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子息旺盛,兒子眾多,女兒很少,但凡得個女娃,都會寶貝的不行,現在京城崔家的小輩裏,都是男孩,唯一一個小孫女,就是這崔寧。
崔寧是崔閣老最小的孫女,手捧怕摔嘴含怕化,被寶貝的不行,日前跟著崔家長輩去往臨清,不想路上被拐子拐了,崔家用盡了力氣遍尋不到,閣老都擔心病了,後來突然聽聞回來了,這一丟一得的,把閣老折騰的不輕,要不是看小孫女太小,受了驚不宜立刻遠行,定然馬上把她接回家。
崔寧太小,說話邏輯不清,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丟的,也不知道怎麽回去的,隻說丟了之後一直和劉哥哥在一起,劉哥哥護著她不被欺負,後來有個紀哥哥去救她,她和劉哥哥跟著一個大子,就找到爹爹了。
可是崔家長輩沒見到什麽大個子,也沒看到什麽劉哥哥,清早下人例行打掃屋子,發現了在自己小床上睡的正香的崔寧,根本不知道她怎麽回去的。
日前崔十一給崔三寫了信,信寫的略迷糊,但事實已然清楚,崔寧記得紀居昕,知道他救了她。於是崔三分別與京城臨清都通了信,闡明此事,再寫信與紀居昕,感謝他的相救,並問他是否知道寧兒嘴裏的劉哥哥。
紀居昕輕笑,他就說麽,他與崔三雖是相識,但交情並不算多深,崔三風儀無雙似謫仙,沒事斷不會與他寫信,原來是為此事。
不過可惜,他也不知道劉召是誰。
崔三信裏還道,因崔家與紀家平日並無來往,與紀居昕關係稱的上近的,就屬他崔三,可他如今在京城走不開,無法請宴相謝,請紀居昕一定不要怪罪;還說盡管崔寧還小,也是女兒家,被擄之事不好張揚,請他代為保密,另言已請長輩幫忙置辦謝禮,不日便會以他的名義送至府上,請紀居昕一定收下。
信的最後,崔三又說,從崔十一話中隱義,大膽猜測紀居昕想去京城國子監讀書,紀家有個小小爵位,正好在擦邊範圍內,他便親自跑了趟國子監主薄家裏,把此名額做實了,不日就會有信件到達書院,一番拳拳心意,希望紀居昕笑納。
最後還開了個玩笑,說紀居昕厲害之處早就見識過,相信就算信上沒有署名,紀居昕也能順利爭取到此事,真有萬一,也讓他盡管往京城去,他自有辦法讓他去國子監。
還真是熱情。
紀居昕托著下巴,有種被餡餅砸到了的感覺。
一直以來,想要什麽,想做什麽,都是他自己去籌劃,去爭取,這次竟然被送上門來。
這輩子除了衛礪鋒,這崔三怕是第一個這麽對他的。
不過兩人又不一樣,衛礪鋒是發神經,不知道在想什麽,崔三卻是因為他救了崔寧,這是恩,崔家當記,當還。
既然如此,他就接著了。
第二日與徐文思大概提及此事,隻說因之前帶崔十一玩耍,崔三承情,主動幫他砸定名額之事,請徐文思不要再費心,並未多提崔寧之事。
徐文思乃君子,若猜到崔寧之事,也不會提起,猜不到更是少件事。
徐文思並不介意紀居昕相求之事被別人辦成,相反還好敲了紀居昕一頓飯,說好事辦成理當請兄弟喝酒,還把夏飛博和林風泉一同叫了來。
於是夏飛博和林風泉也知道紀居昕想要的國子監名額已到手,兄弟們在一起的日子沒多久了,這頓酒喝的那叫一個痛快。
第二天,紀居昕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楊氏,說名額已經落定,很快就會下發到書院,再派至紀家。
楊氏高興的不行,“做的好!這麽些天你也累了,好生回去休息,祖母會好好賞你!”
