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51VS27
我的籃球視界與眾不同 作者:無知的米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宮指導的確切的知道,林少傑轉戰職業沒多長時間,滿打滿算三年的時間吧?
哪怕中學時代作為業餘愛好,私底下練過很久,但業餘的就是業餘的,華國的中學學業壓力有多大,所有人都清楚,不可能給你充分的時間讓你去訓練,而且林少傑的成績很不錯,是靠自己的本事考進985的學校。
如此一來,能留給他的訓練時間就更少了。
這種情況下,天賦還是努力?
怎麽看怎麽都覺得算不上,隻能勉強說是兩者兼得,畢竟,林少傑在技術和身體上,幾乎沒有什麽短板。
見此情形良好,宮指導趁機在謝政和身邊問道。
「小林是越來越厲害了,我感覺拿下這場問題不大。」
「肯定的,澳大利亞的後衛沒有一個是小林的對手,哪怕包夾都不行,他們的速度太慢了。不過比賽打成這樣,澳大利亞再不包夾,我都要懷疑對麵想要放棄了。」
謝政和話說的很大,但宮指導並不認為這有什麽問題。
先前的一切他都能看到,在他心中,林少傑和「掛逼」別無二致,那強悍的身體素質配上超高的球商,以點帶麵之下,怎麽看都是無解。
天賦好,技術又全麵。
比他高的沒他快;
比他壯的沒他靈活;
甚至你又高又壯不一定有他的協調、手感。
哪怕是對手上包夾,他也有一手傲視群雄的傳球,隻要你敢貼上來,他就敢傳出去;
你不貼上來,那麽對不起,接球就出手。
這完全是一個健康就無解的球員。
特別是當有充裕的恢複時間,林少傑所具有的的優勢會越來越大了,誰都怕遇到這樣一個無解球員。
上一個這樣的名叫杜蘭特,現在正在衝擊聯盟的「180+俱樂部」呢!
林少傑呢?
已經站穩「190+俱樂部」了,這就是頂層之間的差距。
......
站在球場上的艾克薩姆從麵色平淡到麵色凝重。
他在上場前對於主帥吩咐的包夾戰術有些不屑,或者說認知不足。
他知道自己和林少傑的差距,但是在他的眼中,用包夾這種超巨的待遇去針對一個華國人,理論上是不存在問題的。
哪怕站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個取得過「78分」的球員,也足以了,畢竟林少傑不是在漂亮國的「包夾」下敗下陣來麽?
可是當艾克薩姆和布魯克霍夫聯手都沒有攔住林少傑,被對方硬生生的從二人縫隙中闖過去的時候。
艾克薩姆一瞬間的感覺是,他麵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牛,還是那種沒有一身腱子肉,滿身骨頭十分戳人的家夥。
硬邦邦的感覺撞在身體上十分不好受,體能充沛的13號像是無懼這一切,沒有痛覺神經一樣。
又像是個愣頭青,是那樣的莽撞與粗糙。
是的,就是粗糙。
那些幻想中的一切,貌似想讓林少傑在麵對包夾時的舉手投降,無異於癡人說夢。
林少傑和教練口中的「指揮官」表現出的優雅從容截然不同,粗糙到勁爆。
剛才就是靠著身體,硬生生的把防守他的兩個人給「擠」爆了。
「哇,林恩的打法很「勒布朗,」他居然在麵對包夾的時刻不加掩飾的突破了。」
瞬間化身球場「暴君」的林少傑,哪裏還有先前的君子風範,遊刃有餘的那種。
完全像是一個喝多了的酒鬼,路在那兒根本不清楚,反正在他眼裏,他腳下踩著的就是路。
神
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勢充滿了暴虐氣息,囂張,跋扈!
