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莫菲不知怎麽就歎了一口氣。
幸虧在小城,若在大一些的地方,自己的秘密估計已是滿城風雨了。無孔不入的記者能把你折騰個半死。不過也不一定,自己一旦亮出那身綠皮,嚇得半死的恐怕就是對方了。
這身綠皮此刻就在他身上。
他像剪下一塊小布頭似地把綠皮剪下來一塊,方才去“城堡”就是借用父親的實驗設備進行化驗。其結果沒有什麽稀奇的,綠皮的化學結構與一般的海藻無甚不同。換句話說,自己假若真的由人變成了某種姑且稱之為x的生物,那麽這x十有八九是海藻或海帶。
他為自己將要變成的那種東西啼笑皆非。
兩個老一些的莫菲絲毫沒有覺察出他的異常,這證明自己掌握情緒的功夫還是可以的。的確,在整個變化的過程中,他身上人的特質絲毫不曾消褪。對對,充其量有一些缺乏耐性,依照他過去的性格,聽完兩位“莫菲先生”的爭吵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他望著夜幕初降的海麵,一任海風吹拂著臉頰。大腿上有些癢,他隔著褲子(當然,也隔著綠皮搔了搔),直到他發現自己完全不必如此的時候,才十分暢快地脫去了所有人類用來遮羞的東西,露出了那具墨綠油亮並雄性十足的軀體。
從肩胛骨往下一直到腳尖,尤如塗了一層綠色的油膝。假若白天他突然出現在太陽浴場的沙灘上,說不定人們會把他當成一個冒出水的“蛙人”(潛水員)。小莫菲本身就是潛水員,真這麽以為也不算錯。所不同的是,他現在下海根本用不著那些累贅的潛水用具,就像魚用不著氧氣罐和腳蹼一樣。
一切變化都是不知不覺間降臨的。
沒有必要再去追索那是哪一天了,總之也是個搔癢癢的時候吧。他發現那個被搔的地方突然像葡萄破了似地撓下了一塊綠色的皮,但綠皮下邊沒有像葡萄那樣是水質的東西,它的下邊是自己的皮。這個發現非同小可,小莫菲險些嚇暈過去。
正常的人不應該有這層東西呀!
那天,他從自己身上剝下了大大小小40多塊綠皮。如果把這些東西按照它們原來的位置拚接起來,那無疑是一張完整的“人皮”。這個發現搞得他驚恐萬狀。
他褪下“皮”後對著鏡子進行外部檢查,一點也沒看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隻是身體白得不太象話,像是在看不到陽光的地窖角落捂了10年似的,脖頸處有一條分界。
直到如今他依然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麽長了一層綠皮而無所覺察?說不定那正是“變化”的第一特征呢?是的,在他剝下綠皮後,整個人便生出一種不適感,那是一種不太好形容的感覺,估計和魚兒離開海水曬在太陽下的感覺差不多。萬幸的是自己長著能呼吸新鮮空氣的肺而魚沒長。
------------------
3
黑石島是一座沒有什麽景致的荒島,島上的石屋據史書記載,原本是一種被稱作“犯人”的人住的,他們之所以被送到這裏,史書稱之為“流放”一一都是些深奧難懂的詞匯。
假如把人流放到荒島上是一種懲罰的話,實現它的前提就是不給那些犯人氣墊船(車此刻應稱之為船)——小莫菲的分析離真實僅一步之遙。但是他永遠不會明白,那個時候海上隻有一種木船,這種木船的航速連氣墊船的百分之一也趕不上。於是,在小莫菲眼中兒戲般的這塊水麵,在那些犯人的眼裏幾乎就是迢迢萬裏的天涯了。
小莫菲從6歲那年神奇地失蹤了7天後,對大海的依戀就與日俱增了。那時候氣墊車(或曰氣墊船)遠不如現在的棒,所以他時常對父母說:“要是能到黑石島上玩玩就好了。”
祖父便大聲回敬道:“那對你來說應該不成問題呀,小東西。”
這句話的暗示性十分明顯,就如同莫菲家族的“黑話”。在小莫菲的整個成長過程中,這種“黑話”始終伴隨在他的耳邊縈縈不去。
此間他完成了一名優秀男人所應受的所有教育,而後出入意料地選擇了潛水員這個知識含量不算太高的職業。
莫菲老爹對外界宣稱:“莫菲家族很有可能是魚變的。”
又是一句外人不明其意的黑話。
後來氣墊車一代比一代好用了,祖父就對孫子說:“你可以去石屋看看啦,那座島說不定沒有外人說得那麽恐怖。”
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使小莫菲最終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他經常一夜一夜地呆在島上不回家。可是真該死,怎麽就讓大胡子阿卡發現了呢?
