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冷靜下來細想,魏軍悄無聲息的突破各城池關卡潛入都城,必定是奸細作祟;奸細究竟是誰?
可再細想還是不對,近月來兵符從不離他身,不可能有人盜取兵符調遣趙國軍隊使魏軍登堂入室。
那麽奸細真有此高超本事嗎?如果是,那根本不用大動幹戈,直接取他項上人頭趙國就易主了;所以答案是否定的,一定是有人在兵符上做了手腳。
他指腹輕輕摩擦著兵符,突然,腦中閃過弋凰天對兵符十分感興趣的一幕,真相呼之欲出。
“賤人,敢背叛本王。”他怒不可遏,恨不得將弋凰天撕得粉碎,指甲因太過用力而陷進手心,疼而不知。
初雪來得毫無防備,一夜間,滿地銀裝素裹。魏軍已圍困趙京長達半月之久,城內缺水斷糧,百姓們想盡辦法逃出,就連大多數朝廷官員也偷偷將子孫送出城以保家族血脈傳承。生死麵前,國家大義已顧不上。
顯然魏軍也沒多少耐心繼續消耗,放出話來,若趙軍不開城門投降,便要強攻進城。
京城內軍隊不過萬人,其餘皆駐紮在離京城百裏之外的軍營,也不知為何沒有來解京城圍困的燃眉之急。
趙王因此病更重,纏綿病榻不能下床,於是想起禁足的王後,希望她能暫時主持大局。可惜,他的如意算盤隻能落空,今時今日,真正的王後已命喪冷宮,主持大局的乃是弋凰天貼身侍女,如此一來,豈不王宮內外皆在其掌握之中。
消息傳入弋凰天耳中,她一時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當然趙王打算做兩手準備,便強拖著病體找楚王談判。
最後楚王親自與魏軍談判,魏軍退兵的條件是——趙王必須割讓瀕臨魏國的五座城給魏國。
此等喪權辱國之舉趙王果斷拒絕,然而,趙王麵臨的代價便是魏軍下令屠殺三千俘虜,首級懸掛城門口以示警告。
趙王急火攻心,頻繁咳血之際將怒火發泄到無辜之人身上。
“將弋凰天那賤人押入天牢,待本王親自用她的血祭奠趙國冤死將士的亡魂。”
“咳咳咳……”
說一句咳一句,手帕染紅了鮮血,趙王後又心疼又擔憂,“陛下,這等小事就不必煩心了,臣妾會處理好的,您要保重身體。”
內有奸細,外有敵軍,內憂外患使他瞬間蒼老了許多,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望著不遠處悠閑自得的楚王蹙眉歎息。
“趙王後悔了?”
“本王不後悔也不能後悔。”
誰能懂得他得知魏軍屠了三千俘虜之消息時心裏的痛,那些都是守護趙國山河的人啊!就這樣成了魏軍刀下亡魂。他痛心卻不能示弱。若是今日答應割讓城池,明日魏國就會得寸進尺、予給予求。甚至周遭各國群起效仿,將趙國一一吞入腹中。
不過趙王心中所想與楚王無幹,楚王樂得做戲看戲。
楚王假意關懷:“接下來趙王打算如何?若有需要本王的地方,本王一定義不容辭。”
趙王謹慎思索後,下了決心,“請求楚王支援!”
聞言,楚王勾起一抹笑容,反問:“趙王不怕引狼入室?”
