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皆使了銀錢賄賂了管事的太監,因此在參加殿選的秀女中,她們兩人被排在第四組,按照殿選的順序是中間稍微偏前一些的位置。眼看著前三組參加殿選的秀女中隻有幾位出身不顯、容貌平凡然而身材卻生的珠圓玉潤、一看便極好生養的女子被選入了四阿哥、八阿哥與十六阿哥府中,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心中更是忐忑不安,手心中皆冒出了絲絲的冷汗。
康熙望著行禮後垂手而立、低垂著頭的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微微眯起雙眼,嘴角微揚,噙著一抹冰冷的笑紋。
年兮蘭敏銳的覺察到康熙心緒的變化,不禁順著康熙的視線望去,對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多看了幾眼。
年兮蘭打量了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片刻,開口道:“左邊數第三位秀女是哪家的女孩兒,抬起頭來讓本宮看看。”
瓜爾佳雯惠心中一喜,連忙上前一步,恭敬的回稟道:“奴婢瓜爾佳雯惠,是三品協領祜滿之女。”語畢,微微抬起頭,卻依然低垂著眼睛,不敢放肆的直視康熙與年兮蘭的麵容。
年兮蘭望著雯惠豔麗奪目的麵容,似笑非笑的瞥了康熙一眼,淺笑道:“好整齊標誌的模樣兒。祜滿之女,那便是和嬪今年參選的庶妹了?”
瓜爾佳雯惠聽聞年兮蘭在殿選之時刻意在康熙麵前提起她身為庶女的身份,心中更加暗恨不已,隻覺得年兮蘭表麵溫柔和善,其實內心暗藏奸邪,否則又怎會專挑人家的痛處說,字字句句如同刀子一般,刺得人生疼。
雯惠勉強壓下心中的憤怒與不甘,忽然瞥見年兮蘭腰間係著一塊芷蘭紋飾的白玉鏤雕香囊,遠比佟佳芷蘭送給她的香囊精美許多,襯著明黃色旗裝,更顯得貴氣非凡。雯惠心中嫉妒不已,暗忖皇貴妃之所以敢用隻有皇後才可以穿著的明黃色衣料縫製的旗裝,必定是康熙的寵愛與縱容所致。如此暗藏奸邪、狂傲放肆的女子,怎配得到皇貴妃尊貴的位份?
雯惠眸光一閃,計上心來,忽然驚慌失措的跪在地上,嫵媚的雙眼中蓄滿了淚水,不住的向著年兮蘭磕頭求饒道:“皇貴妃娘娘饒命,奴婢隻是無心之過,並非有意對娘娘不敬!皇貴妃娘娘仁慈善良,饒過奴婢這次吧!”
年兮蘭微微一愣,疑惑的望著已經將白皙的額頭磕得紅腫不堪的瓜爾佳雯惠,“此話從何說起?好好的,為何要忽然向本宮磕起頭來?”
年兮蘭剛才見康熙望著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的目光帶著濃重的厭惡之色,便猜想此二人應該與前些時日宮中傳出的那些針對她的流言蜚語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才會出言試探。沒想到這位瓜爾佳雯惠竟然如此沉不住氣,自己還沒怎麽為難她呢,她便迫不及待的發難。如此看來,她應該不是那位心思縝密、編造流言的女子。然而即便如此,瓜爾佳雯惠依然對她有著濃重的敵意,如此看來,隻怕這位瓜爾佳雯惠必定是迷上了康熙,因此才會格外嫉妒記恨自己。
雯惠一邊委委屈屈的哭得梨花帶雨,一邊顫抖著解下腰間係著的芷蘭紋飾白玉鏤雕香囊,急切的解釋道:“皇貴妃娘娘容稟,這香囊乃是奴婢的一位摯友所贈,因此奴婢才會時刻將其帶在身上,卻忘記了這個香囊上的芷蘭紋飾重了娘娘的名諱。奴婢已經知錯了,請娘娘饒恕奴婢的無心之過吧!”
年兮蘭眨了眨眼睛,已經聽出了雯惠言語間的暗指,卻並不打算如雯惠所願那般詢問她究竟是何人將香囊贈送給她,她有的是方法可以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偏偏不願中了雯惠設下的圈套,如了雯惠的意。
年兮蘭正欲開口,卻沒想到被康熙搶先一步。康熙淡淡的睥睨著瓜爾佳雯惠,冷哼一聲,沉聲道:“既然你已經知錯,也不必再求皇貴妃諒解,無論你有怎樣的原因與苦衷,朕都不會饒恕對皇貴妃不敬之人。況且,你已經佩戴這枚香囊多日,先前一無所覺,如今卻忽然恍然大悟,可見你並非愚笨之人,而是將心思皆用在了別處。”
康熙略微停頓片刻,沉聲道:“瓜爾佳雯惠,撂牌子。”
雯惠愕然當場,心中疑惑不解,為何事情沒有按照她設想那般發展下去?皇上見她被皇貴妃刻意刁難,不是應該心生憐惜,進而為了她與皇貴妃心生嫌隙的嗎?為何皇上會不顧青紅皂白的發落處置了她,反而一心維護著那個女人?
雯惠適才之所以沒有立即向康熙稟明贈送她香囊之人便是佟佳芷蘭,並非當真與佟佳芷蘭感情深厚,隻不過是想要借此在康熙心中留下情深意重的印象罷了。此時見康熙執意撂了她的牌子,堵死了她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之路,雯惠氣憤之餘,竟是什麽也顧不得了。
瓜爾佳雯惠顫抖著身子跪在地上,涕淚橫流的哭訴道:“都是佟佳芷蘭故意陷害奴婢的,這香囊原本是她的貼身之物,奴婢什麽都不知道,奴婢冤枉啊!”
佟佳芷蘭慌忙跪在地上,驚慌失措的磕頭道:“奴婢罪該萬死,奴婢一時糊塗,鑄成大錯,不敢祈求皇上與皇貴妃娘娘原諒,奴婢甘願領罰!”
