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正說著話,忽見府門大開,父親的副將孫然一身盔甲箭步衝了進來。
“孫叔叔...”嶽蘅喊了聲,孫然卻目不斜視沒有應她,臉上滿是嚴峻之色,“大哥,孫叔叔怎麽了?難道軍中有事?”
“不大清楚...”嶽桓朝屋裏望了望,搖頭道,“前幾日爹收到消息,梁*中調兵遣將,似有集結之意,不過爹早已經把消息送到遼州讓皇上知曉,後頭的事...我也不知道了。”
“梁國才滅燕國,不足一年又有異動?”嶽蘅隱約有些忐忑,“楚王紀冥之前還親赴遼州給咱們皇上賀壽...應該不會...是為了我們晉國吧...”
“紀冥狡詐陰險,誰知道他打的什麽算盤。”嶽桓站起身,“燕國既亡,而今中原隻剩我晉國,梁國,還有便是北方的周國,三足各占一方,若能保的勢均力敵,也能免去混戰搞得生靈塗炭。紀冥好戰,野心勃勃,梁國富饒,不缺軍資;周國有山川天險,偏安北方。紀冥若真的有打算,燕國之後,必然是我們大晉。爹早已經料到紀冥的不安分,就算他真有滅晉的心思,我們也不會怕他。”
“大哥說這話的模樣,真是血性的很。”嶽蘅哧哧笑道,“虎父無犬子,嶽小將軍果真不一般。”
嶽桓拾起倚在身旁的長戩,朝嶽蘅晃了晃道:“你我兄妹也許久沒有切磋了,不如,來試試你大哥的長戩?”
“還怕了你不成?”嶽蘅躍起身子,從兵器架上抽出一杆長槍,掂了掂道:“阿蘅不擅近身比試,但既然大哥開了口,試試也無妨,你可別讓著我。”
話音剛落,槍頭已朝嶽桓手腕刺去,嶽桓靈敏的躲閃開來,長戩擋開嶽蘅的槍頭,嬉笑道:“嗨,來真的啊!看大哥怎麽教你。”
崔叔聽見院子裏的兵器聲,探頭瞧了瞧,無奈的搖著頭,一旁的老仆仲伯張望著笑道:“崔護院,這兩個小主子的拳腳功夫都是你教的,依你之見,是大少爺更勝一籌,還是小姐贏過這個哥哥?”
崔叔咧了咧嘴道:“若是小姐是個男兒身...定是不輸大少爺的。”
仲伯哈哈大笑道:“你這麽說,我隻當還是咱們大少爺最厲害了。不與你多說了,小姐就要出閣,還有的是東西準備。”
“嗯...”崔叔眉間頓時劃過一絲不舍。
談笑間,嶽桓一個重擊震掉了嶽蘅手裏的長槍,嶽蘅揉著發麻的手腕,惱道:“切磋爾爾,大哥你看的也忒認真了。”
嶽桓彎腰拾起她的長槍,笑道:“與我家阿蘅比試,怎麽能不認真,一個不小心輸了去,我嶽小將軍還不被人笑死,沒事吧。”
嶽蘅挑起秀眉,指了指金鎏弓道:“不如...咱們比箭?”
嶽桓臉一白,慌忙擺著手道:“算了算了,我去屋裏看看爹和孫叔叔在聊什麽...”
嶽蘅扶著樹幹笑彎了腰,鼻子裏輕輕哼了聲。
“紀冥率軍已經兵臨滄州城外三十裏!?”嶽晟驚道,“梁*中異動也不過這幾日的事,竟然會集結的如此之快!”
“兵貴神速,梁軍晝夜急行如天兵天將一般,看來是籌備許久了。”孫然垂頭道,“還好將軍早有預料,滄州布防嚴密,消息也已經往京師送去,這邊堅守城池,援軍一來肯定守得住滄州!”
“賀完壽不足半年就起兵攻晉,普天之下也唯有楚王紀冥做得出來。”嶽晟重重按住案角,“我嶽家鎮守滄州數十年,還怕了他不成,傳令下去,各城門嚴加防範,沒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進出滄州!”
“爹...這怎麽...”門邊的嶽桓怔怔愣住,“又起戰事了?”
嶽晟看了眼目瞪口呆的兒子,“紀冥就要兵臨滄州城下,桓兒,爹命你率人守住西門,不得有誤!”
“...紀冥...”嶽桓喃喃道,“孩兒得令...”