四目相對,火花四射,本來趙王還是心有芥蒂,但楚王如此坦蕩,反倒叫他不好意思懷疑,不然就顯得太小肚雞腸了。
楚王與趙王達成一致,楚王出兵侵擾魏國邊境,迫使趙京外魏軍撤退,救趙國於圍困之中。
雖然請神容易送神難,但趙王另有綢繆,所以不懼楚王。
當夜,趙王心腹愛將帶著兵符趕往邊關,聚集百萬兵馬,一麵防備楚國,一麵圍魏救趙。同時派出大批暗衛監視楚王,有楚王為人質楚軍不敢輕舉妄動。
表麵上楚王住在驛管內,但實乃替身而已,他本人早已出城,做最後的部署,爭取一舉拿下趙國。
同時,弋凰天在被關押之前未雨綢繆,將假兵符交給紅竹易容喬裝至趙軍中,準備幹一場驚天動地的買賣。
三天後,風雪越來越大,趙國前方還未傳來利好消息,魏軍已經開始發起進攻,一波又一波的人員傷亡,導致趙國士氣低下,更有人做了逃兵。趙王下令抓住之後當場斬殺,威懾眾軍。
弋凰天被五花大綁,趙王準備用她的鮮血祭奠趙國戰死的亡靈。
望著漫天飛雪,她異常冷靜。
時光流轉,一月前,弋凰天將偽造的兵符交給楚王,楚王暗中將趙京周圍的大部分兵馬調離,隻留小部分守護都城安全,並動用自己的力量將消息封鎖不讓趙王察覺,後來又上演了刺殺一幕,目的在於麻痹趙王。
如今魏軍圍困都城,楚國邊境的兵馬也奮力抵抗魏軍給趙國征得喘息機會,但楚王演了一出金蟬脫殼,早已準備好,給趙國最後致命一擊。
所以她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會死。
“陛下,都城已破,魏軍已經攻向王宮,還請陛下趕緊離開!”
聞言,趙王癱倒在龍椅上,麵如死灰。
破了,這座百年來堅固如銅牆鐵壁的城牆就這麽破了?
趙國百年基業就毀在他手裏了?他自問勤勉朝政,兢兢業業,不敢有過多喜好,不敢有出格舉動,趙國怎麽能毀在他手裏呢?難道就因為他娶了弋凰天那個禍水才給趙國帶來災難嗎?
“來人,將弋凰天帶到城牆上,本王要親手殺了她。”
既然災難由她開始就由她結束吧!
風雪掩埋地上流淌的鮮紅,從城牆上望去,黑壓壓的魏軍精神抖擻,反觀趙軍,疲憊恐懼,趙王難過閉上眼,一行清淚從眼角滑落然後凝結成冰,就像他此時的心。
“趙王,事已至此,出城投降吧!待我稟告陛下,陛下仁慈,定不會讓你死得太難看。”魏軍主將仰天大笑,語氣輕謾。
投降換來一生囚禁折磨?以其苟且偷生不如死。
不過在此之前,有些事必須先了結。
“本王百思不得其解,你們是怎麽無聲無息的到達都城?”
他困惑已久的答案將要浮出水麵,話音剛落,城外傳來震耳欲聾的笑聲。
可再細想還是不對,近月來兵符從不離他身,不可能有人盜取兵符調遣趙國軍隊使魏軍登堂入室。
那麽奸細真有此高超本事嗎?如果是,那根本不用大動幹戈,直接取他項上人頭趙國就易主了;所以答案是否定的,一定是有人在兵符上做了手腳。
他指腹輕輕摩擦著兵符,突然,腦中閃過弋凰天對兵符十分感興趣的一幕,真相呼之欲出。
“賤人,敢背叛本王。”他怒不可遏,恨不得將弋凰天撕得粉碎,指甲因太過用力而陷進手心,疼而不知。
初雪來得毫無防備,一夜間,滿地銀裝素裹。魏軍已圍困趙京長達半月之久,城內缺水斷糧,百姓們想盡辦法逃出,就連大多數朝廷官員也偷偷將子孫送出城以保家族血脈傳承。生死麵前,國家大義已顧不上。
顯然魏軍也沒多少耐心繼續消耗,放出話來,若趙軍不開城門投降,便要強攻進城。
京城內軍隊不過萬人,其餘皆駐紮在離京城百裏之外的軍營,也不知為何沒有來解京城圍困的燃眉之急。
趙王因此病更重,纏綿病榻不能下床,於是想起禁足的王後,希望她能暫時主持大局。可惜,他的如意算盤隻能落空,今時今日,真正的王後已命喪冷宮,主持大局的乃是弋凰天貼身侍女,如此一來,豈不王宮內外皆在其掌握之中。
消息傳入弋凰天耳中,她一時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當然趙王打算做兩手準備,便強拖著病體找楚王談判。
最後楚王親自與魏軍談判,魏軍退兵的條件是——趙王必須割讓瀕臨魏國的五座城給魏國。
此等喪權辱國之舉趙王果斷拒絕,然而,趙王麵臨的代價便是魏軍下令屠殺三千俘虜,首級懸掛城門口以示警告。
趙王急火攻心,頻繁咳血之際將怒火發泄到無辜之人身上。
“將弋凰天那賤人押入天牢,待本王親自用她的血祭奠趙國冤死將士的亡魂。”
“咳咳咳……”
說一句咳一句,手帕染紅了鮮血,趙王後又心疼又擔憂,“陛下,這等小事就不必煩心了,臣妾會處理好的,您要保重身體。”
內有奸細,外有敵軍,內憂外患使他瞬間蒼老了許多,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望著不遠處悠閑自得的楚王蹙眉歎息。
“趙王後悔了?”
