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既明愣住。雖然他想過這個可能,但聽羲武說出來,還是令他心中五味雜陳。羲武體內有情蠱,非但一生中隻能愛他一個人,一旦對別人動心就有可能遭到蠱蟲侵蝕,而且還要與他同命。羲武有那等神力,壽命一定是比他長的,他自己體弱多病,又有不少敵人,指不準什麽時候就保不住性命了,平白拖累了羲武,他心裏也過意不去。他忙道:“蠱既然有辦法下,就一定有辦法解的!要不然,你去問問苗人,這惠州有許多厲害的苗女,我就知道一個,在城南……”
羲武打斷了他的話:“我不會解蠱。烏蠻人一生隻擇一人。”
這一句把蘇既明給哽住了。這已經不是情蠱能不能解的問題了,而是羲武就這麽死心眼。他低聲道:“我們……不是一路人。何況情蠱太毒了,要你與我共死,我不想拖累你。”
羲武道:“不是共死,而是共命。我既選了你,便會守護你。”
蘇既明急道:“你聽不懂我在說什麽嗎?我——我是漢人啊!我是朝廷官員!之前說的那些鬼話都是我騙你的!我、我不需要你守護,在我的地盤,我有權有勢,我可以生活得更好!”
羲武沉默,看了一眼蘇既明胸口的傷。這險些致命的傷讓蘇既明方才的話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蘇既明尷尬:“這、這隻是個意外。”
過了一會兒,羲武問道:“你不喜歡我?”
蘇既明怔了怔,竟然無法立刻給出否定的答案。他喜歡羲武嗎?不是不喜歡,而是——不敢想。因為他跟羲武,到底不是一路人。
然而他終究還是狠下心:“我……從未喜歡過你!我隻是怕你,所以不敢反抗!”
羲武又一次露出了受傷的表情。
蘇既明閉上眼睛,不敢再看羲武,顫聲道:“你回儋州去吧,這裏不是你該來的地方,朝廷已經在通緝你了。”
過了很久,羲武說:“等你傷好。”
聽他的口氣有所鬆動,蘇既明本該是鬆一口氣的,可是心裏反倒沉甸甸的,竟有幾分失落。這一次,他是真的後悔了,後悔自己當初年少輕狂不懂收斂鋒芒,才會被人抓住把柄貶謫到海南,後悔自己為什麽不在路途中裝病不前……如果他沒有去過儋州,沒有遇見過羲武,現在也就不會那麽不知所措了。
羲武不願立刻回去,堅持要等蘇既明把傷養好。蘇既明有傷在身想走也不能,再則想著等他傷好之後羲武離開,以後恐怕是真的再也沒有見麵的機會了,便有些心軟,也便默認了羲武要為他療傷的要求。
羲武弄了些瓜果回來。先前蘇既明為了彌補自己在儋州一年沒怎麽吃肉的苦,過了好一陣大魚大肉的日子,結果把脾胃都弄壞了,重新過上吃瓜果的清淡日子,竟覺得輕鬆,也不由得暗嘲自己原來不是個享福的命。
到了晚上,蘇既明又有點起燒。迷迷糊糊之間,他感到身邊一沉,接著一雙有力的胳膊將他摟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蘇既明很是貪戀那個懷抱,將額頭抵在羲武的胸口,撒嬌似的輕輕蹭著,過了一會兒,他突然驚醒,立刻推搡羲武:“你幹什麽?!”
他一掙紮,傷口立刻疼起來,身子頓時又軟了。
羲武道:“別動。”
雖然身子起了熱度,但蘇既明卻覺得很冷,這時候羲武摟著他,源源不斷的溫暖從羲武那裏傳入他的身體,緩解了他想打寒顫的感覺。並不僅僅是因為羲武的身體熱,這種感覺真的是羲武往他的體內注入了能量。原來這也是羲武為他療傷的手段。漸漸地,蘇既明便放鬆下來,不再抵觸。
可是蘇既明那別扭的性子,明明已經說了要恩斷義絕的狠話,又放任自己在羲武麵前表現出如此脆弱依賴的樣子,他心裏過不了那道坎,又扭扭捏捏道:“你這本事真厲害。”以顯得自己確實隻是為了治傷,而無半點私念。
羲武道:“這是龍的力量。”
“龍?”蘇既明有些驚訝。他在儋州生活的時候,知道烏蠻族的聖泉水十分神奇,儋州人能夠無病無災延年益壽,多是拜那聖泉水所賜,不知道祭司們的神力是否也與聖泉有關。然而各中細節,蘇既明一直沒有問過,不是不好奇,隻是為了全身而退,他不敢知道得太多。他感慨道,“你們族人有這等本事,懸壺濟世,能救不少人,何苦世世守在儋州。”
羲武微微搖頭:“我族人皆為守護而生,不得遠離。離了儋州,我的力量已被削弱,要不然,你的傷我能更快治好。”
“不得遠離?”這話讓蘇既明更詫異,“你若去了京城,會怎樣?”
