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僅僅要看這些女孩品性,還要看其家世,父輩,以及婚配夫家,一點點記到自家資料裏,需要注意的事情多了。
紀居昕聽完,不由感慨家長聰慧。
方家大智,眼光前路從沒看錯過,又大愚,自家也有缺點爆出,讓人看到其不完美之處,在京做官的族人才能讓皇上放心地用,簡在帝心。
隻是這請貼……
“以前真沒收到過?”他問站在一旁伺候的綠梅。
綠梅在老太太屋裏多年,這點非常清楚,“從來沒有,老太太曾提起過幾次,語氣遺憾。”
“四叔不是進了翰林?何以方家從未遞過請帖?”紀居昕有些不明白,如若方家目的是他猜到的那樣,四叔也應該很是有潛力,應該在其名單上的。
“少爺有所不知,這方家的請帖,新名單都是要由熟人提攜的。”綠梅神色平靜的解釋,“連續三年在名單裏的,才有資格同方家提建議。”
“這樣……豈不是太高傲了?”
“方家有四五位老爺在京為官,最高的官至三品,簡在帝心,又與宗室簡王有姻親,若是姿態太低,別人就不會給這麽大麵子了。”
紀居昕想了想也是,如果方家姿態太低了,別人或許會猜是不是最近在朝裏失勢了,或者惹了什麽大禍,反倒要避而遠之了。
在什麽樣的位子,就要做什麽樣的事。
他揮手讓綠梅退下。
綠梅遲疑了一下,黝黑的眸子看了紀居昕一眼,腳步似有堅定之感,走近了輕聲說,“貼子在老太太手上,方家隻請了四太太。”
紀居昕頓了頓,轉而微微點頭,“知道了,你下去吧。”
這次綠梅沒說別的,後退幾步行了蹲禮,安靜下去了。
綠梅在向他投誠。
以前是把他的消息送給正房楊氏,現在把楊氏消息給他。
兩邊倒的下人不會有好下場,綠梅那麽聰明不會不知道,她這樣做,顯然是下了決定,以後是他的人了。
紀居昕撚著手指,如此,綠梅就危險了,悄有不慎,就會丟了性命,畢竟在內宅裏,楊氏權柄最大。
不過——他看著窗外晃動的樹枝,成了他的人,他又怎麽允許別人欺負?
紀家從沒得到過的方家的請貼,這次反常專門為了田氏而來,田氏這些天,怕不會隻是乖乖地禁足吧……
正房裏,楊氏對著那張貼子,眉眼全是疑問,“老四媳婦和方家有交情?”
陳媽媽拿美人捶給楊氏捶著腿,“奴婢不曾聽說。”
“是啊……我也沒聽說過。”如果有這曾關係,田氏為什麽不早用?
可若不是她的關係,為何請貼上隻寫了她的名字?
若是因為翰林院的老四,這請貼上,該是她楊氏才是。
“她怎麽還不來?”楊氏有些不滿意,就算得了請帖,也不該這般怠慢自己這個婆婆。
“四太太昨天就病了,如今還起不來呢。”陳媽媽提醒楊氏,“您還派了大夫,說是一劑藥下去好多了,明早會來給您請安。”
“哦……是我忘了。”楊氏閉眸,“反正還有幾日,且看看她怎麽說吧。”
三足銅鼎裏飄起嫋嫋白煙,室內暖香宜人,楊氏放下手裏珠串,頭歪在引枕上,一會兒就睡著了。
田氏房裏,五少爺紀居宏正纏著田氏,“娘,帶我去吧。”
“不行。”田氏前些年頗受了些委屈,對這個兒子非常溺愛,導致現在紀居宏學業上沒什麽長進,不怎麽懂人情世故,脾氣還不怎麽好。不過她認為這些都沒甚關係,男孩子總會慢慢長大,她和夫君嚴厲教著,就會好的。宏哥兒其實很聰明,就是心思沒用對地方。
但這次方家梅宴,他是不能去的,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難改了。她態度很堅定,“你今年好生學習,明年娘一定帶你去。”
“可是誰知道明年還有沒有這個貼子!”紀居宏不高興。
“你放心,”田氏眸內波光流轉,自信飛揚,“一定有。”
“可是我今年就想去!”紀居宏眉眼倔強,“玉嬋說到時宴上都是才學地位不一般的少爺,崔三公子也會去,我也要去!前些日小宴上,崔三公子還與我說過話的!”