「歡迎你,菜鳥。「
當林少傑再一次的從艾克薩姆身旁經過的時候,後者突然聽到這令人厭惡的聲音。
從踏上球場到現在,不過是數分鍾的時間,但是艾克薩姆仿佛切身體會到德拉維多瓦的悲劇。
他這個年輕人更慘的是,眼下的他和布魯克霍夫一起防守林少傑,但兩個人的防守效率趨於零。
很顯然,一個跑不快,另一個瘦弱缺乏力量,麵對林少傑這個六邊形戰士,他們就像是勒布朗在球場上錯位競爭的對手那般。
更讓人難堪的是,林少傑的技術動作更是趨於完美,碾壓勒布朗的那種。但他幾乎沒有做什麽太過複雜的動作,單純的隻是突破,完全借用身體的突破,這就虐的包夾二人組***。
靠一下二次加速,艾克薩姆除了胸口疼,心也跟著疼。他覺得自己就像是弱雞,在對方的驚濤駭浪中無所適從。
明明對方和自己差不多的身形,最多壯了那麽一絲絲,為什麽力量上如此誇張?
委屈幾乎都寫滿了艾克薩姆的臉上,他感覺自己上場就是個錯誤的決定,先前的沾沾自喜幾乎就是在找死。
也許那個坐在場下的德拉維多瓦正在透著樂吧?
「雖然我聽不清林恩在和澳大利亞的球員說什麽,但是通過他的神情,我大約能夠猜到,類似「菜鳥,歡迎你來到我的地盤」之類的話。」
巴克利有些捧腹的笑著說道,史密斯也對這個「傳統」技能大為讚賞。
「現在的年輕人缺乏教育,他們對於前輩也缺乏應有的尊重與理解,但是我想這些新秀們在麵對林恩的時候,會輪番體會到來自前輩們的「關愛。」」
說著,史密斯還在解說台前故作神迷的,像是在模仿電鋸驚魂中的口吻一般念叨著。
「14屆的新秀們,歡迎你們來到美職籃,接下來,將由我——林恩來告訴你們,什麽是職業籃球,請你們接受我狂風暴雨的鞭笞吧!」
說到最後,史密斯自己都忍不住笑出豬叫聲,更別提坐在一旁笑點同樣不高的巴克利了。
這兩人明顯是不懷好意,就想給那些後來者一些難堪,這二人當初在更衣室裏做的賊溜。
......
華國與澳大利亞男籃的比賽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麵倒的狀態,一直到第二節比賽中段,謝政和才換下林少傑。
那一刻,現場的所有觀眾好像都聽到了澳大利亞將帥之間長歎了一口氣。
再看看記分牌上。
51比27,上半場比賽還未結束,華國已經領先對手24分。
安德烈.拉馬尼作為澳大利亞的主帥不是沒動心思,但隊內所有的後衛都被他一一換上場進行嚐試,甚至連英格爾斯都開始後撤貼身防守林少傑,可是有用麽?
根本沒用!
德拉維多瓦先「陣亡;」
緊接著艾克薩姆感受到深深的惡意,被安德烈換下來;
和德拉維多瓦有些球風相似的布拉德.紐利也不過是舒服了兩分多鍾,然後又被林少傑搶斷了。
澳大利亞的諸多後衛,雙能衛,鋒衛搖擺人,一個個的都在林少傑的手下吃癟,整支球隊連個有效的進攻都組織不起來,完全和記者們預測的一模一樣。
「沒有人能是林少傑的一回合之地。」
身體不達標,技術不達標的球員在林少傑這樣的一個強力後衛麵前,幾乎毫無生存的可能性,一觸即碎,澳大利亞用自己的血淋淋的教訓證明了這點。
當一個充滿電的林少傑站在球場時,會給對手造成多大
的創傷,無論肉體還是心靈!
華國13號在籃球場就像是一個百變星君,隨時調整。
事兒滑溜的像個泥鰍,時而變成納什一樣的傳球手,時而化身「林布朗,」身先士卒攻城拔寨。
再過一會兒又像是變成了杜蘭特與維斯布魯克的結合體,內外開炮,衝擊籃筐。
澳大利亞本來就沒有一個純正的組織後衛,像是德拉維多瓦這樣的雙能衛更多一些。
可是隨著林少傑在球場表現出的多樣性,澳大利亞被動的跟著調整,原先的所有戰術完全被打亂,整個內線得不到有效支援,根本就站不起來,外線又亂的一塌糊塗。
這才過了多久?