而且那家夥居然看到了自己的綠皮囊!
情況不妙!這可是迄今為止任何人也不知道的秘密,包括父親和祖父!
小莫菲撫摸著身上這層光滑的綠皮,努力地驅趕著內心的不愉快。他隱約覺得事情並非糟得不可收拾,因為自己畢竟保留著那層美麗的正常皮膚,阿卡真要是信口開河,到處亂嚷嚷,他隻需像健美運動員那樣往人前一站就萬事大吉了。甚至還可以指著阿卡的鼻子對眾人說:“你們想知道什麽是神經不正常的長舌婦嗎?請往這裏看!”
阿卡準完!
想到這裏,小莫菲對著墨藍色的大海笑了,而後將氣墊船的自動調節係統擺弄了一番,然後打出一聲響亮的口哨躍入了大海。等一會兒上岸時,氣墊船將十分聽話地蟄伏在石屋門外,像一條忠實的蘇格蘭牧羊犬。
小莫菲每天都要在大海裏暢遊一番,不管是該遊泳的時間還是不該遊泳的時間。這現象很像人的肚子餓了便思飲食一樣。不不,這麽說極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毒品的吸食者犯了毒癮就會發作一樣,沒有辦法,隻有這個說法比較符合小莫菲的實際。請他原諒。
不過還好,大海畢竟不是毒品,小莫菲更不是吸毒者,根本的區別就在這裏。再說了,潛海百分之百不屬於犯罪。
小莫菲很快就潛到了水深30米的地方,在這裏,他的視覺器官開始“工作”。糟糕,這麽說很容易使人墜入五裏雲霧,認為小莫菲的視覺器官平時不會“工作”。不不,他的視覺器官健康無比,和你我他沒有任何不同之處。這裏想指出的是,大海的深處是沒有光亮的,晚上尤其漆黑如墨,而小莫菲視覺器官的特殊功能,這時開始發揮作用,可以在下潛至30米處漸漸看清周圍的一切。
估計多數人已經明白了,小莫菲的眼睛和許多魚類及海洋生物一樣,在無光的水中可以看清一切景物。至於那個30米,目前還不太好解釋,反正每一次都是潛到這個深度便開始看清東西了。周身的壓力和長期的潛海經驗告訴他,這裏大約是30米。
當然,現在的小莫菲已經用不著什麽潛海的經驗了,那是過去初出茅廬時的事。現在不必了,完全不必了。一定要說清楚的話,可能這樣說比較易於理解:魚在海洋中生活用得著潛海經驗麽?當然不用。
小莫菲現在便和魚一樣。
對水壓的適應,對水溫的適應,呼吸及其所有海洋動物應該具備的生存條件,他統統具備。甚至他也常常捉幾條小魚小蝦來解解饞。真的,正應了我們前麵說過的那句不太高雅的話:小莫菲漸漸變得不是人了。
他倒底應該屬於什麽動物呢?
他偷偷進行過x光檢查,結果證實,他的肺依然是肺,毫無變化。他不明白自己在水中究竟靠什麽呼吸,莫菲什麽地方長了腮?他聽人說有一種腋下長腮的人,被稱之為“魚人”。後來這個說法迅速地被否定了,說是一幫專搞惡作劇的“網蟲”(國際互聯網上的癡迷者)們幹的。再往前推,據說有一個很會寫東西的作家,好像是丹麥人,他寫了一部童話,說是有一種像美女那樣的魚,人首魚身。
小莫菲很想會會這個魚美人,但是很遺憾,那畢竟是個童話。
總而言之,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屬於什麽種群,是人類還是魚類?是“魚人”還是“人魚”?好像都不是。一想到這個問題他就十分茫然,不僅茫然,而且還十分孤獨。
是呀,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還沒聽說海中有第二個自己這樣的人,或魚。
就在這時,他發現了那條“鬼頭鬼腦”的怪物。他叫不上那家夥的名字,總之是一條深海的動物吧?