“玉嬋不過是個沒眼界的丫鬟,她的話你也聽!”田氏眉心微蹙,“她是大房特意送到九少爺屋裏的丫鬟,被老太太發話趕出去不甘,這才靠上了你!這丫鬟心眼頗多,你還是早早趕了,免的日後生事!”
每每提到玉嬋,母子倆都會有一場言語官司,紀居宏舍不得玉嬋,玉嬋明明一心為他,兩人開始也是他強迫玉嬋,偏母親看不慣她!
他不高興,也不說話,沉默地看著地麵。
田氏沒辦法,放輕聲音,細細跟紀居宏解釋,“我也不是不想帶你,實在是這張請貼來之不易。現在我不知道方家意思,不好隨便帶人,這次好好看看,搭上了好關係,來年就不愁了。”
“你好好想想,我若帶你去了,難道不帶家裏別的人?老太太肯定不許。如果都帶了,你是懂事的不會到處惹事,那些不懂事的……故意惹事,第一次就給人留下壞印象,以後可怎生是好?”
她說話的時候眼睛往西邊掃了掃,四少爺紀居中的院子就在那個方向。
紀居宏一下懂了,看向田氏的眼神充滿心疼,“娘辛苦了……”
“我不辛苦,”田氏拿帕子抹了抹眼睛,“隻要你們不被別人哄了,知道我一片苦心是為了誰就行。”
紀居宏臉上有些泛紅,眼睛裏全是懊悔,半大小夥子窘迫的像要縮起來。他想起前些日子娘在院子裏受苦,他卻聽了祖母的話以為母親壞了父親的官路,罪有應責,連看都沒過來看一眼。
還是母親讓貼身媽媽送了一封信,他細細讀了才知道母親是被冤的。
“娘……我以後再也不會了。”
“娘知道你乖……”
田氏哄走了兒子,下定決心以後一定嚴厲起來,宏哥兒,該是成長的時候了!
她要看著兒子成才,讓兒子繼承夫君和父親的官場資源,一路飛黃騰達!有好兒子傍身,她看以後誰還能欺負她!
她長呼口氣躺到床上,唇角上揚,今日的炭足足的,很暖和呢……
翌日一早,田氏穿了海棠紅的衫裙,戴了金鑲紅寶石的頭麵,收拾妥當,去正房請安。
紀居中正在裏麵,看到田氏進去,規規矩矩行禮,“母親。”
田氏先給楊氏行了禮,再讓紀居中起來,“今日你也來了,我竟是不知呢。”
意思是你不先給嫡母請個安說一聲就跑來上房了,是不是沒把她看在眼裏?
紀居中展顏一笑,“因不知母親能出來了,禮數有失,請母親責罰。”
經前些日子小宴一事,紀居中想通了很多事,決定方向後,眉間鬱鬱之色不見,整個人精神氣十足,充滿少年人的朝氣,性子裏的堅韌又未變,整個人像是脫胎換骨,氣質變的溫暖可親,誰看都順眼了不少,楊氏瞧著也喜歡了幾分。
別人看他順眼了,田氏就不順眼了。
這麽個男人戳在她麵前,時時提醒她的身份不正,縱使升了平妻,她也得在原配麵前行禮,自己生的宏兒,身份永遠也不比這個人尊貴!
如今竟然也會話裏帶刺了,還暗示她她如今正被禁足呢!
可惜她還沒還回去,楊氏就開了口,“方家的梅宴,直接下了貼子給你,怎麽回事?”竟是心急的不想理這些言語官司了。
田氏瘦了很多,冬日的厚重衣服也遮不住苗條纖瘦身材,略施脂粉的臉描畫出難以言說的柔美氣質,揉和了大家閨秀的氣度和小家碧家的可人,楊氏不喜歡之前話題,她就乖乖的不進行了。
“媳婦和方家二房主母乃手帕交。”她聲音平緩,麵色矜持,“我這身份……說起來也是辱沒了人家,今年我升了妻位,想來好友聽聞了,就下了貼子。”
“原來如此。”楊氏點點頭,若真如此,便說的過去了。不過有機會當然不能放過,“你準備帶哪幾個孩子去?”
