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總管不傻,他被提拔後做人做事都比較低調,待人也隨和,誰也不得罪,但誰也不靠攏,所以才能讓皇帝安心用他。
雖然他也考慮過以後新帝登基後怎麽辦,但這事兒真不是他鑽營就能有個好結果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尤其是皇帝陛下貼身伺候的人,哪個新帝能大方地用他們?不殉葬己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皇帝一走,承德殿裏立即喧嘩開了。
連皇帝都不管三皇子和霍七的事情了,他們哪還有理由彈劾霍正權教子無方?看來這一條路是行不通了,隻能從其他方向入手。
不少官員把事先準備好的奏折悄悄塞回袖子裏,原本今日他們說定了集鶻彈劾霍正權,沒想到這才剛開了個頭就被三皇子攪合了,出師不利啊。
霍正權把幾個有異動的官員記在心裏,然後也轉身離去,這些人都是雲家一脈,雖然不足以看出這次的事情是大皇子設計的,但肯定少不了他在背後推波助瀾。
大皇子臉色僵硬,霍正權剛才掃過來的目光如一把利刃,刮的他胸口發疼。
可是他知道這件事沒有退路了,霍正權隻要還是今天的霍正權,霍家隻要還是今天的霍家,那他的癡心隻會化成妄想。
所以,他必須讓霍家倒下,不管是為公為私。
“還不走?”霍正權經過殷旭身旁時,深深看了他們一眼。
殷旭摸了下鼻子,被人大庭廣眾之下表白,他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而且四麵八方射過來的目光很直接,有厭惡的,有憎恨的,也有無奈的。
殷旭知道,越是親近滕譽的官員越不希望他和滕譽走到一塊,今日之後,他估計會被列為禍國殃民的禍水,不知道這些人事後會怎麽規勸滕譽。
殷旭把滕譽留給一群憤憤的大臣,自己隨著霍正權出宮。
“父親,今日彈劾您的人都與雲家有關係。”霍一鳴一出宮門就忍不住和霍正權抱怨。
“嗯。”
“雲家欺人太甚!”霍一鳴是個純正的武將,排兵布陣、機關謀略都有,但性子還是太急躁了些。
“大家是說收買楊虎的人是雲家?或者是是大皇子?”霍一刀驚訝地問。
“我看八九不離十,三皇子現在不可能和咱們作對,除了他還能有誰?”
霍正權沒有說話,但不管是大皇子還是皇帝,他們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霍家的兵權,看來確實是太誘人了。
隻是他們以為用這種下作的手段就能搞垮霍家,給霍家貼上罪名,那也想的太簡單了。
皇帝從承德殿出來後就後悔了,今天的早朝是他期待己久的,本以為能借此機會動搖霍家的名譽,沒想到被那個逆子給破壞了。
“皇上消消氣,三殿下還不懂事,等他年紀大些知道子嗣的重要性了,定然會回頭的。”渠總管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勸道。
皇帝霍然停下腳步,“被你這麽一說,朕倒是明白老三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哼,話說的好聽,不過是為了騙取霍家的信任,待霍家幫他上位後,看他是否會對霍天依然如初。”
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不敢說出不要子嗣的話來,他真是太小看了滕譽了,連斷子絕孫也能用來博取信任。
皇帝自己當年是利用柳家上位的,所以以己度人,自然也覺得滕譽是抱著這樣的目的,這麽一想通,他覺得自己剛才的氣發的莫名其妙。
渠總管低著頭想當自己什麽都沒聽到,卻又不得不仔細注意著皇帝說的每一句話。
“去擬旨,既然他有這勇氣,朕就成全他!”
渠總管不太能明白皇帝這話的意圖,不過他也不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隻要奉命行事即可。
半個時辰後,一道聖旨新鮮出爐,渠總管光是想想內容就覺得頭皮發麻,心裏忍不住對三殿下報以同情心。
聖旨傳到三皇子府,渠總管硬著頭皮宣讀完,也不敢要討賞的話,隻想盡快走人。
“殿下,您何必與皇上硬碰硬呢,您若是喜歡霍七爺,悄悄的便可,隨便娶個女人在家裏擺著,也不影響什麽。”
滕譽捧著聖旨嘴角露出個滿意的微笑,“哈哈,渠總管這話可說錯了,本殿盼著這道聖旨可是盼了許久,難違父皇肯圓了本殿的夢想……來人,賞!”