連半場比賽都沒有結束的時候,澳大利亞落後對手24分。
至少在雙方「國戰」的曆史上,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所有人都明白是誰製造的「慘案!」
看似火力全開的林少傑隻不過拿到手21分,還沒有麵對漂亮國的時候多,得分也沒有占據全隊的一半。
可是伴隨得分到手的其他數據,全麵的令人心醉:助攻11個,搶斷6個,蓋帽4枚,籃板7個。
澳大利亞不忍直視的命中率讓林少傑「勉為其難」的在自家半場撿到3個後場籃板,同時又在進攻中搶到了4個前場籃板。
要知道,澳大利亞全隊拿到的前場籃板不過是4個而已,這就是為什麽他們會在半場不到的時間裏,輸掉24分的原因。
效率低下,沒有二次進攻的機會,幾乎被華國一打一個準。
現場的球迷早就喊的嗓子都啞了,在這個節奏並不快的比賽中,華國居然能夠拿到如此多的分數,可見效率之高。
最起碼小組賽中華國沒有展現如此的高效,今天麵對袋鼠倒是打的十分華麗。
凡事就怕對比,反正這麽比較下來,華國打的這麽「順暢」的比賽真是少見,還是在麵對澳大利亞這樣的強隊,原本籠罩在宮指導臉上的陰雲也少了許多,畢竟愛倫他們的表現也是值得一說。
比起澳大利亞的後衛,愛倫居然在速度上不僅不落下風,還略勝一籌;
趙偉雖然替補上場的時候整體表現沒有多麽搶眼,但也傳出兩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傳球。
而太空易和周奇在內線的發揮,前者就像是個從未受傷的球員一樣,林少傑傳到內線的籃球都被他化為進球,兩個人的配合無比默契。後者雖然瘦弱,但身高臂長,麵框的進攻也是極為高效。
丁雨航隻有5分入賬,但是「精瘦」的他居然在對方的防守前迎難而上,主動投籃,這就很難得了,小將在球場上表現出的信心讓宮指導尤為欣喜。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完美的劇本。
在林少傑下場的那一刻,宮指導多麽希望這樣的狀態能夠持續到比賽結束,他多想帶領這樣的球隊打出一場完美而又華麗的比賽。
但世上有句老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還有另一句話:好的不靈壞的靈!
隨著林少傑的下場,未作調整的澳大利亞好像又找到了自我,他們終於意識到這是淘汰賽,一場定勝負,根本不可能留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以大衛.安德森,貝恩斯為首的內線率先發力,接連兩次進攻頂開了周奇和王林的防守,雖然謝政和很快做出調整,換上太空易。
但是找到手感的貝恩斯開始在內線發力。
不得已,華國不得不收縮陣容,這又給了澳大利亞外線的機會。
憋了一整場的德拉維多瓦在命中一記三分球後,又順勢拿下一個中投,幫助澳大利亞在外線打開一道豁口。
原先
還感覺到對方不過如此的愛倫,瞬間有種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那個叫做德拉維多瓦的家夥開始變硬了,不隻是他,還有其他後衛,或者說整隻澳大利亞都開始變得硬朗起來,華國的防守在對方的攻勢下一觸即碎。
澳大利亞的每一名球員好像都是一個硬漢,絲毫不懼怕身體的接觸。華國的球員反而變成浪濤中的小船,隻能隨波逐流。
從林少傑下場開始到產生變化,前後不過兩分鍾的時間,華國的崩盤來的如此迅速,這讓那些嗓子有些嘶啞的球迷一瞬間有些恍惚。
這還是他們先前看到的那支紅色球隊麽?
為什麽短短兩分鍾的時間產生這麽大的變化?
林少傑在場的時候,一切都表現的井井有條,但是當林少傑下場後,無論是愛倫還是趙偉控球,球隊在麵對澳大利亞的時候,明顯的表現出不適應。
宮指導坐在場下雙手握拳,心中緊張萬分。
這幾乎就是他在亞運賽場執掌的球隊,還是經過「試煉」的隊伍,可是沒有了林少傑這個13號球員。
愛倫和趙偉同時出場時表現出的打法不兼容,缺乏足夠的化學反應,這導致球隊的進攻完全依靠球員的個人能力。
可是這根本不行,澳大利亞再怎麽樣也是有美職籃替補球員的水準,華國的實力與之相比相差甚遠。
不管是太空易、周奇或者王林等球員,他們急需後衛的支持,而愛倫等人在身體上的劣勢讓他們很難傳出有效的助攻,單純的持球進攻能力又不足以一錘定音,幫助球隊得分。
總之在進攻上,沒有了林少傑的梳理,華國打的一團糟。
哪怕中學時代作為業餘愛好,私底下練過很久,但業餘的就是業餘的,華國的中學學業壓力有多大,所有人都清楚,不可能給你充分的時間讓你去訓練,而且林少傑的成績很不錯,是靠自己的本事考進985的學校。
如此一來,能留給他的訓練時間就更少了。
這種情況下,天賦還是努力?
