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換糧
重生之我在五零囤貨忙 作者:流言易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雪梅和顧二弟按照顧母的安排,將東西一一放到相應的位置,顧母跟著忙前忙後。
邊搬東西還不忘叨叨兩句:“這地方真是來著了,往年在家,我們六口人算起來可分不到這麽多口糧。”
可不是,平均下來每人每天的口糧可有一斤多呢,老家最多一斤,油水也不如這邊的多,最多糊糊裏配野菜,一年裏除了雙槍,大部分時間都是糊弄肚子。
剛安置好,顧姑媽就上門了:“咋樣?糧食可放好了?”
“大姐來了,這不剛收拾好,快,坐著說話。”顧母殷勤說道。
顧姑媽脫鞋上炕後,直接問道:“之前聽你們說,還想買些糧食擱家裏?”
“沒錯,雪梅跟青竹兩人不是在家吃飯麽,就這點糧食哪夠吃的,他們的飯量也大,定量也不夠,幹脆趁著秋收後有糧,就多買點囤在家裏唄!”顧母邊點頭邊解釋道。
“嗐,家裏有工人的基本都有這問題,大隊裏都買熟練了,對了,你們準備哪天過去?”
顧母抬眼瞧了顧雪梅一眼,才回答:“我們明天就去,早弄完早安心。”
“雪梅明個不用去上班?”
“是呢,我們這段時間累著了,廠子裏多給了一天假,大夥輪著休就行。”
顧雪梅接著話頭,繼續道:“我想著今天分糧,幹脆也請了明天的假。”
顧姑媽聽完,笑著道:“那正好,明個我們一道走。”
“對了,姑媽,明個我們要帶些什麽東西去。”
“鄉下什麽都好,就是沒票,要是帶些工業品的票就更好了,不然布票、糧票都行,最次就是用錢換了。”
糧票鄉下也有市場,不過得是那種期限長的,顧雪梅兩人除了糧票當月用了,其他票證還沒動呢。
“這些票我們家倒是存了點,我們用一半的錢一半的票吧,大隊給我們換糧食,也是給了我們方便,就當投桃報李了。”
顧母笑道:“行,就按你說得辦!”反正家裏缺的那些東西,這兩月她都陸陸續續的拿出來了。
這些票證他們家,一時半會的也用不上了,拿出來換口糧正好。
翌日,母女倆和著顧姑媽,三人一道去了大隊部,見著吳隊長就是樂嗬嗬的笑:“大隊長,我們過來換糧食的。”
吳隊長看了眼三人,顧姑媽從來了這就沒下過地,當然她也不要人頭糧,所以也就沒人管她。
她每年指著大隊秋收後換糧食的事,大夥都不稀奇了,倒是顧母,她咋也跟著學啦?
想到這,吳隊長就問:“你咋也跟著來換糧食了?我記得你家工分夠了,口糧是分得足足的了。”
顧雪梅笑道:“這不是還有我們兩拖後腿的麽?我們姐弟兩食量大,定量不夠吃。
偏吃不飽又耽誤生產,這要是自己的事就罷了,總不能影響大家庭吧。
這不就隻能向大隊求助了,也好在今年糧食豐產,不然我還真張不開這嘴。”
“那是不能耽誤生產,這不是誤了國家的事麽,行了,你們要換多少口糧?”吳隊長問道。
“我還是按一個月30斤的定量換,這是錢票。”顧姑媽是換熟了的,這會率先說出自己的打算。
她在家不幹活,一個月30斤足足的,還能貼補林姑丈呢。
吳隊長示意王會計接過錢票,顧姑媽這裏有人交接,他又將精力放到顧母兩人身上:“你們呢?換多少,打算怎麽換?”
“我們這第一次換,也不知道能換多少,要不,您給我做主得了。”說到這,顧雪梅有些不好意思。
“那也按一個月30斤的定量換,你們兩人720斤的量,也是按隊裏的粗細比換糧吧?”說到最後,吳隊長還問了句。
顧雪梅狂點頭:“沒錯沒錯,就按這個來,您再給算算,除了這些票,還需要多少錢?”