羲武想了想:“失去力量,虛弱。”他輕輕撫摸蘇既明的頭發,在他額上烙下一吻,“抱歉,我不能跟你去。”
蘇既明:“……”
他完全不明白對話怎麽變成這樣了,好像他邀請羲武跟他離開,好像他要跟羲武私定終身一樣!並沒有!羲武也太會胡思亂想了!他就是隨口一問而已!至於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大約……隻是好奇吧……
他幹巴巴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羲武什麽都沒說,長長的手指在他發間穿梭著,片刻後,輕輕歎了口氣。
☆、 第二十一章
翌日清晨,蘇既明醒來的時候,他身邊的位置已經空了。他睜開眼睛,隻見羲武正坐在桌前搗藥。
晨曦的微光照得屋子裏霧蒙蒙的,羲武就在這片迷霧之中,穿著黑藍色的長袍,周身仿佛有一層淡淡的光暈,側臉完美得如同雕刻,這一場景仿佛水墨畫般。蘇既明看他認真的表情看得走神,直到羲武拿起一把小刀劃破自己的掌心,蘇既明才回過神來。
“你在幹什麽?”蘇既明看到羲武將自己的血滴入了藥碗之中。
羲武回頭:“你……醒……了。”
蘇既明愣住。這一句話羲武不是用烏蠻語,而是用十分生澀的漢語說的。
“你怎麽……”
“你……教我。”
蘇既明聽懂了羲武是要他叫他說漢人的話,心情十分複雜:“你這又是何必?不是說好了等我養好傷你就會儋州去嗎?為什麽要學漢語?”
羲武偏著頭想了一會兒,似乎不明白該怎麽表達,隨後緩緩道:“漢人,我不懂。我想懂。”
烏蠻族前代祭司曾娶過苗女,因此羲武會說苗語。儋州亦有漢人,烏蠻族雖封閉,然世世代代生活在島上,也與漢人有微末往來,族中亦有三兩本漢人的書籍,因此羲武能說些最簡單的漢語。
他從來也不了解漢人,遇到蘇既明以後,他原以為隻是生活習性的不同,然而直到昨日蘇既明說了實話,他才知曉兩人之間的思維亦是天差地別。
蘇既明不知該說什麽。不是說好了等他傷好羲武就回去麽?不是已經同意了放棄嗎?他不想教羲武漢人的事,那樣他們之間的牽扯隻會越來越深。於是蘇既明沒有接這個話茬,依舊用烏蠻語問道:“你為什麽要放血?”
羲武一臉認真地想了好一會兒:“我……有聖泉的……力量用漢語該怎麽說?”
這一幕十分滑稽,烏蠻人說著漢語,漢人說著烏蠻語,各自在暗中較勁,誰也不肯相讓。兩人僵持良久,羲武比蘇既明淡定得多,胸有成竹地看著蘇既明,料定了蘇既明一定會給他答案。詭異的沉默持續了良久後,蘇既明終於退讓,用漢語問答了他的問題。
羲武微微點頭:“我的……血,治病……解毒怎麽說?”
