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奇怪,回想了一下,道,“似乎有碰撞的聲音,奴婢問小姐,小姐卻說沒事,讓我不要進來,她還有話要和張公子說。”
李氏實在很難對許青青和張荀在半個時辰裏發生的事不生疑,眼下這事卻是不敢聲張,遞給王媽媽一個眼神,綠意便被帶了下去嚴加看管。
問及許青青正在做什麽,得知她睡著了,李氏把心一橫,請來了一位相熟的大夫,拉上簾子讓他為女兒看了診。
老大夫自然不能通過把脈來斷定病人是不是黃花大閨女,卻能曉得她現下的狀況,摒退了眾人,李氏得到了老大夫的準話,“這位病人此前似乎服了過量的涼藥,導致身子虛弱,若是調養不好,恐怕會落下難以受孕的病根。”
李氏頓時臉無血色,讓本來以為是替許山長的姨娘看診的老大夫生了疑,卻也不敢問出來,寫了方子,拿了豐厚的診金,保證今日之事不會說出去後才被送走。
待房間裏隻剩下李氏和王媽媽,還有臥床的許青青後,李氏的眼淚再也禁不住了,好端端的自家閨女怎麽會去服涼藥?而她好端端的閨女出門前還是黃花閨女,回來卻是這樣病怏怏的身子,再看她身上的痕跡,她不難現象女兒經曆了什麽!
許青青醒來的時候,便看見她娘傷心欲絕的模樣,心底頓時一個咯噔,下一秒她便被李氏抱進懷裏,聲聲泣,“我可憐的兒哇!”
許青青慌了,咬著嘴唇一聲不吭,王媽媽見了,隻好寬慰李氏,“太太,還是問問小姐發生了什麽事吧。”
“對,對……”李氏抹了一把眼淚,看著女兒蒼白的臉遲疑著問了出來,“青青,你和那張荀是不是已經……別騙我,你知道我看得出來,黃花閨女和婦人還是有區別的。”
許青青張了張嘴,臉色更白了,這事能夠看得出來?她不信,卻哆嗦著嘴唇不敢問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手段。
看她緘默不言,王媽媽以為她不信,於是開口道,“姑娘身的肩是收著的,眉是未開的,胯往內收緊,兩條腿也是並在一處嚴絲合縫的。”
聞言,許青青低下了頭,嘴唇用力咬得發白。
李氏見了,哪還有什麽不明白了,又哭了一陣子以後,抓著許青青的手道,“青青,咱把事情說清楚了,娘再為你想辦法啊!”
糾結了許久,到了這個地步,許青青即便想要隱瞞,卻也沒人會信,她也怕此刻不能把話說清楚,安撫了她娘,這事會被她爹知道,屆時,她爹恐怕會覺得她讓他的臉蒙羞,把她送去寺院!雖然難以啟齒,可她最終還是開了口,當然,事情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說。
李氏聽了以後恨不得馬上剮了那張荀,“青青,咱去找你爹,讓他幫你討個說法,不管如何,他要了你的身子,就得對你負責!”
許青青恨張荀入骨,哪裏願意嫁給她?何況,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秀才,沒了她爹的教導就落魄的書生,哪裏配得上她!
“娘,我是死也不會嫁給那張荀的!”她狠狠地道。
“可……你真的相信他會盡心幫你?他那法子真有用?”李氏對於張荀的“好心”很是不敢相信。
“娘,這件事如果暴露,倒黴的不僅是我,還有他,他沒道理不幫我!等我順利嫁進鄒家,我再來收拾這個無恥小人!”
李氏覺得女兒這樣做不對,她訥訥地說道,“可這事對鄒家不公平。還有,大夫說你服了過多的涼藥是怎麽回事?大夫說了,一個不好,你以後可能就不能生了,你怎麽能這麽冒險!”
聞言,許青青臉上的血色褪盡,“我,隻不過是去配了一副避子湯喝了,娘,你說的影響子嗣是真的?我當時以為加重藥,效果會更好,所以……”
李氏拿手指戳著她額頭,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糊塗啊!”
“娘,於子嗣有礙的事是真的嗎?”許青青此時是真的慌了,她太清楚不能生的女人會有什麽下場了。
見她如此慌張,李氏也不忍心,語氣倒是放軟和了,“放心,調養好會恢複的。”
許青青聽了鬆了一口氣,而後想起了王媽媽之前的話,“娘,我不是完璧的事,真的那麽容易看穿?這樣,我豈不是連嫁進去鄒家也不能了?”
