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衙門成立後發出的第一道公文,便是要各省捐款共襄海軍大業。張之洞有言在先,不便食言,便帶頭捐款三十萬,但其他各省並不踴躍。此時,清漪園已由慈禧親賜頤和園之名,在內務府大臣恩良的掌管下,大張旗鼓地開工了。奕譞對恩良說,光緒十五年元旦皇帝親政,頤和園務必要在光緒十四年秋天完工,以便太後歸政後住到園子裏頤養天年。太後有個舒心的地方住,皇帝才能安心治政。恩良領了這道旨意,加緊督辦園工也便有了更充足的理由。


    就這樣,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兩大工程——海軍和園工便攪在一起了。於是,一樁樁關於海軍和園工之間經費模糊不清的傳聞,便由京師傳到廣州,傳到各省,令張之洞和所有關心海防的封疆大吏們憤懣焦慮,憂心忡忡。


    受命海軍會辦大臣之初,李鴻章很有一番壯誌。自從同治九年以來到今天,李鴻章在直隸總督的位置一坐二十個年頭,成為有清以來督撫任期最長的封疆大吏。直隸為京師所在之地,


    向為全國疆吏之首。因而實際上,李鴻章做了二十年的督撫領袖。以淮軍起家的李鴻章既深知兵權於人臣之重要,也深知軍事於一國之重要,作為擔負國家對外防務重責的大臣,在塞防與海防之辯中,鑑於西洋諸國多以船炮強行攻破國門和東洋日本日漸崛起的局麵,李鴻章認為海防重於塞防,主張大力加強沿海防務。直隸所屬的渤海灣有被英法聯軍野蠻闖入的慘痛教訓,故而李鴻章對北洋水師十分重視。沈葆楨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時候,曾提出一個每年各省協濟海防四百萬的計劃,他生前未及看到此計劃的實施。前年曾國荃出任兩江總督,在李鴻章和曾國荃的強烈要求下,此計劃開始實行。北洋歷來重於南洋,南洋又重於福建,故這四百萬銀子,北洋占了一半,南洋又從剩下的一半中提取三分之二,其餘的則歸於福建。李鴻章又從直隸藩庫中擠出一些銀子來,連同這二百萬一起都投入了北洋水師。他向西洋訂購鐵艦,又高薪聘請洋人做海軍軍官和技師。他一心想把北洋水師建成世界一流的海軍,但苦於銀錢短缺,眼睜睜看到德國、英國造出了時速更快、戰鬥力更強的軍艦,但北洋卻無力購買,隻得望洋興嘆。


    現在好了,太後同意辦海軍衙門,可以藉此大好機會,多要點銀子為外海水師,尤其為北洋水師多置些裝備。李鴻章把他的北洋水師中的中外艦長技師們召來,花了七八天時間擬就一份詳細計劃,其中包括購買最新鐵艦十五艘、鋼炮三百座、炮彈六千發,聘請洋技師一百名,修築炮台十座,在大沽建渤海水師學堂等內容,共需白銀五千萬兩。


    醇王看了這個計劃後,連聲叫好。他想,讓李鴻章去努力辦,一旦辦成,中國海軍便是世上最強大的海軍,本王便是世上最有力量的海軍大臣。有這樣一支海軍掌握自己的手裏,還怕誰敢跟我過不去?


    奕譞興沖沖地將這份計劃呈給慈禧。慈禧看後,冷笑一聲:“李鴻章的胃口也太大了,一個單子就五千萬,戶部一年收多少銀子?園工又停了,閻敬銘說戶部拿不出一兩銀子來。你自己瞅著辦吧!”


    奕譞碰了這個釘子,頭上直冒汗,說出的話都不太連貫了:“是,是,五千萬,拿不出,那就分年辦,或者年年辦,慢慢辦。”


    慈禧見奕譞這個樣子,又好氣又好笑。她也覺得拿園工和海軍比,又會讓那些台諫清流做文章有把柄了,於是將語氣緩和:“當然,李鴻章也是好心,急著把海軍辦好,但國家哪有這多銀子呀。你告訴他,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慢慢來吧。”


    “是,是!”


    奕譞不敢再多說一句話,急忙退出。他總算把太後的心思摸到了:太後原來並不急於建海軍,她心裏裝著的急務是園子!下午,回到王府的海軍大臣,與上午出門相比,十分興頭已去了六七分!


    五千萬的計劃,原封不動地又回到李鴻章的手裏,帶來的隻有一句話:“朝廷拿不出這多銀子,慢慢來吧!”


    會辦大臣的壯誌也從此消失多半。不久,海軍衙門的牌子在一片鞭炮聲裏,裹著大紅綢子高高地懸掛起來。奕譞、奕劻、李鴻章隻在開辦的那天去過一趟,以後再沒有踏過衙門的門檻,三人都說太忙不能多照管,而將衙門日常事務交給兩位幫辦大臣。幫辦大臣之一的曾紀澤此時尚遠在英國倫敦做公使,於是堂堂大清帝國海軍衙門的一切權力,便落到另外一位幫辦大臣善慶的手裏。


    這位滿人都統對此則是歡喜至極:獨掌海軍衙門,真乃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在眾人的眼裏,海軍衙門是朝廷的第一太衙門,這裏必定權力大無邊際,銀子多如海水,能進這裏來,是福星高


    照,財源滾滾。一時間善慶府門口車水馬龍,除開賀喜的巴結的之外,更多的則是投靠的薦舉的。從掛牌辦事的那一天起,手握實權的善慶便決心把這個朝廷的官署辦成他自家的作坊。他的堂兄堂弟侄外甥,一個個聯袂而進。他的拜把兄弟、酒肉朋友也後腳接前腳地跟了進來。各大衙門之所薦,三朋四友之所舉,凡他認為將會對自己有利的人員也逐個兒安插。幾個月過後,海軍衙門正事沒辦成一樁,近百號人員卻已全滿了。這些人三成有二成是善慶的沾親帶故,清一色的紈絝子弟、遊手哥兒,沒有一個人識外情懂洋務。自然有人看不慣,閑言雜語也便隨之而起,間或也有幾句傳到慈禧的耳朵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