蘇既明不得不再次硬著頭皮教給他。
兩人困難地溝通之後,蘇既明終於聽明白,羲武受過聖泉的洗禮,他的血就是一種能夠解毒治病的靈藥。蘇既明的傷口有感染潰爛的趨勢,以他的血入藥,能讓蘇既明的傷口更快愈合。
蘇既明的心裏五味雜陳。光是羲武的血就有這種能力,那烏蠻的聖泉水呢?泉水中藏著的聖物呢?到底蘊藏著多大的力量?他不由地又想起魏瓊說過的要攻打烏蠻族的話來。
魏瓊既然是被皇帝派來的,那麽他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皇上不遠千裏將自己最親近的表弟派到著荒蠻之地來,隻是為了治理嶺南?蘇既明不信。何況魏瓊在治國上並沒什麽天賦,倒是讀了不少兵書。蘇既明更願意相信,皇帝的目的就是烏蠻族的聖物。皇帝自幼體弱多病,幼時就被斷言活不過三十,如今已快三十,蘇既明知道他不甘心,一直在四處招攬名醫,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消息,就把主意打到了烏蠻族身上。前一任儋州府官兵硬闖烏蠻族,或許也是得了皇上的密令去搶奪聖烏蠻族物,結果卻被烏蠻族人打得頭破血流。
假如蘇既明不認識羲武,不認識烏蠻族一寨子的男女老幼,他大約也會支持皇上的決定。趙雲深其實是個明君,若不是受身體拖累,給他足夠的時間,以他的才幹,未必不能締造出一個盛世江山。然而,蘇既明已經遇見了羲武……
羲武端著調好的藥過來,解開蘇既明的衣襟,為他換藥。
蘇既明問道:“你們……族中的那聖物,是不是真有令人延年益壽的功效?”
羲武頷首。
“那,能不能把它帶到中原來?中原有那麽多人,你們的聖物可以救治更多的人,你們的族人到了中原,也可以見識更多……”要皇帝放棄對長生的追求,蘇既明自覺沒有可能,但此事未必就要上升到大動幹戈的程度,若是烏蠻族能自願獻上令皇帝長壽的寶物,不就化幹戈為玉帛了嗎?
可是羲武卻道:“我族聖物,不可離島。”
蘇既明不解:“為什麽?”
羲武緩緩搖頭:“具體原因,我並不知曉。然而根據祖上記載,我族聖物是一道鎮災封印,一旦離開聖泉,天下大亂。”
蘇既明不可思議道:“這……還有這種事!”
羲武道:“聖物賦予我族人長生、健康的力量,便是為了令我族人有能力守護它。一旦我族人遠離聖物,便會失去力量,變得衰弱。”
蘇既明訝然。難怪羲武說到了惠州以後他的能力比在儋州時衰微了許多,說他不能去京城。如果羲武說的都是真的,那所謂的聖物是一道封印,封印災禍的時候同時也封印了烏蠻族人,令他們世世代代都隻能留在那小島上守護。
蘇既明突然有一種衝動,取出那神秘的聖物,看看它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憑什麽要將一族人永生永世地困在那裏?什麽天下大亂,說不定根本隻是危言聳聽!
他忍不住道:“你們……便不會不甘心嗎?”
“不甘心?”羲武認真地想了一會兒,問道,“為什麽?”
蘇既明失笑:“為了守護而活著,不能離開,不能做更多的事?”假若他被那玩意兒困在島上,他一定會生不如死,來個玉石俱焚的!
羲武又露出了那種安寧平和的表情:“我所守護的,不僅是聖物,還有我的族人,還有,”他看了蘇既明一眼,“我想守護的人。我們生活富足安康,緣何不甘?”
蘇既明一時失語。是的,烏蠻族的生活就像是書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那般,有良田美池,人們怡然自樂,沒有勾心鬥角,沒有陰謀詭計,歲月安詳。從他們身上,蘇既明看不到半點不甘心和不知足,仿佛一切都是那麽理所當然。他們為什麽要拋棄故土來中原呢?中原固然有更大的世界,卻也危險叢生。
而蘇既明之所以拚了命也要回來,不肯留在那世外桃源,隻因不甘心三字。他不甘心自己滿腹詩書無處可用;他不甘心本該大有作為的人生就此埋沒;他不甘心那些等著看他笑話的人真的見到了他的落魄……他就是不甘心自己的人生與他曾經的理想偏離得不可以道裏計!然而他終究不明白,這世上萬般事,最忌的就是“不甘心”三個字。
到了此刻,他依舊是不甘心地逼問著:“烏蠻族中,便沒有一個想要離開的人嗎?”
羲武垂眸,過了一會兒,道:“有,我的弟弟。”
“你有弟弟?!”蘇既明大驚。他在烏蠻族一年有餘,從來沒聽說過羲武還有個弟弟。“是誰?我見過嗎?”