絲毫不提讓他擔這個名額的事。
紀居昕早就明白,也沒不高興,笑著離開了正院。
不過一刻鍾的工夫,綠梅就來報,老太太請八少爺去了正院。
紀居昕冷笑,看來他得讓這些人想想清楚,有些東西不能碰了。
結果還不等他出手,府裏來了驚天消息,讓名額之事變的撲朔迷離起來。
這頭一件,是崔家的禮,好幾大箱,沉甸甸的抬進了紀居昕的院子,管事的說,是他們家崔三公子特意找來,送與紀九少爺的。
這第二件,紀家得了個貼子,簡王世子親下,隻請紀居昕一人。
☆、第130章 貼子
簡王世子來臨清之事,紀居昕是知道的。
他回到臨清,第一件事就是翻閱吳明送來的資料本子,資料裏寫,簡王世子輕車簡行,於六月十三申時進入臨清城。
世子並沒帶太多人在身邊,扮做出門遊玩的世家公子哥,隻帶了一清客,一女婢,一小廝,一車夫,行止姿態不嬌貴也不高傲。如果不是這一行人氣質出眾,進城後直接走往方家,方家的接迎禮節又過於隆重,吳明也不會有敏感猜測,後又順著猜想探聽消息,得知是簡王世子一行。
簡王世子一點也不高調,深居淺出,存在感幾乎沒有,臨清一點也不像多了位高貴的宗室。
紀居昕知道這個事,卻並沒有過多關注,因為於他沒甚關係,他半點也想不到,簡王世子會給他遞貼子。
簡王世子貼子遞的很突然,事先沒半點預兆,吳明那裏也沒得到半點相關信息。
七月初十的上午,貼子送至紀家門房,因為貼子的主人身份貴重,貼子一點沒被耽擱,一路送到了楊氏手裏。
楊氏看到貼子手都抖了,直接拽住遞貼子的小丫鬟的手,“來人在哪裏?世子的人在哪裏!”聲音急切的有些尖利,眼睛亮的有些嚇人,小丫鬟腿一軟跪倒在地,“回、回老太太,人、人走了……”
楊氏大急,“怎麽能走呢,讓人給攔住,要好好招待!”
楊氏著急之下手勁特別大,捏的小丫鬟紅了眼圈,身子微微發抖,“門、門房說人放下東西就就走了,婢子、婢子不知道啊……”
“你怎麽能——”
楊氏看到小丫鬟畏畏縮縮的樣子,突然回過勁來,她失態了。
她眯了眼,掩住心底怒氣。
陳媽媽非常及時地過來了,將手裏端著的參茶奉上,“老太太喝茶。”
楊氏目光微閃,順勢鬆開小丫鬟的胳膊,端過茶穩穩的呷了一口。
陳媽媽轉到楊氏身側,躬首肅立。
楊氏喝完參茶,看了小丫鬟一眼,看似平穩的目光中有一絲厭惡,給人說不出的壓力,小丫鬟顫抖著跪伏在地上,大氣不敢出。
陳媽媽伸手接過空茶杯,“小丫頭們不懂事,規矩學的不好,老太太要管教也得先顧著自己身子,別氣著了。”
楊氏嗯了一聲,抬了抬手。
陳媽媽拍拍小丫鬟的肩,“老太太疼你,叫你起來呢。”
小丫鬟不敢動,“婢子不穩重,求老太太責罰!”
楊氏眉頭不要覺地皺了一下。
陳媽媽彎腰拉住小丫鬟的手,“老太太疼你,還不快謝恩?日後盡心當差,隨時隨地不忘規矩,得人誇一句穩重,就算老太太沒白教了。”
陳媽媽話說的緩和平穩,不焦不躁,話裏話外暗示誇耀意味明顯,楊氏垂了眼皮,轉著手裏佛珠。
陳媽媽是楊氏身邊最倚重的媽媽,正身持重,從未犯過一丁點錯,心性手段都有,賞罰下麵人沒一處不讓人心服,丫鬟們私下說起她除了害怕,最多的還是佩服。
她說第一句話,小丫鬟知道她有意為她求情,心存感激的同時,期待老太太能饒了她。老太太雖不經常打罵丫鬟,可撞到她忌諱時,她下手狠的根本讓人不敢想。
現下老太太沒說話,明顯是陳媽媽求情有用,小丫鬟淚眼朦朧,感激地看了陳媽媽一眼,趕緊磕頭謝恩,“婢子謝老太太心慈!以後一定好生學、學規矩,不再犯錯!”
楊氏擺了擺手。
陳媽媽朝小丫鬟點了點頭,“下去吧。”
小丫鬟戰戰兢兢地走了。
楊氏歎了口氣,“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
“還得好生教。”陳媽媽附和著。
“不說這個,你來看看這張貼子。”楊氏把貼子遞給陳媽媽。
陳媽媽躬身接過貼子,看了之後露出罕見的驚訝表情,“竟是簡王世子親下,請咱們家的九少爺?”