李氏諱莫如深地看著許青青,問,“青青,你真的想要嫁去鄒家?”
許青青深吸一口氣,而後緩緩吐出,對她娘堅定地說道,“娘,難道我還有別的選擇?反正那張荀我是不會嫁的!還是說,娘要告訴爹,然後讓他把我送去寺廟當姑子?我才十五啊,娘你何其忍心?”
李氏沉默了,在她的觀念裏,女兒既然失了身,如果不能嫁給張荀,便唯有送去廟裏當姑子,斷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可她偏偏提供了一條不是正道的路,叫李氏動搖,她知道欺騙鄒家不對,可女兒的終身幸福卻是那般的重要,她遲疑了。
許青青於是用哀求的目光看向王媽媽,這個向來疼她的奶娘,希望她為她說話。
王媽媽心軟,她不似李氏讀過書,沒有那麽多的條條框框,許青青又是她看著長大的,也不忍心毀了她的下半輩子,倒是真的勸起了李氏,“太太,我看這事也未必不可行,結親之前讓鄒家的人不要看見小姐,行禮的時候小姐再收斂一點,洞房的時候再用上那張荀的法子,說不準可以將這事遮掩過去。”
李氏歎氣,“我又何嚐不希望青青她好?可這畢竟不是萬無一失的法子,萬一被拆穿,到時隻會比現在更糟。”
許青青祈求地看著李氏,“娘,你要幫我。”
唉!又一聲長歎。
“罷了,我總不能推你入火坑。這件事我會向你爹保密,鄒家那邊,我們加多點陪嫁過去吧,就當是補償了,你以後要好好對鄒家公子。”李氏最後還是妥協了。
許青青提著的心頓時落了下來,哪有不應的。
過了一會,李氏又問,“那張荀握著你的把柄,我看興許不止那件肚兜,你可有什麽法子讓他閉嘴?”
許青青眼睛一眯,眼中凶光閃過,“娘,你別問了,總之我有法子應付,不會叫這事傳出去的!”
未得到確切的答案,李氏心裏有些不上不下,暗自決定密切留意閨女的行動,務必讓這事沒有一點風聲流出。
於是綠意被喂了啞藥賣了出去,李氏告訴人伢子,一定要有多遠賣多遠,不能讓她有機會逃回來。要不是綠意不識字,怕是李氏會將她的手筋也挑斷,不過也因為這樣,才有了後來的許多事發生。現下不識字,可不代表以後不能識字,李氏失策了。
不過,因為有了李氏的加入,張荀的下場卻是悲慘,沒有一點絕處逢生的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冬至就肥來啦
☆、歸來
綠竹幸災樂禍地等著看好戲,誰知演戲的人毫無動靜,張家還是老樣子,張荀依舊每日上縣城去,顯然沒有和鄒家斷了聯係,讓她疑惑的同時又好生失望。
難不成她猜錯了?綠竹不禁想。
還是說張荀和許青青之間餘情未了,非但沒鬧掰,反而你儂我儂了?
以綠竹對兩人的了解,應該不可能。那麽,便隻剩下一個可能了——兩人達成了什麽協議,興許是井水不犯河水,也興許是相互幫忙。
總之,榕樹村張家風平浪靜,綠竹覺得無趣,幹脆不再將注意力放到他們身上。
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綠竹十七了,重生回來已有三年,和娘家聯係緊密,有了一個新的家庭,裏麵有慈祥的阿奶,爭氣又護短的相公,可愛的兒子,徹底和過去再見,未來可期,綠竹覺得生活不過如此。吃長壽麵時,她再一次感謝上天給了她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同時也向它祈願,別把這一切都收回去。
想起冬至,綠竹的思念便如狂浪一般撲麵,叫她茶飯不思,幾乎每日都是數著日子過的。怕自己繼續想下去會發瘋,便把心思都放在了新的活計上。巧娘交給她的活不輕,且這霓裳是要作為錦繡閣的鎮店之寶的,馬虎不得,因而綠竹花了十二分精力來對待。
徐婆子也曉得她的活重要,便幫著帶春生,祖孫倆的感情越發好了。
服役的冬至也在想他們,尤其是才抱過一回的春生。每日忙活完了,便拿起刻刀,用剩下來的邊角料雕小豬、小貓、小羊,其中有一個小木馬,還是聽周師傅說起城裏的小男孩都愛騎馬玩耍,想著春生騎木馬的樣子做出來的,讓一同做工的鄉親們讚了許久。
想起綠竹生辰這日,自個不在她身旁,冬至便愧疚,於是拿起刻刀雕了一個小人像,看著輪廓,不難猜出是綠竹。張靖來找他時,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木像,又瞄了眼那一堆小玩意,眉頭不禁皺了皺,“你這手藝,做這個不覺得大材小用了嗎?”
