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容生錯了時代。
如果梅容生在二十一世紀,長成這麽個能做超模影帝的帥樣,智商情商雙高,又有體靈進化,又會賺錢,更體貼入微,簡直是天生男神,不知道叫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引多少狂蜂浪蝶。
“不難過,你承認我,愛我就行了。”梅容坦然,更多是感動和幸福。
說實話如果是以前他知道,難免惆悵難過,父族的華夏人認為他玷汙了血統,同樣優秀的民族彌賽亞人何嚐不是在法典中規定了不能與外族通婚。
不過現在梅容也就隻有一點被蒙在鼓裏的不慡,其他都覺得無所謂了。
心有所依,百害不侵。
“嗯,你這麽想最好,”沐慈到底是大病初癒,午休也“忙”得沒睡,疲憊席捲而來,“累了,我睡一覺。”
“好。”梅容翻身下去,把沐慈抱到了床裏,蓋好薄被。
沐慈輕柔而珍惜地握住梅容的手,很認真誠摯地說:“星海,在不遠的將來,你一定會被兩族追著承認。”
“我對此深信不疑!”梅容道,他跟著沐慈,隻怕這一天也不會太遠,才調侃說:“到時候我要考慮下,畢竟平白無故那地方被切一刀,也會痛的。”
沐慈忽然想到,其實割禮也是有好處的,有許多男孩還是被包皮過長困擾著,且割禮是為了保持潔淨,對女性同胞和孕育後代也有好處,少得婦科疾病,古代的衛生狀況可不怎麽樣。
沐慈笑著把割禮的好處對梅容說了一下,然後道:“我會派樂鏡去彌賽亞人那裏取經,普及這項技術,為百姓造福。”
梅容愣了一下,然後很惡劣的笑了……
樂鏡是個醫學狂熱分子,有新醫術,偷的搶的他都要研究透徹的。最後,被奉為一種民族儀式的神聖東西,變成大幸的一種日常醫學……
沐慈總能在不動聲色間直接戳人要害,別人還說不出自己哪裏受了委屈,畢竟沐慈永遠都占著大義名分。
梅容笑了一會兒,俯身親了親沐慈,溫言問:“若缺,不止這個吧,還有呢?”
“本來有些合作想通過你找他們談。不過……”沐慈說,“對一個無辜的孩子都沒有辦法包容的民族,再優秀其實也就那樣了,所以目前還沒有合作的必要。你對彌賽亞人,隻採取聘任製度,可分紅卻不允許參股。”
梅容眨眨眼……對於經商逐利的彌賽亞民族,最後這點懲罰才是最致命的。梅容本來想說,用不著為了我一個人而影響你的戰略策略,不過想一想……沐慈不管做什麽都有自己的章法,倒用不著他提醒。
況且之前不知道還罷了,現在知道割禮的事,梅容也不是一點都不觸動的。想來沐慈這麽直白把真相告訴他,也是為了讓他多長個心眼,提拔重用舅家人可以,但別太過。
“我明白的,若缺,我愛你!”梅容收緊手臂,將這個唯一值得他放在心口上,唯一值得他愛的人,緊緊摟住。
第399章重開互市
因楚王再次提交議題,為“初步論證重開邊貿一事之利弊”,今天的朝會主要議題就是討論重開互市。楚王今天沒有請假,大病初癒的他特意來坐鎮。
因幾場事故,朝廷官員略有變動,原吏部尚書李敏之因家中不爭氣的幼弟李易之是永嘉公主麵首,牽扯進了謀逆事件,雖因楚王德政,免誅九族,李敏之並沒有受牽連,但他也實在不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繼續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不動,很有眼色主動辭職。由南郡顧氏,一個五十多歲的顧繼頂上來,做了權理吏部尚書。
顧繼是天授十年的進士,二甲傳臚,曾經做過一段時間朝官,那時他官職不高卻因年紀大性子沉穩,做了個經筵日講的兼職,給那時候還小的皇子們上講過幾年書。因他為人穩重端方,就比較喜歡同樣誠厚端方的三皇子。
後來下到地方歷練去了,一直做到揚州太守。三皇子繼位成為德光帝後,剛好顧繼因去年揚州堤防堅固沒有水患,糧食豐產政績優良,又是德光帝的老關係,被評了個優甲,留京入了吏部做侍郎,現在被德光帝破格簡拔,任命代理吏部尚書,算是德光帝又一心腹。