小莫菲狡猾地繞過一叢珊瑚,向對方摸過去……
***
小莫菲大約深夜一點鍾才回到城堡。
他其實完全可以在島上的石屋裏將就一夜,那裏有全部的生活設備。可是不知為什麽,沒準兒就是那種尚未得到科學解釋的“異體信息傳導”這種現象一度被稱之為“第六感覺”,還有人生拉硬扯地把它和氣功混為一談。小莫菲對這一類稀奇古怪的現象一向不以為然,可是今天晚上他多少有些信了。
他覺得家裏可能出了什麽事。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並沒有什麽“信息傳導”,他回來的原因完全是因為不希望再次被阿卡之流窺見自己的秘密。可是,家裏出事卻是真的!
莫菲老爹,也就是小莫菲那可愛的祖父,此刻已處於一種不死不活的狀態。
這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吧,事情偏偏出在家裏沒有女人的時候。母親,以及家中唯一的那位“公主”去撒哈拉大沙漠度假去了。
如今全世界正在搞一項拯救撤哈拉的活動,屬於旅遊項目。大致內容是,每一個旅遊者都有義務在大漠的邊緣開辟一塊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綠洲”,那怕這塊“綠洲”隻有巴掌那麽大。前提是必須“包活”。母親和妹妹便是為青史留名而去的。據說這項活動非常見效,太空站發回地球的新聞稱:“偌大的撒哈拉大沙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明顯變小,兩年前栽下的樹木已蔚然成林了!值得一提的是,那裏森林的樹種幾乎包括了世界上已被發現的所有植物種類。照此發展下去,撤哈拉變成世界植物博物館將是不成問題的事……”
那篇新聞稿長得讓人生氣,其實它的核心內容就是上邊那幾句話。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了,莫菲老爹畢竟處在了半死不活的狀態,而家裏恰恰沒有女人!尤其不可容忍的是:父親莫菲博士好像有意想把這個情況隱瞞下來。
一般的情況下,小莫菲每天臨睡前都要去祖父那裏“請安”。不管言談當中是不是經常沒大沒小,形式總算保留下來了。因此,說小莫菲是“反傳統的一代”是十分沒有道理的。
他今天回來得晚些,但一點兒沒覺得應該“免了”。他像以往那樣推門而入,打算看看祖父是張著嘴鼾聲大作,還是彎得像大龍蝦似地縮在床上。莫菲老爹平時隻有這兩種睡相。
令人驚訝的是,他今天看見了第三種。
在柔和的燈光下,小莫菲前所未有地看見祖父像大多數人那樣平躺在床上,身上一絲不苟地蓋著條被單。那情景使他非常不情願地想到了一個不該想的地方——太平間。
一定是什麽地方出問題了。
小莫菲惴惴不安地走上前去。馬上,他看見了一應俱全的醫療設備:監視心、腦、血流、呼吸的儀器……還有一條他最怕看見的東西——鼻飼管!
小莫菲的心驀然間揪緊了!他再笨也懂得這個,已經到了用鼻飼管的地步,那證明這個人已變成了植物——植物人。
他驚愕地立在莫菲老爹床前,連呼吸都幾乎沒有了。有那麽幾秒鍾,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夢遊現象而錯進了一個不該進的房間,直到聽見背後傳來故意的咳嗽聲。
他的父親莫菲博士站在光線稍暗的門口。
父子倆的眼神交叉在一起,房間裏靜得跟沒人差不多。後來小莫菲無聲地走上前去,雙手扶住了博士的肩頭。
“告訴我,爸爸,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博士的臉色極其不好,連喘氣都透著些有氣無力的感覺。他過去看了看儀器指示,然後沮喪萬分地坐進旁邊的沙發裏。
他告訴小莫菲:“事情來得非常突然,簡直叫人防不勝防。老祖父爭著爭著就急了,你還沒忘吧,我們在為太空站的那個邀請爭執不下。聽著兒子,我直到現在也不認為人家邀請的是他!人家請他去毫無用處哇,太空裏可沒有供他釣魚的地方!好啦,不說這個啦。總而言之,老祖父爭著爭著就急了。他舉起拐杖就要對我施以顏色。你想想看,我也是近50歲的人了,他居然還像對待15歲的男孩子那樣對我,豈可容忍!”