“正是。”楊氏放下佛珠,轉身麵對陳媽媽,目露疑慮之色,“你可聽說昕哥兒與簡王世子相熟?”
陳媽媽搖了搖頭,“別說相熟,連認識的風聲都沒有。”
“那就是了,這簡王世子辦賞畫宴,為何要請昕哥兒?”
簡王世子的貼子,泥金的底,灑金的字,意思傳達的非常明顯——他近日得了幅石屏先生的畫,於七月十八舉宴與臨清友人一起鑒賞,請紀家府上行九少爺紀居昕務必賞光。
字裏行間透著親切,一點沒高高在上的意思,楊氏看了好半天,也沒找出一點勉強生硬,簡王世子是真想請昕哥兒的。這也是她不解之處。
昕哥兒十三歲前一直都在莊子上的,聽下人說乖的很,根本沒出過門,十三歲後回到府裏,有她看著,沒有她不知道的事,他到底怎麽搭上簡王世子的?
簡王世子是誰,那是皇家宗室!其父簡王乃皇上庶兄,為護皇上身死,隻留下這一根苗,世子至孝,一直不肯承爵為王,德行操守滿朝誇讚,皇上更是恩寵有加,是相當了不得的人物!但凡能攀上一點……但凡能攀上一點!
楊氏眼睛裏閃爍著精光,這張貼子不能輕視!
“老太太莫急,把九少爺叫來問一問不就都知道了。”陳媽媽輕聲勸。
楊氏目光沉了一沉,“就怕人心大了。”昕哥兒以前什麽都沒有,把她這個祖母當回事,現下有簡王世子這棵大樹,會不會仗勢傲起來,不把紀家當回事了……
陳媽媽卻笑了一聲,“老太太若說別人,奴婢不敢亂做猜測,這九少爺,奴婢冷眼瞧著,是個懂事的。”
“他在莊子長大,貼身伺候的媽媽奴婢認識,是個規矩厲害的,九少爺斷不可能長歪。可到底沒在老太太膝下聽教導,回來府裏,瞧著有點害羞小氣。老太太不計較,息心照顧,九少爺最近兩年長進不少,但凡是個有良心的,都不會忘了這份養育之恩。”
楊氏邊聽邊點頭,“你是個眼睛亮的,即如此,把他叫來問問吧。”
陳媽媽端端正正行了個福禮,“老太太英明。”
楊氏叫來紅英,吩咐幾句讓她去請紀居昕,在這間隙,和陳媽媽繼續猜度簡王世子用意。
紀居昕隨紅英到了正房,聽到緣由驚的不行,“簡王世子辦宴要請孫兒?”
他眼睛睜的溜圓,滿臉都是不可能三個字,顯然這個貼子給他帶來的驚訝,不下於楊氏。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他與簡王世子並不相識。
楊氏滿意的點點頭,這個孫子並沒有瞞她什麽事。
她目光慈愛地看著紀居昕,伸手替他撫了撫衣袖上的褶皺,“雖然不知道世子為什麽請你,但世子舉宴是大事,你可有什麽想法?”
