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雨停了陣子,是以皇後帶來的人都杵在院子裏,這會兒雨又大了,嘩啦啦的雨珠子不住從天上往下倒,坤寧宮的太監宮女們始料未及,兜頭蓋臉挨了淋,渾身濕漉漉的,看上去又滑稽又狼狽。
娉婷心頭火起,暗罵了兩句鬼天氣,複又抬起右手往頭頂上遮了遮,略思忖便提步往屋簷下頭走,一麵走一麵回身看一眾宮人,壓低了聲音斥道:“都是呆木頭還是怎麽,下這麽大的雨不知道躲麽?還不過來!”
幾個奴才微微一愣,來不及多想便緊步跟上去,然而任誰也沒料到的,他們的姑姑將將牽了裙擺要上台階,有人卻身子一側,就那麽直杠杠地擋在了她跟前兒。
天上在下雨,人就要低頭,娉婷一怔,視線裏驀地闖入雙幹幹淨淨的繡花鞋,她蹙眉抬頭看,卻見一個年紀輕輕的丫頭意態閑閑地站在眼前,雙臂環在胸前,麵上似笑非笑,儼然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態。
雨愈下愈大,沒命似地從天上倒下來,娉婷滿身滿臉都是雨,哪裏還有工夫同她周旋,也不說話,隻步子一轉欲從另一方上去。
眼瞧著坤寧宮這群人淋成落湯雞,金玉大感痛快。這幫子為虎作倀的東西,平日跟在皇後身邊兒作威作福,帝姬這會兒還高燒不退昏迷不醒,這幫子奴才想上來躲雨?哪兒那麽容易!
她心頭咬牙切齒,麵上卻仍舊含笑,隻往左邊兒邁出一步,重又不偏不倚攔在了娉婷身前,故作驚訝地咦了聲,道:“娉婷姑姑想做什麽?”
跟大雨底下站了這麽久,娉婷身上的衣裳早濕透了,黏黏膩膩地貼著皮肉,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聽金玉這麽一問,她登時怒火攻心,氣急敗壞道:“你這問的不是廢話麽!這雨跟瘋了似的,是個人都得到房簷底下避雨!”
“是麽?”金玉勾起個冷笑,聲音驀地沉下去:“帝姬今日在英華殿前跪了那麽久,烈日曝曬疾風暴雨,姑姑果然是皇後娘娘身邊的人,沒想到比欣和帝姬還金貴,主子都受得的東西,你倒受不得。”
這話說出來,聽得一眾宮人冷汗直冒。紫禁城裏人人皆知,娉婷姑姑在宮中年歲已久,又是皇後身邊的紅人,主子跟前兒是奴才,奴才跟前兒卻頂小半個主子,被人這麽吡噠是破天荒頭一遭,活活氣死不說,這麽大頂帽子扣下來,可不是好消受的。
娉婷胸中怒火翻湧,然而礙於人前又不好發作,隻得竭力扯出個笑容,口裏道:“金玉,這飯能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帝姬是金枝玉葉,怎麽能拿來和我們這些做奴才的相提並論……”
“帝姬金枝玉葉,尚且能淋雨淋得重病不起,”金玉寒聲打斷她,眼風兒掃過去,慢條斯理道,“姑姑怎麽就淋不得了?”
雨水肆無忌憚衝刷全身,娉婷大感惱火,一時也顧不得儀態風度了,揚手指著金玉,厲聲道:“你算個什麽東西,竟然教訓起我來了?”
“娉婷姑姑見諒。”金玉朝她漫不經心鞠一禮,雙手對叉在腹前漠然道,“奴婢無品無階,說教訓姑姑,那是萬萬不敢的。隻是相爺不讓人叨擾帝姬休息,姑姑若執意如此,置相爺的話於何處?”
娉婷跟在皇後身邊多年,一貫足智多謀伶牙俐齒,可這丫頭抬出謝相說事,那一瞬竟堵得她啞口無言,口裏“你”了半天也沒擠出個下文來。
金玉一笑,換上副恭恭敬敬的神態,朝她垂首道:“並非奴婢為難姑姑,實在是丞相之令難違,相爺的性子與手段姑姑想必也有所聞,難道就不怕觸怒謝大人麽?”
話音落地,娉婷麵色倏忽大變。林子大了什麽樣的鳥都有,她跟在皇後身邊多年,也可謂閱人無數,方才謝相言行無不處處護著欣和帝姬,加之金玉的語氣,儼然是將謝景臣當做了碎華軒的靠山,空穴來風,若不是知道什麽隱情,這丫頭怎麽敢這樣言之鑿鑿?
這可不妙,她半眯了眸子。欣榮帝姬屬意謝相已久,皇後娘娘一門心思要為帝姬與丞相賜婚,如今半路殺出個欣和帝姬,攪得全盤皆亂!
娉婷蹙眉,轉念又忽然覺察到了什麽--皇後娘娘此行是帶欣和帝姬回坤寧宮,都進去這麽長時辰了還不出來?暗道該不會出了什麽事吧!
