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崇旭單膝跪地恭順道:“末將願再與吳將軍並肩而戰,替皇上開疆辟土,平定天下。”
“說得好!”柴昭擊掌道,“殷堡主予朕有恩,二子絕不可以同上戰場,忠義候留在徽城輔佐朝政就好,披荊斬棘的事,就交由定國候了。待來年春暖花開,就是我大周起兵滅梁之時!”
乾坤宮
柴昭倚在榻上,悠悠看著嶽蘅和封碧兒逗哄著桐兒,愜意的端起茶盞品著香茗。見桐兒睡著,嶽蘅示意碧兒和嬤嬤們把兒子帶出屋,緩緩走近柴昭,靠著他的臂膀攬住了他的頸脖。
柴昭一隻手抱住嶽蘅,貼著自己的心口憐愛的的吻上她的唇,低啞道:“有話要問我?”
嶽蘅看著丈夫洞悉萬象的眼睛,開口道:“聽說…你讓人把穆蓉和城兒接來京城?還有就是…來年春天,大哥又要領兵攻梁?”
“朝堂的消息傳的真是快。”柴昭放下茶盞道,“侯府那麽大的宅子,把穆蓉母子接來讓殷崇旭一家團圓,朕似乎沒有做錯?嘉鄴關本就是殷崇旭和吳佐拿下的地方,再由這二人出馬,也是情理之中…阿蘅?”
嶽蘅垂下眼瞼道:“明為團圓,實為質子,你做事總有深意,但卻沒有錯。”
“朕會善待殷家。”柴昭環抱住嶽蘅道,“朕答應你,隻要殷家對朕忠心不二,朕自當遵守諾言給盡殷家所有能給的榮耀。殷崇旭憨直,但你二哥殷崇訣…”柴昭輕輕撫弄著嶽蘅的發髻頓了頓道,“心思頗深,不得不防。”
嶽蘅眼前閃過殷崇訣黑眸灼灼的臉孔,貼著柴昭的心口沒有接話。
“阿蘅知道嗎?”柴昭繼續道,“殷崇訣私自讓人用鐵水封了李重元牢籠的鎖芯…李重元氣死叔父謀朝篡位,朕是沒打算再放他出來,但殷崇訣為讓朕知他的忠心,竟狠心做的這麽絕,實非常人所為!殷崇訣是個難得的人才…”柴昭撫摸著嶽蘅平靜不動的脊背道,“此人當以大用,但…卻又不可用!稍有不慎,朕就是養虎為患,他日必會跌在他的手上。”
“二哥他…”嶽蘅才想抬頭發聲,身子卻被柴昭輕柔的按住。
“你聽朕說下去。”柴昭溫和中帶著不容分說的堅決,“朕不是卸磨殺驢的暴君,朕就算可以抹殺殷家堡危難中力挺朕和叔父的功勞…也不會忘記他們在亂世中庇護你和崔叔的情分。哪怕這份情義是殷坤對阿蘅的待價而沽,朕也會替阿蘅你念及著。隻要殷家父子不重蹈李重元的覆轍,朕,絕不動殷家!”
嶽蘅扣住柴昭的指尖,貼著自己的麵頰道:“二哥有鴻鵠之誌,你若是硬壓製著不讓他施展,也絕非好事。”
“朕心裏有數。”柴昭觸著指尖的溫柔道,“殷崇訣是大功臣,朕自有用他的地方。朕希望,若有一日非要動殷家…阿蘅不要多怪朕才好。”
“你是我丈夫。”嶽蘅凝視著柴昭的灰眸,“你做什麽都是為了我和桐兒。我的心,也隻會向著你一個人。”
柴昭寬慰的摟緊嶽蘅,一如擁住了所有。
大寒那日,穆蓉帶著兒子殷鄴城到達徽城,與丈夫殷崇旭團聚。
城樓下,一身白裘的穆蓉遙望著出城接自己的殷崇旭,熱淚滾滾落下,還未來得及滑到嘴邊,已經凍做了冰珠,凝在了腮邊。
皚皚的雪地裏,穆蓉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艱難,每走一步都要扭頭看看身旁的殷崇旭,像是生怕他忽然消失一樣。
“這是怎麽了?”殷崇旭扶住穆蓉的肩笑道,“還是不認得我了?瞧你自己傻氣的樣子。”見穆蓉看著自己不說話,殷崇旭愛憐的撣去她肩上的雪花,溫聲道:“周國寒冷,你在綏城生活了那麽久,怕是經不住凍吧。穿的還是單薄了些,府裏給你置辦了不少衣裳裘襖,回去你試試。”
穆蓉迎著刺骨的風雪道:“我何曾怕過什麽?能和自己丈夫日日在一處,受凍捱冷也不要緊。我隻要你記得你答應過我的話就好。”
殷崇旭沉著穩健的邁著步子,指著長街盡頭宏偉的大宅道:“看,那就是皇上賞賜的定國侯府。是不是你和爹想的那般氣派?”
