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有些詫異,自從周代表來到廠裏,很少主動找他們開會,一般都是有事發生,可這次才回來一天,怎麽要開會呀?
“書記,早上有事嗎?如果沒什麽安排,我想開個會,了解一下廠裏的新規。”
聽到新規兩字,廠長的心咯噔一下,果然還是因為這件事,
書記立刻站了起來,將椅子拉了過來,跟他倆坐在了一起,
“都是廠裏的事,當然周代表這邊更重要,您說的新規是不是調整工時的事?這是經過領導班子研究的,”
果然如此,以他對廠長的了解,沒膽子單獨做決定,工時說調整就調整?彼時,國營單位除了工資,並沒有獎金一說,增加工作時間,收入卻還是老樣子,如果放到私營單位,這就叫剝削,不被罵死才怪。
“我下車間去看了,你們做這個決定,就沒考慮過,一線工人能不能扛得住?本來一天八小時,他們已經很辛苦了,現在增加到十小時,甚至更多,兩位大老爺,有沒有親自去試過?”
周明毫不客氣,他是來維穩的,又不是工人階級的敵人,對於這種不合理的決策,當然要毫不容情的否決。
兩人的汗下來了,周代表平日看著和氣,原來也有如此犀利的一麵,一時都不敢說話了,
“我明白,廠裏進了新機器,人手不夠用,你們一心想著增加產量,這種想法固然很好,可人累垮了,廠裏的損失不是更大?所以,在廠子沒有擴大的情況下,能保住現有產量,已經是完成任務了。”
就那麽些人,已經在三班倒了,還想超額完成,那不是找死嗎?
“我們也想多做貢獻,畢竟局裏都這麽支持了。”
書記小聲說道,隱隱有些不服氣。
“書記,想要提高產量,不是隻有增加工作時間這一條路,提高工作效率也很重要,像這樣打疲勞戰,你們沒去看看瑕疵率嗎?比以前多了多少?”
這下,他們兩人都不說話了,今早的報告還在桌上,最近的合格率低了很多,大批的布隻能當作處理品了。
“我有個建議,供你們參考一下,咱們不是新進了五台設備嗎?那就淘汰掉最難用的五台舊設備,人手也足夠用了,”
“那不行,這樣不是白進設備了嗎?您不知道,咱們這次出了風頭,多少兄弟單位看著呢,就等著看能增量多少,現在可不能掉鏈子呀。”
廠長也激動了,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你現在增量了嗎?去除那些不合格的,已經減量了吧。”
周明涼涼的說道,他可沒有瞎說,早要了當月的產品報告。
那兩位沉默了,周代表的話像箭一般,紮在了他們的心窩上。
“所以,增加工作量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他的話剛落音,被書記打斷了,
“增加人手是最好的辦法,可上級不同意啊,說是沒有這筆預算,”
是啊,這就是個死胡同,新添設備又如何?沒有人手啥也不行,這可難不倒周明,他早想到了辦法,
“以往的瑕疵品都是如何處理的?”
市麵上常有不要票證的處理布,估計就是這些了。
“都上交了啊,就算有瑕疵也是成品布,廠裏不可能留的。”
“算任務嗎?”
“會根據情況來定,若是差的太多,肯定不會算的。”
那就是說,如果差的不是很明顯,還是會算一部分任務,周明心裏更有底了,
”如果,我是說如果,在任務完成的情況下,還有不少瑕疵布,局裏會給獎勵嗎?”
兩人都聽的一愣,根本沒明白他的意思,
“就是說,咱們完成了上交的任務,又多出了很多這種有瑕疵的布匹,局裏會給錢嗎?”
