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後此人,自私膽小,貪圖享樂,逍遙子早已知曉,故她此刻的心思如明鏡懸於高堂。
逍遙子道:“此次來,我王有交代,若是皇朝願意歸順,皇朝所轄之地獨立而治,太後依舊享有無限尊榮,幼主與長公主殿下亦然。”
“獨立而治?”長公主很好奇這個新鮮說法。
“獨立而治的意思就是現皇朝管轄之城不變,楚國不參與朝堂政事。皇朝不需向我大楚朝貢,不需俯首稱臣,隻需對外宣稱屬於我大楚國土之範圍,當然,我大楚必須派兵駐紮守衛,在這塊土地上,你依然是說一不二的王者。”
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了。
如此一來,依靠楚國也不賴的。任他亂世風雨飄搖,背有大樹有依靠。
“如此,就依貴使所言,我皇朝願……”
“且慢!”
殿外傳來中氣十足的聲音打斷了太後的欣喜若狂。
眾人向殿外望去,竟是一個身穿盔甲,滿臉絡腮胡子的威武男子,身高略有九尺,胳膊孔武有力,步子很重。
往殿中一站,氣勢如宏,壓得人不敢出。特別是太後,見了他心有畏懼不敢言。
“老子在外浴血奮戰,你就給老子拖後腿,我皇朝還輪不到你一介女流做主。”他如怒吼的雄獅,朝太後怒吼,嚇得所有人心肝顫顫。
“王叔……”他的怒火唯有長公主可以降伏。
沒錯,他乃先皇堂弟,皇室中唯一的長輩,為人暴虐凶殘,唯我獨尊,也隻有長公主的話他聽得進幾分。
這不,長公主喚了他一聲,他瞬間變得溫和。
和談一事因他的到來變成僵局,隻得另尋時機方法。
宴會散去,長公主心心念念著‘獨立而治’的曠世治國之法,心中對楚王的敬服更上一層樓。
卻不知此法乃楚國年少丞相風子兮所想,這便是當初破衛國時獻給楚王的錦囊妙計,本欲用在衛王身上,可惜衛王一心求死,如今到讓皇朝占了便宜。
逍遙子等人住在驛館中,長公主親臨拜訪。
“望先生勿怪我唐突來訪,我隻是好奇‘獨立而治’這個觀點,這是楚王的意思嗎?”若是楚王有此治國之法,她當拚盡全力也要讓皇朝歸附楚國。
逍遙子道:“聽說是風丞相提出的方法。”
他與風丞相素未蒙麵,隻知對方乃一代英才,回楚後他定親自拜見,引以為知己。
原來不是楚王的意思啊!長公主有些許失望,不過能得這位風丞相輔佐,楚王也不是無能之輩。
“先生,我可以說服我王叔,不過我有一個條件。”長公主道。
聞言,逍遙子有種欣喜的感覺,忙問:“公主有什麽條件?隻要合情合理都可。”
“我們歸附之後,允許我們永久地獨立而治。”這是她唯一的條件,如果楚國可以做到,她就有辦法辦到。
永久?小公主胃口真大!人不可貌相啊!
“永不背叛楚國,這個條件就可以答應。”這是他的要求,不能退讓。
“好,成交!”
長公主舉起手掌,與逍遙子擊掌為誓。
先搞定性格古怪的王叔,母後那兒就迎刃而解了。
王府花廳,換下盔甲的王爺看著不那麽凶神惡煞,特別是長公主拽著他的胳膊,甜甜的喚一聲“王叔……”。
“你個丫頭,我還沒找你算賬呢!你到敢來我府上。”他裝作嚴肅的繃著臉,秦太後企圖賣國求榮,這丫頭也不阻止。
長公主搖著他胳膊,可憐兮兮地瞅著他。
在外人麵前她端著攝政長公主的架子,隻有在王叔麵前她才盡顯活潑真性情,撒嬌。
“王叔,我覺得歸順楚國不錯的!”她將楚國提出的獨立而治的觀點給王叔細細道來,又分析了目前天下局勢,如果不主動歸順楚國,秦楚大軍必踏破山河,屆時皇室血脈不保。
聽完,他默默了良久,“若你是男兒,天下又是另一番格局。”
她見識深遠,由她教導幼主,幼主長大後必是優秀賢明的君王,隻可惜生不逢時,天下局勢等不及他長大。
“我想見一見那位楚國使臣!”他道。
長公主眉開眼笑,“先生在偏廳等著呢!”