“爹想你和你弟弟建功立業,我卻從未想過。”穆蓉像是看不見眼前宏偉的宅子,“我隻要你平安的守著我和城兒,一生一世。”
殷崇旭澄靜的臉上如同滿街的冰雪一樣淡泊,將穆蓉又摟緊了些,點頭道:“國之將定,你我一定可以平平安安,生生世世。”
一月後,上元燈節。
柴昭登基後的第一個上元燈節,又逢嶽蘅二十歲生辰,特命人在宮中布下無數花燈,廣邀群臣攜家眷進宮賞燈,普天同慶。
禦花園裏,華彩絢爛,各種式樣的花燈遍布,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就算嶽蘅生在南方見多了各色的水燈花燈,也從未見過那麽多奇燈匯聚。其餘人更是瞠目結舌,驚讚不已。
穆蓉環視著猶如白晝一般的夜色,再想起嶽蘅流落到殷家堡時的落魄模樣,心裏更是湧上酸意不是滋味,上前拉了拉殷崇旭的衣角,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想早些回去。
殷崇旭小聲勸慰著穆蓉,忽見嶽蘅和柴昭走近,趕忙拉過穆蓉朝這二人行禮,穆蓉心裏雖是不情願,可還是順從的屈了屈膝蓋,擠出絲絲笑容來。
“大哥大嫂還記得綏城的上元燈節麽?”嶽蘅指著最亮的那盞龍燈笑道,“那時候我隻覺得,綏城的燈會比滄州還要熱鬧許多,阿蘅跟在你們後頭,眼睛都看直了。”
“時過境遷。”穆蓉淡淡道,“今夜的燈火,比那時的綏城亮上十倍不止,皇上對娘娘用心頗深,讓人豔羨。”
嶽蘅熟知穆蓉的性子如此,親厚道:“大嫂來徽城也有月餘了,可還住的習慣?熬過冬天就會好上許多,到那時候…”
“到那時候…”穆蓉幽幽打斷嶽蘅道,“崇旭又要領命去攻梁,偌大的定國候府隻有我和城兒母子,與冬日的淒冷,也差不多吧。”
“穆蓉!”殷崇旭不悅的扯了扯妻子的衣襟,“皇上皇後在此,你怎麽能這樣說話?還不快向皇上皇後賠罪!”
“大哥。”嶽蘅勸道,“大嫂性子直率,一貫都是有什麽說什麽的,不打緊。”
柴昭篤定的看著殷崇旭有些憂慮的眸子,低聲道:“定國侯妻兒在側,對後頭的攻梁之路可是也顧慮重重?”
“末將不敢!”殷崇旭趕忙急道,“能受皇上如此大任,是末將之幸事才對。”
穆蓉還欲說些什麽,皇宮深處的天際驟然衝上絢麗奪目的煙火,煙火呼嘯著如箭一般劃過夜空,美輪美奐,驚歎聲此起彼伏。
——“好美的煙火!”嶽蘅仰起頭驚喜道。
柴昭自若的攬過嶽蘅的肩頭,望著天空一浪接一浪的絢爛,輕笑著道:“願朕的阿蘅,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往後每一年的生辰,都有朕在你身邊。”
穆蓉咬唇看著沉默的殷崇旭,不甘的轉身離開。
——“世間怕是不會有人像皇上對皇後這樣好了。”
一個婀娜的身影悄悄閃到角落裏的殷崇訣身邊,殷崇訣才一抬眼,就看見一支風車滴溜溜的轉動著遞到自己身邊,風車後,是一張明媚豔麗的臉。
“忠義候的東西。”蘇星竹笑盈盈道,“星竹可替你記著了,別人的東西可不能落在我手裏。”
殷崇訣沒有伸手去接,注視著一旁的花燈道:“蘇姑娘真是有心,皇上邀請的上元燈會,你還記著多日前的這個風車?本侯爺倒是早已經忘到腦後了。”
蘇星竹見殷崇訣不接自己手裏的風車,倒也不覺得尷尬,悠悠晃動著湊近自己的俏臉,踱近殷崇訣道:“皇上才是真正的有心,星竹我自幼長在京城,徽城如此繁華,也不見有過這樣的燈會,竟還有煙花給皇後祝賀生辰。皇上為了哄皇後高興,真是費盡心思呐。”
“皇後與皇上曾經同生共死,這份情意你不會懂。”殷崇訣冷冷道,“蘇姑娘看著高興就好,切勿隨意揣摩什麽心思。”
“星竹隻是羨慕。”蘇星竹露出憧憬之色,“也不知道這世上,會不會有男人如此待我…”
“說得好!”柴昭擊掌道,“殷堡主予朕有恩,二子絕不可以同上戰場,忠義候留在徽城輔佐朝政就好,披荊斬棘的事,就交由定國候了。待來年春暖花開,就是我大周起兵滅梁之時!”
