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想回就回的。房子,車子還想要兒子,且有得忙的,真顧不上了。”秦璐嘆息。


    台上換了個女歌手,嗓音低啞,唱的是最近大火的《沙漠駱駝》。唱得不錯,兩人慢慢停了閑聊,聽人唱道:


    漫天黃沙掠過


    走遍每個角落


    行走在無盡的蒼茫星河


    白天黑夜交錯


    如此妖嬈婀娜


    蹉跎著歲月又蹉跎了自我


    ☆、第 6 章


    隔天沒課,是安打車一個多小時到了開發區,航星航天在創新六街。進公司大門顯眼處放有一個火箭模型,是現正研發的主力產品。轉過前台進去就是辦公區,再是公司展覽區和會議室,還有個麵積挺大的實驗室。


    是安被項目負責人介紹參觀了公司,再一起進了會議室。負責人是位女士,二十五六的年紀,姓劉,開朗健談。


    “福老師,需要翻譯的文宣都在這兒了。”劉小姐遞過一個文件袋道:“就宣傳冊的部分需要抓緊時間,因為要印刷公司審核的樣本。”


    “時間我會安排好的,工作進度也會和你保持溝通。”是安承諾。


    劉小姐笑著說:“那行,大致就是這樣了。再有問題咱們隨時聯繫。”


    “可以。”


    “啊,對了,福老師接下來有安排嗎?”


    “怎麽?”


    “十點在公司大會議室有個講座,主題是火箭研發生產和未來前景的。如果福老師不忙的話,可以留下來聽聽看,或許會有幫助。”


    是安道謝,表示很願意留下來。


    講座是在一間長會議室開展的,整側玻璃牆,光線明亮,前後有門。電動投幕靠前門牆上懸掛,正前居中橫放一長會議桌,一排主賓座,往下並排放置座椅,一個可容納七八十人的空間。


    會議室裏已坐了不少人,前麵已經準備開始,是安選了後排的空位坐下。


    航天領域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核心技術也一直掌握在各國政府手中。在我國,國營航天企業承擔幾乎所有的衛星發射任務。


    隨著科技的進步,衛星小型化,微型化,製作周期加快,價格降低。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不管是商用還是民用,都產生大量對衛星的需求。因而,既有的火箭製造與發射是遠不能滿足所有衛星上天的。


    國外,商業航天發展迅速。有私人企業成功實現火箭的廉價發射,收回再用,僅今年三月就完成六次發射任務。企業估值達到250億美金,一舉成為全球個人企業估值最高者之一。


    航星航天應時而生。在政府和資本的支持下,全力研製自己的火箭,按計劃年底將能進行發動機試車。


    前途大好啊。聽著前麵領導和專家的宣講,是安坐那兒默默想著。


    門輕輕推開,有人進來,選在是安身旁坐下。偏頭一瞧,是安驚訝,來人竟是樓旭奕。旭奕側目回看是安,什麽沒說又看回了前麵。是安也淡定迴轉。


    講座進行到了問答環節。


    有人問公司ceo蔣偉,現在航天領域都著力於發展液體發動機,而航星卻選擇了固體發動機,這是出於怎樣的考量呢?


    蔣偉接過話筒道:“公司經營考慮最多的還是成本控製,火箭發射又最看重安全可靠。從實際出發,我們選擇了技術比較成熟的固體發動機。液體發動機的研發對商業公司來說,太過冒險了。”


    又有人接著問:“國外成功的商業航空實現了火箭的回收復用,航星沒有對液體發動機的研發,怎麽應對未來的競爭?”


    “我要說明的是作為商業公司,要實施對股東負責的經營策略。現階段的航星首要是實現低軌道的穩定發射,固體發動機已經能優秀的滿足這個目標。當然,對更高,更好,更強的發動機的追求我們還是有規劃的。”


    提問比較熱烈,原定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延遲了半小時結束。


    在已經空下來的會議室,是安對邊上不動如山的人道:“樓先生,又見麵了。您是在這邊工作?”


    旭奕點頭。


    氣氛莫名尷尬,是安起身準備離開。


    “一起吃個飯?”旭奕跟著站立,然後問。


    是安看著眼前自然約飯的人,心裏想著我和你又不熟,嘴裏就要拒絕:“我得……”


    話剛開頭,就被人打斷了:“這附近沒什麽好吃的,就川菜還行,能吃辣嗎?”


    “還是……”


    “走吧。”男人自顧轉身。


    是安傻眼,站著沒動。扶著門的旭奕回頭看她。無奈,是安拎包跟上。


    飯館就在公司附近,用餐高峰,和人拚了桌。旭奕拿過菜單遞給是安,自己則拆了兩人碗筷,滿上各自茶杯。


    “想吃什麽?”是安看著菜單問旭奕。


    “有肉就行。”


    是安點了一個回鍋肉,一個麻婆豆腐,一個炒青菜,再一個西紅柿雞蛋湯。菜單遞給旭奕道:“你看還要什麽?”


    旭奕接過也不看,合上菜單遞還服務員說:“就她點的這些,再添一個粉蒸肉”。


    餐桌八人圓桌,兩人右側是一家三口,左邊挨著是安的是兩位年輕時髦的小姐,看著應該是附近的上班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見漫天紅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稻並收藏看見漫天紅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