紀居昕茫然地搖了搖頭,“沒有。”這事來的太突然,根本沒有讓他反應的時間。
楊氏默默看了眼陳媽媽。
陳媽媽神色鬆緩地點頭:果是這樣,老太太之前想多了,現下完全可以放心。
楊氏拉紀居昕坐在身邊,親手把桌上的茶端過來塞進紀居昕手裏,給他點時間消化消息。
過了一會兒,看紀居昕目光不那麽呆了,她才緩聲道,“世子是皇家宗室,地位貴重,理當得人尊敬,但世子也是人,年紀比你大不了多少,正是直爽率真的時候,既然親自下貼相請,你就隻管大大方方地去。”
“去?”紀居昕歪頭看著楊氏,像是不理解這個字的意思。
“少年人與成年人想法不一樣,之前沒交集不認識沒關係,世子很可能從別人嘴裏聽到過你的名字,起了結識的心思,這賞畫宴,或許就是想結識的契機。”
賞畫宴……簡王世子得了石屏先生的畫……
紀居昕腦子裏迅速轉動,難道他是石屏先生的事暴露了?可他向來小心,畫畫時從未留人在身邊,隻讓周大守著,別人不可能知道是他,暴露機率非常小。
那是為了什麽?他與簡王世子並沒任何交集,這個請帖太突兀……
他一邊思考一邊應付楊氏,“可是孫兒並不認識……”
“去了就認識了。”
崔寧是崔閣老最小的孫女,手捧怕摔嘴含怕化,被寶貝的不行,日前跟著崔家長輩去往臨清,不想路上被拐子拐了,崔家用盡了力氣遍尋不到,閣老都擔心病了,後來突然聽聞回來了,這一丟一得的,把閣老折騰的不輕,要不是看小孫女太小,受了驚不宜立刻遠行,定然馬上把她接回家。
崔寧太小,說話邏輯不清,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丟的,也不知道怎麽回去的,隻說丟了之後一直和劉哥哥在一起,劉哥哥護著她不被欺負,後來有個紀哥哥去救她,她和劉哥哥跟著一個大子,就找到爹爹了。
可是崔家長輩沒見到什麽大個子,也沒看到什麽劉哥哥,清早下人例行打掃屋子,發現了在自己小床上睡的正香的崔寧,根本不知道她怎麽回去的。
日前崔十一給崔三寫了信,信寫的略迷糊,但事實已然清楚,崔寧記得紀居昕,知道他救了她。於是崔三分別與京城臨清都通了信,闡明此事,再寫信與紀居昕,感謝他的相救,並問他是否知道寧兒嘴裏的劉哥哥。
紀居昕輕笑,他就說麽,他與崔三雖是相識,但交情並不算多深,崔三風儀無雙似謫仙,沒事斷不會與他寫信,原來是為此事。
不過可惜,他也不知道劉召是誰。
崔三信裏還道,因崔家與紀家平日並無來往,與紀居昕關係稱的上近的,就屬他崔三,可他如今在京城走不開,無法請宴相謝,請紀居昕一定不要怪罪;還說盡管崔寧還小,也是女兒家,被擄之事不好張揚,請他代為保密,另言已請長輩幫忙置辦謝禮,不日便會以他的名義送至府上,請紀居昕一定收下。
信的最後,崔三又說,從崔十一話中隱義,大膽猜測紀居昕想去京城國子監讀書,紀家有個小小爵位,正好在擦邊範圍內,他便親自跑了趟國子監主薄家裏,把此名額做實了,不日就會有信件到達書院,一番拳拳心意,希望紀居昕笑納。
最後還開了個玩笑,說紀居昕厲害之處早就見識過,相信就算信上沒有署名,紀居昕也能順利爭取到此事,真有萬一,也讓他盡管往京城去,他自有辦法讓他去國子監。
還真是熱情。
紀居昕托著下巴,有種被餡餅砸到了的感覺。
一直以來,想要什麽,想做什麽,都是他自己去籌劃,去爭取,這次竟然被送上門來。
這輩子除了衛礪鋒,這崔三怕是第一個這麽對他的。
不過兩人又不一樣,衛礪鋒是發神經,不知道在想什麽,崔三卻是因為他救了崔寧,這是恩,崔家當記,當還。
既然如此,他就接著了。
第二日與徐文思大概提及此事,隻說因之前帶崔十一玩耍,崔三承情,主動幫他砸定名額之事,請徐文思不要再費心,並未多提崔寧之事。
徐文思乃君子,若猜到崔寧之事,也不會提起,猜不到更是少件事。
徐文思並不介意紀居昕相求之事被別人辦成,相反還好敲了紀居昕一頓飯,說好事辦成理當請兄弟喝酒,還把夏飛博和林風泉一同叫了來。
於是夏飛博和林風泉也知道紀居昕想要的國子監名額已到手,兄弟們在一起的日子沒多久了,這頓酒喝的那叫一個痛快。
第二天,紀居昕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楊氏,說名額已經落定,很快就會下發到書院,再派至紀家。
楊氏高興的不行,“做的好!這麽些天你也累了,好生回去休息,祖母會好好賞你!”
