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爺原本不太在意的,聽了董夫人的話,眼神從董其然和董樂珊身上掃過,就忍不住點點頭了:“以後確實是不能放任她們了。夫人是有什麽好主意?“
“我想著,不如從京城請兩個教養嬤嬤回來,其然雖說……但若是學好了規矩,將來嫁人了,婆家也定然是十分歡喜的。樂珊年紀小,從小學規矩,說不定,能許個貴人呢?”
董夫人笑著說道:“咱們樂珊長的可不差。”
董其然和董樂珊姐妹倆都是美人胚子,大概是家傳基因,董老爺長相好,董明珠身為妹妹,長相也是不俗,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被陳家看中。
董老爺自己長的不錯了,娶媳婦兒的時候就不太肯將就了,董夫人出身不怎麽樣,要不然也不會見識淺薄到因為一個寤生,就不待見自己的嫡長女了,但關鍵是長的好,被董老爺看中。
於是,等剩生下了董其然和董樂珊姐妹倆,那就是挑著父母最好的地方長。也就是性子不一樣,兩個人表現出來的也不一樣,一個是沉穩端莊,在某一種程度上看是少了幾分靈性,一個是活潑可愛,多了幾分天真單純。
若是從男人的角度來看,大約有七八成的,是會喜歡那種不諳世事的。
董老爺自己是男人,自然也就最清楚男人會喜歡什麽樣的女人了,視線從董樂珊身上掃過,還沒開口呢,老太太就不高興了:“你這是什麽意思?讓樂珊學規矩,以後就隻是為了巴結貴人?咱們董家的女孩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下賤不值錢了?”
董夫人臉色瞬間煞白,身子晃了兩下,趕緊賠罪:“娘誤會我的意思了,樂珊也是我的親生女兒,我如何舍得用她來謀利?我的意思是,樂珊長的不錯,將來學好了規矩,定是能找個更好的人家的。將來榮華富貴,還不是一輩子隻躺著享受就行了嗎?再不用操心吃吃喝喝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了。”
享盡榮華富貴是一種幸福方式,夫妻恩愛平平淡淡也是一種幸福方式。董夫人攀上了董老爺,就自覺地,前者是最實惠的,男人嘛,哪個不偷腥?就算前二十年能守著一個媳婦兒過,但過了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呢?早晚不還要弄出通房姨娘庶子庶女的嗎?
隻要有錢,能穿綾羅綢緞,能吃山珍海味,能買珠寶首飾,這一輩子就夠的足夠好了。
再者,閨女長的好看,那定是能迷住將來夫婿的吧?用個三五年生個嫡長子,站穩了腳跟,別的就再不用管了。
她強迫自己不去想董老爺的兩個姨娘,兩個庶子,就好像這幾個人是不存在的一樣。再加上董家規矩嚴,兩個姨娘也從來不敢作亂,她就真以為,這天底下的姨娘都是這樣子的了。
老太太了解她的想法,卻又知道和她是說不通的,就皺眉看董老爺:“不論如何,樂珊的婚事,定不能找那不三不四的,身家不能放在第一位,人品得是頭一位。”
董老爺更了解自家親娘,忙笑著點頭:“娘您放心就是了,您難不成還不相信你兒子?我是那種用親閨女換取前途官位的人嗎?樂珊她自己的意願,肯定是最重要的。”
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教養嬤嬤這事兒,我倒是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以後樂珊出去交際,若是什麽都不會,反倒是讓人笑話,學規矩並非是為了嫁的更好,也是為了讓人讚咱們家更有規矩。”
“過個一二十年,別人提起咱們董家的閨女來,首先就是一個懂規矩,守禮儀,那咱們董家的女孩子,可就成了香餑餑了。”董老爺笑著說道,這個說法顯然更讓老太太滿意,就點頭應了下來:“說的也有幾分道理,那教養嬤嬤的事兒,看來也是要準備起來了。”
董其然有些不太願意,偷偷的拽了拽老太太的衣袖,老太太轉頭看看她,拍了拍她手背當安慰:“先別著急,等教養嬤嬤請來了再說。”
定下了這事兒,晚飯之後的家庭會議就散了。
董樂珊親自扶了董夫人回去休息,董其然回去則是翻看了一會兒的醫書,這才打個嗬欠合上了眼睛。
第二天用過了早膳就出門去了回春堂,宋大夫交代了她幾句,就帶著她直接去了知州府上。喬夫人見她第二次過來,還略有些詫異,董其然忙笑道:“我就是跟著師傅打個下手,趁機再讓師父教我兩下子的。”
喬夫人了然,帶著這師徒兩個進去。喬老太太剛吃了早膳,難得這會兒有些精神。
宋大夫給她把過脈,衝董其然搖頭:“確實是肝風引起的,你再來看看。”
董其然忙上前把脈,細細的品了一會兒,點頭:“這會兒從脈象上來看,確實是肝風引起的,師父,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這會兒肝風過盛,過了午時,則是血旺呢?”
