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飛逝而過。進監那天天還沒亮,雞叫頭遍, 他就起身了。從井裏提上的水冰涼透骨,掬一捧到臉上,激的他一顫,殘留的三分睡意一掃而空。再用溫水一洗振奮精神,穿上國子監送過來的淺藍監生服就出發了。
街麵上很安靜,隻有幾個出早攤的老婦人,灶上竹竿掛著一盞紙燈,輕輕搖晃,升騰的霧氣把紙燈的光芒模糊不少。
車輪轔轔的碾過石板路,隻有幾聲悶響。不過兩炷香的功夫,就到國子監,門口就顯得有人氣多了,門口還有幾個燒餅豆汁攤子。陸陸續續有人進了朱紅色的大門。
這片院落占地極廣,前前後後有四層院子。每一層院子呈回字型,走廊邊是學堂。
「第一層院落是丙班,並不代表成績,而是指進監不滿兩年的新人。滿兩年的會進乙班,在二院。依次類推。順便一提,我也是剛剛進監的新人,你呢?」
背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穿著同樣的藍色儒衫,模樣看起來應該比林明嵐大上兩三歲,手上拿著本四書講義。注意到林明嵐回頭了,他大方的說:」我叫陶子華。」
「我叫林明嵐。」
「咱倆一塊進來的,說不定要被分到同一個班,日後學業上還請多多關照。」
「陶兄客氣,術業有專攻,每人都有擅長的學業,大家多交流。「
他們倆客套了幾句,一邊朝著執業先生的房間走去。執業先生那裏已經等了四五個學生,年紀不一。不過大多是十七八歲以上。
「你們都是此次新入監的學生,雖然不知道以前你們的水平,想必相差不遠。這樣,我把你們都編入丙三班。」
眾學生點頭稱是。
執業先生又指明了丙三班所在的位置。幾人同行,一起在丙三班的後排落座。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後排,這樣做小動作不會被老師發現。但是在國子監卻要坐前排。一是課堂上光線不太好,後排採光不足。二是沒辦法及時的詢問先生教義中不懂之處。
新生來的晚,也隻有坐後排的份兒了。。
一會兒的功夫教室人就滿了。稍等片刻,先生就從正門過來,開口就道:「不管你們是用什麽辦法進來的,相信都不是草包,總該有點實力,今天也別藏著掖著,以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為題,一個時辰為限,速做一篇時文。」幹脆利落說完,先生直接在講台上落座。
其他的學生想必已經習慣了先生的這種作風,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下筆如飛,刷刷刷的寫起來。
看這架勢,林明嵐把硯台擺了出來。幸好他來之前考慮過這種情況,加上以前冬日的時候硯台常常結冰,他備了一小玻璃瓶的墨水,揭開木塞,直接倒入硯台。拿起羊毫筆,蘸墨,先打草稿。
題目出自《論語·述而》,大意是孔子對顏淵說:受到重用就出來做事,不被重視就深藏不露,隻有我與你是這樣的。
他提筆,寫下一句,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嘴角忍不住揚起。
這個題目出的很有意思。進了國子監的,覺得自己半隻腳進了官門,最不濟都能夠當個小官。熙熙攘攘皆為利來。要他們接受這種思想,十個人有十個人不樂意。
但是做時文的時候這樣的想法怎麽能直接說出來?還得揣摩出題人的用心。
寫時文有靈感可以一蹴而就,他很快就寫完,環顧周圍,許多人已經擱筆,正在檢查。
好快!林明嵐暗暗記在心裏。
課餘的時候,早上搭話的陶子華頭湊過來:「你準備的真齊全,還提前把墨水裝好了。咦,這是水晶瓶?」
「這是玻璃瓶。頭天研墨好的墨水裝進去,第二天直接能用。」
「玻璃也不便宜啊!」陶子華自來熟的說:「南邊一直都流行玻璃,我娘排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排到一個玻璃的屏風。」然後他滔滔不絕的誇了半天他家的屏風如何如何的精緻脫俗。
「......」顧客這樣直白的誇讚,林明嵐既不好說自家產品的壞話,也不好厚臉皮的承認。隻能支支吾吾的應答。
「其實我也想買一個,不知道你從哪家店鋪買的?」
「我那兒還有好幾個,我送你一個。」
「那可不好,你花了多少錢,我付給你,總不好占你便宜吧。」陶子華笑。
然後兩人一起去飯堂吃午飯,下午還有課。
第一堂課的先生抱著滿懷的紙,回了先生專門的休息處。放下紙,他甩了甩胳膊,鋪開紙,一張一張撿起來看。
「俞先生,平日就是你最忙了!」
「新入監好幾個學生,測試一下他們的水準。」俞司業淡淡的說。
「這倒是,陛下恩蔭,新進了許多的監生。」有人答話。
幾個先生說了說恩蔭進監的學生,說著說著,又說到其他的方麵,話題轉的很快。
俞司業答了幾句,開始批註試卷。其他的監生水準差不多,新來的幾個學生,水平倒是不錯。看來以後名次榜上風雲有變。
畢竟在府學也上學這麽久,國子監的生活林明嵐很快就適應。旬休那天,他想起來自己做石灰的想法,準備去找人手。
要在偌大的京城,找到靠譜的人手。想來想去,首選的還是江南會館。