顧繼的上位,有人曾在牟漁麵前嚼舌根,話裏話外的意思是讓楚王注意朝臣動向,別全部被德光帝換成了他的人。
牟漁連提都沒到沐慈跟前提,因為沐慈不會在意這種人事調動。權術平衡,有利於穩定,這更是德光帝的任務,沐慈不會幹涉。
隻要別本末倒置,換上來的人連自己職責內的事都不能夠公平公正有效率的做好,沐慈才會幹涉。
顧繼上朝沒多長時間就發現朝堂上的一些變化,與原先大不相同。原先的朝會議事,大家有什麽說什麽,雖然暢所欲言,但東一錘子西一榔頭,吵吵鬧鬧半天一些事總處理不好,很容易跑題到沒邊,說不定為了個莫名其妙的理由大家打成一團,什麽都討論不成。
現在朝會議事,居然會事先定幾個議題,明確要達成的目標,然後由提議人陳述,其他人不論贊同還是反對,都可在半盞小沙漏的時間(五分鍾)內發表意見,由丞相小結,最終大家當庭舉手決議,皇帝再說通過不通過的,有些當庭就能處理完畢。
沒有辦法處理又不緊急的就放到以後討論,然後下一個議題,如此循環。
最後還留出半個時辰討論突發性的問題,最後議事完畢,才是兩個丞相總結陳詞,再宣布下一次朝會議題,請大家回家準備。
據說這是楚王改革朝會時間和朝會流程後,出現的改變。說實話,效率提高好多,於是大家也漸漸習慣了這種議事方法,對楚王十分信服。
今天討論與周邊四國邊貿重開,楚王又改革創新,竟然要進行當朝辯議,以明理正法。說不得以後有重大事件要討論,都可以進行辯議。
蘇硯看大家的關注點都在重開邊貿,又看楚王臉色蒼白,懶散倦怠的樣子,他默默把懷裏的諫章按下了。本來他今天要在朝會上諫言:楚王不顧皇室體統,在王府蒙養戲子做男寵不算,還與定海將軍那個混血鬍子有私,實在不堪為民眾表率。這是敗壞道德的大事。
另一諫章,則是彈劾楚王私下收取北戎賄賂,準備放過北戎使節。
但蘇硯也不是個笨的,他做禦史大夫沒多久,還算了解楚王,雖然行事無忌,但為國為民是真的。
一些私事,可以容後再提,先要給國家大事讓道,免得影響楚王。
蘇硯思考間,議題開始。
德光帝把殿試的時候,試卷裏一些關於重開邊貿的利弊興革,說得比較好的拿出來提了提,讓大家正式討論一下,到底要不要重開。並要求不允許囉嗦籠統和無限引申,而是就事論事,舉例論證,擺數據講道理,都盡量精確。
說完之後,德光帝問沐慈:“九弟可有要提醒諸位愛卿的?”
“有!”沐慈點頭。
還真有。
沐慈道:“事關重大,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論反對還是支持,請暢所欲言,一旦形成決議,不論重開不重開,都不可再有怨言甚或陽奉陰違。”
這個大家都同意,討論很快開始。
兵部尚書楊業第一個出列,他是西北的威遠候府的旁係子弟,是明確反對的。他對邊關戰事掌握的數據最多,把十一年前西南邊陲因四國入侵,死亡的禁軍人數,邊關被殺人口,都重新做了一個更精確的統計。
原先的記錄上籠統估算,隻說軍民死亡共計三十萬餘。楊業早長了心眼知道重開邊貿遲早要提,他為了反對有力,真找到了各地資料,精確統計後,得到數字是禁軍正規軍死亡十九萬,輔兵十萬,平民二十七萬以上——千位上已不可考了,這就是模糊統計的弊端。
不僅當年死亡人數的登記模糊,連一個被屠殺一空的村落原先有多少人口,因為有隱戶逃口,在當地戶籍上也不是記得很精確。
但這個大概的數字還是可信的,把大家嚇了一跳。
三十萬餘和五十多萬直逼六十萬大關,這個差別就太大了,當年死亡人數根本沒計算準確,這麽大的疏漏居然沒人指出。
不過有一部分知情人知道,當時為了和四國談判,朝廷瞞報了軍隊傷亡。而天授帝又正值謝宸妃在冷宮病亡,無心理政,後來也懶得去改,才導致數據差了一半。
楊業就說,十一年前我國與四國邊境貿易是開放的,結果四國狼子野心,利用得到的銅錢打造兵器,四國聯合入侵中原的後果。
和強盜怎麽做生意?