博士說到這裏竟氣得跳了起來,反正老祖父已經是“植物”了,吵鬧和喧嘩對他統統無所謂:“當然啦,我不會像他那麽不懂事,我隻不過想和他理論理論,讓他知道真理不是靠武力所能得到的。萬萬想不到的是,他竟然真的打了我一拐杖。”
博士試圖亮出肩膀給兒子看。
可是小莫菲已經難過得不想看了,他用很悲傷的聲音對著天花板說:“我明白了,爸爸。他患了老年人最害怕的那種病。暴躁是這種病的最初症狀。那種病叫什麽來著?”
“早老性癡呆症。”
“對,就是這個病,據說有個演電影的美國總統就得的這種病。”小莫菲記不得那個人的名字了。
博士道:“你說的是裏根。”
“嗯,似乎是這個名字。”小莫菲倏地盯住父親的臉,“可是我想不通的是……怎麽說呢?這事情來得也太突然了!況且所謂的癡呆症和植物人還不一樣呀!”
博士道:“你想不通也好,想得通也好,總之已是這樣了。至於你祖父的暴躁是不是早老性癡呆症的早期,已經非常不重要了。我可以這麽告訴你,嚴重的早老性癡呆症,同樣可以由於腦缺氧、腦缺血而變成植物人。唉,太專業了你也不懂!”
小莫菲攥著拳頭:“可是有一點我是明白的,祖父提前走到終點了。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博士說:你那麽聰明的大腦怎麽就不懂呢?他打了我一拐杖顯然是不解氣的,於是他衝上來打我第二拐杖。可是沒等他打到我,自己就絆了一跤倒下了,腦袋磕在了這個茶幾的角上。”博士指著家裏最古老的那件家具,“以後的事你大約能猜出來了。”
是的,小莫菲想,再蠢也能猜出來了,祖父因為一句話的事把自己摔成了“植物”人。提前由範圍極廣的腦神經疾病“衝刺”到了終點——植物人,得這種病的範圍恰恰極窄。
隨後博士告訴兒子:他有足夠的時間和技術護理老祖父,同時不希望外界把這事情傳得紛紛揚揚。所以希望他配合保守這個秘密。
小莫菲望著祖父頭上的紗布,心裏好不是滋味:“是的爸爸,對於你的技術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你是腦神經領域的權威!可是對於第二條,我可沒有把握,這已經是個沒有秘密的時代啦!”
他想起了大胡子阿卡。
博士道:“你說的當然是事實,不過能保密還是盡可能保密,我需要時間。”
“那是自然。”小莫菲應道,可是馬上他就聽出了些意思,“咦,爸爸,你說什麽?時間……難道你能把老祖父治好?”
“至少我不能放棄。”博士好像對天發誓似地揮了揮拳頭。
小莫菲覺得父親十分作做。
------------------
4
今天的綠皮囊不太容易脫。因為在和那頭“鬼頭鬼腦”的海洋動物周旋時,小莫菲最終沒能隱蔽好自己,於是所謂周旋最終變成了較量。
兩個“人”打了個0比0,誰也沒占到什麽便宜。小莫菲對結果從來就不太在意,他更重視的是追蹤和尋找那鬼東西的過程。
他感覺十分奇特,似乎那鬼東西不是什麽海洋生物,而是比人還狡猾的“人”。盡管荒謬,可他的確有此感覺。
那鬼東西機智得不可思議,連智商最高的海豚,在它麵前也不得不相形見絀,小莫菲不知怎麽形容才恰當。
他數了數,綠皮囊上大大小小共計26個破洞,其中14個是不留神被珊瑚剮破的,其餘12個統統是“鬼東西”的傑作——他覺得稱其為“鬼東西”非常恰如其分!
唉,老祖父要是沒事該多好,他對海洋方麵的知識差不多相當於一座小型圖書館,雖然老祖父對儲存知識的光碟至今還不太樂意接受,但根據他一生的廣聞博見,鬧不好他會見過或聽說過那種東西呢!
他的心裏再次湧起一陣不愉快。唉,老祖父的運氣不好,至少他應該在變成“植物”之前知道自己的孫子長了一身綠皮!
老祖父那個人對所有的新鮮事都充滿著孩子般的好奇心。可是怪了……這種性格的人應該不容易患那種病!