羲武搖頭:“死了。”
☆、 第二十二章
蘇既明沒想到唯一一個曾有離島誌向的人竟是羲武的弟弟,並且已經死了。這讓他感到尷尬,不好意思再向羲武打聽更多關於他逝世的親人的事,便暫時揭過了這個話題。
至於魏瓊提過的攻打烏蠻族的意向,蘇既明想過提醒羲武注意,可是考慮之後,還是沒有說——以羲武直來直去的性子,若他說了,隻怕羲武會立刻找去殺了魏瓊。若他殺不成魏瓊,則有可能被把守森嚴的侍衛們反殺。無論哪一種結果,蘇既明都不願看到。
如今他既然已把來龍去脈都弄清楚了,他又陷入了一個新的兩難的境地。烏蠻族人既然以守護者自詡,他們定然寧死不肯交出能夠延年益壽的聖物,或許聖物也真有不能離島的原因。天子的性命固然寶貴,可若是為此付出成千上萬條人命,蘇既明亦無法說服自己。眼下兩邊狀況都清楚的,就隻有他一個人,等他養好傷回去,他或許有辦法唬住魏瓊,以此保全烏蠻人與烏蠻族聖物。可他若真的那麽做了,他又成了不忠君的臣子……
羲武將藥塗在蘇既明的傷口上,蘇既明疼得倒吸了一口冷氣,總算把神智拉了回來。
羲武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蘇既明,似乎想知道他在想什麽。蘇既明心虛地避開了他的目光。
上完藥之後,羲武又小心翼翼地用幹淨的布料將蘇既明的傷口裹住。隨後他才不在意地抹了抹自己手心上的傷口。
蘇既明這才注意到,除了方才割傷的一道長長的口子之外,羲武的掌心裏另有一道還算新鮮的傷口,想必便是昨日為他上藥時弄的了。以血入藥,以傷養傷,這份心意讓蘇既明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微微疼了一下。
羲武的藥很有效,一天過後,蘇既明傷口潰爛的情況便好了許多,隻是他傷得太深,即使有羲武的血為他療傷,這樣的傷沒有十天半個月也好不全。為了防止傷口再次裂開,蘇既明躺在床上不敢下地。羲武帶蘇既明來的地方是一處郊外的小屋,大約是獵戶的臨時住處。蘇既明不知道羲武是如何找到這個地方的,屋裏雖有寢具和一些打獵的工具,卻連一本書都沒有,蘇既明躺在床上養傷,什麽都不能做,羲武又是個三棍子打不出個屁的悶蛋,把蘇既明閑得隻能嘬牙花兒。
到了傍晚,羲武要出門,蘇既明猜測他是要去弄吃的回來,叫住了他:“你把衣服換了吧。”羲武這一身烏蠻祭司的服飾太過打眼,現在官府正在四處通緝他,穿著這身衣服出去未免太招搖過市了。
羲武便在屋子裏翻找起來,還真在櫃子裏找出了一套獵戶的短打裝來。他將衣服換上,走到蘇既明麵前,張開雙臂向蘇既明展示,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詢問:“好……好看嗎?”
蘇既明從沒見過羲武穿成這樣。羲武的祭司袍,聖潔而又禁欲,將他完美的身材完全遮掩住,風情不現。而當他穿上獵戶裝,一件獸皮背心和短打麻褲,露出修長結實的胳膊和腿,還有胸口一片蜜色的肌膚,讓蘇既明的喉頭不由自主地上下滾動著,想起許多個夜晚羲武是如何用那雙有力的胳膊箍著他的腰,結實的腹部是如何挺動……他的臉竟情不自禁地燒了起來。
羲武擔心地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臉:“你……發熱?”
蘇既明側頭躲開他的手:“沒、沒有。你去吧。”
羲武卻沒有走,執著地問道:“好看?”
蘇既明好氣又好笑,沒想到羲武也會在意這個,隻得道:“好看。”
羲武想了好一會兒,似乎在搜羅詞匯,接著竟然又問了個得寸進尺的問題:“喜……歡?”
蘇既明:“……”
羲武見蘇既明遲遲不答,納悶道:“我……不對?”
