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和名家一起縱覽元朝雄圖 作者:邢群麟/姚迪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代散曲和民謠的發展使高高在上的文學藝術進入民間,使文學日漸通俗化。伯顏死後,朝廷籍沒其家,數月清算不盡,民間有人題詩於壁雲:
百千萬錠猶嫌少,垛積金銀北鬥邊。
可惜太師無運智,不將些子到黃泉。
這首詩用諷刺挖苦的語言把伯顏貪婪的本性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元曲和元代民謠的發展無疑為以後明清小說的繁榮鋪平了道路,成為明清小說繁榮的先聲。
元代文人的精神畫苑
《儒林外史》一書中共出現了一百多個人物,小說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來揭露封建科舉製的種種弊端,諷刺封建人物的種種醜態。可以說全書大多數人物都是反麵的了,但還是有一位正麵人物,就是《儒林外史》之第一人——王冕。“凡桃俗李爭芬芳,隻有老梅心自常。”這兩句詩出自王冕《題墨梅圖》。
元代繪畫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麵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對後世的影響也最深遠。元初山水畫家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認真探索,並托復古以尋求新路。元朝畫家以他們各自的創新風格和簡練超脫的藝術手法,把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便是王冕。
墨梅圖王冕是元代著名畫家、詩人。《明史》記載: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長明燈下讀書。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裏去聽老師講課,結果把牛丟了。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會稽一位叫韓性的讀書人,韓性收王冕為徒,教他讀書作畫。王冕中年時遊杭州、逛金陵,然後渡長江,跨淮河,經徐州、濟南到達大都。長途跋涉,使他的視野和胸襟大大開闊。由於王冕的詩畫風格特異,不同凡響,聲名鵲起,他經常譏諷元朝統治者,險些入獄。後來,他被迫隱姓埋名在家鄉九裏山蟄居,他在居室周圍種植了上千株梅樹,數百棵桃樹和杏樹,自題為“梅花屋”。
王冕畫了很多《墨梅圖》,其中有一幅畫上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隻留清氣滿幹坤。”詩畫相配,表露出畫家淡泊名利,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王冕的畫體現了元朝繪畫的顯著特點。元代繪畫在唐、五代、宋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的發展,特點是取消了畫院製度,文人畫興起,人物畫相對減少。繪畫注重詩書畫的結合,舍形取神,簡逸為上,重視情感的發揮,審美情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是對中國畫的又一次創造性的發展。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裏說:“境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畫家筆下所造的“境”,不僅將自己和風景相溝通,也將看畫的人和風景相溝通,還將畫家、風景和觀畫人三者相溝通。元代的文人畫正是做到了這些。
陳衡恪先生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裏考究藝術上的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元代畫家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在創作思想上繼承北宋末年文同、蘇軾、米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遺貌求神,以簡逸為上,追求古意和士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趙孟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位。
趙孟,字子昂,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的後人。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並稱為“楷書四大家”。作為一代書畫大家,他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趙孟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禦史程钜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以至於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盡管很多人因趙孟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鑑於趙孟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在元朝的畫作中,有一幅絕對值得後人特別關注。這幅畫因為它自身的魅力而使其具有了無數的傳奇故事,這就是《富春山居圖》。
相傳明朝年間,一戶人家將一卷卷畫冊不斷地投入火中,火越來越旺,一家人卻痛苦而無奈地在一旁嘆息,當最後一幅畫被投入火中時,從人叢中跳出一個人,抽出這幅畫,轉身逃走了。這個人拿走的這幅畫就是黃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圖》。這幅畫自傳世以來,被歷代文人所珍視。此畫在明清兩代,曾為許多人收藏。明代萬曆年間為宜興吳正誌所有。吳正誌傳給他的兒子吳洪裕,洪裕愛若至寶,寢食與共,臨死前竟將此圖投入火中,“殉以為葬”,幸而被他的子侄吳靜庵從爐火中搶救出來。
百千萬錠猶嫌少,垛積金銀北鬥邊。
可惜太師無運智,不將些子到黃泉。
這首詩用諷刺挖苦的語言把伯顏貪婪的本性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元曲和元代民謠的發展無疑為以後明清小說的繁榮鋪平了道路,成為明清小說繁榮的先聲。
元代文人的精神畫苑
《儒林外史》一書中共出現了一百多個人物,小說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來揭露封建科舉製的種種弊端,諷刺封建人物的種種醜態。可以說全書大多數人物都是反麵的了,但還是有一位正麵人物,就是《儒林外史》之第一人——王冕。“凡桃俗李爭芬芳,隻有老梅心自常。”這兩句詩出自王冕《題墨梅圖》。
元代繪畫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麵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對後世的影響也最深遠。元初山水畫家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認真探索,並托復古以尋求新路。元朝畫家以他們各自的創新風格和簡練超脫的藝術手法,把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便是王冕。
墨梅圖王冕是元代著名畫家、詩人。《明史》記載: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長明燈下讀書。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裏去聽老師講課,結果把牛丟了。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會稽一位叫韓性的讀書人,韓性收王冕為徒,教他讀書作畫。王冕中年時遊杭州、逛金陵,然後渡長江,跨淮河,經徐州、濟南到達大都。長途跋涉,使他的視野和胸襟大大開闊。由於王冕的詩畫風格特異,不同凡響,聲名鵲起,他經常譏諷元朝統治者,險些入獄。後來,他被迫隱姓埋名在家鄉九裏山蟄居,他在居室周圍種植了上千株梅樹,數百棵桃樹和杏樹,自題為“梅花屋”。
王冕畫了很多《墨梅圖》,其中有一幅畫上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隻留清氣滿幹坤。”詩畫相配,表露出畫家淡泊名利,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王冕的畫體現了元朝繪畫的顯著特點。元代繪畫在唐、五代、宋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的發展,特點是取消了畫院製度,文人畫興起,人物畫相對減少。繪畫注重詩書畫的結合,舍形取神,簡逸為上,重視情感的發揮,審美情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是對中國畫的又一次創造性的發展。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裏說:“境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畫家筆下所造的“境”,不僅將自己和風景相溝通,也將看畫的人和風景相溝通,還將畫家、風景和觀畫人三者相溝通。元代的文人畫正是做到了這些。
陳衡恪先生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裏考究藝術上的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元代畫家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在創作思想上繼承北宋末年文同、蘇軾、米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遺貌求神,以簡逸為上,追求古意和士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趙孟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位。
趙孟,字子昂,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的後人。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並稱為“楷書四大家”。作為一代書畫大家,他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趙孟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禦史程钜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以至於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盡管很多人因趙孟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鑑於趙孟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在元朝的畫作中,有一幅絕對值得後人特別關注。這幅畫因為它自身的魅力而使其具有了無數的傳奇故事,這就是《富春山居圖》。
相傳明朝年間,一戶人家將一卷卷畫冊不斷地投入火中,火越來越旺,一家人卻痛苦而無奈地在一旁嘆息,當最後一幅畫被投入火中時,從人叢中跳出一個人,抽出這幅畫,轉身逃走了。這個人拿走的這幅畫就是黃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圖》。這幅畫自傳世以來,被歷代文人所珍視。此畫在明清兩代,曾為許多人收藏。明代萬曆年間為宜興吳正誌所有。吳正誌傳給他的兒子吳洪裕,洪裕愛若至寶,寢食與共,臨死前竟將此圖投入火中,“殉以為葬”,幸而被他的子侄吳靜庵從爐火中搶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