沐慈立即肯定了楊尚書有心,也不慵懶斜倚,而是坐姿端正,神色肅冷,做了佐證:“因為英烈祠第一批請入之後,便開始了接受申請,樞密院專司成立了一個小組,並下發申請表格委託地方協助接受申請,前期接到的入祠申請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截止昨日,涉及十一年前那場大戰的申請英烈已經超過二十萬,這還不包括一些家中絕戶,或更遠處還沒得來得及提交或沒得到消息的。”
眾人才肯定了禁軍傷亡的數字大體還是正確的。
有些官員剛才因為楊業反對楚王而捏了一把汗——誰不知道楚王和廣陵王早串通了,是支持重開邊貿的。可現在一看,楊業這麽大力氣反對楚王,楚王不僅沒怪罪,還認真做了佐證……這是一個風向好嗎?
幾人看楚王不像要動兵把反對黨人道毀滅的樣子,再結合楚王一貫以來的表現,好像也從不對反對他的人生氣,隻要有理有據,都很寬容和氣。
果然如傳說中一樣,楚王是個賢明仁慧,愛國愛民顧全大局的王者,又心懷寬廣,肚大能容,對他更是欽佩了幾分。
於是,反對黨在心中正義和銀子雙重刺激下,膽子一下子大得撐破天,摩拳擦掌,把回家搜集到的反對的實例和證據通通擺出來。心裏再次肯定,這種提前公布下一次朝會議題的做法,果然很好,讓大家有充分的準備時間。
反對黨奮起!一定要把重開互市的路子給堵死,避免十一年前的慘劇再次發生。
五十六萬多人啊,相當於兩個大郡的人口,兵士還多為青壯。
大幸朝一共才十六個州,一百九十七個郡,總人口才五千三百多萬好吧,青壯能有一千萬就頂天,上馬能戰的又有多少?
邊軍的這種死亡率已動搖國本,若不是四國都被打殘,邊境沒有其他大的國家,大幸隻怕已經飄零。
這種群情激奮下,也有一些改革之士認為,此一時彼一時,重開邊貿的好處也是很大的,比如說可以換取馬匹這類的物資,緩解邊境的摩擦。
如果梅容生在二十一世紀,長成這麽個能做超模影帝的帥樣,智商情商雙高,又有體靈進化,又會賺錢,更體貼入微,簡直是天生男神,不知道叫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引多少狂蜂浪蝶。
“不難過,你承認我,愛我就行了。”梅容坦然,更多是感動和幸福。
說實話如果是以前他知道,難免惆悵難過,父族的華夏人認為他玷汙了血統,同樣優秀的民族彌賽亞人何嚐不是在法典中規定了不能與外族通婚。
不過現在梅容也就隻有一點被蒙在鼓裏的不慡,其他都覺得無所謂了。
心有所依,百害不侵。
“嗯,你這麽想最好,”沐慈到底是大病初癒,午休也“忙”得沒睡,疲憊席捲而來,“累了,我睡一覺。”
“好。”梅容翻身下去,把沐慈抱到了床裏,蓋好薄被。
沐慈輕柔而珍惜地握住梅容的手,很認真誠摯地說:“星海,在不遠的將來,你一定會被兩族追著承認。”
“我對此深信不疑!”梅容道,他跟著沐慈,隻怕這一天也不會太遠,才調侃說:“到時候我要考慮下,畢竟平白無故那地方被切一刀,也會痛的。”
沐慈忽然想到,其實割禮也是有好處的,有許多男孩還是被包皮過長困擾著,且割禮是為了保持潔淨,對女性同胞和孕育後代也有好處,少得婦科疾病,古代的衛生狀況可不怎麽樣。
沐慈笑著把割禮的好處對梅容說了一下,然後道:“我會派樂鏡去彌賽亞人那裏取經,普及這項技術,為百姓造福。”
梅容愣了一下,然後很惡劣的笑了……
樂鏡是個醫學狂熱分子,有新醫術,偷的搶的他都要研究透徹的。最後,被奉為一種民族儀式的神聖東西,變成大幸的一種日常醫學……
沐慈總能在不動聲色間直接戳人要害,別人還說不出自己哪裏受了委屈,畢竟沐慈永遠都占著大義名分。
梅容笑了一會兒,俯身親了親沐慈,溫言問:“若缺,不止這個吧,還有呢?”