蘇既明嘴角抽了抽:“你會說的漢語還挺多的。”
大概是脫去了祭司服,就少了那一份端莊,此刻的羲武看起來竟顯得有幾分無辜,似乎並不明白喜歡這個詞有什麽深意,隻是尋常地問他這樣穿著有無不妥。蘇既明不答他就一直等下去,比起耗耐心蘇既明還真耗不過他,隻好含糊地道:“挺好的,你快去吧。”
羲武極淺地笑了笑:“我……也……喜歡……你。”
蘇既明扭頭,默念道:扮豬吃老虎!
羲武打斷了他的話:“我不會解蠱。烏蠻人一生隻擇一人。”
這一句把蘇既明給哽住了。這已經不是情蠱能不能解的問題了,而是羲武就這麽死心眼。他低聲道:“我們……不是一路人。何況情蠱太毒了,要你與我共死,我不想拖累你。”
羲武道:“不是共死,而是共命。我既選了你,便會守護你。”
蘇既明急道:“你聽不懂我在說什麽嗎?我——我是漢人啊!我是朝廷官員!之前說的那些鬼話都是我騙你的!我、我不需要你守護,在我的地盤,我有權有勢,我可以生活得更好!”
羲武沉默,看了一眼蘇既明胸口的傷。這險些致命的傷讓蘇既明方才的話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蘇既明尷尬:“這、這隻是個意外。”
過了一會兒,羲武問道:“你不喜歡我?”
蘇既明怔了怔,竟然無法立刻給出否定的答案。他喜歡羲武嗎?不是不喜歡,而是——不敢想。因為他跟羲武,到底不是一路人。
然而他終究還是狠下心:“我……從未喜歡過你!我隻是怕你,所以不敢反抗!”
羲武又一次露出了受傷的表情。
蘇既明閉上眼睛,不敢再看羲武,顫聲道:“你回儋州去吧,這裏不是你該來的地方,朝廷已經在通緝你了。”
過了很久,羲武說:“等你傷好。”
聽他的口氣有所鬆動,蘇既明本該是鬆一口氣的,可是心裏反倒沉甸甸的,竟有幾分失落。這一次,他是真的後悔了,後悔自己當初年少輕狂不懂收斂鋒芒,才會被人抓住把柄貶謫到海南,後悔自己為什麽不在路途中裝病不前……如果他沒有去過儋州,沒有遇見過羲武,現在也就不會那麽不知所措了。
羲武不願立刻回去,堅持要等蘇既明把傷養好。蘇既明有傷在身想走也不能,再則想著等他傷好之後羲武離開,以後恐怕是真的再也沒有見麵的機會了,便有些心軟,也便默認了羲武要為他療傷的要求。
羲武弄了些瓜果回來。先前蘇既明為了彌補自己在儋州一年沒怎麽吃肉的苦,過了好一陣大魚大肉的日子,結果把脾胃都弄壞了,重新過上吃瓜果的清淡日子,竟覺得輕鬆,也不由得暗嘲自己原來不是個享福的命。
到了晚上,蘇既明又有點起燒。迷迷糊糊之間,他感到身邊一沉,接著一雙有力的胳膊將他摟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蘇既明很是貪戀那個懷抱,將額頭抵在羲武的胸口,撒嬌似的輕輕蹭著,過了一會兒,他突然驚醒,立刻推搡羲武:“你幹什麽?!”
他一掙紮,傷口立刻疼起來,身子頓時又軟了。
羲武道:“別動。”
雖然身子起了熱度,但蘇既明卻覺得很冷,這時候羲武摟著他,源源不斷的溫暖從羲武那裏傳入他的身體,緩解了他想打寒顫的感覺。並不僅僅是因為羲武的身體熱,這種感覺真的是羲武往他的體內注入了能量。原來這也是羲武為他療傷的手段。漸漸地,蘇既明便放鬆下來,不再抵觸。
可是蘇既明那別扭的性子,明明已經說了要恩斷義絕的狠話,又放任自己在羲武麵前表現出如此脆弱依賴的樣子,他心裏過不了那道坎,又扭扭捏捏道:“你這本事真厲害。”以顯得自己確實隻是為了治傷,而無半點私念。
羲武道:“這是龍的力量。”
“龍?”蘇既明有些驚訝。他在儋州生活的時候,知道烏蠻族的聖泉水十分神奇,儋州人能夠無病無災延年益壽,多是拜那聖泉水所賜,不知道祭司們的神力是否也與聖泉有關。然而各中細節,蘇既明一直沒有問過,不是不好奇,隻是為了全身而退,他不敢知道得太多。他感慨道,“你們族人有這等本事,懸壺濟世,能救不少人,何苦世世守在儋州。”
羲武微微搖頭:“我族人皆為守護而生,不得遠離。離了儋州,我的力量已被削弱,要不然,你的傷我能更快治好。”
“不得遠離?”這話讓蘇既明更詫異,“你若去了京城,會怎樣?”
