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昭緊緊摟住她,親吻著她的額頭,“今日天亮就是柴家軍出兵之時,夜半雷雨,也不知是什麽兆頭...”
“驚雷乍響,是大好的吉兆。”嶽蘅笑道,“我爹說過,出征時戰鼓赫赫,就是希望大軍立於不敗,柴家軍有上天擊鼓號令,還愁不能一鼓作氣大勝梁軍?”
“當真!?”柴昭驚喜道。
“你不信我?”嶽蘅起身推開被烈風刮得吱吱作響的軒窗,豆大的雨滴撲麵而來,天邊電閃雷鳴,映得半壁黑夜泛起了犀利的白光。
柴昭替嶽蘅披上罩衣,倚著她的酥肩共望暗夜。
天亮時分,下了半宿的雨漸漸止息。柴昭身披金甲祭完天地,又踱近柴逸,揮開鎧甲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頭道:“叔父保重身子,靜待侄兒凱旋。”
柴逸凹目露出剛毅之色,遙望浩蕩齊整的雄師,拚盡氣力道:“柴家軍揮師南下,自當必勝!”
——“必勝!必勝!!”雄師之聲貫徹雲霄,聞者皆是心潮澎湃。
殷崇訣難掩興奮,唇齒微張道:“大哥,男兒一生就該如此,踏平山河,縱是一死又有何妨!”
柴昭起身大步走向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列陣的軍士齊齊讓出路來。殷家兄弟雄姿英發緊隨其後,吳佐吳佑一身銀甲,身負銀槍昂首自信。
白袍瀟逸的李重元回首尋著妻子柴婧,柴婧站在父親柴逸身側,雖是一臉堅定鎮定,可杏眼隱隱泛著的不舍還是難以深藏,咬唇朝著看向自己的丈夫微微頷首。
李重元收回眼神調轉馬頭,“駕”的一聲追著柴昭而去。
嶽蘅黃衫迎風飄揚,秀發高高束起英姿颯爽,轉身朝柴逸和柴婧揮了揮手,拍著白龍的腦袋低喃道:“白龍,戰場凶險,你可不能怕啊,你我還要一道,替嶽家報仇呢。”
白龍前蹄高抬,嘶鳴了幾聲,像是也迫不及待一般。
雲修不著盔甲,還是平日裏的一身黑衣,額束黑色緞帶,悠悠輕晃著馬韁與嶽蘅並排騎行著,“少主再三叮囑我,一路我都不能離開少夫人半步。”雲修指了指身後的長劍,笑道,“這擔子,可不比獵天下輕。”
吳佑緩下步子湊近身後的李重元,瞥了眼意氣風發的殷家兄弟壓低聲音道:“重元大哥,殷家兄弟才入我柴家軍,寸功未立,且不說壓根無法與重元大哥您相提並論,怕是連我吳佑都比不上。怎麽...”吳佑露出一絲不滿之意,“怎麽少主就如此厚待,許了他們兄弟二人驃騎將軍這樣的高位,各握萬名兵馬...實在是,讓人難服。”
“你小聲些。”李重元不悅道,“人家坐擁錢銀糧草,我大周半數雄師都要依靠殷家堡支撐,你吳家若有這樣的能耐,自然也可拜得大將。若是沒有,就趕緊閉嘴看著就好。”
吳佑悻悻喪氣道:“這也未免抬失公平。也罷也罷,他倆要是立不下半分功勞,有閑話的也不止我一人,等著瞧就是。照我來看,重元大哥您腹有良謀,才是少主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李重元攏了攏白袍的領口,低眉不再說話。
梁國,都城,邯城。
楚王府
“柴家軍到了哪裏?”紀冥拾起一把黑色棋子在手心揉搓著,暗脆的聲響讓人不寒而栗。
“才過淮河,這幾日便會到綏城...探子來報...”來人怯怯道,“最多七八日,十萬大軍便會兵臨我大梁城下。綏城人馬也早已經集結多時,隻待柴昭一聲令下。”
紀冥甩下手心的棋子,嘩啦啦墜落一地滾落到來人的腳下,來人埋下頭顱不敢吱聲。
紀冥撣了撣手心,踱近大廳的牆邊,伸手取下懸掛著的那把金鎏弓,問道:“那個嶽蘅,是不是也與柴昭一起?”
