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幫主瀟灑卻癡情(上) 作者:非瑜非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問的是修寧之禍。這要她怎麽答?
永興國建立之初以家族勢力治國,百餘年後,家族勢力發展地過於強大,太上皇帝認為這有損朝綱穩定,於是從在位的第五年起開始著手對付各大家族。由此造成此後近十年的天下大亂。
十年混亂,她隻經歷過前四年,但饒是這不到一半的歲月,也足以讓她一生銘記。
“姑娘也認為太上皇帝此舉不對?”荀道左反問,他的語氣已經明明白白暴露了他的立場。
修寧之禍影響最大的是各個世家氏族,尤其是參與了朝政的氏族,比如晏子昌所在的晏家。上層貴族哭喊哀嚎之時,尋常百姓生活照舊。他們依然每日為生存而奔波,外界的一切隻是他人瓦上之霜。
荀道左便是這“尋常百姓”家的一份子。
加之荀道左半生所求皆在於從仕,他自然是認同朝廷那幫人的意見的。而從當年的修寧之禍中得利最大的正是如今都城那幾個家族,他們對修寧之禍不稱“禍”,而稱“治”——開闢盛世之治,高明遠大之治。
荀道左見問語不回答,反而鎖著眉頭一臉憂愁,不由嘆息。
“世人多對太上皇帝有所誤解。想當年,各地家族勢力過於強大且已有分離國家之勢。倘若不加以製衡,長此以往,整個國家必割據混亂,這才真正會導致民不聊生。”
隻是這樣,便可以否認他血腥暴力鎮壓的罪過了?問語在心底發問。
蘇予誠無聲笑了笑,“太上皇帝此舉確是為安國定邦,但所用方法未免過於殘忍嚴酷。有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實在過於卑劣。”
荀道左立即反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以秋家為例,此家族之能,本就是一大隱患,為國所用,則國可興盛,不為國所用,則極易遭致災難。何況他們還有謀反之心。”
問語心裏“咯噔”一下,差點懷疑自己聽錯了話。
“以秋家為例”,他竟以秦無造第一個對付的秋家為例。這一例,居然也有可以洗白的角落嗎?
她眉頭糾纏在一起,難耐地閉了閉眼。想起荀道左剛剛提到的“秋家之能”,忍不住將這四個字在唇齒間繞了一遍。
秋家自稱傳承自巫術先祖,其族人多有異能,或可目視千裏,或可耳聽八方,或可見人心之所想……修寧五年,秋家被人揭發,言其有謀反之心,並列出一連串莫須有的證據。秋家由此被抄滅全族,並牽累眾多外戚。
然而,朝廷表麵上稱秋家人已被全部斬首,實際上卻隻是用一群死囚把他們頂替下來,將他們囚禁在宮廷深處的地牢,暗中利用其異能。
而為防止他們反抗所用的控身之毒、磨心之刑,無不駭人之至。
此事再被揭露時,已是帝王式微之日。據說當時發生了很多很複雜的事,但最終結果,是幾個世家為平眾怒,當眾誅滅秋家全部殘餘人等。那一次,是真正的全誅。
在許多年後的今天,秋家已後繼無人了。
——就算僥倖還有,估計也早已更名換姓,躲得遠遠的了。
蘇予誠和荀道左還在談論太上皇帝的功過是非,問語終是聽不下去,插了句嘴:
“然於然,然不然。世事如此,哪有那麽多是非可以明確分辨的。非黑即白,隻是俗人的看法罷了。”
荀道左聽著聽著便愣住,懵懵然了好一會兒,腦子轉過彎兒來,“姑娘你……”
蘇予誠解釋道:“問語是修道之人。”
荀道左詫異地張大了嘴巴,“修道之人?姑娘你竟然是道家子弟!”
“我師從止荊散人。”
“止荊散人!?你是武陵散人的弟子!”
修道之人常自謙稱為“散人”。由於止荊散人常年在武陵修道,便在外同時有了“武陵散人”的稱號。
荀道左驚呼,馬車裏另外兩人早知真相,心如止水。他好一會兒才消化了這個信息,下巴一點點闔上。
“很意外嗎?”問語問道。
“不不……是。”荀道左還有點結巴,也不知道是想說“是”還是“不是”。他好半天才順下這口氣,道:“我隻是從來沒有見過入世的道家子弟。”
這可就不一定了。問語暗道,道家子弟並非完全避世,多少還是會有出世的時候,隻是他們的行為表現得與常人無異,也不會像她這樣自報身份罷了。
荀道左心情平靜下來。他這時已經忘了之前與蘇予誠興致勃勃討論的事情,轉而說起止荊散人。
“聽說武陵散人通曉畫技,姑娘也學過嗎?”
“稍微懂得畫山水花鳥罷了。”
她的師父止荊散人以畫藝卓絕著稱,平日裏常藉助畫畫凝神靜氣,修身養性。問語跟著學了一些,不過可惜,她學了許久,直到現在也隻會畫景物,人像就一言難盡。
好在師父並不強求。
作者有話要說:
荀道左:話說我的詩集上到底寫了什麽?沒個正麵描寫嗎?
問語:正麵描寫?你指哪種?“荀左右,荀左右”這種?