暴躁——早老性癡呆——打人——自己變成了植物!不,這當中沒有符合邏輯的關係。
小莫菲完成了一個最簡單的推理,從而也將第一顆懷疑的種子埋進了腦子裏。隨即,他的注意力轉移到那件千瘡百孔的綠皮上。
幸虧在小城,若在大一些的地方,自己的秘密估計已是滿城風雨了。無孔不入的記者能把你折騰個半死。不過也不一定,自己一旦亮出那身綠皮,嚇得半死的恐怕就是對方了。
這身綠皮此刻就在他身上。
他像剪下一塊小布頭似地把綠皮剪下來一塊,方才去“城堡”就是借用父親的實驗設備進行化驗。其結果沒有什麽稀奇的,綠皮的化學結構與一般的海藻無甚不同。換句話說,自己假若真的由人變成了某種姑且稱之為x的生物,那麽這x十有八九是海藻或海帶。
他為自己將要變成的那種東西啼笑皆非。
兩個老一些的莫菲絲毫沒有覺察出他的異常,這證明自己掌握情緒的功夫還是可以的。的確,在整個變化的過程中,他身上人的特質絲毫不曾消褪。對對,充其量有一些缺乏耐性,依照他過去的性格,聽完兩位“莫菲先生”的爭吵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他望著夜幕初降的海麵,一任海風吹拂著臉頰。大腿上有些癢,他隔著褲子(當然,也隔著綠皮搔了搔),直到他發現自己完全不必如此的時候,才十分暢快地脫去了所有人類用來遮羞的東西,露出了那具墨綠油亮並雄性十足的軀體。
從肩胛骨往下一直到腳尖,尤如塗了一層綠色的油膝。假若白天他突然出現在太陽浴場的沙灘上,說不定人們會把他當成一個冒出水的“蛙人”(潛水員)。小莫菲本身就是潛水員,真這麽以為也不算錯。所不同的是,他現在下海根本用不著那些累贅的潛水用具,就像魚用不著氧氣罐和腳蹼一樣。
一切變化都是不知不覺間降臨的。
沒有必要再去追索那是哪一天了,總之也是個搔癢癢的時候吧。他發現那個被搔的地方突然像葡萄破了似地撓下了一塊綠色的皮,但綠皮下邊沒有像葡萄那樣是水質的東西,它的下邊是自己的皮。這個發現非同小可,小莫菲險些嚇暈過去。
正常的人不應該有這層東西呀!
那天,他從自己身上剝下了大大小小40多塊綠皮。如果把這些東西按照它們原來的位置拚接起來,那無疑是一張完整的“人皮”。這個發現搞得他驚恐萬狀。
他褪下“皮”後對著鏡子進行外部檢查,一點也沒看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隻是身體白得不太象話,像是在看不到陽光的地窖角落捂了10年似的,脖頸處有一條分界。
直到如今他依然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麽長了一層綠皮而無所覺察?說不定那正是“變化”的第一特征呢?是的,在他剝下綠皮後,整個人便生出一種不適感,那是一種不太好形容的感覺,估計和魚兒離開海水曬在太陽下的感覺差不多。萬幸的是自己長著能呼吸新鮮空氣的肺而魚沒長。
------------------
3
黑石島是一座沒有什麽景致的荒島,島上的石屋據史書記載,原本是一種被稱作“犯人”的人住的,他們之所以被送到這裏,史書稱之為“流放”一一都是些深奧難懂的詞匯。
假如把人流放到荒島上是一種懲罰的話,實現它的前提就是不給那些犯人氣墊船(車此刻應稱之為船)——小莫菲的分析離真實僅一步之遙。但是他永遠不會明白,那個時候海上隻有一種木船,這種木船的航速連氣墊船的百分之一也趕不上。於是,在小莫菲眼中兒戲般的這塊水麵,在那些犯人的眼裏幾乎就是迢迢萬裏的天涯了。
小莫菲從6歲那年神奇地失蹤了7天後,對大海的依戀就與日俱增了。那時候氣墊車(或曰氣墊船)遠不如現在的棒,所以他時常對父母說:“要是能到黑石島上玩玩就好了。”
祖父便大聲回敬道:“那對你來說應該不成問題呀,小東西。”
這句話的暗示性十分明顯,就如同莫菲家族的“黑話”。在小莫菲的整個成長過程中,這種“黑話”始終伴隨在他的耳邊縈縈不去。
此間他完成了一名優秀男人所應受的所有教育,而後出入意料地選擇了潛水員這個知識含量不算太高的職業。
莫菲老爹對外界宣稱:“莫菲家族很有可能是魚變的。”
又是一句外人不明其意的黑話。
後來氣墊車一代比一代好用了,祖父就對孫子說:“你可以去石屋看看啦,那座島說不定沒有外人說得那麽恐怖。”
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使小莫菲最終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他經常一夜一夜地呆在島上不回家。可是真該死,怎麽就讓大胡子阿卡發現了呢?