“本來有些合作想通過你找他們談。不過……”沐慈說,“對一個無辜的孩子都沒有辦法包容的民族,再優秀其實也就那樣了,所以目前還沒有合作的必要。你對彌賽亞人,隻採取聘任製度,可分紅卻不允許參股。”
梅容眨眨眼……對於經商逐利的彌賽亞民族,最後這點懲罰才是最致命的。梅容本來想說,用不著為了我一個人而影響你的戰略策略,不過想一想……沐慈不管做什麽都有自己的章法,倒用不著他提醒。
況且之前不知道還罷了,現在知道割禮的事,梅容也不是一點都不觸動的。想來沐慈這麽直白把真相告訴他,也是為了讓他多長個心眼,提拔重用舅家人可以,但別太過。
“我明白的,若缺,我愛你!”梅容收緊手臂,將這個唯一值得他放在心口上,唯一值得他愛的人,緊緊摟住。
第399章重開互市
因楚王再次提交議題,為“初步論證重開邊貿一事之利弊”,今天的朝會主要議題就是討論重開互市。楚王今天沒有請假,大病初癒的他特意來坐鎮。
因幾場事故,朝廷官員略有變動,原吏部尚書李敏之因家中不爭氣的幼弟李易之是永嘉公主麵首,牽扯進了謀逆事件,雖因楚王德政,免誅九族,李敏之並沒有受牽連,但他也實在不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繼續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不動,很有眼色主動辭職。由南郡顧氏,一個五十多歲的顧繼頂上來,做了權理吏部尚書。
顧繼是天授十年的進士,二甲傳臚,曾經做過一段時間朝官,那時他官職不高卻因年紀大性子沉穩,做了個經筵日講的兼職,給那時候還小的皇子們上講過幾年書。因他為人穩重端方,就比較喜歡同樣誠厚端方的三皇子。
後來下到地方歷練去了,一直做到揚州太守。三皇子繼位成為德光帝後,剛好顧繼因去年揚州堤防堅固沒有水患,糧食豐產政績優良,又是德光帝的老關係,被評了個優甲,留京入了吏部做侍郎,現在被德光帝破格簡拔,任命代理吏部尚書,算是德光帝又一心腹。
顧繼的上位,有人曾在牟漁麵前嚼舌根,話裏話外的意思是讓楚王注意朝臣動向,別全部被德光帝換成了他的人。
牟漁連提都沒到沐慈跟前提,因為沐慈不會在意這種人事調動。權術平衡,有利於穩定,這更是德光帝的任務,沐慈不會幹涉。
隻要別本末倒置,換上來的人連自己職責內的事都不能夠公平公正有效率的做好,沐慈才會幹涉。
顧繼上朝沒多長時間就發現朝堂上的一些變化,與原先大不相同。原先的朝會議事,大家有什麽說什麽,雖然暢所欲言,但東一錘子西一榔頭,吵吵鬧鬧半天一些事總處理不好,很容易跑題到沒邊,說不定為了個莫名其妙的理由大家打成一團,什麽都討論不成。
現在朝會議事,居然會事先定幾個議題,明確要達成的目標,然後由提議人陳述,其他人不論贊同還是反對,都可在半盞小沙漏的時間(五分鍾)內發表意見,由丞相小結,最終大家當庭舉手決議,皇帝再說通過不通過的,有些當庭就能處理完畢。
沒有辦法處理又不緊急的就放到以後討論,然後下一個議題,如此循環。
最後還留出半個時辰討論突發性的問題,最後議事完畢,才是兩個丞相總結陳詞,再宣布下一次朝會議題,請大家回家準備。
據說這是楚王改革朝會時間和朝會流程後,出現的改變。說實話,效率提高好多,於是大家也漸漸習慣了這種議事方法,對楚王十分信服。
今天討論與周邊四國邊貿重開,楚王又改革創新,竟然要進行當朝辯議,以明理正法。說不得以後有重大事件要討論,都可以進行辯議。
蘇硯看大家的關注點都在重開邊貿,又看楚王臉色蒼白,懶散倦怠的樣子,他默默把懷裏的諫章按下了。本來他今天要在朝會上諫言:楚王不顧皇室體統,在王府蒙養戲子做男寵不算,還與定海將軍那個混血鬍子有私,實在不堪為民眾表率。這是敗壞道德的大事。
另一諫章,則是彈劾楚王私下收取北戎賄賂,準備放過北戎使節。
但蘇硯也不是個笨的,他做禦史大夫沒多久,還算了解楚王,雖然行事無忌,但為國為民是真的。
一些私事,可以容後再提,先要給國家大事讓道,免得影響楚王。
蘇硯思考間,議題開始。
德光帝把殿試的時候,試卷裏一些關於重開邊貿的利弊興革,說得比較好的拿出來提了提,讓大家正式討論一下,到底要不要重開。並要求不允許囉嗦籠統和無限引申,而是就事論事,舉例論證,擺數據講道理,都盡量精確。
說完之後,德光帝問沐慈:“九弟可有要提醒諸位愛卿的?”