自己去賣,那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可是計劃經濟,他就是瘋了也不會觸雷。
“會有獎勵的,不算太多,也夠給職工發福利了。”
“那就好,我有個想法,咱們不是多了幾台老設備嘛,你們之所以舍不得,就是因為它們還是能運轉的,雖然故障率很高,操作起來也費勁,”
沒等他說完,廠長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拍大腿就要說話,卻被周明又攔住了,
“可這些設備太難用了,浪費了人手不說,瑕疵率也高,放著又太可惜了,如果用它們成立一個集體小廠,就像街道辦那種的,招錄一些職工家屬,再利用廠裏那些有瑕疵的邊角料,織出來的布上交給局裏,換取一定的獎勵,估計也夠他們的工資了,豈不是一舉兩得。”
關鍵的是,肥水沒有外流呀,職工得利,大廠的生產也能正常進行。
廠長和書記聽的眼睛都亮了,還真是一個好辦法呀,紡織廠職工上千人,有很多困難家庭,可廠裏也沒有太多錢,根本補助不了太多。
如果成立一個集體廠,有了這五台設備,肯定能養活一批人,隻是,這招工該怎麽弄?還有,這麽大的事必須要經過局裏同意。
書記看向了周明,沒想到人家說完就抱著茶杯,小臉幾乎埋進了缸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咳咳,周代表啊,你的腦瓜子好使,給我們出出主意唄。”
周明這才抬起了頭,他笑嘻嘻地說,
“第一,先去局裏匯報,第二,問問局長意見,第三,成立一個職工代表小組,詢問群眾意見,當然,那幾派的頭頭都得加入,任何事都要順應民意,才能成功!”
他可不想再生出事端。
這年頭不許搞私營,卻沒有限製大集體,隻要不是個人得利,就不會犯錯誤,所以,此事成功的把握是很大的,否則他也不會說。
當天晚上,他騎著摩托將王芳接了回來,路過烤鴨店時,進去打了一個包,媳婦開始孕吐了,野豬肉是一點不能吃,隻有這個烤鴨還能吃幾片。
“也不知道這孩子隨誰?嘴巴這麽刁,我從來不挑嘴,啥都能吃。”
王芳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她還真是饞烤鴨了,那種焦香焦香的味道。
“像我唄,我就不愛吃野豬肉,以前那是沒辦法了,飯都吃不飽,咱們孩子命好,想吃啥都有。”
“書記,早上有事嗎?如果沒什麽安排,我想開個會,了解一下廠裏的新規。”
聽到新規兩字,廠長的心咯噔一下,果然還是因為這件事,
書記立刻站了起來,將椅子拉了過來,跟他倆坐在了一起,
“都是廠裏的事,當然周代表這邊更重要,您說的新規是不是調整工時的事?這是經過領導班子研究的,”
果然如此,以他對廠長的了解,沒膽子單獨做決定,工時說調整就調整?彼時,國營單位除了工資,並沒有獎金一說,增加工作時間,收入卻還是老樣子,如果放到私營單位,這就叫剝削,不被罵死才怪。
“我下車間去看了,你們做這個決定,就沒考慮過,一線工人能不能扛得住?本來一天八小時,他們已經很辛苦了,現在增加到十小時,甚至更多,兩位大老爺,有沒有親自去試過?”
周明毫不客氣,他是來維穩的,又不是工人階級的敵人,對於這種不合理的決策,當然要毫不容情的否決。
兩人的汗下來了,周代表平日看著和氣,原來也有如此犀利的一麵,一時都不敢說話了,
“我明白,廠裏進了新機器,人手不夠用,你們一心想著增加產量,這種想法固然很好,可人累垮了,廠裏的損失不是更大?所以,在廠子沒有擴大的情況下,能保住現有產量,已經是完成任務了。”
就那麽些人,已經在三班倒了,還想超額完成,那不是找死嗎?
“我們也想多做貢獻,畢竟局裏都這麽支持了。”
書記小聲說道,隱隱有些不服氣。
“書記,想要提高產量,不是隻有增加工作時間這一條路,提高工作效率也很重要,像這樣打疲勞戰,你們沒去看看瑕疵率嗎?比以前多了多少?”