她覺得怪誕,心頭惶惶然,背上泌出涔涔冷汗,黏在皮肉上分不清汗同雨,上前一步道:“皇後娘娘跟著丞相入殿,怎麽這麽久還不出來?我進去看看。”說罷便要直闖進去。
金玉手一橫,冷眼望著她道:“大人有吩咐,除了皇後娘娘任何人不得入內,奴婢勸姑姑思量清楚,千萬別做些教自個兒後悔的傻事。”
“大人若怪罪下來,自有我一力承擔。”娉婷抬起眸子同金玉對視一眼,唇畔輕輕勾起個冷笑,壓低了嗓子在她耳畔道:“該思量清楚的是你這個奴才和欣和帝姬。皇後娘娘坐鎮中宮,丞相不過一個外人,你和你家主子都得在娘娘眼皮底下過活,這紫禁城裏,安分守己才是立身之本。”
金玉聽得火起,張口還待說話,殿中卻隱隱傳來個聲音,清寒入骨,語調恭謹卻有度,淡淡道:“娘娘請。”
兩個丫頭俱是一滯,打眼看,卻見謝丞相在前頭引路,略提了曳撒邁過門檻,回過身伸手一比,一個尊榮錦繡的美婦人便跟在後頭走了出來。
見了皇後,一眾宮人連忙垂下頭。娉婷籲了口氣,上前幾步朝謝景臣屈膝見個禮,接著便上前幾步要去攙皇後。手將將舉起來又想起自己一身的水,隻好堪堪作罷,抬眼一望,卻見皇後的麵色煞白一片,臉上木木的沒有一絲表情,眸光黯淡,似乎毫無生氣。
她被唬了一大跳,試探著喊了一聲,“……娘娘?”
岑皇後嗯了聲,眸光微轉看向娉婷,眼中灰撲撲的像蒙著一層霧障,“怎麽?”
這模樣可真夠唬人的,活像得了離魂症似的!娉婷惴惴的,搖著頭說沒什麽,複又關切道:“娘娘的臉色不好看,是身子不舒坦麽?”
皇後的模樣仿佛失魂落魄,點點頭,麵色木訥,聲音出口有些怪異,道:“乏了,回宮吧。”
回宮?娉婷麵色微變,此行分明是來帶走欣和帝姬的,怎麽事兒沒辦成就要打退堂鼓了?她感到不解,卻又不敢違逆皇後的意思,再瞄一眼廊柱旁的男人,謝景臣大半個身子隱在暗處,白玉似的一張臉光影交錯,迷滂而森冷。
她一怵,隻得諾諾應聲是,轉頭去看還在滂沱大雨裏站著的諸人,揚聲道:“回宮!”
左右宮女上前,一個替皇後係披風,一個為她撐傘,到了禦輦前又有太監過來打轎簾,恭恭敬敬迎皇後入內,碎華軒眾宮人垂首恭送,一行人複浩浩蕩蕩地冒著雨去了。
金玉壓著心口撫了撫,側目往菱花門前一覷,卻見丞相依然在捋念珠,外頭狂風暴雨百花零落,唯他出塵脫俗遺世獨立,渾身上下盡是派隻可遠觀的氣度。
她心頭擔心阿九,又礙於他在跟前不敢冒冒失失進去,隻得上前一步,小心翼翼道:“大人,殿下醒了麽?”
謝景臣嗯了聲,“醒了。”
醒了?這可真是菩薩保佑!金玉心頭一鬆,麵上也露出幾分喜色,又對叉著雙手試探道:“殿下……可需奴婢入內服侍?”
流轉的念珠驀地頓在佛頭處,他眼皮子略抬瞥金玉一眼,淡淡扔下句話:“藥煎好了送進來。”說完便旋身進了寢殿。
金玉諾諾應是,待腳步聲漸遠後才敢將頭抬起來,煞有幾分惶惶惴惴。定定神,將將一轉身便同匆匆趕回來的鈺淺撞個正著。
鈺淺被她撞得一個趔趄,撫了撫額頭皺眉道:“怎麽總這麽冒失!殿下醒了麽?”
金玉頷首,“醒了。”
聽了這話鈺淺略鬆泛,又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眼風往裏間一瞄,朝金玉走近幾步低聲道:“謝大人還沒走?”
“沒呢,還讓咱們把藥熬好了再送進去。”金玉癟嘴,拿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抱怨道:“一直在帝姬床前守著,一個大男人,多不方便哪。”
鈺淺也跟著皺眉,“說的也是,丞相也太緊張帝姬了。”邊說邊拉著金玉朝外頭走,忽然麵色一變,聲音壓得更低:“你說,謝大人該不會真對帝姬……”
“這還用說嗎?”金玉翻了個白眼,有些鄙薄地乜鈺淺,“姑姑平時多剔透的人,難道這會兒才有所察覺嗎?大人對帝姬,那可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眼瞧著皇後在自己跟前死而複生,阿九還有幾分驚魂未定。
腦子裏昏沉得厲害,像灌了鉛,又像被人拿錐子紮,她躺在榻上惘惘的,甚至懷疑方才瞧見的那一幕是自己病入膏肓生出的幻覺。
幻覺嗎?可是那樣的真實。那時她睡得迷迷糊糊的,不知怎麽就醒了過來,將好聽見皇後衝著他破口大罵,將好瞧見他往皇後的眉心刺了一枚毒針……她抬起手覆上額,腦中愈發地困惑不解,自己親眼看著岑氏倒地,難道她沒有死?
琢磨了一陣兒沒個結果,阿九覺得口幹,撩開床帳子看了眼周遭,卻見殿中除了她自己並沒有旁人。她合了合眸子,手肘撐著繡床掙紮著起身,赤足踩上腳踏,教那冰涼的觸感激得一個顫栗。
人這時候,腦子暈乎乎的,看什麽都像有重影兒,她努力了半天也沒能將腳塞進鞋裏,最終隻得歎息著認命,有氣無力地喚道:“金玉?金玉?”
