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油建小分隊五個人,困在幾百裏外的暴風雨之中,已經五天失去聯繫,不知是死是活……”有人報告說。
“部長,今天裝卸一中隊七分隊的三十名復員戰士,為了趕搶一批泡在一米多深積水中的材料給井隊前線送去,他們從早晨三點一直幹到晚上六點,十五個小時奮戰在水中,硬是把250噸鑽杆和油管裝上了車……”有人興沖沖地前來報告一個戰況,可餘秋裏聽了不知是喜是悲,心情反而更加沉重。
“老張,當務之急,必須讓所有車子都動起來,否則我們全線幾萬人會陷在大草原上的!”餘秋裏把張文彬叫到他的牛棚辦公室,異常焦慮地命令道,“你得用主要精力解決好這個問題。道路不通,物資送不到井場和野外分隊,我們整個會戰就是死棋一盤。必須限期解決,分秒必爭!明白嗎?”
“明白!我馬上去執行!”張文彬二話沒說,領了“軍令狀”就走。
餘秋裏有個特點,在關鍵時刻,他用兵總是愛挑那些曾經是軍人出身的指揮員和戰鬥員。張文彬是石油師的老政委,許多人都這麽說過,餘秋裏生前對張文彬總是特別的重用,餘秋裏欣賞張文彬辦事穩當、腦子靈光又為人忠厚。會戰幾年裏,張文彬不僅是領導小組成員,而且又是每次召開大會的主持人,或者代表會戰領導小組在五級三結合大會上作總結報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張文彬被餘秋裏任命為工委副書記兼副總指揮、主持油田全麵工作。
張文彬接受任務後,知道這份責任之重大和緊迫,可他其實一點經驗也沒有。過去在玉門和新疆油田工作時,隊伍可能遇到的危險就是隨時隨地呼嘯而來的沙塵暴。這沙塵暴說穿了,別看它漫天狂舞的挺嚇人,可隻要躲它一陣子它就沒脾氣了。然而眼下東北大草原上的雨水讓張文彬有些束手無策。
怎麽辦?張文彬知道餘秋裏的脾氣,交代的事辦不好、辦不利索,那是要受到“軍法”處置的。輕則一陣狗血噴頭的臭罵,重則撤職受罰。而這也是張文彬格外欣賞餘秋裏的一個地方:軍人嘛就得有點軍人的血性。黏黏糊糊,拖拖拉拉,還能幹什麽呀?當年戰場上你慢一拍、愣一下,就是一條命、一場戰鬥勝利的結果可能就沒了。石油會戰就是戰場,就是人與自然較量的惡戰,含含糊糊,不是餘秋裏的作風,也不是他張文彬的作風,更不是全國人民時刻在期待扔掉貧油帽子的中國作風!
找群眾去!這是張文彬從餘秋裏和其他指揮者那兒學到的秘訣,也是他本人多年養成的傳統。車子動不了找誰呀?當然找會開車的人嘛!
果不其然,張文彬找到在三戰區工作的運輸處。運輸處的同誌發動全處職工獻計獻策,兩天之內就設計出了40多種方案,畫了59張圖紙。一區隊二分隊司機鄭學書聽說餘部長給張文彬下的“軍令狀”後,自告奮勇報名參加“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革新活動。這鄭師傅還真有能耐,他在汽車輪上設計出了一套“防滑鞋”——用鋼板製成的又可固定在輪軸上的“鐵鞋”,而且不僅雨天能穿上,晴天還可以卸下,又不磨損輪胎和鋼圈。鉗工、電工連的同誌們加班突擊,把鄭師傅的“防滑鞋”進行技術加工,待完工後套上汽車一試:謔,效果好極了!汽車再不怕翻泥漿和陷爛泥地了,裝著貨物也能跑得飛快。
張文彬讓運輸處的同誌將穿上“防滑鞋”的汽車開到總指揮部。餘秋裏見後大喜,命令政治部的同誌給鄭學書師傅和運輸處的同誌記功嘉獎,同時又立即召開會戰總指揮部領導幹部會議,進行搶送物資和防雨工作的大動員。
於是全線機關和後勤人員全部出動,幫助供應部門突擊搶運前線所需物資。各戰區也針對前期對雨季的認識和準備不足的問題,紛紛成立了防雨指揮部和防雨突擊隊。指揮機關連續七天七夜人不下班、車不熄火,及時將3000多噸物資送到野外深處的40多個井場和工地以及數百個點的小分隊。各戰區的同誌更是按照餘秋裏的統一部署,在自己所屬的工作區內和井場周圍展開了挖掘排水溝等堵漏防漏的與老天爺爭奪時間和比高低的阻擊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九天九夜不休息”的動人故事。會戰後來一直堅持的“九天製工作周”就是從這個時候全麵形成,即工作九天休息一天的周十製。一周十天,這是餘秋裏和大慶人發明的。那個時候沒有《勞動法》,多快好省為社會主義建設是全國上下的大法。毛澤東對石油工業還有一句話叫做“革命加拚命”,餘秋裏領導他的隊伍執行的就是這個法。
