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承望著大火中的天慶寺,目中流出決然的快意,雖然除了皇室之人該死,那幾千的士兵及天慶寺的僧人都是無辜的,但他並不在乎,他認為這些人是必要的犧牲品,不可能單單屠盡皇族而不殃及其身邊守衛之人的。
一聽到登基二字,聶遠風的眼睛瞬間亮了幾倍,馬上點頭道:“好,聽劉先生的,我們走。”
劉守承是聶遠風最倚重的謀士,對他的稱呼也慢慢地從承兒,過渡為劉先生。
在聶遠風對天慶寺發起進攻的同時,圍困皇城的聶宣也開始了進攻,皇城與天壽山隻相隔十裏路,聶遠風一眾很快就趕到皇城處與聶宣等匯合。
聶遠風的軍隊基本沒什麽傷亡,還有將近五萬之眾,加入聶宣的禁衛軍等十幾萬人把皇城包圍得水泄不通,加之派人傳入皇帝李雍等已經被燒死的消息,引得皇城中的守軍軍心混亂。
這次聶家聯軍不到一個時辰就把皇城攻破,入城後,聶遠風命令眾人立即收拾殘局,叫罵著殺之,降者不殺,宮女太監基本都未殺害。
劉守承建議聶遠風當日登基,這正合了聶遠風的心意,於是劉守承令人把軟禁在家中的大臣們紛紛帶到皇宮,還好禮部的一眾官員保留得還算齊全,他們內心憤憤又不敢吱聲,一個個默默忙碌策劃聶遠風的登基大典,心裏則期待親王們早日攻破堯城,洗刷他們的叛臣之辱,在這些大臣心中沒有皇家血脈的聶遠風是謀朝換代的千古罪人,但為了家人的性命,他們都暫時忍了下來。
經過大夥齊心協力,也可以說是被脅迫,眾人紛紛準備著,眾士兵把大批屍體抬出皇城,一部分士兵及宮女太監則在清洗牆上地上的血漬,這次攻破皇城,原本李雍的親衛軍全軍覆沒,禁衛軍過半投降,清洗之後,整個皇城還是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大風延平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圍困天慶寺五日後,一把大火把整個天慶寺夷為平地,燒死六千餘人,屍體的燒焦味瀰漫了整個堯城,如此慘烈,百姓們躲在家中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
而在這日午時,聶遠風宣布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梁,改年號為樂豐元年。
這一日,年過半百的聶遠風氣勢正盛,龍袍皇冠加身,一副壯誌已籌意氣風發的模樣,他攤開廣袖,大笑著在金鑾殿跪拜著的兩排大臣中走過,一步步逼近他心中的龍椅寶座,心情分外激動,這一天終於等來了,再也不用在李雍麵前狗顏屈膝,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他聶家的子嗣從此成為皇族了。
在一旁的劉守承看到他這幅樣子,暗暗搖頭,很是失望,如今外患未解,內政一團亂,提前登基隻是權宜之計,沒想到聶遠風竟沉醉其中,難道皇權真的那麽誘人麽?
聶遠風終於坐上龍椅,居高臨下地望著大殿中的文武大臣,心中的滿足感簡直無法言語,完全把正在圍攻堯城的各個軍隊拋在了腦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跪拜,聶遠風飄飄然了,片刻後才雙手往上虛空一托,學著李雍的姿態說道:“眾卿平身!”
站在不遠處的劉守承不斷給聶遠風使眼色,他不是大臣也無官職,現今隻與內監們站了一旁,然而聶遠風絲毫不理會,看都未看他一眼,完全沉浸在他的皇帝夢中。
劉守承心中嘆道:“真是天要令其亡,必先使其狂。”他仿佛看到了聶遠風的末日,眼中露出深深的失望,暗自為自己另謀出路。
劉守承把一把扯下腰間佩戴的玉佩,用力摔在地上,清脆的碎玉聲,令眾人的目光轉向他。
藉此機會,他猛的朝聶遠風使眼色。
聶遠風終於想起劉守承所說之事了,朗聲道:“如今大梁剛立國,就有亂臣賊子在堯城外叫囂,寡人立即發出檄文聲討,傳寡人聖旨,全國通緝三位親王及堯城周邊郡守,能取其首級者賜予官職。”
聶遠風臉皮可真厚,自己剛做了亂臣賊子,馬上反過來指責別人為亂臣賊子,不過寇丞相等一眾風臣各個心中苦澀,他們從風國的忠臣,變成梁國臣子,他們心中都明白自己遲早會被取代,但家中老小的性命牽製著他們,著實無奈,跪拜著昔日同殿為官之人,還要承受心中的滅國屈辱,如今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攻打堯城的親王及周邊郡守身上,但聶遠風卻要剿滅他們,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隨後聶遠風立即在案上洋洋灑灑地寫下檄文,並封聶宣為太子,把兵符分派給聶家族中子弟,他們多有將才之人,聶遠風的聖旨將傳達全國,一來通知百姓已改國號,他聶遠風是皇帝了,二來要全國各郡之軍及邊防軍合力剿滅如今在堯城圍攻的親王們。
這場仗聶遠風準備打很久,他想內外夾擊把圍城之人擊滅,但是他小看了民心,他以下犯上,叛亂謀逆之人怎會得人心,聶遠風為官幾十年,是武官出身,他從來都是用武力壓製,並以此為榮的,他不會想到治國並不單單有武力就能成的,或許現下眾人被壓製得不敢反抗,但壓力越大,反抗越大,隻是還未露出苗頭。
很多與風王府走得近的大臣都在心裏期盼風陽王能進京剿滅偽皇帝聶遠風,那是他們風國的戰神啊,而聶遠風似乎把夙清雲給忘了,隻因蘇然及鳳折花曾多次派人給聶遠風暗示,風陽王府隻安於鎮江一郡,不會管其他事情,如此他才敢大膽行事。
