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霍衛同人)元狩七年 作者:貓不語馬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青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詫異之餘,也不覺佩服霍去病的想像力,怎麽能從方才的話題轉到這上麵來,真箇天馬行空。紈絝將軍,為所欲為?衛青聽著就覺得不象自己。不若則避之,深更半夜,衛青決定不陪這人胡說八道,不知為什麽,卻還是想了想:我可不想當紈絝,這種事還是我來比較妥當。
霍去病知道他麵子薄,心裏雖好笑也不敢笑出來,隻殷殷的目視他,衛青給他那認真神氣逼得張目結舌,誰也不知道大將軍是怎麽想的,或許是震驚太過,衛青靜了靜,忽然結結巴巴的冒出一句。
"象你養小光一樣,還是算了。"
霍去病這次忍不住了,伸臂將他用力一抱,就趴在他肩上哈哈而笑,笑夠了,他正正色跳起身來,又伸手去拉衛青,一邊拉一邊極簡單的道。
"舅舅跟我跟我回家吧。"
這麽一攪和,衛青這晚作了個夢,夢中他又變回了當年那個放羊的小孩。隻這一次,他可不是一個人,平素騎的那隻小羊背上馱了個沉甸甸的小糰子,衛青牽著羊,不時看看他,每看一眼,就多幾分得意滿滿。他帶著小傢夥一直走,說好要去看海,小傢夥高高興興的往他身上砸甜棗,口齒不清甜言蜜語的連哄帶騙,聲音還特別實誠可靠:"舅舅舅舅,下輩子還和我一起好不好?"
衛青給他吵昏了,含含糊糊的就答了一句"好"。咳,紈絝將軍......是你的話,也可以商量!
漢天子劉徹這幾年施政有個特點,即凡事隻要有利於為太子立威,他就不留餘力的完成。劉徹命大臣們重議了群臣對"成年"太子的禮儀,格外尊崇外,特別加重了誹謗太子的刑罰。他自己上朝把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不時肯定,命內朝直接向太子報告。宮中,劉徹每月非常有規律的去看望衛皇後,並把太子的幾個兄弟全部草草送去了封地,叫他們無詔不得回長安。總的來說,漢天子在傳遞一個非常明確的決定,絲毫不容置疑,百年之後,他是鐵了心要把江山傳給太子了。
然而,劉徹是個大開大闔的人,無論他想對人好或不好,力度都強悍霸道,不加掩飾,通常洶湧澎湃得讓對方不太舒服,甚至誠惶誠恐,特別是,這重好意似乎來得太過突兀。
在太子劉據的心目中,從小到大,父皇是位偉大的帝王,縱然他自己有一天也會君臨天下,劉據也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有任何一點能與他相提並論。作為劉徹的兒子,這是種巨大的壓力,劉據在下意識裏,總想做些和父皇不一樣的事,是以,他似乎也從未真正得到過父親的認同。而今,一切都在一夕間扭轉,劉據自問還是昨日的自己,沒作出什麽改變父皇觀感的事情,隻覺受寵若驚,又無法向任何人開口。
劉徹有個優點,他看似喜怒無常深不可測,骨子裏卻是個極真誠的人,一旦意識到問題,就會積極想辦法解決。針對太子這種微妙的隔閡,劉徹自己沒說什麽,他想了想,恰好霍去病從河西回來,天子乃命驃騎將軍陪同太子去巡視驃騎營。