說話的時候,他拿起一隻惟妙惟肖的小羊,指頭在它光滑的表麵磨了磨,心裏有些不滿。想當初,他和冬至一起幫的周師傅,他卻與周師傅失之交臂,雖然懊惱,卻也明白是自己的一念之差而錯失良機。看到冬至跟了周師傅之後手藝突飛猛進,他是羨慕的,如今看他如此“不務正業”,他又怒其不爭,仿佛自己求而不得的手藝不被珍惜。
冬至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在生氣什麽,認真想了一下他的問題,而後搖了搖頭,“我並不覺得這樣大材小用,一來,我這手藝不算什麽大才,不過是謀生的技藝罷了,做什麽不是做呢?二來,做這些小玩意也不是小用,那是為我兒子,為我媳婦做的,能博得他們一笑,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用了,是值得的。”
值得嗎?興許值得吧,張靖還沒有孩子,暫時不能體會這樣的心情,可冬至竟然說自己沒有大才,要不是知道他耿直,既然這麽說就是這麽想的,張靖非得被氣死不可。
“你知道周師傅是宮裏造辦處的禦用匠師嗎?”他咬牙切齒地問。
“知道啊,怎麽了?”冬至還有些雲裏霧裏。
“怎麽了?你說你的手藝不是大才,這話問過你師傅了嗎?你作為他徒弟,甚至有機會進造辦處,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你竟然妄自菲薄,真是,真是愚蠢!你這樣都不算大才,那我們這樣的算什麽?”張靖氣他不爭氣,說到最後有點口不擇言,他語中帶酸地加了一句,“你知道我們多少人羨慕你能跟隨周師傅學藝嗎?”
看他如此激動,冬至終於明白過來事情的緣由了,他歎氣,“我知道的。”他頓了頓,這半句回答的是羨慕的話,看張靖的眉頭仍舊皺得像草紙一樣,這才繼續道,“可我說的也是實話,我的技藝還不到家,這是周師傅說的,而我也沒想過有朝一日能到造辦處去,興許在你看來,我有些不爭氣,浪費了這一手好手藝,可在我看來,我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各有誌,你希望的憧憬的未必是我想要的,也未必是最適合我的。”
聽了這話,張靖的眉頭非但沒有鬆開,反而皺得更緊了,“你說你不想去京城,不想進造辦處?為什麽?那裏可是代表著匠人手藝的最高水準,這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冬至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可再好,那也是匠籍,周師傅說了,高手在民間,宮廷造辦處的可不一定是最好的。”
這時代的匠籍,即便是禦用的匠人,地位也不會高到哪去,不但脫籍十分困難,且不得參與科舉考試進入士流,多數匠戶基本世世代代為匠,鮮少有特例。
冬至如果隻是在這小縣城裏做買賣,家中仍舊置田,其實算不得匠籍,仍舊是民戶,可一旦去了造辦處,那就是妥妥的匠籍了,想要脫離出來,很難。他至今記得給綠竹的承諾,想要讓她做秀才的娘,自然不願意去造辦處了,何況,京城居大不易,造辦處裏頭也有許多競爭,哪裏是那麽好混的?
周師傅知道他的想法,便也沒勉強他,畢竟,就是他自己,看著自家讀書出色的孫兒,也後悔入了匠籍。
張靖倒沒想到戶籍上頭去,聽他這麽一說,也沉默了。張荀讀書比他有天分,從小張靖便被教育著事事以哥哥讀書為先,其實,他又何嚐不希望讀書讀得好的是自個呢?如今,他是沒辦法了,可也寄希望於子孫後代。
最後,他深深地看了冬至一眼,沒再說什麽,轉了話題,“對了,你的刨子借我用一用。”
見他不再追著自己,氣他不爭氣,冬至鬆了一口氣,笑了笑,“喏,在那裏,自己拿吧。”
轉眼,一月又過,自從踏入六月,綠竹和徐婆子每日便大開著門,在屋簷下坐著,朝門外張望,期盼著冬至的身影出現。
興許是受到了感染,被抱著的春生也偏了偏頭,黑眼睛盯著大門看。
宋氏上門來看他們時,看到的便是這麽三雙黑黢黢的眼睛直勾勾地看著自個,除了春生咧著一個無齒的笑,朝她啊啊地叫喚,另外兩個的眸子可是失望地黯了黯。
她嘴角一抽,打趣道,“唉喲,瞧瞧,不歡迎我呢!”
