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靠著石油發跡。我們中國呢?中國不僅有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四大發明,而且還有像鑽鹽井這等讓美國人改變國家命運的大技術喔!可我們為什麽如此貧窮和衰退呢?早在西柏坡時的毛澤東已經不止一次開始這樣感嘆和深思了:有著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我們為什麽最後竟然遠遠地落在一個隻有二三百年發展史的西方國家之後?
真不能小看這黑烏烏的“洋油”喔!毛澤東看完美國的發跡史,不由得一聲感嘆。
中國必須擺脫“洋油”,要有自己的工業之血!毛澤東抱定信仰。
為這,在日理萬機創建“人民公社”的烏托邦式的共產主義社會時,毛澤東關注石油工業的發展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可以說是他使人民共和國在之後的近半個世紀裏所下的兩著最重要的棋,另一著棋是他親自欽定的“兩彈一星”。前一著妙棋,再具體些可以歸結為日後毛澤東決策開發名揚天下的“大慶油田”及其他的大建設。
共和國成立之後,在毛澤東的國家建設大帳上,他早已把中國所麵臨的用“洋油”局麵扔到太平洋去了。
為此,毛澤東在宣布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18天,便以中央人民政府的名義簽發了成立國家燃料工業部的命令,並親自提名資深工業革命家陳鬱為部長。新成立的燃料工業部在第二年便設立了石油管理局,著名地質學家、我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玉門油田的發現者和開拓者孫健初先生被聘為這個局的勘探處處長。“茫茫大地,何處找油?”1950年8月6日,西北石油管理局成立,清華大學地質學者出身的老八路康世恩成了這個局的局長。而此時一代石油先驅的孫健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厚愛下正奮然全身心投入工作之時,卻不幸在寓所遭煤氣中毒,猝然長逝。新中國石油勘探業因此一度出現停滯。毛澤東和他的助手們不得不把眼睛放在成本極高、產出極低的東北人造油上,並在短時間內恢復了撫順製油廠(後為石油二廠)、錦西石油五廠、撫順西製油廠(後為石油一廠)、樺甸頁岩油廠(後為石油九廠)、錦州煤氣合成廠(後為石油六廠)等幾個人造石油廠的生產。所謂人造石油廠,是以一種叫頁岩的岩石,通過大量複雜的幹溜等工序,從中提煉出與天然石油成分相近的人造石油來,其成本為天然石油的十幾倍。無奈,許多工業和國防建設需要石油,毛澤東等決策者不得不咬著牙關,勒緊褲腰帶從石頭裏擠“生命油”。此時韓戰爆發,油的問題急壞了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中央因此又不得不動用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外匯,並通過特殊渠道從國外買回些“洋油”。
“油啊油,真是憂死人喲!”毛澤東和中南海裏的領導人們感嘆著。
1952年8月,毛澤東又簽發命令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大地質學家李四光是在回國途中聽說他被任命為這個部部長的。當他一踏上祖國的土地時,毛澤東就將其請到中南海。
“歡迎歡迎。我們一直在等待李先生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周恩來一邊引領李四光去見毛澤東,一邊滿臉笑容地對風塵僕僕的地質學家說。
毛澤東走出書房,將李四光的手緊緊握住——兩個久久相視,如同久別好友。
“毛主席好!”李四光先一句問候。
“好,好好!”毛澤東連連稱嘆,他是在讚揚地質學家衝破黑暗,奮然回國的壯舉。
“李四光同誌今年多大?”毛澤東與一個民主人士第一次見麵就稱其為“同誌”,這是極少有的事。李四光顯然在毛澤東心目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地位。
“66歲。”李四光回答說。
毛澤東有些意外地“噢”了一聲,說:“比我大四歲,又是著名科學家,那就是我的先生了!”
李四光受寵若驚:“不敢,不敢。主席,老實說,我在地質學界是少數派。”
毛澤東笑,不緊不慢地說:“當少數派不要緊,我、恩來同誌,從前也是少數派,不止一次被排擠,可是有時候真理卻在少數人手裏。”
李四光很感激地看著周恩來,周恩來示意他坐下來談。
毛澤東坐定沙發後,轉到正題:“先生知道,我們共產黨人推翻了三座大山,現在要建設新中國。可進行建設,石油是不能少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沒有石油都轉不動。眼下我們每天坐的車都是燒的洋油。自己沒有油,想愛國,也愛不那麽痛快喔!”
李四光十分內疚地:“中國地質工作已經做了一二十年工作,是我們沒有幹好……”
毛澤東搖搖頭:“這筆帳不能算在你的頭上,‘中國貧油’又不是你李四光說的!”
