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避災,還能做當佐料。魏拾遺嗜辣,無辣不歡。當年他為了一口吃的,拉著寢室裏兄弟走街串巷的找吃的,最後還在宿舍裏把解剖完了的動物帶回來,偷偷摸摸的瞞著宿舍阿姨用電磁爐做吃的。說來也是有趣,當年他們吃肉菜的時候,還坐在一起討論這肉是動物哪個部位的,有什麽功用。昨天他吃著李三娘做的菜,嚐出了辣味兒,想著他們酒家應該能做辣菜,於是回來之後就做了一個川味兒的麻辣香鍋。目前北宋能用的佐料不多,但是好歹有花椒,其他的佐料也能用中藥替代。最後的成品還不錯,也不枉他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查資料。麻辣香鍋吃的就是一個麻辣爽口,魏拾遺放了許多的茱萸和花椒,麻辣的味道經過熱氣衝散異常濃鬱,整個屋子都是這味道,光是聞著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魏拾遺正想著,就見到身邊的李三叔已經拿了筷子一刻不停的吃上了,他往碗裏一看,剛剛還滿滿當當的菜居然隻剩下了一半,而且大多數還是湯汁和油。“那什麽,三叔有點喜歡吃辣的。”李三叔擦了擦嘴,尷尬的說道。李三叔是真的有點尷尬,他開酒家,見識的美食也不少。可是吃著魏拾遺做出來的菜,卻覺得又香又辣,異常開胃。一口吃完了就恨不得吃第二口,要不是魏拾遺提醒,他差點就把這點菜全給吃了。不怕你吃得多,就怕你吃得少,魏拾遺心裏想到,不過這也吃得太多了,他趕緊給李三叔倒了一杯茶水刮油。魏拾遺心裏滿意麵上忐忑,問道:“三叔,你說如果把這道菜放到酒家去賣,客人會不會喜歡?”“肯定會!”李三叔立刻回答道,然後他頓了頓,立刻明白了魏拾遺的意思,他驚道:“拾哥兒,你想把這菜交給我們酒家做?”魏拾遺點頭,李三叔立刻說道:“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魏拾遺既然敢這麽做,那就是有了十足的準備,直接把昨天晚上寫的菜譜從懷裏拿出來湊到李三叔眼底下,讓他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原身是個十二歲的小少年,可他卻是個已經參加了工作的成年人,怎麽能一直心安理得的接受別人的幫助饋贈。本來魏拾遺想的是以後想辦法報答,現在既然已經有了機會,那他就不會錯過,否則拖到後麵哪年才是個頭。說來他現在也缺錢,可是他卻不想做靠美食發財,李三叔家裏就是做酒家的,若是他也去開個店,那麽他不就是會和李三叔成為同行。而且他在汴梁待久一點多觀察觀察,總能發現其他的商機。“重病剛好,手腕還沒什麽力氣,三叔你將就著看。”魏拾遺說道,算是解釋了他的筆跡和以往不同,“三叔,自從阿爹去世之後,一直是你們在照顧我們兄妹,我是學醫的,這菜方放在我這裏也沒用處。您要是不收,那我以後遇到事情也不會找您幫忙了。”見李三叔話語噎住,目光也牢牢的黏在菜譜上,魏拾遺一看就知道這事成了。他笑眯眯的繼續說道:“三叔,其實這道菜還能改良一下,如果店裏有可以一邊燒菜一邊吃的桌子和鍋,說不定還能讓客人們享受一下親自烹飪的樂趣。“吃完了菜還能加,想吃什麽加什麽。”李三叔:“就跟火鍋那鍋一樣嗎?”北宋年間已經有了火鍋,幸好還沒香鍋。“對!有火在鍋下麵燒著,也不怕菜冷掉變味道。”魏拾遺道,“我這個菜做得不好看,三叔你可以在裏麵加一些紅紅綠綠的菜,看起來就會很喜人。”顏色喜人,味道不錯,吃法新奇,要是李三叔再聰明的炒作一番,他就不信不火。在現代麻辣香鍋就很受歡迎,他不相信,麻辣香鍋還不能在古代闖出一番天地了。李三叔是做酒家的,他比魏拾遺懂得更多,魏拾遺說的那種做菜方式,看著和火鍋類似,卻又不是火鍋,這種方式在這汴梁可是頭一遭。