未幾,門上珠簾往邊兒上一掀,進來個身量修長的人。阿九迷迷糊糊的,頭一眼瞧沒瞧清楚,隻納悶兒金玉什麽時候變這麽高了。然而那人漸漸走近了,她半眯起眼定睛看,隻見那人在昏黃的燈火下眼若辰星眉如遠山,竟然是謝景臣。
她一愣,方才見他送皇後出去,便以為他也跟著走了,怎麽還留在這兒?這大晚上的在她宮裏待著,不怕教人說閑話麽?
病裏的人腦子不靈便,連自己赤著雙足也全不記得。她坐在床沿上看他,雙腳有一搭沒一搭地點在腳踏上,興許燒得有些糊塗了,居然鬼使神差地使喚道:“我很渴,大人替我倒杯水。”
謝景臣的目光落在她兩隻小腳上,白生生的,趾頭珠圓玉潤,被燭光鍍上一層淡淡的薄金,很是嬌俏可愛。
阿九略皺眉,被他的眼神瞧得渾身不自在。順著往下看,登時大吃一驚,連忙將雙腿收回錦被底下捂嚴實。她大為窘迫,他卻不以為意,收回視線去替她倒水,麵上神色淡淡的,走過來挨著床沿坐下來,將手上的青瓷杯子往她麵前一遞,“殿下請用。”
被人看了雙腳,她很是尷尬,愣在那兒沒有伸手接,也沒有說話,一時間進退維穀。
杯子舉了半天沒人理會,他往她靠近幾分,微挑眉,“要我喂你?”
不知病得迷糊了還是怎麽,他冷冽的嗓音居然也變得和潤起來,隔得不遠,就像挨在耳根子旁響起。她心頭一顫,抬起眼往他看,他的臉盡在咫尺,淡淡一絲笑意浮在眼尾,微挑的眼角是月映柳梢,輕輕一瞥,便教人心神都要蕩漾。
阿九呼吸一錯,從前隻覺得他陰森恐怖,怎麽這會兒倒像要勾人魂魄了呢?她慌了神,手忙腳亂去接杯子,口裏連聲道:“並不敢勞煩大人。”邊說邊將杯中的清水往喉嚨裏頭灌,喝得底朝天了才遞回給他,聲若蚊蚋道:“多謝。”
他一哂,接過來捏在掌心裏把玩,緩聲道:“殿下何時對臣這樣客氣了。”
這是在挖苦她多次對他言語不恭?阿九悻悻的,暗道這人也真是小肚雞腸,她病成這樣了還不忘來時刻找茬兒!她敢怒不敢言,靠在軟枕上朝他擠勉強出個笑,試探道:“夜深了,大人公務繁忙,不必再在這兒待著,金玉和鈺淺都很妥帖……”
話音還未落地,外頭簾子一挑,鈺淺便捧著藥碗入了殿,朝兩人福身道:“大人,殿下,藥熬好了。”
謝景臣垂著眸子睨她一眼,伸手將托案上的藥碗端起,托在掌心裏拿藥匙攪了攪,淡淡道:“誰熬的?”
“回大人,”鈺淺埋著頭恭恭敬敬道,“事關殿下鳳體,奴婢不敢假他人之手。”
“出去吧。”他道。
鈺淺略皺了眉,抬起眸子往帝姬那頭看,一臉的憂心忡忡放下不下。阿九朝她微微頷首,兩人眼神上一番來往,鈺淺無奈,隻得應聲是退了出去。
殿裏又隻剩下了兩個人,阿九側目看謝景臣,隻見氤氳的熱氣從碗裏整整騰騰地逸散出來,他的五官似隱在薄霧之後,忽然讓人看不真切。
她還在發燒,就連說句話都顯得勞神傷力,卻還是強撐著將手伸過去,道:“大人把藥給我吧。”
謝景臣眸光微斜,瞥了眼那隻微微發抖的手,“拿得動麽?”
阿九笑了笑,“大人太小看我了,不過淋了雨生了場小病,太稀鬆平常了。”她覺得有些好笑,他這副模樣,該不是忘了她本來的麵目,真拿她當金枝玉葉看了吧?如果這麽著就連藥碗都拿不動,那她早不知投胎幾個輪回了。
他手上的動作驀地一頓,抬眼看她,那雙平日裏明媚的眸子有些浮腫,麵色蒼白得病態,看上去憔悴不堪,尤其唇角那絲笑,習以為常,似乎認命又似乎自嘲,刺痛他的眼。這樣的狼狽脆弱,哪兒還有半分美麗的樣子。
心口湧起滿腔憐愛,他緩緩從碗裏舀起一匙藥,低頭吹涼了送到她唇邊,沉聲道:“張嘴。”
阿九沒明白這人怎麽會忽然紆尊降貴喂她吃藥,霎時驚愕不已,微張著口愣愣地望著他,好半晌才擠出幾個字來:“其實我真的拿得動……”
他微擰眉,語氣透出一絲不悅,重複道:“張嘴。”
她覺得好別扭,無奈拗不過他,隻得就著他喂過來的藥匙吃藥,時不時拿古怪的眼神偷偷覷他一眼。
他一副毫無察覺的模樣,喂完藥便取來巾櫛替她拭嘴角,隨口問:“苦麽?”