康熙眼中閃過一抹利芒,沉聲道:“佟佳芷蘭德行有虧,行事魯莽,撂牌子,並罰寫女則五百遍。”
康熙此言一出,不僅榮妃、惠妃、宜妃三人大驚失色,就連年兮蘭愕然當場。無論如何,憑借佟佳氏的出身,也不該落得如此結局。被康熙當眾指責德行有虧、行事魯莽,罰寫女則百遍,佟佳氏此生都別想有好姻緣了。康熙如此行事,等同於毫不客氣的落了佟國維的麵子。幾人轉念想到佟國維先前對於八阿哥胤禩的支持,又覺得康熙如此厭惡佟佳氏,必定是由於記恨佟國維在朝中引起黨爭所致。
想到這一點,宜妃、惠妃等人自然不敢再勸。年兮蘭麵露疑惑之色,然而望著康熙眼中堅定的神色,卻沒有開口。
佟佳芷蘭被康熙撂了牌子,心中反而覺得非常輕鬆。她原本就不想被當做家族聯姻的工具,嫁入皇上後宮或是皇室宗親的府中。佟佳氏的女子之中,雖然不乏身份尊貴的太後、皇後、貴妃,然而結局卻無疑蒼涼寥落。在佟佳芷蘭眼中,她們隻是表麵上看起來光鮮而已,然而心中卻有著他人難以想象的苦楚與寂寞,並不算是真正的得到幸福。
因此,佟佳芷蘭兵行險招,故意在入宮之初將刻有芷蘭紋飾的香囊送給高傲張揚、野心勃勃的瓜爾佳雯惠,並且聯絡佟佳氏一族安插在後宮之中的眼線,放出了汙蔑皇貴妃的流言蜚語。表麵上是針對皇貴妃,想要挑撥皇上與皇貴妃之間的感情,其實是想借此惹怒皇上,被皇上撂牌子,以求擺脫佟佳氏女子的悲慘宿命。
眼見本屆秀女中身份最為高貴的佟佳芷蘭與容貌最為出眾的瓜爾佳雯惠皆被康熙毫不留情的撂了牌子,尚未進行殿選的秀女不由得紛紛歇了不該有的心思,隻求能夠被榮妃、惠妃、宜妃選中,嫁入某一位阿哥府中,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殿選之後,康熙果然沒有留下一位女子進入後宮,隻是為阿哥們與皇室宗親挑選了一些適合的女子下旨賜婚,此舉令朝中大臣與後宮眾人唏噓不已。然而此時孝莊皇後已經過世,凡事皆由康熙一人乾綱獨斷,因此,即使眾人明知康熙專寵年兮蘭的行為有違宮規,然而卻無一人膽敢在康熙麵前提出半點異議。
當晚,年兮蘭一邊小口的喝著康熙親自喂到嘴邊的燕窩粥,一邊疑惑的問道:“若是隻以香囊之事發落了兩位秀女,並且當眾斥責佟佳芷蘭德行有虧,似乎有些太過嚴厲了些。”
康熙溫柔的將年兮蘭擁入懷中,輕聲歎息道:“若是編造流言之人是其他秀女,朕早就當眾賜她廷杖之刑,讓她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秀女好好長長記性。隻是,佟佳芷蘭偏偏與朕的母後同族,朕隻能暗中將佟佳氏的罪證送到佟國維麵前,嚴厲的申斥他一番。而佟佳芷蘭故意捏造流言,其實卻另有所圖。然而,朕始終不能原諒她利用蘭兒,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才會在殿選之時嚴厲的斥責她。無論如何,此次的確是朕委屈蘭兒了。”
“我一點都不覺得委屈呢!”年兮蘭眨了眨眼睛,莞爾一笑,“皇上不是已經為了一點小事便接連撂了本屆秀女中最為出色的兩位秀女的牌子麽?皇上如此行事,也是意在為我立威吧!估計日後即使再有選秀,那些秀女們見到我,也都要繞路而行,再不敢得罪我了。盡管皇上這樣行事有些霸道,但是,我心裏卻喜歡得緊……”
康熙憐惜的捏了捏年兮蘭的米分嫩的臉頰,眼中滿是融融的暖意,“蘭兒喜歡就好……”
康熙癡迷的望著年兮蘭清澈的雙眼,纏綿的吻上了年兮蘭柔嫩的唇瓣。年兮蘭卻伸手抵住康熙的胸口,輕聲詢問道:“以後的選秀,皇上是不是也不會留下秀女選入後宮?”
康熙聽聞年兮蘭疑惑不安的詢問,心中雖然有些微微失望,然而卻依然露出一抹溫柔的笑容,低下頭來輕輕的噬咬著年兮蘭微涼的耳垂,在她耳畔鄭重其事的保證道:“朕以大清帝王身份對蘭兒起誓,從今而後,隻親近寵愛蘭兒一人。除蘭兒之外,再不會親近其他女人。蘭兒,相信朕一次,可好?”
康熙原以為年兮蘭聽了他的誓言,必定會露出感動的神色,然而年兮蘭卻皺著眉頭,極為認真的說道:“男人也不行!”
康熙愕然半晌,方才想明白了年兮蘭話中的涵義,頓時咬牙切齒的磨牙道:“好啊,小丫頭長能耐了是吧,竟然膽敢取笑朕!看朕今晚怎麽收拾你!”
康熙一邊說,一邊將年兮蘭擁入懷中,伸手扯開年兮蘭旗裝上的盤扣,炙熱的吻點點落在年兮蘭的脖頸與胸前,留下嫣紅色的吻痕。
年兮蘭一邊躲閃,一邊輕聲求饒道:“皇上,不要,小心孩子啊!”
康熙微微一愣,望著年兮蘭眼中來不及收起的狡黠之色,恨恨的捏了捏年兮蘭腰間的軟肉,挑眉道:“你是故意的是吧?故意挑起朕的火來,然後再用孩子為借口,拒絕朕的寵幸?”