羲武想了想:“失去力量,虛弱。”他輕輕撫摸蘇既明的頭發,在他額上烙下一吻,“抱歉,我不能跟你去。”
蘇既明:“……”
他完全不明白對話怎麽變成這樣了,好像他邀請羲武跟他離開,好像他要跟羲武私定終身一樣!並沒有!羲武也太會胡思亂想了!他就是隨口一問而已!至於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大約……隻是好奇吧……
他幹巴巴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羲武什麽都沒說,長長的手指在他發間穿梭著,片刻後,輕輕歎了口氣。
☆、 第二十一章
翌日清晨,蘇既明醒來的時候,他身邊的位置已經空了。他睜開眼睛,隻見羲武正坐在桌前搗藥。
晨曦的微光照得屋子裏霧蒙蒙的,羲武就在這片迷霧之中,穿著黑藍色的長袍,周身仿佛有一層淡淡的光暈,側臉完美得如同雕刻,這一場景仿佛水墨畫般。蘇既明看他認真的表情看得走神,直到羲武拿起一把小刀劃破自己的掌心,蘇既明才回過神來。
“你在幹什麽?”蘇既明看到羲武將自己的血滴入了藥碗之中。
羲武回頭:“你……醒……了。”
蘇既明愣住。這一句話羲武不是用烏蠻語,而是用十分生澀的漢語說的。
“你怎麽……”
“你……教我。”
蘇既明聽懂了羲武是要他叫他說漢人的話,心情十分複雜:“你這又是何必?不是說好了等我養好傷你就會儋州去嗎?為什麽要學漢語?”
羲武偏著頭想了一會兒,似乎不明白該怎麽表達,隨後緩緩道:“漢人,我不懂。我想懂。”
烏蠻族前代祭司曾娶過苗女,因此羲武會說苗語。儋州亦有漢人,烏蠻族雖封閉,然世世代代生活在島上,也與漢人有微末往來,族中亦有三兩本漢人的書籍,因此羲武能說些最簡單的漢語。
他從來也不了解漢人,遇到蘇既明以後,他原以為隻是生活習性的不同,然而直到昨日蘇既明說了實話,他才知曉兩人之間的思維亦是天差地別。
蘇既明不知該說什麽。不是說好了等他傷好羲武就回去麽?不是已經同意了放棄嗎?他不想教羲武漢人的事,那樣他們之間的牽扯隻會越來越深。於是蘇既明沒有接這個話茬,依舊用烏蠻語問道:“你為什麽要放血?”
羲武一臉認真地想了好一會兒:“我……有聖泉的……力量用漢語該怎麽說?”
這一幕十分滑稽,烏蠻人說著漢語,漢人說著烏蠻語,各自在暗中較勁,誰也不肯相讓。兩人僵持良久,羲武比蘇既明淡定得多,胸有成竹地看著蘇既明,料定了蘇既明一定會給他答案。詭異的沉默持續了良久後,蘇既明終於退讓,用漢語問答了他的問題。
羲武微微點頭:“我的……血,治病……解毒怎麽說?”
蘇既明不得不再次硬著頭皮教給他。
兩人困難地溝通之後,蘇既明終於聽明白,羲武受過聖泉的洗禮,他的血就是一種能夠解毒治病的靈藥。蘇既明的傷口有感染潰爛的趨勢,以他的血入藥,能讓蘇既明的傷口更快愈合。
蘇既明的心裏五味雜陳。光是羲武的血就有這種能力,那烏蠻的聖泉水呢?泉水中藏著的聖物呢?到底蘊藏著多大的力量?他不由地又想起魏瓊說過的要攻打烏蠻族的話來。
魏瓊既然是被皇帝派來的,那麽他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皇上不遠千裏將自己最親近的表弟派到著荒蠻之地來,隻是為了治理嶺南?蘇既明不信。何況魏瓊在治國上並沒什麽天賦,倒是讀了不少兵書。蘇既明更願意相信,皇帝的目的就是烏蠻族的聖物。皇帝自幼體弱多病,幼時就被斷言活不過三十,如今已快三十,蘇既明知道他不甘心,一直在四處招攬名醫,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消息,就把主意打到了烏蠻族身上。前一任儋州府官兵硬闖烏蠻族,或許也是得了皇上的密令去搶奪聖烏蠻族物,結果卻被烏蠻族人打得頭破血流。
假如蘇既明不認識羲武,不認識烏蠻族一寨子的男女老幼,他大約也會支持皇上的決定。趙雲深其實是個明君,若不是受身體拖累,給他足夠的時間,以他的才幹,未必不能締造出一個盛世江山。然而,蘇既明已經遇見了羲武……
羲武端著調好的藥過來,解開蘇既明的衣襟,為他換藥。
蘇既明問道:“你們……族中的那聖物,是不是真有令人延年益壽的功效?”