韓森給渠總管塞了個沉甸甸的荷包,一張老臉同樣笑開了花。
他是個很忠心的人,隻要殿下高興的事他同樣高興,哪怕心裏也在為三殿下絕了子嗣而擔憂。
皇上的聖旨很簡單,是給三皇子和霍七少賜婚的,隻是聖旨最後加了一條,為了不違背祖訓,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為了證明皇帝陛下沒有徇私,三皇子滕譽此生不得納妾,不得與女子誕下子嗣,即便有,一出生則被剝奪皇室身份,貶為庶民。
即便將來滕譽登上皇位,也斷然不敢違背先帝的聖意,否則天下臣民的唾沬就能淹死他。
渠總管覺得自己看不清這一家子了,這事難道真是好事?三皇子難道真不會後悔?
“今日多謝渠總管走一趟了,待本殿與霍天成親之日,渠總管可要來喝杯喜酒。”滕譽整個人容光煥發,說不出的精神。
渠總管見他是真高興,臉上也帶出點笑容,說真的,他真怕三皇子因此遷怒於他,畢竟是他說了那句話後陛下才有此主意的。
“吩咐下去,全府的下人都賞三個月的銀錢,再派人去元帥府通知這個好消息……不,還是本殿親自去!”
滕譽讓韓森送渠總管出去,自己回屋換了一套嶄新的衣裳,騎著高頭大馬往霍家去了。
而在三皇子府中,幕僚們卻一個個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這可如何是好?”
“殿下也太亂來了,絕了子嗣還如何登基?文武百官斷然不會支持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帝的,大梁的千秋大業可不能斷在殿下手中。”
“那怎麽辦?陛下的聖旨己下,金口玉言,斷沒有收回的道理。”
“那倒未必,之前陛下不也給殿下和七少下過賜婚的聖旨?如今不照樣收回去了?”
“可殿下似乎很滿意,高高興興地接旨了,上回殿下並未接旨啊。”
“那難道咱們就眼睜睜地看著之前的謀劃付諸東流?白白浪費了這些年的努力?”
雖然他也考慮過以後新帝登基後怎麽辦,但這事兒真不是他鑽營就能有個好結果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尤其是皇帝陛下貼身伺候的人,哪個新帝能大方地用他們?不殉葬己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皇帝一走,承德殿裏立即喧嘩開了。
連皇帝都不管三皇子和霍七的事情了,他們哪還有理由彈劾霍正權教子無方?看來這一條路是行不通了,隻能從其他方向入手。
不少官員把事先準備好的奏折悄悄塞回袖子裏,原本今日他們說定了集鶻彈劾霍正權,沒想到這才剛開了個頭就被三皇子攪合了,出師不利啊。
霍正權把幾個有異動的官員記在心裏,然後也轉身離去,這些人都是雲家一脈,雖然不足以看出這次的事情是大皇子設計的,但肯定少不了他在背後推波助瀾。
大皇子臉色僵硬,霍正權剛才掃過來的目光如一把利刃,刮的他胸口發疼。
可是他知道這件事沒有退路了,霍正權隻要還是今天的霍正權,霍家隻要還是今天的霍家,那他的癡心隻會化成妄想。
所以,他必須讓霍家倒下,不管是為公為私。
“還不走?”霍正權經過殷旭身旁時,深深看了他們一眼。
殷旭摸了下鼻子,被人大庭廣眾之下表白,他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而且四麵八方射過來的目光很直接,有厭惡的,有憎恨的,也有無奈的。
殷旭知道,越是親近滕譽的官員越不希望他和滕譽走到一塊,今日之後,他估計會被列為禍國殃民的禍水,不知道這些人事後會怎麽規勸滕譽。
殷旭把滕譽留給一群憤憤的大臣,自己隨著霍正權出宮。
“父親,今日彈劾您的人都與雲家有關係。”霍一鳴一出宮門就忍不住和霍正權抱怨。
“嗯。”
“雲家欺人太甚!”霍一鳴是個純正的武將,排兵布陣、機關謀略都有,但性子還是太急躁了些。
“大家是說收買楊虎的人是雲家?或者是是大皇子?”霍一刀驚訝地問。
“我看八九不離十,三皇子現在不可能和咱們作對,除了他還能有誰?”