話雖如此,腳步卻不停地走上前去,朝綠竹伸出手,“來,讓外婆抱抱,看是不是又重了。”
綠竹伸手將懷裏的春生遞出去,宋氏手上一沉,笑開了,“哈哈,胖小子又重了,看來沒少喂飯。”說著親了親春生小胖手的肉窩。
聞言,綠竹臉頰一熱,紅了,春生現在還不能吃糊糊,喂飯,不就是喂奶麽。
宋氏見了,笑意更深,“瞧瞧,娃都生了,臉皮還這樣薄,看來是你阿奶和冬至對你太好了。”
徐婆子隻笑著不說話,綠竹連忙討饒,“娘~”
宋氏看她求饒的模樣,笑得更歡,直笑得她無地自容了,才斂容和她們說起了正事,“我這次來,可是來給你們帶消息的。這不,大半年過去了,我瞧著你爹他們也該回來了,就讓向東去打探了一下消息,原來還不肯定,現在歸期卻是確定了,就在三日後,他們就啟程回來,路上耽擱兩日,最多五日就能回來了。”
聞言,徐婆子和綠竹都有些激動,終於有了盼頭,不用再漫無目的地等待了,這可比什麽都強。
徐婆子笑道,“親家母可真是喜鵲一樣,每回來帶的都是好消息。”
宋氏笑了笑,“哪裏話,你們不嫌我沒事就來串門就好。”說著朝綠竹擠了擠眉,這小動作把徐婆子逗笑了。
“哈哈,你盡管來,綠竹啊,任你逗!”
綠竹沉浸在冬至快要回來的喜悅中呢,哪曾想又被她娘和阿奶拿來當笑話了,噢,心好累。
接下來的幾天,便是甜蜜的等待了,當然,也不是幹等,綠竹還是要幹活,但分出些時間來為他回來做準備。
因為料想著周師傅會跟著來,便在東廂房裏添置了一個床鋪,過年時沒有準備,隻支了架子床來應付,實在有些過意不去,這回卻不能這麽做了,尤其是周師傅還是冬至舅公的情況下。
另外,還多準備了點活魚和雞鴨,打算等冬至回來便給他補一補身子。當然,還有嶄新的衣裳鞋襪。
如此翹首以盼四日,這天傍晚炊煙起的時候,伴隨著踢踢踏踏的馬蹄聲,冬至和周師傅回來了。
仍舊是麻子叔趕的車,而趙鐵柱和趙鐵栓也順道坐了順風車,到了徐家以後,均是激動不已,徐婆子眼睛濕濕地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綠竹抱著孩子迎了上去,眼睛亮閃閃地看著冬至,期盼著,似有許多話要說,卻不知該從何說起,千言萬語,最終隻有一句,“你回來了。”
嬌妻稚子相迎,冬至頓時覺得這些日子以來的苦都不算什麽,這半日的舟車勞頓趕路也是值得,忍不住伸手將她攔腰往懷裏一摟,虛抱著,低頭在她的額上印了印,炙熱的唇瓣明白地彰顯著存在感,告訴她,“我回來了。”
綠竹的眉眼舒展,如同春風吹過湖麵一般,柔和地展開,幸福地笑了。
懷裏的小人兒抬頭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夾在兩人中間有點迷茫,最終因為冬至高大的身影而害怕地將頭往綠竹的胸前鑽。
趙鐵柱一看,哈哈笑了,“你們倆盡管恩愛去,讓春生來見見他外公和伯外公。”說著伸手要人。
趙家兄弟和周師傅都是頭一回見春生,均是好奇得緊,冬至雖然也想和春生親香親香,卻也沒有一定占先,笑著把春生讓了出去,於是一群上了年紀的大男人圍著一個奶娃子,像是得了寶貝一樣搶來搶去。
“喂喂,二弟你抱得夠久了,該換我了吧!”