微涼的指尖不經意間拂過唇畔,她往後一個瑟縮躲開了,以一種惶惶不安的神態看著他,木訥訥地點點頭,“很苦。”
他神色淡漠並不言語,隻起身從碟子裏拿了顆杏花糖又折回來,往她跟前略一比劃。阿九看得直皺眉,歪著腦袋問:“大人要喂我吃糖嗎?”
修長如玉竹的兩指間夾著方糖,他徐徐道:“想要嗎?”
人生病的時候,腦子暈沉沉的不清醒,反應也很遲鈍。阿九隻覺嘴裏苦得厲害,唔了一陣兒便朝他頷首,“想呢。”
謝景臣唇角緩緩漫開絲笑,將杏花糖往嘴裏一放,欺身吻上了她的唇。
43|4.13家
淒風苦雨的夜,淡褪了皎皎月色與星華,風是凜冽的,吹得塘前柳樹東倒西歪。影子是一例的暗色,看久了讓人覺得可怖。飄飛的是柳絮和落花,卻不似唐朝文人筆下的詩情畫意,這情景有些荒寒,甚至帶著幾分惶寂。
奈兒打起簾子進了內室,打眼瞧,欣榮帝姬正在燈下盤弄香珠,藕粉色的寢衣做工精細,上頭繡幾朵並蒂蓮,燭光底下一照,就連新葉的露珠都栩栩如生。紫禁城裏長大的公主,她坐在杌子上,不言不語都是一副畫卷,那是天家的教養與尊崇,等閑不可比擬。
聽見響動,帝姬抬起眸子朝她看過來,花容玉貌上縈繞幾絲憂色,身子一動從杌子上站起來,邊走邊惴惴道:“打探得如何?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打探清楚了。聽坤寧宮的芙娟說,今日欣和帝姬不慎摔碎了老祖宗禦賜給容昭儀的送子觀音,皇後娘娘大怒,責令她在英華殿外罰跪。”奈兒神色有些緊張,張了張口正要繼續往下說,欣榮卻抬手朝她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提步往珠簾外觀望一番,才又壓低了聲音道:“小點聲兒。”
奈兒點點頭,沉聲道:“皇後娘娘說了,沒她的旨意不許欣和起來。帝姬從未時起便在殿外罰跪思過,這一跪就是好幾個時辰,方才狂風驟雨的,她支撐不住暈了過去,若不是謝丞相將人送回碎華軒,沒準兒連命都得交代在那兒。”
聽了這話,欣榮滿臉狐疑。事情太過蹊蹺了,太後賜送子觀音給容昭儀,那觀音怎麽會在坤寧宮裏,還將好讓欣和撞見摔成幾截,這未免太巧合了!她不解,在殿中來回踱步,皺緊了眉頭道,“天底下竟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誰知道呢?”奈兒攤著手聳聳肩,換上一臉的無可奈何,歎息道:“奴婢也覺得奇怪啊。認真說,欣和帝姬也是個謹慎心細的,這糊塗犯得真不是時候,偏偏要摔碎太後禦賜的送子觀音。容昭儀有孕在身,摔碎送子觀音是大凶之兆,也難怪皇後娘娘這麽生氣了。”
欣榮眉頭越擰越緊,憂心忡忡道:“若真是一時大意,母後要責罰她也無可厚非。怕就怕她無辜,是遭人陷害。”
這樣多的巧合匯到一處,難免教人生疑。雖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誰都曉得這是句麵兒上的話,當不得真。堂堂一個帝姬,萬歲爺同良妃的閨女,摔碎了觀音像確該責難,天家骨肉打不得罵不得,犯了錯無非就是個罰跪思過。可看她母後這架勢,日曬雨淋,根本就是成心要把欣和往死裏折騰。
奈兒聽得一愣,先還沒反應過來,略一琢磨登時大為驚愕,捂著嘴不可置信道:“殿下懷疑陷害欣和帝姬的是皇後娘娘?”
“我說不清。”欣榮神色複雜,撐著額頭不住嗟歎,幽幽道:“不過……若一切真如我猜測的那般,母後可就太過分了。”
母女兩個的事,旁人不好規勸。奈兒悄悄拿眼風覷帝姬,斟詞酌句了好半晌,終於訥訥地擠出幾句話來,語重心長道:“即便真是如此,殿下也不好生皇後娘娘的氣啊。您是娘娘的心頭肉,當母親的誰不一心為孩子好呢。您中意謝大人,欣和帝姬是個勁敵,娘娘做的一切還不是為您謀劃麽。”
“我當然明白母後的心思。”欣榮抬眼看奈兒,雙目之中隱隱有一絲赤紅,抬起袖子揩了揩眼角,別過頭說話,語調之中卻有些哽咽:“可是母後這麽做,才愈讓我覺得自己可悲。我屬意謝丞相時日已長,他若真的喜歡欣和,那便是我自己沒本事,與人無尤。”
帝姬向來是副樂天性子,鮮少有這樣傷春悲秋的心境與口吻。聽她這麽說,奈兒忽然覺得無比心疼。帝姬表麵上飛揚跋扈,平素裏在紫禁城裏耀武揚威無法無天,可骨子裏卻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行事磊落,俯仰無愧於天地。帝王家的女兒,高貴的出身羨煞旁人無數,然而暗地裏也有許多不能為人道的悲酸。
奈兒輕歎口氣,想安慰她又找不出合適的說辭來。此前覺得丞相中意欣和帝姬,都隻是臆測,如今鬧出這麽樁事倒像是坐實了。這個節骨眼兒上,擺在帝姬眼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放手,要麽爭得頭破血流。
娉婷心頭火起,暗罵了兩句鬼天氣,複又抬起右手往頭頂上遮了遮,略思忖便提步往屋簷下頭走,一麵走一麵回身看一眾宮人,壓低了聲音斥道:“都是呆木頭還是怎麽,下這麽大的雨不知道躲麽?還不過來!”