年兮蘭伸手輕輕的撫摸著康熙的臉頰,淺笑道:“皇上早已經給予我專寵的誓約了,我心裏一直都記著呢。剛剛我隻是想與皇上開個玩笑而已,並非不信任皇上。”
康熙心中一暖,隻恨不得立即將懷中這個時刻牽動他心神的小女子揉入懷中,然而想到她如今的身體狀況,隻能暫且壓下心中的欲火。
“最後一個!”康熙皺著眉頭認真的說道:“朕隻會讓你再生下這一個孩子。太過頻繁的懷孕生子對你的身子不好。”
年兮蘭愣了愣,皺眉道:“可是若是有了孩子,總不能狠心落胎吧?”
康熙思索片刻,若無其事的開口道:“既然你的身子特殊,避子湯對你而言效用不大,那便令劉聲芳為朕開一副避子湯好了。”
年兮蘭身子一震,難以置信的望著康熙,卻在康熙溫柔的注視中,漸漸紅了眼眶。
年兮蘭哽咽的開口勸道:“皇上切莫如此胡鬧,是藥三分毒,又豈是可以胡亂吃的?若是那湯藥傷了皇上的身子,又該如何是好?”
康熙為年兮蘭擦去眼角滑落的淚水,莞爾道:“朕如今已經有了二十二位阿哥與十二位公主,也算子嗣興旺了。即使那避子湯藥效霸道,使朕以後都無法生育子嗣,也沒有什麽好可惜的。蘭兒不必為朕擔心。朕寧願冒這個危險,也不願蘭兒被頻繁的懷孕生子拖垮了身子。朕要蘭兒健康快樂的生活在朕的身邊,陪朕一起共賞這盛世繁華。蘭兒可願意?”
年兮蘭又哭又笑的用力點了點頭,柔聲回答道:“願意!我當然願意!”
原來,她心中不敢奢求的幸福,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來到她的身旁。年兮蘭輕輕的握住康熙溫暖的手掌,十指交握,與康熙一起露出一抹心滿意足的笑容。
☆、第135章3 番外(二)
胤禧小包子的學霸之路
愛新覺羅胤禧有一個愉快且幸福的童年,除了一母同胞的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以外,還有眾多十分疼愛他且好為人師的才華出眾的哥哥們。
身為皇貴妃所出的長子,且容貌生的與康熙皇帝十分相似,胤禧從小便受到了皇阿瑪、皇額娘以及兄長們的疼愛。
皇額娘最愛做的便是將年幼的他抱在懷中,輕聲細語的為他講著動聽的故事哄他入眠。盡管皇宮裏的內務府有許多手藝出眾的針線上人,然而皇額娘卻始終喜歡親手給他和弟弟妹妹們縫製衣衫。每次穿著皇額娘親手為他縫製的衣袍,胤禧心裏都會感到難以言喻的溫暖與滿足,那種從心底升起的幸福感覺,遠比得到皇阿瑪給予的名貴賞賜更加快樂數倍。
相對於他的學業,皇額娘似乎更加關心他的健康。每次皇阿瑪讓他熬夜背書的時候,都會收獲皇額娘不滿的眼刀數枚。由於皇額娘的細心照顧,胤禧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生過病,身高比弟弟妹妹皆要高上半頭甚至一頭,身體健康得連太醫院中醫術最為高明的劉禦醫都稱讚不已。
胤禧深知雖然人人都說皇阿瑪冷漠威嚴、不苟言笑,然而對於他們兄妹四人卻十分疼寵。宮人們私下裏都說他們兄妹幾人是沾了皇額娘的光,才會被皇阿瑪愛屋及烏的疼寵,還說皇阿瑪之所以為皇額娘賜了滿洲大姓富察氏,乃是為了正式冊封皇額娘為皇後做準備,同時也是為了給他們兄弟幾人鋪路。
雖然胤禧開始的時候還不大懂得宮人們言語間的涵義,然而卻敏銳的發現自從皇額娘及其家人被賜姓富察氏以後,宮裏的其他妃嬪娘娘以及宮女太監們對於皇額娘更加恭敬了幾分,就連伺候他們兄妹四人的宮人們也更加小心翼翼,絲毫不敢在他們麵前擺出教養嬤嬤的架勢來教訓他們,生怕被他們在皇阿瑪麵前告狀,進而被皇阿瑪訓斥責罰。之後,舅舅更是領兵擊敗了準葛爾部策妄阿拉布坦,平定了西北,宮裏更是無人膽敢小覷他們母子幾人。
二哥胤礽自從被罷黜了太子之位以後,為人倒是平和了許多。在胤禧的印象中,二哥一直是一位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絲毫沒有宮人們私下裏談論的那般驕縱暴戾的脾氣。二哥最喜歡的就是每日裏早早起身,來到無逸齋看著他在師傅的教導下背書。尤其是當他按照康熙的規矩將每一章節都背誦一百二十遍的時候,二哥明亮的鳳眼中總是帶著奇異的笑意凝望著他,臉上露出似懷念似悵惘的神色。胤禧那時候年紀還小,還不懂得二哥胤礽看著他背書時的複雜心緒,隻是覺得二哥似乎在他的麵容上尋找著其他人的身影,仿佛在透過他的麵容思念著什麽人。
三哥胤祉文采斐然,時常嫌棄他做的詩詞意境欠佳,每次尋到機會都會給他出上好多題目讓他即興作詩,之後更加不厭其煩的逐字逐句的點評指教。雖然三哥為人像一個老先生一般,甚至比起講授漢學的師傅還古板,然而胤禧卻能感受到三哥是真心想要教給他自己最為拿手詩詞文章,為了不讓三哥失望,胤禧盡管對吟詩作賦興趣不大,然而卻依然學得十分認真。
五哥胤棋與七哥胤祐雖然對他十分和善,但卻並不十分親近,仿佛總是刻意與他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但兩人都對他說過倘若他需要幫助,可以來找他們之類的話。可是,胤禧自幼便有皇額娘疼著,皇阿瑪護著,可愛的弟弟妹妹們陪著,還有許多位好為人師的哥哥們教導著,成群的宮女太監們小心翼翼、盡職盡責的伺候著,他實在是沒有什麽事情需要請五哥和七哥幫忙,因此也便與兩人來往得少一些。
八哥胤禩、九哥胤禟、十哥胤俄及十四哥胤禎時常結伴而行前來無逸齋看望胤禧。胤禧很喜歡八哥胤禩的如同春風般和煦的溫暖笑容,也很喜歡跟隨八哥學習下棋和繪畫。
九哥胤禟最喜歡送他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甚至時常送他一些從洋人手中買來的飾品、玩具供他佩戴把玩,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用他眼饞的玩具逗得他笑彎了雙眼接連喚上好幾句“九哥”,才肯將帶來的玩具交到他的手中。
