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袁崇煥紀念園
目前,“廣東東莞論”和“廣西藤縣論”各持己見,爭論仍在繼續。
亙古一人徐霞客生率年與墓地之謎
徐霞客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一生壯遊祖國名山大川,被稱為世間“奇男子”,在中國唯“亙古一人”而已。但是人們對他的研究卻起步較晚,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丁文江先生開始才真正有係統地對他進行研究。因此,直到現在,關於徐霞客的生平還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其生卒年和墓地便是未解的謎之一。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是我國明朝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探險家、遊記文學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江蘇江陰人。他一生不慕功名,不求富貴,從二十二歲開始,三十四年間以“老布衣”身份步行十萬餘裏,遍遊祖國相當於現今十九個省市自治區,為祖國地理地質考察和遊記文學事業奉獻了一生。他在旅行沿途遇到種種人們難以想像的危境困境,卻始終“鼓勇而前”,並以驚人的毅力,隨時隨地堅持著述。他的著作包括日記、專論、詩詞、書信,由後人彙編為《徐霞客遊記》,被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遊記》約60多萬字,是一部涉及多學科的珍貴的科學文獻,也是別具一格的遊記文學巨著。
明朝傑出的地理學家徐霞客
關於徐霞客的生卒年,過去一般沿用徐霞客的摯友陳函輝在霞客逝世後所作《徐霞客墓誌銘》中的觀點,即認為:“霞客生於萬曆丙戌(公元1586年),卒於崇禎辛巳(公元1641年)”。但是早已經有人指出這一記載失之籠統,沒有確切的月日時間,而且在曆法換算時也容易出現錯誤。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發現了經過他人整理的《徐霞客遊記》重抄本,其中保留了徐霞客對自己生日的自述,成為了人們訂正他生卒年的最佳材料。根據這本遊記的記載,崇禎十年時,徐霞客正在廣西遊歷,當年的十一月十七日有這樣的記載:“是日為餘生辰,乃所遇舊州夫既惡劣,而晚抵鋪司復然,何觸處皆窮也。”霞客的一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這大得多的也不少,但由於這天是他的生日,所以感觸特別強烈。因此把農曆的十一月十七日這一天認定為霞客的生日是有根據的,同時跟其他的記載也是相對應的。如丁文江作《徐霞客年譜》,說他崇禎九年“時年五十一歲”,再如錢謙益在《徐霞客傳》中說徐霞客崇禎十四年中歷正月逝世,“死時年五十有六”。
徐霞客故居
也就是說,徐霞客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換算成公元紀年則徐霞客的具體出生日期應該是公元1587年的1月5日。以前由於不知道他的具體出生月日,因此長期以來誤將其生年定為1586年。
至於他的卒年,根據發現於江陰的《徐氏宗譜》,上麵記載徐霞客的卒年是崇禎庚辰正月二十七日。但這一記載卻與其他人的相矛盾。因為陳函輝的《徐霞客墓誌銘》與錢謙益的《徐霞客傳》都說他是卒於崇禎辛已,而另外一個徐霞客的朋友吳國華在《壙誌銘》當中也說徐霞客“西遊歸,在崇禎庚辰之六月,而請餘壙誌,在歸之十月”。一般都認為家譜記載有誤,而以後者為準,即徐霞客應該是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換算成公曆為1641年3月8日。
徐霞客墓
關於徐霞客最初的墳墓在什麽地方,也曾經有人進行過研究。無疑,江蘇是徐霞客出生、成長和病死的地方,他的一生除出外壯遊外,其餘的時間都一直生活在江陰南暘岐,今天還有徐霞客的後裔居住在那裏。當地有一座晴山堂,據說就是徐霞客的故居。在晴山堂後院,有一座墳墓,就是徐霞客墓。墓坐西朝東,豎有清初花崗石原碑,碑高1.20米,寬40厘米,碑頂橫書陰刻“十七世”三字,中間直書陽文“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但事實上這隻是一座移葬墓。那麽,它又是從哪裏遷來的呢?