幾個奴才微微一愣,來不及多想便緊步跟上去,然而任誰也沒料到的,他們的姑姑將將牽了裙擺要上台階,有人卻身子一側,就那麽直杠杠地擋在了她跟前兒。
天上在下雨,人就要低頭,娉婷一怔,視線裏驀地闖入雙幹幹淨淨的繡花鞋,她蹙眉抬頭看,卻見一個年紀輕輕的丫頭意態閑閑地站在眼前,雙臂環在胸前,麵上似笑非笑,儼然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態。
雨愈下愈大,沒命似地從天上倒下來,娉婷滿身滿臉都是雨,哪裏還有工夫同她周旋,也不說話,隻步子一轉欲從另一方上去。
眼瞧著坤寧宮這群人淋成落湯雞,金玉大感痛快。這幫子為虎作倀的東西,平日跟在皇後身邊兒作威作福,帝姬這會兒還高燒不退昏迷不醒,這幫子奴才想上來躲雨?哪兒那麽容易!
她心頭咬牙切齒,麵上卻仍舊含笑,隻往左邊兒邁出一步,重又不偏不倚攔在了娉婷身前,故作驚訝地咦了聲,道:“娉婷姑姑想做什麽?”
跟大雨底下站了這麽久,娉婷身上的衣裳早濕透了,黏黏膩膩地貼著皮肉,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聽金玉這麽一問,她登時怒火攻心,氣急敗壞道:“你這問的不是廢話麽!這雨跟瘋了似的,是個人都得到房簷底下避雨!”
“是麽?”金玉勾起個冷笑,聲音驀地沉下去:“帝姬今日在英華殿前跪了那麽久,烈日曝曬疾風暴雨,姑姑果然是皇後娘娘身邊的人,沒想到比欣和帝姬還金貴,主子都受得的東西,你倒受不得。”
這話說出來,聽得一眾宮人冷汗直冒。紫禁城裏人人皆知,娉婷姑姑在宮中年歲已久,又是皇後身邊的紅人,主子跟前兒是奴才,奴才跟前兒卻頂小半個主子,被人這麽吡噠是破天荒頭一遭,活活氣死不說,這麽大頂帽子扣下來,可不是好消受的。
娉婷胸中怒火翻湧,然而礙於人前又不好發作,隻得竭力扯出個笑容,口裏道:“金玉,這飯能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帝姬是金枝玉葉,怎麽能拿來和我們這些做奴才的相提並論……”
“帝姬金枝玉葉,尚且能淋雨淋得重病不起,”金玉寒聲打斷她,眼風兒掃過去,慢條斯理道,“姑姑怎麽就淋不得了?”
雨水肆無忌憚衝刷全身,娉婷大感惱火,一時也顧不得儀態風度了,揚手指著金玉,厲聲道:“你算個什麽東西,竟然教訓起我來了?”
“娉婷姑姑見諒。”金玉朝她漫不經心鞠一禮,雙手對叉在腹前漠然道,“奴婢無品無階,說教訓姑姑,那是萬萬不敢的。隻是相爺不讓人叨擾帝姬休息,姑姑若執意如此,置相爺的話於何處?”
娉婷跟在皇後身邊多年,一貫足智多謀伶牙俐齒,可這丫頭抬出謝相說事,那一瞬竟堵得她啞口無言,口裏“你”了半天也沒擠出個下文來。
金玉一笑,換上副恭恭敬敬的神態,朝她垂首道:“並非奴婢為難姑姑,實在是丞相之令難違,相爺的性子與手段姑姑想必也有所聞,難道就不怕觸怒謝大人麽?”
話音落地,娉婷麵色倏忽大變。林子大了什麽樣的鳥都有,她跟在皇後身邊多年,也可謂閱人無數,方才謝相言行無不處處護著欣和帝姬,加之金玉的語氣,儼然是將謝景臣當做了碎華軒的靠山,空穴來風,若不是知道什麽隱情,這丫頭怎麽敢這樣言之鑿鑿?
這可不妙,她半眯了眸子。欣榮帝姬屬意謝相已久,皇後娘娘一門心思要為帝姬與丞相賜婚,如今半路殺出個欣和帝姬,攪得全盤皆亂!
娉婷蹙眉,轉念又忽然覺察到了什麽--皇後娘娘此行是帶欣和帝姬回坤寧宮,都進去這麽長時辰了還不出來?暗道該不會出了什麽事吧!