十哥胤俄與十四哥胤禎最喜歡在下午的騎射課上搶諳達的功夫,爭著教他騎馬射箭。有這兩位騎射功夫非同一般的兄長手把手的教導,胤禧的騎射功夫突飛猛進,一日千裏,直叫諳達大呼奇跡。
胤禧總是覺得四哥胤禛對他的感情有些複雜,尤其是向來隻喚他的大名,從來不肯喚一聲他的小名福沛。四哥的字寫得很好看,筆走遊龍、蒼勁有力,連皇阿瑪對四哥的字都稱讚不已。然而胤禧剛進無逸齋跟隨師傅習字的時候,猶帶著嬰兒肥的小肉手力道不足,寫出的字跡綿軟無力。胤禧原以為會被寫得一手好字的四哥嗤笑,然而四哥有一次來無逸齋查看弘曆的功課時,見了他寫的字以後,卻隻是皺了皺眉頭,隨即坐在他的身邊,耐心的一一指出他這幅字的不足之處,並且手把手的教他運筆的技巧與方法,使他受益頗多。如今他的字已經寫得很好,並且自成風格,卻依稀能夠從其中看出四哥字跡的影子。
胤禧一直知道四哥對自己很好,然而直到有一次木蘭圍場行獵之時,年僅六歲的他險些被一頭發狂的黑熊所傷,四哥竟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毫不猶豫的傾身撲到他的麵前,將他仔細的護在身後。雖然隨後趕到的皇阿瑪舉槍射中了黑熊的頭部,救了他和四哥,然而在胤禧的心中,卻牢牢的記住了四哥不顧一切將他護在身後的背影。
就連比他年長一歲的弘曆都時常和他開玩笑的感歎,他的阿瑪對待二十一弟比對待親生兒子還要好上幾分。每每看見四哥將他抱在懷中,和顏悅色的教他習字的時候,弘曆和弘晝都會露出悵然羨慕的眼神。年幼的胤禧暗暗想道:四哥之所以對他如此疼愛照顧,也許是因為他是他最為年幼的兄弟所致。縱然滿人有著抱孫不抱子的規矩,然而他們不是父子,而是兄弟,也許兄弟之間的感情比之父子又有所不同。
胤禧心中也有著許多疑惑。不知為了什麽,皇阿瑪雖然並不反對四哥前來教導他習字,然而卻不願看到四哥親密的將他抱在懷中,如同教導兒子那般手把手的習字的模樣。四哥似乎也對此事心有所感,因此每次前來無逸齋,都是刻意錯開皇阿瑪來無逸齋查看阿哥們學業的時辰。
因為有著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皇阿瑪親自教誨,以及眾位兄長們毫不藏私(興致勃勃)、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的教導,胤禧的才學與騎射功夫自然學得極好。
胤禧十一歲的時候,便按照康熙的旨意在文華殿為滿漢大臣講學,此後,胤禧又多次在文武大臣麵前講解儒家經典,因為胤禧苦學多年,又經過皇阿瑪與諸位兄長們的反複教導,胤禧雖然年紀尚輕,卻毫不怯場,深得文武百官交口稱讚。
胤禧不僅才學出眾,更加嫻騎擅射,十三歲的時候,騎射功夫就已經不遜於諸位兄長,射法熟嫻,連發連中,且式樣至精,且馬術嫻熟,能夠在縱馬飛馳之時左右開弓、彎弓射箭,皆可命中靶心。胤禧曾多次跟隨康熙與諸位兄長前往木蘭圍場狩獵,八歲時即可射中鹿、獾子野兔等獵物。十歲時,胤禧在射獵之時遇到野獸擾駕,他毫不退縮的與兄長們一同射死野獸,康熙龍顏大悅,護駕有功的十阿哥與十四阿哥等人皆有所賞。
胤禧十四歲大婚以後,便入朝辦差。時常因為獨到的見解令諸位大臣刮目相看。兩年後,由於政績斐然,年僅十六歲的胤禧被康熙冊封為嘉親王,成了大清朝最為年輕的一位和碩親王。
四年後,身體依然康健的康熙卻忽然不顧朝中諸位大臣的挽留,毅然將江山社稷交托給年僅二十歲的胤禧,令其登基為帝,自己則攜著已經被尊為太後的年兮蘭居於暢春園,過起了弄孫為樂的悠閑日子。
由於胤禧是由諸位才能卓越、各有所長的兄長們一手教導出來的帝王,諸位兄長自然對其登基為帝毫無半點異議。康熙見此情形,終於露出滿意的微笑。能得如今兄弟相得、君臣和睦的局麵,也不枉費康熙多年的費心籌謀。
別當他不知道那幫混小子心裏在想些什麽,每次都故意逗得胤禧笑得見牙不見眼才肯罷休,必定是對著胤禧這張與他極為相似的麵容心裏暗自琢磨著不可告人的壞主意。然而,憑借胤禧這張討喜的麵容,能讓這幫混小子齊心合力的幫他教導出一位大清帝王,康熙心中總算平衡了一些。
胤禧深知皇阿瑪對皇額娘用情至深,自己也曾暗自期盼能夠得到這樣一份熾烈的感情。然而他的皇後與諸位妃嬪們卻對他恭敬大於親厚,其中雖然也不乏容貌出眾的女子,然而卻無一人可以令他有那種想要不顧一切嗬護疼寵一名女子的想法。
數十年之後,已經有了眾多妻妾子女的胤禧方才知曉,並非所有人都有機緣可以遇到一位傾心相愛的女子,獲得那樣一份純粹、濃烈的感情。胤禧失落之餘,也暗自鬆了一口氣。身為大清帝王,他不該對一名女子用情過深,現在他已經有了端莊賢淑的皇後,也有了眾多風姿各異的美貌妃嬪,這樣,就很好。
=====================
書香門第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康熙望著行禮後垂手而立、低垂著頭的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微微眯起雙眼,嘴角微揚,噙著一抹冰冷的笑紋。
年兮蘭敏銳的覺察到康熙心緒的變化,不禁順著康熙的視線望去,對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多看了幾眼。
年兮蘭打量了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片刻,開口道:“左邊數第三位秀女是哪家的女孩兒,抬起頭來讓本宮看看。”
瓜爾佳雯惠心中一喜,連忙上前一步,恭敬的回稟道:“奴婢瓜爾佳雯惠,是三品協領祜滿之女。”語畢,微微抬起頭,卻依然低垂著眼睛,不敢放肆的直視康熙與年兮蘭的麵容。
年兮蘭望著雯惠豔麗奪目的麵容,似笑非笑的瞥了康熙一眼,淺笑道:“好整齊標誌的模樣兒。祜滿之女,那便是和嬪今年參選的庶妹了?”
