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德建草屋的時候,一邊幹活,一邊嘀咕,大概的意思,也和《陋室銘》差不多,燕然這麽解釋,也不算牽強。
“杜秀才,不若你帶著令郎一起去,一則教犬子讀書,二則,令郎也能陪同小兒,言傳身教,讓他一心向善。”
杜仲德如何肯讓女兒去當伴讀?他搖頭:“這是小女,吾兒在學堂讀書呢。”
張財主知道窮人家孩子,小的經常穿大孩子的衣服,便不認為自己把女孩當男孩有什麽錯兒,隻是略帶遺憾地道:“可惜了,令愛若是一公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吾兒讀書也很棒的,才半年時間,已經念完了《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現在開始學《幼學瓊林》了。”
張小胖子跳起來抗議:“怎麽可能?三百千合起來要兩千多個生字,半年,平均一天要學十多個字兒,不可能!”
“有什麽不可能的?我哥哥芒種的時候去讀書,你算算到如今有多久?還不到半年哩。”燕然反駁。
張財主也有些不信,臉上肌肉抽搐了兩下,眼神殷切地看著杜仲德。
杜仲德特別驕傲:“學堂裏的先生爭著教我兒子,為此還小有咀唔,不信你可以打聽去。”
張財主似乎深受打擊,轉過臉狠狠瞪了兒子一眼:“這下不張狂了吧?給你說了多少回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就是不聽!”
原來張小胖也算是個聰明孩子,用了半年時間,學完了《三字經》,先生一高興,在同窗麵前得瑟,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還帶著張小胖出門炫耀了一番。
張小胖得知自己是少有的神童,得意忘形,眼睛長到了腦袋頂,以前隻是挑吃挑穿,現在什麽都挑,把啟蒙的先生氣跑了,後麵三個先生也都沒留住,兩年轉眼便過去,到如今張小胖也才學過半本《幼學瓊林》,比杜英睿隻快那麽一丁點兒。
張小胖的第四個先生還是個舉人呢,張財主聽聞杜仲德學識不錯,也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並沒有覺得他就一定能鎮住兒子,沒想到,杜仲德是沒有鎮住兒子,他兒子和女兒卻行。
張小胖還在嘟囔,非要和杜英睿比試比試,豐娘見張家父子一心要見兒子,便留他們在家裏吃一頓便飯,她也希望丈夫能夠和東家搞好關係。
張小胖雖然狂妄,但本質還不壞,張財主為了兒子,把束脩提到了一月五錢銀子,另外,一年四身衣服,一身單衣,一身棉衣,兩身袷衣,並且保證,吃的麥麵饅頭,一餐三個菜,三天一次葷,這比杜伯儉去的那一家報酬還好呢。
太陽端端正正照在頭頂時,杜英睿放學回了家,他在山坡下的路邊,放了柴刀和草繩,回來的路上,順便砍點柴。
全家人都不願他這麽辛苦,但他依然堅持。
張小胖看到杜英睿時,便是這樣的情況,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長衫掖在腰裏,肩頭搭一布巾,上麵扛著一捆柴禾,雖然樹枝細細的,還有一半是不耐燒的蒿草,但這樣的學生,他還是頭一回見。
張財主看了杜仲德一眼,不無羨慕地道:“令郎少年老成,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
“年紀這麽小,一切都未定,出息不出息的,現在說為時尚早。”杜仲德很嚴肅地道。
張財主尷尬地嗬嗬一笑。
第二十六章 徐氏耍心機
杜仲德這幾天也沒閑著,打聽了一下張財主,張財主的曾祖是個挑擔子的貨郎,辛苦一生,到了他祖父裏,開了個小鋪子,他父親繼續努力,小鋪子變大鋪子,他小時候,家裏還並不富裕,還是十來年前,開了一間酒店,因廚子給力,以滋味鮮美價格合理聞名,這才爆發起來,家裏雇了傭人,穿戴也大變換,絲羅綢緞,戴金佩玉,成了西張鎮數著的富戶。
張財主三十歲前,還隻是小康的日子,每天一睜眼便是努力掙錢,因此,看不慣那些躺著吃祖宗的紈絝子弟,最欣賞奮鬥不息的有為之士。
杜仲德雖然挺窮,穿粗布,住茅屋,可他一家人身上,全都散發著積極向上的氣息,這便入了張財主的眼。
張財主力邀杜仲德:“賢父子一起去吧,你教授犬子讀書,沒道理令郎還有付學費在鄉學讀書,反正一個也是教,兩個也是教。”
杜仲德不答應。
張財主拍拍腦門:“哦,對了,我有一小女,和令愛一樣大小,不如你把兩個孩子都帶上,把我女兒也教了,反正,女孩子還小,也不用避什麽嫌。”
杜仲德還是沒有答應,張財主似是料到了這樣的答案,也不沮喪,蹭了一頓飯,然後帶著兒子,恭恭敬敬迎了杜仲德去他家。
天氣越來越冷,豐娘在屋裏幹活,常常凍僵,沒辦法,隻好生了火炕,反正丈夫也不在家,她幹脆把林大娘也叫了來,晚上兩個女人,兩個孩子,睡一條大炕。
老杜大院那邊,在丁氏的督促下,徐氏和黃氏終於繡出門簾來了,這天丁氏拿著來交活:“喏,你給一吊錢吧。”
豐娘在婆婆麵前,禮儀周到,她接過包袱,放到炕上,打開了門簾。
“你這是什麽意思?”丁氏沒想到豐娘會這麽認真。
“這不是自己用的,若是不好,顧客不接受怎麽辦?”林大娘替豐娘解釋。
“杜秀才,不若你帶著令郎一起去,一則教犬子讀書,二則,令郎也能陪同小兒,言傳身教,讓他一心向善。”
杜仲德如何肯讓女兒去當伴讀?他搖頭:“這是小女,吾兒在學堂讀書呢。”
張財主知道窮人家孩子,小的經常穿大孩子的衣服,便不認為自己把女孩當男孩有什麽錯兒,隻是略帶遺憾地道:“可惜了,令愛若是一公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吾兒讀書也很棒的,才半年時間,已經念完了《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現在開始學《幼學瓊林》了。”
張小胖子跳起來抗議:“怎麽可能?三百千合起來要兩千多個生字,半年,平均一天要學十多個字兒,不可能!”
