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皇叔的意思是等對方主動進攻?”
秦王擱下筆,“我隻是想看看霍家這小子有什麽本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他能得滕譽的青眼絕對不是個小角色。”
二皇子對此卻有不同看法,“隻要他姓霍,願意對他青眼有加的人多的是!”
秦王搖搖頭,笑道:“二侄兒,你知道自己輸在哪嗎?”
二皇子眉頭一皺,顯然對“輸”這個字很不喜歡,他正要開口辯解,就聽秦王說:“你並不是輸在外家勢力單薄,也不是輸在生母地位卑微,更不是輸在皇帝對你的寵愛不夠,你是輸在性格太直,太單純,比起老大和老三,你簡直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二皇子張了張嘴巴,不知為何耳根有些發紅,他在三兄弟中是身材最魁桔,長相最老成的,沒想到卻被人說是沒長大的孩子。
“皇叔看你是自己人才跟你說的這麽直白,你想想看,老三一個嫡出,居然能裝瘋賣傻偽裝那麽多年,可見心機之深沉,性格之沉穩,而老大在外的名聲也一直很好,他懂得怎麽贏取人們的好感,知道作為儲君最該具備的是什麽。
在這盛世,大梁不需要一個會打仗的太子,百姓也不需要一個有勇無謀的君王,如果我是你,我會安安分分地做個鎮守邊疆的親王,不爭不搶,哪至於落到今天的地步?”
“皇叔這話侄兒聽不懂!那您又是為何要反?明知必敗無疑,您又為何不安安分分地做個親王?”二皇子冷笑,以己度人,這世上的事往往都是身不山己。
秦王突然笑了一下,湊到二皇子耳邊小聲說:“因為當年我發過誓,一定要讓他付出血的代價,他敢殺我兄長,殺我母妃,我要讓他絕子絕孫!”
二皇子眼神一變,從所未有的寒意遍布全身,他很確定,剛才秦王看他的那一眼中飽含了殺意。
秦王哈哈大笑,“你放心,既然你願意脫離朝廷助本王一臂之力,那我自然不會把你當他的兒子對待。”
二皇子眸色加深,換了個話題,“皇叔還是說說要怎麽處理霍天那群人吧。”
“霍天還有用,我會派人活捉他,這事你別管,隻要守好自己手下那些不安分的人就好了。”
“你要用霍天牽製誰?霍正權還是滕譽?”
“這就要看他的分量了,總之,他絕對不能死在西南,你父皇打的好算盤,想讓霍天死在這,好讓霍家記恨我們,哼,我偏不如他意。”
二皇子不傻,自然知道霍天如果死在這裏會觸怒霍家,哪怕霍正權不重禍這個兒子,也萬萬沒有不為他報仇的道理。
霍家軍……那可是他最不想麵對的存在。
殷旭美美的睡了一覺,一覺醒來外頭己經豔陽高照了,這西南的氣候不錯,沒有他想象的冷,於是他也不賴床了,裹著披風走出營賬。
一萬人的營地並不大,此時士兵們圍聚在一起小聲交談,言語中帶著一股麵對死亡的恐懼感。
大概他們也知道,這一仗並不樂觀,區區一萬人的隊伍,他們連琨城的門都進不了。
殷旭在原地站了會兒,朝著一名士兵勾勾手指,“你過來。”
那名士兵忙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小跑著過去,“霍指揮使,您有何吩咐?”
殷旭上下掃了他一眼,“去把所有人集合起來,本指揮使有話說。”
那士兵以為殷旭是要準備開戰部署,一刻也不敢耽擱,跑去叫人去了。
等人員到齊,殷旭卻沒什麽大動作,隻是將一萬人分成十個小隊,又從自己的侍衛中選出十個千戶,讓他們領著這些兵操練,至於這營地的巡邏,則由十個隊輪流完成。
一聽隻是操練,士兵們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些,但依然很不踏實,也不知道他們這條能活多長。
殷旭交代清楚後就帶著自己人進了營賬,對外宣稱要製定一個進攻策略,且不準任何人打擾。
主帥的營賬被上百名侍衛圍守著,裏頭一直有聲音傳出來,因此也沒人懷疑過他們的主帥會不在其中。
琨城的城門並沒有因為戰事即將來臨就閉門,午時過後,三個相貌普通的青年趕著驢車來到了城門口。
“停下,例行檢查。”城門口的士兵將驢車攔下來,仔細看了幾眼那三個青年。
其中兩個個子更高些,年紀更大些,另一個則十七八歲的樣子,臉色微黑,穿著樸素,並不突出。
“你們從哪來的?進城做什麽?”那士兵一邊問一邊翻看驢車上的東西。
“這位大哥,我們是臨縣窮水村的,馬上要開春耕種了,咱們代表村民進城買點種子。”
這個理由還算正當,車上除了幾個麻袋幾個筐並沒有其他東西,想必是用來裝貨的。
“有路引嗎?”一個士兵伸出手問。
三個青年對視一眼,其中年紀最小的那個驚訝地問:“路引?什麽路引?以前我們進城從來沒用到過這個啊。”
“新規矩,你們不知道嗎?”