宋大夫皺眉想一會兒,還真點頭:“確實是有這種可能,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比較少。”
說完又沉思了半天,問董其然:“你昨天把脈的時候是什麽時辰?”
董其然回想了一下說了個時辰,宋大夫點頭:“那咱們到時候再看看,若真是這樣,病情就有些複雜了。”人體病情,有時候也是要和四季陰陽五識六欲七情相關的。
有些病情,早上陽氣剛升起來的時候是一種脈象,下午陽氣下落的時候,就又是另一種脈象了。
宋大夫以往都是上午來把脈,還真沒想過下午脈象會出現變化的事情。他找了喬夫人說了一下,喬夫人當即熱情的留他們用午膳,想要他們在喬家直接等到下午。
宋大夫卻是趕緊推辭,說回春堂還忙著,隻讓董其然留下來,每隔半個時辰把脈一次,將脈象和舌苔以及麵向都記錄下來,他自己則是下午到了時辰再趕過來。
喬夫人挽留不得,隻好讓人先送了宋大夫回去。
第16章
喬美娟知道董其然過來了,就趕忙過來陪伴,倒也沒讓董其然覺得太無聊。
等到了半下午,宋大夫才又過來,幫著喬老太太把脈。把了左手換右手,再從右手換左手,然後看眼珠子,看舌苔,看麵色,甚至連手心都看了看,這才點頭:“確實是兩種脈象,也幸虧其然細心,要不然,還真是不好說。”
喬夫人忙問道:“那是要換方子?我娘好轉的幾率……”
宋大夫搖頭:“脈象不一樣,隻能說明病情更複雜了,就是換了方子,也不一定管用。之前我說,還有大半年的時間,那是在隻有一種脈象的情況下,現在……”
喬夫人有些愣,趕過來的知州大人忙問道:“宋大夫的意思是,連這半年……”
宋大夫點點頭,但想了一會兒,又搖頭:“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但是,並沒有試過,目前來說,還隻是我的一個想法,若是你們願意試試,那說不定還有希望。”
“我們願意試試。”喬大人立馬點頭,表情帶著幾分期盼和請求:“不管是什麽方法,隻要能讓我娘好轉過來,我就願意試一試,用藥不是問題,隻要不是前年人參萬年靈芝之類的就行。”
宋大夫笑道:“這個藥方,我也不敢給你們開,昨兒還是其然提醒我了,老太太這病情,可以在吃藥的同時,配合針灸和按摩,隻是,我並未學過針灸,倒是其然學過一些。”
說著看董其然,董其然愣了一下,立馬就明白過來了,忙點頭:“對,我是學過一些,但隻是基礎的,有些大夫,學的好的,隻用針灸就能治病,但我不行,針灸隻能作為輔助的治療,可以讓老太太吸收藥效的能力增強一些,我這樣說,喬大人和喬夫人明白嗎?”
喬大人點頭:“我明白,我並非是大夫,但我信任宋大夫和董姑娘,所以我願意試一試,我願意將我娘交給您二位,若是能治好我娘,我定然重謝。若是,”喬大人頓了頓,繼續說道:“若是沒能治好,也不怪宋大夫和董姑娘,隻能說是我娘沒這個福氣,你們隻管放心大膽的治療就是了。”
宋大夫點點頭,重新去開了方子,又叫了董其然過去:“我就在外麵等著,你現在下針,老太太有什麽反應,你都要對我說一聲,我好判斷下一步應該如何做。”
董其然忙點頭,宋大夫手裏也是有金針的,直接拿出過來讓董其然用。
喬夫人在一邊打下手,針灸這事兒,就講究個穩,現在不是主要手段,隻用作輔助,就不講求速度了。董其然第一次行針,都是摸準了穴位才點下去的。
用了足足半個時辰,才算是完事兒。
喬大人親自送了他們師徒兩個出門,隨後一連天氣,喬家每天下午派人來接董其然,再讓人去接宋大夫,每天給老太太紮一次針。
七天之後,董其然剛下了馬車,喬夫人就親自迎過來了:“告訴董姑娘一個好消息,我娘她昨兒清醒的時間有三個時辰,比往常多了一倍,晚上還多用了一碗粥,臉色也好轉了一些,可見這種辦法是好的,還要多謝宋大夫和董姑娘呢。”
“喬夫人,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呢,等老太太徹底痊愈了您再說這些感謝的話也是來得及的。”董其然忙擺手,又進去給老太太把脈,心裏也是有點兒底兒了。等宋大夫過來,師徒兩個將各自把脈得出來的結果互相對照,都是確定,老太太的身體,確實是在好轉。
雖然是在好轉,但距離痊愈還是有一段距離的,畢竟,喬老太太這病的時間,可是有一年多了。
“我想著,不如從京城請兩個教養嬤嬤回來,其然雖說……但若是學好了規矩,將來嫁人了,婆家也定然是十分歡喜的。樂珊年紀小,從小學規矩,說不定,能許個貴人呢?”
