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有種你下朝別走[重生] 作者:芭蕉吃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日便是刑期,薛大人這是什麽意思,三司堂會時你自己批審的罪狀,如何朝令夕改!”
“三司定的案不錯,但此案不是單純的刑案,牽涉軍隊裁編,你我都參涉將軍府之事,難得不明白其中厲害?”
“正因牽涉裁軍,才應殺一儆百,那陶三勇罪行昭昭,死不足惜……”
“死了一個陶三勇,還有無數個陶三勇,人心慌亂,裁軍令如何推行!”
……
這陶三勇,是良州府軍的一個偏將。這起案子,說起來朕和刑部尚書宋琅意見一致,隻想一刀把三勇同誌砍了。因為就是三勇同誌讓良王殿下此一去遲遲不歸。
說好的個把月就回京呢?
作者有話要說:
隱形黃包車呼嘯而過(不,討打)
第39章 法理
那陶三勇同誌,人如其名,有三倍於常人的勇氣,逃跑的本事也是一流。
他六七年前跟良州府上一屆領導班子混業績,同晉王一黨攪和進走私鐵礦的買賣。這不前不久晉王死了,晉王手底下的扛把子們陸續受到朝廷製裁,死的死流的流。陶三勇同誌眼見之下,日日膽戰心驚,唯恐哪天就輪到自個兒頭上。一聽說朝廷要裁軍,並且還要拿良州做試點,整個人頓時就懵了——裁誰留誰的依據是什麽?除了個人意願,這也得雙向選擇不是。留著吃皇糧為國家打仗的,那必然政治背景得清清白白,要通過政審。
陶三勇不清白。並且還被同事舉報了。另一名希望繼續留下來保家衛國的偏將為表忠心,將三勇同誌的黑歷史捅給了上司——親京都派的現任良州軍主將薛蒙。
不止一次頂撞過上司薛蒙的地頭蛇陶三勇這下更懵了。他認為自己大難臨頭,左右也是一死,索性帶著一幫同樣“犯過事兒”的弟兄們,逃了。
然而三勇不知道的是,自己和一幫弟兄早已成為奔跑的大肥肉,被更多希望獲得“表忠心”機會的同事盯得死死的。他們前腳還沒逃出良州府都,後腳就被薛蒙帶人追上了。
兩幫人馬在良州府都北郊茬了個硬仗。
良王殿下就是這個節骨眼上趕到大型械鬥現場。
事件影響極其惡劣。周邊百姓遭受了嚴重的精神和財產乃至生命損失,由於薛蒙當時人手沒帶夠,部分逃兵衝破攔擊流散四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成了威脅社會穩定的潛在不安因素。
良王殿下一邊留在良州收拾爛攤子,一邊將始作俑者三勇同誌扭送京都。
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一個月前對陶三勇進行三司會審,由於案情嚴重,依照律例直接判了他一個斬立決。
之所以拖了一個月還沒斬,就是因為薛賞認為此事牽涉裁軍令,且幹係重大,判決書應交將軍府、鴻都府再過一輪審議。宋琅認為即使再過八輪審議還是照樣砍陶三勇腦袋。
所以二人迫不及待找到了逝波台來。
衛裴被吵得幽幽轉醒。
朕的逝波台又成了小朝堂。
薛賞和宋琅就像一青一紅倆大鸚鵡,兩張嘴能活絡起整個朝堂。衛大人睡眠不足,半天說了一句話:“其他逃兵現在去向如何?”
“有些抓回來了,關在良州軍牢裏,良州那頭要先看京都如何處置陶三勇,效法判決。”宋琅道。
薛賞沒好氣道:“還有些逃往北羌,一過關口,如泥牛入海。也有人南逃入流州,投奔越王軍。這些人現在是驚弓之鳥,四下亂竄。殺了陶三勇,整個林子的鳥兒更要亂。”
“那薛大人認為應當如何處置陶三勇?”衛裴連日奔波,眼窩深陷下去,臉頰瘦削,這麽缺魂少魄地瞥誰一眼,目光竟十分犀利。
薛賞被瞧得一愣:“自然是……給他將功折罪的機會。讓他上邊關。如此各地州府軍、諸王軍才不至於人心慌亂,以致尚未裁軍,就出動盪。”
宋琅大概吵得累了,粗暴道:“臣不同意,賞罰不明,勇士不知其所死,邪惡不知其所畏,國危矣!”
在朕看來,就和幾年前衛裴追著薛賞要給青州舞弊案的涉案人員定罪一樣,宋琅大人也有一顆替天行道、剛正不阿的心。料想衛裴大概會和這位知音一拍即合。
不想衛愛卿沉吟道:“宋大人所言不無道理。但是……薛大人說的也沒錯。良王殿下沒有在良州直接殺了陶三勇,而是將此人送來京都,想必也是和薛大人有同樣的顧慮。陛下怎麽看?”
我最怕這種情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我拿主意,責任要我擔。我不由有些暴躁:“拿骰子來!點大留他狗命,點小削腦袋,你倆下注吧!”
……宋琅和衛裴一臉“怒其不爭”地看著我,薛賞卻眼睛一亮,袖中摸出一套骰子,要笑不笑道:“好巧,來吧宋大人。”
我:“……”
“不許反悔!”宋琅突然一轉眼珠子,立即擲地有聲道,“我壓大,你壓小,一局定勝負!”
“宋大人好爽快,”薛賞大笑,“陛下作證,買定離手!”