一聽到登基二字,聶遠風的眼睛瞬間亮了幾倍,馬上點頭道:“好,聽劉先生的,我們走。”
劉守承是聶遠風最倚重的謀士,對他的稱呼也慢慢地從承兒,過渡為劉先生。
在聶遠風對天慶寺發起進攻的同時,圍困皇城的聶宣也開始了進攻,皇城與天壽山隻相隔十裏路,聶遠風一眾很快就趕到皇城處與聶宣等匯合。
聶遠風的軍隊基本沒什麽傷亡,還有將近五萬之眾,加入聶宣的禁衛軍等十幾萬人把皇城包圍得水泄不通,加之派人傳入皇帝李雍等已經被燒死的消息,引得皇城中的守軍軍心混亂。
這次聶家聯軍不到一個時辰就把皇城攻破,入城後,聶遠風命令眾人立即收拾殘局,叫罵著殺之,降者不殺,宮女太監基本都未殺害。
劉守承建議聶遠風當日登基,這正合了聶遠風的心意,於是劉守承令人把軟禁在家中的大臣們紛紛帶到皇宮,還好禮部的一眾官員保留得還算齊全,他們內心憤憤又不敢吱聲,一個個默默忙碌策劃聶遠風的登基大典,心裏則期待親王們早日攻破堯城,洗刷他們的叛臣之辱,在這些大臣心中沒有皇家血脈的聶遠風是謀朝換代的千古罪人,但為了家人的性命,他們都暫時忍了下來。
經過大夥齊心協力,也可以說是被脅迫,眾人紛紛準備著,眾士兵把大批屍體抬出皇城,一部分士兵及宮女太監則在清洗牆上地上的血漬,這次攻破皇城,原本李雍的親衛軍全軍覆沒,禁衛軍過半投降,清洗之後,整個皇城還是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大風延平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圍困天慶寺五日後,一把大火把整個天慶寺夷為平地,燒死六千餘人,屍體的燒焦味瀰漫了整個堯城,如此慘烈,百姓們躲在家中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
而在這日午時,聶遠風宣布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梁,改年號為樂豐元年。
這一日,年過半百的聶遠風氣勢正盛,龍袍皇冠加身,一副壯誌已籌意氣風發的模樣,他攤開廣袖,大笑著在金鑾殿跪拜著的兩排大臣中走過,一步步逼近他心中的龍椅寶座,心情分外激動,這一天終於等來了,再也不用在李雍麵前狗顏屈膝,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他聶家的子嗣從此成為皇族了。
在一旁的劉守承看到他這幅樣子,暗暗搖頭,很是失望,如今外患未解,內政一團亂,提前登基隻是權宜之計,沒想到聶遠風竟沉醉其中,難道皇權真的那麽誘人麽?
聶遠風終於坐上龍椅,居高臨下地望著大殿中的文武大臣,心中的滿足感簡直無法言語,完全把正在圍攻堯城的各個軍隊拋在了腦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跪拜,聶遠風飄飄然了,片刻後才雙手往上虛空一托,學著李雍的姿態說道:“眾卿平身!”
站在不遠處的劉守承不斷給聶遠風使眼色,他不是大臣也無官職,現今隻與內監們站了一旁,然而聶遠風絲毫不理會,看都未看他一眼,完全沉浸在他的皇帝夢中。
劉守承心中嘆道:“真是天要令其亡,必先使其狂。”他仿佛看到了聶遠風的末日,眼中露出深深的失望,暗自為自己另謀出路。
劉守承把一把扯下腰間佩戴的玉佩,用力摔在地上,清脆的碎玉聲,令眾人的目光轉向他。
藉此機會,他猛的朝聶遠風使眼色。
聶遠風終於想起劉守承所說之事了,朗聲道:“如今大梁剛立國,就有亂臣賊子在堯城外叫囂,寡人立即發出檄文聲討,傳寡人聖旨,全國通緝三位親王及堯城周邊郡守,能取其首級者賜予官職。”
聶遠風臉皮可真厚,自己剛做了亂臣賊子,馬上反過來指責別人為亂臣賊子,不過寇丞相等一眾風臣各個心中苦澀,他們從風國的忠臣,變成梁國臣子,他們心中都明白自己遲早會被取代,但家中老小的性命牽製著他們,著實無奈,跪拜著昔日同殿為官之人,還要承受心中的滅國屈辱,如今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攻打堯城的親王及周邊郡守身上,但聶遠風卻要剿滅他們,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隨後聶遠風立即在案上洋洋灑灑地寫下檄文,並封聶宣為太子,把兵符分派給聶家族中子弟,他們多有將才之人,聶遠風的聖旨將傳達全國,一來通知百姓已改國號,他聶遠風是皇帝了,二來要全國各郡之軍及邊防軍合力剿滅如今在堯城圍攻的親王們。
這場仗聶遠風準備打很久,他想內外夾擊把圍城之人擊滅,但是他小看了民心,他以下犯上,叛亂謀逆之人怎會得人心,聶遠風為官幾十年,是武官出身,他從來都是用武力壓製,並以此為榮的,他不會想到治國並不單單有武力就能成的,或許現下眾人被壓製得不敢反抗,但壓力越大,反抗越大,隻是還未露出苗頭。
很多與風王府走得近的大臣都在心裏期盼風陽王能進京剿滅偽皇帝聶遠風,那是他們風國的戰神啊,而聶遠風似乎把夙清雲給忘了,隻因蘇然及鳳折花曾多次派人給聶遠風暗示,風陽王府隻安於鎮江一郡,不會管其他事情,如此他才敢大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