瓜爾佳雯惠聽聞年兮蘭在殿選之時刻意在康熙麵前提起她身為庶女的身份,心中更加暗恨不已,隻覺得年兮蘭表麵溫柔和善,其實內心暗藏奸邪,否則又怎會專挑人家的痛處說,字字句句如同刀子一般,刺得人生疼。
雯惠勉強壓下心中的憤怒與不甘,忽然瞥見年兮蘭腰間係著一塊芷蘭紋飾的白玉鏤雕香囊,遠比佟佳芷蘭送給她的香囊精美許多,襯著明黃色旗裝,更顯得貴氣非凡。雯惠心中嫉妒不已,暗忖皇貴妃之所以敢用隻有皇後才可以穿著的明黃色衣料縫製的旗裝,必定是康熙的寵愛與縱容所致。如此暗藏奸邪、狂傲放肆的女子,怎配得到皇貴妃尊貴的位份?
雯惠眸光一閃,計上心來,忽然驚慌失措的跪在地上,嫵媚的雙眼中蓄滿了淚水,不住的向著年兮蘭磕頭求饒道:“皇貴妃娘娘饒命,奴婢隻是無心之過,並非有意對娘娘不敬!皇貴妃娘娘仁慈善良,饒過奴婢這次吧!”
年兮蘭微微一愣,疑惑的望著已經將白皙的額頭磕得紅腫不堪的瓜爾佳雯惠,“此話從何說起?好好的,為何要忽然向本宮磕起頭來?”
年兮蘭剛才見康熙望著佟佳芷蘭與瓜爾佳雯惠的目光帶著濃重的厭惡之色,便猜想此二人應該與前些時日宮中傳出的那些針對她的流言蜚語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才會出言試探。沒想到這位瓜爾佳雯惠竟然如此沉不住氣,自己還沒怎麽為難她呢,她便迫不及待的發難。如此看來,她應該不是那位心思縝密、編造流言的女子。然而即便如此,瓜爾佳雯惠依然對她有著濃重的敵意,如此看來,隻怕這位瓜爾佳雯惠必定是迷上了康熙,因此才會格外嫉妒記恨自己。
雯惠一邊委委屈屈的哭得梨花帶雨,一邊顫抖著解下腰間係著的芷蘭紋飾白玉鏤雕香囊,急切的解釋道:“皇貴妃娘娘容稟,這香囊乃是奴婢的一位摯友所贈,因此奴婢才會時刻將其帶在身上,卻忘記了這個香囊上的芷蘭紋飾重了娘娘的名諱。奴婢已經知錯了,請娘娘饒恕奴婢的無心之過吧!”
年兮蘭眨了眨眼睛,已經聽出了雯惠言語間的暗指,卻並不打算如雯惠所願那般詢問她究竟是何人將香囊贈送給她,她有的是方法可以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偏偏不願中了雯惠設下的圈套,如了雯惠的意。
年兮蘭正欲開口,卻沒想到被康熙搶先一步。康熙淡淡的睥睨著瓜爾佳雯惠,冷哼一聲,沉聲道:“既然你已經知錯,也不必再求皇貴妃諒解,無論你有怎樣的原因與苦衷,朕都不會饒恕對皇貴妃不敬之人。況且,你已經佩戴這枚香囊多日,先前一無所覺,如今卻忽然恍然大悟,可見你並非愚笨之人,而是將心思皆用在了別處。”
康熙略微停頓片刻,沉聲道:“瓜爾佳雯惠,撂牌子。”
雯惠愕然當場,心中疑惑不解,為何事情沒有按照她設想那般發展下去?皇上見她被皇貴妃刻意刁難,不是應該心生憐惜,進而為了她與皇貴妃心生嫌隙的嗎?為何皇上會不顧青紅皂白的發落處置了她,反而一心維護著那個女人?
雯惠適才之所以沒有立即向康熙稟明贈送她香囊之人便是佟佳芷蘭,並非當真與佟佳芷蘭感情深厚,隻不過是想要借此在康熙心中留下情深意重的印象罷了。此時見康熙執意撂了她的牌子,堵死了她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之路,雯惠氣憤之餘,竟是什麽也顧不得了。
瓜爾佳雯惠顫抖著身子跪在地上,涕淚橫流的哭訴道:“都是佟佳芷蘭故意陷害奴婢的,這香囊原本是她的貼身之物,奴婢什麽都不知道,奴婢冤枉啊!”
佟佳芷蘭慌忙跪在地上,驚慌失措的磕頭道:“奴婢罪該萬死,奴婢一時糊塗,鑄成大錯,不敢祈求皇上與皇貴妃娘娘原諒,奴婢甘願領罰!”