乾坤宮
柴昭倚在榻上,悠悠看著嶽蘅和封碧兒逗哄著桐兒,愜意的端起茶盞品著香茗。見桐兒睡著,嶽蘅示意碧兒和嬤嬤們把兒子帶出屋,緩緩走近柴昭,靠著他的臂膀攬住了他的頸脖。
柴昭一隻手抱住嶽蘅,貼著自己的心口憐愛的的吻上她的唇,低啞道:“有話要問我?”
嶽蘅看著丈夫洞悉萬象的眼睛,開口道:“聽說…你讓人把穆蓉和城兒接來京城?還有就是…來年春天,大哥又要領兵攻梁?”
“朝堂的消息傳的真是快。”柴昭放下茶盞道,“侯府那麽大的宅子,把穆蓉母子接來讓殷崇旭一家團圓,朕似乎沒有做錯?嘉鄴關本就是殷崇旭和吳佐拿下的地方,再由這二人出馬,也是情理之中…阿蘅?”
嶽蘅垂下眼瞼道:“明為團圓,實為質子,你做事總有深意,但卻沒有錯。”
“朕會善待殷家。”柴昭環抱住嶽蘅道,“朕答應你,隻要殷家對朕忠心不二,朕自當遵守諾言給盡殷家所有能給的榮耀。殷崇旭憨直,但你二哥殷崇訣…”柴昭輕輕撫弄著嶽蘅的發髻頓了頓道,“心思頗深,不得不防。”
嶽蘅眼前閃過殷崇訣黑眸灼灼的臉孔,貼著柴昭的心口沒有接話。
“阿蘅知道嗎?”柴昭繼續道,“殷崇訣私自讓人用鐵水封了李重元牢籠的鎖芯…李重元氣死叔父謀朝篡位,朕是沒打算再放他出來,但殷崇訣為讓朕知他的忠心,竟狠心做的這麽絕,實非常人所為!殷崇訣是個難得的人才…”柴昭撫摸著嶽蘅平靜不動的脊背道,“此人當以大用,但…卻又不可用!稍有不慎,朕就是養虎為患,他日必會跌在他的手上。”
“二哥他…”嶽蘅才想抬頭發聲,身子卻被柴昭輕柔的按住。
“你聽朕說下去。”柴昭溫和中帶著不容分說的堅決,“朕不是卸磨殺驢的暴君,朕就算可以抹殺殷家堡危難中力挺朕和叔父的功勞…也不會忘記他們在亂世中庇護你和崔叔的情分。哪怕這份情義是殷坤對阿蘅的待價而沽,朕也會替阿蘅你念及著。隻要殷家父子不重蹈李重元的覆轍,朕,絕不動殷家!”
嶽蘅扣住柴昭的指尖,貼著自己的麵頰道:“二哥有鴻鵠之誌,你若是硬壓製著不讓他施展,也絕非好事。”
“朕心裏有數。”柴昭觸著指尖的溫柔道,“殷崇訣是大功臣,朕自有用他的地方。朕希望,若有一日非要動殷家…阿蘅不要多怪朕才好。”
“你是我丈夫。”嶽蘅凝視著柴昭的灰眸,“你做什麽都是為了我和桐兒。我的心,也隻會向著你一個人。”
柴昭寬慰的摟緊嶽蘅,一如擁住了所有。
大寒那日,穆蓉帶著兒子殷鄴城到達徽城,與丈夫殷崇旭團聚。
城樓下,一身白裘的穆蓉遙望著出城接自己的殷崇旭,熱淚滾滾落下,還未來得及滑到嘴邊,已經凍做了冰珠,凝在了腮邊。
皚皚的雪地裏,穆蓉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艱難,每走一步都要扭頭看看身旁的殷崇旭,像是生怕他忽然消失一樣。
“這是怎麽了?”殷崇旭扶住穆蓉的肩笑道,“還是不認得我了?瞧你自己傻氣的樣子。”見穆蓉看著自己不說話,殷崇旭愛憐的撣去她肩上的雪花,溫聲道:“周國寒冷,你在綏城生活了那麽久,怕是經不住凍吧。穿的還是單薄了些,府裏給你置辦了不少衣裳裘襖,回去你試試。”
穆蓉迎著刺骨的風雪道:“我何曾怕過什麽?能和自己丈夫日日在一處,受凍捱冷也不要緊。我隻要你記得你答應過我的話就好。”
殷崇旭沉著穩健的邁著步子,指著長街盡頭宏偉的大宅道:“看,那就是皇上賞賜的定國侯府。是不是你和爹想的那般氣派?”