原來是早有準備,這丫頭。
兩人偏廳相見後,王爺直指重點“先生之言可作數?”。
“不作數豈敢到王爺府上來?”逍遙子自信張揚。
“楚王對先生可真是信任有加!”這麽大的事兒居然不用請示楚王,可見楚王此人魅力不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王一向如此。”
雙方相視一笑,無聲達成協議。
第35章 034:皇朝歸順
自楚國提出的獨立而治言論得到王爺和長公主支持後,皇朝所施的阻力輕了不少,亦在朝堂上炸開鍋,逍遙子舌戰群儒,憑一人之力扭轉乾坤。
朝堂上,雙方言語之戰激烈。其中,有人表示反對。
“皇朝屹立百年而不到自有其皇室威嚴,各諸侯國原本都是皇朝屬國,卻謀反自立門戶,實乃大逆不道。現在居然厚著臉皮讓皇朝歸順楚國,簡直癡人說夢。”
此人言辭激烈,字字誅心,可惜他麵對的是逍遙子,一個不重邏輯之人。
他驕傲地揚起俊臉,眼神飄忽,譏笑著問:“就算是各諸侯國謀逆背叛自立為王,皇朝□□又敢如何?出兵鎮壓收複山河?”
此言狂妄卻不無道理,本就是皇朝昏庸無能才導致如今群雄逐鹿的局麵。
他們除了能在言語上爭一口氣,還能如何?真的出兵?他不敢,也沒有實力。
此時秦太後驕傲的維護自己高高在上的威嚴不容侵犯,“任你巧舌如簧也改變不了背叛的事實,自古亂臣賊子不得好下場。”
她隻能口吐蓮花,別的也不敢了。
她本是樂意歸順楚國的,但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容不得別人將她的尊嚴踩在腳底。
逍遙子神色不悅,眼眸中透著不耐煩,“我今日說這些是通知你們不是商量,我王對皇朝勢在必得,若你們不答應,那我楚國鐵騎隻能踏破皇朝了。”
逍遙子此言非虛,楚王確實調兵遣將駐紮皇朝邊境,蠢蠢欲動,若和談不成,楚必然揮兵南下,那時……
秦太後沉默不語,在心中衡量利弊。
此時王爺不耐煩的站出來,“真他娘的囉嗦,要和,本王讚同,要戰,本王認為你應該去戰場上拚殺一番,省得在這兒磨磨唧唧。”
說到最後一句,他手指太後,雙目似噴出火焰,嚇得太後怯怯不敢多言。
對這個王爺,她一向是害怕的,因為他不講禮數,全憑喜惡做事,一不高興,不管是何人,立馬抓過來打死。
“本王覺得楚國提出的獨立而治很好,既保住皇朝血脈,也不是真的亡國向楚稱臣。”他大刺刺望殿中一站,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氣勢,“若誰反對,本王立馬甩他到前方打仗,看他站著說話不腰疼。”。
他威脅的話已經放出來了,誰敢說反對。
殿中寂靜無聲,他與逍遙子對視一眼,挑眉表示支持。
有王爺公開支持,也不必理會秦太後。逍遙子轉向年幼的天子,問:“不知幼主覺得如何?”
“朕……”他年幼不懂事,平日裏都是參考長姐意見,此時也不例外,他偷偷看了一眼長公主,得她點頭首肯後方說“朕以為楚王言之有理,我皇朝同意獨立而治。”!
逍遙子立馬接話“如此就請幼主下召書昭告天下,皇朝願隸屬楚國管轄,獨立治國,不奉楚王為君主。同時楚國軍隊駐紮皇朝地界,皇朝不得擁兵過三萬。”。
此要求一出,眾人驚,其中王爺猶為反應激烈,“你……奸詐之徒。”
“王叔,不要。”要不是長公主及時攔住,恐怕他早就衝上去暴打逍遙子一頓。
皇朝依然獨立,但養兵不過三萬有何用處?將來若楚王翻臉,皇朝還不任由宰割?那今日和談有何意義?