見大哥麵色凝重從屋裏出來,俯身攥緊長戩,頭也不回往府外而去,嶽蘅疾步追上喊道:“大哥,出什麽事了?”
嶽桓停下步子卻沒有回頭,頓了頓道:“阿蘅...紀冥領兵已經到了滄州外,大哥奉命守住西門,你留在府上,照顧好娘和弟弟,知道了麽?”
“大哥...”嶽蘅上前拉住他的衣袖。
嶽桓轉過身,大手輕輕蹭著妹妹額上的汗珠,愛憐道:“不會有事的,打退了梁軍,大哥還要親自送你去柴家。大哥真慶幸,你沒有被帶去梁國,別再怪爹了。”
滄州城外,梁軍營地。
帥營裏,紀冥一身金甲,撫著銀弓嘴角含笑,見信使進來,頭也沒抬道:“如何?”
信使單膝跪地道:“回稟王爺,照王爺的計策,數月前便有細作潛入遼州,眼下晉國京師遼州,人人都在傳靖國公嶽家不滿武帝將自家女兒嶽蘅賜婚給柴昭。聽聞武帝龍顏大怒,大罵嶽晟一家不知好歹,一個失了清譽的女子,還指望嫁到什麽好人家...”
“還有呢...”紀冥斜倚著身子幽幽道。
“不止如此!”信使眨了眨眼,“不出王爺所料,這陣子嶽家與柴家來往書信頻繁...屬下照王爺的吩咐,擬造了幾封,讓咱們在遼州的人呈給了武帝...”
“做得好!”紀冥大笑了出來,“相信看了那信中所言,應該讓武帝不止是震怒那麽簡單吧。”
信使上前一步低聲道:“那是自然,嶽晟多日之前已經覺察我軍有異動,求援書信早已經遞到了武帝手上,可京師遼州那邊毫無動靜,看樣子...武帝已經不再信任靖國公府,也不打算管滄州的死活了...”
“武帝那老頭自負多疑,不得他心意的臣子是留不得的。嶽晟謹慎行事多年,不料卻因為自己女兒的親事讓武帝起了疑心。”紀冥拉了拉手中的銀弓,“周國南宮一族壓製柴家多年,已經不足為患;晉國沒了嶽家,也是不堪一擊。我大梁紀氏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一切盡在王爺籌謀之中,王爺英明!”
滄州城
“爹。”嶽桓重重按下長戩,“這幾日梁軍連番攻城,滄州城防固若金湯,桓兒也不怕他們再來。可是...援軍遲遲不見動靜,若要死守,滄州軍民怎麽熬得過就要到的寒冬!爹有沒有再發書信,讓皇上趕緊發兵!”
見嶽晟沉默不語,孫然開口道:“書信?沒有十封也有八封,援軍的影子卻是半點都沒有...將軍,會不會是皇上聽信了什麽讒言...打算任滄州自生自滅了!?”
“讒言?什麽讒言!”嶽桓急道,“孫將軍快說來聽聽。”
孫然歎了口氣道:“我也是聽來的消息,遼州盛傳,說靖國公不滿皇上將寶貝女兒賜婚給柴家一個沒落的子侄...更有甚者,竟說你父親與周國...與周國...哎!”孫然再也說不下去。
“豈有此理!”嶽桓怒目圓睜,“我們嶽家三代鎮守滄州,沒有爹運籌帷幄保的邊境無憂,京師還能歌舞升平?竟疑到我嶽家頭上!爹,這個城,不守也罷了!”
“放肆!”嶽晟震怒道,“你剛剛一字一句,都是掉腦袋的大逆不道之言,孫將軍是自己人,若是傳到京師皇上耳朵裏,不等紀冥攻破滄州,嶽家滿門就已經必死無疑!”
嶽桓慌忙跪地,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孫然見嶽晟動怒,急忙勸道:“將軍息怒。眼下最最要緊的,是如何守住滄州,若是皇上真打算棄我們不顧...”
“爹。”嶽桓眸子微亮,遲疑著道,“不如...去向柴家求救...柴昭與阿蘅定下親事,應該會...”
“住口!”嶽晟厲聲喝止道,“皇上疑心的就是我與柴家勾結,若是再去求了柴家來解滄州之圍,豈不是如了賊人的心意,勾結之罪更是鐵證如山!”