她覺得怪誕,心頭惶惶然,背上泌出涔涔冷汗,黏在皮肉上分不清汗同雨,上前一步道:“皇後娘娘跟著丞相入殿,怎麽這麽久還不出來?我進去看看。”說罷便要直闖進去。
金玉手一橫,冷眼望著她道:“大人有吩咐,除了皇後娘娘任何人不得入內,奴婢勸姑姑思量清楚,千萬別做些教自個兒後悔的傻事。”
“大人若怪罪下來,自有我一力承擔。”娉婷抬起眸子同金玉對視一眼,唇畔輕輕勾起個冷笑,壓低了嗓子在她耳畔道:“該思量清楚的是你這個奴才和欣和帝姬。皇後娘娘坐鎮中宮,丞相不過一個外人,你和你家主子都得在娘娘眼皮底下過活,這紫禁城裏,安分守己才是立身之本。”
金玉聽得火起,張口還待說話,殿中卻隱隱傳來個聲音,清寒入骨,語調恭謹卻有度,淡淡道:“娘娘請。”
兩個丫頭俱是一滯,打眼看,卻見謝丞相在前頭引路,略提了曳撒邁過門檻,回過身伸手一比,一個尊榮錦繡的美婦人便跟在後頭走了出來。
見了皇後,一眾宮人連忙垂下頭。娉婷籲了口氣,上前幾步朝謝景臣屈膝見個禮,接著便上前幾步要去攙皇後。手將將舉起來又想起自己一身的水,隻好堪堪作罷,抬眼一望,卻見皇後的麵色煞白一片,臉上木木的沒有一絲表情,眸光黯淡,似乎毫無生氣。
她被唬了一大跳,試探著喊了一聲,“……娘娘?”
岑皇後嗯了聲,眸光微轉看向娉婷,眼中灰撲撲的像蒙著一層霧障,“怎麽?”
這模樣可真夠唬人的,活像得了離魂症似的!娉婷惴惴的,搖著頭說沒什麽,複又關切道:“娘娘的臉色不好看,是身子不舒坦麽?”
皇後的模樣仿佛失魂落魄,點點頭,麵色木訥,聲音出口有些怪異,道:“乏了,回宮吧。”
回宮?娉婷麵色微變,此行分明是來帶走欣和帝姬的,怎麽事兒沒辦成就要打退堂鼓了?她感到不解,卻又不敢違逆皇後的意思,再瞄一眼廊柱旁的男人,謝景臣大半個身子隱在暗處,白玉似的一張臉光影交錯,迷滂而森冷。
她一怵,隻得諾諾應聲是,轉頭去看還在滂沱大雨裏站著的諸人,揚聲道:“回宮!”
左右宮女上前,一個替皇後係披風,一個為她撐傘,到了禦輦前又有太監過來打轎簾,恭恭敬敬迎皇後入內,碎華軒眾宮人垂首恭送,一行人複浩浩蕩蕩地冒著雨去了。
金玉壓著心口撫了撫,側目往菱花門前一覷,卻見丞相依然在捋念珠,外頭狂風暴雨百花零落,唯他出塵脫俗遺世獨立,渾身上下盡是派隻可遠觀的氣度。
她心頭擔心阿九,又礙於他在跟前不敢冒冒失失進去,隻得上前一步,小心翼翼道:“大人,殿下醒了麽?”
謝景臣嗯了聲,“醒了。”
醒了?這可真是菩薩保佑!金玉心頭一鬆,麵上也露出幾分喜色,又對叉著雙手試探道:“殿下……可需奴婢入內服侍?”
流轉的念珠驀地頓在佛頭處,他眼皮子略抬瞥金玉一眼,淡淡扔下句話:“藥煎好了送進來。”說完便旋身進了寢殿。
金玉諾諾應是,待腳步聲漸遠後才敢將頭抬起來,煞有幾分惶惶惴惴。定定神,將將一轉身便同匆匆趕回來的鈺淺撞個正著。
鈺淺被她撞得一個趔趄,撫了撫額頭皺眉道:“怎麽總這麽冒失!殿下醒了麽?”
金玉頷首,“醒了。”
聽了這話鈺淺略鬆泛,又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眼風往裏間一瞄,朝金玉走近幾步低聲道:“謝大人還沒走?”
“沒呢,還讓咱們把藥熬好了再送進去。”金玉癟嘴,拿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抱怨道:“一直在帝姬床前守著,一個大男人,多不方便哪。”
鈺淺也跟著皺眉,“說的也是,丞相也太緊張帝姬了。”邊說邊拉著金玉朝外頭走,忽然麵色一變,聲音壓得更低:“你說,謝大人該不會真對帝姬……”
“這還用說嗎?”金玉翻了個白眼,有些鄙薄地乜鈺淺,“姑姑平時多剔透的人,難道這會兒才有所察覺嗎?大人對帝姬,那可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眼瞧著皇後在自己跟前死而複生,阿九還有幾分驚魂未定。
腦子裏昏沉得厲害,像灌了鉛,又像被人拿錐子紮,她躺在榻上惘惘的,甚至懷疑方才瞧見的那一幕是自己病入膏肓生出的幻覺。
幻覺嗎?可是那樣的真實。那時她睡得迷迷糊糊的,不知怎麽就醒了過來,將好聽見皇後衝著他破口大罵,將好瞧見他往皇後的眉心刺了一枚毒針……她抬起手覆上額,腦中愈發地困惑不解,自己親眼看著岑氏倒地,難道她沒有死?
琢磨了一陣兒沒個結果,阿九覺得口幹,撩開床帳子看了眼周遭,卻見殿中除了她自己並沒有旁人。她合了合眸子,手肘撐著繡床掙紮著起身,赤足踩上腳踏,教那冰涼的觸感激得一個顫栗。
人這時候,腦子暈乎乎的,看什麽都像有重影兒,她努力了半天也沒能將腳塞進鞋裏,最終隻得歎息著認命,有氣無力地喚道:“金玉?金玉?”
