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出任石油部長之時,他餘秋裏同康世恩等商量全國石油東移的戰略時,一方麵集中兵力會戰鬆遼,同時,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渤海灣。渤海灣會有油嗎?當然。早在1935年剛從瑞士留學回國的黃汲清先生就對這片華北神奇土地和海域給予了特殊關注,認為它是和東北、西南、西北等地一樣都有可能儲油的地方。大師的科學預見總是給人類帶來希望之光。1945年,另一位地質大師謝家榮在冀東地區的野外地質調查時見到油苗,興奮不已,回去後立即寫了《唐山油苗》一文,向海內外人士公開了這一有價值的發現。將軍執掌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帥印後,其目光一直盯在那些被科學家們認為有希望的但尚未被揭秘的沉睡地域。將軍生於江西,卻也喜歡大海。藍色的大海裏如果能發現石油,豈不皆大歡喜、喜上加喜?將軍愛看地圖,就像當年看作戰地圖一樣——那祖國的疆土除陸地外,還有一片僅次於陸地麵積的海域,如果在大海之底也搞出點名堂,那名堂可就真是大了!哈哈,逮!哪怕半點兒希望也給我使勁地逮!
在大慶會戰熱火朝天之時,也許誰也沒有胸有雄師百萬的餘秋裏更關切渤海灣的找油注意力了。當幾萬大軍苦戰鬆遼之役並被一個又一個勝利鼓舞之時,將軍他則經常獨自站在雄雞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前,一動不動地凝視著……他在看什麽?看那邊大海呀!看京津腳邊的那片華北平原和大海呀!瞧瞧,這20多萬平方公裏麵積的渤海灣,橫跨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及京津六省市區。聽地質學家說,這兒原來皆是一片蔚藍色的汪洋大海。由於地殼運動造成不斷下降之勢,巨大的海盆裏沉積了厚達萬米的沉積物。而後,風起雲湧的地殼運動再次又發生區域性緩抬,海水在這兒的一部分區域退去,滄海變成了平原的古陸——華北平原因此出現在中國的版圖上。地質學家們分析,既然像鬆遼這樣的盆地有石油,那麽渤海灣盆地理當也同樣有油。1955年,地質部和石油部就在華北平原上聯手作戰過,第一口基準井——華1井未能見油。餘秋裏上任石油部長後,詳細傾聽了有關部門的匯報,並分析了華1井失利的原因,果斷提出應在勘探上轉向凹陷區上。隨即,石油部迅速派出勘探力量發兵渤海灣的平原陸地。初期戰役雖沒有天寒地凍的鬆遼之艱巨,但也絲毫不輕鬆。石油隊伍的艱苦奮鬥精神同樣可用“艱苦卓絕”來形容。1963年初,32120鑽井隊經餘秋裏親自批準,在山東廣饒辛店公社的一個叫東營(即現在的東營市所在地)的小村莊打下編號為“華8井”的勘探井。當年3月5日,此井鑽至1195米時,值班人員發現了褐黑色的油砂——與鬆遼那邊的鬆基三井一樣的油砂。喜訊傳到北京,餘秋裏右手一甩:快讓人把油砂送來!
“好啊!這小寶貝可是比金子還珍貴嘍!”將軍接到油砂後,舉著放大鏡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些手舞足蹈地對身邊的人這樣說。然後又命令秘書把油砂裝在小瓶子裏,讓石油部機關的幹部和專家們輪著看。“通知食堂,做好菜好飯,我要請華8井的同誌吃飯!”午飯時,將軍一次又一次地向到部裏來送油砂的前線同誌敬酒。
當日,將軍與康世恩商量後,派出勘探司鑽井處處長鄧禮讓帶人連夜趕赴“華8井”嚴密注意地下情況。“每天你們必須向我報告。”將軍像對大戰前派出的偵察兵一樣嚴令道。
十天後,前線發來電報,稱:“又見多層油砂。”
“好!我們又有大名堂幹了!”將軍欣喜不已,立即主持黨組會議,部署渤海灣勘探工作,從此擺開了中國石油的第二個大戰場——“鬆遼可稱是遼瀋戰役,此為平津戰役也。”李人俊曾這樣對將軍戲說。
將軍一樂,沒接話。但看得出:他真的是將渤海灣找油戰鬥視為與鬆遼會戰同等重要的又一個改變中國經濟落後麵貌的第二個大戰役來打的。
他,借著鬆遼大會戰的空隙和回北京開會之際,一次次風塵僕僕地將足跡插向“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魯北平原的黃河入海口。那是片人煙稀少、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鹽鹼地。白茫茫的土地,風塵刮來到處塵揚沙舞。將軍與前線作戰的石油人一起住在老鄉家的土炕上一邊啃著紅薯麵窩窩頭,喝著村口水窪子裏漂著綠毛的苦鹽水,一邊談論著大戰前的點點滴滴問題。
“大部隊可以上了!”將軍一聲令下,於是乎,兩萬餘名石油大軍在此擺開戰場。16個鑽井隊、17個地震隊,幾十個地質分隊和數以千計的輔助隊伍,浩浩蕩蕩地紮營黃河灘。完全是大慶式的作戰模式,完全是軍隊打仗式的勘探戰鬥。但初戰並不像大慶油田那麽幸運,他們又一次遇上了“狡猾的敵人”。用康世恩總結的話是,他們這回在渤海灣碰上的“敵人”是“七零八碎,忽忽悠悠,東躲西藏,狡狡猾猾”。專業的用詞是:這兒的油層情況具有“五忽”——忽有忽無、忽水忽油、忽高忽低、忽薄忽厚、忽稀忽稠。
怎麽辦?