羲武頷首。
“那,能不能把它帶到中原來?中原有那麽多人,你們的聖物可以救治更多的人,你們的族人到了中原,也可以見識更多……”要皇帝放棄對長生的追求,蘇既明自覺沒有可能,但此事未必就要上升到大動幹戈的程度,若是烏蠻族能自願獻上令皇帝長壽的寶物,不就化幹戈為玉帛了嗎?
可是羲武卻道:“我族聖物,不可離島。”
蘇既明不解:“為什麽?”
羲武緩緩搖頭:“具體原因,我並不知曉。然而根據祖上記載,我族聖物是一道鎮災封印,一旦離開聖泉,天下大亂。”
蘇既明不可思議道:“這……還有這種事!”
羲武道:“聖物賦予我族人長生、健康的力量,便是為了令我族人有能力守護它。一旦我族人遠離聖物,便會失去力量,變得衰弱。”
蘇既明訝然。難怪羲武說到了惠州以後他的能力比在儋州時衰微了許多,說他不能去京城。如果羲武說的都是真的,那所謂的聖物是一道封印,封印災禍的時候同時也封印了烏蠻族人,令他們世世代代都隻能留在那小島上守護。
蘇既明突然有一種衝動,取出那神秘的聖物,看看它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憑什麽要將一族人永生永世地困在那裏?什麽天下大亂,說不定根本隻是危言聳聽!
他忍不住道:“你們……便不會不甘心嗎?”
“不甘心?”羲武認真地想了一會兒,問道,“為什麽?”
蘇既明失笑:“為了守護而活著,不能離開,不能做更多的事?”假若他被那玩意兒困在島上,他一定會生不如死,來個玉石俱焚的!
羲武又露出了那種安寧平和的表情:“我所守護的,不僅是聖物,還有我的族人,還有,”他看了蘇既明一眼,“我想守護的人。我們生活富足安康,緣何不甘?”
蘇既明一時失語。是的,烏蠻族的生活就像是書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那般,有良田美池,人們怡然自樂,沒有勾心鬥角,沒有陰謀詭計,歲月安詳。從他們身上,蘇既明看不到半點不甘心和不知足,仿佛一切都是那麽理所當然。他們為什麽要拋棄故土來中原呢?中原固然有更大的世界,卻也危險叢生。
而蘇既明之所以拚了命也要回來,不肯留在那世外桃源,隻因不甘心三字。他不甘心自己滿腹詩書無處可用;他不甘心本該大有作為的人生就此埋沒;他不甘心那些等著看他笑話的人真的見到了他的落魄……他就是不甘心自己的人生與他曾經的理想偏離得不可以道裏計!然而他終究不明白,這世上萬般事,最忌的就是“不甘心”三個字。
到了此刻,他依舊是不甘心地逼問著:“烏蠻族中,便沒有一個想要離開的人嗎?”
羲武垂眸,過了一會兒,道:“有,我的弟弟。”
“你有弟弟?!”蘇既明大驚。他在烏蠻族一年有餘,從來沒聽說過羲武還有個弟弟。“是誰?我見過嗎?”