怎麽看怎麽都覺得算不上,隻能勉強說是兩者兼得,畢竟,林少傑在技術和身體上,幾乎沒有什麽短板。
見此情形良好,宮指導趁機在謝政和身邊問道。
「小林是越來越厲害了,我感覺拿下這場問題不大。」
「肯定的,澳大利亞的後衛沒有一個是小林的對手,哪怕包夾都不行,他們的速度太慢了。不過比賽打成這樣,澳大利亞再不包夾,我都要懷疑對麵想要放棄了。」
謝政和話說的很大,但宮指導並不認為這有什麽問題。
先前的一切他都能看到,在他心中,林少傑和「掛逼」別無二致,那強悍的身體素質配上超高的球商,以點帶麵之下,怎麽看都是無解。
天賦好,技術又全麵。
比他高的沒他快;
比他壯的沒他靈活;
甚至你又高又壯不一定有他的協調、手感。
哪怕是對手上包夾,他也有一手傲視群雄的傳球,隻要你敢貼上來,他就敢傳出去;
你不貼上來,那麽對不起,接球就出手。
這完全是一個健康就無解的球員。
特別是當有充裕的恢複時間,林少傑所具有的的優勢會越來越大了,誰都怕遇到這樣一個無解球員。
上一個這樣的名叫杜蘭特,現在正在衝擊聯盟的「180+俱樂部」呢!
林少傑呢?
已經站穩「190+俱樂部」了,這就是頂層之間的差距。
......
站在球場上的艾克薩姆從麵色平淡到麵色凝重。
他在上場前對於主帥吩咐的包夾戰術有些不屑,或者說認知不足。
他知道自己和林少傑的差距,但是在他的眼中,用包夾這種超巨的待遇去針對一個華國人,理論上是不存在問題的。
哪怕站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個取得過「78分」的球員,也足以了,畢竟林少傑不是在漂亮國的「包夾」下敗下陣來麽?
可是當艾克薩姆和布魯克霍夫聯手都沒有攔住林少傑,被對方硬生生的從二人縫隙中闖過去的時候。
艾克薩姆一瞬間的感覺是,他麵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牛,還是那種沒有一身腱子肉,滿身骨頭十分戳人的家夥。
硬邦邦的感覺撞在身體上十分不好受,體能充沛的13號像是無懼這一切,沒有痛覺神經一樣。
又像是個愣頭青,是那樣的莽撞與粗糙。
是的,就是粗糙。
那些幻想中的一切,貌似想讓林少傑在麵對包夾時的舉手投降,無異於癡人說夢。
林少傑和教練口中的「指揮官」表現出的優雅從容截然不同,粗糙到勁爆。
剛才就是靠著身體,硬生生的把防守他的兩個人給「擠」爆了。
「哇,林恩的打法很「勒布朗,」他居然在麵對包夾的時刻不加掩飾的突破了。」
瞬間化身球場「暴君」的林少傑,哪裏還有先前的君子風範,遊刃有餘的那種。
完全像是一個喝多了的酒鬼,路在那兒根本不清楚,反正在他眼裏,他腳下踩著的就是路。
神
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勢充滿了暴虐氣息,囂張,跋扈!
「歡迎你,菜鳥。「
當林少傑再一次的從艾克薩姆身旁經過的時候,後者突然聽到這令人厭惡的聲音。
從踏上球場到現在,不過是數分鍾的時間,但是艾克薩姆仿佛切身體會到德拉維多瓦的悲劇。
他這個年輕人更慘的是,眼下的他和布魯克霍夫一起防守林少傑,但兩個人的防守效率趨於零。
很顯然,一個跑不快,另一個瘦弱缺乏力量,麵對林少傑這個六邊形戰士,他們就像是勒布朗在球場上錯位競爭的對手那般。
更讓人難堪的是,林少傑的技術動作更是趨於完美,碾壓勒布朗的那種。但他幾乎沒有做什麽太過複雜的動作,單純的隻是突破,完全借用身體的突破,這就虐的包夾二人組***。
靠一下二次加速,艾克薩姆除了胸口疼,心也跟著疼。他覺得自己就像是弱雞,在對方的驚濤駭浪中無所適從。
明明對方和自己差不多的身形,最多壯了那麽一絲絲,為什麽力量上如此誇張?