“媳婦……本不想帶人……”看到楊氏皺起的眉頭,田氏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怕哪裏做的不好引人笑話,日後再沒這樣的機會。但媳婦又想,別人都帶偏我不帶也不合適,不如隻帶一兩個懂事的,讓小輩們得了見識,我也能認真看看,以圖日後常來常往。”
此行是不可能一個小輩不帶的,方家梅宴太唬人,不管她提出什麽樣的理由,楊氏都不可能答應。與其被楊氏逼著帶,不如自己提出來,還能有討價餘地。
少帶,並帶自己屬意的人。
☆、第59章 提醒
這番話不知道被紀居宏聽到會有何感想。
田氏乖順地看著地麵,釵環上流蘇微微晃動,落在地上的光影柔美。
她一點也不擔心。
此行早在預料中,哄兒子不過是個哄字,回頭告訴他是老太太吩咐她無法拒絕就好了。
左右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總有一天兒子會懂她的心。
“這才對。你剛升妻位她就下了請貼,這份交情不淺,你不必太過憂心。”楊氏笑了,語重心長,“等你到我這把年紀,就知道年幼時交的朋友最真摯。你放心,即是手帕交,方家太太必不會介意你什麽。”
田氏沉靜目光落在腕間紅翡貴妃鐲上,“娘說的是。”
“你準備帶誰?”楊氏又問。
“四老爺不在,我本想著,我一婦人不好帶少爺,帶姑娘們出門比較好。但些前日小宴上出了事,怎麽著也該避一避,不好帶姐兒們……”田氏微微抬頭,詢問請示的眼神顯示的清清楚楚。
“這話不錯,”楊氏想了想微微點頭,“姑娘們矜貴,名聲是大事,宴會少參加一兩個無礙,左右快過年了,她們該學著操持家務。”
這是楊氏給的別人問起家裏姑娘時應該回的話,田氏心底明白,臉上笑意未減,“老太太慈愛,小輩們有您這樣的長輩看著,真真有福氣。”
她邊說邊看了眼站在廳中的紀居中,猜想今日碰到他是不是意外,紀居中是不是故意等在這裏,等聊起梅宴話題的時候,趁機拿下這個機會。
方家梅宴,才子無數,有身份的有地位的有才學的,但凡年紀不算大的公子,哪一個不是削尖了腦袋想進去,就算混個臉熟,慢慢的也能成關係!
紀居中必也是這麽想的。
可惜,她不會讓他如意。
“我想著吧,家裏幾個大的不在的不在,身體不好的不好,連宣哥兒前些日子都偶感風寒,最近不怎麽出門,不如這次,我就帶昕哥兒吧!”
她唇角彎彎,語意輕快,“昕哥兒又乖又聽話,懂事長的又好,老太太看著都喜歡,到了方家肯定不會有事。”
田氏微微低了頭,掩起眸內光芒,想起閨中密友那封信,她心裏就火熱。
方家嫡長房少爺,有才有能,最得方家老爺子喜歡,聽說很多次方老爺子的決定都是他促成的。
他喜歡年輕男孩子,如果……
田氏很聰明,她提供了一個楊氏不可能拒絕的理由。
楊氏思考過後也覺得今年紀家著實不順,孩子們多災多難的,姑娘們出不了門也就罷了,孫子們也不大合適。
老二家兩個大的年紀稍顯大了,且不是讀書的料,去了方家恐怕不會有什麽好待遇,唯一的宣哥兒前些日子小宴辦的不好,不避避風頭怕是不好。
老四家的中哥兒……也是小宴上出了點事,他去再把那些嫡庶,後母的流言招來。宏哥兒……他親娘田氏都不想帶,她這個祖母也不能逼著。
若是老大家的安哥兒還在就好了。那等不輸於任何一個人的才華,必能大放異彩!可惜去的太早了……
再往下數,小的就太小了,十歲都沒有的小孩子,去了有什麽用!
數來數去,這麽大的家裏,現在竟然還真隻有昕哥兒能推出去了!