陶三勇同誌不知自己的命被當朝重臣拿去下注作賭,讓當朝天子當鬥蛐蛐看了。衛裴捂上眼,表示沒法看這離奇一幕。
“三司定的案不錯,但此案不是單純的刑案,牽涉軍隊裁編,你我都參涉將軍府之事,難得不明白其中厲害?”
“正因牽涉裁軍,才應殺一儆百,那陶三勇罪行昭昭,死不足惜……”
“死了一個陶三勇,還有無數個陶三勇,人心慌亂,裁軍令如何推行!”
……
這陶三勇,是良州府軍的一個偏將。這起案子,說起來朕和刑部尚書宋琅意見一致,隻想一刀把三勇同誌砍了。因為就是三勇同誌讓良王殿下此一去遲遲不歸。
說好的個把月就回京呢?
作者有話要說:
隱形黃包車呼嘯而過(不,討打)
第39章 法理
那陶三勇同誌,人如其名,有三倍於常人的勇氣,逃跑的本事也是一流。
他六七年前跟良州府上一屆領導班子混業績,同晉王一黨攪和進走私鐵礦的買賣。這不前不久晉王死了,晉王手底下的扛把子們陸續受到朝廷製裁,死的死流的流。陶三勇同誌眼見之下,日日膽戰心驚,唯恐哪天就輪到自個兒頭上。一聽說朝廷要裁軍,並且還要拿良州做試點,整個人頓時就懵了——裁誰留誰的依據是什麽?除了個人意願,這也得雙向選擇不是。留著吃皇糧為國家打仗的,那必然政治背景得清清白白,要通過政審。
陶三勇不清白。並且還被同事舉報了。另一名希望繼續留下來保家衛國的偏將為表忠心,將三勇同誌的黑歷史捅給了上司——親京都派的現任良州軍主將薛蒙。
不止一次頂撞過上司薛蒙的地頭蛇陶三勇這下更懵了。他認為自己大難臨頭,左右也是一死,索性帶著一幫同樣“犯過事兒”的弟兄們,逃了。
然而三勇不知道的是,自己和一幫弟兄早已成為奔跑的大肥肉,被更多希望獲得“表忠心”機會的同事盯得死死的。他們前腳還沒逃出良州府都,後腳就被薛蒙帶人追上了。
兩幫人馬在良州府都北郊茬了個硬仗。
良王殿下就是這個節骨眼上趕到大型械鬥現場。
事件影響極其惡劣。周邊百姓遭受了嚴重的精神和財產乃至生命損失,由於薛蒙當時人手沒帶夠,部分逃兵衝破攔擊流散四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成了威脅社會穩定的潛在不安因素。
良王殿下一邊留在良州收拾爛攤子,一邊將始作俑者三勇同誌扭送京都。
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一個月前對陶三勇進行三司會審,由於案情嚴重,依照律例直接判了他一個斬立決。
之所以拖了一個月還沒斬,就是因為薛賞認為此事牽涉裁軍令,且幹係重大,判決書應交將軍府、鴻都府再過一輪審議。宋琅認為即使再過八輪審議還是照樣砍陶三勇腦袋。
所以二人迫不及待找到了逝波台來。
衛裴被吵得幽幽轉醒。
朕的逝波台又成了小朝堂。
薛賞和宋琅就像一青一紅倆大鸚鵡,兩張嘴能活絡起整個朝堂。衛大人睡眠不足,半天說了一句話:“其他逃兵現在去向如何?”
“有些抓回來了,關在良州軍牢裏,良州那頭要先看京都如何處置陶三勇,效法判決。”宋琅道。
薛賞沒好氣道:“還有些逃往北羌,一過關口,如泥牛入海。也有人南逃入流州,投奔越王軍。這些人現在是驚弓之鳥,四下亂竄。殺了陶三勇,整個林子的鳥兒更要亂。”
“那薛大人認為應當如何處置陶三勇?”衛裴連日奔波,眼窩深陷下去,臉頰瘦削,這麽缺魂少魄地瞥誰一眼,目光竟十分犀利。
薛賞被瞧得一愣:“自然是……給他將功折罪的機會。讓他上邊關。如此各地州府軍、諸王軍才不至於人心慌亂,以致尚未裁軍,就出動盪。”
宋琅大概吵得累了,粗暴道:“臣不同意,賞罰不明,勇士不知其所死,邪惡不知其所畏,國危矣!”
在朕看來,就和幾年前衛裴追著薛賞要給青州舞弊案的涉案人員定罪一樣,宋琅大人也有一顆替天行道、剛正不阿的心。料想衛裴大概會和這位知音一拍即合。
不想衛愛卿沉吟道:“宋大人所言不無道理。但是……薛大人說的也沒錯。良王殿下沒有在良州直接殺了陶三勇,而是將此人送來京都,想必也是和薛大人有同樣的顧慮。陛下怎麽看?”
我最怕這種情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我拿主意,責任要我擔。我不由有些暴躁:“拿骰子來!點大留他狗命,點小削腦袋,你倆下注吧!”
……宋琅和衛裴一臉“怒其不爭”地看著我,薛賞卻眼睛一亮,袖中摸出一套骰子,要笑不笑道:“好巧,來吧宋大人。”
我:“……”
“不許反悔!”宋琅突然一轉眼珠子,立即擲地有聲道,“我壓大,你壓小,一局定勝負!”
“宋大人好爽快,”薛賞大笑,“陛下作證,買定離手!”
陶三勇同誌不知自己的命被當朝重臣拿去下注作賭,讓當朝天子當鬥蛐蛐看了。衛裴捂上眼,表示沒法看這離奇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