“本王不後悔也不能後悔。”
誰能懂得他得知魏軍屠了三千俘虜之消息時心裏的痛,那些都是守護趙國山河的人啊!就這樣成了魏軍刀下亡魂。他痛心卻不能示弱。若是今日答應割讓城池,明日魏國就會得寸進尺、予給予求。甚至周遭各國群起效仿,將趙國一一吞入腹中。
不過趙王心中所想與楚王無幹,楚王樂得做戲看戲。
楚王假意關懷:“接下來趙王打算如何?若有需要本王的地方,本王一定義不容辭。”
趙王謹慎思索後,下了決心,“請求楚王支援!”
聞言,楚王勾起一抹笑容,反問:“趙王不怕引狼入室?”
四目相對,火花四射,本來趙王還是心有芥蒂,但楚王如此坦蕩,反倒叫他不好意思懷疑,不然就顯得太小肚雞腸了。
楚王與趙王達成一致,楚王出兵侵擾魏國邊境,迫使趙京外魏軍撤退,救趙國於圍困之中。
雖然請神容易送神難,但趙王另有綢繆,所以不懼楚王。
當夜,趙王心腹愛將帶著兵符趕往邊關,聚集百萬兵馬,一麵防備楚國,一麵圍魏救趙。同時派出大批暗衛監視楚王,有楚王為人質楚軍不敢輕舉妄動。
表麵上楚王住在驛管內,但實乃替身而已,他本人早已出城,做最後的部署,爭取一舉拿下趙國。
同時,弋凰天在被關押之前未雨綢繆,將假兵符交給紅竹易容喬裝至趙軍中,準備幹一場驚天動地的買賣。
三天後,風雪越來越大,趙國前方還未傳來利好消息,魏軍已經開始發起進攻,一波又一波的人員傷亡,導致趙國士氣低下,更有人做了逃兵。趙王下令抓住之後當場斬殺,威懾眾軍。
弋凰天被五花大綁,趙王準備用她的鮮血祭奠趙國戰死的亡靈。
望著漫天飛雪,她異常冷靜。
時光流轉,一月前,弋凰天將偽造的兵符交給楚王,楚王暗中將趙京周圍的大部分兵馬調離,隻留小部分守護都城安全,並動用自己的力量將消息封鎖不讓趙王察覺,後來又上演了刺殺一幕,目的在於麻痹趙王。
如今魏軍圍困都城,楚國邊境的兵馬也奮力抵抗魏軍給趙國征得喘息機會,但楚王演了一出金蟬脫殼,早已準備好,給趙國最後致命一擊。
所以她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會死。
“陛下,都城已破,魏軍已經攻向王宮,還請陛下趕緊離開!”
聞言,趙王癱倒在龍椅上,麵如死灰。
破了,這座百年來堅固如銅牆鐵壁的城牆就這麽破了?
趙國百年基業就毀在他手裏了?他自問勤勉朝政,兢兢業業,不敢有過多喜好,不敢有出格舉動,趙國怎麽能毀在他手裏呢?難道就因為他娶了弋凰天那個禍水才給趙國帶來災難嗎?
“來人,將弋凰天帶到城牆上,本王要親手殺了她。”
既然災難由她開始就由她結束吧!
風雪掩埋地上流淌的鮮紅,從城牆上望去,黑壓壓的魏軍精神抖擻,反觀趙軍,疲憊恐懼,趙王難過閉上眼,一行清淚從眼角滑落然後凝結成冰,就像他此時的心。
“趙王,事已至此,出城投降吧!待我稟告陛下,陛下仁慈,定不會讓你死得太難看。”魏軍主將仰天大笑,語氣輕謾。
投降換來一生囚禁折磨?以其苟且偷生不如死。
不過在此之前,有些事必須先了結。
“本王百思不得其解,你們是怎麽無聲無息的到達都城?”
他困惑已久的答案將要浮出水麵,話音剛落,城外傳來震耳欲聾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