這些逍遙子如何不知,於是給了他們另一顆定心丸。
“今日之言我王願發詔書昭告天下,隻要皇朝不背叛,獨立而治這一條永遠存在,反之,楚軍必滅皇朝以儆效尤。”
如此,再無反對聲音。
和談一事暫時告一段落,待幼主正式下召便功德圓滿。
逍遙子最近一顆心七上八下的,此時終於落回肚子裏了。
“聽電,今日咱們去喝花酒吧!”
要不是金銀珠寶如花美人送往太後寵幸的兩位大臣家中,使他們在太後耳邊說了不少好話,今日在大殿上太後也不會這麽容易妥協。
她為人心狠,手段毒辣;為了至高榮華什麽都幹得出來。
如今事情擺平了,他該去放鬆放鬆。
說到喝花酒,聽電的臉閃過一絲疑紅,裝作一本正經的勸阻“先生,在詔書還未下之前您可不能放鬆,免得喝酒誤事。”。
其實是聽電不喜風月場所,又不得不緊跟逍遙子保護他安危,所以才如此說。
皇朝歸順之事絕不會出亂子,他充滿信心。
事情確如他所料,一切順利。可是此時他的生命正受人威脅。
他們二人駕車在回驛館途中,不知從哪兒飛來一夥黑衣人,大約五人。
縱然聽電武藝再好,雙拳難敵四手,漸漸顧不上逍遙子,偏逍遙子不懂武功,眼睜睜看著刀劍逼近無處可躲。
在此生死存亡之間,奇跡總會眷顧,一隻箭橫飛而來射掉刺客的刀劍。
原來是王爺帶著一隊士兵恰巧經過,救他一命。
刺客迅速撤退,王爺張開弓,一隻箭射在馬屁股上,馬兒受驚後嘶叫著拖著馬車飛奔離開,逍遙子被撞倒外地沾了一身塵土,甚是狼狽。
王爺大笑著策馬離開,他剛才故意射馬兒一箭就是想讓逍遙子出醜,誰讓他奸詐坑了□□一把。
“睚眥必報的小氣鬼。”逍遙子吐了一口灰塵。
逍遙子道:“此次來,我王有交代,若是皇朝願意歸順,皇朝所轄之地獨立而治,太後依舊享有無限尊榮,幼主與長公主殿下亦然。”
“獨立而治?”長公主很好奇這個新鮮說法。
“獨立而治的意思就是現皇朝管轄之城不變,楚國不參與朝堂政事。皇朝不需向我大楚朝貢,不需俯首稱臣,隻需對外宣稱屬於我大楚國土之範圍,當然,我大楚必須派兵駐紮守衛,在這塊土地上,你依然是說一不二的王者。”
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了。
如此一來,依靠楚國也不賴的。任他亂世風雨飄搖,背有大樹有依靠。
“如此,就依貴使所言,我皇朝願……”
“且慢!”
殿外傳來中氣十足的聲音打斷了太後的欣喜若狂。
眾人向殿外望去,竟是一個身穿盔甲,滿臉絡腮胡子的威武男子,身高略有九尺,胳膊孔武有力,步子很重。
往殿中一站,氣勢如宏,壓得人不敢出。特別是太後,見了他心有畏懼不敢言。
“老子在外浴血奮戰,你就給老子拖後腿,我皇朝還輪不到你一介女流做主。”他如怒吼的雄獅,朝太後怒吼,嚇得所有人心肝顫顫。
“王叔……”他的怒火唯有長公主可以降伏。
沒錯,他乃先皇堂弟,皇室中唯一的長輩,為人暴虐凶殘,唯我獨尊,也隻有長公主的話他聽得進幾分。
這不,長公主喚了他一聲,他瞬間變得溫和。
和談一事因他的到來變成僵局,隻得另尋時機方法。
宴會散去,長公主心心念念著‘獨立而治’的曠世治國之法,心中對楚王的敬服更上一層樓。
卻不知此法乃楚國年少丞相風子兮所想,這便是當初破衛國時獻給楚王的錦囊妙計,本欲用在衛王身上,可惜衛王一心求死,如今到讓皇朝占了便宜。
逍遙子等人住在驛館中,長公主親臨拜訪。
“望先生勿怪我唐突來訪,我隻是好奇‘獨立而治’這個觀點,這是楚王的意思嗎?”若是楚王有此治國之法,她當拚盡全力也要讓皇朝歸附楚國。
逍遙子道:“聽說是風丞相提出的方法。”
他與風丞相素未蒙麵,隻知對方乃一代英才,回楚後他定親自拜見,引以為知己。
原來不是楚王的意思啊!長公主有些許失望,不過能得這位風丞相輔佐,楚王也不是無能之輩。
“先生,我可以說服我王叔,不過我有一個條件。”長公主道。
聞言,逍遙子有種欣喜的感覺,忙問:“公主有什麽條件?隻要合情合理都可。”
“我們歸附之後,允許我們永久地獨立而治。”這是她唯一的條件,如果楚國可以做到,她就有辦法辦到。
永久?小公主胃口真大!人不可貌相啊!