絲毫不提讓他擔這個名額的事。
紀居昕早就明白,也沒不高興,笑著離開了正院。
不過一刻鍾的工夫,綠梅就來報,老太太請八少爺去了正院。
紀居昕冷笑,看來他得讓這些人想想清楚,有些東西不能碰了。
結果還不等他出手,府裏來了驚天消息,讓名額之事變的撲朔迷離起來。
這頭一件,是崔家的禮,好幾大箱,沉甸甸的抬進了紀居昕的院子,管事的說,是他們家崔三公子特意找來,送與紀九少爺的。
這第二件,紀家得了個貼子,簡王世子親下,隻請紀居昕一人。
☆、第130章 貼子
簡王世子來臨清之事,紀居昕是知道的。
他回到臨清,第一件事就是翻閱吳明送來的資料本子,資料裏寫,簡王世子輕車簡行,於六月十三申時進入臨清城。
世子並沒帶太多人在身邊,扮做出門遊玩的世家公子哥,隻帶了一清客,一女婢,一小廝,一車夫,行止姿態不嬌貴也不高傲。如果不是這一行人氣質出眾,進城後直接走往方家,方家的接迎禮節又過於隆重,吳明也不會有敏感猜測,後又順著猜想探聽消息,得知是簡王世子一行。
簡王世子一點也不高調,深居淺出,存在感幾乎沒有,臨清一點也不像多了位高貴的宗室。
紀居昕知道這個事,卻並沒有過多關注,因為於他沒甚關係,他半點也想不到,簡王世子會給他遞貼子。
簡王世子貼子遞的很突然,事先沒半點預兆,吳明那裏也沒得到半點相關信息。
七月初十的上午,貼子送至紀家門房,因為貼子的主人身份貴重,貼子一點沒被耽擱,一路送到了楊氏手裏。
楊氏看到貼子手都抖了,直接拽住遞貼子的小丫鬟的手,“來人在哪裏?世子的人在哪裏!”聲音急切的有些尖利,眼睛亮的有些嚇人,小丫鬟腿一軟跪倒在地,“回、回老太太,人、人走了……”
楊氏大急,“怎麽能走呢,讓人給攔住,要好好招待!”
楊氏著急之下手勁特別大,捏的小丫鬟紅了眼圈,身子微微發抖,“門、門房說人放下東西就就走了,婢子、婢子不知道啊……”
“你怎麽能——”
楊氏看到小丫鬟畏畏縮縮的樣子,突然回過勁來,她失態了。
她眯了眼,掩住心底怒氣。
陳媽媽非常及時地過來了,將手裏端著的參茶奉上,“老太太喝茶。”
楊氏目光微閃,順勢鬆開小丫鬟的胳膊,端過茶穩穩的呷了一口。
陳媽媽轉到楊氏身側,躬首肅立。
楊氏喝完參茶,看了小丫鬟一眼,看似平穩的目光中有一絲厭惡,給人說不出的壓力,小丫鬟顫抖著跪伏在地上,大氣不敢出。
陳媽媽伸手接過空茶杯,“小丫頭們不懂事,規矩學的不好,老太太要管教也得先顧著自己身子,別氣著了。”
楊氏嗯了一聲,抬了抬手。
陳媽媽拍拍小丫鬟的肩,“老太太疼你,叫你起來呢。”
小丫鬟不敢動,“婢子不穩重,求老太太責罰!”
楊氏眉頭不要覺地皺了一下。
陳媽媽彎腰拉住小丫鬟的手,“老太太疼你,還不快謝恩?日後盡心當差,隨時隨地不忘規矩,得人誇一句穩重,就算老太太沒白教了。”
陳媽媽話說的緩和平穩,不焦不躁,話裏話外暗示誇耀意味明顯,楊氏垂了眼皮,轉著手裏佛珠。
陳媽媽是楊氏身邊最倚重的媽媽,正身持重,從未犯過一丁點錯,心性手段都有,賞罰下麵人沒一處不讓人心服,丫鬟們私下說起她除了害怕,最多的還是佩服。
她說第一句話,小丫鬟知道她有意為她求情,心存感激的同時,期待老太太能饒了她。老太太雖不經常打罵丫鬟,可撞到她忌諱時,她下手狠的根本讓人不敢想。
現下老太太沒說話,明顯是陳媽媽求情有用,小丫鬟淚眼朦朧,感激地看了陳媽媽一眼,趕緊磕頭謝恩,“婢子謝老太太心慈!以後一定好生學、學規矩,不再犯錯!”
楊氏擺了擺手。
陳媽媽朝小丫鬟點了點頭,“下去吧。”
小丫鬟戰戰兢兢地走了。
楊氏歎了口氣,“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
“還得好生教。”陳媽媽附和著。
“不說這個,你來看看這張貼子。”楊氏把貼子遞給陳媽媽。
陳媽媽躬身接過貼子,看了之後露出罕見的驚訝表情,“竟是簡王世子親下,請咱們家的九少爺?”