歷史階段不一樣,“法”的內容和含義也不一樣。現在我們對勞動者的尊重是在確保他的勞動權利的同時要保障他休息好福利好在內的權利。五六十年代那時,讓所有勞動者擁有參與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權利是對他的最大保護,這種保護帶著一種榮譽和自豪感,是政治和精神方麵的因素更多些。一個人如果沒有權利參加建設事業,那他就不是社會主義的公民和積極分子了,他很可能是人民的敵人和一個對社會無用的人。那時的人們絕不願意做這樣的人,他們寧願幹死,也不願做讓人唾棄為不勞動的寄生蟲。
九天工作製是大慶會戰的一個特殊產物。餘秋裏領導的會戰團隊在那個時候還發明了許多這樣的產物,如“九熱一冷”製,即把九成的時間用在熱火朝天的生產實踐上,一成時間用在冷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提高認識上。每月月末有三天時間召開“五級三結合技術座談會”便是在他提議下、大慶人一直堅持了幾十年的好作風。其中有一項叫“大遊地宮”的活動,便是會戰初期召開的一次“五級三結合”會議上由康世恩同誌提議而形成的一種走群眾路線、讓群眾自覺行動起來學習技術知識的活動。“大遊地宮”是針對當時會戰隊伍絕大多數的參戰人員來自非石油專業和不懂地質技術及對地下情況不明而開展的一項學習地質科學知識的群眾性活動。“地宮”現在仍是大慶油田的一個引以為自豪的標誌性博物館和科普場所。會戰時期的“地宮”可是多得不得了,不少施工鑽井隊也有自己的“地宮”——岩芯是“地宮”的主要成員,排列整齊、一目了然的效果,使得過去從未接觸過石油勘探和地質知識的職工們很快了解和掌握了石油生成與開發的基本知識,從而對打井找油的大會戰起到了積極作用。
“部長,今天裝卸一中隊七分隊的三十名復員戰士,為了趕搶一批泡在一米多深積水中的材料給井隊前線送去,他們從早晨三點一直幹到晚上六點,十五個小時奮戰在水中,硬是把250噸鑽杆和油管裝上了車……”有人興沖沖地前來報告一個戰況,可餘秋裏聽了不知是喜是悲,心情反而更加沉重。
“老張,當務之急,必須讓所有車子都動起來,否則我們全線幾萬人會陷在大草原上的!”餘秋裏把張文彬叫到他的牛棚辦公室,異常焦慮地命令道,“你得用主要精力解決好這個問題。道路不通,物資送不到井場和野外分隊,我們整個會戰就是死棋一盤。必須限期解決,分秒必爭!明白嗎?”
“明白!我馬上去執行!”張文彬二話沒說,領了“軍令狀”就走。
餘秋裏有個特點,在關鍵時刻,他用兵總是愛挑那些曾經是軍人出身的指揮員和戰鬥員。張文彬是石油師的老政委,許多人都這麽說過,餘秋裏生前對張文彬總是特別的重用,餘秋裏欣賞張文彬辦事穩當、腦子靈光又為人忠厚。會戰幾年裏,張文彬不僅是領導小組成員,而且又是每次召開大會的主持人,或者代表會戰領導小組在五級三結合大會上作總結報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張文彬被餘秋裏任命為工委副書記兼副總指揮、主持油田全麵工作。
張文彬接受任務後,知道這份責任之重大和緊迫,可他其實一點經驗也沒有。過去在玉門和新疆油田工作時,隊伍可能遇到的危險就是隨時隨地呼嘯而來的沙塵暴。這沙塵暴說穿了,別看它漫天狂舞的挺嚇人,可隻要躲它一陣子它就沒脾氣了。然而眼下東北大草原上的雨水讓張文彬有些束手無策。
怎麽辦?張文彬知道餘秋裏的脾氣,交代的事辦不好、辦不利索,那是要受到“軍法”處置的。輕則一陣狗血噴頭的臭罵,重則撤職受罰。而這也是張文彬格外欣賞餘秋裏的一個地方:軍人嘛就得有點軍人的血性。黏黏糊糊,拖拖拉拉,還能幹什麽呀?當年戰場上你慢一拍、愣一下,就是一條命、一場戰鬥勝利的結果可能就沒了。石油會戰就是戰場,就是人與自然較量的惡戰,含含糊糊,不是餘秋裏的作風,也不是他張文彬的作風,更不是全國人民時刻在期待扔掉貧油帽子的中國作風!