“不夠不夠,咱的乖外孫,我多抱抱怎麽了。”
“哼,老頭子我輩分最大,應該我先來抱!”
……
李氏實在很難對許青青和張荀在半個時辰裏發生的事不生疑,眼下這事卻是不敢聲張,遞給王媽媽一個眼神,綠意便被帶了下去嚴加看管。
問及許青青正在做什麽,得知她睡著了,李氏把心一橫,請來了一位相熟的大夫,拉上簾子讓他為女兒看了診。
老大夫自然不能通過把脈來斷定病人是不是黃花大閨女,卻能曉得她現下的狀況,摒退了眾人,李氏得到了老大夫的準話,“這位病人此前似乎服了過量的涼藥,導致身子虛弱,若是調養不好,恐怕會落下難以受孕的病根。”
李氏頓時臉無血色,讓本來以為是替許山長的姨娘看診的老大夫生了疑,卻也不敢問出來,寫了方子,拿了豐厚的診金,保證今日之事不會說出去後才被送走。
待房間裏隻剩下李氏和王媽媽,還有臥床的許青青後,李氏的眼淚再也禁不住了,好端端的自家閨女怎麽會去服涼藥?而她好端端的閨女出門前還是黃花閨女,回來卻是這樣病怏怏的身子,再看她身上的痕跡,她不難現象女兒經曆了什麽!
許青青醒來的時候,便看見她娘傷心欲絕的模樣,心底頓時一個咯噔,下一秒她便被李氏抱進懷裏,聲聲泣,“我可憐的兒哇!”
許青青慌了,咬著嘴唇一聲不吭,王媽媽見了,隻好寬慰李氏,“太太,還是問問小姐發生了什麽事吧。”
“對,對……”李氏抹了一把眼淚,看著女兒蒼白的臉遲疑著問了出來,“青青,你和那張荀是不是已經……別騙我,你知道我看得出來,黃花閨女和婦人還是有區別的。”
許青青張了張嘴,臉色更白了,這事能夠看得出來?她不信,卻哆嗦著嘴唇不敢問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手段。
看她緘默不言,王媽媽以為她不信,於是開口道,“姑娘身的肩是收著的,眉是未開的,胯往內收緊,兩條腿也是並在一處嚴絲合縫的。”
聞言,許青青低下了頭,嘴唇用力咬得發白。
李氏見了,哪還有什麽不明白了,又哭了一陣子以後,抓著許青青的手道,“青青,咱把事情說清楚了,娘再為你想辦法啊!”
糾結了許久,到了這個地步,許青青即便想要隱瞞,卻也沒人會信,她也怕此刻不能把話說清楚,安撫了她娘,這事會被她爹知道,屆時,她爹恐怕會覺得她讓他的臉蒙羞,把她送去寺院!雖然難以啟齒,可她最終還是開了口,當然,事情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說。
李氏聽了以後恨不得馬上剮了那張荀,“青青,咱去找你爹,讓他幫你討個說法,不管如何,他要了你的身子,就得對你負責!”
許青青恨張荀入骨,哪裏願意嫁給她?何況,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秀才,沒了她爹的教導就落魄的書生,哪裏配得上她!
“娘,我是死也不會嫁給那張荀的!”她狠狠地道。
“可……你真的相信他會盡心幫你?他那法子真有用?”李氏對於張荀的“好心”很是不敢相信。
“娘,這件事如果暴露,倒黴的不僅是我,還有他,他沒道理不幫我!等我順利嫁進鄒家,我再來收拾這個無恥小人!”
李氏覺得女兒這樣做不對,她訥訥地說道,“可這事對鄒家不公平。還有,大夫說你服了過多的涼藥是怎麽回事?大夫說了,一個不好,你以後可能就不能生了,你怎麽能這麽冒險!”
聞言,許青青臉上的血色褪盡,“我,隻不過是去配了一副避子湯喝了,娘,你說的影響子嗣是真的?我當時以為加重藥,效果會更好,所以……”
李氏拿手指戳著她額頭,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糊塗啊!”
“娘,於子嗣有礙的事是真的嗎?”許青青此時是真的慌了,她太清楚不能生的女人會有什麽下場了。
見她如此慌張,李氏也不忍心,語氣倒是放軟和了,“放心,調養好會恢複的。”
許青青聽了鬆了一口氣,而後想起了王媽媽之前的話,“娘,我不是完璧的事,真的那麽容易看穿?這樣,我豈不是連嫁進去鄒家也不能了?”