“正是。”來人應道,“嶽蘅確實也在其中。”
“嶽蘅...滄州嶽蘅。”紀冥拉滿金鎏弓狠狠放手,弓弦顫動不止發出嗡嗡之聲,“小王我就不該信她真的死了!孫然,當日是你與小王說的,嶽蘅必死!”
一旁站立的孫然心頭一顫,瞬時跪地道:“末將有罪。當日...靖國公府裏確實躺著那三具焦屍,末將隻以為...就是嶽家剩餘的妻兒了...是末將疏忽,還望王爺恕罪。”
紀冥深吸著氣注視著手裏的金鎏弓,武帝禦前那雙倔強無畏的眸子若隱若現,看得他周身泛起陣陣寒意。
第44章 初露鋒芒
紀冥深吸著氣注視著手裏的金鎏弓,武帝禦前那雙倔強無畏的眸子若隱若現,看得人泛起陣陣寒意。
“嶽家最厲害的便是那個女兒,偏偏活著的也是她。”紀冥咬牙道,“小王最恨那些個忠良遺脈,擾得人不得安生!柴家叔侄害的小王我一統天下功敗垂成,皇兄對小王已有不滿,而下他們叔侄竟然攻我紀氏!真是...氣煞小王!”
孫然應和道:“王爺接連攻下周國五座城池逼近雲都,唾手可得的大勝毀在柴家身上,此仇不可不報!”
“你閉嘴!”紀冥怒道,“還提這些做什麽,想想如何抗柴家鐵騎吧,滾出去!”
孫然臉色發白,慌忙起身退了出去。
另一側麵容如玉的年輕男子道:“王爺,照屬下來看,周國柴家雖是來勢洶洶,卻未必可成大事,王爺無須多慮的。”
“無霜你說來聽聽。”紀冥按下金鎏弓端坐下。
被喚作無霜的男子神色也不見緊張,鎮定道:“柴家軍雖然驍勇,可接連大戰鋒芒定然不比抗梁之時;柴逸老謀深算,運幄朝堂虎視少帝南宮辰,南宮一族,尤其是輔政的初雲長公主南宮燕早已忌憚柴家,雖是不得不用,卻又恨不能除之方得安心;柴逸的侄子柴昭尚武善戰,女婿李重元文治聰敏,看似一武一文珠聯璧合,卻是深藏玄機,暗湧難避...”
紀冥眼睛驟亮,示意婢女給他斟上茶水,揮袖道:“無霜坐下說話。”
男子也不謙卑客氣,坐下繼續道:“柴逸柴王爺老邁,聽聞這幾年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柴逸若是駕鶴而去...這是叔侄更親,還是翁婿更近...真的很難說。”
“無霜。”紀冥幽幽道,“小王聽你的意思,在得知南宮辰已經賜了柴家攻梁的虎符後,便去知會了蘇太尉。你猜的沒錯,蘇家的人,並沒有拒絕小王。你神機妙算,剛剛一番話說的也是極有道理,看來本王沒有看錯你。”
無霜淡淡一笑道:“王爺謬讚了。屬下隻是以為,人心易破,隻要這人心破了,什麽便都是難說。柴家要成事,實在是...太難。”
“可無霜不要忘了。”紀冥銳利的眼睛透出陰狠的光來,“就算南宮一族像當年武帝對滄州嶽家那樣六軍不發,柴家軍可絕非像嶽家般孤立無援!綏城,殷家堡!這又如何去破!?”
無霜澄靜的端起茶盞不急不慢的品著香茗,嘴角蕩起絲絲笑意,放下茶盞道:“翁婿與叔侄尚且都不可共融互信,殷家與柴家不過口頭上的幾句盟約,何成血盟!?殷家可載舟,也能覆舟,王爺,您說是不是?”
紀冥頓悟起身,手掌猛擊案桌道:“無霜說的有理!有理!小王之前一直惱恨柴昭說動綏城殷家相助,如今看來,該是老天幫小王我才是!”
榻椅上的寵姬泣月見紀冥露出笑意,這才敢扭起腰肢盈盈起身,將手裏的酒盞送到紀冥唇邊,喏聲道:“王爺,無霜大人都這樣說了,您還有什麽可憂心的?”
紀冥飲下酒水,摟住泣月,揮了揮手示意無霜退下,“明日小王便領兵前行,再會一會這柴家殘存的骨血,還有便是...”紀冥牙尖作響道,“滄州,嶽蘅!”