“可是...”嶽桓還欲堅持幾句,已被孫然死死拉住,衝他使了個眼色搖了搖頭。
“孫叔叔...”嶽蘅喊了聲,孫然卻目不斜視沒有應她,臉上滿是嚴峻之色,“大哥,孫叔叔怎麽了?難道軍中有事?”
“不大清楚...”嶽桓朝屋裏望了望,搖頭道,“前幾日爹收到消息,梁*中調兵遣將,似有集結之意,不過爹早已經把消息送到遼州讓皇上知曉,後頭的事...我也不知道了。”
“梁國才滅燕國,不足一年又有異動?”嶽蘅隱約有些忐忑,“楚王紀冥之前還親赴遼州給咱們皇上賀壽...應該不會...是為了我們晉國吧...”
“紀冥狡詐陰險,誰知道他打的什麽算盤。”嶽桓站起身,“燕國既亡,而今中原隻剩我晉國,梁國,還有便是北方的周國,三足各占一方,若能保的勢均力敵,也能免去混戰搞得生靈塗炭。紀冥好戰,野心勃勃,梁國富饒,不缺軍資;周國有山川天險,偏安北方。紀冥若真的有打算,燕國之後,必然是我們大晉。爹早已經料到紀冥的不安分,就算他真有滅晉的心思,我們也不會怕他。”
“大哥說這話的模樣,真是血性的很。”嶽蘅哧哧笑道,“虎父無犬子,嶽小將軍果真不一般。”
嶽桓拾起倚在身旁的長戩,朝嶽蘅晃了晃道:“你我兄妹也許久沒有切磋了,不如,來試試你大哥的長戩?”
“還怕了你不成?”嶽蘅躍起身子,從兵器架上抽出一杆長槍,掂了掂道:“阿蘅不擅近身比試,但既然大哥開了口,試試也無妨,你可別讓著我。”
話音剛落,槍頭已朝嶽桓手腕刺去,嶽桓靈敏的躲閃開來,長戩擋開嶽蘅的槍頭,嬉笑道:“嗨,來真的啊!看大哥怎麽教你。”
崔叔聽見院子裏的兵器聲,探頭瞧了瞧,無奈的搖著頭,一旁的老仆仲伯張望著笑道:“崔護院,這兩個小主子的拳腳功夫都是你教的,依你之見,是大少爺更勝一籌,還是小姐贏過這個哥哥?”
崔叔咧了咧嘴道:“若是小姐是個男兒身...定是不輸大少爺的。”
仲伯哈哈大笑道:“你這麽說,我隻當還是咱們大少爺最厲害了。不與你多說了,小姐就要出閣,還有的是東西準備。”
“嗯...”崔叔眉間頓時劃過一絲不舍。
談笑間,嶽桓一個重擊震掉了嶽蘅手裏的長槍,嶽蘅揉著發麻的手腕,惱道:“切磋爾爾,大哥你看的也忒認真了。”
嶽桓彎腰拾起她的長槍,笑道:“與我家阿蘅比試,怎麽能不認真,一個不小心輸了去,我嶽小將軍還不被人笑死,沒事吧。”
嶽蘅挑起秀眉,指了指金鎏弓道:“不如...咱們比箭?”
嶽桓臉一白,慌忙擺著手道:“算了算了,我去屋裏看看爹和孫叔叔在聊什麽...”
嶽蘅扶著樹幹笑彎了腰,鼻子裏輕輕哼了聲。
“紀冥率軍已經兵臨滄州城外三十裏!?”嶽晟驚道,“梁*中異動也不過這幾日的事,竟然會集結的如此之快!”
“兵貴神速,梁軍晝夜急行如天兵天將一般,看來是籌備許久了。”孫然垂頭道,“還好將軍早有預料,滄州布防嚴密,消息也已經往京師送去,這邊堅守城池,援軍一來肯定守得住滄州!”
“賀完壽不足半年就起兵攻晉,普天之下也唯有楚王紀冥做得出來。”嶽晟重重按住案角,“我嶽家鎮守滄州數十年,還怕了他不成,傳令下去,各城門嚴加防範,沒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進出滄州!”
“爹...這怎麽...”門邊的嶽桓怔怔愣住,“又起戰事了?”
嶽晟看了眼目瞪口呆的兒子,“紀冥就要兵臨滄州城下,桓兒,爹命你率人守住西門,不得有誤!”
“...紀冥...”嶽桓喃喃道,“孩兒得令...”