楊氏閉眸想了好一會兒,覺得也還好。
紀居昕聽完,不由感慨家長聰慧。
方家大智,眼光前路從沒看錯過,又大愚,自家也有缺點爆出,讓人看到其不完美之處,在京做官的族人才能讓皇上放心地用,簡在帝心。
隻是這請貼……
“以前真沒收到過?”他問站在一旁伺候的綠梅。
綠梅在老太太屋裏多年,這點非常清楚,“從來沒有,老太太曾提起過幾次,語氣遺憾。”
“四叔不是進了翰林?何以方家從未遞過請帖?”紀居昕有些不明白,如若方家目的是他猜到的那樣,四叔也應該很是有潛力,應該在其名單上的。
“少爺有所不知,這方家的請帖,新名單都是要由熟人提攜的。”綠梅神色平靜的解釋,“連續三年在名單裏的,才有資格同方家提建議。”
“這樣……豈不是太高傲了?”
“方家有四五位老爺在京為官,最高的官至三品,簡在帝心,又與宗室簡王有姻親,若是姿態太低,別人就不會給這麽大麵子了。”
紀居昕想了想也是,如果方家姿態太低了,別人或許會猜是不是最近在朝裏失勢了,或者惹了什麽大禍,反倒要避而遠之了。
在什麽樣的位子,就要做什麽樣的事。
他揮手讓綠梅退下。
綠梅遲疑了一下,黝黑的眸子看了紀居昕一眼,腳步似有堅定之感,走近了輕聲說,“貼子在老太太手上,方家隻請了四太太。”
紀居昕頓了頓,轉而微微點頭,“知道了,你下去吧。”
這次綠梅沒說別的,後退幾步行了蹲禮,安靜下去了。
綠梅在向他投誠。
以前是把他的消息送給正房楊氏,現在把楊氏消息給他。
兩邊倒的下人不會有好下場,綠梅那麽聰明不會不知道,她這樣做,顯然是下了決定,以後是他的人了。
紀居昕撚著手指,如此,綠梅就危險了,悄有不慎,就會丟了性命,畢竟在內宅裏,楊氏權柄最大。
不過——他看著窗外晃動的樹枝,成了他的人,他又怎麽允許別人欺負?
紀家從沒得到過的方家的請貼,這次反常專門為了田氏而來,田氏這些天,怕不會隻是乖乖地禁足吧……
正房裏,楊氏對著那張貼子,眉眼全是疑問,“老四媳婦和方家有交情?”
陳媽媽拿美人捶給楊氏捶著腿,“奴婢不曾聽說。”
“是啊……我也沒聽說過。”如果有這曾關係,田氏為什麽不早用?
可若不是她的關係,為何請貼上隻寫了她的名字?
若是因為翰林院的老四,這請貼上,該是她楊氏才是。
“她怎麽還不來?”楊氏有些不滿意,就算得了請帖,也不該這般怠慢自己這個婆婆。
“四太太昨天就病了,如今還起不來呢。”陳媽媽提醒楊氏,“您還派了大夫,說是一劑藥下去好多了,明早會來給您請安。”
“哦……是我忘了。”楊氏閉眸,“反正還有幾日,且看看她怎麽說吧。”
三足銅鼎裏飄起嫋嫋白煙,室內暖香宜人,楊氏放下手裏珠串,頭歪在引枕上,一會兒就睡著了。
田氏房裏,五少爺紀居宏正纏著田氏,“娘,帶我去吧。”
“不行。”田氏前些年頗受了些委屈,對這個兒子非常溺愛,導致現在紀居宏學業上沒什麽長進,不怎麽懂人情世故,脾氣還不怎麽好。不過她認為這些都沒甚關係,男孩子總會慢慢長大,她和夫君嚴厲教著,就會好的。宏哥兒其實很聰明,就是心思沒用對地方。
但這次方家梅宴,他是不能去的,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難改了。她態度很堅定,“你今年好生學習,明年娘一定帶你去。”
“可是誰知道明年還有沒有這個貼子!”紀居宏不高興。
“你放心,”田氏眸內波光流轉,自信飛揚,“一定有。”
“可是我今年就想去!”紀居宏眉眼倔強,“玉嬋說到時宴上都是才學地位不一般的少爺,崔三公子也會去,我也要去!前些日小宴上,崔三公子還與我說過話的!”