此時的人注重鄉土情,提攜同鄉是常有的事。朝廷這才出了禁止回鄉任官的條文。
街麵上很安靜,隻有幾個出早攤的老婦人,灶上竹竿掛著一盞紙燈,輕輕搖晃,升騰的霧氣把紙燈的光芒模糊不少。
車輪轔轔的碾過石板路,隻有幾聲悶響。不過兩炷香的功夫,就到國子監,門口就顯得有人氣多了,門口還有幾個燒餅豆汁攤子。陸陸續續有人進了朱紅色的大門。
這片院落占地極廣,前前後後有四層院子。每一層院子呈回字型,走廊邊是學堂。
「第一層院落是丙班,並不代表成績,而是指進監不滿兩年的新人。滿兩年的會進乙班,在二院。依次類推。順便一提,我也是剛剛進監的新人,你呢?」
背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穿著同樣的藍色儒衫,模樣看起來應該比林明嵐大上兩三歲,手上拿著本四書講義。注意到林明嵐回頭了,他大方的說:」我叫陶子華。」
「我叫林明嵐。」
「咱倆一塊進來的,說不定要被分到同一個班,日後學業上還請多多關照。」
「陶兄客氣,術業有專攻,每人都有擅長的學業,大家多交流。「
他們倆客套了幾句,一邊朝著執業先生的房間走去。執業先生那裏已經等了四五個學生,年紀不一。不過大多是十七八歲以上。
「你們都是此次新入監的學生,雖然不知道以前你們的水平,想必相差不遠。這樣,我把你們都編入丙三班。」
眾學生點頭稱是。
執業先生又指明了丙三班所在的位置。幾人同行,一起在丙三班的後排落座。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後排,這樣做小動作不會被老師發現。但是在國子監卻要坐前排。一是課堂上光線不太好,後排採光不足。二是沒辦法及時的詢問先生教義中不懂之處。
新生來的晚,也隻有坐後排的份兒了。。
一會兒的功夫教室人就滿了。稍等片刻,先生就從正門過來,開口就道:「不管你們是用什麽辦法進來的,相信都不是草包,總該有點實力,今天也別藏著掖著,以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為題,一個時辰為限,速做一篇時文。」幹脆利落說完,先生直接在講台上落座。
其他的學生想必已經習慣了先生的這種作風,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下筆如飛,刷刷刷的寫起來。
看這架勢,林明嵐把硯台擺了出來。幸好他來之前考慮過這種情況,加上以前冬日的時候硯台常常結冰,他備了一小玻璃瓶的墨水,揭開木塞,直接倒入硯台。拿起羊毫筆,蘸墨,先打草稿。
題目出自《論語·述而》,大意是孔子對顏淵說:受到重用就出來做事,不被重視就深藏不露,隻有我與你是這樣的。
他提筆,寫下一句,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嘴角忍不住揚起。
這個題目出的很有意思。進了國子監的,覺得自己半隻腳進了官門,最不濟都能夠當個小官。熙熙攘攘皆為利來。要他們接受這種思想,十個人有十個人不樂意。
但是做時文的時候這樣的想法怎麽能直接說出來?還得揣摩出題人的用心。
寫時文有靈感可以一蹴而就,他很快就寫完,環顧周圍,許多人已經擱筆,正在檢查。
好快!林明嵐暗暗記在心裏。
課餘的時候,早上搭話的陶子華頭湊過來:「你準備的真齊全,還提前把墨水裝好了。咦,這是水晶瓶?」
「這是玻璃瓶。頭天研墨好的墨水裝進去,第二天直接能用。」
「玻璃也不便宜啊!」陶子華自來熟的說:「南邊一直都流行玻璃,我娘排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排到一個玻璃的屏風。」然後他滔滔不絕的誇了半天他家的屏風如何如何的精緻脫俗。
「......」顧客這樣直白的誇讚,林明嵐既不好說自家產品的壞話,也不好厚臉皮的承認。隻能支支吾吾的應答。
「其實我也想買一個,不知道你從哪家店鋪買的?」
「我那兒還有好幾個,我送你一個。」
「那可不好,你花了多少錢,我付給你,總不好占你便宜吧。」陶子華笑。
然後兩人一起去飯堂吃午飯,下午還有課。
第一堂課的先生抱著滿懷的紙,回了先生專門的休息處。放下紙,他甩了甩胳膊,鋪開紙,一張一張撿起來看。
「俞先生,平日就是你最忙了!」
「新入監好幾個學生,測試一下他們的水準。」俞司業淡淡的說。
「這倒是,陛下恩蔭,新進了許多的監生。」有人答話。
幾個先生說了說恩蔭進監的學生,說著說著,又說到其他的方麵,話題轉的很快。
俞司業答了幾句,開始批註試卷。其他的監生水準差不多,新來的幾個學生,水平倒是不錯。看來以後名次榜上風雲有變。
畢竟在府學也上學這麽久,國子監的生活林明嵐很快就適應。旬休那天,他想起來自己做石灰的想法,準備去找人手。
要在偌大的京城,找到靠譜的人手。想來想去,首選的還是江南會館。
此時的人注重鄉土情,提攜同鄉是常有的事。朝廷這才出了禁止回鄉任官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