委屈幾乎都寫滿了艾克薩姆的臉上,他感覺自己上場就是個錯誤的決定,先前的沾沾自喜幾乎就是在找死。
也許那個坐在場下的德拉維多瓦正在透著樂吧?
「雖然我聽不清林恩在和澳大利亞的球員說什麽,但是通過他的神情,我大約能夠猜到,類似「菜鳥,歡迎你來到我的地盤」之類的話。」
巴克利有些捧腹的笑著說道,史密斯也對這個「傳統」技能大為讚賞。
「現在的年輕人缺乏教育,他們對於前輩也缺乏應有的尊重與理解,但是我想這些新秀們在麵對林恩的時候,會輪番體會到來自前輩們的「關愛。」」
說著,史密斯還在解說台前故作神迷的,像是在模仿電鋸驚魂中的口吻一般念叨著。
「14屆的新秀們,歡迎你們來到美職籃,接下來,將由我——林恩來告訴你們,什麽是職業籃球,請你們接受我狂風暴雨的鞭笞吧!」
說到最後,史密斯自己都忍不住笑出豬叫聲,更別提坐在一旁笑點同樣不高的巴克利了。
這兩人明顯是不懷好意,就想給那些後來者一些難堪,這二人當初在更衣室裏做的賊溜。
......
華國與澳大利亞男籃的比賽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麵倒的狀態,一直到第二節比賽中段,謝政和才換下林少傑。
那一刻,現場的所有觀眾好像都聽到了澳大利亞將帥之間長歎了一口氣。
再看看記分牌上。
51比27,上半場比賽還未結束,華國已經領先對手24分。
安德烈.拉馬尼作為澳大利亞的主帥不是沒動心思,但隊內所有的後衛都被他一一換上場進行嚐試,甚至連英格爾斯都開始後撤貼身防守林少傑,可是有用麽?
根本沒用!
德拉維多瓦先「陣亡;」
緊接著艾克薩姆感受到深深的惡意,被安德烈換下來;
和德拉維多瓦有些球風相似的布拉德.紐利也不過是舒服了兩分多鍾,然後又被林少傑搶斷了。
澳大利亞的諸多後衛,雙能衛,鋒衛搖擺人,一個個的都在林少傑的手下吃癟,整支球隊連個有效的進攻都組織不起來,完全和記者們預測的一模一樣。
「沒有人能是林少傑的一回合之地。」
身體不達標,技術不達標的球員在林少傑這樣的一個強力後衛麵前,幾乎毫無生存的可能性,一觸即碎,澳大利亞用自己的血淋淋的教訓證明了這點。
當一個充滿電的林少傑站在球場時,會給對手造成多大
的創傷,無論肉體還是心靈!
華國13號在籃球場就像是一個百變星君,隨時調整。
事兒滑溜的像個泥鰍,時而變成納什一樣的傳球手,時而化身「林布朗,」身先士卒攻城拔寨。
再過一會兒又像是變成了杜蘭特與維斯布魯克的結合體,內外開炮,衝擊籃筐。
澳大利亞本來就沒有一個純正的組織後衛,像是德拉維多瓦這樣的雙能衛更多一些。
可是隨著林少傑在球場表現出的多樣性,澳大利亞被動的跟著調整,原先的所有戰術完全被打亂,整個內線得不到有效支援,根本就站不起來,外線又亂的一塌糊塗。
這才過了多久?