驃騎在他這一代人裏地位很特殊,從劉據到衛家兄弟,幾乎沒人真正把他當同輩。衛霍齊名,劉據還在學劍,驃騎便已立馬瀚海了。霍去病從少年時就不多話,對太子一向隻恪守君臣本份,劉據雖常見他,卻不熟,也熟不起來,可那一代的孩子,誰不私心羨慕,恨不得自己也是驃騎那樣的人。
然而,就是這個不太熟的人,做過一件讓劉據很感動的事情。"鹿"事件還未發生的時候,霍去病以大司馬驃騎將軍的身份上奏,求立天子的三子為王,這,等於是側麵為太子確立名份,排除障礙。這一奏,震動朝野,誰也沒想到,隻知道軍事,從不涉及政務的驃騎,會這樣直截了當的幹涉天子家的繼承一事。
劉據也完全沒想到,那時他還年輕,記得母後和平陽公主私話,都感嘆霍去病麵冷心熱,到底還是念著與他舅舅的情誼。是為什麽都好,劉據很感動,哪怕這話是舅父衛青替他開口,他也不會如此觸動,因為舅父一向待他好,而驃騎卻差不多是個陌生人,而這個陌生人,肯冒天大的風險,在父皇與他之間,站在他的一麵,明明白白的說了話。
不過,兩人並未因此熟絡起來,驃騎是個不易親近的人,劉據也不擅長籠絡。對劉據而言,更讓他感動的是一種認可,這認可,比支持還重要。劉據是個厚道的人,一直記得這件事,因為這個緣故,驃騎遠戍十年,他待霍光很好,不象君臣,略同小兄弟。
有這重淵源,加上雙方的善意,巡視驃騎營那天,劉據得到了很好的尊重。而驃騎營,或許是漢軍中最年輕的軍隊,如今雖天下太平,這隻軍隊有種特殊的精神,始終保持著通常是開國之師才有的活力和野性。軍營是最容易感染人的,即使劉據性子平和,一向不太喜歡征戰,也被這種獨特的氣氛所打動了。
是以,巡視間驃騎獨自陪他用飯時,劉據感嘆了一句:"若狄山博士還在,該帶他來驃騎營學習,也就不會枉送性命了。"
太子這話是自嘲,卻有些來歷,博士狄山是太子的人,形同半師,狄山贊成和親政策,認為好戰興兵會導致亡國,他是個耿直的讀書人,當著漢天子麵前與當時的禦史大夫張湯辯論,自認"愚忠",稱張湯為"詐忠"。當年衛霍正在遠戍朔方,漢天子正指望張湯以嚴律落實"算緡"等政策為軍事籌集資金,對這種辯論毫無興趣,劉徹的處置極其痛快,看在太子麵子上,他不評論臣子的是非,隻把口若懸河辯得所有人都啞口無言的狄山派到邊關負責河西一鄣,不到一個月,匈奴摘走了狄山的腦袋。
霍去病知道他麵子薄,心裏雖好笑也不敢笑出來,隻殷殷的目視他,衛青給他那認真神氣逼得張目結舌,誰也不知道大將軍是怎麽想的,或許是震驚太過,衛青靜了靜,忽然結結巴巴的冒出一句。
"象你養小光一樣,還是算了。"
霍去病這次忍不住了,伸臂將他用力一抱,就趴在他肩上哈哈而笑,笑夠了,他正正色跳起身來,又伸手去拉衛青,一邊拉一邊極簡單的道。
"舅舅跟我跟我回家吧。"
這麽一攪和,衛青這晚作了個夢,夢中他又變回了當年那個放羊的小孩。隻這一次,他可不是一個人,平素騎的那隻小羊背上馱了個沉甸甸的小糰子,衛青牽著羊,不時看看他,每看一眼,就多幾分得意滿滿。他帶著小傢夥一直走,說好要去看海,小傢夥高高興興的往他身上砸甜棗,口齒不清甜言蜜語的連哄帶騙,聲音還特別實誠可靠:"舅舅舅舅,下輩子還和我一起好不好?"
衛青給他吵昏了,含含糊糊的就答了一句"好"。咳,紈絝將軍......是你的話,也可以商量!
