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瀅是奕沂的次子,但慈禧很不喜歡這個小侄兒。人長得尖嘴猴腮,長年累月藥不離口。十一歲的小子了,個子不及一個八九歲的丫頭片子。何況他的生母他他拉氏懦弱無能,慈禧瞧不起她。這樣一個人,絕對不是執掌大清朝政的人才。


    那麽隻剩下一個載湉了。載湉是七爺奕譞的兒子,長得清秀活潑,惹人喜愛。他隻有四歲,是一棵剛出土的小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培育。除此之外,載湉還有一個任何人所缺乏的先天優勢:他是慈禧的胞妹所生。因為此,慈禧決定不惜冒違背祖製的風險,也要把載湉抱進宮來。想起十多年來垂簾聽政親握朝綱,王公貴族、文武大臣莫不匍匐聽命,國家大計、皇族事務盡皆聖心獨裁,慈禧心裏得意不已。這個自小便有著強烈權力欲望的女人,把這種風光視為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繼位的皇帝還得有十四年的讀書學習時間,在未來的十四年裏,她可以憑藉進一步熟練的政治手腕和愈加鞏固的心腹集團,把昔日的風光展現得更加耀眼奪目。


    東太後慈安缺乏從政的能力,從辛酉年起一切大小國事無不聽從慈禧。當慈禧將自己對立嗣一事前前後後的思考告訴她時,對違背祖製這一點,她雖覺為難,但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因為慈禧的考慮是對的。將丈夫傳下來的皇位送給一個血統疏遠的侄孫,她也不樂意;要說違背祖製,辛酉年的兩宮垂簾聽政就是違背祖製的事,作為正宮皇後,她是此舉的帶頭人,時至今日,還隻有不提祖製為好。何況,穩固大清江山,這才是第一位的大事,慈安深知慈禧的政治才能和自私本性,讓她的親外甥來坐天下,她必定會如同輔佐自己的親兒子一樣地輔佐他,這對大清王朝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載湉進宮繼位,事情就這樣定了。實行了兩百餘年、十代一脈相傳的子以傳子的愛新覺羅家法,便由這個出自葉赫那拉氏的女人給中斷了。


    下一步的第一件要事,便是召醇王奕譞進宮,告訴他這個決定。自己的兒子就要做皇帝了,奕譞怎會不高興!但如同他的兩個兄長鹹豐帝和恭王一樣,醇王的秉賦也是脆弱的。他一怕皇族指責他違背祖製,二怕奕沂嫉妒,三怕日後作為皇帝本生父與兩宮太後特別是與慈禧的關係不好處理,歷史上因為此而生發出的皇家悲劇的前例不少。慈禧仔細考慮奕譞的顧慮後授給他一個錦囊妙計。於是,史冊上便有這樣的記載:事先一點不知內情的奕譞,和幾個近支親王及軍機大臣一道進宮,跪聽兩宮太後宣布嗣君的慈諭。當得知自己的兒子入選後,奕譞叩頭痛哭,頓時昏厥在地,被人抬回王府。甦醒後一再請求兩宮太後收回成命。未獲允後第二天上疏:請開缺一切差使,為天地留一虛糜爵位之廢王,為宣宗成皇帝留一頑鈍無才之子。第三天再上疏:隻保留醇王一個空爵位,今後永遠不再增添任何銜頭,為防止將來有小人幸進,請存此疏,以為憑證。


    載湉繼位的掛礙之處都疏通了,就隻有一件大事難以疏通,這便是同治皇帝的後嗣問題。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若無兒子,尚可以過繼他人之子為子,何況一個坐了十多年天下的皇帝,難道死了就死了,連個繼承香火的人都沒有嗎?作為親生母親,慈禧也不願看到兒子死後如此淒冷,於是匆忙之中作出一個決定:日後載湉生有兒子,即為載淳的嗣子。在載淳去世的當天,以兩宮太後的名義頒布了一道懿旨:“載湉承繼文宗顯皇帝為子,人承大統為嗣,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緊接著便在太和殿為載湉舉行登基大典。


    奕訴對選載湉而不選他的兒子為帝,心中很是不快。一則兩宮太後已定,作為臣子他不能反對;二則奕譞以後的一係列表演,也堵住了他的嘴,不好再出怨言。奕沂不反對,鹹豐帝的另外三個無權勢的弟弟自然也不能反對了。幾個支係較近的王公雖然對慈禧立載字輩不立溥字輩大為不滿,但既成事實,他們反對也無用,況且他們也知道慈禧的手段,得罪了她,也不是件好事。於是這五年來,皇室內部倒也相安無事。


    其實,相安無事隻是表相,內裏並不平靜。載澂登基後不久,皇室裏便在私下議論一件事了。他們說,懿旨上講俟嗣皇帝生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這裏的意思很含糊。若僅僅隻是繼嗣的話,則如同普通老百姓,隻繼香火,不繼大統;但大行皇帝的神主今後是要入太廟的,進太廟祭祖隻是天子才有的權利,別人沒有,如此說來,大行皇帝的神主今後依然沒有屬於自己的兒孫祭拜,繼嗣變為一句空話。若繼嗣即繼統的話,今後皇上的長子


    即大行皇帝的嗣子,也即太子,這就犯了大忌。


    原來,清朝的建儲製度與歷朝不同。清朝開國之初,原本和歷朝一樣,先立太子。康熙皇帝早年時先立下了太子,後來引起許多政治糾紛,以至於太子立而又廢,廢而又立,諸皇子之間為著皇位爭鬥不已。鑑於此,康熙晚年立下一條規矩:不預立太子。皇帝認準那個皇子後,寫上他的名字秘藏幹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皇帝死後,將他身上藏的傳位密詔,與從正大光明匾後所取下的名字相對照,由皇室近支親王和朝廷大臣共同驗明無誤後再行公布。


    康熙這個決定的確非常英明,不僅杜絕了皇子內部的爭奪,也讓皇帝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對諸子進行考察,以便擇賢而傳。無論是對皇室內部,還是對國家而言,這都是有利的。故從康熙之後歷代都堅決奉行,不能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