“玉嬋不過是個沒眼界的丫鬟,她的話你也聽!”田氏眉心微蹙,“她是大房特意送到九少爺屋裏的丫鬟,被老太太發話趕出去不甘,這才靠上了你!這丫鬟心眼頗多,你還是早早趕了,免的日後生事!”
每每提到玉嬋,母子倆都會有一場言語官司,紀居宏舍不得玉嬋,玉嬋明明一心為他,兩人開始也是他強迫玉嬋,偏母親看不慣她!
他不高興,也不說話,沉默地看著地麵。
田氏沒辦法,放輕聲音,細細跟紀居宏解釋,“我也不是不想帶你,實在是這張請貼來之不易。現在我不知道方家意思,不好隨便帶人,這次好好看看,搭上了好關係,來年就不愁了。”
“你好好想想,我若帶你去了,難道不帶家裏別的人?老太太肯定不許。如果都帶了,你是懂事的不會到處惹事,那些不懂事的……故意惹事,第一次就給人留下壞印象,以後可怎生是好?”
她說話的時候眼睛往西邊掃了掃,四少爺紀居中的院子就在那個方向。
紀居宏一下懂了,看向田氏的眼神充滿心疼,“娘辛苦了……”
“我不辛苦,”田氏拿帕子抹了抹眼睛,“隻要你們不被別人哄了,知道我一片苦心是為了誰就行。”
紀居宏臉上有些泛紅,眼睛裏全是懊悔,半大小夥子窘迫的像要縮起來。他想起前些日子娘在院子裏受苦,他卻聽了祖母的話以為母親壞了父親的官路,罪有應責,連看都沒過來看一眼。
還是母親讓貼身媽媽送了一封信,他細細讀了才知道母親是被冤的。
“娘……我以後再也不會了。”
“娘知道你乖……”
田氏哄走了兒子,下定決心以後一定嚴厲起來,宏哥兒,該是成長的時候了!
她要看著兒子成才,讓兒子繼承夫君和父親的官場資源,一路飛黃騰達!有好兒子傍身,她看以後誰還能欺負她!
她長呼口氣躺到床上,唇角上揚,今日的炭足足的,很暖和呢……
翌日一早,田氏穿了海棠紅的衫裙,戴了金鑲紅寶石的頭麵,收拾妥當,去正房請安。
紀居中正在裏麵,看到田氏進去,規規矩矩行禮,“母親。”
田氏先給楊氏行了禮,再讓紀居中起來,“今日你也來了,我竟是不知呢。”
意思是你不先給嫡母請個安說一聲就跑來上房了,是不是沒把她看在眼裏?
紀居中展顏一笑,“因不知母親能出來了,禮數有失,請母親責罰。”
經前些日子小宴一事,紀居中想通了很多事,決定方向後,眉間鬱鬱之色不見,整個人精神氣十足,充滿少年人的朝氣,性子裏的堅韌又未變,整個人像是脫胎換骨,氣質變的溫暖可親,誰看都順眼了不少,楊氏瞧著也喜歡了幾分。
別人看他順眼了,田氏就不順眼了。
這麽個男人戳在她麵前,時時提醒她的身份不正,縱使升了平妻,她也得在原配麵前行禮,自己生的宏兒,身份永遠也不比這個人尊貴!
如今竟然也會話裏帶刺了,還暗示她她如今正被禁足呢!
可惜她還沒還回去,楊氏就開了口,“方家的梅宴,直接下了貼子給你,怎麽回事?”竟是心急的不想理這些言語官司了。
田氏瘦了很多,冬日的厚重衣服也遮不住苗條纖瘦身材,略施脂粉的臉描畫出難以言說的柔美氣質,揉和了大家閨秀的氣度和小家碧家的可人,楊氏不喜歡之前話題,她就乖乖的不進行了。
“媳婦和方家二房主母乃手帕交。”她聲音平緩,麵色矜持,“我這身份……說起來也是辱沒了人家,今年我升了妻位,想來好友聽聞了,就下了貼子。”
“原來如此。”楊氏點點頭,若真如此,便說的過去了。不過有機會當然不能放過,“你準備帶哪幾個孩子去?”