見大哥麵色凝重從屋裏出來,俯身攥緊長戩,頭也不回往府外而去,嶽蘅疾步追上喊道:“大哥,出什麽事了?”
嶽桓停下步子卻沒有回頭,頓了頓道:“阿蘅...紀冥領兵已經到了滄州外,大哥奉命守住西門,你留在府上,照顧好娘和弟弟,知道了麽?”
“大哥...”嶽蘅上前拉住他的衣袖。
嶽桓轉過身,大手輕輕蹭著妹妹額上的汗珠,愛憐道:“不會有事的,打退了梁軍,大哥還要親自送你去柴家。大哥真慶幸,你沒有被帶去梁國,別再怪爹了。”
滄州城外,梁軍營地。
帥營裏,紀冥一身金甲,撫著銀弓嘴角含笑,見信使進來,頭也沒抬道:“如何?”
信使單膝跪地道:“回稟王爺,照王爺的計策,數月前便有細作潛入遼州,眼下晉國京師遼州,人人都在傳靖國公嶽家不滿武帝將自家女兒嶽蘅賜婚給柴昭。聽聞武帝龍顏大怒,大罵嶽晟一家不知好歹,一個失了清譽的女子,還指望嫁到什麽好人家...”
“還有呢...”紀冥斜倚著身子幽幽道。
“不止如此!”信使眨了眨眼,“不出王爺所料,這陣子嶽家與柴家來往書信頻繁...屬下照王爺的吩咐,擬造了幾封,讓咱們在遼州的人呈給了武帝...”
“做得好!”紀冥大笑了出來,“相信看了那信中所言,應該讓武帝不止是震怒那麽簡單吧。”
信使上前一步低聲道:“那是自然,嶽晟多日之前已經覺察我軍有異動,求援書信早已經遞到了武帝手上,可京師遼州那邊毫無動靜,看樣子...武帝已經不再信任靖國公府,也不打算管滄州的死活了...”
“武帝那老頭自負多疑,不得他心意的臣子是留不得的。嶽晟謹慎行事多年,不料卻因為自己女兒的親事讓武帝起了疑心。”紀冥拉了拉手中的銀弓,“周國南宮一族壓製柴家多年,已經不足為患;晉國沒了嶽家,也是不堪一擊。我大梁紀氏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一切盡在王爺籌謀之中,王爺英明!”
滄州城
“爹。”嶽桓重重按下長戩,“這幾日梁軍連番攻城,滄州城防固若金湯,桓兒也不怕他們再來。可是...援軍遲遲不見動靜,若要死守,滄州軍民怎麽熬得過就要到的寒冬!爹有沒有再發書信,讓皇上趕緊發兵!”
見嶽晟沉默不語,孫然開口道:“書信?沒有十封也有八封,援軍的影子卻是半點都沒有...將軍,會不會是皇上聽信了什麽讒言...打算任滄州自生自滅了!?”
“讒言?什麽讒言!”嶽桓急道,“孫將軍快說來聽聽。”
孫然歎了口氣道:“我也是聽來的消息,遼州盛傳,說靖國公不滿皇上將寶貝女兒賜婚給柴家一個沒落的子侄...更有甚者,竟說你父親與周國...與周國...哎!”孫然再也說不下去。
“豈有此理!”嶽桓怒目圓睜,“我們嶽家三代鎮守滄州,沒有爹運籌帷幄保的邊境無憂,京師還能歌舞升平?竟疑到我嶽家頭上!爹,這個城,不守也罷了!”
“放肆!”嶽晟震怒道,“你剛剛一字一句,都是掉腦袋的大逆不道之言,孫將軍是自己人,若是傳到京師皇上耳朵裏,不等紀冥攻破滄州,嶽家滿門就已經必死無疑!”
嶽桓慌忙跪地,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孫然見嶽晟動怒,急忙勸道:“將軍息怒。眼下最最要緊的,是如何守住滄州,若是皇上真打算棄我們不顧...”
“爹。”嶽桓眸子微亮,遲疑著道,“不如...去向柴家求救...柴昭與阿蘅定下親事,應該會...”
“住口!”嶽晟厲聲喝止道,“皇上疑心的就是我與柴家勾結,若是再去求了柴家來解滄州之圍,豈不是如了賊人的心意,勾結之罪更是鐵證如山!”
“可是...”嶽桓還欲堅持幾句,已被孫然死死拉住,衝他使了個眼色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