淮河邊。
傍晚時分,天才抹黑,忽的密雲遍布,黑壓壓的一片,眼看就是暴雨將至,讓柴家大軍避無可避。
“驚雷乍響,是大好的吉兆。”嶽蘅笑道,“我爹說過,出征時戰鼓赫赫,就是希望大軍立於不敗,柴家軍有上天擊鼓號令,還愁不能一鼓作氣大勝梁軍?”
“當真!?”柴昭驚喜道。
“你不信我?”嶽蘅起身推開被烈風刮得吱吱作響的軒窗,豆大的雨滴撲麵而來,天邊電閃雷鳴,映得半壁黑夜泛起了犀利的白光。
柴昭替嶽蘅披上罩衣,倚著她的酥肩共望暗夜。
天亮時分,下了半宿的雨漸漸止息。柴昭身披金甲祭完天地,又踱近柴逸,揮開鎧甲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頭道:“叔父保重身子,靜待侄兒凱旋。”
柴逸凹目露出剛毅之色,遙望浩蕩齊整的雄師,拚盡氣力道:“柴家軍揮師南下,自當必勝!”
——“必勝!必勝!!”雄師之聲貫徹雲霄,聞者皆是心潮澎湃。
殷崇訣難掩興奮,唇齒微張道:“大哥,男兒一生就該如此,踏平山河,縱是一死又有何妨!”
柴昭起身大步走向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列陣的軍士齊齊讓出路來。殷家兄弟雄姿英發緊隨其後,吳佐吳佑一身銀甲,身負銀槍昂首自信。
白袍瀟逸的李重元回首尋著妻子柴婧,柴婧站在父親柴逸身側,雖是一臉堅定鎮定,可杏眼隱隱泛著的不舍還是難以深藏,咬唇朝著看向自己的丈夫微微頷首。
李重元收回眼神調轉馬頭,“駕”的一聲追著柴昭而去。
嶽蘅黃衫迎風飄揚,秀發高高束起英姿颯爽,轉身朝柴逸和柴婧揮了揮手,拍著白龍的腦袋低喃道:“白龍,戰場凶險,你可不能怕啊,你我還要一道,替嶽家報仇呢。”
白龍前蹄高抬,嘶鳴了幾聲,像是也迫不及待一般。
雲修不著盔甲,還是平日裏的一身黑衣,額束黑色緞帶,悠悠輕晃著馬韁與嶽蘅並排騎行著,“少主再三叮囑我,一路我都不能離開少夫人半步。”雲修指了指身後的長劍,笑道,“這擔子,可不比獵天下輕。”
吳佑緩下步子湊近身後的李重元,瞥了眼意氣風發的殷家兄弟壓低聲音道:“重元大哥,殷家兄弟才入我柴家軍,寸功未立,且不說壓根無法與重元大哥您相提並論,怕是連我吳佑都比不上。怎麽...”吳佑露出一絲不滿之意,“怎麽少主就如此厚待,許了他們兄弟二人驃騎將軍這樣的高位,各握萬名兵馬...實在是,讓人難服。”
“你小聲些。”李重元不悅道,“人家坐擁錢銀糧草,我大周半數雄師都要依靠殷家堡支撐,你吳家若有這樣的能耐,自然也可拜得大將。若是沒有,就趕緊閉嘴看著就好。”
吳佑悻悻喪氣道:“這也未免抬失公平。也罷也罷,他倆要是立不下半分功勞,有閑話的也不止我一人,等著瞧就是。照我來看,重元大哥您腹有良謀,才是少主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李重元攏了攏白袍的領口,低眉不再說話。
梁國,都城,邯城。
楚王府
“柴家軍到了哪裏?”紀冥拾起一把黑色棋子在手心揉搓著,暗脆的聲響讓人不寒而栗。
“才過淮河,這幾日便會到綏城...探子來報...”來人怯怯道,“最多七八日,十萬大軍便會兵臨我大梁城下。綏城人馬也早已經集結多時,隻待柴昭一聲令下。”
紀冥甩下手心的棋子,嘩啦啦墜落一地滾落到來人的腳下,來人埋下頭顱不敢吱聲。
紀冥撣了撣手心,踱近大廳的牆邊,伸手取下懸掛著的那把金鎏弓,問道:“那個嶽蘅,是不是也與柴昭一起?”
“正是。”來人應道,“嶽蘅確實也在其中。”
“嶽蘅...滄州嶽蘅。”紀冥拉滿金鎏弓狠狠放手,弓弦顫動不止發出嗡嗡之聲,“小王我就不該信她真的死了!孫然,當日是你與小王說的,嶽蘅必死!”