未幾,門上珠簾往邊兒上一掀,進來個身量修長的人。阿九迷迷糊糊的,頭一眼瞧沒瞧清楚,隻納悶兒金玉什麽時候變這麽高了。然而那人漸漸走近了,她半眯起眼定睛看,隻見那人在昏黃的燈火下眼若辰星眉如遠山,竟然是謝景臣。
她一愣,方才見他送皇後出去,便以為他也跟著走了,怎麽還留在這兒?這大晚上的在她宮裏待著,不怕教人說閑話麽?
病裏的人腦子不靈便,連自己赤著雙足也全不記得。她坐在床沿上看他,雙腳有一搭沒一搭地點在腳踏上,興許燒得有些糊塗了,居然鬼使神差地使喚道:“我很渴,大人替我倒杯水。”
謝景臣的目光落在她兩隻小腳上,白生生的,趾頭珠圓玉潤,被燭光鍍上一層淡淡的薄金,很是嬌俏可愛。
阿九略皺眉,被他的眼神瞧得渾身不自在。順著往下看,登時大吃一驚,連忙將雙腿收回錦被底下捂嚴實。她大為窘迫,他卻不以為意,收回視線去替她倒水,麵上神色淡淡的,走過來挨著床沿坐下來,將手上的青瓷杯子往她麵前一遞,“殿下請用。”
被人看了雙腳,她很是尷尬,愣在那兒沒有伸手接,也沒有說話,一時間進退維穀。
杯子舉了半天沒人理會,他往她靠近幾分,微挑眉,“要我喂你?”
不知病得迷糊了還是怎麽,他冷冽的嗓音居然也變得和潤起來,隔得不遠,就像挨在耳根子旁響起。她心頭一顫,抬起眼往他看,他的臉盡在咫尺,淡淡一絲笑意浮在眼尾,微挑的眼角是月映柳梢,輕輕一瞥,便教人心神都要蕩漾。
阿九呼吸一錯,從前隻覺得他陰森恐怖,怎麽這會兒倒像要勾人魂魄了呢?她慌了神,手忙腳亂去接杯子,口裏連聲道:“並不敢勞煩大人。”邊說邊將杯中的清水往喉嚨裏頭灌,喝得底朝天了才遞回給他,聲若蚊蚋道:“多謝。”
他一哂,接過來捏在掌心裏把玩,緩聲道:“殿下何時對臣這樣客氣了。”
這是在挖苦她多次對他言語不恭?阿九悻悻的,暗道這人也真是小肚雞腸,她病成這樣了還不忘來時刻找茬兒!她敢怒不敢言,靠在軟枕上朝他擠勉強出個笑,試探道:“夜深了,大人公務繁忙,不必再在這兒待著,金玉和鈺淺都很妥帖……”
話音還未落地,外頭簾子一挑,鈺淺便捧著藥碗入了殿,朝兩人福身道:“大人,殿下,藥熬好了。”
謝景臣垂著眸子睨她一眼,伸手將托案上的藥碗端起,托在掌心裏拿藥匙攪了攪,淡淡道:“誰熬的?”
“回大人,”鈺淺埋著頭恭恭敬敬道,“事關殿下鳳體,奴婢不敢假他人之手。”
“出去吧。”他道。
鈺淺略皺了眉,抬起眸子往帝姬那頭看,一臉的憂心忡忡放下不下。阿九朝她微微頷首,兩人眼神上一番來往,鈺淺無奈,隻得應聲是退了出去。
殿裏又隻剩下了兩個人,阿九側目看謝景臣,隻見氤氳的熱氣從碗裏整整騰騰地逸散出來,他的五官似隱在薄霧之後,忽然讓人看不真切。
她還在發燒,就連說句話都顯得勞神傷力,卻還是強撐著將手伸過去,道:“大人把藥給我吧。”
謝景臣眸光微斜,瞥了眼那隻微微發抖的手,“拿得動麽?”
阿九笑了笑,“大人太小看我了,不過淋了雨生了場小病,太稀鬆平常了。”她覺得有些好笑,他這副模樣,該不是忘了她本來的麵目,真拿她當金枝玉葉看了吧?如果這麽著就連藥碗都拿不動,那她早不知投胎幾個輪回了。
他手上的動作驀地一頓,抬眼看她,那雙平日裏明媚的眸子有些浮腫,麵色蒼白得病態,看上去憔悴不堪,尤其唇角那絲笑,習以為常,似乎認命又似乎自嘲,刺痛他的眼。這樣的狼狽脆弱,哪兒還有半分美麗的樣子。
心口湧起滿腔憐愛,他緩緩從碗裏舀起一匙藥,低頭吹涼了送到她唇邊,沉聲道:“張嘴。”
阿九沒明白這人怎麽會忽然紆尊降貴喂她吃藥,霎時驚愕不已,微張著口愣愣地望著他,好半晌才擠出幾個字來:“其實我真的拿得動……”
他微擰眉,語氣透出一絲不悅,重複道:“張嘴。”
她覺得好別扭,無奈拗不過他,隻得就著他喂過來的藥匙吃藥,時不時拿古怪的眼神偷偷覷他一眼。
他一副毫無察覺的模樣,喂完藥便取來巾櫛替她拭嘴角,隨口問:“苦麽?”