漢天子劉徹這幾年施政有個特點,即凡事隻要有利於為太子立威,他就不留餘力的完成。劉徹命大臣們重議了群臣對"成年"太子的禮儀,格外尊崇外,特別加重了誹謗太子的刑罰。他自己上朝把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不時肯定,命內朝直接向太子報告。宮中,劉徹每月非常有規律的去看望衛皇後,並把太子的幾個兄弟全部草草送去了封地,叫他們無詔不得回長安。總的來說,漢天子在傳遞一個非常明確的決定,絲毫不容置疑,百年之後,他是鐵了心要把江山傳給太子了。
然而,劉徹是個大開大闔的人,無論他想對人好或不好,力度都強悍霸道,不加掩飾,通常洶湧澎湃得讓對方不太舒服,甚至誠惶誠恐,特別是,這重好意似乎來得太過突兀。
在太子劉據的心目中,從小到大,父皇是位偉大的帝王,縱然他自己有一天也會君臨天下,劉據也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有任何一點能與他相提並論。作為劉徹的兒子,這是種巨大的壓力,劉據在下意識裏,總想做些和父皇不一樣的事,是以,他似乎也從未真正得到過父親的認同。而今,一切都在一夕間扭轉,劉據自問還是昨日的自己,沒作出什麽改變父皇觀感的事情,隻覺受寵若驚,又無法向任何人開口。
劉徹有個優點,他看似喜怒無常深不可測,骨子裏卻是個極真誠的人,一旦意識到問題,就會積極想辦法解決。針對太子這種微妙的隔閡,劉徹自己沒說什麽,他想了想,恰好霍去病從河西回來,天子乃命驃騎將軍陪同太子去巡視驃騎營。
驃騎在他這一代人裏地位很特殊,從劉據到衛家兄弟,幾乎沒人真正把他當同輩。衛霍齊名,劉據還在學劍,驃騎便已立馬瀚海了。霍去病從少年時就不多話,對太子一向隻恪守君臣本份,劉據雖常見他,卻不熟,也熟不起來,可那一代的孩子,誰不私心羨慕,恨不得自己也是驃騎那樣的人。
然而,就是這個不太熟的人,做過一件讓劉據很感動的事情。"鹿"事件還未發生的時候,霍去病以大司馬驃騎將軍的身份上奏,求立天子的三子為王,這,等於是側麵為太子確立名份,排除障礙。這一奏,震動朝野,誰也沒想到,隻知道軍事,從不涉及政務的驃騎,會這樣直截了當的幹涉天子家的繼承一事。
劉據也完全沒想到,那時他還年輕,記得母後和平陽公主私話,都感嘆霍去病麵冷心熱,到底還是念著與他舅舅的情誼。是為什麽都好,劉據很感動,哪怕這話是舅父衛青替他開口,他也不會如此觸動,因為舅父一向待他好,而驃騎卻差不多是個陌生人,而這個陌生人,肯冒天大的風險,在父皇與他之間,站在他的一麵,明明白白的說了話。
不過,兩人並未因此熟絡起來,驃騎是個不易親近的人,劉據也不擅長籠絡。對劉據而言,更讓他感動的是一種認可,這認可,比支持還重要。劉據是個厚道的人,一直記得這件事,因為這個緣故,驃騎遠戍十年,他待霍光很好,不象君臣,略同小兄弟。
有這重淵源,加上雙方的善意,巡視驃騎營那天,劉據得到了很好的尊重。而驃騎營,或許是漢軍中最年輕的軍隊,如今雖天下太平,這隻軍隊有種特殊的精神,始終保持著通常是開國之師才有的活力和野性。軍營是最容易感染人的,即使劉據性子平和,一向不太喜歡征戰,也被這種獨特的氣氛所打動了。
是以,巡視間驃騎獨自陪他用飯時,劉據感嘆了一句:"若狄山博士還在,該帶他來驃騎營學習,也就不會枉送性命了。"
太子這話是自嘲,卻有些來歷,博士狄山是太子的人,形同半師,狄山贊成和親政策,認為好戰興兵會導致亡國,他是個耿直的讀書人,當著漢天子麵前與當時的禦史大夫張湯辯論,自認"愚忠",稱張湯為"詐忠"。當年衛霍正在遠戍朔方,漢天子正指望張湯以嚴律落實"算緡"等政策為軍事籌集資金,對這種辯論毫無興趣,劉徹的處置極其痛快,看在太子麵子上,他不評論臣子的是非,隻把口若懸河辯得所有人都啞口無言的狄山派到邊關負責河西一鄣,不到一個月,匈奴摘走了狄山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