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崇厚已在俄國簽約了。他是欽差大臣,專為辦理此事而去,自然可以簽字。邸抄將條約內容公布這幾天來,廷臣中反對者甚多,慈禧自己也不情願,有一種被人欺負的感覺。也有一部分人同意按條約辦,李鴻章是這一派的代表。他們的理由也不能忽視:簽而又廢,是出爾反爾,俄國人固然惱火,但各國對此也會有看法。俄人國力強大,一向橫暴,若以此為藉口挑起戰爭,中國不是對手,其損失必將更大。國家的軍事要務在東南海防,新疆乃荒瘠之地,於大局關係不大,眼下看的確是吃了虧,也隻宜隱忍圖強,才是惟一出路。
對慈禧來說,這又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難題。皇帝尚隻有九歲,當然不能讓他過問此事;慈安太後一向對軍國大事拿不出主意,商量也是白費工夫,參與軍國大事的王公貴族主要是兩個人:軍機處領班大臣六爺恭王奕訴和皇帝的父親七爺醇王奕譞。兩人於此事的看法截然對立:奕沂主張承認崇厚所簽的條約,奕譞堅決反對。
慈禧知道,在外事上,兩個王爺的態度歷來是針鋒相對的。奕沂主柔,意在羈縻;奕譞主硬,對洋人全麵排斥。八年前,在天津教案的處理上,兩兄弟這種對立的態度表現得最為明顯。奕訴認為,天津教案曲在愚民不明事理,行動過火,中國應予以賠
款、道歉、殺兇手、嚴辦地方官。奕譞則認為,津案完全是洋人引起的,津民是義民,不僅放火燒教堂做得對,而且要藉此良機,將洋人在北京的使館全部搗毀,將中國領土上所有洋人盡行趕走,永遠與洋人斷絕往來。權衡再三,慈禧還是接受了奕沂的意見,命令曾國藩按“柔”的原則盡快平息天津教案。結果,津案雖然較為平靜地處置了,但全國言論界一片譁然,直接辦事人曾國藩得了個漢奸賣國賊的稱號,慈禧和奕沂的臉麵上也很覺不光彩。相反地,奕譞則受到士人們的普遍讚譽,誇他是個愛國的賢王。
作為國家的最高主宰,伊犁條約使慈禧又一次被推到一個尷尬的兩難境地。
她心裏仇恨洋人,巴望中國永遠不跟洋人打交道,從而免掉無窮無盡的煩惱。因此她頗為欣賞奕譞的態度,打算拒不承認崇厚所簽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她心裏也同樣害怕洋人,明白中國決不是洋人的對手,洋人也決不會放棄在中國所獲得的利益,那麽隻有給洋人以好處,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來換得洋人的歡心。因此,她也想採取過去那種以退讓求安寧的態度,承認崇厚所簽的條約。
當年隻因處罰幾個地方官,曾國藩就被罵為漢奸賣國賊,現在將八萬平方裏的土地割讓出去,這賣國賊的罪名不要千秋萬代傳下去嗎?慈禧想到這一層上,心裏又不安起來。她決定把此事交給王公勛戚、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等全體廷臣公議。
廷臣們對此事反響強烈,摺子一道道地由內奏事處送到慈禧的手裏,除很少的幾道奏摺贊同崇厚外,絕大多數的奏摺都是持反對態度,其中尤以李鴻藻、潘祖蔭、寶廷、張佩綸、陳寶琛、吳大澂等人的言辭更為激烈。他們的態度很是一致:除開不贊成條約各款外,還要嚴懲崇厚。對於這些人的共同態度,乃至相近的用語,慈禧不感到奇怪。“清流黨”這個名目,她早已耳聞。
慈禧並不喜歡清流黨。那班子人仗著自己學問文章好,出身清華,高自標榜,傲視同僚。他們常常對朝廷作出的重大決策表示不滿,引來幾百年上千年前那些早已化為腐泥的死人的幾句話,和從發黃髮黑的故紙堆裏搜尋前代舊事作為根據,批評朝廷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以表示自己的高明;有時本來並不是什麽大事,他們偏偏要上升到國家民族的大義上去,又常常抬出列祖列宗來為自己的言論撐腰打氣。慈禧對這些清流們的摺子討厭得很,經常看到一半便氣得摔到地下,心裏狠狠地說:“風涼話誰不會說,給件實事讓你們辦辦,看你們有幾多能耐,八成不如人家!”
