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濤派人來上海找我多次,但我沒有答應。”盛宣懷一副恭敬的晚輩神情。


    “不要答應他。”李鴻章的口氣近於命令。“張香濤好大喜功,華而不實,漢陽鐵廠被他弄得一塌糊塗,你怎麽接手法?讓他自生自滅,給天下後世留一個笑柄算了。”


    “是的,漢陽鐵廠據說管理混亂,虧空嚴重,是個爛攤子。”盛宣懷避開接不接的實質問題,圓滑地與李鴻章敷衍著。


    “我知道,張香濤是在看老夫的笑話,他想取老夫而代之。哼,他還嫩了點。”李鴻章習慣性地掏出兩隻玉球,在手裏滾動著。“杏蓀,我給你說個故事吧!正月底,袁慰庭突然到賢良寺看我,做出一副關心我的樣子,勸我辭職回籍安心養老。我一眼看出了他的陰謀。他是受翁叔平的關托,來為翁叔平說話的。翁叔平協辦大學士做久了,早就想晉大學士,沒有缺,要我回籍養老,叫我騰一個缺出來。我就偏不騰。我對袁慰庭說,你告訴翁叔平,叫他死了這條心,我決不會主動請求開缺的.除非朝廷罷了我。袁慰庭聽了這話,灰溜溜地走了。杏蓀呀,我告訴你,張香濤和翁叔平安的都是一個心思。”


    李鴻章開懷大笑。自海戰以來,他還沒這樣開心笑過。盛宜懷也陪著他大笑。


    “杏蓀,你千萬不要答應張香濤。我回國後必定會重掌北洋,你若是對辦鐵廠有興趣,我替你在天津建一個大鐵廠,比漢陽的要大得多!”


    盛宣懷含含糊糊地答應著。不久,由直隸總督王文韶和湖廣總督張之洞會銜合奏的,關於蘆漢鐵路開工和成立鐵路公司,並委派盛宣懷任公司督辦的摺子,因為沒有了李鴻章的阻力,很快被朝廷批準。得訊後,盛宣懷便帶著鄭觀應等一班隨員,乘坐輪船招商局的豪華客船,溯江西上,奔赴武昌。盛宣懷與張之洞在武昌城裏反反覆覆地商談了個把月,才把合約簽訂下來。盛宣懷親自督辦鐵路公司,而把鐵廠交給鄭觀應來總辦。


    .從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出麵代表政府的官辦漢陽鐵廠,便移交給由當時中國第一大資本家盛宣懷為頭的商人經理。中國有洋務以來最大的一家工廠,經過四五年的探索後,終於與世界的企業經營之路接上了軌。


    就在盛宣懷、鄭觀應招商引股大力整頓漢陽鐵廠、蘆漢鐵路在鐵路公司的督辦下轟轟烈烈動工興建、張之洞在湖北全力經營槍炮廠及布、麻、絲、紗各洋務局所洋務學堂的時候,一場維新改革運動,經過康有為等少數有識之士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過程,已經悄悄地卻又是不可阻擋地在全國蔓延開來。很快,“維新”、“改革”,便成為響亮的字眼、時髦的舉措,其中又數湖廣轄境內的湖南省鬧得最為激烈。


    三 張之洞以欽差之禮接待梁啓超


    位於洞庭湖之南五嶺之北的湖南省,土地貧瘠,人口眾多,環境迫使湖南人吃苦耐勞、倔強好鬥。北宋以來所形成並逐漸發達的湖湘學派,又向世世代代湖南讀書人灌輸奮發向上經世致用的學術文化。兩者的結合,造成了特色鮮明的民風士尚。這種風尚終於在三四十年前,在曾國藩、左宗棠等領導的湘軍身上達到了頂峰,使湖南成為全國矚目的省份,也使湘人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強悍,也更加敢為人先。


    光緒二十一年,陳寶箴由直隸布政使調赴長沙任湖南巡撫。陳寶箴是個誌大氣雄的政治家,隻因乙榜出身又加之時運不濟,一直到六十四歲才做到一方諸侯。他決心珍惜這遲到的時運,在有生之年幹一番大事。


    也是時勢造成了英豪的際會,當時長沙城裏聚集不少有識見有力量的人物。第一個便是按察使黃遵憲。這位廣東嘉應州出生的富家人,從小便得風氣之先,對西方並不陌生。、光緒三年,不滿三十歲的黃遵憲便出任駐日本使館參贊,在日本悉心研究明治維新,並撰寫《日本國誌》。以後,又先後出任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駐英使館二等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是一個熟稔國際局勢的外交官,深知中國隻有維新改革才有出路,十分贊同他的同鄉康有為的主張。現在有巡撫出麵在湖南先行一步,素有此誌的黃遵憲豈能不全力支持?第二個便是學政江標。三十多歲的江標血氣方剛,對委靡不振的朝政非常痛惜,常有刷新政局、振興綱紀的宏願,故很樂意在湖南做變革之事。還有一人便是譚嗣同。他接受張之洞的勸告,捐了個候補知府後,果然分發江蘇。他在江蘇創辦了金陵測量會,並在上海結識了汪康年和由北京來滬的梁啓超。汪康年奉張之洞之命接管上海強學會的錢物後,經張之洞同意辦起了一個名曰《時務報》的報紙,取代康有為的《強學報》。《時務報》以汪為經理,梁為主筆。譚嗣同與梁啓超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立時便成了莫逆之交。譚、梁、汪三人合作,在上海發起不纏足會。正擬創立農學會時,譚嗣同接到湖南巡撫陳寶箴的邀請。


    陳寶箴在做鄂臬時,便很賞識譚嗣同的人品才幹,譚嗣同也對這位父執很是欽佩。現陳寶箴主持湘政,立意維新,誠邀他回湘共襄盛舉,對家鄉有著深厚感情的譚嗣同何樂而不為?便告別梁、汪,立即離滬回湘。這時,還有一位傑出的人物也對陳寶箴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此人便是二十年後出任民國總理的熊希齡。從湘西鳳凰縣走出的熊希齡,此時正當二十多歲的青春年華,剛點的翰林院庶吉士。他不願意在沉悶的翰苑做平庸詞臣,得知家鄉的巡撫有心辦大事,便從京師回湘自願參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