董夫人笑著說道:“咱們樂珊長的可不差。”
董其然和董樂珊姐妹倆都是美人胚子,大概是家傳基因,董老爺長相好,董明珠身為妹妹,長相也是不俗,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被陳家看中。
董老爺自己長的不錯了,娶媳婦兒的時候就不太肯將就了,董夫人出身不怎麽樣,要不然也不會見識淺薄到因為一個寤生,就不待見自己的嫡長女了,但關鍵是長的好,被董老爺看中。
於是,等剩生下了董其然和董樂珊姐妹倆,那就是挑著父母最好的地方長。也就是性子不一樣,兩個人表現出來的也不一樣,一個是沉穩端莊,在某一種程度上看是少了幾分靈性,一個是活潑可愛,多了幾分天真單純。
若是從男人的角度來看,大約有七八成的,是會喜歡那種不諳世事的。
董老爺自己是男人,自然也就最清楚男人會喜歡什麽樣的女人了,視線從董樂珊身上掃過,還沒開口呢,老太太就不高興了:“你這是什麽意思?讓樂珊學規矩,以後就隻是為了巴結貴人?咱們董家的女孩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下賤不值錢了?”
董夫人臉色瞬間煞白,身子晃了兩下,趕緊賠罪:“娘誤會我的意思了,樂珊也是我的親生女兒,我如何舍得用她來謀利?我的意思是,樂珊長的不錯,將來學好了規矩,定是能找個更好的人家的。將來榮華富貴,還不是一輩子隻躺著享受就行了嗎?再不用操心吃吃喝喝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了。”
享盡榮華富貴是一種幸福方式,夫妻恩愛平平淡淡也是一種幸福方式。董夫人攀上了董老爺,就自覺地,前者是最實惠的,男人嘛,哪個不偷腥?就算前二十年能守著一個媳婦兒過,但過了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呢?早晚不還要弄出通房姨娘庶子庶女的嗎?
隻要有錢,能穿綾羅綢緞,能吃山珍海味,能買珠寶首飾,這一輩子就夠的足夠好了。
再者,閨女長的好看,那定是能迷住將來夫婿的吧?用個三五年生個嫡長子,站穩了腳跟,別的就再不用管了。
她強迫自己不去想董老爺的兩個姨娘,兩個庶子,就好像這幾個人是不存在的一樣。再加上董家規矩嚴,兩個姨娘也從來不敢作亂,她就真以為,這天底下的姨娘都是這樣子的了。
老太太了解她的想法,卻又知道和她是說不通的,就皺眉看董老爺:“不論如何,樂珊的婚事,定不能找那不三不四的,身家不能放在第一位,人品得是頭一位。”
董老爺更了解自家親娘,忙笑著點頭:“娘您放心就是了,您難不成還不相信你兒子?我是那種用親閨女換取前途官位的人嗎?樂珊她自己的意願,肯定是最重要的。”
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教養嬤嬤這事兒,我倒是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以後樂珊出去交際,若是什麽都不會,反倒是讓人笑話,學規矩並非是為了嫁的更好,也是為了讓人讚咱們家更有規矩。”
“過個一二十年,別人提起咱們董家的閨女來,首先就是一個懂規矩,守禮儀,那咱們董家的女孩子,可就成了香餑餑了。”董老爺笑著說道,這個說法顯然更讓老太太滿意,就點頭應了下來:“說的也有幾分道理,那教養嬤嬤的事兒,看來也是要準備起來了。”
董其然有些不太願意,偷偷的拽了拽老太太的衣袖,老太太轉頭看看她,拍了拍她手背當安慰:“先別著急,等教養嬤嬤請來了再說。”
定下了這事兒,晚飯之後的家庭會議就散了。
董樂珊親自扶了董夫人回去休息,董其然回去則是翻看了一會兒的醫書,這才打個嗬欠合上了眼睛。
第二天用過了早膳就出門去了回春堂,宋大夫交代了她幾句,就帶著她直接去了知州府上。喬夫人見她第二次過來,還略有些詫異,董其然忙笑道:“我就是跟著師傅打個下手,趁機再讓師父教我兩下子的。”
喬夫人了然,帶著這師徒兩個進去。喬老太太剛吃了早膳,難得這會兒有些精神。
宋大夫給她把過脈,衝董其然搖頭:“確實是肝風引起的,你再來看看。”
董其然忙上前把脈,細細的品了一會兒,點頭:“這會兒從脈象上來看,確實是肝風引起的,師父,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這會兒肝風過盛,過了午時,則是血旺呢?”