這下,他們兩人都不說話了,今早的報告還在桌上,最近的合格率低了很多,大批的布隻能當作處理品了。
“我有個建議,供你們參考一下,咱們不是新進了五台設備嗎?那就淘汰掉最難用的五台舊設備,人手也足夠用了,”
“那不行,這樣不是白進設備了嗎?您不知道,咱們這次出了風頭,多少兄弟單位看著呢,就等著看能增量多少,現在可不能掉鏈子呀。”
廠長也激動了,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你現在增量了嗎?去除那些不合格的,已經減量了吧。”
周明涼涼的說道,他可沒有瞎說,早要了當月的產品報告。
那兩位沉默了,周代表的話像箭一般,紮在了他們的心窩上。
“所以,增加工作量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他的話剛落音,被書記打斷了,
“增加人手是最好的辦法,可上級不同意啊,說是沒有這筆預算,”
是啊,這就是個死胡同,新添設備又如何?沒有人手啥也不行,這可難不倒周明,他早想到了辦法,
“以往的瑕疵品都是如何處理的?”
市麵上常有不要票證的處理布,估計就是這些了。
“都上交了啊,就算有瑕疵也是成品布,廠裏不可能留的。”
“算任務嗎?”
“會根據情況來定,若是差的太多,肯定不會算的。”
那就是說,如果差的不是很明顯,還是會算一部分任務,周明心裏更有底了,
”如果,我是說如果,在任務完成的情況下,還有不少瑕疵布,局裏會給獎勵嗎?”
兩人都聽的一愣,根本沒明白他的意思,
“就是說,咱們完成了上交的任務,又多出了很多這種有瑕疵的布匹,局裏會給錢嗎?”
自己去賣,那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可是計劃經濟,他就是瘋了也不會觸雷。
“會有獎勵的,不算太多,也夠給職工發福利了。”
“那就好,我有個想法,咱們不是多了幾台老設備嘛,你們之所以舍不得,就是因為它們還是能運轉的,雖然故障率很高,操作起來也費勁,”
沒等他說完,廠長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拍大腿就要說話,卻被周明又攔住了,
“可這些設備太難用了,浪費了人手不說,瑕疵率也高,放著又太可惜了,如果用它們成立一個集體小廠,就像街道辦那種的,招錄一些職工家屬,再利用廠裏那些有瑕疵的邊角料,織出來的布上交給局裏,換取一定的獎勵,估計也夠他們的工資了,豈不是一舉兩得。”
關鍵的是,肥水沒有外流呀,職工得利,大廠的生產也能正常進行。
廠長和書記聽的眼睛都亮了,還真是一個好辦法呀,紡織廠職工上千人,有很多困難家庭,可廠裏也沒有太多錢,根本補助不了太多。
如果成立一個集體廠,有了這五台設備,肯定能養活一批人,隻是,這招工該怎麽弄?還有,這麽大的事必須要經過局裏同意。
書記看向了周明,沒想到人家說完就抱著茶杯,小臉幾乎埋進了缸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咳咳,周代表啊,你的腦瓜子好使,給我們出出主意唄。”
周明這才抬起了頭,他笑嘻嘻地說,
“第一,先去局裏匯報,第二,問問局長意見,第三,成立一個職工代表小組,詢問群眾意見,當然,那幾派的頭頭都得加入,任何事都要順應民意,才能成功!”
他可不想再生出事端。
這年頭不許搞私營,卻沒有限製大集體,隻要不是個人得利,就不會犯錯誤,所以,此事成功的把握是很大的,否則他也不會說。
當天晚上,他騎著摩托將王芳接了回來,路過烤鴨店時,進去打了一個包,媳婦開始孕吐了,野豬肉是一點不能吃,隻有這個烤鴨還能吃幾片。
“也不知道這孩子隨誰?嘴巴這麽刁,我從來不挑嘴,啥都能吃。”
王芳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她還真是饞烤鴨了,那種焦香焦香的味道。
“像我唄,我就不愛吃野豬肉,以前那是沒辦法了,飯都吃不飽,咱們孩子命好,想吃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