連半場比賽都沒有結束的時候,澳大利亞落後對手24分。
至少在雙方「國戰」的曆史上,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所有人都明白是誰製造的「慘案!」
看似火力全開的林少傑隻不過拿到手21分,還沒有麵對漂亮國的時候多,得分也沒有占據全隊的一半。
可是伴隨得分到手的其他數據,全麵的令人心醉:助攻11個,搶斷6個,蓋帽4枚,籃板7個。
澳大利亞不忍直視的命中率讓林少傑「勉為其難」的在自家半場撿到3個後場籃板,同時又在進攻中搶到了4個前場籃板。
要知道,澳大利亞全隊拿到的前場籃板不過是4個而已,這就是為什麽他們會在半場不到的時間裏,輸掉24分的原因。
效率低下,沒有二次進攻的機會,幾乎被華國一打一個準。
現場的球迷早就喊的嗓子都啞了,在這個節奏並不快的比賽中,華國居然能夠拿到如此多的分數,可見效率之高。
最起碼小組賽中華國沒有展現如此的高效,今天麵對袋鼠倒是打的十分華麗。
凡事就怕對比,反正這麽比較下來,華國打的這麽「順暢」的比賽真是少見,還是在麵對澳大利亞這樣的強隊,原本籠罩在宮指導臉上的陰雲也少了許多,畢竟愛倫他們的表現也是值得一說。
比起澳大利亞的後衛,愛倫居然在速度上不僅不落下風,還略勝一籌;
趙偉雖然替補上場的時候整體表現沒有多麽搶眼,但也傳出兩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傳球。
而太空易和周奇在內線的發揮,前者就像是個從未受傷的球員一樣,林少傑傳到內線的籃球都被他化為進球,兩個人的配合無比默契。後者雖然瘦弱,但身高臂長,麵框的進攻也是極為高效。
丁雨航隻有5分入賬,但是「精瘦」的他居然在對方的防守前迎難而上,主動投籃,這就很難得了,小將在球場上表現出的信心讓宮指導尤為欣喜。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完美的劇本。
在林少傑下場的那一刻,宮指導多麽希望這樣的狀態能夠持續到比賽結束,他多想帶領這樣的球隊打出一場完美而又華麗的比賽。
但世上有句老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還有另一句話:好的不靈壞的靈!
隨著林少傑的下場,未作調整的澳大利亞好像又找到了自我,他們終於意識到這是淘汰賽,一場定勝負,根本不可能留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以大衛.安德森,貝恩斯為首的內線率先發力,接連兩次進攻頂開了周奇和王林的防守,雖然謝政和很快做出調整,換上太空易。
但是找到手感的貝恩斯開始在內線發力。
不得已,華國不得不收縮陣容,這又給了澳大利亞外線的機會。
憋了一整場的德拉維多瓦在命中一記三分球後,又順勢拿下一個中投,幫助澳大利亞在外線打開一道豁口。
原先
還感覺到對方不過如此的愛倫,瞬間有種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那個叫做德拉維多瓦的家夥開始變硬了,不隻是他,還有其他後衛,或者說整隻澳大利亞都開始變得硬朗起來,華國的防守在對方的攻勢下一觸即碎。
澳大利亞的每一名球員好像都是一個硬漢,絲毫不懼怕身體的接觸。華國的球員反而變成浪濤中的小船,隻能隨波逐流。
從林少傑下場開始到產生變化,前後不過兩分鍾的時間,華國的崩盤來的如此迅速,這讓那些嗓子有些嘶啞的球迷一瞬間有些恍惚。
這還是他們先前看到的那支紅色球隊麽?
為什麽短短兩分鍾的時間產生這麽大的變化?
林少傑在場的時候,一切都表現的井井有條,但是當林少傑下場後,無論是愛倫還是趙偉控球,球隊在麵對澳大利亞的時候,明顯的表現出不適應。
宮指導坐在場下雙手握拳,心中緊張萬分。
這幾乎就是他在亞運賽場執掌的球隊,還是經過「試煉」的隊伍,可是沒有了林少傑這個13號球員。
愛倫和趙偉同時出場時表現出的打法不兼容,缺乏足夠的化學反應,這導致球隊的進攻完全依靠球員的個人能力。
可是這根本不行,澳大利亞再怎麽樣也是有美職籃替補球員的水準,華國的實力與之相比相差甚遠。
不管是太空易、周奇或者王林等球員,他們急需後衛的支持,而愛倫等人在身體上的劣勢讓他們很難傳出有效的助攻,單純的持球進攻能力又不足以一錘定音,幫助球隊得分。
總之在進攻上,沒有了林少傑的梳理,華國打的一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