顧雪梅將他們明麵上的票遞過去,有布票6尺,糖票1斤2兩,其它雜七雜八的票證一大把。
吳隊長一一查看過,倒是沒拿那些沒用的糊弄,不像大隊有的人家,稀缺的票證全把在自家手裏,放出來的都是一些派不上多大用場的。
看來他們家雖然不愛交流,但還是挺會做人辦事的,不是那種斤斤計較又愛占人便宜,看不起鄉下人的。
這一刻,對兩人印象分值拉滿的吳隊長,心情很好的道:“你們這些票咱們鄉下都缺,倒是能換得上價錢,錢的話你們再拿125就行。”
大米、白麵十斤五毛多,穀子、高粱、玉米的價格差不多,都在四毛多上下浮動,地瓜一分五一斤,黃豆花生一毛多一斤。
最重要的是,大隊給的是收購價,這待遇也就自家大隊才有了,擱外麵大隊買,起碼得是零售價,遇到奸詐的,他還能溢價。
顧雪梅將錢數出來遞了過去,往王會計手裏一交,等他數完記了賬,這會兩人就能跟著他一道去倉庫,領糧食了。
“行了,你們拿走吧,外麵有牛車,就是為了今天換糧食的人準備的。”雙方清點完糧食,確認數量無誤後,王會計指著糧倉旁的兩輛牛車道。
今天來換糧的人,到底比不上昨個全大隊分糧的,兩輛牛車盡夠用了,不夠的話就擱旁邊等一會唄。
就這待遇也就今天了,到了明天就自己想辦法弄回去,畢竟連換糧都不積極,還要別人替你想著?想什麽美事呢。
將自家的糧食先堆到顧母的房間裏,等著顧二弟回來再一道搬櫃子,放屋裏的地窖裏,然後還得去幫著顧姑媽將糧食弄回來。
往年有林二表哥運回來,今年自端午吵了一架,林姑丈把自行車騎回來後,就沒見過人影,幸好還有顧雪梅在,不然還得等林姑丈下工後,才能弄回去。
至於顧母,自糧食進了門,她說什麽都不出去了,等顧雪梅出去後,將門關得死緊,就怕丟了口糧。
她這樣,顧雪梅也沒硬拉著出門,畢竟,守糧食確實是正經事。
邊搬東西還不忘叨叨兩句:“這地方真是來著了,往年在家,我們六口人算起來可分不到這麽多口糧。”
可不是,平均下來每人每天的口糧可有一斤多呢,老家最多一斤,油水也不如這邊的多,最多糊糊裏配野菜,一年裏除了雙槍,大部分時間都是糊弄肚子。
剛安置好,顧姑媽就上門了:“咋樣?糧食可放好了?”
“大姐來了,這不剛收拾好,快,坐著說話。”顧母殷勤說道。
顧姑媽脫鞋上炕後,直接問道:“之前聽你們說,還想買些糧食擱家裏?”
“沒錯,雪梅跟青竹兩人不是在家吃飯麽,就這點糧食哪夠吃的,他們的飯量也大,定量也不夠,幹脆趁著秋收後有糧,就多買點囤在家裏唄!”顧母邊點頭邊解釋道。
“嗐,家裏有工人的基本都有這問題,大隊裏都買熟練了,對了,你們準備哪天過去?”
顧母抬眼瞧了顧雪梅一眼,才回答:“我們明天就去,早弄完早安心。”
“雪梅明個不用去上班?”
“是呢,我們這段時間累著了,廠子裏多給了一天假,大夥輪著休就行。”
顧雪梅接著話頭,繼續道:“我想著今天分糧,幹脆也請了明天的假。”
顧姑媽聽完,笑著道:“那正好,明個我們一道走。”
“對了,姑媽,明個我們要帶些什麽東西去。”
“鄉下什麽都好,就是沒票,要是帶些工業品的票就更好了,不然布票、糧票都行,最次就是用錢換了。”
糧票鄉下也有市場,不過得是那種期限長的,顧雪梅兩人除了糧票當月用了,其他票證還沒動呢。
“這些票我們家倒是存了點,我們用一半的錢一半的票吧,大隊給我們換糧食,也是給了我們方便,就當投桃報李了。”
顧母笑道:“行,就按你說得辦!”反正家裏缺的那些東西,這兩月她都陸陸續續的拿出來了。
這些票證他們家,一時半會的也用不上了,拿出來換口糧正好。
翌日,母女倆和著顧姑媽,三人一道去了大隊部,見著吳隊長就是樂嗬嗬的笑:“大隊長,我們過來換糧食的。”
吳隊長看了眼三人,顧姑媽從來了這就沒下過地,當然她也不要人頭糧,所以也就沒人管她。
她每年指著大隊秋收後換糧食的事,大夥都不稀奇了,倒是顧母,她咋也跟著學啦?
