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麵有個緣故在。辭雨在太子眼前得臉,自然比旁的宮人特殊些,前些日子就有小內監巴結,送給她兩尾金魚。她喜歡得不行,每天倒要餵個八九次,魚又不知道饑飽,不出幾天就翻肚皮了。是以被清昭取笑至今。
清昭額頭上被砸中一下,也不生氣,笑眯眯地撿起柿子,拍了拍就開啃,心說這丫頭還算有良心,沒扔邊上的梨。
她們此刻照例躲在灶間裏,邊替太子做夜宵邊說悄悄話,今日做的正是一道水果圓子。自從當初那鍋雞湯後,太子仿佛深信辭雨廚藝上佳,隔三差五便要她隨意做些什麽來。
清昭早前很是後悔,礙於謊已經扯了,若是道出真相,欺騙太子的罪名也不小,隻得讓辭雨盡量拿一拿腔調,實在躲不過了便藉口習慣了清昭打下手,將她拖進灶間救場。不過漸漸地倒也覺出好來,畢竟在隔牆有耳的東宮,灶間是最合適說話的地方。
想起太子來,清昭的心情就不免有些沉鬱。
她原本以為,太子打小長在宮裏,身邊多的是鶯鶯燕燕,環肥燕瘦,什麽樣的姑娘沒見過,對辭雨的那點興趣也不過就如七月裏的雷雨,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想到這一個月來,她暗中留心著,太子竟像是認真了。
就她所見,辭雨恐怕是整個東宮裏最清閑的宮女,太子捨不得讓她做太多事情,每日不過是伺候太子梳洗,替他端茶倒水研墨翻書,夜裏在寢殿上夜,再有就是不時替他做些菜餚湯羹了。
但太子讓她做這些時,也並非是以命令的姿態,而更近似於請求,仿佛辭雨願意為他沏一壺茶,都能讓他無比高興。而辭雨在他跟前,也全然無須畏懼,有時清昭甚至覺得,是她這個做奴婢的在欺壓太子。
辭雨總能有時新的衣料子,太子常常將禦膳房送來的菜留出幾道,命人悄悄送進她的房裏,她也不用自己打掃屋子或清洗衣裳,自有機靈的小宮女代勞。連帶著清昭這個添頭,也跟著她沾了不少光。
但是清昭並不曾為此高興,恰恰相反,她的心頭總縈繞著幾許擔憂,這種擔憂在太子讓人送來北地少見的蜜桔時達到了頂峰。
她也曾按捺不住,厚著臉皮再次向辭雨求證,辭雨是這樣回答她的:“蕭懷那樣三妻四妾的,誰喜歡他誰傻。我不過是看他給我特殊待遇,不要白不要罷了。”
既然辭雨是這樣說,清昭也不好再多問,但她總抓緊機會旁敲側擊:“你很久沒回去見過他們了吧?子歸可是很擔心你呢。”
然而她並不能指望這缺心眼的人解風情,辭雨隻會憤憤地啐道:“是我不願意回去嗎?這東宮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就連上個茅房,都有人恨不得在門口盯著你。”
所謂話糙理不糙,清昭對她這一頗為粗俗的點評,其實在心裏十分贊同。
東宮裏的人早就活成精了,平時看著並不覺得,但隻要你稍一動作,就會發現至少有十雙眼睛注視著你。
辭雨日日在太子眼門前,半分也走不開,清昭曾試過在夜深人靜時,自以為避人耳目地溜到角落裏,剛要施出星移術,就被巡夜的內監猛然喝住,其神出鬼沒,連清昭這等修行者也自愧不如。
萬幸那小內監平日頗巴結辭雨,清昭隨意用個起夜的藉口也就搪塞過去了。但連尋個避人之處也這般艱難,要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兩三個時辰,實在近乎癡人說夢。是以自入東宮之後,清昭與辭雨還從未找到機會回京郊小院裏去。
時日久了,二人有時候也忍不住懷疑,她們千辛萬苦混進宮到底是為了什麽。
“你說,這樣查真的有用嗎?”辭雨拿湯勺攪著鍋裏的圓子,眉頭緊蹙,“我是覺得這樣下去,到下輩子也查不出什麽來。”
清昭啃完一隻柿子,把皮丟進爐膛裏,忍下了提醒辭雨她並不存在下輩子這種事的衝動,沉悶地點了點頭。
確然,她近來時常反省,自己當初是將事情想得太理想了。她總以為,既是太子要尋浮桑藥,國師替他操持這件事,二人就免不了要磋商談論,而作為太子身邊的近侍,總能從那麽三句兩句裏揣摩出一點國師身上的秘密。
但是這段日子以來,國師雖來過東宮許多次,兩人每回的對話內容卻都大同小異,且不鹹不淡,無非是太子畢恭畢敬請求國師為皇帝費心尋藥,國師便道目前還未尋到但相信很快會有眉目,其間二人再互相讚揚吹捧一番,實在乏味得很。
十次裏有八次,他們在相談片刻後會屏退旁人,在緊閉門窗的書房裏對弈,一切人等不得打擾。清昭與辭雨很疑心他們是藉機密談,無奈四周人多眼雜,又無法貼到窗下去偷聽裏麵的動靜,隻能憑空猜疑。
唯一的好消息是,照目前的情形看來,那國師尚未捉到真正的浮桑人,也許浮桑遺民當真謹慎,個個都如雲涯那般躲在深山裏也未可知。
“我也覺得,恐怕得另做打算。”清昭邊將梨丁扔進羹裏邊道,“如果哪天有機會出去,是要和他們商議一下。”
辭雨沒有說話,隔了半晌突然問:“清昭,等這件事結束了,你會怎麽辦?”
