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知道的,眼前這小姑娘是一丁點兒也不在意自己容貌,說不定臉劃傷了還暗喜著,這藥到了阮呦手上說不定隻會被擱進底箱了。
阮呦的想法被她猜中了,隻得笑著搖頭。
「你兄長呢?」謝娉婷瞧著安靜的院落,有些期待地問。
阮呦搖頭,「哥哥不在,我今日起得晚了,他們就都不在了,也不知道他出去做什麽了。」
「總歸是要緊的事吧……」謝娉婷稍稍有些失落。
不然這個節骨眼也不該亂跑。
阮呦抿著唇笑,「晚上我跟哥哥說一聲,說你來了,讓他明兒不要出去了。」
謝娉婷聞言羞了起來,雙頰通紅,嗔怪道,「好呀你!都敢取笑姐姐了……」
兩人又嬉笑打鬧了一番,阮呦才跟謝娉婷一道出了門。
上個月阮呦和謝娉婷以蘇繡閣的名義給慈善堂捐了幾千兩的銀子用來資助貧窮書生作科考的盤纏。那銀子捐了出去也要去對一對名字,看看花銷都花在哪一處了。
阮呦想用慈善的名義去為蘇繡積累好的名聲,要說為了名聲,沒有什麽比哄好讀書人更來得有用,一首詩,一篇膾炙人人的文章,就能讓蘇繡的名聲驟起。
當然,她也是真心實意想要幫一幫那些人的,如今她們家也不差這些銀子,看見那些書生她就能想起當初還在鳳陽村的自家。
她們的一份微薄之力,說不定就能解了一家子的困境。
慈善堂是燕京最大的慈善機構,幾乎有百年歷史了,起初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者興起的,每歲一些大官富商都會捐贈銀錢用以贍養老人,孩子,來博個美名。
這是私家建設的,門麵很大,不少人進進出出。
慈善堂的每一筆銀錢都被會工工整整地貼在告示上,誰捐了多少銀錢,一眼就能看見。
而捐贈的人到了這來查帳,拿到的記錄上每一頁的紙上都詳細地記錄著每一筆錢的去處,資助的人什麽名字,拿去做了什麽,得到捐贈的人也能夠被告知善主是誰。
阮呦對慈善堂很信服,她跟著謝娉婷進去,立刻就有人來接待了,領著著她們進了包廂,坐了不一會兒,就有人送了一疊帳簿記錄過來。
因著蘇繡閣一次捐了幾千兩,這筆銀子不小,且又承諾每月都會捐贈銀子,因而得了「仁商」的名號,尤其是……正巧趕上了春闈的事,遠道而來的清苦學生得了救助,在交談會上一宣揚出去,蘇繡閣的名聲就越發的響了。
阮呦一頁一頁地翻著帳簿,心底很滿意。
「慈善堂的確是個值得託付的地方。」阮呦抿著唇笑。
她們辦事會吞一點銀子倒也不奇怪,吞得不多就能接受。但她還是想自己辦個慈善堂,隻是這其中的步驟太繁瑣,花銷也大,這事估摸著得往後延期。
「這是百年老字號了,要是不能託付,估計也早垮台了。」
謝娉婷話音剛落,門口響起敲門聲。
「請進。」
木門一推開,一個小青年帶著一個梳著婦人頭的女人進來,女子的模樣不算大,也就二十出頭。
婦人神色有些拘謹又有些好奇,穿得一身半新不舊的衣裙,手上正捧著一匹青色的布,上麵印著白色的小花。
「兩位姑娘,這位是你們捐助過那個曲仁曲舉人的內人,林秀姑,她是聽說二位姑娘今日過來了才說想來見見恩人的。」
小青年說完了話,林秀姑有些靦腆又緊張地給阮呦兩人行禮,「渾、渾家見過兩位姑娘。」
第93章
這位林秀姑是遠山村曲仁的髮妻。
