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別急。活人不會被尿憋死的。”餘秋裏嘴裏安慰自己的親密戰友,心裏其實比誰都著急。


    關鍵時刻,還是黑龍江老書記歐陽欽同誌出了個好主意。餘秋裏因此生前深懷感激地這樣回憶道:“有一天,歐陽欽同誌對我說,有一種辦法可行,就是東北老鄉搞的那種‘幹打壘’。這種房子一可以就地取材;二可以人人動手,來得快;三可以節省木材;四是冬暖夏涼。於是我們就立即派人到農村考察,了解當地居民的住房情況。又找民間泥瓦匠,調查當地居民住房的用材、設計和施工情況。經過調查,發現附近鄉鎮除主要公用建築為磚木結構外,居民建築主要是磚框土坯房和當地稱之為‘幹打壘’的房子,它除了門窗和房檁需要少量木材外,幾乎全用土壘築成。牆壁是就地取土,裝入活動木夾板內,用木錘、鐵釺分層夯實而成。房頂不用瓦,把當地的羊草和蘆葦等捋成草把子做墊層,上覆鹼土泥巴抹光而成。取暖則用火牆或火炕。這種‘幹打壘’房子看起來很土氣,但牆厚實,房頂密實,結構也嚴實,防寒性能比較好,夏天也不太熱,適宜居住。且施工簡單,操作容易,隨時可建,便於廣大職工人人動手,能夠很快地大麵積地建設起來。我們一致認為搞‘幹打壘’這個辦法可行!”


    瞧,大部長對這土房子的認識水平如此專業!如此專業的不止他一人,參加會戰的幾萬名幹部職工每個人都對“幹打壘”很專業。大慶的老一輩告訴我,他們人人都會建“幹打壘”。“不會建幹打壘的,沒住過幹打壘的,就不是真正的大慶人。”現今三十歲以上的大慶人,他們也非常驕傲地這樣告訴我。


    “幹打壘”是大慶歷史上第一批居住的建築,也是永遠留存在大慶人記憶中的那種不可抹去的一種象徵,就像延安窯洞一樣。雖然現在我們上大慶市看到的是高樓聳立的現代化城市,但在二十多年前的漫長歲月裏,這兒的人,無論是部長市長,還是司機炊事員,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是居宿這些用泥、羊草和蘆葦等壘起的原始式建築內。


    餘秋裏是將軍,熟知中外戰爭史上曾經發生過多少因孤軍深入雪域疆塞之後,麵對茫茫冰雪曠野、奇寒驟至時將士不戰而倒、坦克大炮如同一堆廢鐵、最終鐵騎雄師潰不成軍的悲劇。因此他在雨季尚未結束之際,就向全線提出“以建幹打壘為中心的冬防保溫工作是確保會戰存亡的一個政治問題”。各單位必須“第一把手掛帥,建立必要的組織機構,製定長遠規劃和每月、每旬、每日的計劃,抽調專人負責這項工作,定期檢查規劃執行情況。與此同時,開展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搞冬防的群眾運動”。而且他把這樣的全體動員、人人動手的建屋戰鬥,形象生動地搞成了“七手八腳,七嘴八舌,人人動手,個個獻策”的為自我生存而戰的大比賽。


    縱觀餘秋裏一生,我們不難發現他的一大工作特性,就是他嫻熟的“群眾運動”本事。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什麽事離開了群眾,將一事無成。餘秋裏在領導軍隊和地方經濟工作中之所以能夠幾度出色和輝煌,與他這種嫻熟的“群眾運動”的本事密不可分。


    在進行生產實踐和科學實踐上的“群眾運動”中,餘秋裏每一次都是創造不朽業績的常勝將軍。


    石油大會戰中的防寒之戰,餘秋裏依然穩操勝券。為此,他親自簽署三條命令:一、不管西伯利亞的寒流如何兇猛,會戰隊伍一定要像解放軍在戰場上一樣,堅守陣地,一個也不許撤走,一步也不準後退;鑽井一刻也不能停,輸油管線一寸也不能凍,人一個也不能凍傷。二、由油田建設指揮部迅速調查總結當地老百姓“幹打壘”的施工方法,油田設計院提出“幹打壘”的標準設計,供應指揮部負責木材、木房架、門窗、蘆葦、油毛氈及砌火牆和炕口的紅磚。三、各級領導幹部分工負責,充分發動群眾,在搞好油田生產建設的同時,抽出一切可以抽出的人員和時間,開展一個人人搞幹打壘的群眾運動;和老天爺爭時間,為國家原油自給爭速度。


    真是軍令如山倒。7月份開始,“幹打壘”行動在不影響石油開發和勘探主業的前提下,全線開戰。頓時,在轟鳴的鑽機林中,一座座、一排排遍地叢生。到9月,歷時一百天的為生存而戰的“防冬保溫”戰鬥勝利完成,全線建起30萬平方米的幹打壘,轉眼間百裏亙古的荒原上出現了眾多村落,如同天上撒下的繁星……除了人居住的居室外,車庫、機房、食堂,甚至幹部辦公室、職工學習室和衛生所等也沾了“幹打壘”的光。一個個“鐵人村”、“群英村”、“八一村”等地名也應運而生……


    入冬時,會戰全線基本做到了“人進屋,菜進窖,機器車子進庫房”。但絕對不要把“幹打壘”想像成天堂一般。泥壘草稈房畢竟是原始的,更何況所謂的“火牆”也不是那麽絕妙。加上當時根本沒有通風通氣的必要設施,取暖所用的也淨是大夥兒從井場上撿回來的落地油。這油煙的汙染和毒氣自然少不了。特別是南方過來的幹部職工,打小沒睡過暖炕。睡時往暖炕上一躺挺舒服,可一睡下去半夜常常不是背上被燒脫了一層皮肉,就是衣服棉被化成了灰燼。更有甚者,由於通風不夠,焦油熏出的毒氣,也不乏有人在不注意時第二天再沒醒過來……後來成為石油部副部長的李敬同誌就有過如此險情。那是這年的11月12日早晨。北風怒吼,滴水成冰。第二戰區的兩名機關幹部有事向時任副指揮的李敬請示。可當他們來到李敬同誌辦公兼宿舍的幹打壘前見房門緊閉,便猛然緊張起來——因為這兩名幹部知道平時他們的副指揮有起早的習慣,不會像今天這個時候還不起床。於是倆人立即撞開房門,頓時裏麵衝出一股濃烈的油煙味和皮毛燒焦的氣味。再看電話機上,盡是嘔吐之物……李敬出事了!兩名幹部去看床上的李敬時,見他已皮焦肉爛,慘不忍睹,早已失去知覺。“醫生!醫生快來!”電話鈴立即響徹戰區。李敬被送到急救地。經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在一番緊張的人工呼吸等搶救措施後,李敬終於得救。石油戰線後來才有一位詩才橫溢的“詩人部長”——李敬寫過許多詩篇,也出版過詩集,可稱石油高官中文采最好的一個。這是題外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奠基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建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建明並收藏奠基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