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睡了嗎?我是民兵隊長,來這裏看看。”


    周山上前去叫門,態度還不錯。


    等了一會,房門打開了,裏麵出來一個老頭,帶著一副厚厚的眼鏡,胡子拉碴的,頭發也亂糟糟。


    “我是周明,回鄉的學生,隊長派我來看看,你們有啥需要的?”


    那人明顯愣了一下,自從成為右派,沒人問過他的需求。


    “我們有個人發燒,要是不送醫院,恐怕病情會加重。”


    “我們去看看。”


    周明跟著他進了屋,這裏雖然挨著牛棚,通風還行,並沒有太大的惡臭味。


    “老田,你醒醒,隊裏有人來看你了。”


    炕東頭睡著一個人,那人跟他說話,卻沒有回應,難道是睡著了?


    周明過去摸了一下額頭,手一下縮了回來,滾燙滾燙的,絕對是高燒。


    “山子哥,你去我家叫上錢來,把架子車拉過來,再不送醫院,他恐怕有危險了。”


    周山很聽他的話,二話不說就出了門,周明從兜裏摸出了一個紙包,


    “倒杯水過來,我有退燒片,先給他吃了,如果燒的時間太長,肯定會發展成肺炎的。”


    話音剛落,一個瘦瘦的老頭拿著水杯走了過來,


    “藥給我,我來給他喂。”


    周明看了他一眼,心裏就是一慌,壓迫感十足。


    “給你,這裏有十片,多餘的你們留著,萬一誰有個頭疼腦熱,也能應個急。”


    這個是他去醫院開的,當初決定要下鄉,就去醫院開了一些退熱、消炎和治拉肚子的藥,有備無患嘛,放在了別墅的桌子上。


    “謝謝,我們很需要這個,來,老田快醒醒,吃了藥再睡。”


    不知怎麽弄得,老田真的抬起了頭,吃了藥又躺了回去。


    “我們也去個人吧,萬一要住院,也好照顧他。”


    “嗯,你們去個人最好,他這個情況,八成要住院的。”


    “老宋,我跟著去吧,我身體比你們好點。”


    原來這個小個子姓宋,周明趁著沒人,從包裏拿出了一小袋白麵,


    “聽大伯說,你們的口糧沒下來,我正好也吃不了,就給你們吧,不要告訴別人。”


    麵袋子沉甸甸的,老宋雖然沒說話,可心裏卻驚訝極了,直覺告訴他,這個孩子一身正氣,絕對不會陷害他們。


    “小同誌,這份情我們都記住了,不會告訴別人的。”


    如果讓人知道他送了東西,會給他帶來麻煩的。


    “嗬嗬,介紹一下,我叫魯南,以前在燕京大學教哲學,老宋是中大的數學教授,躺著的這個最厲害,是中大的林奇教授,教授物理學。


    “還有我章成,青大教電子學的。”


    房屋暗處又出來一個,個子高高的,瘦的跟個竹竿一樣,他手裏抱著一床褥子,剛才可能在找這個,他們炕上都沒鋪東西,現在天氣正熱,周明也沒太注意。


    不一會,架子車來了,錢來也背了個小包,他已經有經驗了,去縣城醫院,天亮才能回來,他得帶些幹糧,要不然路上會餓的。


    幾人將林奇抬上了車,周山也要跟著走,卻被周明給擋了。


    “你回去跟大伯說一聲,他們畢竟還受著管製,萬一有啥,你可是民兵隊長,我一個小農民,不會受影響。”


    周山也明白這個嚴重性,畢竟經常去公社開會,可小明要管的人和事,他是不會阻攔的。


    魯南身體是真不錯,不光走路沒問題,中間也跟他們換過手,錢來大方的分享了紅薯,這是他下午就蒸好的。


    “以前沒聽說燕山一帶種紅薯啊,你們這裏怎麽會種的?“


    他早想問了,剛來的時候,隊裏就給他們分了土豆和紅薯,他們幾個還爭論了半天,想不通周村為什麽不種玉米,後來聽村民說起產量,才知道自己等人愚昧了。


    今時今日,吃飽肚子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吃什麽根本不重要。


    “嗬嗬,這是我家大明弄來的苗子,甜吧,是新研究的品種,抗旱高產,要不然,整個周村都沒餓死一個。”


    錢來也不是那個單純的學生了,來到周村後,聽說了很多人間慘劇,相比之下,就連父母兄弟們都沒那麽可恨了。


    “哦,你弄來的苗子?我們那天還納悶呢,這一帶地勢較低,種稻米才是最好的選擇,沒想到隔行如隔山,我們想差了。”


    “魯叔想的沒問題,這裏的確不適合種紅薯,隻是從去年開始,這一帶就很旱,幾條河都幾乎幹涸了,以後風調雨順了,也可以考慮種植水稻。


    很多年以後,這裏還真是稻香滿地,因為治理了河流,周村上麵有個很大的水庫,村裏的土地再也沒缺過水。


    “水稻種的好,也可以高產的,給我喝口水。”


    車上的林奇突然說話,嚇了他們一跳,


    “老林醒了?哎呀,你的燒退了。”


    退燒藥見效了,周明也鬆了一口氣,燒能退下來,說明病情不算重,


    “你一個搞物理的,還能知道種地的事?”


    魯南心情也輕鬆一些,跟他開起了玩笑,


    “沒吃過豬肉,我還沒見過豬跑嗎?你忘了,我的家就在魚米之鄉,當然知道水稻的產量。”


    他的口音似乎是江浙一帶的人,


    “沒錯,水稻和小麥的產量都會提高的,最關鍵的是肥料,現在用的都是有機肥,數量到底有限,我聽說,國外很多地方,都用上了化學肥料,那個肥力更強。”


    周明也不想藏拙,提前高考的成績就在他們幾個身上了,如果不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點能耐,怕是不會教的。


    “你還知道化肥呀,不錯,不錯,嗬嗬,這方麵,咱們國家還沒有大力發展,不過,以後肯定也會推廣的,隻是現在經驗不足。”


    原來,五十年代就有了化肥,隻是使用的範圍很小,周明並不知曉。


    他遞給田奇一個竹筒,裏麵當然裝的是山泉,若是普通感冒,山泉應該能治愈吧,他現在去住院,怕是也很難的,畢竟成分不好。


    果然,到了醫院,高熱已經退了下來,周明好說歹說,照了個x光片,排除了肺炎,人家開了幾包藥,就讓他們回去。


    “我下來走吧,這麽遠的路,拉著怪累的。”


    田奇雖然很虛弱,卻掙紮著不肯上車。


    “也好,咱們去對麵吃個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妮並收藏重回19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