宋大夫皺眉想一會兒,還真點頭:“確實是有這種可能,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比較少。”
說完又沉思了半天,問董其然:“你昨天把脈的時候是什麽時辰?”
董其然回想了一下說了個時辰,宋大夫點頭:“那咱們到時候再看看,若真是這樣,病情就有些複雜了。”人體病情,有時候也是要和四季陰陽五識六欲七情相關的。
有些病情,早上陽氣剛升起來的時候是一種脈象,下午陽氣下落的時候,就又是另一種脈象了。
宋大夫以往都是上午來把脈,還真沒想過下午脈象會出現變化的事情。他找了喬夫人說了一下,喬夫人當即熱情的留他們用午膳,想要他們在喬家直接等到下午。
宋大夫卻是趕緊推辭,說回春堂還忙著,隻讓董其然留下來,每隔半個時辰把脈一次,將脈象和舌苔以及麵向都記錄下來,他自己則是下午到了時辰再趕過來。
喬夫人挽留不得,隻好讓人先送了宋大夫回去。
第16章
喬美娟知道董其然過來了,就趕忙過來陪伴,倒也沒讓董其然覺得太無聊。
等到了半下午,宋大夫才又過來,幫著喬老太太把脈。把了左手換右手,再從右手換左手,然後看眼珠子,看舌苔,看麵色,甚至連手心都看了看,這才點頭:“確實是兩種脈象,也幸虧其然細心,要不然,還真是不好說。”
喬夫人忙問道:“那是要換方子?我娘好轉的幾率……”
宋大夫搖頭:“脈象不一樣,隻能說明病情更複雜了,就是換了方子,也不一定管用。之前我說,還有大半年的時間,那是在隻有一種脈象的情況下,現在……”
喬夫人有些愣,趕過來的知州大人忙問道:“宋大夫的意思是,連這半年……”
宋大夫點點頭,但想了一會兒,又搖頭:“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但是,並沒有試過,目前來說,還隻是我的一個想法,若是你們願意試試,那說不定還有希望。”
“我們願意試試。”喬大人立馬點頭,表情帶著幾分期盼和請求:“不管是什麽方法,隻要能讓我娘好轉過來,我就願意試一試,用藥不是問題,隻要不是前年人參萬年靈芝之類的就行。”
宋大夫笑道:“這個藥方,我也不敢給你們開,昨兒還是其然提醒我了,老太太這病情,可以在吃藥的同時,配合針灸和按摩,隻是,我並未學過針灸,倒是其然學過一些。”
說著看董其然,董其然愣了一下,立馬就明白過來了,忙點頭:“對,我是學過一些,但隻是基礎的,有些大夫,學的好的,隻用針灸就能治病,但我不行,針灸隻能作為輔助的治療,可以讓老太太吸收藥效的能力增強一些,我這樣說,喬大人和喬夫人明白嗎?”
喬大人點頭:“我明白,我並非是大夫,但我信任宋大夫和董姑娘,所以我願意試一試,我願意將我娘交給您二位,若是能治好我娘,我定然重謝。若是,”喬大人頓了頓,繼續說道:“若是沒能治好,也不怪宋大夫和董姑娘,隻能說是我娘沒這個福氣,你們隻管放心大膽的治療就是了。”
宋大夫點點頭,重新去開了方子,又叫了董其然過去:“我就在外麵等著,你現在下針,老太太有什麽反應,你都要對我說一聲,我好判斷下一步應該如何做。”
董其然忙點頭,宋大夫手裏也是有金針的,直接拿出過來讓董其然用。
喬夫人在一邊打下手,針灸這事兒,就講究個穩,現在不是主要手段,隻用作輔助,就不講求速度了。董其然第一次行針,都是摸準了穴位才點下去的。
用了足足半個時辰,才算是完事兒。
喬大人親自送了他們師徒兩個出門,隨後一連天氣,喬家每天下午派人來接董其然,再讓人去接宋大夫,每天給老太太紮一次針。
七天之後,董其然剛下了馬車,喬夫人就親自迎過來了:“告訴董姑娘一個好消息,我娘她昨兒清醒的時間有三個時辰,比往常多了一倍,晚上還多用了一碗粥,臉色也好轉了一些,可見這種辦法是好的,還要多謝宋大夫和董姑娘呢。”
“喬夫人,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呢,等老太太徹底痊愈了您再說這些感謝的話也是來得及的。”董其然忙擺手,又進去給老太太把脈,心裏也是有點兒底兒了。等宋大夫過來,師徒兩個將各自把脈得出來的結果互相對照,都是確定,老太太的身體,確實是在好轉。
雖然是在好轉,但距離痊愈還是有一段距離的,畢竟,喬老太太這病的時間,可是有一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