微涼的指尖不經意間拂過唇畔,她往後一個瑟縮躲開了,以一種惶惶不安的神態看著他,木訥訥地點點頭,“很苦。”
他神色淡漠並不言語,隻起身從碟子裏拿了顆杏花糖又折回來,往她跟前略一比劃。阿九看得直皺眉,歪著腦袋問:“大人要喂我吃糖嗎?”
修長如玉竹的兩指間夾著方糖,他徐徐道:“想要嗎?”
人生病的時候,腦子暈沉沉的不清醒,反應也很遲鈍。阿九隻覺嘴裏苦得厲害,唔了一陣兒便朝他頷首,“想呢。”
謝景臣唇角緩緩漫開絲笑,將杏花糖往嘴裏一放,欺身吻上了她的唇。
43|4.13家
淒風苦雨的夜,淡褪了皎皎月色與星華,風是凜冽的,吹得塘前柳樹東倒西歪。影子是一例的暗色,看久了讓人覺得可怖。飄飛的是柳絮和落花,卻不似唐朝文人筆下的詩情畫意,這情景有些荒寒,甚至帶著幾分惶寂。
奈兒打起簾子進了內室,打眼瞧,欣榮帝姬正在燈下盤弄香珠,藕粉色的寢衣做工精細,上頭繡幾朵並蒂蓮,燭光底下一照,就連新葉的露珠都栩栩如生。紫禁城裏長大的公主,她坐在杌子上,不言不語都是一副畫卷,那是天家的教養與尊崇,等閑不可比擬。
聽見響動,帝姬抬起眸子朝她看過來,花容玉貌上縈繞幾絲憂色,身子一動從杌子上站起來,邊走邊惴惴道:“打探得如何?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打探清楚了。聽坤寧宮的芙娟說,今日欣和帝姬不慎摔碎了老祖宗禦賜給容昭儀的送子觀音,皇後娘娘大怒,責令她在英華殿外罰跪。”奈兒神色有些緊張,張了張口正要繼續往下說,欣榮卻抬手朝她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提步往珠簾外觀望一番,才又壓低了聲音道:“小點聲兒。”
奈兒點點頭,沉聲道:“皇後娘娘說了,沒她的旨意不許欣和起來。帝姬從未時起便在殿外罰跪思過,這一跪就是好幾個時辰,方才狂風驟雨的,她支撐不住暈了過去,若不是謝丞相將人送回碎華軒,沒準兒連命都得交代在那兒。”
聽了這話,欣榮滿臉狐疑。事情太過蹊蹺了,太後賜送子觀音給容昭儀,那觀音怎麽會在坤寧宮裏,還將好讓欣和撞見摔成幾截,這未免太巧合了!她不解,在殿中來回踱步,皺緊了眉頭道,“天底下竟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誰知道呢?”奈兒攤著手聳聳肩,換上一臉的無可奈何,歎息道:“奴婢也覺得奇怪啊。認真說,欣和帝姬也是個謹慎心細的,這糊塗犯得真不是時候,偏偏要摔碎太後禦賜的送子觀音。容昭儀有孕在身,摔碎送子觀音是大凶之兆,也難怪皇後娘娘這麽生氣了。”
欣榮眉頭越擰越緊,憂心忡忡道:“若真是一時大意,母後要責罰她也無可厚非。怕就怕她無辜,是遭人陷害。”
這樣多的巧合匯到一處,難免教人生疑。雖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誰都曉得這是句麵兒上的話,當不得真。堂堂一個帝姬,萬歲爺同良妃的閨女,摔碎了觀音像確該責難,天家骨肉打不得罵不得,犯了錯無非就是個罰跪思過。可看她母後這架勢,日曬雨淋,根本就是成心要把欣和往死裏折騰。
奈兒聽得一愣,先還沒反應過來,略一琢磨登時大為驚愕,捂著嘴不可置信道:“殿下懷疑陷害欣和帝姬的是皇後娘娘?”
“我說不清。”欣榮神色複雜,撐著額頭不住嗟歎,幽幽道:“不過……若一切真如我猜測的那般,母後可就太過分了。”
母女兩個的事,旁人不好規勸。奈兒悄悄拿眼風覷帝姬,斟詞酌句了好半晌,終於訥訥地擠出幾句話來,語重心長道:“即便真是如此,殿下也不好生皇後娘娘的氣啊。您是娘娘的心頭肉,當母親的誰不一心為孩子好呢。您中意謝大人,欣和帝姬是個勁敵,娘娘做的一切還不是為您謀劃麽。”
“我當然明白母後的心思。”欣榮抬眼看奈兒,雙目之中隱隱有一絲赤紅,抬起袖子揩了揩眼角,別過頭說話,語調之中卻有些哽咽:“可是母後這麽做,才愈讓我覺得自己可悲。我屬意謝丞相時日已長,他若真的喜歡欣和,那便是我自己沒本事,與人無尤。”
帝姬向來是副樂天性子,鮮少有這樣傷春悲秋的心境與口吻。聽她這麽說,奈兒忽然覺得無比心疼。帝姬表麵上飛揚跋扈,平素裏在紫禁城裏耀武揚威無法無天,可骨子裏卻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行事磊落,俯仰無愧於天地。帝王家的女兒,高貴的出身羨煞旁人無數,然而暗地裏也有許多不能為人道的悲酸。
奈兒輕歎口氣,想安慰她又找不出合適的說辭來。此前覺得丞相中意欣和帝姬,都隻是臆測,如今鬧出這麽樁事倒像是坐實了。這個節骨眼兒上,擺在帝姬眼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放手,要麽爭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