如果推廣出去,操作得當,一定會風靡汴梁,賺的盈滿盆缽。李三叔滿懷深意的盯著魏拾遺,又是生氣又是感動,生氣魏拾遺到底是個小孩子,還這麽衝動,什麽也不想就把這麽貴重的東西交給了他,感動魏拾遺對他的這一片心。算了,以後他一定會對他們兄妹更好的,也不會讓他們吃虧。魏拾遺心裏門清,但他卻不想李三叔一直糾結這事,他便轉移了話題說道:“三叔,你今天找我來是什麽事嗎?”李三叔才如夢初醒,說道:“哎呀,都叫你把我的打算打亂了,”他小心把菜方放進懷裏,起身拉著魏拾遺往外走,一邊走一邊說道:“今天你的身體已經大好,那我們便去向你的救命恩人道謝,拾歡我已經叫三娘幫著照顧。”魏拾遺愣了一秒,才想起他剛醒來的時候李三叔說過的話,他還有個救命恩人。兩人出了門,走了許久,中途還路過了魏家醫館所在的街道,才到達他救命恩人所在的那條街道。那街道很安靜,周圍建築都異常精致繁華,看起來這條街上住的應該都是一些高官富戶。李三叔帶著魏拾遺到了一個建築外麵,上前敲門說明了來意,結果從仆從那裏得到主人不在的消息。沒辦法,兩人隻能原路回去。這一次他們沒能道成謝,這件事卻不能這麽算了,李三叔讓魏拾遺以後自己上門道謝。一來魏拾遺現在知道了恩人家的地址,二來這本來就是魏拾遺他自己的事情,三來……好吧,這才是最重要的,李三叔新得了一個菜譜,心裏癢得厲害,就隻能把這件事交給魏拾遺自己了。魏拾遺理解李三叔的想法,送李三叔走的時候,他還笑著說:“三叔,等你的酒家把菜做出來了,我可是要去嚐一下的哦。”李三叔的臉登時就紅了,怎麽拾哥兒得了失魂症,性格倒比以前開朗大方多了,還懂得調侃人了。接下來,魏拾遺就在他救命恩人的門外等著,但這一天他都沒能等到人。於是他第二天就繼續來,結果沒想到第二天還是沒見到,不僅是第二天,接下來的好幾天都沒看到人。魏拾遺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於是就雇了一個閑人到那裏看著,看到人回來了就立刻通知他。最後魏拾遺沒想到,他沒有先等來他救命恩人的消息,反而是先等到了茶博士。古往今來,打聽消息的最佳場所就是茶樓或者娛樂場所,他不能直接從書上看到他所處的時代,就隻能曲線救國。他托茶樓的一個茶博士打聽了當代的名人雅士,北宋的名人雅士不少,唐宋八大家有六個都是出自這個朝代,他大概可以憑借那些人分辨現在的具體年份。幾天過去了,茶博士終於全部整理了出來,彼時他正在拒絕李三叔給他的麻辣香鍋分成。這幾天李三叔已經把麻辣香鍋做出來了,還讓鐵匠打了專用鐵鍋。他聽了魏拾遺的建議把菜改良了一點,做出來的比魏拾遺做得還要好吃還要好看,紅紅綠綠的鋪在鍋裏很是誘人。昨天晚上他們拿到酒家讓店裏的夥計試嚐了一下,得到了一片叫好聲,李三叔當即決定可以推出新菜了。魏拾遺一聽就要拒絕,那麻辣香鍋本來就是他送給李家的,哪有分成的道理。結果他看到冊子上麵王安石和蘇軾兩個名字,登時就傻眼了。高中的時候學的最多的就是王安石和蘇軾的詩詞,對這兩個偉人也比較了解,也因此,魏拾遺也更明白在他們死後沒幾十年,北宋差不多就要陷入戰亂,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靖康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盲的北宋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號良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號良鋪並收藏文盲的北宋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