清流黨的為人處世,慈禧也看不慣。他們高談什麽存天理滅人慾等等,在慈禧看來,這完全是虛偽,世上的人有誰能真正做到?就衝著他們的首領李鴻藻不去弔唁她母親這件事,慈禧心裏就窩著一肚子氣。但是,慈禧又不能得罪他們。他們是按孔孟程朱之理在說話,在按列祖列宗之教在辦事。孑孟程朱、列祖列宗是不能唐突的。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富有權術的統治者,慈禧深知這班子人在政壇上的必要性,她需要他們作力量上的平衡,更需要利用他們去達到自己不便公開表明的目的。
長毛平定後這十多年來,慈禧已隱隱地感到帶兵的將帥和地方的大吏有漸漸坐大的趨勢。曾國藩在世的時候,因為他本人對朝廷很恭順,使得別的立功將帥和督撫尚不敢放肆。自從曾國藩去世後,這種趨勢便日甚一日地明顯了,他們的總代表便是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李鴻章的功太大了,權也太大了,而且隻有五十多歲,就像當年對待曾國藩一樣,慈禧對李鴻章,也是既重用又防範。李鴻章這些年來辦洋務,與洋人打交道,貽人口實很多,攻擊他最力的便是那班子清流黨。一讀到指責李鴻章的摺子,慈禧便來了興趣。她仔細閱讀,並記下李鴻章
的缺失之處,然後,或在接見李鴻章時,略微點出一兩樁來,或幹脆將摺子發給他自己看,以此來打一打李鴻章翹起的尾巴,殺一殺他自以為是的氣焰。對李鴻章來說,這一招往往很起作用。
對慈禧來說,這又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難題。皇帝尚隻有九歲,當然不能讓他過問此事;慈安太後一向對軍國大事拿不出主意,商量也是白費工夫,參與軍國大事的王公貴族主要是兩個人:軍機處領班大臣六爺恭王奕訴和皇帝的父親七爺醇王奕譞。兩人於此事的看法截然對立:奕沂主張承認崇厚所簽的條約,奕譞堅決反對。
慈禧知道,在外事上,兩個王爺的態度歷來是針鋒相對的。奕沂主柔,意在羈縻;奕譞主硬,對洋人全麵排斥。八年前,在天津教案的處理上,兩兄弟這種對立的態度表現得最為明顯。奕訴認為,天津教案曲在愚民不明事理,行動過火,中國應予以賠
款、道歉、殺兇手、嚴辦地方官。奕譞則認為,津案完全是洋人引起的,津民是義民,不僅放火燒教堂做得對,而且要藉此良機,將洋人在北京的使館全部搗毀,將中國領土上所有洋人盡行趕走,永遠與洋人斷絕往來。權衡再三,慈禧還是接受了奕沂的意見,命令曾國藩按“柔”的原則盡快平息天津教案。結果,津案雖然較為平靜地處置了,但全國言論界一片譁然,直接辦事人曾國藩得了個漢奸賣國賊的稱號,慈禧和奕沂的臉麵上也很覺不光彩。相反地,奕譞則受到士人們的普遍讚譽,誇他是個愛國的賢王。
作為國家的最高主宰,伊犁條約使慈禧又一次被推到一個尷尬的兩難境地。
她心裏仇恨洋人,巴望中國永遠不跟洋人打交道,從而免掉無窮無盡的煩惱。因此她頗為欣賞奕譞的態度,打算拒不承認崇厚所簽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她心裏也同樣害怕洋人,明白中國決不是洋人的對手,洋人也決不會放棄在中國所獲得的利益,那麽隻有給洋人以好處,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來換得洋人的歡心。因此,她也想採取過去那種以退讓求安寧的態度,承認崇厚所簽的條約。
當年隻因處罰幾個地方官,曾國藩就被罵為漢奸賣國賊,現在將八萬平方裏的土地割讓出去,這賣國賊的罪名不要千秋萬代傳下去嗎?慈禧想到這一層上,心裏又不安起來。她決定把此事交給王公勛戚、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等全體廷臣公議。
廷臣們對此事反響強烈,摺子一道道地由內奏事處送到慈禧的手裏,除很少的幾道奏摺贊同崇厚外,絕大多數的奏摺都是持反對態度,其中尤以李鴻藻、潘祖蔭、寶廷、張佩綸、陳寶琛、吳大澂等人的言辭更為激烈。他們的態度很是一致:除開不贊成條約各款外,還要嚴懲崇厚。對於這些人的共同態度,乃至相近的用語,慈禧不感到奇怪。“清流黨”這個名目,她早已耳聞。
慈禧並不喜歡清流黨。那班子人仗著自己學問文章好,出身清華,高自標榜,傲視同僚。他們常常對朝廷作出的重大決策表示不滿,引來幾百年上千年前那些早已化為腐泥的死人的幾句話,和從發黃髮黑的故紙堆裏搜尋前代舊事作為根據,批評朝廷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以表示自己的高明;有時本來並不是什麽大事,他們偏偏要上升到國家民族的大義上去,又常常抬出列祖列宗來為自己的言論撐腰打氣。慈禧對這些清流們的摺子討厭得很,經常看到一半便氣得摔到地下,心裏狠狠地說:“風涼話誰不會說,給件實事讓你們辦辦,看你們有幾多能耐,八成不如人家!”
清流黨的為人處世,慈禧也看不慣。他們高談什麽存天理滅人慾等等,在慈禧看來,這完全是虛偽,世上的人有誰能真正做到?就衝著他們的首領李鴻藻不去弔唁她母親這件事,慈禧心裏就窩著一肚子氣。但是,慈禧又不能得罪他們。他們是按孔孟程朱之理在說話,在按列祖列宗之教在辦事。孑孟程朱、列祖列宗是不能唐突的。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富有權術的統治者,慈禧深知這班子人在政壇上的必要性,她需要他們作力量上的平衡,更需要利用他們去達到自己不便公開表明的目的。
長毛平定後這十多年來,慈禧已隱隱地感到帶兵的將帥和地方的大吏有漸漸坐大的趨勢。曾國藩在世的時候,因為他本人對朝廷很恭順,使得別的立功將帥和督撫尚不敢放肆。自從曾國藩去世後,這種趨勢便日甚一日地明顯了,他們的總代表便是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李鴻章的功太大了,權也太大了,而且隻有五十多歲,就像當年對待曾國藩一樣,慈禧對李鴻章,也是既重用又防範。李鴻章這些年來辦洋務,與洋人打交道,貽人口實很多,攻擊他最力的便是那班子清流黨。一讀到指責李鴻章的摺子,慈禧便來了興趣。她仔細閱讀,並記下李鴻章
的缺失之處,然後,或在接見李鴻章時,略微點出一兩樁來,或幹脆將摺子發給他自己看,以此來打一打李鴻章翹起的尾巴,殺一殺他自以為是的氣焰。對李鴻章來說,這一招往往很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