遠山村在衢州安水縣, 從那個貧窮的小縣城到燕京足足需要走一個月的路程,曲家早在去歲七月賣了收成, 勒緊了褲腰帶, 又借了相鄰的錢拿來給曲仁科考做盤纏。
不料進京的時候路上遇見了強盜, 一大家子籌出來的盤纏都被搶了個一幹二淨, 這要是回去再來,也要足足一個半月,也就錯過了時機。
曲仁如今三十四歲, 再等不起三年了, 家中貧寒, 也沒有能力再為他籌集盤纏。正是絕望之際,便曉得燕京慈安堂有大善人出了幾千兩銀子特意拿來資助科考的學生。
夫妻倆喜極而泣,忙來求助。
阮呦和謝娉婷都起身迎她, 林秀姑見兩人衣著華麗,便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搓了搓手, 一時不知道手上的謝禮還送不送得出去。
阮呦過足了窮日子,哪裏看不清她的神色,便淺笑著主動開口, 「嬸子手上抱著的是什麽?那上麵的印花倒是新奇又好看。」
林秀姑見她主動問起,緊張的神色微鬆, 恭敬地回道,「這是我家婆婆自己在家中紡的布,用去歲積攢的棉花紡出來的, 咱們鄉下人都穿的是麻布,棉布精貴,原是想著若盤纏不夠便去集市與人換些銀錢試試,如今有兩位姑娘的幫忙,我那當家的銀錢夠使了,便想著將這布送給二位姑娘。」
說罷,她搓了搓手,「這是渾家能拿出來最好的物件了,還希望二位姑娘不要嫌棄。」
阮呦抿唇笑,露出臉頰的梨窩,顯得溫婉可人,她伸手接了過來,細細地看。
林秀姑的情緒不自覺就放鬆了下來。
這匹布織得細密牢實,比起市麵上的布絲毫不差。
阮呦想著一件事。大明鄉間,百姓在耕種的時候總會分出四分之一的地來種棉麻這樣的農作物留給己用,家裏有紡織機的會自己給一家子做衣裳,雖說做工粗糙,但甚在能穿。
阮呦的想法被她猜中了,隻得笑著搖頭。
「你兄長呢?」謝娉婷瞧著安靜的院落,有些期待地問。
阮呦搖頭,「哥哥不在,我今日起得晚了,他們就都不在了,也不知道他出去做什麽了。」
「總歸是要緊的事吧……」謝娉婷稍稍有些失落。
不然這個節骨眼也不該亂跑。
阮呦抿著唇笑,「晚上我跟哥哥說一聲,說你來了,讓他明兒不要出去了。」
謝娉婷聞言羞了起來,雙頰通紅,嗔怪道,「好呀你!都敢取笑姐姐了……」
兩人又嬉笑打鬧了一番,阮呦才跟謝娉婷一道出了門。
上個月阮呦和謝娉婷以蘇繡閣的名義給慈善堂捐了幾千兩的銀子用來資助貧窮書生作科考的盤纏。那銀子捐了出去也要去對一對名字,看看花銷都花在哪一處了。
阮呦想用慈善的名義去為蘇繡積累好的名聲,要說為了名聲,沒有什麽比哄好讀書人更來得有用,一首詩,一篇膾炙人人的文章,就能讓蘇繡的名聲驟起。
當然,她也是真心實意想要幫一幫那些人的,如今她們家也不差這些銀子,看見那些書生她就能想起當初還在鳳陽村的自家。
她們的一份微薄之力,說不定就能解了一家子的困境。
慈善堂是燕京最大的慈善機構,幾乎有百年歷史了,起初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者興起的,每歲一些大官富商都會捐贈銀錢用以贍養老人,孩子,來博個美名。
這是私家建設的,門麵很大,不少人進進出出。
慈善堂的每一筆銀錢都被會工工整整地貼在告示上,誰捐了多少銀錢,一眼就能看見。