而且那家夥居然看到了自己的綠皮囊!
情況不妙!這可是迄今為止任何人也不知道的秘密,包括父親和祖父!
小莫菲撫摸著身上這層光滑的綠皮,努力地驅趕著內心的不愉快。他隱約覺得事情並非糟得不可收拾,因為自己畢竟保留著那層美麗的正常皮膚,阿卡真要是信口開河,到處亂嚷嚷,他隻需像健美運動員那樣往人前一站就萬事大吉了。甚至還可以指著阿卡的鼻子對眾人說:“你們想知道什麽是神經不正常的長舌婦嗎?請往這裏看!”
阿卡準完!
想到這裏,小莫菲對著墨藍色的大海笑了,而後將氣墊船的自動調節係統擺弄了一番,然後打出一聲響亮的口哨躍入了大海。等一會兒上岸時,氣墊船將十分聽話地蟄伏在石屋門外,像一條忠實的蘇格蘭牧羊犬。
小莫菲每天都要在大海裏暢遊一番,不管是該遊泳的時間還是不該遊泳的時間。這現象很像人的肚子餓了便思飲食一樣。不不,這麽說極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毒品的吸食者犯了毒癮就會發作一樣,沒有辦法,隻有這個說法比較符合小莫菲的實際。請他原諒。
不過還好,大海畢竟不是毒品,小莫菲更不是吸毒者,根本的區別就在這裏。再說了,潛海百分之百不屬於犯罪。
小莫菲很快就潛到了水深30米的地方,在這裏,他的視覺器官開始“工作”。糟糕,這麽說很容易使人墜入五裏雲霧,認為小莫菲的視覺器官平時不會“工作”。不不,他的視覺器官健康無比,和你我他沒有任何不同之處。這裏想指出的是,大海的深處是沒有光亮的,晚上尤其漆黑如墨,而小莫菲視覺器官的特殊功能,這時開始發揮作用,可以在下潛至30米處漸漸看清周圍的一切。
估計多數人已經明白了,小莫菲的眼睛和許多魚類及海洋生物一樣,在無光的水中可以看清一切景物。至於那個30米,目前還不太好解釋,反正每一次都是潛到這個深度便開始看清東西了。周身的壓力和長期的潛海經驗告訴他,這裏大約是30米。
當然,現在的小莫菲已經用不著什麽潛海的經驗了,那是過去初出茅廬時的事。現在不必了,完全不必了。一定要說清楚的話,可能這樣說比較易於理解:魚在海洋中生活用得著潛海經驗麽?當然不用。
小莫菲現在便和魚一樣。
對水壓的適應,對水溫的適應,呼吸及其所有海洋動物應該具備的生存條件,他統統具備。甚至他也常常捉幾條小魚小蝦來解解饞。真的,正應了我們前麵說過的那句不太高雅的話:小莫菲漸漸變得不是人了。
他倒底應該屬於什麽動物呢?
他偷偷進行過x光檢查,結果證實,他的肺依然是肺,毫無變化。他不明白自己在水中究竟靠什麽呼吸,莫菲什麽地方長了腮?他聽人說有一種腋下長腮的人,被稱之為“魚人”。後來這個說法迅速地被否定了,說是一幫專搞惡作劇的“網蟲”(國際互聯網上的癡迷者)們幹的。再往前推,據說有一個很會寫東西的作家,好像是丹麥人,他寫了一部童話,說是有一種像美女那樣的魚,人首魚身。
小莫菲很想會會這個魚美人,但是很遺憾,那畢竟是個童話。
總而言之,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屬於什麽種群,是人類還是魚類?是“魚人”還是“人魚”?好像都不是。一想到這個問題他就十分茫然,不僅茫然,而且還十分孤獨。
是呀,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還沒聽說海中有第二個自己這樣的人,或魚。
就在這時,他發現了那條“鬼頭鬼腦”的怪物。他叫不上那家夥的名字,總之是一條深海的動物吧?
