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突然興奮起來,就派他跟康有為到上海去,豈不挺合適的嗎?


    原來,表字穰卿的汪康年也是張之洞所欣賞的一個人才。那年汪康年中了進士後,正候在京裏等待分發,偶遇在京師辦事的梁鼎芬,兩人很談得來。梁對汪說,你的誌向不在百裏侯而在名山事業,不如跟我到武昌去。張香帥坐鎮江夏,廣招天下賢士,共襄盛舉,你到武昌去必可得香帥重用。汪康年答應了,跟著梁來到武昌。張之洞與汪康年見麵說了話,又讀了他的詩文,果然對他大加讚賞,將他留下,讓他到兩湖書院任史學教習。汪和梁都有同樣的愛好:喜歡作詩論詩,張之洞也甚好此道。於是,張之洞與梁鼎芬、汪康年之間除上下級之外,更兼一層詩友關係。


    張之洞把大根叫進來問:“早一會,有封信,為什麽你沒送而叫別人送進來?”.“四叔,是這麽回事。”大根答,“我從門房裏拿了信出來,正要給您送來,剛好碰到汪教習。他說,這封信交給我吧,我給香帥送去,順便好跟他說件事。”


    果然是汪康年!張之洞說:“你去把汪教習叫來。”


    一會兒,三十五六歲、戴著一副西洋近視眼鏡的汪康年走進籤押房。


    “穰卿,你有事跟我說,為何不說又走了?”


    “我見香帥正在想事,怕打擾了您,也不是什麽大事,便先走了。”


    “坐吧,你有什麽事?”張之洞指了指牆壁邊的高背椅。


    汪康年坐下後說:。前幾天我到鎮江去了。回江寧後,梁鼎芬對我說,康有為到江寧來了,與香帥見了幾次麵。總聽人說起康有為,我也沒見過。我想請香帥下次接見康有為時帶我在身邊,讓我看看這位上萬言書的公車領袖究竟是個什麽模樣。”


    張之洞笑了笑:“模樣也很一般,年紀比你大不了兩三歲,與你的區別是你有四隻眼,他隻有兩隻眼。”


    汪康年被逗樂了,說:“我還想聽聽他的說話,看看他的舉止表情,我是讀過他的《新學偽經考》的。讀其書,想見其為人,古今一理呀!”


    “好,滿足你的要求,明天中午他會再到督署來,你和我一道去見他吧!”


    “多謝香帥了!”汪康年起身告辭。“香帥忙,我就不打擾了,明天我準時來。”


    “慢點走,我還有話跟你說。”張之洞用手向下壓了壓,示意他重新坐下。“康有為這次是到上海來辦強學分會的,還想在上海辦一張報紙,希望我支持他。我想聽聽你的意思。”


    汪康年說:“我聽說康有為在北京辦強學會,辦《萬國公報》,京師很多人都讚賞。還聽說李中堂、翁中堂、孫中堂都派人參加了強學會,不少人還捐了銀子。”


    “你都聽說有哪些人捐了銀子?”


    “聽說直隸總督王文韶、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都捐了五千兩,還有兩位領兵的將領聶士成和宋慶也各捐了兩千兩,李鴻章也準備捐兩千兩,他們還不要哩!”


    “想不到李少荃晚年落到這個地步,既受日本人的欺侮,還要受國內無名小輩的奚落。”張之洞說話間還冷笑了兩聲,那神態,頗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


    汪康年明確地說:“我個人是很讚賞欽佩康有為的。香帥是總督,不比我們,行事宜慎重,但既然京師幾位老中堂都支持,香帥支持他,朝廷也沒得話說。”


    “你看怎麽支持?”張之洞斜過臉來問。


    汪康年想了一下說:“第一是道義上的支持。就是承認康有為他們在上海辦強學分會、辦報紙是合法的。上海官府不能隨便幹涉他們的行為。第二個是資金上的支持,辦會辦報都要錢。康有為是個書生,家中也不富有,銀子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張之洞點點頭說:“你說的這兩點我都接受。我還想給他一個支持,派一個人去,和他們一同辦事。”


    “那當然更好了。”汪康年立即說,稍停一下,他又說,“叫誰去,這個人不大好派。這不是兩江的公務,由衙門說了算啊。若康有為以為是去監督他,會礙他的手腳,不同意不接受呢?或是他接受了,這人今後不能與他們很好共事,起不到香帥所要起的作用,也是白派了。”


    張之洞盯著汪康年:“你知道我派的人要起什麽作用?”


    “我當然知道!”汪康年一副自得的模樣:“香帥怕他們出亂子,派個自己的人去好隨時掌握他們的行徑,免得出事,日後朝廷說起來,也好交代:我安排了一個人在管他們呢!”


    “你這個腦子倒是鬼精靈的。”張之洞笑了起來。“那就派你去如何?”


    “派我去!”汪康年愣了一下。他也是一位熱血熱腸的士人,想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大事業,對康有為及其同仁們所做的事業早已心儀。他怕是張之洞在逗他,便又問了一句:“真的派我去上海,和康有為他們一道辦會辦報?”


    “真的。”張之洞一本正經地說。


    “我去!”汪康年堅定地表態。


    “好,明天你和我一道見康有為時,我就把你給推薦出來。”


    次日,又是一個和暖的初冬午後,康有為應邀準時來到督署西花廳,不料張之洞已先坐在那裏閉目曬太陽了。康有為想起“與長者會,不能晚到”的古訓,正要表示歉意,張之洞卻不以為然,指了指侍立在身後的人說:“他是武昌來的兩湖書院的史學教習汪康年,字穰卿,仰慕你的大名,特來與你見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