李氏諱莫如深地看著許青青,問,“青青,你真的想要嫁去鄒家?”
許青青深吸一口氣,而後緩緩吐出,對她娘堅定地說道,“娘,難道我還有別的選擇?反正那張荀我是不會嫁的!還是說,娘要告訴爹,然後讓他把我送去寺廟當姑子?我才十五啊,娘你何其忍心?”
李氏沉默了,在她的觀念裏,女兒既然失了身,如果不能嫁給張荀,便唯有送去廟裏當姑子,斷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可她偏偏提供了一條不是正道的路,叫李氏動搖,她知道欺騙鄒家不對,可女兒的終身幸福卻是那般的重要,她遲疑了。
許青青於是用哀求的目光看向王媽媽,這個向來疼她的奶娘,希望她為她說話。
王媽媽心軟,她不似李氏讀過書,沒有那麽多的條條框框,許青青又是她看著長大的,也不忍心毀了她的下半輩子,倒是真的勸起了李氏,“太太,我看這事也未必不可行,結親之前讓鄒家的人不要看見小姐,行禮的時候小姐再收斂一點,洞房的時候再用上那張荀的法子,說不準可以將這事遮掩過去。”
李氏歎氣,“我又何嚐不希望青青她好?可這畢竟不是萬無一失的法子,萬一被拆穿,到時隻會比現在更糟。”
許青青祈求地看著李氏,“娘,你要幫我。”
唉!又一聲長歎。
“罷了,我總不能推你入火坑。這件事我會向你爹保密,鄒家那邊,我們加多點陪嫁過去吧,就當是補償了,你以後要好好對鄒家公子。”李氏最後還是妥協了。
許青青提著的心頓時落了下來,哪有不應的。
過了一會,李氏又問,“那張荀握著你的把柄,我看興許不止那件肚兜,你可有什麽法子讓他閉嘴?”
許青青眼睛一眯,眼中凶光閃過,“娘,你別問了,總之我有法子應付,不會叫這事傳出去的!”
未得到確切的答案,李氏心裏有些不上不下,暗自決定密切留意閨女的行動,務必讓這事沒有一點風聲流出。
於是綠意被喂了啞藥賣了出去,李氏告訴人伢子,一定要有多遠賣多遠,不能讓她有機會逃回來。要不是綠意不識字,怕是李氏會將她的手筋也挑斷,不過也因為這樣,才有了後來的許多事發生。現下不識字,可不代表以後不能識字,李氏失策了。
不過,因為有了李氏的加入,張荀的下場卻是悲慘,沒有一點絕處逢生的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冬至就肥來啦
☆、歸來
綠竹幸災樂禍地等著看好戲,誰知演戲的人毫無動靜,張家還是老樣子,張荀依舊每日上縣城去,顯然沒有和鄒家斷了聯係,讓她疑惑的同時又好生失望。
難不成她猜錯了?綠竹不禁想。
還是說張荀和許青青之間餘情未了,非但沒鬧掰,反而你儂我儂了?
以綠竹對兩人的了解,應該不可能。那麽,便隻剩下一個可能了——兩人達成了什麽協議,興許是井水不犯河水,也興許是相互幫忙。
總之,榕樹村張家風平浪靜,綠竹覺得無趣,幹脆不再將注意力放到他們身上。
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綠竹十七了,重生回來已有三年,和娘家聯係緊密,有了一個新的家庭,裏麵有慈祥的阿奶,爭氣又護短的相公,可愛的兒子,徹底和過去再見,未來可期,綠竹覺得生活不過如此。吃長壽麵時,她再一次感謝上天給了她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同時也向它祈願,別把這一切都收回去。
想起冬至,綠竹的思念便如狂浪一般撲麵,叫她茶飯不思,幾乎每日都是數著日子過的。怕自己繼續想下去會發瘋,便把心思都放在了新的活計上。巧娘交給她的活不輕,且這霓裳是要作為錦繡閣的鎮店之寶的,馬虎不得,因而綠竹花了十二分精力來對待。
徐婆子也曉得她的活重要,便幫著帶春生,祖孫倆的感情越發好了。
服役的冬至也在想他們,尤其是才抱過一回的春生。每日忙活完了,便拿起刻刀,用剩下來的邊角料雕小豬、小貓、小羊,其中有一個小木馬,還是聽周師傅說起城裏的小男孩都愛騎馬玩耍,想著春生騎木馬的樣子做出來的,讓一同做工的鄉親們讚了許久。
想起綠竹生辰這日,自個不在她身旁,冬至便愧疚,於是拿起刻刀雕了一個小人像,看著輪廓,不難猜出是綠竹。張靖來找他時,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木像,又瞄了眼那一堆小玩意,眉頭不禁皺了皺,“你這手藝,做這個不覺得大材小用了嗎?”