“這有什麽怎麽辦。”清昭笑道,“自然是回玉闌峰啊。要是能在六月前回去就好了,可以再收些合歡花下來入菜或者泡茶,到時候我做給你吃呀。”
清昭額頭上被砸中一下,也不生氣,笑眯眯地撿起柿子,拍了拍就開啃,心說這丫頭還算有良心,沒扔邊上的梨。
她們此刻照例躲在灶間裏,邊替太子做夜宵邊說悄悄話,今日做的正是一道水果圓子。自從當初那鍋雞湯後,太子仿佛深信辭雨廚藝上佳,隔三差五便要她隨意做些什麽來。
清昭早前很是後悔,礙於謊已經扯了,若是道出真相,欺騙太子的罪名也不小,隻得讓辭雨盡量拿一拿腔調,實在躲不過了便藉口習慣了清昭打下手,將她拖進灶間救場。不過漸漸地倒也覺出好來,畢竟在隔牆有耳的東宮,灶間是最合適說話的地方。
想起太子來,清昭的心情就不免有些沉鬱。
她原本以為,太子打小長在宮裏,身邊多的是鶯鶯燕燕,環肥燕瘦,什麽樣的姑娘沒見過,對辭雨的那點興趣也不過就如七月裏的雷雨,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想到這一個月來,她暗中留心著,太子竟像是認真了。
就她所見,辭雨恐怕是整個東宮裏最清閑的宮女,太子捨不得讓她做太多事情,每日不過是伺候太子梳洗,替他端茶倒水研墨翻書,夜裏在寢殿上夜,再有就是不時替他做些菜餚湯羹了。
但太子讓她做這些時,也並非是以命令的姿態,而更近似於請求,仿佛辭雨願意為他沏一壺茶,都能讓他無比高興。而辭雨在他跟前,也全然無須畏懼,有時清昭甚至覺得,是她這個做奴婢的在欺壓太子。
辭雨總能有時新的衣料子,太子常常將禦膳房送來的菜留出幾道,命人悄悄送進她的房裏,她也不用自己打掃屋子或清洗衣裳,自有機靈的小宮女代勞。連帶著清昭這個添頭,也跟著她沾了不少光。
但是清昭並不曾為此高興,恰恰相反,她的心頭總縈繞著幾許擔憂,這種擔憂在太子讓人送來北地少見的蜜桔時達到了頂峰。
她也曾按捺不住,厚著臉皮再次向辭雨求證,辭雨是這樣回答她的:“蕭懷那樣三妻四妾的,誰喜歡他誰傻。我不過是看他給我特殊待遇,不要白不要罷了。”
既然辭雨是這樣說,清昭也不好再多問,但她總抓緊機會旁敲側擊:“你很久沒回去見過他們了吧?子歸可是很擔心你呢。”
然而她並不能指望這缺心眼的人解風情,辭雨隻會憤憤地啐道:“是我不願意回去嗎?這東宮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就連上個茅房,都有人恨不得在門口盯著你。”
所謂話糙理不糙,清昭對她這一頗為粗俗的點評,其實在心裏十分贊同。
東宮裏的人早就活成精了,平時看著並不覺得,但隻要你稍一動作,就會發現至少有十雙眼睛注視著你。
辭雨日日在太子眼門前,半分也走不開,清昭曾試過在夜深人靜時,自以為避人耳目地溜到角落裏,剛要施出星移術,就被巡夜的內監猛然喝住,其神出鬼沒,連清昭這等修行者也自愧不如。
萬幸那小內監平日頗巴結辭雨,清昭隨意用個起夜的藉口也就搪塞過去了。但連尋個避人之處也這般艱難,要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兩三個時辰,實在近乎癡人說夢。是以自入東宮之後,清昭與辭雨還從未找到機會回京郊小院裏去。
時日久了,二人有時候也忍不住懷疑,她們千辛萬苦混進宮到底是為了什麽。
“你說,這樣查真的有用嗎?”辭雨拿湯勺攪著鍋裏的圓子,眉頭緊蹙,“我是覺得這樣下去,到下輩子也查不出什麽來。”
清昭啃完一隻柿子,把皮丟進爐膛裏,忍下了提醒辭雨她並不存在下輩子這種事的衝動,沉悶地點了點頭。
確然,她近來時常反省,自己當初是將事情想得太理想了。她總以為,既是太子要尋浮桑藥,國師替他操持這件事,二人就免不了要磋商談論,而作為太子身邊的近侍,總能從那麽三句兩句裏揣摩出一點國師身上的秘密。
但是這段日子以來,國師雖來過東宮許多次,兩人每回的對話內容卻都大同小異,且不鹹不淡,無非是太子畢恭畢敬請求國師為皇帝費心尋藥,國師便道目前還未尋到但相信很快會有眉目,其間二人再互相讚揚吹捧一番,實在乏味得很。
十次裏有八次,他們在相談片刻後會屏退旁人,在緊閉門窗的書房裏對弈,一切人等不得打擾。清昭與辭雨很疑心他們是藉機密談,無奈四周人多眼雜,又無法貼到窗下去偷聽裏麵的動靜,隻能憑空猜疑。
唯一的好消息是,照目前的情形看來,那國師尚未捉到真正的浮桑人,也許浮桑遺民當真謹慎,個個都如雲涯那般躲在深山裏也未可知。
“我也覺得,恐怕得另做打算。”清昭邊將梨丁扔進羹裏邊道,“如果哪天有機會出去,是要和他們商議一下。”
辭雨沒有說話,隔了半晌突然問:“清昭,等這件事結束了,你會怎麽辦?”
“這有什麽怎麽辦。”清昭笑道,“自然是回玉闌峰啊。要是能在六月前回去就好了,可以再收些合歡花下來入菜或者泡茶,到時候我做給你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