而捐贈的人到了這來查帳,拿到的記錄上每一頁的紙上都詳細地記錄著每一筆錢的去處,資助的人什麽名字,拿去做了什麽,得到捐贈的人也能夠被告知善主是誰。
阮呦對慈善堂很信服,她跟著謝娉婷進去,立刻就有人來接待了,領著著她們進了包廂,坐了不一會兒,就有人送了一疊帳簿記錄過來。
因著蘇繡閣一次捐了幾千兩,這筆銀子不小,且又承諾每月都會捐贈銀子,因而得了「仁商」的名號,尤其是……正巧趕上了春闈的事,遠道而來的清苦學生得了救助,在交談會上一宣揚出去,蘇繡閣的名聲就越發的響了。
阮呦一頁一頁地翻著帳簿,心底很滿意。
「慈善堂的確是個值得託付的地方。」阮呦抿著唇笑。
她們辦事會吞一點銀子倒也不奇怪,吞得不多就能接受。但她還是想自己辦個慈善堂,隻是這其中的步驟太繁瑣,花銷也大,這事估摸著得往後延期。
「這是百年老字號了,要是不能託付,估計也早垮台了。」
謝娉婷話音剛落,門口響起敲門聲。
「請進。」
木門一推開,一個小青年帶著一個梳著婦人頭的女人進來,女子的模樣不算大,也就二十出頭。
婦人神色有些拘謹又有些好奇,穿得一身半新不舊的衣裙,手上正捧著一匹青色的布,上麵印著白色的小花。
「兩位姑娘,這位是你們捐助過那個曲仁曲舉人的內人,林秀姑,她是聽說二位姑娘今日過來了才說想來見見恩人的。」
小青年說完了話,林秀姑有些靦腆又緊張地給阮呦兩人行禮,「渾、渾家見過兩位姑娘。」
第93章
這位林秀姑是遠山村曲仁的髮妻。
遠山村在衢州安水縣, 從那個貧窮的小縣城到燕京足足需要走一個月的路程,曲家早在去歲七月賣了收成, 勒緊了褲腰帶, 又借了相鄰的錢拿來給曲仁科考做盤纏。
不料進京的時候路上遇見了強盜, 一大家子籌出來的盤纏都被搶了個一幹二淨, 這要是回去再來,也要足足一個半月,也就錯過了時機。
曲仁如今三十四歲, 再等不起三年了, 家中貧寒, 也沒有能力再為他籌集盤纏。正是絕望之際,便曉得燕京慈安堂有大善人出了幾千兩銀子特意拿來資助科考的學生。
夫妻倆喜極而泣,忙來求助。
阮呦和謝娉婷都起身迎她, 林秀姑見兩人衣著華麗,便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搓了搓手, 一時不知道手上的謝禮還送不送得出去。
阮呦過足了窮日子,哪裏看不清她的神色,便淺笑著主動開口, 「嬸子手上抱著的是什麽?那上麵的印花倒是新奇又好看。」
林秀姑見她主動問起,緊張的神色微鬆, 恭敬地回道,「這是我家婆婆自己在家中紡的布,用去歲積攢的棉花紡出來的, 咱們鄉下人都穿的是麻布,棉布精貴,原是想著若盤纏不夠便去集市與人換些銀錢試試,如今有兩位姑娘的幫忙,我那當家的銀錢夠使了,便想著將這布送給二位姑娘。」
說罷,她搓了搓手,「這是渾家能拿出來最好的物件了,還希望二位姑娘不要嫌棄。」
阮呦抿唇笑,露出臉頰的梨窩,顯得溫婉可人,她伸手接了過來,細細地看。
林秀姑的情緒不自覺就放鬆了下來。
這匹布織得細密牢實,比起市麵上的布絲毫不差。
阮呦想著一件事。大明鄉間,百姓在耕種的時候總會分出四分之一的地來種棉麻這樣的農作物留給己用,家裏有紡織機的會自己給一家子做衣裳,雖說做工粗糙,但甚在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