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在被窩裏被人叫來,整個人還懵懵的,好在他頭腦靈活,從那些隻言片語裏得出了真相,周衛軍的汙點他是知道的,看在老夥計的份上才幫著瞞了。


    “王知青,你把紙包給我,還有,大柱寫事情經過,要是不知道咋寫,你口述,讓孫知青執筆。”


    這小丫頭文章寫的不錯。


    他有條不紊的吩咐著,根本不和周家兩個婆娘掰扯,周王氏的哭聲也小了,心裏慌的不行。


    “書記,書記聽我說哈,這鍋裏煮的真是我家的麵,是我從城裏帶回來的,跟王知青沒關係啊。”


    李月娥跑來訴說,奈何人家根本不相信,


    “你兒子是怎麽回來的?心裏沒點數嗎?這不是第一次偷東西,給他收拾兩件衣服,待會送到公社去,去學習班受受教育。”


    看到圍觀的多是周家族人,他還有啥不明白的,隊長不想送去勞改唄,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一聽學習班,李月娥的天塌了,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嚎哭,書記一個頭兩個大,厲聲嗬斥,


    “你作為周衛軍的娘,知道他偷了王知青的東西,不說主動給人送回去,還竟然銷了贓,有啥臉哭?再鬧騰,你也去學習班好了。”


    李月娥立刻不嚎了,她雖然沒去過那地方,可聽說過呀,好聽點是學習班,實際就是勞改營,有著幹不完的活,還隻能喝稀湯,不是人待的地方。


    “我不去,全家都吃了,憑啥就我去,大伯,你救救我,都是我奶,是她要吃的,”


    周衛軍也不傻,終於品出味了,大伯是來救他的,就像上次一樣,沒有說出他的事。


    “不是我,是,是李月娥這個賤人,都是她去煮的,老婆子就吃了三碗啊。”


    王建國的心已經在滴血了,聽了這話,兩眼通紅,他想這口已經兩個多月了,真是日思夜想啊。


    一番吵鬧,最後還是大伯出麵,讓周山帶著兩個民兵,押著周衛軍去了公社,畢竟他是罪魁禍首,又從周家廚房搜了些棒子麵,算是給王建國的賠償。


    “書記,你跟著去辦手續吧,我看學習一個月就差不多了。”


    畢竟沒到十四歲。


    書記隻好跟著去了公社,正巧吳書記還沒回家,正在辦公室寫材料,一聽這事,拿著孫紅寫的說明,仔細看了起來。


    “這個周繼祖很眼熟啊,周衛軍是他兒子?”


    “是他的老二,您見過他家老大,種植小能手周明。”


    “對,對,就是他,我說怎麽眼熟呢,這個是他弟弟?”


    吳書記皺起了眉頭,一家的孩子,怎麽差別這麽大。


    “對了,你們村的土豆該收了吧?”


    “是,明天就要開挖了,這次產量很不錯,前兒刨出了一些,個頭都很大。”


    “嗯,今年咱們公社很難啊,上麵的任務重,底下社員也青黃不接,周明同誌立了大功啊。”


    “您的意思我明白,可他家情況有些複雜,周明和周衛軍不是一個媽的,已經分家了,據說,以前受過後媽虐待。”


    “啊,竟然是這樣?”那還有個屁人情!


    吳書記不笑了,站起來更是嚴肅了很多,


    “這個時節偷糧食,不管多少都是重罪,先送去學習一個月,要是再不悔改,就送勞改農場吧,用汗水洗刷他的罪惡。”


    書記回到村裏,徑直去了隊長家,將上麵的決定告訴了他,


    “你這侄兒也太不省心,都回到村裏了,手腳還不幹淨,幸虧小明跟他們分了,要不然還得受連累。”


    “可不是咋地?我們整個周家,都跟著丟臉。”


    兩人又說起了明天事,大伯有些心疼。


    “真要上交那麽多?咱們村吃的也不多了,”


    “交吧,有了年前那些土豆,好歹沒有餓死的,聽說,周圍幾個村老人走了不少,還不是餓死的?”


    “唉,我舅家的村子,孩子也死了幾個,前幾天去看我舅,碰到了幾個表兄弟,走路腿都打飄,聽說城裏有一種新東西,叫啥康複粉,要是人快死了,買上一袋吃,興許就扛過來了。”


    “康複粉也不是人人都能買的,城裏供應的都是複合麵了,裏麵摻了很多麩子,我姑嫁到了縣裏,那日見她胖了一圈,還以為吃的不錯,一問才知道是腫的,聽說,好些人腫著腫著就沒了。”


    兩人小聲說著,生怕給孩子們聽去,這種悲觀的話,不能說出去啊。


    “行,就聽你的,好在這次產量不小,就算留兩成,咱們村也能度過春荒。”


    “不是還有紅薯嗎?聽小明說,再過一個多月就熟了。”


    兩人心裏燃起了希望,他們也知道,這些分到社員手裏,也不可能全留下來,誰還沒個姑舅至親,再硬的心也不能看著他們餓死。


    “老劉,我有個想法,下次去公社一定要跟吳書記說,”


    “啥事?你可別犯糊塗!”


    “這次夏糧打下來,再不能虛報產量了,要是像去年那樣,這個冬天怎麽熬?”


    虛報產量,就意味著減少自留糧,有些幹部為了升官,拚命的拉政績,不顧百姓的死活。


    “我看,吳書記怕是也做不了主,每次去縣裏開會,回來就關在屋裏長籲短歎。”


    兩人都沉默了,看著大伯那忽明忽暗的煙鬥,書記輕笑一聲,


    “老哥哥,你忘了咱庫房的玉米種子?照小明的說法,這個產量還真不低呢。”


    是啊,自留糧秋糧占七成,若是能來個大豐收,還怕過不了年嗎?


    兩人越說越激動,卻沒發現,黑暗處站著一人,周明聽著他們的對話,才知道外麵的情況已經如此嚴峻,他恍惚記得,最困難的時候是今年冬天啊。


    不行,遠的地方他沒辦法,可附近這些村子還是能救一救的,


    “大伯,你在家不?”


    他退回到大門外,高聲叫了起來。


    “小明啊,門開著呢,”


    “這麽晚了,還有事嗎?”


    書記心裏打了個小鼓,萬一這孩子來講情,不是叫他為難嗎?畢竟周衛軍的事不好變了。


    “我想請幾天假,紅薯地事不多了,錢知青一個人能幹完。”


    一聽請假,書記立刻答應,這孩子就是不幹活,也比其他人貢獻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妮並收藏重回19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