“李四光同誌,我們知道你對石油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主席想聽聽你的意見。”周恩來插話道,“你認為我國天然石油的儲量究竟怎樣?如果真是不太好,我們還真的要再多些考慮人造油的問題了!國家要發展,時間耽誤不起呀!”政府總理對此特別著急。
李四光連忙接過話:“不不,我們目前還用不著作這種選擇。主席、總理,根據地殼運動的規律,我認為生油是一回事,儲油又是一回事,關鍵在於正確認識地下構造的規律,找出儲存石油的構造來。有的地方,地麵上雖沒有任何油氣現象的顯示,而地下卻很可能是個大的含油地區……”
真不能小看這黑烏烏的“洋油”喔!毛澤東看完美國的發跡史,不由得一聲感嘆。
中國必須擺脫“洋油”,要有自己的工業之血!毛澤東抱定信仰。
為這,在日理萬機創建“人民公社”的烏托邦式的共產主義社會時,毛澤東關注石油工業的發展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可以說是他使人民共和國在之後的近半個世紀裏所下的兩著最重要的棋,另一著棋是他親自欽定的“兩彈一星”。前一著妙棋,再具體些可以歸結為日後毛澤東決策開發名揚天下的“大慶油田”及其他的大建設。
共和國成立之後,在毛澤東的國家建設大帳上,他早已把中國所麵臨的用“洋油”局麵扔到太平洋去了。
為此,毛澤東在宣布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18天,便以中央人民政府的名義簽發了成立國家燃料工業部的命令,並親自提名資深工業革命家陳鬱為部長。新成立的燃料工業部在第二年便設立了石油管理局,著名地質學家、我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玉門油田的發現者和開拓者孫健初先生被聘為這個局的勘探處處長。“茫茫大地,何處找油?”1950年8月6日,西北石油管理局成立,清華大學地質學者出身的老八路康世恩成了這個局的局長。而此時一代石油先驅的孫健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厚愛下正奮然全身心投入工作之時,卻不幸在寓所遭煤氣中毒,猝然長逝。新中國石油勘探業因此一度出現停滯。毛澤東和他的助手們不得不把眼睛放在成本極高、產出極低的東北人造油上,並在短時間內恢復了撫順製油廠(後為石油二廠)、錦西石油五廠、撫順西製油廠(後為石油一廠)、樺甸頁岩油廠(後為石油九廠)、錦州煤氣合成廠(後為石油六廠)等幾個人造石油廠的生產。所謂人造石油廠,是以一種叫頁岩的岩石,通過大量複雜的幹溜等工序,從中提煉出與天然石油成分相近的人造石油來,其成本為天然石油的十幾倍。無奈,許多工業和國防建設需要石油,毛澤東等決策者不得不咬著牙關,勒緊褲腰帶從石頭裏擠“生命油”。此時韓戰爆發,油的問題急壞了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中央因此又不得不動用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外匯,並通過特殊渠道從國外買回些“洋油”。
“油啊油,真是憂死人喲!”毛澤東和中南海裏的領導人們感嘆著。
1952年8月,毛澤東又簽發命令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大地質學家李四光是在回國途中聽說他被任命為這個部部長的。當他一踏上祖國的土地時,毛澤東就將其請到中南海。
“歡迎歡迎。我們一直在等待李先生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周恩來一邊引領李四光去見毛澤東,一邊滿臉笑容地對風塵僕僕的地質學家說。
毛澤東走出書房,將李四光的手緊緊握住——兩個久久相視,如同久別好友。
“毛主席好!”李四光先一句問候。
“好,好好!”毛澤東連連稱嘆,他是在讚揚地質學家衝破黑暗,奮然回國的壯舉。
“李四光同誌今年多大?”毛澤東與一個民主人士第一次見麵就稱其為“同誌”,這是極少有的事。李四光顯然在毛澤東心目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地位。
“66歲。”李四光回答說。
毛澤東有些意外地“噢”了一聲,說:“比我大四歲,又是著名科學家,那就是我的先生了!”
李四光受寵若驚:“不敢,不敢。主席,老實說,我在地質學界是少數派。”
毛澤東笑,不緊不慢地說:“當少數派不要緊,我、恩來同誌,從前也是少數派,不止一次被排擠,可是有時候真理卻在少數人手裏。”
李四光很感激地看著周恩來,周恩來示意他坐下來談。
毛澤東坐定沙發後,轉到正題:“先生知道,我們共產黨人推翻了三座大山,現在要建設新中國。可進行建設,石油是不能少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沒有石油都轉不動。眼下我們每天坐的車都是燒的洋油。自己沒有油,想愛國,也愛不那麽痛快喔!”
李四光十分內疚地:“中國地質工作已經做了一二十年工作,是我們沒有幹好……”
毛澤東搖搖頭:“這筆帳不能算在你的頭上,‘中國貧油’又不是你李四光說的!”
“李四光同誌,我們知道你對石油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主席想聽聽你的意見。”周恩來插話道,“你認為我國天然石油的儲量究竟怎樣?如果真是不太好,我們還真的要再多些考慮人造油的問題了!國家要發展,時間耽誤不起呀!”政府總理對此特別著急。
李四光連忙接過話:“不不,我們目前還用不著作這種選擇。主席、總理,根據地殼運動的規律,我認為生油是一回事,儲油又是一回事,關鍵在於正確認識地下構造的規律,找出儲存石油的構造來。有的地方,地麵上雖沒有任何油氣現象的顯示,而地下卻很可能是個大的含油地區……”