說話的時候,他拿起一隻惟妙惟肖的小羊,指頭在它光滑的表麵磨了磨,心裏有些不滿。想當初,他和冬至一起幫的周師傅,他卻與周師傅失之交臂,雖然懊惱,卻也明白是自己的一念之差而錯失良機。看到冬至跟了周師傅之後手藝突飛猛進,他是羨慕的,如今看他如此“不務正業”,他又怒其不爭,仿佛自己求而不得的手藝不被珍惜。
冬至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在生氣什麽,認真想了一下他的問題,而後搖了搖頭,“我並不覺得這樣大材小用,一來,我這手藝不算什麽大才,不過是謀生的技藝罷了,做什麽不是做呢?二來,做這些小玩意也不是小用,那是為我兒子,為我媳婦做的,能博得他們一笑,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用了,是值得的。”
值得嗎?興許值得吧,張靖還沒有孩子,暫時不能體會這樣的心情,可冬至竟然說自己沒有大才,要不是知道他耿直,既然這麽說就是這麽想的,張靖非得被氣死不可。
“你知道周師傅是宮裏造辦處的禦用匠師嗎?”他咬牙切齒地問。
“知道啊,怎麽了?”冬至還有些雲裏霧裏。
“怎麽了?你說你的手藝不是大才,這話問過你師傅了嗎?你作為他徒弟,甚至有機會進造辦處,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你竟然妄自菲薄,真是,真是愚蠢!你這樣都不算大才,那我們這樣的算什麽?”張靖氣他不爭氣,說到最後有點口不擇言,他語中帶酸地加了一句,“你知道我們多少人羨慕你能跟隨周師傅學藝嗎?”
看他如此激動,冬至終於明白過來事情的緣由了,他歎氣,“我知道的。”他頓了頓,這半句回答的是羨慕的話,看張靖的眉頭仍舊皺得像草紙一樣,這才繼續道,“可我說的也是實話,我的技藝還不到家,這是周師傅說的,而我也沒想過有朝一日能到造辦處去,興許在你看來,我有些不爭氣,浪費了這一手好手藝,可在我看來,我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各有誌,你希望的憧憬的未必是我想要的,也未必是最適合我的。”
聽了這話,張靖的眉頭非但沒有鬆開,反而皺得更緊了,“你說你不想去京城,不想進造辦處?為什麽?那裏可是代表著匠人手藝的最高水準,這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冬至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可再好,那也是匠籍,周師傅說了,高手在民間,宮廷造辦處的可不一定是最好的。”
這時代的匠籍,即便是禦用的匠人,地位也不會高到哪去,不但脫籍十分困難,且不得參與科舉考試進入士流,多數匠戶基本世世代代為匠,鮮少有特例。
冬至如果隻是在這小縣城裏做買賣,家中仍舊置田,其實算不得匠籍,仍舊是民戶,可一旦去了造辦處,那就是妥妥的匠籍了,想要脫離出來,很難。他至今記得給綠竹的承諾,想要讓她做秀才的娘,自然不願意去造辦處了,何況,京城居大不易,造辦處裏頭也有許多競爭,哪裏是那麽好混的?
周師傅知道他的想法,便也沒勉強他,畢竟,就是他自己,看著自家讀書出色的孫兒,也後悔入了匠籍。
張靖倒沒想到戶籍上頭去,聽他這麽一說,也沉默了。張荀讀書比他有天分,從小張靖便被教育著事事以哥哥讀書為先,其實,他又何嚐不希望讀書讀得好的是自個呢?如今,他是沒辦法了,可也寄希望於子孫後代。
最後,他深深地看了冬至一眼,沒再說什麽,轉了話題,“對了,你的刨子借我用一用。”
見他不再追著自己,氣他不爭氣,冬至鬆了一口氣,笑了笑,“喏,在那裏,自己拿吧。”
轉眼,一月又過,自從踏入六月,綠竹和徐婆子每日便大開著門,在屋簷下坐著,朝門外張望,期盼著冬至的身影出現。
興許是受到了感染,被抱著的春生也偏了偏頭,黑眼睛盯著大門看。
宋氏上門來看他們時,看到的便是這麽三雙黑黢黢的眼睛直勾勾地看著自個,除了春生咧著一個無齒的笑,朝她啊啊地叫喚,另外兩個的眸子可是失望地黯了黯。
她嘴角一抽,打趣道,“唉喲,瞧瞧,不歡迎我呢!”