“有什麽不可能的?我哥哥芒種的時候去讀書,你算算到如今有多久?還不到半年哩。”燕然反駁。
張財主也有些不信,臉上肌肉抽搐了兩下,眼神殷切地看著杜仲德。
杜仲德特別驕傲:“學堂裏的先生爭著教我兒子,為此還小有咀唔,不信你可以打聽去。”
張財主似乎深受打擊,轉過臉狠狠瞪了兒子一眼:“這下不張狂了吧?給你說了多少回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就是不聽!”
原來張小胖也算是個聰明孩子,用了半年時間,學完了《三字經》,先生一高興,在同窗麵前得瑟,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還帶著張小胖出門炫耀了一番。
張小胖得知自己是少有的神童,得意忘形,眼睛長到了腦袋頂,以前隻是挑吃挑穿,現在什麽都挑,把啟蒙的先生氣跑了,後麵三個先生也都沒留住,兩年轉眼便過去,到如今張小胖也才學過半本《幼學瓊林》,比杜英睿隻快那麽一丁點兒。
張小胖的第四個先生還是個舉人呢,張財主聽聞杜仲德學識不錯,也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並沒有覺得他就一定能鎮住兒子,沒想到,杜仲德是沒有鎮住兒子,他兒子和女兒卻行。
張小胖還在嘟囔,非要和杜英睿比試比試,豐娘見張家父子一心要見兒子,便留他們在家裏吃一頓便飯,她也希望丈夫能夠和東家搞好關係。
張小胖雖然狂妄,但本質還不壞,張財主為了兒子,把束脩提到了一月五錢銀子,另外,一年四身衣服,一身單衣,一身棉衣,兩身袷衣,並且保證,吃的麥麵饅頭,一餐三個菜,三天一次葷,這比杜伯儉去的那一家報酬還好呢。
太陽端端正正照在頭頂時,杜英睿放學回了家,他在山坡下的路邊,放了柴刀和草繩,回來的路上,順便砍點柴。
全家人都不願他這麽辛苦,但他依然堅持。
張小胖看到杜英睿時,便是這樣的情況,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長衫掖在腰裏,肩頭搭一布巾,上麵扛著一捆柴禾,雖然樹枝細細的,還有一半是不耐燒的蒿草,但這樣的學生,他還是頭一回見。
張財主看了杜仲德一眼,不無羨慕地道:“令郎少年老成,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
“年紀這麽小,一切都未定,出息不出息的,現在說為時尚早。”杜仲德很嚴肅地道。
張財主尷尬地嗬嗬一笑。
第二十六章 徐氏耍心機
杜仲德這幾天也沒閑著,打聽了一下張財主,張財主的曾祖是個挑擔子的貨郎,辛苦一生,到了他祖父裏,開了個小鋪子,他父親繼續努力,小鋪子變大鋪子,他小時候,家裏還並不富裕,還是十來年前,開了一間酒店,因廚子給力,以滋味鮮美價格合理聞名,這才爆發起來,家裏雇了傭人,穿戴也大變換,絲羅綢緞,戴金佩玉,成了西張鎮數著的富戶。
張財主三十歲前,還隻是小康的日子,每天一睜眼便是努力掙錢,因此,看不慣那些躺著吃祖宗的紈絝子弟,最欣賞奮鬥不息的有為之士。
杜仲德雖然挺窮,穿粗布,住茅屋,可他一家人身上,全都散發著積極向上的氣息,這便入了張財主的眼。
張財主力邀杜仲德:“賢父子一起去吧,你教授犬子讀書,沒道理令郎還有付學費在鄉學讀書,反正一個也是教,兩個也是教。”
杜仲德不答應。
張財主拍拍腦門:“哦,對了,我有一小女,和令愛一樣大小,不如你把兩個孩子都帶上,把我女兒也教了,反正,女孩子還小,也不用避什麽嫌。”
杜仲德還是沒有答應,張財主似是料到了這樣的答案,也不沮喪,蹭了一頓飯,然後帶著兒子,恭恭敬敬迎了杜仲德去他家。
天氣越來越冷,豐娘在屋裏幹活,常常凍僵,沒辦法,隻好生了火炕,反正丈夫也不在家,她幹脆把林大娘也叫了來,晚上兩個女人,兩個孩子,睡一條大炕。
老杜大院那邊,在丁氏的督促下,徐氏和黃氏終於繡出門簾來了,這天丁氏拿著來交活:“喏,你給一吊錢吧。”
豐娘在婆婆麵前,禮儀周到,她接過包袱,放到炕上,打開了門簾。
“你這是什麽意思?”丁氏沒想到豐娘會這麽認真。
“這不是自己用的,若是不好,顧客不接受怎麽辦?”林大娘替豐娘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