康熙眼中閃過一抹利芒,沉聲道:“佟佳芷蘭德行有虧,行事魯莽,撂牌子,並罰寫女則五百遍。”
康熙此言一出,不僅榮妃、惠妃、宜妃三人大驚失色,就連年兮蘭愕然當場。無論如何,憑借佟佳氏的出身,也不該落得如此結局。被康熙當眾指責德行有虧、行事魯莽,罰寫女則百遍,佟佳氏此生都別想有好姻緣了。康熙如此行事,等同於毫不客氣的落了佟國維的麵子。幾人轉念想到佟國維先前對於八阿哥胤禩的支持,又覺得康熙如此厭惡佟佳氏,必定是由於記恨佟國維在朝中引起黨爭所致。
想到這一點,宜妃、惠妃等人自然不敢再勸。年兮蘭麵露疑惑之色,然而望著康熙眼中堅定的神色,卻沒有開口。
佟佳芷蘭被康熙撂了牌子,心中反而覺得非常輕鬆。她原本就不想被當做家族聯姻的工具,嫁入皇上後宮或是皇室宗親的府中。佟佳氏的女子之中,雖然不乏身份尊貴的太後、皇後、貴妃,然而結局卻無疑蒼涼寥落。在佟佳芷蘭眼中,她們隻是表麵上看起來光鮮而已,然而心中卻有著他人難以想象的苦楚與寂寞,並不算是真正的得到幸福。
因此,佟佳芷蘭兵行險招,故意在入宮之初將刻有芷蘭紋飾的香囊送給高傲張揚、野心勃勃的瓜爾佳雯惠,並且聯絡佟佳氏一族安插在後宮之中的眼線,放出了汙蔑皇貴妃的流言蜚語。表麵上是針對皇貴妃,想要挑撥皇上與皇貴妃之間的感情,其實是想借此惹怒皇上,被皇上撂牌子,以求擺脫佟佳氏女子的悲慘宿命。
眼見本屆秀女中身份最為高貴的佟佳芷蘭與容貌最為出眾的瓜爾佳雯惠皆被康熙毫不留情的撂了牌子,尚未進行殿選的秀女不由得紛紛歇了不該有的心思,隻求能夠被榮妃、惠妃、宜妃選中,嫁入某一位阿哥府中,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殿選之後,康熙果然沒有留下一位女子進入後宮,隻是為阿哥們與皇室宗親挑選了一些適合的女子下旨賜婚,此舉令朝中大臣與後宮眾人唏噓不已。然而此時孝莊皇後已經過世,凡事皆由康熙一人乾綱獨斷,因此,即使眾人明知康熙專寵年兮蘭的行為有違宮規,然而卻無一人膽敢在康熙麵前提出半點異議。
當晚,年兮蘭一邊小口的喝著康熙親自喂到嘴邊的燕窩粥,一邊疑惑的問道:“若是隻以香囊之事發落了兩位秀女,並且當眾斥責佟佳芷蘭德行有虧,似乎有些太過嚴厲了些。”
康熙溫柔的將年兮蘭擁入懷中,輕聲歎息道:“若是編造流言之人是其他秀女,朕早就當眾賜她廷杖之刑,讓她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秀女好好長長記性。隻是,佟佳芷蘭偏偏與朕的母後同族,朕隻能暗中將佟佳氏的罪證送到佟國維麵前,嚴厲的申斥他一番。而佟佳芷蘭故意捏造流言,其實卻另有所圖。然而,朕始終不能原諒她利用蘭兒,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才會在殿選之時嚴厲的斥責她。無論如何,此次的確是朕委屈蘭兒了。”
“我一點都不覺得委屈呢!”年兮蘭眨了眨眼睛,莞爾一笑,“皇上不是已經為了一點小事便接連撂了本屆秀女中最為出色的兩位秀女的牌子麽?皇上如此行事,也是意在為我立威吧!估計日後即使再有選秀,那些秀女們見到我,也都要繞路而行,再不敢得罪我了。盡管皇上這樣行事有些霸道,但是,我心裏卻喜歡得緊……”
康熙憐惜的捏了捏年兮蘭的米分嫩的臉頰,眼中滿是融融的暖意,“蘭兒喜歡就好……”
康熙癡迷的望著年兮蘭清澈的雙眼,纏綿的吻上了年兮蘭柔嫩的唇瓣。年兮蘭卻伸手抵住康熙的胸口,輕聲詢問道:“以後的選秀,皇上是不是也不會留下秀女選入後宮?”
康熙聽聞年兮蘭疑惑不安的詢問,心中雖然有些微微失望,然而卻依然露出一抹溫柔的笑容,低下頭來輕輕的噬咬著年兮蘭微涼的耳垂,在她耳畔鄭重其事的保證道:“朕以大清帝王身份對蘭兒起誓,從今而後,隻親近寵愛蘭兒一人。除蘭兒之外,再不會親近其他女人。蘭兒,相信朕一次,可好?”
康熙原以為年兮蘭聽了他的誓言,必定會露出感動的神色,然而年兮蘭卻皺著眉頭,極為認真的說道:“男人也不行!”
康熙愕然半晌,方才想明白了年兮蘭話中的涵義,頓時咬牙切齒的磨牙道:“好啊,小丫頭長能耐了是吧,竟然膽敢取笑朕!看朕今晚怎麽收拾你!”
康熙一邊說,一邊將年兮蘭擁入懷中,伸手扯開年兮蘭旗裝上的盤扣,炙熱的吻點點落在年兮蘭的脖頸與胸前,留下嫣紅色的吻痕。
年兮蘭一邊躲閃,一邊輕聲求饒道:“皇上,不要,小心孩子啊!”
康熙微微一愣,望著年兮蘭眼中來不及收起的狡黠之色,恨恨的捏了捏年兮蘭腰間的軟肉,挑眉道:“你是故意的是吧?故意挑起朕的火來,然後再用孩子為借口,拒絕朕的寵幸?”
年兮蘭伸手輕輕的撫摸著康熙的臉頰,淺笑道:“皇上早已經給予我專寵的誓約了,我心裏一直都記著呢。剛剛我隻是想與皇上開個玩笑而已,並非不信任皇上。”
康熙心中一暖,隻恨不得立即將懷中這個時刻牽動他心神的小女子揉入懷中,然而想到她如今的身體狀況,隻能暫且壓下心中的欲火。
“最後一個!”康熙皺著眉頭認真的說道:“朕隻會讓你再生下這一個孩子。太過頻繁的懷孕生子對你的身子不好。”
年兮蘭愣了愣,皺眉道:“可是若是有了孩子,總不能狠心落胎吧?”