在江陰南部有一條短小的河流叫做璜溪,徐霞客故裏南暘歧則位於璜溪的中遊南岸,但他最初的墳墓卻並非是在南暘歧。上世紀三十年代,文人王維屏在《徐霞客之故鄉》中曾提及霞客的墓地:“出南暘歧,北行過前馬橋,復向東北行,裏許至沈村……村後數百步,黃土隆起者,霞客之墳墓也。塚高五尺,墓前有碑,傾斜如醉翁,題曰十七世高士霞客徐公之墓。”而陳函輝在《徐霞客墓誌銘》當中也說“馬灣有鬣,德心是崇”。可見,璜溪北岸的沈村(馬灣)是霞客最初的墓地所在。
貴州盤縣境內的丹霞山、丹霞湖,徐霞客的足跡也曾到過這裏
不過,歲月滄桑,經過了幾百年的風雨,到上世紀中葉的時候,這個墳墓逐漸荒蕪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侯仁之先生在《訪徐霞客故鄉》這篇文章中曾經對徐霞客的墓地進行過描述:“1958年大興水利的時候,靠近墓地新開了一條河道……墳墓是最近還經過了培築的,雖然僅僅是一杯黃土,然而很豐滿,也很整齊。和墳墓看來很不相稱的是東麵立了一塊小石碑……字跡已經有些漫漶了,或許是清初時候立的。”到了“文革”期間,全國興起了“破四舊”的運動,徐霞客墳墓被夷為平地,上麵居然蓋起了豬圈。直到1979年,撥亂反正後,徐霞客的墳墓才從馬灣遷建至今天的南暘歧晴山堂,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仿明式遷建墓。
目前,“廣東東莞論”和“廣西藤縣論”各持己見,爭論仍在繼續。
亙古一人徐霞客生率年與墓地之謎
徐霞客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一生壯遊祖國名山大川,被稱為世間“奇男子”,在中國唯“亙古一人”而已。但是人們對他的研究卻起步較晚,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丁文江先生開始才真正有係統地對他進行研究。因此,直到現在,關於徐霞客的生平還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其生卒年和墓地便是未解的謎之一。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是我國明朝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探險家、遊記文學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江蘇江陰人。他一生不慕功名,不求富貴,從二十二歲開始,三十四年間以“老布衣”身份步行十萬餘裏,遍遊祖國相當於現今十九個省市自治區,為祖國地理地質考察和遊記文學事業奉獻了一生。他在旅行沿途遇到種種人們難以想像的危境困境,卻始終“鼓勇而前”,並以驚人的毅力,隨時隨地堅持著述。他的著作包括日記、專論、詩詞、書信,由後人彙編為《徐霞客遊記》,被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遊記》約60多萬字,是一部涉及多學科的珍貴的科學文獻,也是別具一格的遊記文學巨著。
明朝傑出的地理學家徐霞客
關於徐霞客的生卒年,過去一般沿用徐霞客的摯友陳函輝在霞客逝世後所作《徐霞客墓誌銘》中的觀點,即認為:“霞客生於萬曆丙戌(公元1586年),卒於崇禎辛巳(公元1641年)”。但是早已經有人指出這一記載失之籠統,沒有確切的月日時間,而且在曆法換算時也容易出現錯誤。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發現了經過他人整理的《徐霞客遊記》重抄本,其中保留了徐霞客對自己生日的自述,成為了人們訂正他生卒年的最佳材料。根據這本遊記的記載,崇禎十年時,徐霞客正在廣西遊歷,當年的十一月十七日有這樣的記載:“是日為餘生辰,乃所遇舊州夫既惡劣,而晚抵鋪司復然,何觸處皆窮也。”霞客的一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這大得多的也不少,但由於這天是他的生日,所以感觸特別強烈。因此把農曆的十一月十七日這一天認定為霞客的生日是有根據的,同時跟其他的記載也是相對應的。如丁文江作《徐霞客年譜》,說他崇禎九年“時年五十一歲”,再如錢謙益在《徐霞客傳》中說徐霞客崇禎十四年中歷正月逝世,“死時年五十有六”。
徐霞客故居
也就是說,徐霞客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換算成公元紀年則徐霞客的具體出生日期應該是公元1587年的1月5日。以前由於不知道他的具體出生月日,因此長期以來誤將其生年定為1586年。
至於他的卒年,根據發現於江陰的《徐氏宗譜》,上麵記載徐霞客的卒年是崇禎庚辰正月二十七日。但這一記載卻與其他人的相矛盾。因為陳函輝的《徐霞客墓誌銘》與錢謙益的《徐霞客傳》都說他是卒於崇禎辛已,而另外一個徐霞客的朋友吳國華在《壙誌銘》當中也說徐霞客“西遊歸,在崇禎庚辰之六月,而請餘壙誌,在歸之十月”。一般都認為家譜記載有誤,而以後者為準,即徐霞客應該是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換算成公曆為1641年3月8日。
徐霞客墓
關於徐霞客最初的墳墓在什麽地方,也曾經有人進行過研究。無疑,江蘇是徐霞客出生、成長和病死的地方,他的一生除出外壯遊外,其餘的時間都一直生活在江陰南暘岐,今天還有徐霞客的後裔居住在那裏。當地有一座晴山堂,據說就是徐霞客的故居。在晴山堂後院,有一座墳墓,就是徐霞客墓。墓坐西朝東,豎有清初花崗石原碑,碑高1.20米,寬40厘米,碑頂橫書陰刻“十七世”三字,中間直書陽文“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但事實上這隻是一座移葬墓。那麽,它又是從哪裏遷來的呢?
在江陰南部有一條短小的河流叫做璜溪,徐霞客故裏南暘歧則位於璜溪的中遊南岸,但他最初的墳墓卻並非是在南暘歧。上世紀三十年代,文人王維屏在《徐霞客之故鄉》中曾提及霞客的墓地:“出南暘歧,北行過前馬橋,復向東北行,裏許至沈村……村後數百步,黃土隆起者,霞客之墳墓也。塚高五尺,墓前有碑,傾斜如醉翁,題曰十七世高士霞客徐公之墓。”而陳函輝在《徐霞客墓誌銘》當中也說“馬灣有鬣,德心是崇”。可見,璜溪北岸的沈村(馬灣)是霞客最初的墓地所在。
貴州盤縣境內的丹霞山、丹霞湖,徐霞客的足跡也曾到過這裏
不過,歲月滄桑,經過了幾百年的風雨,到上世紀中葉的時候,這個墳墓逐漸荒蕪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侯仁之先生在《訪徐霞客故鄉》這篇文章中曾經對徐霞客的墓地進行過描述:“1958年大興水利的時候,靠近墓地新開了一條河道……墳墓是最近還經過了培築的,雖然僅僅是一杯黃土,然而很豐滿,也很整齊。和墳墓看來很不相稱的是東麵立了一塊小石碑……字跡已經有些漫漶了,或許是清初時候立的。”到了“文革”期間,全國興起了“破四舊”的運動,徐霞客墳墓被夷為平地,上麵居然蓋起了豬圈。直到1979年,撥亂反正後,徐霞客的墳墓才從馬灣遷建至今天的南暘歧晴山堂,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仿明式遷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