話雖如此,腳步卻不停地走上前去,朝綠竹伸出手,“來,讓外婆抱抱,看是不是又重了。”
綠竹伸手將懷裏的春生遞出去,宋氏手上一沉,笑開了,“哈哈,胖小子又重了,看來沒少喂飯。”說著親了親春生小胖手的肉窩。
聞言,綠竹臉頰一熱,紅了,春生現在還不能吃糊糊,喂飯,不就是喂奶麽。
宋氏見了,笑意更深,“瞧瞧,娃都生了,臉皮還這樣薄,看來是你阿奶和冬至對你太好了。”
徐婆子隻笑著不說話,綠竹連忙討饒,“娘~”
宋氏看她求饒的模樣,笑得更歡,直笑得她無地自容了,才斂容和她們說起了正事,“我這次來,可是來給你們帶消息的。這不,大半年過去了,我瞧著你爹他們也該回來了,就讓向東去打探了一下消息,原來還不肯定,現在歸期卻是確定了,就在三日後,他們就啟程回來,路上耽擱兩日,最多五日就能回來了。”
聞言,徐婆子和綠竹都有些激動,終於有了盼頭,不用再漫無目的地等待了,這可比什麽都強。
徐婆子笑道,“親家母可真是喜鵲一樣,每回來帶的都是好消息。”
宋氏笑了笑,“哪裏話,你們不嫌我沒事就來串門就好。”說著朝綠竹擠了擠眉,這小動作把徐婆子逗笑了。
“哈哈,你盡管來,綠竹啊,任你逗!”
綠竹沉浸在冬至快要回來的喜悅中呢,哪曾想又被她娘和阿奶拿來當笑話了,噢,心好累。
接下來的幾天,便是甜蜜的等待了,當然,也不是幹等,綠竹還是要幹活,但分出些時間來為他回來做準備。
因為料想著周師傅會跟著來,便在東廂房裏添置了一個床鋪,過年時沒有準備,隻支了架子床來應付,實在有些過意不去,這回卻不能這麽做了,尤其是周師傅還是冬至舅公的情況下。
另外,還多準備了點活魚和雞鴨,打算等冬至回來便給他補一補身子。當然,還有嶄新的衣裳鞋襪。
如此翹首以盼四日,這天傍晚炊煙起的時候,伴隨著踢踢踏踏的馬蹄聲,冬至和周師傅回來了。
仍舊是麻子叔趕的車,而趙鐵柱和趙鐵栓也順道坐了順風車,到了徐家以後,均是激動不已,徐婆子眼睛濕濕地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綠竹抱著孩子迎了上去,眼睛亮閃閃地看著冬至,期盼著,似有許多話要說,卻不知該從何說起,千言萬語,最終隻有一句,“你回來了。”
嬌妻稚子相迎,冬至頓時覺得這些日子以來的苦都不算什麽,這半日的舟車勞頓趕路也是值得,忍不住伸手將她攔腰往懷裏一摟,虛抱著,低頭在她的額上印了印,炙熱的唇瓣明白地彰顯著存在感,告訴她,“我回來了。”
綠竹的眉眼舒展,如同春風吹過湖麵一般,柔和地展開,幸福地笑了。
懷裏的小人兒抬頭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夾在兩人中間有點迷茫,最終因為冬至高大的身影而害怕地將頭往綠竹的胸前鑽。
趙鐵柱一看,哈哈笑了,“你們倆盡管恩愛去,讓春生來見見他外公和伯外公。”說著伸手要人。
趙家兄弟和周師傅都是頭一回見春生,均是好奇得緊,冬至雖然也想和春生親香親香,卻也沒有一定占先,笑著把春生讓了出去,於是一群上了年紀的大男人圍著一個奶娃子,像是得了寶貝一樣搶來搶去。
“喂喂,二弟你抱得夠久了,該換我了吧!”
“不夠不夠,咱的乖外孫,我多抱抱怎麽了。”
“哼,老頭子我輩分最大,應該我先來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