康熙思索片刻,若無其事的開口道:“既然你的身子特殊,避子湯對你而言效用不大,那便令劉聲芳為朕開一副避子湯好了。”
年兮蘭身子一震,難以置信的望著康熙,卻在康熙溫柔的注視中,漸漸紅了眼眶。
年兮蘭哽咽的開口勸道:“皇上切莫如此胡鬧,是藥三分毒,又豈是可以胡亂吃的?若是那湯藥傷了皇上的身子,又該如何是好?”
康熙為年兮蘭擦去眼角滑落的淚水,莞爾道:“朕如今已經有了二十二位阿哥與十二位公主,也算子嗣興旺了。即使那避子湯藥效霸道,使朕以後都無法生育子嗣,也沒有什麽好可惜的。蘭兒不必為朕擔心。朕寧願冒這個危險,也不願蘭兒被頻繁的懷孕生子拖垮了身子。朕要蘭兒健康快樂的生活在朕的身邊,陪朕一起共賞這盛世繁華。蘭兒可願意?”
年兮蘭又哭又笑的用力點了點頭,柔聲回答道:“願意!我當然願意!”
原來,她心中不敢奢求的幸福,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來到她的身旁。年兮蘭輕輕的握住康熙溫暖的手掌,十指交握,與康熙一起露出一抹心滿意足的笑容。
☆、第135章3 番外(二)
胤禧小包子的學霸之路
愛新覺羅胤禧有一個愉快且幸福的童年,除了一母同胞的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以外,還有眾多十分疼愛他且好為人師的才華出眾的哥哥們。
身為皇貴妃所出的長子,且容貌生的與康熙皇帝十分相似,胤禧從小便受到了皇阿瑪、皇額娘以及兄長們的疼愛。
皇額娘最愛做的便是將年幼的他抱在懷中,輕聲細語的為他講著動聽的故事哄他入眠。盡管皇宮裏的內務府有許多手藝出眾的針線上人,然而皇額娘卻始終喜歡親手給他和弟弟妹妹們縫製衣衫。每次穿著皇額娘親手為他縫製的衣袍,胤禧心裏都會感到難以言喻的溫暖與滿足,那種從心底升起的幸福感覺,遠比得到皇阿瑪給予的名貴賞賜更加快樂數倍。
相對於他的學業,皇額娘似乎更加關心他的健康。每次皇阿瑪讓他熬夜背書的時候,都會收獲皇額娘不滿的眼刀數枚。由於皇額娘的細心照顧,胤禧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生過病,身高比弟弟妹妹皆要高上半頭甚至一頭,身體健康得連太醫院中醫術最為高明的劉禦醫都稱讚不已。
胤禧深知雖然人人都說皇阿瑪冷漠威嚴、不苟言笑,然而對於他們兄妹四人卻十分疼寵。宮人們私下裏都說他們兄妹幾人是沾了皇額娘的光,才會被皇阿瑪愛屋及烏的疼寵,還說皇阿瑪之所以為皇額娘賜了滿洲大姓富察氏,乃是為了正式冊封皇額娘為皇後做準備,同時也是為了給他們兄弟幾人鋪路。
雖然胤禧開始的時候還不大懂得宮人們言語間的涵義,然而卻敏銳的發現自從皇額娘及其家人被賜姓富察氏以後,宮裏的其他妃嬪娘娘以及宮女太監們對於皇額娘更加恭敬了幾分,就連伺候他們兄妹四人的宮人們也更加小心翼翼,絲毫不敢在他們麵前擺出教養嬤嬤的架勢來教訓他們,生怕被他們在皇阿瑪麵前告狀,進而被皇阿瑪訓斥責罰。之後,舅舅更是領兵擊敗了準葛爾部策妄阿拉布坦,平定了西北,宮裏更是無人膽敢小覷他們母子幾人。
二哥胤礽自從被罷黜了太子之位以後,為人倒是平和了許多。在胤禧的印象中,二哥一直是一位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絲毫沒有宮人們私下裏談論的那般驕縱暴戾的脾氣。二哥最喜歡的就是每日裏早早起身,來到無逸齋看著他在師傅的教導下背書。尤其是當他按照康熙的規矩將每一章節都背誦一百二十遍的時候,二哥明亮的鳳眼中總是帶著奇異的笑意凝望著他,臉上露出似懷念似悵惘的神色。胤禧那時候年紀還小,還不懂得二哥胤礽看著他背書時的複雜心緒,隻是覺得二哥似乎在他的麵容上尋找著其他人的身影,仿佛在透過他的麵容思念著什麽人。
三哥胤祉文采斐然,時常嫌棄他做的詩詞意境欠佳,每次尋到機會都會給他出上好多題目讓他即興作詩,之後更加不厭其煩的逐字逐句的點評指教。雖然三哥為人像一個老先生一般,甚至比起講授漢學的師傅還古板,然而胤禧卻能感受到三哥是真心想要教給他自己最為拿手詩詞文章,為了不讓三哥失望,胤禧盡管對吟詩作賦興趣不大,然而卻依然學得十分認真。
五哥胤棋與七哥胤祐雖然對他十分和善,但卻並不十分親近,仿佛總是刻意與他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但兩人都對他說過倘若他需要幫助,可以來找他們之類的話。可是,胤禧自幼便有皇額娘疼著,皇阿瑪護著,可愛的弟弟妹妹們陪著,還有許多位好為人師的哥哥們教導著,成群的宮女太監們小心翼翼、盡職盡責的伺候著,他實在是沒有什麽事情需要請五哥和七哥幫忙,因此也便與兩人來往得少一些。
八哥胤禩、九哥胤禟、十哥胤俄及十四哥胤禎時常結伴而行前來無逸齋看望胤禧。胤禧很喜歡八哥胤禩的如同春風般和煦的溫暖笑容,也很喜歡跟隨八哥學習下棋和繪畫。
