寧說道:“不用著急,曲將軍你這,本王自有安排,稍後你我單獨再談”
周家兄弟對視一眼,這才發現,真到了關鍵時刻,曲雲才是自己呀!
兩人眼中略帶失望,允寧將一切看在眼裏。
接著說道:“周傲,把周述調回來,節製行園人馬,做後備,以便隨時支援”
周傲頓時大喜,這麽一來,可就沒有遠近親疏了。
急忙說道:“末將回去,就把周述派過來。”
允寧臉色一凜,說道:“周傲,你也不用高興的太早。”
“事關南洲生死存亡,周述若還是向之前那樣,可別怪本王軍法從事。”
周傲保證說道:“王爺放心,若那小子還不開竅,用不著王爺動手,末將親自處罰。”
周傲話音剛落,肖重玄就走了進來,說道:“下官,見過王爺…”
允寧又將剛才東夏之事,複述了一遍。
肖重玄沉吟片刻,堅定說道:“下官雖是文臣,不懂行軍布陣之道。”
“不過,依下官看來,東夏的人馬絕打不進南洲…”
周傲三人都是行伍出身,尚沒有辦法,不知他肖重玄有什麽把握,竟敢誇下如此海口…
允寧也懷疑問道:“肖大人,是否有什麽良策,不妨說出來!”
肖重玄說道:“王爺,此南洲非是之前的南洲。”
“羅鬆仁,張鳳羽在時,百姓饑寒交迫,對官員恨之入骨。邊軍任人唯親,毫無戰鬥力。”
“現在王爺主政南洲,邊軍煥然一新,民心已然歸附。”
“南洲並非隻有三萬邊軍,還有十幾萬南洲百姓。”
“隻要東夏敢來,下官願率所有南洲百姓共保家園。”
周傲三人有些側目,允寧猛然拍桌,站起來說道:“好,本王相信區區幾萬東夏人馬,絕拿不下南洲。”
“有肖大人在,足頂百萬雄獅。”
肖重玄急忙說道:“王爺過獎了,下官不敢當…”
允寧下定決心,東夏如若敢來,必定誓死一戰。
對著曲雲三人說道:“你們三人門外留一下。”
“稍後帶著陶富安,去各自營中挑選三十人,讓陶富安帶走…!”
三人雖有疑惑,三十人也做不成什麽,便痛快答應了下來。
待三人出去之後,允寧很輕鬆的就從肖重玄手中,拿到了行商與釀酒的手續。這讓允寧也十分費解。
直到說出由陶富安負責賦稅時,肖重玄想都未想,直接一口否定。
說道:“王爺,您剛才所說行商,釀酒之事,目的為何,下官心知肚明。”
“您身為王爺,不貪不拿,想要以這種渠道賺些銀子,無可厚非。”
“下官是提出過,設置專門的管理賦稅的官職。”
“可聖上未批,貿然行事,牽扯甚廣,下官實在不敢答應…”
允寧也不爭辯,拿出秘旨,交給肖重玄說道:“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