小莫菲狡猾地繞過一叢珊瑚,向對方摸過去……
***
小莫菲大約深夜一點鍾才回到城堡。
他其實完全可以在島上的石屋裏將就一夜,那裏有全部的生活設備。可是不知為什麽,沒準兒就是那種尚未得到科學解釋的“異體信息傳導”這種現象一度被稱之為“第六感覺”,還有人生拉硬扯地把它和氣功混為一談。小莫菲對這一類稀奇古怪的現象一向不以為然,可是今天晚上他多少有些信了。
他覺得家裏可能出了什麽事。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並沒有什麽“信息傳導”,他回來的原因完全是因為不希望再次被阿卡之流窺見自己的秘密。可是,家裏出事卻是真的!
莫菲老爹,也就是小莫菲那可愛的祖父,此刻已處於一種不死不活的狀態。
這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吧,事情偏偏出在家裏沒有女人的時候。母親,以及家中唯一的那位“公主”去撒哈拉大沙漠度假去了。
如今全世界正在搞一項拯救撤哈拉的活動,屬於旅遊項目。大致內容是,每一個旅遊者都有義務在大漠的邊緣開辟一塊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綠洲”,那怕這塊“綠洲”隻有巴掌那麽大。前提是必須“包活”。母親和妹妹便是為青史留名而去的。據說這項活動非常見效,太空站發回地球的新聞稱:“偌大的撒哈拉大沙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明顯變小,兩年前栽下的樹木已蔚然成林了!值得一提的是,那裏森林的樹種幾乎包括了世界上已被發現的所有植物種類。照此發展下去,撤哈拉變成世界植物博物館將是不成問題的事……”
那篇新聞稿長得讓人生氣,其實它的核心內容就是上邊那幾句話。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了,莫菲老爹畢竟處在了半死不活的狀態,而家裏恰恰沒有女人!尤其不可容忍的是:父親莫菲博士好像有意想把這個情況隱瞞下來。
一般的情況下,小莫菲每天臨睡前都要去祖父那裏“請安”。不管言談當中是不是經常沒大沒小,形式總算保留下來了。因此,說小莫菲是“反傳統的一代”是十分沒有道理的。
他今天回來得晚些,但一點兒沒覺得應該“免了”。他像以往那樣推門而入,打算看看祖父是張著嘴鼾聲大作,還是彎得像大龍蝦似地縮在床上。莫菲老爹平時隻有這兩種睡相。
令人驚訝的是,他今天看見了第三種。
在柔和的燈光下,小莫菲前所未有地看見祖父像大多數人那樣平躺在床上,身上一絲不苟地蓋著條被單。那情景使他非常不情願地想到了一個不該想的地方——太平間。
一定是什麽地方出問題了。
小莫菲惴惴不安地走上前去。馬上,他看見了一應俱全的醫療設備:監視心、腦、血流、呼吸的儀器……還有一條他最怕看見的東西——鼻飼管!
小莫菲的心驀然間揪緊了!他再笨也懂得這個,已經到了用鼻飼管的地步,那證明這個人已變成了植物——植物人。
他驚愕地立在莫菲老爹床前,連呼吸都幾乎沒有了。有那麽幾秒鍾,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夢遊現象而錯進了一個不該進的房間,直到聽見背後傳來故意的咳嗽聲。
他的父親莫菲博士站在光線稍暗的門口。
父子倆的眼神交叉在一起,房間裏靜得跟沒人差不多。後來小莫菲無聲地走上前去,雙手扶住了博士的肩頭。
“告訴我,爸爸,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博士的臉色極其不好,連喘氣都透著些有氣無力的感覺。他過去看了看儀器指示,然後沮喪萬分地坐進旁邊的沙發裏。
他告訴小莫菲:“事情來得非常突然,簡直叫人防不勝防。老祖父爭著爭著就急了,你還沒忘吧,我們在為太空站的那個邀請爭執不下。聽著兒子,我直到現在也不認為人家邀請的是他!人家請他去毫無用處哇,太空裏可沒有供他釣魚的地方!好啦,不說這個啦。總而言之,老祖父爭著爭著就急了。他舉起拐杖就要對我施以顏色。你想想看,我也是近50歲的人了,他居然還像對待15歲的男孩子那樣對我,豈可容忍!”
