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兩日我因身體原因,沒去正房請安,不知祖母可好?”紀居昕順著話頭往下走。


    他知陳媽媽行事一向謹慎,可難得他這麽聽話,淺淺試探著問些三不著兩的話,看她是否願意提點一二。


    陳媽媽站在原處,姿態一絲不變,“回九少爺,老太太一切都好。”


    “四叔回來,家裏熱鬧,想來四叔四嬸應是經常看望祖母。”


    “四老爺四太太一向有孝心。”


    “那日聽聞四嬸要請方家大太太過府做耍,近來可是有下了貼子?”紀居昕淺笑,“若是有外客,我也好更謹慎些,不要胡亂走動。”


    近幾日紀家無事,他那不省心的生父嫡母並沒來找他麻煩,也沒有什麽讓楊氏顧慮的,想來想去,唯有一件事能讓她如此。


    方家梅宴上的事,楊氏或許已猜出一二事實。


    婦人長於內宅,能到楊氏這地步的,都甚是精明。


    田氏如何圓說不提,方家梅宴之事,後麵定有不少小道消息,她稍做探聽再一一分析,很容易知道衛礪鋒說的最重要的一句話——他好龍陽,欲染指於我。


    方家大少爺是臨清地麵上數得著的年輕人,以聰敏高才聞名,怎麽可能不認識衛礪鋒,還肥了膽的要去染指他?


    這絕不可能。


    楊氏再想想田氏話語,稍作分析,再悄悄套幾句話,就能明了。


    她隻要能往深裏想一想,就能猜到紀居昕在這裏扮演著什麽角色。


    至於為什麽紀居昕躲過這一劫,方大少爺怎麽會認錯人,事實已經造成,不需去介意。


    隻是方大太太,方大少爺知道紀居昕這個人,會不會給紀家帶來麻煩?


    楊氏暫時想不出多的對策,隻有讓他‘養病’了。


    紀居昕猜著此中深意,故意問田氏動靜,還找了原因,他一點也不怕陳媽媽猜不到他的意思,能在楊氏身邊多年,陳媽媽必然長了顆玲瓏心。


    陳媽媽卻仿佛不知他話中試探之意,臉上表情未變,順著他的話就答,“倒是聽四太太提起,與方家大太太有幾封書信往來,因著過年,家家戶戶都忙,隻好約到年後走動。”


    “這次我與四太太一同去梅宴,偏不順利,我有些憂心四太太對我有看法,陳媽媽是祖母身邊老人兒,今日我厚著臉皮問上一問,四太太可曾與祖母提過我?若是有,還求陳媽媽幫我說些好話。”紀居昕抱著茶盞,小臉微白,清澈的大眼睛裏隱隱擔憂,就算臉上掛著笑,也頗有些勉強。


    陳媽媽靜了靜,才道,“九少爺多思了。老太太喜歡九少爺乖巧,四太太陪老太太時間長,偶爾會提起您很是正常。四太太是您的長輩,便是偶有擔心,也是盼著您好,希望您日後更長進,承歡老太太膝下。”


    “奴婢未曾聽聞任何過份之言,九少爺年少,多思傷身,老太太必不願意看到。”


    紀居昕站起來,鄭重朝陳媽媽一揖,“謝謝媽媽提醒,媽媽雖是為祖母考慮,然此番話與我很重要,請受我一禮。”


    陳媽媽側過身子不受,後退兩步行了個蹲禮,“九少爺請保重身體,認真養病,奴婢告退。”


    陳媽媽走後,紀居昕坐在椅子上,手執茶盞靜了很久。


    聽陳媽媽意思,田氏是與楊氏說了不少,也數次提起了他。


    那麽他猜到的……大半是事實了。


    雖然話裏話外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看起來就像是普通對話,可紀居昕明白,陳媽媽幫了他。


    這是為何呢?


    陳媽媽行事頗為周正,連幾位老爺的麵子都不給,隻忠心楊氏一人,為何會對他……


    這個忙雖不算大,明顯與她的處事原則相悖。


    她還反複叮囑他要乖乖聽話養病……這應該是楊氏意思,不容有失。


    好一會兒後,綠梅過來給他換了茶,在他耳邊低聲說,“少爺的衣服奴婢處理了,四太太屋裏的丫鬟來問過我,少爺進園子時穿的可是出門時的衣服。”


    紀居昕接茶的手微微一頓。


    方平睿定然在悄悄找他。


    不過田氏有這樣一問真是讓他差點失笑,他是存在感有多低,田氏並身邊下人竟都沒注意到他穿什麽衣服!


    聽綠梅的意思,田氏那邊記得他出門時穿的是紺色外袍。


    那日回來時見他身上衣服不同,田氏曾問起,他隻說在方家門口遇到了林風泉,衣服是林風泉的,並沒說是因為什麽,又是何時換的。


    現在方平睿順著衣服尋人,大約也隻記得服色,並不記得樣式細節。


    方家透出來的消息太少,田氏並不知道她的建議到底成沒成功,想來方大太太不會對她提太多,她不知道,心裏必然記掛,聽到這消息自然想查問,可惜她與身邊下人皆不記得他穿了什麽衣服。


    明明他被她的丫鬟叫去與方大太太請安,那時他還沒換衣服!


    這些人臉上招子是白長了麽!


    還是都在想什麽別的,認為他紀居昕不值一提根本不需要用心看?