矛盾蠻複雜嘞!此時的將軍已不再是幾年前“川中遭遇戰”時的將軍了。他拿出毛澤東的《矛盾論》和《實踐論》,自信地將右手往上一甩:學好“兩論”,通過現象看本質,從“五忽”中找出規律來!
在大慶會戰熱火朝天之時,也許誰也沒有胸有雄師百萬的餘秋裏更關切渤海灣的找油注意力了。當幾萬大軍苦戰鬆遼之役並被一個又一個勝利鼓舞之時,將軍他則經常獨自站在雄雞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前,一動不動地凝視著……他在看什麽?看那邊大海呀!看京津腳邊的那片華北平原和大海呀!瞧瞧,這20多萬平方公裏麵積的渤海灣,橫跨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及京津六省市區。聽地質學家說,這兒原來皆是一片蔚藍色的汪洋大海。由於地殼運動造成不斷下降之勢,巨大的海盆裏沉積了厚達萬米的沉積物。而後,風起雲湧的地殼運動再次又發生區域性緩抬,海水在這兒的一部分區域退去,滄海變成了平原的古陸——華北平原因此出現在中國的版圖上。地質學家們分析,既然像鬆遼這樣的盆地有石油,那麽渤海灣盆地理當也同樣有油。1955年,地質部和石油部就在華北平原上聯手作戰過,第一口基準井——華1井未能見油。餘秋裏上任石油部長後,詳細傾聽了有關部門的匯報,並分析了華1井失利的原因,果斷提出應在勘探上轉向凹陷區上。隨即,石油部迅速派出勘探力量發兵渤海灣的平原陸地。初期戰役雖沒有天寒地凍的鬆遼之艱巨,但也絲毫不輕鬆。石油隊伍的艱苦奮鬥精神同樣可用“艱苦卓絕”來形容。1963年初,32120鑽井隊經餘秋裏親自批準,在山東廣饒辛店公社的一個叫東營(即現在的東營市所在地)的小村莊打下編號為“華8井”的勘探井。當年3月5日,此井鑽至1195米時,值班人員發現了褐黑色的油砂——與鬆遼那邊的鬆基三井一樣的油砂。喜訊傳到北京,餘秋裏右手一甩:快讓人把油砂送來!
“好啊!這小寶貝可是比金子還珍貴嘍!”將軍接到油砂後,舉著放大鏡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些手舞足蹈地對身邊的人這樣說。然後又命令秘書把油砂裝在小瓶子裏,讓石油部機關的幹部和專家們輪著看。“通知食堂,做好菜好飯,我要請華8井的同誌吃飯!”午飯時,將軍一次又一次地向到部裏來送油砂的前線同誌敬酒。
當日,將軍與康世恩商量後,派出勘探司鑽井處處長鄧禮讓帶人連夜趕赴“華8井”嚴密注意地下情況。“每天你們必須向我報告。”將軍像對大戰前派出的偵察兵一樣嚴令道。
十天後,前線發來電報,稱:“又見多層油砂。”
“好!我們又有大名堂幹了!”將軍欣喜不已,立即主持黨組會議,部署渤海灣勘探工作,從此擺開了中國石油的第二個大戰場——“鬆遼可稱是遼瀋戰役,此為平津戰役也。”李人俊曾這樣對將軍戲說。
將軍一樂,沒接話。但看得出:他真的是將渤海灣找油戰鬥視為與鬆遼會戰同等重要的又一個改變中國經濟落後麵貌的第二個大戰役來打的。
他,借著鬆遼大會戰的空隙和回北京開會之際,一次次風塵僕僕地將足跡插向“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魯北平原的黃河入海口。那是片人煙稀少、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鹽鹼地。白茫茫的土地,風塵刮來到處塵揚沙舞。將軍與前線作戰的石油人一起住在老鄉家的土炕上一邊啃著紅薯麵窩窩頭,喝著村口水窪子裏漂著綠毛的苦鹽水,一邊談論著大戰前的點點滴滴問題。
“大部隊可以上了!”將軍一聲令下,於是乎,兩萬餘名石油大軍在此擺開戰場。16個鑽井隊、17個地震隊,幾十個地質分隊和數以千計的輔助隊伍,浩浩蕩蕩地紮營黃河灘。完全是大慶式的作戰模式,完全是軍隊打仗式的勘探戰鬥。但初戰並不像大慶油田那麽幸運,他們又一次遇上了“狡猾的敵人”。用康世恩總結的話是,他們這回在渤海灣碰上的“敵人”是“七零八碎,忽忽悠悠,東躲西藏,狡狡猾猾”。專業的用詞是:這兒的油層情況具有“五忽”——忽有忽無、忽水忽油、忽高忽低、忽薄忽厚、忽稀忽稠。
怎麽辦?
矛盾蠻複雜嘞!此時的將軍已不再是幾年前“川中遭遇戰”時的將軍了。他拿出毛澤東的《矛盾論》和《實踐論》,自信地將右手往上一甩:學好“兩論”,通過現象看本質,從“五忽”中找出規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