找群眾去!這是張文彬從餘秋裏和其他指揮者那兒學到的秘訣,也是他本人多年養成的傳統。車子動不了找誰呀?當然找會開車的人嘛!
果不其然,張文彬找到在三戰區工作的運輸處。運輸處的同誌發動全處職工獻計獻策,兩天之內就設計出了40多種方案,畫了59張圖紙。一區隊二分隊司機鄭學書聽說餘部長給張文彬下的“軍令狀”後,自告奮勇報名參加“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革新活動。這鄭師傅還真有能耐,他在汽車輪上設計出了一套“防滑鞋”——用鋼板製成的又可固定在輪軸上的“鐵鞋”,而且不僅雨天能穿上,晴天還可以卸下,又不磨損輪胎和鋼圈。鉗工、電工連的同誌們加班突擊,把鄭師傅的“防滑鞋”進行技術加工,待完工後套上汽車一試:謔,效果好極了!汽車再不怕翻泥漿和陷爛泥地了,裝著貨物也能跑得飛快。
張文彬讓運輸處的同誌將穿上“防滑鞋”的汽車開到總指揮部。餘秋裏見後大喜,命令政治部的同誌給鄭學書師傅和運輸處的同誌記功嘉獎,同時又立即召開會戰總指揮部領導幹部會議,進行搶送物資和防雨工作的大動員。
於是全線機關和後勤人員全部出動,幫助供應部門突擊搶運前線所需物資。各戰區也針對前期對雨季的認識和準備不足的問題,紛紛成立了防雨指揮部和防雨突擊隊。指揮機關連續七天七夜人不下班、車不熄火,及時將3000多噸物資送到野外深處的40多個井場和工地以及數百個點的小分隊。各戰區的同誌更是按照餘秋裏的統一部署,在自己所屬的工作區內和井場周圍展開了挖掘排水溝等堵漏防漏的與老天爺爭奪時間和比高低的阻擊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九天九夜不休息”的動人故事。會戰後來一直堅持的“九天製工作周”就是從這個時候全麵形成,即工作九天休息一天的周十製。一周十天,這是餘秋裏和大慶人發明的。那個時候沒有《勞動法》,多快好省為社會主義建設是全國上下的大法。毛澤東對石油工業還有一句話叫做“革命加拚命”,餘秋裏領導他的隊伍執行的就是這個法。
歷史階段不一樣,“法”的內容和含義也不一樣。現在我們對勞動者的尊重是在確保他的勞動權利的同時要保障他休息好福利好在內的權利。五六十年代那時,讓所有勞動者擁有參與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權利是對他的最大保護,這種保護帶著一種榮譽和自豪感,是政治和精神方麵的因素更多些。一個人如果沒有權利參加建設事業,那他就不是社會主義的公民和積極分子了,他很可能是人民的敵人和一個對社會無用的人。那時的人們絕不願意做這樣的人,他們寧願幹死,也不願做讓人唾棄為不勞動的寄生蟲。
九天工作製是大慶會戰的一個特殊產物。餘秋裏領導的會戰團隊在那個時候還發明了許多這樣的產物,如“九熱一冷”製,即把九成的時間用在熱火朝天的生產實踐上,一成時間用在冷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提高認識上。每月月末有三天時間召開“五級三結合技術座談會”便是在他提議下、大慶人一直堅持了幾十年的好作風。其中有一項叫“大遊地宮”的活動,便是會戰初期召開的一次“五級三結合”會議上由康世恩同誌提議而形成的一種走群眾路線、讓群眾自覺行動起來學習技術知識的活動。“大遊地宮”是針對當時會戰隊伍絕大多數的參戰人員來自非石油專業和不懂地質技術及對地下情況不明而開展的一項學習地質科學知識的群眾性活動。“地宮”現在仍是大慶油田的一個引以為自豪的標誌性博物館和科普場所。會戰時期的“地宮”可是多得不得了,不少施工鑽井隊也有自己的“地宮”——岩芯是“地宮”的主要成員,排列整齊、一目了然的效果,使得過去從未接觸過石油勘探和地質知識的職工們很快了解和掌握了石油生成與開發的基本知識,從而對打井找油的大會戰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