博士說到這裏竟氣得跳了起來,反正老祖父已經是“植物”了,吵鬧和喧嘩對他統統無所謂:“當然啦,我不會像他那麽不懂事,我隻不過想和他理論理論,讓他知道真理不是靠武力所能得到的。萬萬想不到的是,他竟然真的打了我一拐杖。”
博士試圖亮出肩膀給兒子看。
可是小莫菲已經難過得不想看了,他用很悲傷的聲音對著天花板說:“我明白了,爸爸。他患了老年人最害怕的那種病。暴躁是這種病的最初症狀。那種病叫什麽來著?”
“早老性癡呆症。”
“對,就是這個病,據說有個演電影的美國總統就得的這種病。”小莫菲記不得那個人的名字了。
博士道:“你說的是裏根。”
“嗯,似乎是這個名字。”小莫菲倏地盯住父親的臉,“可是我想不通的是……怎麽說呢?這事情來得也太突然了!況且所謂的癡呆症和植物人還不一樣呀!”
博士道:“你想不通也好,想得通也好,總之已是這樣了。至於你祖父的暴躁是不是早老性癡呆症的早期,已經非常不重要了。我可以這麽告訴你,嚴重的早老性癡呆症,同樣可以由於腦缺氧、腦缺血而變成植物人。唉,太專業了你也不懂!”
小莫菲攥著拳頭:“可是有一點我是明白的,祖父提前走到終點了。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博士說:你那麽聰明的大腦怎麽就不懂呢?他打了我一拐杖顯然是不解氣的,於是他衝上來打我第二拐杖。可是沒等他打到我,自己就絆了一跤倒下了,腦袋磕在了這個茶幾的角上。”博士指著家裏最古老的那件家具,“以後的事你大約能猜出來了。”
是的,小莫菲想,再蠢也能猜出來了,祖父因為一句話的事把自己摔成了“植物”人。提前由範圍極廣的腦神經疾病“衝刺”到了終點——植物人,得這種病的範圍恰恰極窄。
隨後博士告訴兒子:他有足夠的時間和技術護理老祖父,同時不希望外界把這事情傳得紛紛揚揚。所以希望他配合保守這個秘密。
小莫菲望著祖父頭上的紗布,心裏好不是滋味:“是的爸爸,對於你的技術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你是腦神經領域的權威!可是對於第二條,我可沒有把握,這已經是個沒有秘密的時代啦!”
他想起了大胡子阿卡。
博士道:“你說的當然是事實,不過能保密還是盡可能保密,我需要時間。”
“那是自然。”小莫菲應道,可是馬上他就聽出了些意思,“咦,爸爸,你說什麽?時間……難道你能把老祖父治好?”
“至少我不能放棄。”博士好像對天發誓似地揮了揮拳頭。
小莫菲覺得父親十分作做。
------------------
4
今天的綠皮囊不太容易脫。因為在和那頭“鬼頭鬼腦”的海洋動物周旋時,小莫菲最終沒能隱蔽好自己,於是所謂周旋最終變成了較量。
兩個“人”打了個0比0,誰也沒占到什麽便宜。小莫菲對結果從來就不太在意,他更重視的是追蹤和尋找那鬼東西的過程。
他感覺十分奇特,似乎那鬼東西不是什麽海洋生物,而是比人還狡猾的“人”。盡管荒謬,可他的確有此感覺。
那鬼東西機智得不可思議,連智商最高的海豚,在它麵前也不得不相形見絀,小莫菲不知怎麽形容才恰當。
他數了數,綠皮囊上大大小小共計26個破洞,其中14個是不留神被珊瑚剮破的,其餘12個統統是“鬼東西”的傑作——他覺得稱其為“鬼東西”非常恰如其分!
唉,老祖父要是沒事該多好,他對海洋方麵的知識差不多相當於一座小型圖書館,雖然老祖父對儲存知識的光碟至今還不太樂意接受,但根據他一生的廣聞博見,鬧不好他會見過或聽說過那種東西呢!
他的心裏再次湧起一陣不愉快。唉,老祖父的運氣不好,至少他應該在變成“植物”之前知道自己的孫子長了一身綠皮!
老祖父那個人對所有的新鮮事都充滿著孩子般的好奇心。可是怪了……這種性格的人應該不容易患那種病!
暴躁——早老性癡呆——打人——自己變成了植物!不,這當中沒有符合邏輯的關係。
小莫菲完成了一個最簡單的推理,從而也將第一顆懷疑的種子埋進了腦子裏。隨即,他的注意力轉移到那件千瘡百孔的綠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