“爹想你和你弟弟建功立業,我卻從未想過。”穆蓉像是看不見眼前宏偉的宅子,“我隻要你平安的守著我和城兒,一生一世。”
殷崇旭澄靜的臉上如同滿街的冰雪一樣淡泊,將穆蓉又摟緊了些,點頭道:“國之將定,你我一定可以平平安安,生生世世。”
一月後,上元燈節。
柴昭登基後的第一個上元燈節,又逢嶽蘅二十歲生辰,特命人在宮中布下無數花燈,廣邀群臣攜家眷進宮賞燈,普天同慶。
禦花園裏,華彩絢爛,各種式樣的花燈遍布,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就算嶽蘅生在南方見多了各色的水燈花燈,也從未見過那麽多奇燈匯聚。其餘人更是瞠目結舌,驚讚不已。
穆蓉環視著猶如白晝一般的夜色,再想起嶽蘅流落到殷家堡時的落魄模樣,心裏更是湧上酸意不是滋味,上前拉了拉殷崇旭的衣角,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想早些回去。
殷崇旭小聲勸慰著穆蓉,忽見嶽蘅和柴昭走近,趕忙拉過穆蓉朝這二人行禮,穆蓉心裏雖是不情願,可還是順從的屈了屈膝蓋,擠出絲絲笑容來。
“大哥大嫂還記得綏城的上元燈節麽?”嶽蘅指著最亮的那盞龍燈笑道,“那時候我隻覺得,綏城的燈會比滄州還要熱鬧許多,阿蘅跟在你們後頭,眼睛都看直了。”
“時過境遷。”穆蓉淡淡道,“今夜的燈火,比那時的綏城亮上十倍不止,皇上對娘娘用心頗深,讓人豔羨。”
嶽蘅熟知穆蓉的性子如此,親厚道:“大嫂來徽城也有月餘了,可還住的習慣?熬過冬天就會好上許多,到那時候…”
“到那時候…”穆蓉幽幽打斷嶽蘅道,“崇旭又要領命去攻梁,偌大的定國候府隻有我和城兒母子,與冬日的淒冷,也差不多吧。”
“穆蓉!”殷崇旭不悅的扯了扯妻子的衣襟,“皇上皇後在此,你怎麽能這樣說話?還不快向皇上皇後賠罪!”
“大哥。”嶽蘅勸道,“大嫂性子直率,一貫都是有什麽說什麽的,不打緊。”
柴昭篤定的看著殷崇旭有些憂慮的眸子,低聲道:“定國侯妻兒在側,對後頭的攻梁之路可是也顧慮重重?”
“末將不敢!”殷崇旭趕忙急道,“能受皇上如此大任,是末將之幸事才對。”
穆蓉還欲說些什麽,皇宮深處的天際驟然衝上絢麗奪目的煙火,煙火呼嘯著如箭一般劃過夜空,美輪美奐,驚歎聲此起彼伏。
——“好美的煙火!”嶽蘅仰起頭驚喜道。
柴昭自若的攬過嶽蘅的肩頭,望著天空一浪接一浪的絢爛,輕笑著道:“願朕的阿蘅,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往後每一年的生辰,都有朕在你身邊。”
穆蓉咬唇看著沉默的殷崇旭,不甘的轉身離開。
——“世間怕是不會有人像皇上對皇後這樣好了。”
一個婀娜的身影悄悄閃到角落裏的殷崇訣身邊,殷崇訣才一抬眼,就看見一支風車滴溜溜的轉動著遞到自己身邊,風車後,是一張明媚豔麗的臉。
“忠義候的東西。”蘇星竹笑盈盈道,“星竹可替你記著了,別人的東西可不能落在我手裏。”
殷崇訣沒有伸手去接,注視著一旁的花燈道:“蘇姑娘真是有心,皇上邀請的上元燈會,你還記著多日前的這個風車?本侯爺倒是早已經忘到腦後了。”
蘇星竹見殷崇訣不接自己手裏的風車,倒也不覺得尷尬,悠悠晃動著湊近自己的俏臉,踱近殷崇訣道:“皇上才是真正的有心,星竹我自幼長在京城,徽城如此繁華,也不見有過這樣的燈會,竟還有煙花給皇後祝賀生辰。皇上為了哄皇後高興,真是費盡心思呐。”
“皇後與皇上曾經同生共死,這份情意你不會懂。”殷崇訣冷冷道,“蘇姑娘看著高興就好,切勿隨意揣摩什麽心思。”
“星竹隻是羨慕。”蘇星竹露出憧憬之色,“也不知道這世上,會不會有男人如此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