“正是。”楊氏放下佛珠,轉身麵對陳媽媽,目露疑慮之色,“你可聽說昕哥兒與簡王世子相熟?”
陳媽媽搖了搖頭,“別說相熟,連認識的風聲都沒有。”
“那就是了,這簡王世子辦賞畫宴,為何要請昕哥兒?”
簡王世子的貼子,泥金的底,灑金的字,意思傳達的非常明顯——他近日得了幅石屏先生的畫,於七月十八舉宴與臨清友人一起鑒賞,請紀家府上行九少爺紀居昕務必賞光。
字裏行間透著親切,一點沒高高在上的意思,楊氏看了好半天,也沒找出一點勉強生硬,簡王世子是真想請昕哥兒的。這也是她不解之處。
昕哥兒十三歲前一直都在莊子上的,聽下人說乖的很,根本沒出過門,十三歲後回到府裏,有她看著,沒有她不知道的事,他到底怎麽搭上簡王世子的?
簡王世子是誰,那是皇家宗室!其父簡王乃皇上庶兄,為護皇上身死,隻留下這一根苗,世子至孝,一直不肯承爵為王,德行操守滿朝誇讚,皇上更是恩寵有加,是相當了不得的人物!但凡能攀上一點……但凡能攀上一點!
楊氏眼睛裏閃爍著精光,這張貼子不能輕視!
“老太太莫急,把九少爺叫來問一問不就都知道了。”陳媽媽輕聲勸。
楊氏目光沉了一沉,“就怕人心大了。”昕哥兒以前什麽都沒有,把她這個祖母當回事,現下有簡王世子這棵大樹,會不會仗勢傲起來,不把紀家當回事了……
陳媽媽卻笑了一聲,“老太太若說別人,奴婢不敢亂做猜測,這九少爺,奴婢冷眼瞧著,是個懂事的。”
“他在莊子長大,貼身伺候的媽媽奴婢認識,是個規矩厲害的,九少爺斷不可能長歪。可到底沒在老太太膝下聽教導,回來府裏,瞧著有點害羞小氣。老太太不計較,息心照顧,九少爺最近兩年長進不少,但凡是個有良心的,都不會忘了這份養育之恩。”
楊氏邊聽邊點頭,“你是個眼睛亮的,即如此,把他叫來問問吧。”
陳媽媽端端正正行了個福禮,“老太太英明。”
楊氏叫來紅英,吩咐幾句讓她去請紀居昕,在這間隙,和陳媽媽繼續猜度簡王世子用意。
紀居昕隨紅英到了正房,聽到緣由驚的不行,“簡王世子辦宴要請孫兒?”
他眼睛睜的溜圓,滿臉都是不可能三個字,顯然這個貼子給他帶來的驚訝,不下於楊氏。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他與簡王世子並不相識。
楊氏滿意的點點頭,這個孫子並沒有瞞她什麽事。
她目光慈愛地看著紀居昕,伸手替他撫了撫衣袖上的褶皺,“雖然不知道世子為什麽請你,但世子舉宴是大事,你可有什麽想法?”
紀居昕茫然地搖了搖頭,“沒有。”這事來的太突然,根本沒有讓他反應的時間。
楊氏默默看了眼陳媽媽。
陳媽媽神色鬆緩地點頭:果是這樣,老太太之前想多了,現下完全可以放心。
楊氏拉紀居昕坐在身邊,親手把桌上的茶端過來塞進紀居昕手裏,給他點時間消化消息。
過了一會兒,看紀居昕目光不那麽呆了,她才緩聲道,“世子是皇家宗室,地位貴重,理當得人尊敬,但世子也是人,年紀比你大不了多少,正是直爽率真的時候,既然親自下貼相請,你就隻管大大方方地去。”
“去?”紀居昕歪頭看著楊氏,像是不理解這個字的意思。
“少年人與成年人想法不一樣,之前沒交集不認識沒關係,世子很可能從別人嘴裏聽到過你的名字,起了結識的心思,這賞畫宴,或許就是想結識的契機。”
賞畫宴……簡王世子得了石屏先生的畫……
紀居昕腦子裏迅速轉動,難道他是石屏先生的事暴露了?可他向來小心,畫畫時從未留人在身邊,隻讓周大守著,別人不可能知道是他,暴露機率非常小。
那是為了什麽?他與簡王世子並沒任何交集,這個請帖太突兀……
他一邊思考一邊應付楊氏,“可是孫兒並不認識……”
“去了就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