“有!”沐慈點頭。
還真有。
沐慈道:“事關重大,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論反對還是支持,請暢所欲言,一旦形成決議,不論重開不重開,都不可再有怨言甚或陽奉陰違。”
這個大家都同意,討論很快開始。
兵部尚書楊業第一個出列,他是西北的威遠候府的旁係子弟,是明確反對的。他對邊關戰事掌握的數據最多,把十一年前西南邊陲因四國入侵,死亡的禁軍人數,邊關被殺人口,都重新做了一個更精確的統計。
原先的記錄上籠統估算,隻說軍民死亡共計三十萬餘。楊業早長了心眼知道重開邊貿遲早要提,他為了反對有力,真找到了各地資料,精確統計後,得到數字是禁軍正規軍死亡十九萬,輔兵十萬,平民二十七萬以上——千位上已不可考了,這就是模糊統計的弊端。
不僅當年死亡人數的登記模糊,連一個被屠殺一空的村落原先有多少人口,因為有隱戶逃口,在當地戶籍上也不是記得很精確。
但這個大概的數字還是可信的,把大家嚇了一跳。
三十萬餘和五十多萬直逼六十萬大關,這個差別就太大了,當年死亡人數根本沒計算準確,這麽大的疏漏居然沒人指出。
不過有一部分知情人知道,當時為了和四國談判,朝廷瞞報了軍隊傷亡。而天授帝又正值謝宸妃在冷宮病亡,無心理政,後來也懶得去改,才導致數據差了一半。
楊業就說,十一年前我國與四國邊境貿易是開放的,結果四國狼子野心,利用得到的銅錢打造兵器,四國聯合入侵中原的後果。
和強盜怎麽做生意?
沐慈立即肯定了楊尚書有心,也不慵懶斜倚,而是坐姿端正,神色肅冷,做了佐證:“因為英烈祠第一批請入之後,便開始了接受申請,樞密院專司成立了一個小組,並下發申請表格委託地方協助接受申請,前期接到的入祠申請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截止昨日,涉及十一年前那場大戰的申請英烈已經超過二十萬,這還不包括一些家中絕戶,或更遠處還沒得來得及提交或沒得到消息的。”
眾人才肯定了禁軍傷亡的數字大體還是正確的。
有些官員剛才因為楊業反對楚王而捏了一把汗——誰不知道楚王和廣陵王早串通了,是支持重開邊貿的。可現在一看,楊業這麽大力氣反對楚王,楚王不僅沒怪罪,還認真做了佐證……這是一個風向好嗎?
幾人看楚王不像要動兵把反對黨人道毀滅的樣子,再結合楚王一貫以來的表現,好像也從不對反對他的人生氣,隻要有理有據,都很寬容和氣。
果然如傳說中一樣,楚王是個賢明仁慧,愛國愛民顧全大局的王者,又心懷寬廣,肚大能容,對他更是欽佩了幾分。
於是,反對黨在心中正義和銀子雙重刺激下,膽子一下子大得撐破天,摩拳擦掌,把回家搜集到的反對的實例和證據通通擺出來。心裏再次肯定,這種提前公布下一次朝會議題的做法,果然很好,讓大家有充分的準備時間。
反對黨奮起!一定要把重開互市的路子給堵死,避免十一年前的慘劇再次發生。
五十六萬多人啊,相當於兩個大郡的人口,兵士還多為青壯。
大幸朝一共才十六個州,一百九十七個郡,總人口才五千三百多萬好吧,青壯能有一千萬就頂天,上馬能戰的又有多少?
邊軍的這種死亡率已動搖國本,若不是四國都被打殘,邊境沒有其他大的國家,大幸隻怕已經飄零。
這種群情激奮下,也有一些改革之士認為,此一時彼一時,重開邊貿的好處也是很大的,比如說可以換取馬匹這類的物資,緩解邊境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