“這個……大哥,鄉下地方消息比較閉塞……”青年拘謹地揪著衣擺,神態著急。
那士兵見他們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長相端正,也不像個壞人,於是擺擺手讓他們過了,“去吧去吧,進城後到衙門辦一張路引,從下個月開始就正式開始執行了。”
三個青年擺出一副鬆口氣的表情,然後連連謝過那個小兵,這才趕著驢車進城。
“看來咱們進來的正是時候。”再過兩年就到二月份了,想必那路引也開始執行了。
三個青年趕著驢車去了最熱鬧的市場,買了幾袋糧種和幾袋蔬菜種子,後來經過一個花鋪,最小的青年還買了十幾種花種子。
買完東西,三個青年在城中找了家客棧住下了,為了和他們的身份契合,他們住的是最普通的客棧,隻要了一間房。
掌櫃的見他們的穿著打扮和驢車上的東西就知道這三位不是有錢人,連正眼都沒瞧一下就讓小二去給他們開門。
“小二,給我們來點吃的,再送一桶熱水進來。”
那小二趾高氣揚地撇嘴道:“三位客觀想吃什麽?另外,熱水是要加錢的。”
“來一盤饅頭,一碟素菜,再來一壺酒。”青年猶豫了一會兒,問:“桶熱水要加多少錢?”
小二見他們三個人才要這麽點吃食,不耐煩地伸出五根手指頭,“一桶五文,如果要的多,三桶可以算你們十二文。”
“這麽貴?”年輕人皺起眉頭,“那還是先來一桶吧。”
秦王擱下筆,“我隻是想看看霍家這小子有什麽本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他能得滕譽的青眼絕對不是個小角色。”
二皇子對此卻有不同看法,“隻要他姓霍,願意對他青眼有加的人多的是!”
秦王搖搖頭,笑道:“二侄兒,你知道自己輸在哪嗎?”
二皇子眉頭一皺,顯然對“輸”這個字很不喜歡,他正要開口辯解,就聽秦王說:“你並不是輸在外家勢力單薄,也不是輸在生母地位卑微,更不是輸在皇帝對你的寵愛不夠,你是輸在性格太直,太單純,比起老大和老三,你簡直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二皇子張了張嘴巴,不知為何耳根有些發紅,他在三兄弟中是身材最魁桔,長相最老成的,沒想到卻被人說是沒長大的孩子。
“皇叔看你是自己人才跟你說的這麽直白,你想想看,老三一個嫡出,居然能裝瘋賣傻偽裝那麽多年,可見心機之深沉,性格之沉穩,而老大在外的名聲也一直很好,他懂得怎麽贏取人們的好感,知道作為儲君最該具備的是什麽。
在這盛世,大梁不需要一個會打仗的太子,百姓也不需要一個有勇無謀的君王,如果我是你,我會安安分分地做個鎮守邊疆的親王,不爭不搶,哪至於落到今天的地步?”
“皇叔這話侄兒聽不懂!那您又是為何要反?明知必敗無疑,您又為何不安安分分地做個親王?”二皇子冷笑,以己度人,這世上的事往往都是身不山己。
秦王突然笑了一下,湊到二皇子耳邊小聲說:“因為當年我發過誓,一定要讓他付出血的代價,他敢殺我兄長,殺我母妃,我要讓他絕子絕孫!”
二皇子眼神一變,從所未有的寒意遍布全身,他很確定,剛才秦王看他的那一眼中飽含了殺意。
秦王哈哈大笑,“你放心,既然你願意脫離朝廷助本王一臂之力,那我自然不會把你當他的兒子對待。”
二皇子眸色加深,換了個話題,“皇叔還是說說要怎麽處理霍天那群人吧。”
“霍天還有用,我會派人活捉他,這事你別管,隻要守好自己手下那些不安分的人就好了。”
“你要用霍天牽製誰?霍正權還是滕譽?”