霍正權沒有說話,但不管是大皇子還是皇帝,他們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霍家的兵權,看來確實是太誘人了。
隻是他們以為用這種下作的手段就能搞垮霍家,給霍家貼上罪名,那也想的太簡單了。
皇帝從承德殿出來後就後悔了,今天的早朝是他期待己久的,本以為能借此機會動搖霍家的名譽,沒想到被那個逆子給破壞了。
“皇上消消氣,三殿下還不懂事,等他年紀大些知道子嗣的重要性了,定然會回頭的。”渠總管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勸道。
皇帝霍然停下腳步,“被你這麽一說,朕倒是明白老三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哼,話說的好聽,不過是為了騙取霍家的信任,待霍家幫他上位後,看他是否會對霍天依然如初。”
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不敢說出不要子嗣的話來,他真是太小看了滕譽了,連斷子絕孫也能用來博取信任。
皇帝自己當年是利用柳家上位的,所以以己度人,自然也覺得滕譽是抱著這樣的目的,這麽一想通,他覺得自己剛才的氣發的莫名其妙。
渠總管低著頭想當自己什麽都沒聽到,卻又不得不仔細注意著皇帝說的每一句話。
“去擬旨,既然他有這勇氣,朕就成全他!”
渠總管不太能明白皇帝這話的意圖,不過他也不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隻要奉命行事即可。
半個時辰後,一道聖旨新鮮出爐,渠總管光是想想內容就覺得頭皮發麻,心裏忍不住對三殿下報以同情心。
聖旨傳到三皇子府,渠總管硬著頭皮宣讀完,也不敢要討賞的話,隻想盡快走人。
“殿下,您何必與皇上硬碰硬呢,您若是喜歡霍七爺,悄悄的便可,隨便娶個女人在家裏擺著,也不影響什麽。”
滕譽捧著聖旨嘴角露出個滿意的微笑,“哈哈,渠總管這話可說錯了,本殿盼著這道聖旨可是盼了許久,難違父皇肯圓了本殿的夢想……來人,賞!”
韓森給渠總管塞了個沉甸甸的荷包,一張老臉同樣笑開了花。
他是個很忠心的人,隻要殿下高興的事他同樣高興,哪怕心裏也在為三殿下絕了子嗣而擔憂。
皇上的聖旨很簡單,是給三皇子和霍七少賜婚的,隻是聖旨最後加了一條,為了不違背祖訓,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為了證明皇帝陛下沒有徇私,三皇子滕譽此生不得納妾,不得與女子誕下子嗣,即便有,一出生則被剝奪皇室身份,貶為庶民。
即便將來滕譽登上皇位,也斷然不敢違背先帝的聖意,否則天下臣民的唾沬就能淹死他。
渠總管覺得自己看不清這一家子了,這事難道真是好事?三皇子難道真不會後悔?
“今日多謝渠總管走一趟了,待本殿與霍天成親之日,渠總管可要來喝杯喜酒。”滕譽整個人容光煥發,說不出的精神。
渠總管見他是真高興,臉上也帶出點笑容,說真的,他真怕三皇子因此遷怒於他,畢竟是他說了那句話後陛下才有此主意的。
“吩咐下去,全府的下人都賞三個月的銀錢,再派人去元帥府通知這個好消息……不,還是本殿親自去!”
滕譽讓韓森送渠總管出去,自己回屋換了一套嶄新的衣裳,騎著高頭大馬往霍家去了。
而在三皇子府中,幕僚們卻一個個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這可如何是好?”
“殿下也太亂來了,絕了子嗣還如何登基?文武百官斷然不會支持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帝的,大梁的千秋大業可不能斷在殿下手中。”
“那怎麽辦?陛下的聖旨己下,金口玉言,斷沒有收回的道理。”
“那倒未必,之前陛下不也給殿下和七少下過賜婚的聖旨?如今不照樣收回去了?”
“可殿下似乎很滿意,高高興興地接旨了,上回殿下並未接旨啊。”
“那難道咱們就眼睜睜地看著之前的謀劃付諸東流?白白浪費了這些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