“永不背叛楚國,這個條件就可以答應。”這是他的要求,不能退讓。
“好,成交!”
長公主舉起手掌,與逍遙子擊掌為誓。
先搞定性格古怪的王叔,母後那兒就迎刃而解了。
王府花廳,換下盔甲的王爺看著不那麽凶神惡煞,特別是長公主拽著他的胳膊,甜甜的喚一聲“王叔……”。
“你個丫頭,我還沒找你算賬呢!你到敢來我府上。”他裝作嚴肅的繃著臉,秦太後企圖賣國求榮,這丫頭也不阻止。
長公主搖著他胳膊,可憐兮兮地瞅著他。
在外人麵前她端著攝政長公主的架子,隻有在王叔麵前她才盡顯活潑真性情,撒嬌。
“王叔,我覺得歸順楚國不錯的!”她將楚國提出的獨立而治的觀點給王叔細細道來,又分析了目前天下局勢,如果不主動歸順楚國,秦楚大軍必踏破山河,屆時皇室血脈不保。
聽完,他默默了良久,“若你是男兒,天下又是另一番格局。”
她見識深遠,由她教導幼主,幼主長大後必是優秀賢明的君王,隻可惜生不逢時,天下局勢等不及他長大。
“我想見一見那位楚國使臣!”他道。
長公主眉開眼笑,“先生在偏廳等著呢!”
原來是早有準備,這丫頭。
兩人偏廳相見後,王爺直指重點“先生之言可作數?”。
“不作數豈敢到王爺府上來?”逍遙子自信張揚。
“楚王對先生可真是信任有加!”這麽大的事兒居然不用請示楚王,可見楚王此人魅力不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王一向如此。”
雙方相視一笑,無聲達成協議。
第35章 034:皇朝歸順
自楚國提出的獨立而治言論得到王爺和長公主支持後,皇朝所施的阻力輕了不少,亦在朝堂上炸開鍋,逍遙子舌戰群儒,憑一人之力扭轉乾坤。
朝堂上,雙方言語之戰激烈。其中,有人表示反對。
“皇朝屹立百年而不到自有其皇室威嚴,各諸侯國原本都是皇朝屬國,卻謀反自立門戶,實乃大逆不道。現在居然厚著臉皮讓皇朝歸順楚國,簡直癡人說夢。”
此人言辭激烈,字字誅心,可惜他麵對的是逍遙子,一個不重邏輯之人。
他驕傲地揚起俊臉,眼神飄忽,譏笑著問:“就算是各諸侯國謀逆背叛自立為王,皇朝□□又敢如何?出兵鎮壓收複山河?”