一旁站立的孫然心頭一顫,瞬時跪地道:“末將有罪。當日...靖國公府裏確實躺著那三具焦屍,末將隻以為...就是嶽家剩餘的妻兒了...是末將疏忽,還望王爺恕罪。”
紀冥深吸著氣注視著手裏的金鎏弓,武帝禦前那雙倔強無畏的眸子若隱若現,看得他周身泛起陣陣寒意。
第44章 初露鋒芒
紀冥深吸著氣注視著手裏的金鎏弓,武帝禦前那雙倔強無畏的眸子若隱若現,看得人泛起陣陣寒意。
“嶽家最厲害的便是那個女兒,偏偏活著的也是她。”紀冥咬牙道,“小王最恨那些個忠良遺脈,擾得人不得安生!柴家叔侄害的小王我一統天下功敗垂成,皇兄對小王已有不滿,而下他們叔侄竟然攻我紀氏!真是...氣煞小王!”
孫然應和道:“王爺接連攻下周國五座城池逼近雲都,唾手可得的大勝毀在柴家身上,此仇不可不報!”
“你閉嘴!”紀冥怒道,“還提這些做什麽,想想如何抗柴家鐵騎吧,滾出去!”
孫然臉色發白,慌忙起身退了出去。
另一側麵容如玉的年輕男子道:“王爺,照屬下來看,周國柴家雖是來勢洶洶,卻未必可成大事,王爺無須多慮的。”
“無霜你說來聽聽。”紀冥按下金鎏弓端坐下。
被喚作無霜的男子神色也不見緊張,鎮定道:“柴家軍雖然驍勇,可接連大戰鋒芒定然不比抗梁之時;柴逸老謀深算,運幄朝堂虎視少帝南宮辰,南宮一族,尤其是輔政的初雲長公主南宮燕早已忌憚柴家,雖是不得不用,卻又恨不能除之方得安心;柴逸的侄子柴昭尚武善戰,女婿李重元文治聰敏,看似一武一文珠聯璧合,卻是深藏玄機,暗湧難避...”
紀冥眼睛驟亮,示意婢女給他斟上茶水,揮袖道:“無霜坐下說話。”
男子也不謙卑客氣,坐下繼續道:“柴逸柴王爺老邁,聽聞這幾年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柴逸若是駕鶴而去...這是叔侄更親,還是翁婿更近...真的很難說。”
“無霜。”紀冥幽幽道,“小王聽你的意思,在得知南宮辰已經賜了柴家攻梁的虎符後,便去知會了蘇太尉。你猜的沒錯,蘇家的人,並沒有拒絕小王。你神機妙算,剛剛一番話說的也是極有道理,看來本王沒有看錯你。”
無霜淡淡一笑道:“王爺謬讚了。屬下隻是以為,人心易破,隻要這人心破了,什麽便都是難說。柴家要成事,實在是...太難。”
“可無霜不要忘了。”紀冥銳利的眼睛透出陰狠的光來,“就算南宮一族像當年武帝對滄州嶽家那樣六軍不發,柴家軍可絕非像嶽家般孤立無援!綏城,殷家堡!這又如何去破!?”
無霜澄靜的端起茶盞不急不慢的品著香茗,嘴角蕩起絲絲笑意,放下茶盞道:“翁婿與叔侄尚且都不可共融互信,殷家與柴家不過口頭上的幾句盟約,何成血盟!?殷家可載舟,也能覆舟,王爺,您說是不是?”
紀冥頓悟起身,手掌猛擊案桌道:“無霜說的有理!有理!小王之前一直惱恨柴昭說動綏城殷家相助,如今看來,該是老天幫小王我才是!”
榻椅上的寵姬泣月見紀冥露出笑意,這才敢扭起腰肢盈盈起身,將手裏的酒盞送到紀冥唇邊,喏聲道:“王爺,無霜大人都這樣說了,您還有什麽可憂心的?”
紀冥飲下酒水,摟住泣月,揮了揮手示意無霜退下,“明日小王便領兵前行,再會一會這柴家殘存的骨血,還有便是...”紀冥牙尖作響道,“滄州,嶽蘅!”
淮河邊。
傍晚時分,天才抹黑,忽的密雲遍布,黑壓壓的一片,眼看就是暴雨將至,讓柴家大軍避無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