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這個法子不用。”楊銳忙點頭。“臨走前一天,王壬秋山長特為把我們召去。”


    “王闓運這幾年的山長當得如何?”張之洞打斷學生的話。


    他顯然對這位王山長有很大的興趣。


    “壬秋先生這個山長真是當得妙極了!”尊經書院的學子突然間變得眉飛色舞起來,興致盎然地演說著他的山長,“他的學問文章之好是不待說了,這是天下的共評。他的為人之倜儻,授課之風趣,言談之機鋒,若不是受過他的親炙,是決然想像不出來的。聽他講學,簡直好比赴太牢之宴,聽韶樂之音,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尊經五少年”之首滿麵紅光,雙目流采,似乎已陶醉在王闓運所營造的美輪美奐的學術境界中。張之洞看到不脫稚氣的楊銳的這番表情,不禁發自內心地羨慕起來:這就是少年情懷!多麽純潔,多麽真誠啊!當年自己也曾這麽崇拜過心中的偶像,而現在再也沒有這種單一的心境了。再崇高的人物,哪怕就是周公孔孟出現在眼前,也不會這般傾心。這是人生的成熟,這也是人生的悲哀!


    “特別令人折服的是,”楊銳仍沒有從陶醉中醒過來,繼續說,“每月朔日,總督丁寶楨帶著一批司道大員、成都將軍魁玉帶領一批提鎮大員,親來尊經書院聽壬秋山長的課。他們和學子們一樣,上課前向山長鞠躬,然後一個個端坐聽課,不說話,不抽菸。山長坐在講堂上,天南地北,隨意發揮,就像天女散發花似的,落英繽紛,美不勝收。一個多時辰過後,山長講完了,又一個個向他鞠躬告別。每月朔日這天,尊經書院翎頂輝煌,綠呢大轎堆滿校園。大家都說,除開尊經,天下還有這樣的書院嗎?除開壬秋先生,天下還有這樣的山長嗎?我們這些做弟子的,真是覺得榮耀極了。”


    張之洞默默地聽著楊銳有聲有色的敘述,心裏想:尊經書院由王閩運來掌院,可真正是選對人了!十年前,張之洞和王閩運就有過親密的交往。


    同治九年,張之洞從湖北學政任上卸職回京。那時,王閻運正在京師盤桓,以一闋《圓明園詞》飲譽京師詩壇。文人雅士集會,都爭相邀請王闓運。王閻運則每請必去,每去必賦。他的捷才贏得眾人的嘆服。就是在這種宴飲場合中,同樣也是詩文滿腹的張之洞,與王閩運結成了互相欽佩的好朋友。尊經書院落成後,學政張之洞心中的山長人選,第一個便是在湖南設帳授徒的王閩運。但薛煥是創建尊經書院的發起人,又是在籍侍郎,第一任山長由薛煥來做,又似乎更適宜。於是張之洞致函聘請王閩運做書院的主講。王闓運自恃才高名大,不願做屈居山長之下的主講,遂不入川。丁寶楨早年在長沙做知府時,便禮聘王闓運做西席,後來做魯撫,又聘請王閩運在濟南做了兩年幕僚,關係非比一般。丁寶楨一到四川,即下聘書請王闓運做尊經書院的山長。王閩運一接到聘書也便來到四川,並把尊經書院當作自己的事業所在,大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味道。


    想到這一層後,張之洞不僅慶幸尊經書院得人,也為丁寶楨禮賢下士的品格所感動,不知不覺間對他的憤怒也減去了三分。


    “叔嶠,說段王壬秋的掌故給你聽!”張之洞突然間來了雅興,楊銳興奮得忙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鹹豐十年的春闈,本來我是要去參加的,不料堂兄奉旨充任同考官,於是隻好迴避,眼睜睜地失去了一次機會。王壬秋那年去考了。他是鹹豐五年中的舉,連考兩科會試都未中,這是第三次了。頭場考四書文,他興之所至,亂發議論。卷子交上後,細思又出格了,此科必罷無疑。他是個最任性子最愛出風頭的人,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橫豎是落第,不如出它一個大格,留一段佳話在科場史上也好。第二場考五經義。他丟開五經不議不論,卻洋洋灑灑地寫下一篇大賦,還給它標個題,叫做《萍始生賦》。閱卷官看到這份卷子後大為驚駭,都說這是有科舉考試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


    “有這樣的事!”楊銳瞪大著雙眼,隨即由衷地讚嘆,“這樣的事,隻有大英雄才做得出,壬秋先生真是大英雄!”


    張之洞笑了笑說:“王闓運此舉驚世駭俗,的確不是常人所能為的。這篇賦因為是寫在試卷上,故很快便流傳開來,甚至比《圓明園詞》還要傳得廣。”


    “香師,這篇賦你還記得嗎?背給學生聽聽。”楊銳急著問,恨不得立即把這篇奇特的賦全文銘記。


    “賦很長,我背不全,隻記得開頭幾句。你回四川後再去問你的山長吧!”


    楊銳仍不死心,央求道:“您就把開頭那幾句背給學生聽聽吧!”


    張之洞礙不過學生的懇求,略為想了想後背道:


    有一佳人之當春兮,蘊遙心於曾瀾。淡融融不自恃兮,又東風之無端。何浮萍之娟娟兮,寫明漪而帶寒。隱文藻與冰落兮,若攬秀之可餐。苟餘情其信芳兮,豈猶媚之香蓀。覽生意之菲菲兮,蓋漾影而未安。退靜理夫化始兮,悵結帶以盤桓。


    張之洞一邊背誦,楊銳一邊搖頭晃腦地在心裏附和。直到張之洞停住好長一刻後,楊銳知道他背不下去了,才嘆道:“這浮萍之形態,直讓山長給寫活了。如此好賦,學生竟未讀過,真是慚愧。回川後一定求山長寫給我,一天吟它幾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