九哥胤禟最喜歡送他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甚至時常送他一些從洋人手中買來的飾品、玩具供他佩戴把玩,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用他眼饞的玩具逗得他笑彎了雙眼接連喚上好幾句“九哥”,才肯將帶來的玩具交到他的手中。
十哥胤俄與十四哥胤禎最喜歡在下午的騎射課上搶諳達的功夫,爭著教他騎馬射箭。有這兩位騎射功夫非同一般的兄長手把手的教導,胤禧的騎射功夫突飛猛進,一日千裏,直叫諳達大呼奇跡。
胤禧總是覺得四哥胤禛對他的感情有些複雜,尤其是向來隻喚他的大名,從來不肯喚一聲他的小名福沛。四哥的字寫得很好看,筆走遊龍、蒼勁有力,連皇阿瑪對四哥的字都稱讚不已。然而胤禧剛進無逸齋跟隨師傅習字的時候,猶帶著嬰兒肥的小肉手力道不足,寫出的字跡綿軟無力。胤禧原以為會被寫得一手好字的四哥嗤笑,然而四哥有一次來無逸齋查看弘曆的功課時,見了他寫的字以後,卻隻是皺了皺眉頭,隨即坐在他的身邊,耐心的一一指出他這幅字的不足之處,並且手把手的教他運筆的技巧與方法,使他受益頗多。如今他的字已經寫得很好,並且自成風格,卻依稀能夠從其中看出四哥字跡的影子。
胤禧一直知道四哥對自己很好,然而直到有一次木蘭圍場行獵之時,年僅六歲的他險些被一頭發狂的黑熊所傷,四哥竟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毫不猶豫的傾身撲到他的麵前,將他仔細的護在身後。雖然隨後趕到的皇阿瑪舉槍射中了黑熊的頭部,救了他和四哥,然而在胤禧的心中,卻牢牢的記住了四哥不顧一切將他護在身後的背影。
就連比他年長一歲的弘曆都時常和他開玩笑的感歎,他的阿瑪對待二十一弟比對待親生兒子還要好上幾分。每每看見四哥將他抱在懷中,和顏悅色的教他習字的時候,弘曆和弘晝都會露出悵然羨慕的眼神。年幼的胤禧暗暗想道:四哥之所以對他如此疼愛照顧,也許是因為他是他最為年幼的兄弟所致。縱然滿人有著抱孫不抱子的規矩,然而他們不是父子,而是兄弟,也許兄弟之間的感情比之父子又有所不同。
胤禧心中也有著許多疑惑。不知為了什麽,皇阿瑪雖然並不反對四哥前來教導他習字,然而卻不願看到四哥親密的將他抱在懷中,如同教導兒子那般手把手的習字的模樣。四哥似乎也對此事心有所感,因此每次前來無逸齋,都是刻意錯開皇阿瑪來無逸齋查看阿哥們學業的時辰。
因為有著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皇阿瑪親自教誨,以及眾位兄長們毫不藏私(興致勃勃)、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的教導,胤禧的才學與騎射功夫自然學得極好。
胤禧十一歲的時候,便按照康熙的旨意在文華殿為滿漢大臣講學,此後,胤禧又多次在文武大臣麵前講解儒家經典,因為胤禧苦學多年,又經過皇阿瑪與諸位兄長們的反複教導,胤禧雖然年紀尚輕,卻毫不怯場,深得文武百官交口稱讚。
胤禧不僅才學出眾,更加嫻騎擅射,十三歲的時候,騎射功夫就已經不遜於諸位兄長,射法熟嫻,連發連中,且式樣至精,且馬術嫻熟,能夠在縱馬飛馳之時左右開弓、彎弓射箭,皆可命中靶心。胤禧曾多次跟隨康熙與諸位兄長前往木蘭圍場狩獵,八歲時即可射中鹿、獾子野兔等獵物。十歲時,胤禧在射獵之時遇到野獸擾駕,他毫不退縮的與兄長們一同射死野獸,康熙龍顏大悅,護駕有功的十阿哥與十四阿哥等人皆有所賞。
胤禧十四歲大婚以後,便入朝辦差。時常因為獨到的見解令諸位大臣刮目相看。兩年後,由於政績斐然,年僅十六歲的胤禧被康熙冊封為嘉親王,成了大清朝最為年輕的一位和碩親王。
四年後,身體依然康健的康熙卻忽然不顧朝中諸位大臣的挽留,毅然將江山社稷交托給年僅二十歲的胤禧,令其登基為帝,自己則攜著已經被尊為太後的年兮蘭居於暢春園,過起了弄孫為樂的悠閑日子。
由於胤禧是由諸位才能卓越、各有所長的兄長們一手教導出來的帝王,諸位兄長自然對其登基為帝毫無半點異議。康熙見此情形,終於露出滿意的微笑。能得如今兄弟相得、君臣和睦的局麵,也不枉費康熙多年的費心籌謀。
別當他不知道那幫混小子心裏在想些什麽,每次都故意逗得胤禧笑得見牙不見眼才肯罷休,必定是對著胤禧這張與他極為相似的麵容心裏暗自琢磨著不可告人的壞主意。然而,憑借胤禧這張討喜的麵容,能讓這幫混小子齊心合力的幫他教導出一位大清帝王,康熙心中總算平衡了一些。
胤禧深知皇阿瑪對皇額娘用情至深,自己也曾暗自期盼能夠得到這樣一份熾烈的感情。然而他的皇後與諸位妃嬪們卻對他恭敬大於親厚,其中雖然也不乏容貌出眾的女子,然而卻無一人可以令他有那種想要不顧一切嗬護疼寵一名女子的想法。
數十年之後,已經有了眾多妻妾子女的胤禧方才知曉,並非所有人都有機緣可以遇到一位傾心相愛的女子,獲得那樣一份純粹、濃烈的感情。胤禧失落之餘,也暗自鬆了一口氣。身為大清帝王,他不該對一名女子用情過深,現在他已經有了端莊賢淑的皇後,也有了眾多風姿各異的美貌妃嬪,這樣,就很好。
=====================
書香門第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