荀道左:停!(沉吟片刻)我忽然覺得這樣描寫也挺好,免得某人能力不夠還讓我涉嫌抄襲。
永興國建立之初以家族勢力治國,百餘年後,家族勢力發展地過於強大,太上皇帝認為這有損朝綱穩定,於是從在位的第五年起開始著手對付各大家族。由此造成此後近十年的天下大亂。
十年混亂,她隻經歷過前四年,但饒是這不到一半的歲月,也足以讓她一生銘記。
“姑娘也認為太上皇帝此舉不對?”荀道左反問,他的語氣已經明明白白暴露了他的立場。
修寧之禍影響最大的是各個世家氏族,尤其是參與了朝政的氏族,比如晏子昌所在的晏家。上層貴族哭喊哀嚎之時,尋常百姓生活照舊。他們依然每日為生存而奔波,外界的一切隻是他人瓦上之霜。
荀道左便是這“尋常百姓”家的一份子。
加之荀道左半生所求皆在於從仕,他自然是認同朝廷那幫人的意見的。而從當年的修寧之禍中得利最大的正是如今都城那幾個家族,他們對修寧之禍不稱“禍”,而稱“治”——開闢盛世之治,高明遠大之治。
荀道左見問語不回答,反而鎖著眉頭一臉憂愁,不由嘆息。
“世人多對太上皇帝有所誤解。想當年,各地家族勢力過於強大且已有分離國家之勢。倘若不加以製衡,長此以往,整個國家必割據混亂,這才真正會導致民不聊生。”
隻是這樣,便可以否認他血腥暴力鎮壓的罪過了?問語在心底發問。
蘇予誠無聲笑了笑,“太上皇帝此舉確是為安國定邦,但所用方法未免過於殘忍嚴酷。有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實在過於卑劣。”
荀道左立即反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以秋家為例,此家族之能,本就是一大隱患,為國所用,則國可興盛,不為國所用,則極易遭致災難。何況他們還有謀反之心。”
問語心裏“咯噔”一下,差點懷疑自己聽錯了話。
“以秋家為例”,他竟以秦無造第一個對付的秋家為例。這一例,居然也有可以洗白的角落嗎?
她眉頭糾纏在一起,難耐地閉了閉眼。想起荀道左剛剛提到的“秋家之能”,忍不住將這四個字在唇齒間繞了一遍。
秋家自稱傳承自巫術先祖,其族人多有異能,或可目視千裏,或可耳聽八方,或可見人心之所想……修寧五年,秋家被人揭發,言其有謀反之心,並列出一連串莫須有的證據。秋家由此被抄滅全族,並牽累眾多外戚。
然而,朝廷表麵上稱秋家人已被全部斬首,實際上卻隻是用一群死囚把他們頂替下來,將他們囚禁在宮廷深處的地牢,暗中利用其異能。
而為防止他們反抗所用的控身之毒、磨心之刑,無不駭人之至。
此事再被揭露時,已是帝王式微之日。據說當時發生了很多很複雜的事,但最終結果,是幾個世家為平眾怒,當眾誅滅秋家全部殘餘人等。那一次,是真正的全誅。
在許多年後的今天,秋家已後繼無人了。
——就算僥倖還有,估計也早已更名換姓,躲得遠遠的了。
蘇予誠和荀道左還在談論太上皇帝的功過是非,問語終是聽不下去,插了句嘴:
“然於然,然不然。世事如此,哪有那麽多是非可以明確分辨的。非黑即白,隻是俗人的看法罷了。”
荀道左聽著聽著便愣住,懵懵然了好一會兒,腦子轉過彎兒來,“姑娘你……”
蘇予誠解釋道:“問語是修道之人。”
荀道左詫異地張大了嘴巴,“修道之人?姑娘你竟然是道家子弟!”
“我師從止荊散人。”
“止荊散人!?你是武陵散人的弟子!”
修道之人常自謙稱為“散人”。由於止荊散人常年在武陵修道,便在外同時有了“武陵散人”的稱號。
荀道左驚呼,馬車裏另外兩人早知真相,心如止水。他好一會兒才消化了這個信息,下巴一點點闔上。
“很意外嗎?”問語問道。
“不不……是。”荀道左還有點結巴,也不知道是想說“是”還是“不是”。他好半天才順下這口氣,道:“我隻是從來沒有見過入世的道家子弟。”
這可就不一定了。問語暗道,道家子弟並非完全避世,多少還是會有出世的時候,隻是他們的行為表現得與常人無異,也不會像她這樣自報身份罷了。
荀道左心情平靜下來。他這時已經忘了之前與蘇予誠興致勃勃討論的事情,轉而說起止荊散人。
“聽說武陵散人通曉畫技,姑娘也學過嗎?”
“稍微懂得畫山水花鳥罷了。”
她的師父止荊散人以畫藝卓絕著稱,平日裏常藉助畫畫凝神靜氣,修身養性。問語跟著學了一些,不過可惜,她學了許久,直到現在也隻會畫景物,人像就一言難盡。
好在師父並不強求。
作者有話要說:
荀道左:話說我的詩集上到底寫了什麽?沒個正麵描寫嗎?
問語:正麵描寫?你指哪種?“荀左右,荀左右”這種?
荀道左:停!(沉吟片刻)我忽然覺得這樣描寫也挺好,免得某人能力不夠還讓我涉嫌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