想到這,吳隊長就問:“你咋也跟著來換糧食了?我記得你家工分夠了,口糧是分得足足的了。”
顧雪梅笑道:“這不是還有我們兩拖後腿的麽?我們姐弟兩食量大,定量不夠吃。
偏吃不飽又耽誤生產,這要是自己的事就罷了,總不能影響大家庭吧。
這不就隻能向大隊求助了,也好在今年糧食豐產,不然我還真張不開這嘴。”
“那是不能耽誤生產,這不是誤了國家的事麽,行了,你們要換多少口糧?”吳隊長問道。
“我還是按一個月30斤的定量換,這是錢票。”顧姑媽是換熟了的,這會率先說出自己的打算。
她在家不幹活,一個月30斤足足的,還能貼補林姑丈呢。
吳隊長示意王會計接過錢票,顧姑媽這裏有人交接,他又將精力放到顧母兩人身上:“你們呢?換多少,打算怎麽換?”
“我們這第一次換,也不知道能換多少,要不,您給我做主得了。”說到這,顧雪梅有些不好意思。
“那也按一個月30斤的定量換,你們兩人720斤的量,也是按隊裏的粗細比換糧吧?”說到最後,吳隊長還問了句。
顧雪梅狂點頭:“沒錯沒錯,就按這個來,您再給算算,除了這些票,還需要多少錢?”
顧雪梅將他們明麵上的票遞過去,有布票6尺,糖票1斤2兩,其它雜七雜八的票證一大把。
吳隊長一一查看過,倒是沒拿那些沒用的糊弄,不像大隊有的人家,稀缺的票證全把在自家手裏,放出來的都是一些派不上多大用場的。
看來他們家雖然不愛交流,但還是挺會做人辦事的,不是那種斤斤計較又愛占人便宜,看不起鄉下人的。
這一刻,對兩人印象分值拉滿的吳隊長,心情很好的道:“你們這些票咱們鄉下都缺,倒是能換得上價錢,錢的話你們再拿125就行。”
大米、白麵十斤五毛多,穀子、高粱、玉米的價格差不多,都在四毛多上下浮動,地瓜一分五一斤,黃豆花生一毛多一斤。
最重要的是,大隊給的是收購價,這待遇也就自家大隊才有了,擱外麵大隊買,起碼得是零售價,遇到奸詐的,他還能溢價。
顧雪梅將錢數出來遞了過去,往王會計手裏一交,等他數完記了賬,這會兩人就能跟著他一道去倉庫,領糧食了。
“行了,你們拿走吧,外麵有牛車,就是為了今天換糧食的人準備的。”雙方清點完糧食,確認數量無誤後,王會計指著糧倉旁的兩輛牛車道。
今天來換糧的人,到底比不上昨個全大隊分糧的,兩輛牛車盡夠用了,不夠的話就擱旁邊等一會唄。
就這待遇也就今天了,到了明天就自己想辦法弄回去,畢竟連換糧都不積極,還要別人替你想著?想什麽美事呢。
將自家的糧食先堆到顧母的房間裏,等著顧二弟回來再一道搬櫃子,放屋裏的地窖裏,然後還得去幫著顧姑媽將糧食弄回來。
往年有林二表哥運回來,今年自端午吵了一架,林姑丈把自行車騎回來後,就沒見過人影,幸好還有顧雪梅在,不然還得等林姑丈下工後,才能弄回去。
至於顧母,自糧食進了門,她說什麽都不出去了,等顧雪梅出去後,將門關得死緊,就怕丟了口糧。
她這樣,顧雪梅也沒硬拉著出門,畢竟,守糧食確實是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