    不過這樣也好,讓她去猜好了。


    他低聲吩咐綠梅,“散出話去,就說衣服是林少爺見我穿的單薄,進了園子就送了自己的衣物給我。”


    之後,紀居昕閉門不出,在院子裏乖乖‘養病’。


    他分別寫了幾封信命孫旺送出去,夏飛博林風泉徐文思看完信都有些不大爽快,不過紀居昕言辭肯切,請他們不要介意,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麽,紛紛送了些禮物到紀家,抬進紀居昕的院子,約好過完年一定聚聚。


    吳明的消息還是一日接一日地來,紀居昕讓周大悄悄去查看過了,有了他給的銀子,吳明租到一處偏僻大院子,把那群小乞兒帶過去照顧,這個冬天應該能順利度過。


    大概是經年希望終於有了曙光,吳明最近幹勁很足,消息來的又多又好,還親自分了類,方便紀居昕


    紀居昕越來越滿意,此人經曆磨難,難得性情未變,他或可考慮怎麽用更佳了。


    隻是手裏銀子……還是太少。


    紀居昕琢磨著,他是不是該偷偷去外麵置個鋪子。


    可是他從沒打理過鋪子,異想天開要不得,需要信得過的掌櫃。


    還有,置什麽鋪子會對他更有幫助……


    養病的日子紀居昕過的很舒服。


    沒有外人叨擾,有足夠甚至可以揮霍的銀霜炭,有楊氏送來的上好藥材,有夏林徐三家送的好吃的好玩的……回想以前,竟從未過過這等好日子。


    居安當思危。


    紀居昕想到,不能因一時所得迷惑,他所施皆小計,能對紀家帶來的影響有限,四叔不是好糊弄的人,他若想壓製四叔,需要更強!


    他想了想,就著吳明送來的消息,細細分析後,精心寫了一份條陳,命周大送到南街十二號劉記紙墨鋪。


    周大見過牛二,紀居昕告訴他交給牛二便可。


    周大穩重,從大佛寺之事,就知道主子另有秘密,主子不說,他亦不敢問,現下主子讓他辦事,想是沒想瞞他。


    他心內歎息,主子對他,真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臘月二十九,臨清出了大事。


    一夜之間,好幾家被抄,其中包括商賈巨富,朝廷官員。


    臨清縣巨富鄉紳王得才,夜裏悄悄的就被抄了,清點家財後,抓捕一家七十八口,入了監牢。


    臨清州知州被罷官,通知家小後,亦關入獄。


    與其牽連過甚的官員,多數被請進府衙吃茶問話,之後又是一通雷厲風行的查抄。


    其間種種,不多贅言。


    因行動是黃昏及至入夜,帶頭的官員行事又穩準狠,直到除夕一早,才有消息傳出。


    不僅僅是臨清,東昌府都抓了很多人!


    東昌知府被摘了頭上烏紗,正接受欽差調查。


    東昌府巨富李大明,同王得才一樣被抄家。


    府軍佐領孫言,被奪了兵權虎牌,鋃鐺入獄。


    府倉掌鑰孔其,平日裏仗著知府姐夫橫行霸道,如今知府失勢,他身上又帶罪,同別人不同,入獄之後直接被罪犯弄死了。


    ……


    未到正午,有幾家人接到旨意,卻是喜氣洋洋。


    其中便有林家徐家。


    林風泉父親,此前為八品臨清縣丞,突然連升兩級,成為從六品的臨清州同知!


    徐文思大哥,進士及第後,因病誤了派官,本以為前程多磨,不想此次直接提調過來做了臨清知縣!


    同林徐兩家交好的夏家,不過商賈,再是皇商也不是官,於禦前無甚地位,今日竟得禦賜之物兩箱,更有聖上親讚,夏家後繼有人!


    這是多大的榮譽!


    不等幾家人反應過來,前來恭賀的客人們已經踩平了門檻!


    三家人沒有靜思的時間,立刻支應著迎客。


    正經來說,沒這規矩。


    除夕這日,家家團圓,誰家不忙著自己事,怎會不知眼色的去別人家叨擾?


    但今日不同,這些人怕是聽到昨夜消息,心內擔憂,看他們三家升官發財,認為一定深知聖意,前來打探消息的。


    夏林徐三家忙的腳打後腦勺,累的要死要活,臉上卻帶著膩死人的笑。


    林家升官,是因為那封名單,林父心內清楚,本以為不會這麽快有結果,不想事情竟這般順利突然,心下想著要好生謝過紀居昕。


    每每看到林風泉,就要與他耳語兩聲,商量著怎麽回報紀居昕。


    徐林兩家也是因為紀居昕的分析,上京城一番布置。仍然因為紀居昕的建議,林風泉在與夏飛博來往信件中提了點消息,隱晦提了下名單的事,兩家才避開風險,讓事情走的無比順利。


    如今三家都得到了好處,唯有紀居昕,什麽都沒得到。


    甚至被關在內宅裝病,不得出。


    夏飛博父親夏江海扼腕歎息,這等人才,竟被困於內宅,真真可惜!有些人真是有眼無珠!拽過夏飛博反複叮囑要好生與紀居昕來往。


    幾家人熱熱鬧鬧地過了一天,黃昏時分,林風泉的小廝顛顛跑過來,今天忙了一天,現在腦門都帶著汗,朝林風泉行過禮,湊到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林風泉立刻呆在原地,心內情緒翻騰。


    趙家被抄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孔其連累,趙家家財被抄,人當場被流放!


    聽聞趙家還脫口說出一人姓名,說開年就會有任命下來,趙家老爺將是臨清知縣!


    可惜,明旨已下,知縣已被委任,趙家再無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九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九幽並收藏庶子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