此言狂妄卻不無道理,本就是皇朝昏庸無能才導致如今群雄逐鹿的局麵。
他們除了能在言語上爭一口氣,還能如何?真的出兵?他不敢,也沒有實力。
此時秦太後驕傲的維護自己高高在上的威嚴不容侵犯,“任你巧舌如簧也改變不了背叛的事實,自古亂臣賊子不得好下場。”
她隻能口吐蓮花,別的也不敢了。
她本是樂意歸順楚國的,但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容不得別人將她的尊嚴踩在腳底。
逍遙子神色不悅,眼眸中透著不耐煩,“我今日說這些是通知你們不是商量,我王對皇朝勢在必得,若你們不答應,那我楚國鐵騎隻能踏破皇朝了。”
逍遙子此言非虛,楚王確實調兵遣將駐紮皇朝邊境,蠢蠢欲動,若和談不成,楚必然揮兵南下,那時……
秦太後沉默不語,在心中衡量利弊。
此時王爺不耐煩的站出來,“真他娘的囉嗦,要和,本王讚同,要戰,本王認為你應該去戰場上拚殺一番,省得在這兒磨磨唧唧。”
說到最後一句,他手指太後,雙目似噴出火焰,嚇得太後怯怯不敢多言。
對這個王爺,她一向是害怕的,因為他不講禮數,全憑喜惡做事,一不高興,不管是何人,立馬抓過來打死。
“本王覺得楚國提出的獨立而治很好,既保住皇朝血脈,也不是真的亡國向楚稱臣。”他大刺刺望殿中一站,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氣勢,“若誰反對,本王立馬甩他到前方打仗,看他站著說話不腰疼。”。
他威脅的話已經放出來了,誰敢說反對。
殿中寂靜無聲,他與逍遙子對視一眼,挑眉表示支持。
有王爺公開支持,也不必理會秦太後。逍遙子轉向年幼的天子,問:“不知幼主覺得如何?”
“朕……”他年幼不懂事,平日裏都是參考長姐意見,此時也不例外,他偷偷看了一眼長公主,得她點頭首肯後方說“朕以為楚王言之有理,我皇朝同意獨立而治。”!
逍遙子立馬接話“如此就請幼主下召書昭告天下,皇朝願隸屬楚國管轄,獨立治國,不奉楚王為君主。同時楚國軍隊駐紮皇朝地界,皇朝不得擁兵過三萬。”。
此要求一出,眾人驚,其中王爺猶為反應激烈,“你……奸詐之徒。”
“王叔,不要。”要不是長公主及時攔住,恐怕他早就衝上去暴打逍遙子一頓。
皇朝依然獨立,但養兵不過三萬有何用處?將來若楚王翻臉,皇朝還不任由宰割?那今日和談有何意義?
這些逍遙子如何不知,於是給了他們另一顆定心丸。
“今日之言我王願發詔書昭告天下,隻要皇朝不背叛,獨立而治這一條永遠存在,反之,楚軍必滅皇朝以儆效尤。”
如此,再無反對聲音。
和談一事暫時告一段落,待幼主正式下召便功德圓滿。
逍遙子最近一顆心七上八下的,此時終於落回肚子裏了。
“聽電,今日咱們去喝花酒吧!”
要不是金銀珠寶如花美人送往太後寵幸的兩位大臣家中,使他們在太後耳邊說了不少好話,今日在大殿上太後也不會這麽容易妥協。
她為人心狠,手段毒辣;為了至高榮華什麽都幹得出來。
如今事情擺平了,他該去放鬆放鬆。
說到喝花酒,聽電的臉閃過一絲疑紅,裝作一本正經的勸阻“先生,在詔書還未下之前您可不能放鬆,免得喝酒誤事。”。
其實是聽電不喜風月場所,又不得不緊跟逍遙子保護他安危,所以才如此說。
皇朝歸順之事絕不會出亂子,他充滿信心。
事情確如他所料,一切順利。可是此時他的生命正受人威脅。
他們二人駕車在回驛館途中,不知從哪兒飛來一夥黑衣人,大約五人。
縱然聽電武藝再好,雙拳難敵四手,漸漸顧不上逍遙子,偏逍遙子不懂武功,眼睜睜看著刀劍逼近無處可躲。
在此生死存亡之間,奇跡總會眷顧,一隻箭橫飛而來射掉刺客的刀劍。
原來是王爺帶著一隊士兵恰巧經過,救他一命。
刺客迅速撤退,王爺張開弓,一隻箭射在馬屁股上,馬兒受驚後嘶叫著拖著馬車飛奔離開,逍遙子被撞倒外地沾了一身塵土,甚是狼狽。
王爺大笑著策馬離開,他剛才故意射馬兒一箭就是想讓逍遙子出醜,誰讓他奸詐坑了□□一把。
“睚眥必報的小氣鬼。”逍遙子吐了一口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