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看到這裏,兩眼頓時一黑,哇地又吐出一口血來。張府上下一片慌亂,大夫握著他的手,半天找不到脈息,遂悄悄地將大公子拉到一旁說:“老相國怕是不行了,快去請攝政王來一下。”
掌燈時分,載灃終於來了。張府內外已是一片肅靜,悲痛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大家無聲地給攝政王讓路。
載灃一臉戚然,來到張之洞的病榻前,坐下,望著麵如死灰、雙目無神的大學士,輕輕地說:“老相國公忠體國有名望,好好保養。”
張之洞聲氣微弱地說:“公忠體國四字,老臣不敢當,廉政無私,則勉強可說得過去。”
“廉政無私”,老頭子是不是在譏責我用長麓是徇私呢?載灃想到這裏,一時語塞,不知道再要說些什麽了。本來今天夜裏,因新任津浦鐵路督辦大臣長麓已與英德銀團簽好了貸款條約,英德銀團在六國飯店舉辦一場隆重的酒會。載灃要去參加這個酒會,本不想來張府,隻是聽仁權說,老人家很可能過不了今夜,才勉強來了。他心裏急著去六國飯店,便說:“英國和德國銀團在今夜有一個會議,關係到千萬英鎊的貸款大事,我必須參加。老相國好好保重,改日我再來看你。”
張之洞雖感到命如遊絲,但頭腦還是清醒的。在得病之後,他就想到自己今日位極人臣,擔負著燮理陰陽輔佐君王的重任,大限將至之時,應當仿効古人的榜樣為君王舉薦傳人,以便薪盡而火傳。這是所有賢明的宰相為君王所做的最後貢獻,也是他張之洞為報答皇恩的最後一著。為此,他想了幾個人,在他死後可以讓排首位者補他的遺缺。此時,他多麽希望載灃能像當年的漢惠帝,而他則是蕭何。
可是,這個攝政王居然把一千萬英鎊看得比他還重,居然沒有向他詢問這等國家大事。張之洞徹底失望了,他微微地閉上眼睛,不再理睬載灃。
載灃悄悄地退了出來,出門上轎走了。一直呆在門邊的宣統帝師陳寶琛急忙進來問:“監國說了些什麽?”
張之洞張開眼睛,看著當年的清流摯友,而今的三歲皇帝之師,萬千話語湧上心頭,卻不知從何說起。他也無力說什麽了。隻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國運盡矣。”
說罷,又閉上了眼睛。
深夜,張之洞再次從昏迷中醒過來,四周望了一遍。仁權知道父親將要留下遺言了,帶著眾弟妹子侄走上前來,彎腰聆聽。隻見張之洞一字一頓地輕輕說道:“人總有一死,你們無須悲痛。我生平學術治術,所行者,不過十之四五,所幸心術則大中至正。為官四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間,地不加一畝,可以無愧祖宗。望你們勿負國恩,勿墜家風,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爭財產,勿入下流……”
見父親意似未盡,但卻沒有再說下去了,仁權含著眼淚說:“父親放心,兒孫們將謹記您的教誨!”
守候在四周的親人友朋都以為張之洞已過去了,不料,過一會,他的嘴唇又動了起來:“仲子兄……”
“桑先生,家父請您過去!”仁權對站在張家子孫後麵的桑治平說。
桑治平走了過來,握起老友的手說:“香濤兄,我來了。”
張之洞看著桑治平,眼中似有無限的眷戀和遺憾,好久,才囁嚅著,但已發不清聲音了。桑治平將耳朵貼近他的嘴唇,努力地聽著。待張之洞的嘴唇閉住,仁權問:“桑先生,家父說了些什麽?”
桑治平心緒沉重。他抬起頭來,猛然發現在張之洞臥榻邊的牆上,高高地懸掛著《古北口長城圖》。
這幅由桑治平精心構思繪製的名畫,自從光緒七年走出古北口後,一直隨著張之洞從太原到廣州,從廣州到武昌,想不到,它今天居然又掛進了北京的相府。二十八年來,它歷經時光消磨、歲月侵蝕,卻依舊完好無損,色彩如新。畫麵上的長城還是那樣蜿蜒蒼挺,城樓還是那樣高聳雄奇。然而,它的主人卻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更為可嘆的是,當年對著古北口立下宏誓的疆吏初膺者,為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努力奮鬥二十八個春秋後,卻是如此心灰意冷。桑治平實在不想把他所聽到的張之洞留給人世的最後一句話說出來,經不住仁權的再次詢問,隻得低沉地開了口:“他說,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費了。”大家的心頭全都像壓上一塊厚重的石板,一時間無法分辨:這究竟是一位事功熱中者失望後的激憤之辭呢,還是一位睿智老人對亂世人生的冷峻思索?