“這就要看他的分量了,總之,他絕對不能死在西南,你父皇打的好算盤,想讓霍天死在這,好讓霍家記恨我們,哼,我偏不如他意。”
二皇子不傻,自然知道霍天如果死在這裏會觸怒霍家,哪怕霍正權不重禍這個兒子,也萬萬沒有不為他報仇的道理。
霍家軍……那可是他最不想麵對的存在。
殷旭美美的睡了一覺,一覺醒來外頭己經豔陽高照了,這西南的氣候不錯,沒有他想象的冷,於是他也不賴床了,裹著披風走出營賬。
一萬人的營地並不大,此時士兵們圍聚在一起小聲交談,言語中帶著一股麵對死亡的恐懼感。
大概他們也知道,這一仗並不樂觀,區區一萬人的隊伍,他們連琨城的門都進不了。
殷旭在原地站了會兒,朝著一名士兵勾勾手指,“你過來。”
那名士兵忙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小跑著過去,“霍指揮使,您有何吩咐?”
殷旭上下掃了他一眼,“去把所有人集合起來,本指揮使有話說。”
那士兵以為殷旭是要準備開戰部署,一刻也不敢耽擱,跑去叫人去了。
等人員到齊,殷旭卻沒什麽大動作,隻是將一萬人分成十個小隊,又從自己的侍衛中選出十個千戶,讓他們領著這些兵操練,至於這營地的巡邏,則由十個隊輪流完成。
一聽隻是操練,士兵們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些,但依然很不踏實,也不知道他們這條能活多長。
殷旭交代清楚後就帶著自己人進了營賬,對外宣稱要製定一個進攻策略,且不準任何人打擾。
主帥的營賬被上百名侍衛圍守著,裏頭一直有聲音傳出來,因此也沒人懷疑過他們的主帥會不在其中。
琨城的城門並沒有因為戰事即將來臨就閉門,午時過後,三個相貌普通的青年趕著驢車來到了城門口。
“停下,例行檢查。”城門口的士兵將驢車攔下來,仔細看了幾眼那三個青年。
其中兩個個子更高些,年紀更大些,另一個則十七八歲的樣子,臉色微黑,穿著樸素,並不突出。
“你們從哪來的?進城做什麽?”那士兵一邊問一邊翻看驢車上的東西。
“這位大哥,我們是臨縣窮水村的,馬上要開春耕種了,咱們代表村民進城買點種子。”
這個理由還算正當,車上除了幾個麻袋幾個筐並沒有其他東西,想必是用來裝貨的。
“有路引嗎?”一個士兵伸出手問。
三個青年對視一眼,其中年紀最小的那個驚訝地問:“路引?什麽路引?以前我們進城從來沒用到過這個啊。”
“新規矩,你們不知道嗎?”
“這個……大哥,鄉下地方消息比較閉塞……”青年拘謹地揪著衣擺,神態著急。
那士兵見他們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長相端正,也不像個壞人,於是擺擺手讓他們過了,“去吧去吧,進城後到衙門辦一張路引,從下個月開始就正式開始執行了。”
三個青年擺出一副鬆口氣的表情,然後連連謝過那個小兵,這才趕著驢車進城。
“看來咱們進來的正是時候。”再過兩年就到二月份了,想必那路引也開始執行了。
三個青年趕著驢車去了最熱鬧的市場,買了幾袋糧種和幾袋蔬菜種子,後來經過一個花鋪,最小的青年還買了十幾種花種子。
買完東西,三個青年在城中找了家客棧住下了,為了和他們的身份契合,他們住的是最普通的客棧,隻要了一間房。
掌櫃的見他們的穿著打扮和驢車上的東西就知道這三位不是有錢人,連正眼都沒瞧一下就讓小二去給他們開門。
“小二,給我們來點吃的,再送一桶熱水進來。”
那小二趾高氣揚地撇嘴道:“三位客觀想吃什麽?另外,熱水是要加錢的。”
“來一盤饅頭,一碟素菜,再來一壺酒。”青年猶豫了一會兒,問:“桶熱水要加多少錢?”
小二見他們三個人才要這麽點吃食,不耐煩地伸出五根手指頭,“一桶五文,如果要的多,三桶可以算你們十二文。”
“這麽貴?”年輕人皺起眉頭,“那還是先來一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