羲武搖頭:“死了。”
☆、 第二十二章
蘇既明沒想到唯一一個曾有離島誌向的人竟是羲武的弟弟,並且已經死了。這讓他感到尷尬,不好意思再向羲武打聽更多關於他逝世的親人的事,便暫時揭過了這個話題。
至於魏瓊提過的攻打烏蠻族的意向,蘇既明想過提醒羲武注意,可是考慮之後,還是沒有說——以羲武直來直去的性子,若他說了,隻怕羲武會立刻找去殺了魏瓊。若他殺不成魏瓊,則有可能被把守森嚴的侍衛們反殺。無論哪一種結果,蘇既明都不願看到。
如今他既然已把來龍去脈都弄清楚了,他又陷入了一個新的兩難的境地。烏蠻族人既然以守護者自詡,他們定然寧死不肯交出能夠延年益壽的聖物,或許聖物也真有不能離島的原因。天子的性命固然寶貴,可若是為此付出成千上萬條人命,蘇既明亦無法說服自己。眼下兩邊狀況都清楚的,就隻有他一個人,等他養好傷回去,他或許有辦法唬住魏瓊,以此保全烏蠻人與烏蠻族聖物。可他若真的那麽做了,他又成了不忠君的臣子……
羲武將藥塗在蘇既明的傷口上,蘇既明疼得倒吸了一口冷氣,總算把神智拉了回來。
羲武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蘇既明,似乎想知道他在想什麽。蘇既明心虛地避開了他的目光。
上完藥之後,羲武又小心翼翼地用幹淨的布料將蘇既明的傷口裹住。隨後他才不在意地抹了抹自己手心上的傷口。
蘇既明這才注意到,除了方才割傷的一道長長的口子之外,羲武的掌心裏另有一道還算新鮮的傷口,想必便是昨日為他上藥時弄的了。以血入藥,以傷養傷,這份心意讓蘇既明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微微疼了一下。
羲武的藥很有效,一天過後,蘇既明傷口潰爛的情況便好了許多,隻是他傷得太深,即使有羲武的血為他療傷,這樣的傷沒有十天半個月也好不全。為了防止傷口再次裂開,蘇既明躺在床上不敢下地。羲武帶蘇既明來的地方是一處郊外的小屋,大約是獵戶的臨時住處。蘇既明不知道羲武是如何找到這個地方的,屋裏雖有寢具和一些打獵的工具,卻連一本書都沒有,蘇既明躺在床上養傷,什麽都不能做,羲武又是個三棍子打不出個屁的悶蛋,把蘇既明閑得隻能嘬牙花兒。
到了傍晚,羲武要出門,蘇既明猜測他是要去弄吃的回來,叫住了他:“你把衣服換了吧。”羲武這一身烏蠻祭司的服飾太過打眼,現在官府正在四處通緝他,穿著這身衣服出去未免太招搖過市了。
羲武便在屋子裏翻找起來,還真在櫃子裏找出了一套獵戶的短打裝來。他將衣服換上,走到蘇既明麵前,張開雙臂向蘇既明展示,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詢問:“好……好看嗎?”
蘇既明從沒見過羲武穿成這樣。羲武的祭司袍,聖潔而又禁欲,將他完美的身材完全遮掩住,風情不現。而當他穿上獵戶裝,一件獸皮背心和短打麻褲,露出修長結實的胳膊和腿,還有胸口一片蜜色的肌膚,讓蘇既明的喉頭不由自主地上下滾動著,想起許多個夜晚羲武是如何用那雙有力的胳膊箍著他的腰,結實的腹部是如何挺動……他的臉竟情不自禁地燒了起來。
羲武擔心地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臉:“你……發熱?”
蘇既明側頭躲開他的手:“沒、沒有。你去吧。”
羲武卻沒有走,執著地問道:“好看?”
蘇既明好氣又好笑,沒想到羲武也會在意這個,隻得道:“好看。”
羲武想了好一會兒,似乎在搜羅詞匯,接著竟然又問了個得寸進尺的問題:“喜……歡?”
蘇既明:“……”
羲武見蘇既明遲遲不答,納悶道:“我……不對?”
蘇既明嘴角抽了抽:“你會說的漢語還挺多的。”
大概是脫去了祭司服,就少了那一份端莊,此刻的羲武看起來竟顯得有幾分無辜,似乎並不明白喜歡這個詞有什麽深意,隻是尋常地問他這樣穿著有無不妥。蘇既明不答他就一直等下去,比起耗耐心蘇既明還真耗不過他,隻好含糊地道:“挺好的,你快去吧。”
羲武極淺地笑了笑:“我……也……喜歡……你。”
蘇既明扭頭,默念道:扮豬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