<全書完>
掌燈時分,載灃終於來了。張府內外已是一片肅靜,悲痛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大家無聲地給攝政王讓路。
載灃一臉戚然,來到張之洞的病榻前,坐下,望著麵如死灰、雙目無神的大學士,輕輕地說:“老相國公忠體國有名望,好好保養。”
張之洞聲氣微弱地說:“公忠體國四字,老臣不敢當,廉政無私,則勉強可說得過去。”
“廉政無私”,老頭子是不是在譏責我用長麓是徇私呢?載灃想到這裏,一時語塞,不知道再要說些什麽了。本來今天夜裏,因新任津浦鐵路督辦大臣長麓已與英德銀團簽好了貸款條約,英德銀團在六國飯店舉辦一場隆重的酒會。載灃要去參加這個酒會,本不想來張府,隻是聽仁權說,老人家很可能過不了今夜,才勉強來了。他心裏急著去六國飯店,便說:“英國和德國銀團在今夜有一個會議,關係到千萬英鎊的貸款大事,我必須參加。老相國好好保重,改日我再來看你。”
張之洞雖感到命如遊絲,但頭腦還是清醒的。在得病之後,他就想到自己今日位極人臣,擔負著燮理陰陽輔佐君王的重任,大限將至之時,應當仿効古人的榜樣為君王舉薦傳人,以便薪盡而火傳。這是所有賢明的宰相為君王所做的最後貢獻,也是他張之洞為報答皇恩的最後一著。為此,他想了幾個人,在他死後可以讓排首位者補他的遺缺。此時,他多麽希望載灃能像當年的漢惠帝,而他則是蕭何。
可是,這個攝政王居然把一千萬英鎊看得比他還重,居然沒有向他詢問這等國家大事。張之洞徹底失望了,他微微地閉上眼睛,不再理睬載灃。
載灃悄悄地退了出來,出門上轎走了。一直呆在門邊的宣統帝師陳寶琛急忙進來問:“監國說了些什麽?”
張之洞張開眼睛,看著當年的清流摯友,而今的三歲皇帝之師,萬千話語湧上心頭,卻不知從何說起。他也無力說什麽了。隻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國運盡矣。”
說罷,又閉上了眼睛。
深夜,張之洞再次從昏迷中醒過來,四周望了一遍。仁權知道父親將要留下遺言了,帶著眾弟妹子侄走上前來,彎腰聆聽。隻見張之洞一字一頓地輕輕說道:“人總有一死,你們無須悲痛。我生平學術治術,所行者,不過十之四五,所幸心術則大中至正。為官四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間,地不加一畝,可以無愧祖宗。望你們勿負國恩,勿墜家風,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爭財產,勿入下流……”
見父親意似未盡,但卻沒有再說下去了,仁權含著眼淚說:“父親放心,兒孫們將謹記您的教誨!”
守候在四周的親人友朋都以為張之洞已過去了,不料,過一會,他的嘴唇又動了起來:“仲子兄……”
“桑先生,家父請您過去!”仁權對站在張家子孫後麵的桑治平說。
桑治平走了過來,握起老友的手說:“香濤兄,我來了。”
張之洞看著桑治平,眼中似有無限的眷戀和遺憾,好久,才囁嚅著,但已發不清聲音了。桑治平將耳朵貼近他的嘴唇,努力地聽著。待張之洞的嘴唇閉住,仁權問:“桑先生,家父說了些什麽?”
桑治平心緒沉重。他抬起頭來,猛然發現在張之洞臥榻邊的牆上,高高地懸掛著《古北口長城圖》。
這幅由桑治平精心構思繪製的名畫,自從光緒七年走出古北口後,一直隨著張之洞從太原到廣州,從廣州到武昌,想不到,它今天居然又掛進了北京的相府。二十八年來,它歷經時光消磨、歲月侵蝕,卻依舊完好無損,色彩如新。畫麵上的長城還是那樣蜿蜒蒼挺,城樓還是那樣高聳雄奇。然而,它的主人卻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更為可嘆的是,當年對著古北口立下宏誓的疆吏初膺者,為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努力奮鬥二十八個春秋後,卻是如此心灰意冷。桑治平實在不想把他所聽到的張之洞留給人世的最後一句話說出來,經不住仁權的再次詢問,隻得低沉地開了口:“他說,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費了。”大家的心頭全都像壓上一塊厚重的石板,一時間無法分辨:這究竟是一位事功熱中者失望後的激憤之辭呢,還是一位睿智老人對亂世人生的冷峻思索?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