“媳婦……本不想帶人……”看到楊氏皺起的眉頭,田氏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怕哪裏做的不好引人笑話,日後再沒這樣的機會。但媳婦又想,別人都帶偏我不帶也不合適,不如隻帶一兩個懂事的,讓小輩們得了見識,我也能認真看看,以圖日後常來常往。”
此行是不可能一個小輩不帶的,方家梅宴太唬人,不管她提出什麽樣的理由,楊氏都不可能答應。與其被楊氏逼著帶,不如自己提出來,還能有討價餘地。
少帶,並帶自己屬意的人。
☆、第59章 提醒
這番話不知道被紀居宏聽到會有何感想。
田氏乖順地看著地麵,釵環上流蘇微微晃動,落在地上的光影柔美。
她一點也不擔心。
此行早在預料中,哄兒子不過是個哄字,回頭告訴他是老太太吩咐她無法拒絕就好了。
左右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總有一天兒子會懂她的心。
“這才對。你剛升妻位她就下了請貼,這份交情不淺,你不必太過憂心。”楊氏笑了,語重心長,“等你到我這把年紀,就知道年幼時交的朋友最真摯。你放心,即是手帕交,方家太太必不會介意你什麽。”
田氏沉靜目光落在腕間紅翡貴妃鐲上,“娘說的是。”
“你準備帶誰?”楊氏又問。
“四老爺不在,我本想著,我一婦人不好帶少爺,帶姑娘們出門比較好。但些前日小宴上出了事,怎麽著也該避一避,不好帶姐兒們……”田氏微微抬頭,詢問請示的眼神顯示的清清楚楚。
“這話不錯,”楊氏想了想微微點頭,“姑娘們矜貴,名聲是大事,宴會少參加一兩個無礙,左右快過年了,她們該學著操持家務。”
這是楊氏給的別人問起家裏姑娘時應該回的話,田氏心底明白,臉上笑意未減,“老太太慈愛,小輩們有您這樣的長輩看著,真真有福氣。”
她邊說邊看了眼站在廳中的紀居中,猜想今日碰到他是不是意外,紀居中是不是故意等在這裏,等聊起梅宴話題的時候,趁機拿下這個機會。
方家梅宴,才子無數,有身份的有地位的有才學的,但凡年紀不算大的公子,哪一個不是削尖了腦袋想進去,就算混個臉熟,慢慢的也能成關係!
紀居中必也是這麽想的。
可惜,她不會讓他如意。
“我想著吧,家裏幾個大的不在的不在,身體不好的不好,連宣哥兒前些日子都偶感風寒,最近不怎麽出門,不如這次,我就帶昕哥兒吧!”
她唇角彎彎,語意輕快,“昕哥兒又乖又聽話,懂事長的又好,老太太看著都喜歡,到了方家肯定不會有事。”
田氏微微低了頭,掩起眸內光芒,想起閨中密友那封信,她心裏就火熱。
方家嫡長房少爺,有才有能,最得方家老爺子喜歡,聽說很多次方老爺子的決定都是他促成的。
他喜歡年輕男孩子,如果……
田氏很聰明,她提供了一個楊氏不可能拒絕的理由。
楊氏思考過後也覺得今年紀家著實不順,孩子們多災多難的,姑娘們出不了門也就罷了,孫子們也不大合適。
老二家兩個大的年紀稍顯大了,且不是讀書的料,去了方家恐怕不會有什麽好待遇,唯一的宣哥兒前些日子小宴辦的不好,不避避風頭怕是不好。
老四家的中哥兒……也是小宴上出了點事,他去再把那些嫡庶,後母的流言招來。宏哥兒……他親娘田氏都不想帶,她這個祖母也不能逼著。
若是老大家的安哥兒還在就好了。那等不輸於任何一個人的才華,必能大放異彩!可惜去的太早了……
再往下數,小的就太小了,十歲都沒有的小孩子,去了有什麽用!
數來數去,這麽大的家裏,現在竟然還真隻有昕哥兒能推出去了!
楊氏閉眸想了好一會兒,覺得也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